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心得體會 >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15篇(精品)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15篇(精品)

我們心裏有一些收穫後,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有利於我們不斷提升自我。那麼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庭教育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15篇(精品)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1

12月18日上午,通過海淀教育平台線上直播,收看了孫雲曉教授的講座“父母如何承擔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該講座對這部法律的重要出台做了詳細解讀。孫雲曉教授從大量的數據、大量的專業詞彙、大量的案件、大量的典型事件,深入的詮釋了家庭是社會的細胞,需要重視家庭教育,推進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圍,引導家長們如何成為更好、更強大的父母。通過本次學習,受益頗深,心得體會如下:

1、教育孩子,首先要以身作則,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只有自己做了,孩子才會跟着學,如果父母不能作為孩子的榜樣,那麼,這種教育,不過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教育。

2、温馨和睦的家庭環境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源泉。因為家是孩子們主要的'活動場所,家庭氣氛的好壞直接影響着孩子的身心健康。

3、對於孩子的教育,父母的責任和陪伴是任何人都不可代替的,父母需要承擔起父母的責任,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引導孩子的成長,而不只是物質資源的提供者,做到成才之前必先成人。

4、積極響應“雙減”政策,家長角色迴歸,重視家庭教育,在自我成長的道路上繼續修行,培養出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的孩子。

5、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們應該在自己有限的人生裏擔負起生命的責任,讓生命有價值和意義。它把人與人,人與社會僅僅的連接在一起,捍衞着人類社會的未來,也捍衞着國家的興盛和民族的崛起,這也就是所謂的生命責任和社會責任。

通過這次學習,讓我在家庭教育方面受益匪淺,感覺自己需要提高的還有很多,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2

“望子成龍,望女成風”是每個家長的心願。包括我自己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德、智、體各方面都很優秀,可怎樣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呢?我很欣賞一位專家對家庭教育目標的描述:國小階段讓孩子是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國中階段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高中階段的培養孩子的理想和信念。在此我簡單的講述自己對孩子教育的一點心得,供參考交流。

一、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需要在一年級開始培養俗話説“好習慣,好人生。”一個人的良好習慣,是奠定孩子一生的基礎。在孩子一進入國小一年級,就要做好孩子從幼兒園到國小一年級的轉型。在國小,學習成為孩子生活的主題。這是與幼兒教育最大的不同。幼兒園教育以“撫育”為主,兼顧學習,國小教育一年級則開始轉向了學習;幼兒園更多的強調“呵護”與“照顧”,國小一年級則更注重“自理”和“自立”;在孩子進入國小後,我具體做了以下工作:

(一)、良好生活習慣的逐步養成

1、督促孩子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晚上9點前睡,早上6:30前起牀。

2、抓好個人衞生的習慣。

(1)、服裝整潔,領巾整潔,不留長髮和長指甲;

(2)、養成二次刷牙習慣,注意口腔衞生;不隨地大小便,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不買零食,不喝生水。

(3)、飯前便後洗手,不挑食、不偏食;就餐時要照顧他人;吃飯時要安安靜靜、不説話、不東張西望。

(4)、獨立睡覺的習慣。自己獨立安靜地睡眠;睡眠時不亂翻身,不蹬被,入睡迅速。

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一年級開始,要讓孩子學會做事了。比如讓他們學會自己整理房間,鋪牀疊被,學會洗臉、洗腳、洗澡,學會擺放、洗刷碗筷、端菜盛飯,收拾飯桌;家長還應當要求孩子幫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開、關門窗,掃地,擦桌椅。讓孩子自己整理圖書、收拾書包和生活用品等;學會削鉛筆、使用剪刀、鉛筆刀、橡皮和其他工具等等。逐步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也有助於他們養成有條理、有責任心的好習慣。

(二)學習習慣的培養

我主要是要求孩子養成上課認真,作業認真完成,且必須先做完、做好作業再玩。具體如下:

1、認真。上課專心聽講,積極發言。

2、自覺。每天回到家要自覺做完、做好作業,不要在家長的督促下做作業。慢慢養成自學的好習慣。

3、細心。考試的時候一定要細心,多看題多檢查。

4、思考。對碰到的難題要多思考,不要遇到困難就放棄。對不懂的問題要主動向家長、教師請教。

5、放鬆。我一直認為應該給孩子個快樂的童年,學習要勞逸結合。所以我要求孩子在家看書學習過後一定要放鬆,看看電視,做做遊戲,陪孩子出去散散步。

二、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我覺得一句話:父母言傳身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父母的言行舉止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行為。俗話説“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言行舉止都會成為孩子效仿的對象,並起着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我認為最好的方法是父母要嚴於律己,言傳身教,為孩子做出好的榜樣。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我不得不對自己的言行要求嚴格一些。大人之間不講髒話、不説謊話騙人、孝敬老人、不佔小便宜,孩子從中自然而然得學會了做人應講文明、懂禮貌、尊敬長輩、愛父母、誠實守信等等。平時我們夫妻有矛盾,從來不會當着孩子的面吵架。因為我們夫妻倆都知道,家庭不和睦的對孩子的教育危害很大。所以,我真心希望我們所有的家長都和睦相處,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

三、養成孩子熱愛學習的習慣

俗話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小,我們就注重對他學習興趣的培養。

讓讀書成為孩子的興趣。我做法是:

(一)、營造一個家庭讀書的氛圍

孩子總是很容易受環境影響,不然就不會有“孟母三遷”的故事。培養孩子的讀書習慣,我營造這樣一種氛圍:少看電視多讀書,經常交流讀書的心得和樂趣,讓孩子從父母的喜悦中漸漸體會到讀書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最具體的是我孩子在讀幼兒園的時候,我還在參加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考試,每天早起看書,晚上做試題,這點給我孩子影響很大,從小就常拿我書櫃的書翻翻,雖然他看不懂,但還是會問這問那。

(二)、經常帶孩子去新華書店看書,適當買書。我家就在新華書店附近,這給我提供了孩子多看書的機

會。有空我就送他去新華書店,讓他在裏面看他自己喜歡看的書。我每個月也會給孩子買兩三本,寒暑假和節假日再多些。書的內容可以是學習用書也可以是娛樂用書,如腦筋急轉彎、猜謎語、笑話大王。時間長了,萌生親近書籍的願望。

(三)、空出時間和孩子一起看書。

有些少兒書籍不但帶有知識性,還帶有娛樂性。我妻子經常和我兒子同看一本書,看到開心之處,不時蹦出兩人的歡笑。

(四)、辯證看待孩子的考試分數。

考的好,多鼓勵,多表揚。考的差,多找原因,切記因為考試成績差打罵孩子。國小成績好並不代表國中和高中成績好,也並不代表以後發展的好。而且,每天孩子都有適合自己走的路。

記得有位教育專家説過:學業成績是人的成長的冰山一角,冰山下面是人的性格和身體,性格和身體是學業成績的兩個支點。

四、其他感悟

1、學會和孩子交朋友。學會傾聽孩子的內心聲音,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幫助他們做出正確的判斷,引導他們健康向上地成長。我的孩子有事喜歡和我商量,還經常向我談論班內發生的事。通過交流才能瞭解到孩子內心的想法及思想動態,及時糾正孩子所犯錯誤,及時疏導可能會有的不良思想,讓一些錯誤思想消失在萌芽狀態。

在此引用一句名言:3歲前後嚴格管理,做孩子的家長;13歲前後逐步放手,做孩子的朋友。

2、培養孩子的自信,發現優點和做了好事要表揚。

孩子就像一張白紙,老師怎麼描繪,家長怎麼襯托,她就會呈現怎樣的風景。瞭解並欣賞孩子的特長,讓孩子因自己的特長而有成就感

所以我覺得對待孩子的缺點要用減法,對待孩子的優點用加法。

3、與老師多溝通,做好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橋樑。及時掌握孩子在學校的情況,有問題及時糾正,思想和觀點要和老師保持一致。

