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心得體會 >

家鄉變化心得體會

家鄉變化心得體會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鄉變化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鄉變化心得體會

家鄉變化心得體會1

我們的生活隨着時代的變遷而變化,我們的家鄉也變化了。

電器的發展極快,特別是電視。以前的電視最多也就只有三十幾個頻道,對着那幾個僅有的頻道,怎麼可能不煩不厭呢?人們對電視的形容也就只有“沒意思”“真無聊”。而現在,基本上每門每户都安裝了數字電視,甚至還有網絡電視。要知道,數字電視最少也有六十幾個頻道,是原來的兩倍!你調節目時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這六十幾個頻道説不定會把你搞得心裏癢癢:怎麼這麼多台呀!當然,它所涉及的範圍也廣了,關於購物的,時尚的等等等等,裏邊兒都有。網絡電視就更不用説了,它壓根兒就是個電腦視頻,除了少數電視在它上面搜不到外,其他都可以搜到。我用一個字概括的話,那就是:牛!

電器裏邊兒當然少不了電腦了。現在幾乎家家都有電腦了,而以前的電腦網速十分慢,效率就像一隻烏龜一樣在緩緩爬行這樣的慢導致很多人都被磨滅了耐心,從而用鼠標在桌面上瞎點着,最後電腦——死機了。這樣的事兒天天有,而且一天比一天多,誰又有辦法呢?可這是在以前,而現在,大多數人家的電腦安裝了新產品,容量很大,速度也異常快,通常點擊一個頁面幾秒鐘就到了,所以人們不用再對着電腦做出不耐煩的表情,電腦也真正走進了我們的`生活,方便了我們的生活。

剛才都説的是家裏的變化,自然也少不了學校的變化。你見過哪個學校以前有電風扇麼?肯定沒有。如果有的話我們還用在夏天聽課時擺出一副昏昏欲睡,快要中暑的樣子嗎?可是現在有了,我那時第一次看到電風扇時,眼睛“刷“的一下亮了起來,雖然我表面上很平靜,但是心裏早就歡呼着:“有電風扇嘍!耶!”你以前聽説過教室裏有電腦和投影儀這樣先進的玩意兒嗎?肯定沒有。但是現在每個教室裏邊兒都有,你説先進不先進。要知道這些東西給老師和同學們帶來了多少方便嗎?數都數不清,你説我歡喜不歡喜。

家鄉的這些變化為我們提供了無數的方便,我真喜歡這些變化呢!

家鄉變化心得體會2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不僅城市在急速變化,家鄉的小鄉村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年春節回到家鄉,與爸爸爺爺所説的樣子不太一樣,與照片上灰色的一片也不一樣,把改革前的昨天與輝煌的今天相比,家鄉的變化深深烙印在我心裏。

家鄉在韶關的一個小村子裏。

翻開那已經沒有封面的相冊,裏面已經微微發黃,還有點點黑斑的,顏色只有黑白灰三種的照片。相冊的幾頁都不翼而飛了,但細看照片還是被收藏的很好。就是這樣一本老舊發黃的相冊裏,記錄的`確是着幾十年來所發生的變化。

幾十年前,全村沒有一條平坦、寬闊的水泥路,全是泥濘的泥巴路。每到下雨時,人們總得小心翼翼的過泥濘路,而且泥濘裏又小窄,十分不便。現在村裏的泥濘路都鋪上了乾淨又舒適的水泥路,不再是坑坑窪窪的。

幾十年前,幾個村子連一台小小的收音機都沒有幾台,更別説一台電視機。現在村裏每家每户都有一台電視機。村裏就是一個大家庭,信息傳遞的速度也快。再也不會相以前一樣,信息根本進不來。

幾十年前,全村沒有摩托車,大都是自行車。從村裏到縣城要步行1小時左右。現在村裏家家都有摩托車,一半的人家都買了汽車,汽車只要5分鐘就能到縣城了。

幾十年前,村民建的房子材料都是土,房頂是瓦片,窗户只是一層薄薄的塑料,所有的傢俱材料都是木頭,是名副其實的“土房子”。當冬天來臨時,屋外寒風呼嘯,就算屋裏生起柴火,冷的打顫。現在每家每户都建起了水泥房,在牆壁還貼上了各種各樣的瓷磚,非常寬敞,裝修豪華,就像小別墅一樣。

不僅村裏的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連村民的收入也提高了,村民懂得了如何種植,懂得科學種植,所以收成自然就高了。

家鄉的變化可真不小!

我相信,幾年後再看看村子,肯定還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畫卷!

