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求職 >

家長如何與孩子一起面對青春期

家長如何與孩子一起面對青春期

導讀:人是社會性的生物,每個人都或多或少需要與社會其他成員有建立起千絲萬縷的關係。

家長如何與孩子一起面對青春期

一般來説,孩子青春期多會表現出各種叛逆情緒,做一些叛逆的事情。很多家長對孩子的叛逆行為無法辨別和理解,造成父母和孩子間產生很多矛盾。其實,孩子青春期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心理特點:成人感突出

獨立性和依賴性的矛盾使青春期的少年在心理特點上最突出的表現是出現成人感,少年的獨立意識增強。如他們在生活上漸漸地不願受父母過多的照顧或干預,心理易產生厭煩的情緒;對一些事物是非曲直的判斷,不願意聽從父母的意見,並有強烈的表現自己意見的願望;對一些傳統的、權威的結論持異議,提出過激的批評。

  行為方式:易做出傻事

成人感與幼稚感的矛盾使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點突出,認為自己已經長成大人了。在一些行為活動、思維認識、社會交往等方面,表現出成人的方式。但由於年齡不足,社會經驗和生活經驗及知識的侷限性,在思想和行為上往往盲目性較大,易做傻事、蠢事,帶有明顯的小孩子氣、幼稚性。

  心裏願望:渴望傾訴

開放性與封閉性的矛盾讓青春期的少年需要與同齡人,特別是與異性、與父母平等交流,渴望他人能夠敞開心靈來相待。但孩子們的這種渴求找不到釋放的對象,只好訴説在日記裏。在日記中寫下的心裏話,又由於自尊心,不願被他人所知道,於是就形成既想讓他人瞭解又害怕被他人瞭解的矛盾心理。

  感情訴求:與異性交往

渴求感與壓抑感的矛盾在於青春期的少年由於性的'發育和成熟,出現了與異性交往的渴求。比如喜歡接近異性,想了解性知識,喜歡在異性面前表現自己,甚至出現朦朧的愛情念頭等。但由於學校、家長和社會輿論的約束限制,使青春期的少年在情感和性的認識上存在着既非常渴求又不好意思表現的壓抑的矛盾狀態。

除此之外,南溪一中外國語實驗校教務處副主任,宜賓市語文教學名師胡毅認為,中學生的逆反心理主要表現在對學校的正面教育,表現出一種不認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對身邊的優秀同學無端否定;佩服與老師對着幹的同學;青少年打架鬥毆被看作是有膽量等;樂於助人、愛護公物、遵守校規校紀的青少年被肆意諷刺、挖苦。在課堂上,主要表現為上課故意不聽講、交頭接耳、心不在焉、左顧右盼、擺弄書包等;孩子對自己的過錯,採取“只報喜不報憂”,容易找客觀原因掩蓋缺點。

  家長怎樣面對孩子青春期

面對這些棘手的問題,有的家長往往會採取一些暴力手段等教育孩子。老師們認為,只要家長的教育方式得當,孩子就會順利度過這一時期。

  尊重孩子 多鼓勵

家長應尊重孩子,不要老是盯着孩子的弱點,不要拿孩子的短處同別的孩子優點比較。在與孩子接觸時,家長應儘可能找孩子的優點,全面評價孩子,努力挖掘孩子的“閃光點”,多鼓勵,減少孩子對家長的抗拒心理。只有家長懇切地提出希望,使孩子們看到自己的潛力和前途,孩子才會進步得更快。

  換位思考 找問題

家長在教育孩子時要換位思考。家長也是從青春叛逆期走過來的,面對孩子們做出的令人不解的行為,不妨換位思考,想想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做。有了共鳴後就會理解孩子,找出問題的癥結。

  平等交流 穩情緒

家長們要忌從學習入題,平等地同孩子交流,家長不要老講學習成績,這樣會讓孩子心裏有壓力,懷疑家長交流的動機。交流時,家長可以從家事入手,將孩子的情緒穩定下來後,再談正事。

  自控情緒 會傾聽

家長還要學會穩定自身的情緒,學會傾聽。家長帶着情緒去教育孩子,肯定是不理智的,會導致孩子逾加抗拒。所以,家長在急躁、心煩、不冷靜的時候,不要教育孩子。待冷靜後,以一種平等的心態,傾聽孩子的心聲,以朋友的身份主動和孩子溝通,幫助指導子女解決成長中的煩惱,對孩子們提出的意見和建議要虛心接受並予以重視。

  允許犯錯 少束縛

在適當的時候,還是可以允許孩子犯錯。這個階段正是孩子形成主見的關鍵時期,小錯肯定難免,所以,家長應該允許孩子犯一點錯、吃點虧,不要過分束縛孩子的手腳。同時,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叛逆期的孩子模仿能力強,家長的良好言行能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

  適當減負 少壓力

減少孩子的負擔也是不錯的選擇。父母都懷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想法,甚至有的家長把自己沒有實現的願望強加到孩子身上,孩子放學後還要參加培訓,給孩子帶來了很大的精神壓力,導致孩子們討厭生活,希望家長在孩子學習的同時也適當地給他們玩的時間,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

標籤: 青春期 家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qiuzhi/l609y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