家長對老師一定要尊重,這將決定你孩子對老師的態度。

4、獨生孩子多溺愛。

家長要學會區分溺愛和關心的區別。獨生孩子家庭條件都不錯,但怎樣教育好孩子又是一個新鮮的課題。

好欣賞一句名言:貧窮是教育資源,富裕是另一種更高級的教育資源。更高級的教育資源需要有更高級的教育技藝。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富人的孩子多見識。如果沒有高級的教育技藝,富裕的家庭反而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災難。

5、關注孩子的玩伴

讓孩子有適當的朋友和玩伴,因為只有孩子才能理解孩子,也只有孩子的同伴才能陪伴孩子成長。

但是,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個人的成長與他的生活環境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聯繫,周邊人的生活習慣會對他耳濡目染,進而影響到他的成長軌跡。當一個人獨立的意識思維還沒成熟時,身邊的人説什麼做什麼都會影響到他的發展。

孟子的母親三次搬家,盧梭則把“愛彌爾”帶到了鄉村給我們啟示:在孩子沒有形成成熟的理性和判斷力之前,不讓孩子有過多的夥伴,警惕孩子沾染同伴的壞習慣。

最後,我覺得所有的家長要相信老師,相信老師對學生的責任,樹立老師在孩子中的威信,因為我相信,在所有的老師心中,他的學生就是他的孩子。

當我們對孩子的表現感到滿意時,不妨廣而告之。把國人的內斂、謙虛收起來,大大方方地當着孩子的面誇他(她),以此注入自信,強化某一優點。相反,我們經常使用的手段是,在親朋面前,貶低自己的孩子,而去誇獎對方的孩子。孩子聽到了,是不舒服的。誇獎別人沒錯,但也不要把咱家的孩子當成墊腳石。

美國心理學家發現:一個人能夠取得成就,20%取決於後天努力,80%取決於父親教導。同樣一句肯定的話,如果由爸爸説出來,對孩子的影響力會是媽媽的50倍。一個人和母親的關係是否和諧,會影響孩子未來的婚姻是否幸福;和父親的關係是否和諧,會影響孩子未來的事業是否有成就。

家庭教育中,父親容易缺位,這一點從出席學校家長會的性別比例上就可以一目瞭然了。父親來得較少,母親佔據了大半江山。也許,母親大多習慣於喋喋不休,雖然重複的是真理,但對於家庭教育來説,真理重複一千遍也會讓人生厭,浮光掠影般不起絲毫作用了。而父親往往話不多,卻能一語中的,一言九鼎。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可以説“一個都不能少”,儘管會有一個人主抓家庭教育,但另一個人一定要傾心輔助,而不能全部放手,不理不睬。因為,我們無法替代對方。

為人師數十載,轉眼寶寶也五歲半了,堅持做寶寶日記也六載有餘,太多感悟總想與人分享,成功或失敗乃一人之言,教子理論也需要實踐和,更重要的是探索和歸納,當然,教育規律應當遵循孩子的個體差異,所有成功的家教經驗並不完全相同,所以我期望關注孩子成長的家長多參與交流話題,多探討成功培育情商和智商的話題。讓我們的下一代健康(生理和心理)成長,穩步成才!

走進教育之門,我就期望有一天能將自我的教育思想整合傳播開來,雖然我是滄海一粟,但我更期望為教育事業發揮自我微弱的光和熱。所以,我會把自我的教育心得和感悟及時融入我的課堂,讓孩子們天天感受新的教育氣息,讓他們充分享受新思想帶來的振奮和愉悦。

0歲及學前早期教育已是眾多知識家庭談論的重要話題,我們的早教工作應當是竭盡全力了,甚至有的為了孩子上一個更好的幼兒園不惜重金,專職接送,犧牲自我的事業和工作也再所不惜,父母是偉大的,我們應當為自我喝彩!可是,在幼教中陷入困惑與迷茫的大有人在,朋友聊天,更多也是教育之難,我想,大家都有同感,我也一樣。當我用某些理論去指導幼教實踐時,也曾陷入深深的矛盾和自責之中,因為它不適合孩子!我開始思考新的航向。

孩子上進,聰明,乖巧,善良,經常幫忙別人,還會關心別人,異常善解人意,在別人發生矛盾時,總會有理有節地勸慰別人,儼然一個小大人!今年上幼兒園,知識的重複讓我感覺有些浪費時間,我覺得在這個學習關鍵期應當及時引導和提高他的學習本事。從事多年語文教學,我覺得語文是最講究基礎知識積累的,記憶字詞,閲讀理解,會話寫作是語言學習的基石,決定先從閲讀開始。

孩子已學完了國小階段的全部拼音,但不是很熟練,我決定讓他閲讀帶拼音和插圖的故事書,一開始讀有些生硬,但孩子自小受我和他爸爸的習慣的影響,對讀書還是蠻有興趣,就當培養興趣吧,我們各自讀各自的,孩子就憑他的一知半解卻也津津有味,一個暑假過去了,孩子還是有時間就坐在那兒讀,剛開始出聲,之後默讀,漸漸的能讀上半個小時……

有一天,兒子心血來潮,大講他的故事會,原先他把他讀過的故事全背下來了,一些描述的詞語,四字詞語,成語竟然也脱口而出,我們震驚了!真是無意插柳柳成蔭啊!

會閲讀了,沒有拼音的故事書也能流利的讀下來,還能發表一下評論呢!

之後,我們在培養孩子閲讀習慣的同時,引導他早期寫作。日記是孩子每一天晚上的必修課,由不明白如何寫到每一天自我堅持寫,使他的思想也經歷了一個快速成熟的過程:……我是男子漢!……我很勇敢!……我很堅強!……自我評價和自我覺醒立刻在日記裏呈現出來,這也是我們始料不及的!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成長中學習的模範,所以良好的家庭教育對於孩子的一生都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孩子剛出生的時候,我就十分重視孩子的家庭教育,當然並不是單單的教會孩子背幾首唐詩,讀幾首兒歌,熟悉幾個漢字,而是教育孩子為人處事的道理,教會孩子生活的技能,使孩子養成具有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人。當然,對於惟獨兩歲多的幼兒來説,空泛講授深奧的道理並不能使他明白其中的含義,孩子自然就不會理解,所以具體的還是要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

(一)首先是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家庭的和睦對於一個孩子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家人之間的相親相愛會讓孩子學會寬容,學會理解,學會愛,愛別人和愛自我。假如缺少家庭的關愛,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冷漠,越來越自私。看到過許多的案例,孩子的墮落,麻木等等問題,都是因為家庭缺少愛,試想一個孩子連自我的父母和家人都不愛,他還會去關懷體貼生疏人嗎?所以,必須要給孩子營造一個温馨和諧的家庭生活,讓我們的孩子都能快樂無憂的生活。

(二)父母要以身作則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就是孩子的模範,父母的一言一行會在不經意間給孩子巨大的影響。所以,父母在要求孩子懂禮貌尊重他人的時候,能夠想想自我是不是這樣做到了呢?記得有一次,涵涵犯了錯,我狠狠的訓斥了他,還説了一些重話,説你再這樣我就打你了。本來沒覺出問題,但是之後他居然學會了這句話,動不動就説我打你。這讓我很懊悔,也很悲傷,懊悔以前不該對孩子這樣説話,悲傷的是孩子對媽媽説這樣的話,所以趁孩子還能糾正的時候,我們做家長的必須要謹言慎行,對自我的一舉一動都要三思而行,不管你是在多麼生氣的狀況下都要想到我這樣做這樣説會對我的孩子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三)獎罰有度實事求是孩子發脾氣冷處理