家鄉變化心得體會3

“鳥在高飛,花在盛開,江山壯麗,人民豪邁,我們偉大的祖國,進入了社會主義時代……”我沉醉在優美的歌聲中。是啊!生活在這繁華的國家裏,的確我們應該感謝祖國,讚頌她。是她創造瞭如此美好的條件,是她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在記憶深處,我細細品味着家鄉的變化……

曾記得小時侯聽爸爸講,以前家鄉的道路是土路,坑坑窪窪的,一旦下雨,污水流得到處都是,泥濘不堪、臭哄哄的;走起路來深一腳淺一腳,挽起的褲腳也隨着一晃一晃;再説住的是低檐瓦房,遇到雨天還會“泉水響叮咚”;穿的是粗衣麻線,掛滿了補丁;吃的只有芋頭、地瓜之類的粗糧。

細看現在,家鄉的面貌煥然一新,高樓大廈底下環繞着寬闊的水泥路。隨着家電紛紛下鄉,農村家家户户幾乎都有彩電、冰箱、空調等,應有盡有;穿的`衣服更不用説,款式新穎、別具一格;吃的更是天天翻新,花樣百出。猛然想起媽媽提及小時侯“魚翻身”的故事,我不禁大聲呼叫“我太幸福了!”。

我的家鄉道路兩旁綠樹成蔭,還有品種多樣的花朵。每到花兒盛開的季節,你可以聞到淡淡的花香。夜晚,路燈亮起時,吃完飯的人們會陸陸續續從家裏出來,散步到家鄉的公園。遠遠的,你可看到隨着緩緩音樂聲鄉親們正輕裊曼舞;健身器材旁孩子們圍在一起嬉戲着……

家鄉的變化可謂日新月異,説也説不盡,道也道不完。“媽媽,為什麼我們的家鄉變化這麼快?這麼大呢?”我仰着頭不解地問,媽媽笑了笑。“小的時候爸爸告訴我,我們有着一個壯麗的祖國,鼓勵我年少的時候勤奮努力,長大後記得要報效祖國,我們一定要為祖國奮力拼搏……”“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麼響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在姐姐開懷歌唱中,我似懂非懂地明白了。

家鄉變化心得體會4

汽車緩慢地行駛在整齊的鄉村街道上,街道兩邊一排排新建的樓房漸漸向後退去。不久,汽車平穩地停在一個新建的樓房門前。

我推開車門,便看見叔叔一家早已在門口等候我們了。一陣寒暄過後,叔叔嬸嬸領着我們走進了院子。這是一個兩層新式小樓的院子,院子裏乾淨整潔,不時散發着花草的清新的香氣。在我未出生前,爸爸就到城鎮工作,並在城鎮裏安家落户,爸爸也很少帶我回家鄉。其實,坐上回家鄉的汽車,我就一直在努力搜尋記憶中家鄉的'模樣。我五歲那年,爸爸帶着我來了一次叔叔家。記得當時我和爸爸下了公共汽車,在坑坑窪窪的鄉間土路上走了好長時間才到叔叔家。到了晚上,村子裏突然停了電,昏暗的蠟燭一閃一閃,爸爸和大人們聊着家常,我卻急得哇哇大哭,吵鬧着要立即回城,弄得爸爸和叔叔一家很是無奈。

“琪琪,快來進屋吃點兒東西。”嬸嬸的話把我從回憶中拉了回來。我跟着嬸嬸走進一樓客廳,掛在牆壁上的大電視正播放着節目,茶几上放着兩個大果盤,一個盤裏擺滿了紅彤彤的大蘋果,另一個盤裏放着煮熟的花生和嫰玉米棒子。

“想吃啥就拿啥,別客氣。”嬸嬸再次熱情地招呼我,“一會兒想上網咱家也有電腦。”從嬸嬸的表情裏我讀出了農村人的驕傲。我隨手拿起一個嫩玉米棒子吃起來,感覺味道好極了。

“怎麼樣?咱家好不好?”叔叔和爸爸攀談的時候,也不時和我聊一些話題。

“太好了,一點兒也不比城裏差。”我點頭回答道。

“這孩子真會説話,不過這幾年咱這兒也真發展了,水泥路修到了家門口,家家户户蓋起了新樓房,日子一天比一天好過了。”叔叔臉上洋溢着滿意的笑容。

晚上,我陪爸爸從爺爺家串門回來,村裏的路燈已經亮了,耳邊傳來了“今天是個好日子”的陣陣音樂聲。我和爸循着音樂聲來到了露天廣場,在人羣中我看到了嬸嬸,只見她在優美的音樂聲中一會兒伸伸腿,一會兒扭扭腰,一會兒跺跺腳……我驚歎不已,覺得這時嬸嬸的笑容特燦爛,彷彿變得更年輕。

我不禁讚歎道:“我的家鄉真美啊!”我相信她會越來越美麗!

家鄉變化心得體會5

我的家鄉在潮陽,它是汕頭大地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翻開那泛黃的相冊,我從我們的家庭照上,看到了過去的潮陽:人們穿着款式簡單,顏色單調的“土”衣裳,甚至還打補丁。飯桌上,看不到美味佳餚,只有粗茶淡飯。當時,人們住着矮平房,泥土屋。聽爺爺説,春天一到,一場濛濛細雨過後。家裏粗糙的地板就潮濕一片,牆角還發了黴,長了青苔。80年代初,我們家有了一台黑白電視,據説還引起一陣不小的轟動。爸爸告訴我,那時候,爺爺給他買了一輛28寸的自行車,高興得幾天幾夜合不攏眼。如果讓我來形容過去的家鄉,我會説:“它是灰色的。”

自從改革開放的春天吹遍神州大地,潮陽也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泥濘的小路一下子被平坦的柏油馬路代替了。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花園式的住宅小區隨處可見,就拿我們家來説吧。我們一家人早就搬進了新房。登上八樓,打開我家的門。迎面就看見一台大彩電,像小電影院似的`。兩旁還擺着音響設備,VCD、DVD應有盡有。家裏的電器可真不少:微波爐、空調、電腦……屋子到處亮堂堂,天花板吊着明亮的水晶燈,真好看!飯桌上,美味佳餚,雞鴨魚肉,瓜果蔬菜,色香味俱全……奶奶常常有感而發:“如今的生活多麼幸福啊!”如果讓我用一句話來形容如今的潮陽,我會説:“它是彩色的。”

啊,短短的時光,潮陽的變化真大啊!老師説得對:“是共產和改革開放使人民過上了好日子。”我要珍惜眼前的幸福,努力學好本領,長大後為我的家鄉做出更多的貢獻。

家鄉變化心得體會6

每一個地方都有美景,哪怕是在平凡不過的地方,也有它的獨特之處。我的家鄉就是一個無名的平凡小村莊,但那裏卻有很多天然形成的美麗景色,下面就聽我給大家一一道來吧!

我的家鄉是在農村,那裏一年四季都有着不同的顏色,每一遍一種顏色就預示下一個季節的到來,不信就和我一起去看一看吧!

春天是綠色的。大地甦醒,萬物復甦。樹木長出了嫩芽,小草探出了頭。農民伯伯也開始忙着種地了。

夏天是五顏六色的。在田野裏,南瓜花、西瓜花。黃色的.,大豆花是白色的。不光是農作物的顏色美,那些小野花的顏色也很鮮豔。看!喇叭花是淡粉色的,牽牛花是紫粉色的……

秋天是金黃色的。在田野裏到處是金黃色的,南瓜是金黃色的,土豆是金黃色的,麥子是金黃色的……農民伯伯看着這些豐收的果實,樂的嘴都合不攏了,樹上的葉子猶如一隻只美麗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最後慢慢地落在了地上。

冬天,可想而知,是白色的。下一場鵝毛大雪,把整個村莊都覆蓋在了下面,就像給村莊披上了一件白色外套。

在我的家鄉還有一個叫布連溝,那裏的風景美不勝收。夏季一到,你走進布連溝,上百棵樹中間有一個小的湖,湖裏有許多魚,湖上有一座橋,平時還有許多的人在那裏釣魚。湖的四周長滿了野花野草,這些花草把湖圍住,就像湖的使者。

這就是我家鄉的美景,我愛我的家鄉!

家鄉變化心得體會7

我的故鄉是在福建省羅源縣起步鎮,三十年前,這裏沒有超市,沒有卡拉OK,沒有電腦、沒有手機、沒有機動車,沒有鐵路火車,沒有私家車、沒有運動場、沒有??,總而言之,現在有的那時很多都沒有。然而,時光荏苒,日月穿梭。彈指一揮間,三十年過去了,時間進入2011年,30年裏我的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每年每月都被家鄉的新變化感動着、震撼着,內心有説不出來的激動。