孩子做對了,我們要專心的誇獎,孩子做錯了,我們也要及時的糾正。獎勵和懲處都要有度,適可而止。雖然此刻教育專家都提倡多誇獎孩子讚美孩子,但是我覺得這還要分什麼事情,因為我這是有切身體會的。在涵涵還是一歲多小孩的時候,他玩積木,本來是搭錯了,但是我想他第一次玩就給了他誇獎激勵,本想能促進他進步,結果卻恰恰相反,反而使他每次搭都出錯,而且變得還個性固執,我再怎樣説他還是不聽不理解,這就讓我想到,假如在他第一次搭的時候,我就給他糾正,也許就不會呈現此刻這種狀況了。所以我堅持家長在誇獎孩子方面還是要實事求是,不能一味的盲目的誇獎誇獎。當然批評就更要有度,假如批評過度,甚至打孩子,慢慢的孩子就會變得反叛,當孩子做錯的時候還是堅持以道理説服,而且就事説事,不能翻舊賬,最重要的是你説的話能讓孩子聽懂聽進去。以前涵涵做錯的時候我都會跟他説一大堆的道理,結果他還是我行我素,之後聽了專家的推舉是讓你説的話孩子更能理解,不要説一些空泛的大道理。而且,在孩子任性發脾氣的時候,你説任何道理他都不會聽的,所以我的做法就是冷處理,讓孩子自我去鬧,家長能夠做個冷眼旁觀,等孩子覺得哭鬧也沒有意思,冷靜下來的時候,我們在去跟他説道理,這樣反而更能讓他理解,假如在他發脾氣的時候還去跟他説這説那,只會加重事態的發展。假如哭鬧繼續不止,那我們只能迅速把他抱離現場,轉移孩子的注重力,這樣做也許效果會更好。

(四)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

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首先父母就要先學會尊重孩子,這是我一貫的堅持。在涵涵還很小的時候,我就能蹲下來聽他的意見。有人會説,這麼小的孩子能有什麼意見,其實不然,雖然孩子小,可還是一個個體的人,他也有思想,所以我們更要尊重他。例如,涵涵每次出門都會帶玩具,剛開始孩子的爺爺總是阻止他帶玩具,但是這樣就會鬧好久才幹出門,雖然玩具是放下了,但是會哭好久,此刻想想,那時的.哭也許就是對大人的不尊重而感到不滿。之後,我就跟涵涵商議,剛開始的時候是跟他商議出門要帶什麼玩具,漸漸地就變成他主動跟我商議,而且變得更聽話了。即使在外面,涵涵和小朋友相處的時候,我也會教他學會尊重他人,比如看到別的小朋友的玩具,自我想玩的時候,我就會教他你跟小朋友商議,“等你不玩的時候能夠把玩具給我玩一會,好嗎?”當別的小朋友想要他的玩具的時候,我就會教他:“把玩具給這個小朋友玩一會,好嗎?”一切都是看孩子自我的意願,不能強加大人的意願。以前我就以前犯過這樣的錯誤,和朋友的小孩一齊玩的時候,看到朋友的小孩哭鬧着向涵涵要玩具的時候,我總是不假思量的把涵涵玩具搶過來給別的小孩,所以之後涵涵就養成了抱住玩具不撒手的習慣,即使睡覺的時候一拿下來就哭,我想就是那個時候我傷害了他的自尊,我對他的不尊重對他造成了嚴重的後果,雖然此刻經過時光的沖淡,涵涵已經慢慢好了,但是對我的衝擊還是挺大的,讓我自省了很久。

(五)及早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

在涵涵剛會坐的時候,我們就已經把他放在凳子上和家人一齊吃飯,雖然那個時候他還不能自我吃,但是我們堅持讓他看我們大人是怎樣用餐的,所以慢慢的涵涵自我就學會吃了,而且是很早就學會拿筷子吃飯,家裏只要能讓他做的事情,都是堅持讓他自我做,比如掃地洗菜拿碗筷搬凳子等等。許多家長認為孩子那麼小能幹什麼呀,還不是越幫越忙,其實做不好是肯定的,但是隻要他參與就好,假如你總是阻止他幹活,他就會覺得媽媽不需要我,久而久之他就不再願意幹了。而且勞動習慣的培養會讓他更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比如説自我玩的玩具不要亂放,垃圾不亂丟等等。

(六)營造孩子的學習環境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

有一段時光家裏人看電視看的多點,涵涵也跟着看電視看多了,之後覺得不能再這樣,所以此刻家裏人都學會看書,即使不看書也會看報紙,這樣涵涵也跟着學會了閲讀,雖然時光堅持不了多久,但是習慣是慢慢培養的,一點一滴累積起來就會好的。俗話説,行千里路勝讀萬卷書,所以只要有時光還是會帶孩子多出去走走,在大自然中學習知識更能讓孩子理解。雖然教育專家都不推舉孩子那麼小就學唐詩古詞之類的,但是我覺得雖然孩子還不懂,但是多讀點這類的詩詞能培養孩子的美感和節奏感。至於兒歌音樂之類的,多讀多聽肯定是有好處的,要害是涵涵很喜愛這些,我覺得培養愛好是最重要的。

(七)培養孩子的男子漢氣勢不溺愛孩子

涵涵的爸爸經常在外地,涵涵一年也見不着幾回爸爸,所以我這個做媽媽的既要做好媽媽的職責也要當好爸爸的主角。所以我總是有意無意的想培養涵涵的男子漢氣勢,但是分的寵他溺愛他。例如,當涵涵摔倒的時候,我從來都不扶他起來,總是激勵他自我跌倒自我爬起來,然後拍乾淨身上的土。假如摔破了,即使心裏心疼,也不會表現出來,只對他説沒事。所以此刻涵涵摔倒了,只要不是很嚴重,基本上不哭,反而安慰我説:“媽媽,我沒事!”雖然看似我冷血,但是我自我覺得我做的沒錯,尤其是對一個男孩子,必須要培養他堅毅的性格,不能懦弱。

以上就是我在家庭教育中的心得體會,還是那句話,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所以每個孩子都有自我獨特的人格,沒有萬能的教育,只能是每個家長在家庭教育中不斷的摸索實踐,有人説孩子是父母的第二次人生,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也是在不斷成長的,就讓我們和孩子一齊長大吧!

培養孩子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3

最近,我積極響應學校號召,認真學習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讓我在家庭教育理念上得到進一步的昇華,使我進一步認識到家庭教育在推進素質教育中以及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的重要作用,幫助我樹立了正確的教育觀和人才觀。同時我也認識到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一些不足,也感受到高質量的家庭教育的壓力,希望我們今後能化壓力為動力,努力學習,與孩子共同成長。

首先我們要父母同心、以身作則,為孩子營造一個健康温馨的家庭環境;其次父母合力、角色迴歸,切實承擔起應有的.教育責任,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再有就是多學習科學教育理念,做新型家長,與學校教育緊密結合,培養出真正全面發展的好孩子。親子陪伴、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平等交流,我會努力做得更好。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4

閲讀並非孩子天生就會的。必須經過後天的薰陶和培養,孩子才能真正走上閲讀的道路。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教育孩子,我選先難後易》。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很有感觸,大概意思是教育孩子,有先易後難,有先難後易,你總要選擇一個。提醒家長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就要在讀書的最初階段培養好各方面的好習慣,不要等到到了國中出現了學習問題,再着急上火已經來不及了。文中用一個例子——乖巧的女兒國小時沒有關注學習,到了中學學習吃力卻很無奈,家長着急,孩子自己也着急。然後作者着重講了一下如何培養孩子一回家就寫作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好習慣。

這裏我非常認同作者的觀點,先難後易,在孩子成長的最初階段去幫助他養成好習慣,這樣才能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無往不勝,漸漸地,家庭教育就能變得簡單而流暢。但是我也發現了一個漏洞。作者在需要養成的習慣中,注重的是生活習慣,自覺作業的習慣等,卻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好習慣。而正是這個好習慣決定了今後孩子的學業能否漸漸變得輕鬆自如。

先舉個栗子。那是我教過一個學生,當時是六年級了,很多孩子抱怨作業多,功課壓力大,而她成績優異,學起來輕鬆自如。她上學從來都是輕裝上陣,從未見她背過像龜殼一般的書包。她的課本作業本全都放在學校的櫃子裏,作業統統在學校完成,即使哪天有沒有完成的作業,也都是少量的,放學回家時小書包裏只有一兩本書和一個水壺,輕鬆愉快好像是去郊遊。課外班呢,只有一個英語班。在國小四年級的時候就已經寫出了一本書《M之女》,情節曲折,故事美好,扣人心絃。並非自費出書,而是正式出版,每年她都能收到出版社給的版權費。或許你會説這個孩子是天才吧,錯了,並沒有什麼天才,只是因為她的父母是愛讀書的人,她幸運地生在了一個書香家庭。據媽媽介紹,在她幼年的時候,經常看到爸爸媽媽伏案讀書、寫作,在她的幼年記憶中,讀書這個舉動已經深入骨髓,成為了家常便飯一樣正常的事情。她也有幸成長為了一個愛讀書的孩子。閲讀給她帶來的優勢絕對不僅僅表現在寫作出書上,更讓很多家長羨慕的是,到了國中,當然是高手如雲的重點中學,她仍然名列前某,輕輕鬆鬆拿下年級第二名的佳績。不僅學習上輕鬆,她做人方面也非常成功,在班裏是相當受歡迎的人物,幽默風趣,口才了得,經常能用語言化解一些小爭執;對人性有深度思考和認識,但對每個人都平和坦誠,從不會得罪任何人,即使是很極品的同學。所以她朋友很多。