也許有人會説,一個普普通通的小鎮,能有什麼變化?是的,照比全國有名的大城市上海、香港等等,我的家鄉實在是微不足道。然而,若是和過去相比,你就會發現,我的家鄉確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家鄉所在的羅源縣自改革開放以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長足進步。1984年羅源灣經省政府批准列為二類通商口岸,1988年羅源被國家列入沿海開放縣份;1992年成立了省級羅源灣經濟技術開發區;1993年摘掉貧困縣帽子;1997年基本實現小康,成為全省第一個實現小康的原貧困縣;1999年4月國土資源部在羅源灣建立了全國首個土地綜合開發整理示範區;1999年8月國家科技部等5部委批覆羅源為全國科技興海示範基地;2000年7月羅源灣被省政府確定為福州外港。從1993年至2000年,連續八年被評為福建省經濟發展"十佳"縣,2002年,全縣完成國內生產總值35.09億元,工農業總產值70.20億元,地方級財政收入1.07億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4.99億元,實際利用外資996萬美元,外貿自營出口總值347.20萬美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666元。目前,全面開發建設羅源灣的條件已成熟,羅源灣將成為東南沿海最具生機活力的投資熱土之一。

暫不説這些我們不熟悉的數據,那畢竟離我們這些非專業人士有些遠。就從我們身邊從我們平常所接觸的事物,你也能對感受到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跟隨我漫步小鎮,你會對家鄉的變化有更深刻的體會。

“要致富,先修路”。家鄉的人民從實踐中體會到了修路的好處。在過去,家鄉人民深受路途之苦。坑坑窪窪的泥土路,走起路來拌跟斗,一下雨更是泥濘不堪。世世代代的家鄉人民終於告別了那“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泥濘路滑,費時費力”泥土路,一條條寬敞的柏油路、水泥路遍佈了大街小巷。從摩托車代替自行車,到現在許多家庭都開上了汽車,路修好了,隨路而建的橋也一座挨一座。一座座氣勢磅礴,華美絢麗的大橋代替了歷史悠久的石拱橋。一條條寬闊平坦的路,一座座華美壯闊的大橋就是家鄉人民通往小康的坦途!

進入村口,一幢幢嶄新漂亮的樓房躍入眼簾,一改村民過去所居住的泥磚瓦房等危房險舍,村民不再因每逢颳風或暴雨天而臨時轉移住處了。大多數村民圓了“安居”夢。這些樓房的建成,既有省政府實施安居工程,給予貧困户補助興建的,也有農户因發家致富建設的。改革開放前,幾乎家家户户住的房子都是茅草房,下雨天的時候,屋外下大雨,屋內下小雨,後來用磚磚瓦瓦建了個土磚房,下雨天依然受此待遇。現如今,一踏進村莊,一幢幢二、三層高的新樓房,展現在眼前。每户人家一塊五、六分土地的宅基地,.四面用宅溝圍起來,溝水清澈,魚翔淺底,既可捕食,又可防火。宅前宅後,還種上了花果林木,綠樹成陰、鮮花爭妍,家家住的是個鳥語花香、環境優美的“農民別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鄉政府和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資助下,家家接通了水、電,既可飲上潔淨的自來水,

又能用上電燈、電話,還可上網、看電視,過上了現代化的城市生活。給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是家鄉的廁所。大多是用黃泥磚頭砌成的。那是一個很無奈有些很滑稽的玩意。首先,是一條非常泥濘的小路,乾的泥,濕的泥,黃的泥,黑的泥。小道兩旁,雜亂地長着叫不出名字的小花小草。雜草堆上,立着兩排整齊而非常醜陋的房子。那些黃泥磚頭,沒有一點結實的感覺,用指甲輕輕一刮,泥粉就會刷刷的落下來,總讓人擔心,一下雨就要融化,這就是那畏人的茅廁。人,可以未見其人,先聞其聲,而茅廁,更是可以未見其屋,先聞其臭。小時候,每次不得已經過那條小路,都要捂着鼻子,以儘可能快的速度逃離!站在茅廁口,第一次見的人大概都沒有進去的勇氣:只見昏暗而渾濁的糞池散發出陣陣惡臭,陽光透過屋頂上唯一的一片光瓦射下,照在搭在糞池上的那兩條細窄的木樑上,誰都忍不住擔心那木樑的久遠能否承受住自己的重量;不要以為茅廁是寂靜的,蒼蠅是這裏的主角,“嗡嗡”地沒頭亂撞,其間還夾雜着豬圈傳來的“嗚嗚”聲!而在昏暗的角落,有着蒼蠅的盛宴:堆得高高的手紙和竹條在猥瑣地微笑!而今那令人生畏的廁所再也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他們新房裏的廁所:貼着光滑的瓷磚,有U型水管把臭氣隔離!廁所裏殘留着沐浴露的香氣,有時老阿公阿婆還會在裏邊哼着聽不懂的歌兒。今年春節回家,遇到一件非常可愛的事:年近七十的鄰居大伯風風火火地過來幫忙卸年貨,嘴裏啊,還哼着庾澄慶《熱情的沙漠》!大伯是從來沒有讀過書的人哪!仔細一問,原來是大伯聽DVD機裏唱着好聽,偷偷叫小表弟教着唱的!這不常説嘛!物質與精神不可分割,現在的鄉親們已經不滿足於電視這點娛樂了,隨着生活的.逐步改善,人們對生活質量和水平

有了新的要求。人們在有了DVD機,看着自個兒喜歡的電影開心地笑,有了麥克風,歡天喜地地直起腰板唱一唱的同時,為了增添節日的喜慶氣氛,還採取“村民籌一點、出外鄉賢捐一點”的集資方式,組織演黃梅戲、播放露天電影、英歌隊、舞龍、舞獅、彩旗隊等一系列文娛活動,昔日曆久得見的演大戲為主的歡樂慶典,今年在家鄉大飽眼福。切實為偏僻的山村平添了幾分熱鬧。據悉,村裏每年春節前後都要舉行一次這樣的盛典,揚灑豐收喜悦,憧憬美好前程。

過去,村裏的年輕夫婦迫於無奈出外打工,男的出遠門謀業,逢年過節都很少回家團聚,女的則就近縣市打鐘點工或當保姆,一家人“各奔前程”,許多孩子就只能寄住在爺爺奶奶家,造成孩子的許多教育問題的出現。如今,有很多農户在家裏興起了家庭養殖業,圈養良種豬,多則近100頭,少則10多頭;承包土地,開始規模化種植,運用新技術進行大棚種植;還有的兼承包魚塘圈養起羅非魚;各家各户擁有1—2台電車,為周圍的製衣廠針織手套、短褲,去肉鬆廠包裝肉鬆等服務,每天輕輕鬆鬆的針織活也能攢上百來十元,一家人不用外出也能在家攢錢。可謂過上了“男耕女織”的生活。過年走在小鎮上,你隨處可見熱情好客的鄉親們,大家臉上無不洋溢着喜悦的笑容。“現在社會風氣好了”、“黨和政府的真正關心到農民的心坎上”、“村裏的貧困户生活得到保障”、“讀書免費,種田免税”??成了街頭巷尾的熱門話題。感恩之情溢於言表。

欣看家鄉的變化,只不過是中國新農村發展變化的一個縮影。

一個普普通通的小鄉鎮,隨着時代發展的潮流而進步,隨着時代發展的脈搏而跳動一切都是那麼的清新自然,在清新自然中又富有現代氣息。

三十年來,家鄉的變化真的很大,三十年變化當刮目相看。我為自己出生在這樣的一個小鎮、這樣的一個年代而感到自豪,更為自己是一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而感到驕傲,我們締造着改革開放的輝煌,我們享受着改革開放的碩果。對比三十年前,我們沒有理由不好好學習工作,因為我國開放的腳步時刻沒有停息過。我們沒有理由放低對自己的要求,因為時代的腳步不允許我們停滯不前。三十年後的家鄉是大自然的天堂,是幸福的樂園。三十年,可謂彈指一揮間!雖然沒有坎坷的個人經歷,沒有耀人的工作成績。但30年的變化足以讓我們觸摸到了社會前進的脈搏,感受到了時代跳動的音符。三十年的改革開放惠及了每一個國人的生活,三十年的改革開放滋潤了每一個國人的心田。

三十年前,當中國曆史掀開新的一頁的時候,百廢待興;三十年後,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已經進入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欣欣向榮。基於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的不懈努力和輝煌成就,擺在中國人面前的是一個更加艱辛和充滿機遇的未來。任重而道遠,我們還應該不斷努力,繼續改革的步伐。歷史也已經充分證明,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領導中國人民揮寫中華民族振興的輝煌。面向未來,我們仍需代代努力,不懈奮鬥,生生不息。在曲折中發展,在發展中強大!我們農村的這部故事,將伴隨着祖國續寫着無盡的繁榮與富強!