這是真實案例。目前她一邊讀書一邊還在創作新的作品。或許這位小才女在很多家長的眼中只能被看做是“別人家的孩子”。但是在我十幾年的教學生涯中教過的這類學生中並非少見。是否出書先不説,但是讀書習慣好,愛讀書會讀書的孩子,學習都是非常輕鬆自在,為人處事都駕輕就熟,很少有心智不成熟的表現。尤其是到了國小高年級和國中以後,更加凸顯出了這種能力在孩子身上留下的深深烙印。

那到底是什麼讓他們那麼受到上帝的寵愛?

我覺得是閲讀習慣為他們打開了一扇認識世界的門。讓他們的心在閲讀中得到滋養和潤澤,讓他們的人生變得更加豐富和坦蕩。

他們通過閲讀培養了很好的學習能力,比如專注,專注地讀一本書,多遍地讀一本書,多本地讀一個作者的作品。在閲讀的.同時,預測、分析、思考、評價、比較、聯繫、論證、得出結論、形成思想……這種學習能力不是任何老師能教會學生的,而是學生在閲讀中不斷自然而然地習得的。這種學習能力必然遷移到其他學科的學習當中去,影響巨大。

在孩子上學的最初幾年,家長的主要任務就是協助孩子培養ta的母語閲讀習慣,只有母語閲讀跟上了,母語學好了,其他的各個學科才能跟隨之齊頭並進,並讓孩子的頭腦呈現獨立思考、善於分析等優良狀態。記得笑來老師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英語學習遇到了瓶頸無法突破,不要再從英語上找原因,到別處找一找鑰匙,就會發現:原來本身ta的母語就沒學好嘛,英語怎麼可能精進呢。確實如此。母語的習得水平直接影響着英語、數學等等各科學習的習得水平。而母語的表達能力更加直接影響到其他各科,甚至以後走上工作崗位以後的各種表現。

在孩子讀書最初的幾年,想要培養他們的閲讀習慣確實不容易。因為這個年齡是愛玩的年齡,是喜歡熱鬧的年齡,讓他沉靜下來,陷入書本描寫的世界,不經歷一番苦心孤詣怎麼行呢。但是這份苦心千萬不要讓孩子感覺到,讓孩子領會到的只應該是讀書的快樂與成就感。苦心,由家長來承擔就好了。先難後易,時間不會虧欠用心的家長。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5

南宋時期大學問家朱熹所作的《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大意是説,方方正正的池塘就象一面明亮的鏡子,天光雲影、湖光山色倒映其中,景物清晰可見,這都是因為有源頭清澈的活水。思想源頭的活水是什麼?就是不斷學習,只有不斷學習才會獲取新知識。《不輸在家庭教育上》確實是一本很好的教育書籍。書中有一句話使我感觸頗深:"只有不懂教的父母,沒有教不好的孩子"。現就對《不輸在家庭教育上》的學習情況談幾點體會:

當今社會的年輕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確實很難去做,因為現在是競爭的社會,作為父母總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給別人家的孩子。我們這一代父母是"小皇帝"的父母。多少父母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傾注了半生心血。一切以孩子為中心,指望孩子成龍成風。只要孩子將來能夠出人頭地,當父母的就臉面生輝,無尚光榮。但孩子怎樣才能"出人頭地",怎樣才能讓孩子成才,也使當父母的非常頭痛。

孩子到了上學的年齡,把他送到學校接受教育,父母似乎省心了。當父母的只是鼓勵孩子好好學習,認真聽課,認真做作業等等。其實這只是對孩子學習文化知識一種教條的説教。事實上孩子需要接受的不只是文化知識的.教育,素質教育更不容忽視。教育孩子不單單是學校的事情,應該是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家庭怎樣對孩子進行素質教育,在這一點上,《不輸在家庭教育上》這本書介紹了許多家庭教育的成功範例,範例中介紹的父母教育孩子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注重培養孩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教育孩子充滿愛心,關愛他人,學會自己管理自己,給孩子一個廣闊的天空,讓孩子自己走向成功。今天我給孩子去開家長會,相比之下,我發現自己是一名不合格的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許多問題。自己認為,在物質上儘量滿足孩子的需求,我們當父母的就"稱職"了。去年10月份開展“一創雙優”集中教育活動以來,濮陽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5+2”“白加黑”的工作方式,讓我感到充實了。在充實的同時卻與孩子的溝通少了。在此,我特別感謝孩子的母親和他的姥姥,一直細心照顧着孩子。我以後要多擠點時間來陪陪孩子的學習和生活。

讀了《不輸在家庭教育上》一書,使我受益匪淺。最吸引我的是書中“父母課堂”這個欄目,因為在家庭教育這個新課題上我們這些毫無經驗的父母應該是學生,只有掌握了家庭教育的理念,才能教育好我們的孩子。書中有幾句話很有道理:好父母都是學出來的;好孩子都是教出來的;好習慣都是養出來的;好成績都是幫出來的;好溝通都是聽出來的。確實,沒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沒有不需要學習的父母,成功的父母都是不斷學習提高的結果。只有學習和掌握現代家庭教育科學知識和方法,才能扮演好家長這個角色,孩子的健康成長才有基本的保障。

在這本書中確實為我們展現了許多民主的、客觀的教育方法,比如家長應該做孩子的朋友、應該尊重孩子的意見等等,給我們這些做父母的確實不少啟發。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6

今天聽了一個關於家庭教育的講座,總結一下,寫一寫自己的體會。

在父母教育孩子方面,可以從四個方面去做:

1、身體的接觸

在0—3歲,孩子是非常渴望與父母的身體接觸的階段,這就要我們多去抱抱孩子,親親孩子,還可以玩一些身體接觸比較多的遊戲,以此來給與孩子安全感。我以前有個同事,孩子在家裏由奶奶撫養,孩子有一個髒兮兮的布娃娃,時刻都要帶着它,也不讓洗。其實這就是沒有安全感的一個表現,孩子缺少父母的愛撫,缺少安全感,需要用一個東西來填補。

心理學家研究認為,0—3歲的孩子如果超過兩個星期以上離開媽媽,那就請準備好請心理醫生的錢吧。這樣的説法並非危言聳聽,0—3歲的孩子的安全感直接影響着他們以後的人生。調查數據顯示,我國的“留守兒童”已達到6000萬以上,留守兒童的境況不需我多説,我只想説既然生了孩子就對她/他負責吧。

2、全身心的陪伴

現代社會由於女性社會地位的提高,以及生活壓力增大,使得很多女性在產假結束後,重返職場,只能在下班後及週末陪伴孩子。很多父母認為陪伴很容易,不就是在孩子旁邊待着陪着吧。他們一邊看手機,上着網刷着朋友圈,一邊對孩子説,去玩啊,去吧,去吧。這不叫陪伴,真正的陪伴是放下你的手機,全身心的陪着孩子玩玩具,講故事。孩子是最敏感的,你是在敷衍還是真心的陪伴,他們都可以感受得到。全身心的陪伴,會讓你第一時間瞭解孩子的變化,從而肯定孩子的優點,糾正孩子的缺點。

3、語言的肯定

多對孩子進行肯定,少批評。肯定並不是一味的説,你好棒啊,你真乖啊之類籠統的話。肯定孩子要具體,比如説,孩子今天把自己的玩具收拾整齊了,你可以這麼説,哇,今天的`玩具擺放的很整齊,你這麼愛護它們,每一個玩具都很開心呢。總之不要一句真棒就完了。

同樣,在以下三個方面,父母要注意:

1、過度保護

現在獨生子女比較多,小區裏一羣玩耍的孩子後面總是跟着一羣緊張的大人,孩子之間搶玩具了,發生爭執了,往往剛一開始,就被大人們給拉開了。其實,小孩子你推我一下,我推你一下,又能造成多大傷害呢?我們這種過度保護,只會讓孩子錯失和同齡人交際能力的發展。

2、過度安排

多度安排就是給孩子安排好一切,小到穿衣吃飯,大到愛好學業的選擇。我認為一方面是,父母覺得自己是過來人,以自己的人生經驗給小孩安排了自認為的生活。另一方面,有些父母將自己未實現的人生理想強加給了孩子。但是,孩子不是你,她/他雖然是你所生,卻不屬於你,請給她/他選擇自己人生的權利。

陪伴孩子長大,參與孩子成長,過程是甜蜜又鬧心的。龍應台説,孩子,你慢慢來。孩子的每一步成長都離我們遠一步,珍惜陪伴孩子的時間,慢慢地放手,看着她/他們本想自己的新生活。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7

觀看了《家庭教育的責任與未來》,內心有很多感觸,有以下幾點。

1、沒有天生成功的父母,也沒有不需要學習的父母,從終身教育的角度來看,每一個人一生都在學習。所以,家庭教育並不等同於父母如何教育子女,而是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如何在這個家庭當中自我去學習、終身去學習。

2、很多家長認為此刻讓孩子辛苦一點,犧牲眼前的`幸福能夠換得未來的幸福。人生的幸福是完整的,你犧牲了他花季時代的幸福,就談不上他有一個幸福的人生,並且成人沒有權力替代孩子作出這種選擇,犧牲他青少年時代的幸福。

3、不以自我的水準要求孩子。有兩個資料,

一是你是個成功者,那麼不能硬性要求孩子必須到達和超過自我的水平。

二是假設你的人生還存在必須的缺陷,你不能把孩子當成彌補自我人生缺陷的替補品。

這是中國教育一個的問題,核心是沒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主體,一個有健全人格的完整人。

4、成績只可是是虛榮的人用以吹噓和慵懶的人所恐懼的無聊數字而已,而你既不虛榮也不慵懶。

5、不砸破核桃殼吃不到核桃仁,要讓孩子適當吃苦受罪。

6、玩遊戲不壞,關鍵是怎樣玩。孩子在學校教師説了算,在家裏家長説了算,僅有在遊戲裏他説了算,所以他有積極性。遊戲精神就是3個東西:活力、規則、創新,我們要培養這種遊戲精神。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8

孩子自上幼兒園至今,每一期《不輸在家庭教育上》這本書我必訂無疑。它已成為我學習‘家庭教育’的良師益友。

它指出了我們諸多的家庭教育誤區。像“獎勵孩子也會有錯誤”、“不要説反話”、“別害了孩子”等,都是值得我們反思的。以前,我一直認為孩子聽話,順從父母,就是好孩子,讀了“孩子的成長代價”才知道其實不然,我們做父母的愛孩子,就應該讓孩子張揚個性,做一回自己。它教導我們如何教育好孩子。通過一些事例,傳授給我們一些教育的方式方法。“肯定與欣賞讓孩子動力十足”,“誇獎孩子講究藝術”就是指導我們如何使自己的孩子正確面對失敗,建立良好的自信心;讓我們知道誇獎孩子要講究方式方法,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它還指導我們如何輔導孩子的學習和培養孩子的品德。讓我們知道輔導孩子的學習不是一味地背書、做習題,而是要因人而宜,使用正確的方式方法。同時不要忘了孩子最基本的教育——品德教育。

總之,《不輸在家庭教育上》這本書功能諸多,只要我們能夠用心去閲讀,就能體會它的意義所在。通過它來完善我們自身的家庭教育素養去培養我們的孩子。 家庭教育學習心得體會簡短篇4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身的老師。父母的心理素質與教育水平對孩子心理品質的培養與形成起着關鍵的影響。7月13、14日,在xx國小的多功能廳,有幸凝聽了四位心理教育專家的講座,收穫良多,特別是xx國小陳曉羣副校長關於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與途徑的講座,他使我更深刻的認識到,家庭心理教育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陳校長以自己孩子的成長經歷,為我們深入淺出的講述了她的家庭是怎樣教育孩子的。結合陳校長的講座內容,我認為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要從以下幾點做好:

一、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責任感是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但它不是生來就有的,所以,作為家長應該從小就開始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家長可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整理自己的房間與學習用品,準備好自己出遊的食品,養好自己喜愛的小動物等。

二、培養孩子的義務感。

也許有人會説,小孩子還未成年,有什麼義務呢?其實不然,孩子生活在集體中就有各種各樣的義務。在班級裏有打掃教室衞生的義務,在家裏有參與家務勞動的義務。如何培養這種義務感呢?筆者認為父母可教孩子做家務,給孩子制訂一個家務勞動的計劃,每週要求孩子完成一定的家務勞動,或者將某一特定任務交給孩子去幹,只有在這種實踐操作中才能培養孩子的義務感。

三、培養孩子的挫折感。

現代家庭物質條件優越,一些孩子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生活中出現一點小麻煩或困難,往往不能很好地應對。為了避免孩子將來可能遇到難以應付的境況,家長在平時可不時地給孩子製造一些挫折,讓他們不時地去面對一些小小的挫折,學會自己去應對。

四、培養孩子的幸福感。

現在的孩子家庭生活條件優越,父母疼愛有加,可為什麼他們感覺不到幸福呢?因為幸福是一種感受,需要家長去引導孩子領悟,啟發孩子去體驗。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和孩子討論什麼是幸福,也可讓孩子在一定的`情境中體驗生活的艱苦,從而讓孩子能夠學會珍惜現有的生活。

五、指導孩子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

首先,要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與人際關係,以此影響孩子。家長要努力營造一個民主、和諧的,家庭成員互相尊重、相互幫助、相互關心、講究文明禮貌,家務勞動有分工、也有合作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在這種家庭中潛移默化地學會如何與人相處、如何與人交往。

其次,建立家庭幼兒園,為孩子交友提供空間。引導孩子與來自不同社會文化階層的孩子進行交往,在交往中教會他與夥伴互幫互助,多看別人的優點,學會寬容等。再次,家長與孩子平等相處,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家長必須保持一點童心和童趣,使自己與孩子之間有共同的興趣和語言,走進他們的心靈,就他們關心的東西展開交流、探討,在這種親子互動中培養感情,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係。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9

學習摘要和心得:通過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我更加深入地瞭解到家長和孩子享有的權利和應盡的義務,更是讓我找到了作為家長存在的不足和應該改善的地方,以及要努力的方向。以下是本人一點心得體會:

一和諧家庭,作為家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不能因為成績的問題,作業的完成情況,來批評孩子,罵孩子,我們要用正確的方法來教育孩子的思想、品行和學習習慣。

二身心健康,我們要在孩子的不同年齡,給孩子豐富營養,充足睡眠;以及指引教育孩子愛國、愛學校和同學友好的相處,掌握安全的知識和技能,加強自我的保護意識和能力。

三勞動光榮,經常帶孩子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讓孩子有獨立生活能力,吃苦耐勞的精神和熱愛勞動的習慣。

四平等交流:要和孩子多進行親子活動,瞭解孩子生理、心理的情況,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長。

五家校合作:家長和學校樹立共同成長理念。家長配合學校一起解決孩子的困難,善於和孩子交流、溝通思想感情,尊重孩子的興趣和愛好,根據年齡特點給孩子提出合理的目標不作過分的要求,做一個和諧的好家長。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10

我是XXXX年6月開始學習家庭教育的,在這之前我校的劉老師做過家庭教育的講座,但當時因為工作太忙太累,所以沒有深入的去學習。這次我有幸參加了網上家庭教育的培訓,通過學習,使我受益匪淺。在此,我衷心的對導師們説聲謝謝。下面我就談點自己通過學習,受到啟發後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的,在教育的過程中看到了自信心對孩子一生的發展是多麼的重要啊!