家鄉變化心得體會8

家鄉是花園,有着鮮花的芬芳;家鄉是森林,有着綠樹的清涼;家鄉是田野,有着收穫的希望;家鄉是雪景,有着冰晶的閃亮。

回憶過去,家家户户都為了不愁吃,小院裏滿是瓜果蔬菜。一年四季,只要能種點什麼,小院裏就會滿滿的,你看,各種顏色摻雜交錯,雜亂無章。好擁擠、好雜亂的小院。現在,各家都不怎麼種蔬菜了,而是種花。一年四季,鮮花不斷。春天,月季、玫瑰等競相開放。夏天花兒更加繁盛,五顏六色。秋天,本該百花凋零,菊花卻傲骨怒放。冬天,瑞雪紛飛,梅花卻在枝頭綻放。一年四季,芬芳不斷。香啊,花園般美麗的家鄉。

想以前,村裏村外都光禿禿的,幾乎沒有樹。到了夏天,在外邊聊天的大人都順着牆邊坐,小孩們大都躲在屋裏扇扇子。屋裏像蒸籠,屋外像熱鍋。而現在,房前屋後,街道兩旁,村裏村外,都種上了綠化樹,雖説不像森林那樣茂密,但也綠樹成蔭。夏天,大人們在樹下乘涼,小孩們在樹下嬉戲。茂密的樹葉,送來了陣陣清涼。爽啊,森林般清涼的家鄉。

回首以往,田野裏種滿了莊稼,密密麻麻的,有玉米、水稻、花生等。那時人們的種植技術還不是很高,雖然辛勤努力了,但收穫的'卻不十分理想。那用一滴滴汗水澆灌出的莊稼,好像有意跟人們作對似的。現在呢,隨着科學技術的普及,遍地都是綠色無公害作物,實現了機械化生產,省時又省力,農民的腰包越來越鼓,業餘生活也豐富了。春天,水稻如碧綠的海洋,泛起陣陣波浪;秋天水稻垂下了頭,大地一片金黃,真可謂是“春種滿野皆碧綠,秋收遍地是黃金”。樂啊,田野般滿是收穫的家鄉。

回首往事,垃圾擁有一片樂土——街道,任意呆在每個角落,有時還迎着風翩翩起舞,甚至在水裏游泳,讓人看了就想躲,真髒啊。現在呢,垃圾都有了自己的歸宿——垃圾場,街道整潔了,鋪上了水泥路,成為了一個耀眼的亮點。淨啊,冰晶般閃耀的家鄉。

改革開放以前,中國是何等的悲慘!改革開放凝聚了全人民的心血。姐姐説,以前人們大多都是走路,城市裏才有摩托車啊,自行車啊等等。但是現在的農村,有了以前沒有的摩托車,自行車,甚至還有了三輪車,而城市裏更是到處是車。馬路上車挨着車,顯得十分擁擠。在現在的社會,即使是一個打工妹,也免不了要肥的。她們都是吃快餐什麼的,可是你想得到嗎,以前連2元錢的面都吃不起,人總是瘦瘦的。現在,人們整體富有了,誰還會骨瘦如柴呢?

是啊,隨着生活一步一步改善了,我們也要更加愛護這片綠,讓城市生活更美好

家鄉變化心得體會9

10月15日下午,我有幸參加了克拉瑪依市餘敏名師工作室研討活動,聽了獨山子來的優秀教師的三節課。三位名師分別選了三節不同的課,都是我們平常較為懼怕和上起來困難疑惑比較多的課型。聽了三位優秀教師的高效課堂,我收穫頗豐,同時我也深深地感受到自己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

獨六小的劉老師為我們帶來的是一節四年級的習作課——寫童話。劉老師親切而温柔的姿態,就連每個聽課的老師都覺得心情舒暢。上課之初,學生髮言不夠積極,劉老師便自稱擁有魔力,可以將這魔力傳遞給每個學生,可以讓他們變聰明。學生聽後,頓時信心大增,發言逐漸變得踴躍起來。到後來學生在劉老師的引領下,插上想象的翅膀,結合有趣的.視頻和學生讀過的印象深刻的童話,使學生一步一步受到啟發,從而大膽發言。後來,學生編童話故事時每人都能做到有話可説。這一切,劉老師可謂是做得水到渠成。

另一位來自獨五小劉老師的古詩詞教學讓我們耳目一新。《泊船瓜洲》是一首耳熟能效的名作,為了上出新意,劉老師另闢蹊徑,從詩句的誦讀入手,遵照“平長仄短入聲粗、韻腳拖長帶曲調”的規則,一步步指導學生聯繫詩人王安石的創作背景,讓學生在一遍遍誦讀中從“離鄉遠、家鄉美、月亮圓”三方面來體會是人的思鄉之情。最後,劉老師還帶領學生一起吟誦古詩,給學生和在場聽課的老師一種全新的體驗和感受。

獨一小的張媛老師上的是一節略讀課——《用心靈去傾聽》。張老師的課堂乾脆利落,不拖泥帶水,依據略讀課的特點,結合課前的閲讀提示,讓學生自讀自悟。在學生彙報時,再將相應知識點和學習方法穿插其中,並能在課文學習後拓展,讓學生學以致用,真正達到學有所得。