從教十幾年了,無論教語文還是教英語我的學科成績總是第一。在教學上我是家長、學校公認的好老師。看到自己教出的一批又一批品行端正、學習優異的學生時,我心裏就充滿了自豪感。但當我看到自己的孩子時,內心卻充滿了失落,挫敗感。我曾經一度認為兒子沒有指望了。由於沒人帶孩子,兒子不足齡就上了學。上學以後成績一直不是很好。從鎮上轉到市裏上學後,兩門成績都才70多分。我去開家長會時,老師説我孩子上課好動,愛説話,寫作業磨蹭,聽了這些我真的很心痛。一心想的如何提高他的學習成績,方法用了很多,但成績依然不理想。我和老公也經常因為兒子的學習不好而吵架,整個家庭不是哭聲就是吵架聲。我的心情特煩,上班都沒心情了。

自從參加了家庭教育網上培訓後,我認真地看了視頻,並仔細看了家庭教育的書籍,我從書中的案例、導師們對案例的分析中懂得了該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如何去發現孩子的問題,如何解決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

《不輸在家庭教育上》這本書中有句話是這樣説的,孩子的問題百分之百是家長的問題。我認真思索了這句話,並深刻反思了自己教育兒子的方法:很看重孩子的成績。因為我是老師,很要面子,於是想方設法抓時間讓孩子學習,孩子沒有時間玩,沒有什麼愛好。我放棄了自己所有的休息、與朋友相聚的機會,天天陪學。結果我卻發現兒子的成績並不如人意。還有些厭學,不想寫老師佈置的作業,寫字磨蹭,寧願捱打也不認真學習。我好傷心啊!不知到底哪出問題了。有近兩年的時間我和老公為了孩子的成績不是吵架就是打罵孩子。我都快要被逼瘋了。當我讀了《不輸在家庭教育上》這本書時,我才明白我能教好別人的孩子,但作為家長時教育自己的孩子卻出現了許多錯誤。首先是觀念錯誤:認為自己是老師,我的孩子成績一定不能差。其次,總把孩子與學習好、品行好的孩子比較,看不到他的優點。第三我和老公總拿話來刺激他,損害他的自尊心,使他缺乏了自信心。第四孩子成績不好,不能着急,得分析原因,得想辦法。當我認識到這些問題後我開始反思,自己究竟要如何教育兒子呢?

首先我拚棄了自己的功利心,不再認為兒子一定得學習好。其次我不再因為學習上的問題打他。第三學會説話做事懂得尊重他,爭取他的建議。漸漸地我發現他反而聽話了,知道自己學習了,並且很有孝心。當然起初他的成績也不是很好,而是後來我發現他對學習沒興趣,沒有自信心,對他進行了引導。記得又一次考試前他對我説:“媽媽,我擔心語文考不好。”聽了孩子這話,我心裏很急。還好他告訴了我。於是我就對她説:“兒子,沒事的,你考試時只要認真書寫,仔細做題,剋制自己説話的毛病,你就一定能考好。”兒子沒説什麼,但可以看出他心事很重,想着考不好老師説,同學看不起自己,爸爸生氣,自己該咋辦呢。後來我想了一招:在他的鉛筆盒裏放了一張紙條,內容是:“兒子,你是媽媽的好孩子。你不用想擔心考不好,只要你認真答題,把字寫漂亮,爸爸媽媽就很高興。相信你一定能做到,加油!”那次兒子考的很好。他説考試時他打開筆袋看到那張字條時很激動,答卷時很認真。考完後他還把那張字條給同學們看了,大家都很羨慕他有一個好媽媽,對他的分數要求不是那麼高。兒子説完後,一臉的得意。我知道了他的內心渴望理解,而不是分數。而那次兒子的成績考得很好,由原來一貫的七十多分考到了八十五分,數學英語都是九十多分,他歡呼雀躍的把卷子拿給我看,還興奮的説:“媽媽,老師誇我進步了!”我從兒子的臉上讀到了喜悦和自信。自此他相信自己成績能考好。

兒子上四年級時,發生的兩件事充分奠定了他的自信心。一件事是兒子在學校少年武術隊中當了小隊長,因為他練過武術,動作做得到位,老師就讓他每天喊口令,同學們對他也刮目相看了,這讓他充滿自豪感,學習也更加努力了。假期,老師讓兒子參加了市裏舉行的“乖乖狗杯”夢想中國的詩朗誦比賽。訓練時,兒子總是很擔心,一是怕詩的內容有點長記不下來,二是怕一緊張忘了詩詞。於是我就對他進行了嚴格的訓練:先反覆誦讀,由誦讀到背誦,跟音樂朗誦,在親朋好友面前大聲朗誦,在電腦上為他錄音,總之通過各種方法鍛鍊他的誦讀能力。通過兩天多的.強化訓練,初賽通過,參加複賽,那真是讓人激動啊!有了這次朗誦的經驗,在學校的詩朗誦活動中,他被選為領誦者,別提他有多高興了。因為去年詩朗誦時原本讓他領誦的,結果他上去一緊張就忘詞了,老師把他刷下來了,他很沮喪。這次好了他被選上了,他能不高興嗎?最近,我總能聽到他説:“媽媽,老師説我進步很大!”我看到他臉上寫滿喜悦和自信。

是呀,一個人內心充滿自信,還有什麼困難克服不了的呢?兒子自此以後學習不斷進步。他的思維很敏捷,五年級後成績直線上升,每次考試英語數學成績都在九十多分,只有語文成績還不太理想,八十多分。(原因是他比較懶,記過的字詞不往心裏記,不善於寫筆記,不是很喜歡讀書。)但我沒有強求,只是慢慢引導。這學期我對他越來越有信心了,作業不再守着他寫,自己完成。做完後給我檢查我就看。否則,我不提醒他,偶爾看看他的作業,做的.不錯。我這樣做並不表示我不關心他的學習了,我是經常與他的老師溝通,瞭解他在學校的表現。數學老師誇她思維活躍,做題有點粗心:語文老師説他回答問題很積極,今年家庭作業每次都能按要求寫完,從不偷懶。聽了這些,我也為兒子高興。家長的鼓勵,老師的誇獎,孩子自己的努力,讓兒子有了自信心,對學習也有興趣了。

從兒子的成長中讓我真切的感受到了自信心對孩子是多麼重要啊!無論多差的孩子,只要他有自信心,他就會努力去學,只要努力去學,他的成績就不會差。但我更想説的是:家長、老師讓我們再多給孩子一些表揚、肯定、鼓勵,給孩子創造更多的機會讓他們對自己充滿自信。只有自信的孩子才會走向成功。

如今我的孩子正在一步步的向着正確的軌道上走,我真心的感謝中華家庭教育網,是中華家庭教育網教會了我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家長,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是他們挽救了我的孩子。一路走來真是不易啊!最後我想説:讓我們都來共同學習家庭教育吧!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11

在世界上,成功的家庭教育很多很多,各有各的奧妙和方法,因而要把世界上成功的家庭教育方法都集中在一起或用於一身,是很難很難的一件事情。最根本的,則是應該從自己的家庭和孩子的實際出發。因材施教。因此家庭中家長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是孩子第一任乃至終身的老師。