最後,獨六小的劉老師還為我們做了題為《寫字教學,從平時抓起》的講座。劉老師首先從上次的六年級抽考分析開始,為我們詳細分析了寫字教學的重要性,接着提出了一些如何上好寫字課的建議並結合獨六小老師們的一些具體操作實例讓我們借鑑。最後,我們一起欣賞了獨六國小生的一些作品。劉老師毫無保留的經驗傳授,使我們明確了目標,也增強了信心。

這次聽課豐富了我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給我的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幫助。我也反思到教學中存在很多的不足。聽課是教師成長的一條捷徑,我會珍惜每一次聽課的機會,向優秀教師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不斷地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家鄉變化心得體會10

我的老家是湖北省浠水縣巴河鎮。爸爸説,以前老家特別窮,只有一條房屋歪歪斜斜、路上滿是泥巴的小街,街上只有幾家很小的商店,人們的穿着破爛不堪,過着節衣縮食的日子,生活特別的貧困。

改革開放以後,勤勞的家鄉人民逐漸走向富裕。家鄉的巴水河藴藏着豐富的優質黃沙資源,這些年家鄉大力發展黃沙經濟,形成了採、運一條龍的發展模式,黃沙遠銷上海、江蘇等地,很多農民搖身一變,成了腰纏萬貫的“沙老闆”。還有的人自己購置船隻,在長江上跑運輸,很多人都擁有了自己的船隊。我還聽老家的叔叔説,以前這裏湖多地少,湖面都進行圍湖造田,如今大家響應黨的號召,退田還湖,發展特色養殖,農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連滅絕多年的鄂東一絕“巴河貢藕”也終於重見天日。

這幾年,每次跟爸爸回去,都感覺家鄉在不斷變化。以前破爛的平房大多變成了高樓大廈,窄小的泥巴路變成了寬闊的.水泥大道,大道兩邊還修建了漂亮的花壇,街上的商場、超市一家挨着一家,非常的熱鬧。

回想30年前,很多人吃不飽穿不暖,大多數人家一年吃不了兩回肉,一日三頓吃鹹菜蘿蔔乾,如今每天都能吃上新鮮的肉;過去家鄉人穿衣服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而現在舊的沒爛,新的又買了,年輕人還緊跟時尚,穿着非常時髦呢。

富裕了的家鄉人民,已經不僅僅滿足於吃飽穿暖,有了更高的精神上的追求,鎮上建起了圖書館、文化館,忙碌一天的農民,可以看書、參加一些有益的文化活動。家家都安裝了閉路電視、有的家庭還買了電腦,足不出户就知道天下大事,開闊了視野。

我的家鄉在變化,我的祖國也在變化。祝願家鄉更加富裕文明,祖國更加繁榮昌盛!

家鄉變化心得體會11

我的家鄉,從以前的其貌不揚到現在的美麗可愛,令我感慨萬千,她就是——西航。

就拿西航公司的中廠門來説吧!記得我小的時候,中廠門四處都是大樹,地面全是土地。只要颳風,到處都會塵土飛揚。倘若下雨,遍地都是泥濘不堪。

而如今的中廠門呢!真是煥然一新,她以嶄新的面貌來迎接你的到來。那寬闊平坦的柏油馬路、花崗巖蒲城的廣場地面,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格外明亮。中廠門廣場有一個大型的音樂噴泉,每到晚上,它看上去五光十色、變化多樣。有的像水簾洞;有的像雄鷹展翅;還有的像高山瀑布直瀉而下……氣勢宏偉、壯觀,令人陶醉。在噴泉的西北邊,有一塊巨大的灰色巖石,上面醒目地刻着四個紅色的大字:紅旗廣場。在噴泉的正後面,有一個紅黃相間的“大火球”聳立在高空,她象徵着西航的未來更加生機盎然、美麗無比。“大火球”的後面是用漢白玉修建的.升旗台,具有傳統氣息。19.58米高的銀白色旗杆和藍色“八一”字形的廠大門組成的1958年8月1日寓意着西航自58年建廠以來的蒸蒸日上、勃勃生機,使人賞心悦目、浮想聯翩。在廣場的四周,一簇簇、一叢叢的鮮花爭奇鬥豔、色彩斑斕。花叢中散發出縷縷清香。水杉、銀杏、白玉蘭等名貴樹木比比皆是,再加上千姿百態、品種繁多的燈飾把廣場照得如同白晝。啊!現在的中廠門真是美麗極了,彷彿她也在過新年,像小朋友們一樣,穿上了漂亮的衣裳。

除了中廠門之外,我們學校也有了變化。現在的自動伸縮大門取代了原來的手推兩扇大鐵門。一棟棟教學樓拔地而起,紅綠相間的塑膠操場,令人耳目一新。在北教學樓後面,添加了不少娛樂設施,還有生態園呢!