一、家長既是孩子的老師,又是孩子的朋友

在當代,家長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首先應當認識當代家庭中人際關係的新特點。家庭中的親子關係已不是封建家長制下的子女對父母絕對服從的關係,而已經成為父母加朋友的新型人際關係。因此,在家庭教育中,應當堅持家長既是孩子的老師,又是孩子的朋友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只有這樣,才能符合當代家庭中人際生態系統的新特點,才有可能從根本上建立起既親密又寬鬆的新型親子關係,從而為搞好家庭教育從根本上奠定基礎。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對子女應該做到嚴慈相濟,寓教於愛。對待子女的態度應該寬鬆一些,寬容一些,多些談心活動,少一些命令主義,多些勸告,少些專斷,多些笑臉,少些怒容。多些朋友之間的友誼,少些父母的威嚴。這樣,親子之間的關係就會既親密,又寬鬆;既有利於子女獨立人格的形成。只有這樣,才能既搞好家庭教育,家長對子女應該做到言教身教並施,身教重於言教。所謂言教身教並施,就是説對子女進行教育,既要靠語言又要靠行動。言教,包括當面用語言的教育,勸誡、開導、鼓勵、批評等。在家庭教育中,言教是重要的,不可廢止和輕視。它是瞭解孩子諸方面的情況,交流感情,溝通思想,進行指導,傳授知識,進行勸誡、鼓勵、批評的主要方法和渠道。總之,言教是教育子女的基本形式和方法之一。所謂身教,就是靠家長的實際行動來教育子女,帶動子女。凡是要求子女做到的,家長首先應該做到,要求孩子尊重老人、孝敬父母,那麼,本人首先應該尊重老人,孝敬自己的父母,這樣,才能為自己的.作榜樣,使自己的孩子效法。如果自己對自己的老人都不尊重,而是要求自己孩子尊重、孝敬自己,也就難了。再如,如果要求自己的子女勤儉節約,自己本人就應該這樣,而不是揮霍浪費或揮金如土。如果要求自己的孩子愛學習、工作要認真,自己首先就要愛學習、認真工作,如此等等。總之,凡是要求子女做的,自己要用自己的行動為孩子做出示範和榜樣,否則,教育的效果是不會好的。所謂身教重於言教,就是在教育子女時,多用自己的好的行動來影響、感化、感動自己的孩子,而不能只靠發號施令來要求子女這樣或那樣,自己説的是一個樣,做的是另一個樣,在家庭教育中,只要真正能做到言教身教並施,身教重於言教,一般情況下,家庭教育是能夠搞好的。

二、堅持嚴格要求與耐心説服相結合

家庭教育,大致的是思想教育工作,是對自己子女的思想轉化工作,是指點方向,糾正錯誤,做孩子的思想工作,關鍵是轉變孩子的思想觀念、認識態度,調動人的積極性。強制命令,只能約束孩子的言行的一時一事,而不能約束孩子的一生一世,因此家庭教育,應該嚴格要求和耐心説服相結合的方法。由於家庭教育中教育者與被教育者是親子關係;期間存在着父母之愛,兒女之情,其親密程度遠遠超過其他人際關係,因而,只要堅持嚴格要求與耐心説服相結合,教育就能取得較好或很好的效果。所謂嚴格要求,就是對孩子的要求,內容要正確,要求標準要高,孩子違背要求或犯了錯誤,不能聽之任之,不予追究過問,必須讓孩子認識錯誤、改正錯誤,不能姑息遷就,任其發展、壯大。

三、創造良好的家庭教育

國小生的家庭教育如何, 直接影響到國小生全面素質的培養。

(一) 注重品德教育, 重視和睦家庭的建立。 這方面家長言傳身教尤為重要, 作為家長要給孩子塑造一個對家庭負責、對人生負責的學習榜樣,影響和教育孩子形成良好的品德。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讓孩子沐浴在和諧、文明、健康、寬 鬆的家庭氣氛中,能使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二)要注重培養孩子的學習情趣。要讓孩子愛學習、自覺學習。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互補與延伸, 家長要配合教師督促學生完成家庭作業, 並嚴格檢查, 保證質量,對孩子不懂的問題,要引導他自己思考、獨立完成,提高孩子的獨立 思考能力。校外,讓孩子自主選擇參加自己喜歡的興趣班,增加個人魅力。

(三)要注重孩子的全面成長。現在的孩子多為獨生子女,大部分家長害怕 孩子吃苦,也為了讓孩子專心學習,不讓他們做家務。實質上這對孩子的身心健 康是有害的,要想孩子長大後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才,必須注重孩子的全面發展, 不光是學習要努力,還要讓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培養孩子的自理自立能 力,而不是一個高分低能的人。

(四)密切家校聯繫,重視教育合力的形成.只有當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 成了合力,我們的教育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學校現在進行的家長開放日,利用現代教育和素質教育的觀點,全面指導家庭教育。家長 "信任孩子","賞識孩子",賞識孩子所作的一切努力,包括點滴進步和失敗,讓 孩子感到家長永遠是他的後盾。學校和家庭密切配合,及時反饋,找出差距,真 正使學校和家庭有機結合,產生強大的教育合力。 學生健康的成長是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結果。 重視家庭教育是現 代教育的必然,每個孩子的成長環境不一樣,個性的形成也有差異。

(五)家庭教育感染性。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血緣關係和親緣關係的天然性和密切性,使父母的喜怒哀樂對孩子有強烈的感染作用。孩子對父母的言行舉止往往能心領神會,以情通情。在處理髮生在周圍身邊的人與事的關係和問題時,孩子對家長所持的態度很容易引起共鳴。在家長高興時,孩子也會參與歡樂,在家長表現出煩躁不安和悶悶不樂時,孩子的情緒也容易受影響,如果父母親缺乏理智而感情用事,脾氣暴躁,都會使孩子盲目地吸收其弱點。家長在處理一些突發事件時,表現出驚恐不安、措手不及,對子女的影響也不好;如果家長處驚不變、沉穩堅定,也會使孩子遇事沉着冷靜,這樣對孩子心理品質的培養起到積極的作用。

(六)家庭教育及時。家庭教育的過程,是父母長輩在家庭中對孩子進行的個別教育行為,比幼兒園、學校教育要及時。常言道: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家長與孩子朝夕相處,對他們的情況可以説是瞭如指掌,孩子身上稍有什麼變化,即使是一個眼神、一個微笑都能使父母心領神會,故此做為父母通過孩子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能及時掌握此時此刻他們的心理狀態,發現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及時教育,及時糾偏,不讓問題過夜,使不良行為習慣消滅在萌芽狀態之中。而學校之中,教師面對着幾十個孩子,只能針對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進行共性教育,也就是羣體教育,因時間及精力所限,不可能照顧到每個孩子的特點,容易出現顧此失彼的現象,甚至因此使孩子對教師的照顧不周而產生不信任感,而家長可以及時引導孩子端正認識。因此家長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家庭教育既可以使孩子形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又可以彌補集體教育的不足。

總之,做為家長要充分了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覺地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12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我的孩子這麼乖,這麼好帶?我總是回答:她天生就是這樣!但實際上,這與我從出生就經常抱着她有關。我經常抱她,滿足她的需求,讓她內心富足。即使家庭經濟不寬裕,滿足孩子的需求也不一定需要花費太多。因此,她從小就沒有離開過我,也沒有遭到過拒絕,她會很好帶。

現在,我的.女兒10個半月大,不怕陌生人,見人就打招呼,還會讓人抱她。她記性很好,能認識並記住每個人。她還會自己穿鞋子,雖然有時會穿反,但她會嘗試。我認為,讓孩子自己發展自控力很重要,因此我不會限制她的行動,只要她不會受到傷害就行。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13

帶着一份對學習的渴望和對教育的執着,我很榮幸地參加了教育局舉辦的家庭教育講座,聆聽了單綵鳳老師的精彩演講,現將我的心得和體會寫出來與大家分享。

家庭是兒童和青少年的第一學校,家長是他們的第一任教師,也是終身老師。家長一般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有用的人才,但由於職業的特點、文化水平、性格脾氣等條件的不同,效果也大不相同。特別是由於家長與子女之間的那種骨肉之情,往往會沖淡理智,忽視科學的家庭教育觀念和方法,因而造成主觀願望與客觀效果的背離。班主任老師有義務也很有必要指導家長學習現代家庭教育科學知識。班主任只有與家庭密切配合,有意識地形成積極向上的教育合力,才能發揮出富有成效的學校與家庭教育的作用,教育的成功性才能大大提升。

學習中讓我認識到,教師是能夠開展好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的,最重要的原因:一是家長都是愛孩子的,無論學歷高低,只是缺少家庭教育科學知識,但為了孩子健康快樂成長這樣一個偉大的主題和願望走到一起,一定會讓我們學習與生活更加精彩,因為學習家庭教育科學知識就是與智者同行,與大師同在,這個智者、這個大師就是家庭教育科學知識;二是因為家庭教育不僅神奇,更是神聖,當我們被這神奇與神聖感化後,我們幾乎所有的一切都在發生着變化--

變化一:開始學會了用愛的微笑面對孩子、用愛的心情傾聽孩子、用愛的眼睛發現孩子、用愛的語言鼓勵孩子、用愛的胸懷包容孩子。不僅如此,我們還學會用這五愛看待世界所有。我相信天下每一位身為父母和老師都想成為這樣的家長和老師!我驚奇地發現,當我們自身的育人素養提升後,我們面對孩子和學生的眼神、態度、語氣、動作、用語都發生着變化,學校育人環境在我們的變化過程得到進一步優化。

變化二:自從學習家庭教育以後,我的教育理念也在發生着變化,用先進的育人理念帶動家長也是自然的,家長們也在跟着發生變化,這是十分可喜的。現在每次家長會後都有四分之一左右的家長寫來了學習家庭教育的心得,感悟很深。

學習家庭教育是一項艱難的路程,但我相信現在積累的寶貴經驗會在將來有一定的用途。自從參加班主任家庭教育專業化課程學習以來,雖然很辛苦,但一路走來收穫頗深。在育人方面我首先改變了很多,儘可能多鼓勵和讚賞孩子們,孩子們在一天天變化着…班裏成立家庭教育指導委員後,現在班裏的工作很是輕鬆,家長會的召開,學習上有主任管,班裏的公物有副主任管,一切都輕鬆自如。在學習家庭教育上我已經嚐到了甜頭,雖然是一點點,但是我感到很欣慰。非常感謝顧老師率領的團隊,給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指明瞭一條光明之路,使我感到這條路越走越寬。

家庭教育培訓心得體會13

4月23日,我有幸參加在陵水舉行全國家庭教育指導着專業能力提升培訓學習,圍繞這個專題,聆聽到多名省內外知名的家庭工作專家學者:關穎老師、程準教授、劉驚鐸教授、孫宏豔老師、硃紅老師、沈明革老師帶給大家極富養分的講座與分享、互動交流。

通過此次學習,我對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我深刻體會到家庭教育的重要。家庭教育學習讓我真真切切感到家庭教育對於一個孩子成長、成才的重要意義。當今社會,教育不僅僅是學校的責任,同時也是社會、家庭的責任。尤其是家庭對孩子教育的影響越來越大。“取得家長的支持就是你工作成功的一半。受益匪淺,有幾點體會:

一、家長要重視家庭教育

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孩子最容易模仿家長的`言行,只有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收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二、能有一個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的養成是非常必要的,它應該體現在生活的細節中。要有好的習慣,首先要讓孩子在思維上習慣,要給孩子足夠的自由,不能管太死,否則精神上就會有叛逆,我們就要從孩子小時候起,從小事做起,仔細觀察,及時發現孩子生活中的不良行為,加以糾正和引導;對孩子生活中好的行為給予肯定和鼓勵,使之成為習慣,讓孩子在好習慣的陪伴下學習、生活。

三、做好與孩子的溝通。家長與孩子的溝通,要注意講究科學方法:首先要善於傾聽。只有傾聽孩子的心裏話,知道孩子想什麼,關注什麼和需要什麼,才能有針對性地給予孩子關心和幫助,也會使以後的溝通變得更加輕易。家長與孩子之間的年齡、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異,理解需要一個過程。

這次為期兩天半的全國家庭教育指導者專業能力提升研修學習活動,帶給我最深的體會就是家庭教育不僅是一門複雜的學問,同時又是一門高超的藝術,需要我們不斷去修煉自己,不斷地去反思,不斷地去提高。然而,這僅僅是開端,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進一步明晰家庭教育指導工作思路,在學習與思考背後,我感到更多的是責任,是壓力,真正感到家庭教育是充滿智慧的事業,深刻意識到自己所肩負的責任。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14

傾聽武校長的家庭教育講座,我頗感收益良多。其中的一個事例,尤其令我感受深刻。

武校長講到,電力工程隊在深山中架設電纜時,由於溝深壑險,把電纜線從一座山樑扯到對面的山樑上去,極為不便。聰慧的施工人員就是這樣操作的:首先放飛風箏,讓風箏落在對面山樑上。然後,把“風箏線”漸漸變得粗起來。當“風箏線”粗到足以承受電纜的重量時,最終順當地把電纜牽引過去。

這個聰慧方法令人拍案稱奇,其過程更就是耐人尋味。試想一下:假如沒有“‘風箏線’漸漸變粗”的奇妙過程,細細的'風箏線能勝利地牽引電纜嗎?地球人都知道,固然不能!

可就是,在教育孩子,特殊就是在轉變差生的過程中,不少教師、家長恰恰忽視了那個讓“‘風箏線’漸漸變粗”的奇妙過程,急功近利,簡潔粗暴,結果自然就是事與願違。

由這件我聯想到自己的一些做法。

初接班這個時,大局部學生學習積極性不強,一多半男生長期不交作業……我從每天早晨組織學生搞接力賽跑做起,培育學生力爭上游的意識。這種意識,遷移到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班風班貌慢慢好轉。鑑於學生不愛學習,我就從讀故事書抓起,讓學生愛上讀書,愛上學習……

總之,方法總會比困難多。前提嘛,就是付出足夠的愛心和急躁。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15

一、孩子方面

1、儘快適應新環境,新老師,新課程。有事及時和班主任溝通,應該在新的集體中揚長避短,放大自身的優點,樹立自我良好的形象,勞動上積極些,自薦擔任新集體中的班幹部或者課代表,這樣可以在新老師面前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2、暑假裏可以提前閲讀國中的歷史和語文課本,有條件的話把語文背誦篇目利用小升中的暑假先熟悉起來,這樣比其他孩子就多一個暑假進行背誦,當老師講解到的時候語感會很好,背誦起來也相對輕鬆很多。至於歷史,除了培養興趣以外,現在的.歷史會考題目比較靈活,藉助思維導圖的複習會事半功倍。

3、減少手機等智能設備的使用時間和頻率。國中3年,轉眼即逝,孩子的認知會越來越有難度,如果作業過分依賴搜答案的話,學業上很難有起色。更何況手機電腦的誘惑如此之大,孩子根本抵制不了。只有開頭的時候定好規則,那麼履行起來才有章法。

二、家長方面

1、國小到國中,不單單是年齡上的過渡,更多的是孩子心理上的成長。每天保持和孩子有一定的溝通,聊聊新學校,新同學,新老師,哪怕孩子沒有話題,家長也要找話題和孩子説話,做到家長是孩子永遠的傾訴對象,讓孩子不覺得孤單或者無助。經常和孩子角色互換,把自己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告訴孩子,讓他想想辦法,這樣做,激發了孩子的責任感,非常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

2、與老師的聯繫通道一定要多方位保持暢通。每天早中晚都要看看老師的羣消息,工作再怎麼忙也不要忽視學校發來的信息。剛剛進入七年級,有很多信息是要採集的,哪怕重複登記也沒有辦法,因為新班主任要交給學校不同部門各種各樣的表格,如果家長此時經常被@到什麼什麼沒有做,沒有登記,那麼老實説新班主任對家長的印象肯定大打折扣。

3、小升中之後,我聽見最多的家長反映就是國小我們成績很好,怎麼到了七年級成績就下滑厲害呢。這個問題吧,我們要積極面對,很多時候分數高低不是重點,而是分數背後折射出孩子的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學習熱情等。資深教師上課絕對不存在孩子不認真的問題,年輕老師有得是精力會積極課後輔導。所以老師無論年齡高低都有利弊,家長們要從孩子的學習狀態中積極找原因。切忌在孩子面前議論老師的不足,遇到問題及時和班主任溝通,積極找任課老師問清楚,不要猜來猜去,畢竟孩子會避重就輕轉述問題。

4、關於課後輔導材料,我覺得家長們不用提前購買,目前學校使用的資料各不相同,書店裏也種類繁多,到底孩子適合什麼資料進行輔助學習,最有發言權的還是每天上課的老師。一般進入新學校學習1個月之後,孩子的情況才能被諸多老師熟悉,所以9月份不要去打聽,因為老師也不清楚,説不出個所以然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xinde/1wgw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