我的家鄉在變化……她真的變了,變得越來越美了。我愛我的家鄉——西航。她是那麼的高貴、典雅,韻味十足。

家鄉變化心得體會12

天峨縣城是我的家鄉,她好像一隻美麗的天鵝橫空出世在河池市的西北部,這幾年,她日新月異的變化着。

過去的縣城,街不寬,樓不高,燈不明,路不平,沒有一座像樣的公園,也沒有一個像樣的廣場,更沒有一所上規模的中學和一家上規模的超市。

近幾年來,距縣城15公里的紅水河地段建起了舉世聞名的龍灘水電站,它為天峨的發展注入了活力。縣城裏,一條條寬闊平坦的道路悄然建起,一棵棵桂花樹、芒果樹挺立在街道兩旁,一間間矮小的瓦房危房改造成了亮麗的樓房,一座座風格各異的高樓在商業街、住宅小區和開發區拔地而起。各種主題公園和廣場真是令人耳目一新,留連忘返。看,外灘公園依山傍水,竹木成林,到處鳥語花香;獨山堡公園綠樹成蔭,亭台水榭坐落有致,流水連連,有聲有色;還有城雕廣場、全家灣廣場,人民廣場……它們都是人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每當夜幕降臨,一盞盞各種各樣的路燈和裝飾燈把縣城照亮點綴,特別是獨山堡公園的夜明珠發出的`光芒,五光十色,美輪美奐,它們與橋上和通往大見石森林公園山路上的燈光相映成趣,有的如長龍卧波,有的如雙龍戲珠,多麼令人陶醉的縣城夜景啊!讓人如臨人間仙境。

如今,天峨國中和高中分離辦學了,各自的校園建設和教學水平都上了一個新的台階。全興購物廣場、華新超市等一些超市和市場的商品玲琅滿目,讓購物者們高興而來,滿意而歸。

家鄉的變化讓我們感到無比的自豪。我們應該更加努力學習,為天峨的明天更美好作出應有的貢獻。

家鄉變化心得體會13

家鄉是花園,有着鮮花的芬芳;家鄉是森林,有着綠樹的清涼;家鄉是田野,有着收穫的希望;家鄉是雪景,有着冰晶的閃亮。

回憶過去,家家户户都為了不愁吃,小院裏滿是瓜果蔬菜。一年四季,只要能種點什麼,小院裏就會滿滿的,你看,各種顏色摻雜交錯,雜亂無章。好擁擠、好雜亂的小院。現在,各家都不怎麼種蔬菜了,而是種花。一年四季,鮮花不斷。春天,月季、玫瑰等競相開放。夏天花兒更加繁盛,五顏六色。秋天,本該百花凋零,菊花卻傲骨怒放。冬天,瑞雪紛飛,梅花卻在枝頭綻放。一年四季,芬芳不斷。香啊,花園般美麗的家鄉。

想以前,村裏村外都光禿禿的,幾乎沒有樹。到了夏天,在外邊聊天的大人都順着牆邊坐,小孩們大都躲在屋裏扇扇子。屋裏像蒸籠,屋外像熱鍋。而現在,房前屋後,街道兩旁,村裏村外,都種上了綠化樹,雖説不像森林那樣茂密,但也綠樹成蔭。夏天,大人們在樹下乘涼,小孩們在樹下嬉戲。茂密的樹葉,送來了陣陣清涼。爽啊,森林般清涼的家鄉。

回首以往,田野裏種滿了莊稼,密密麻麻的,有玉米、水稻、花生等。那時人們的種植技術還不是很高,雖然辛勤努力了,但收穫的卻不十分理想。那用一滴滴汗水澆灌出的莊稼,好像有意跟人們作對似的`。現在呢,隨着科學技術的普及,遍地都是綠色無公害作物,實現了機械化生產,省時又省力,農民的腰包越來越鼓,業餘生活也豐富了。春天,水稻如碧綠的海洋,泛起陣陣波浪;秋天水稻垂下了頭,大地一片金黃,真可謂是“春種滿野皆碧綠,秋收遍地是黃金”。樂啊,田野般滿是收穫的家鄉。

回首往事,垃圾擁有一片樂土——街道,任意呆在每個角落,有時還迎着風翩翩起舞,甚至在水裏游泳,讓人看了就想躲,真髒啊。現在呢,垃圾都有了自己的歸宿——垃圾場,街道整潔了,鋪上了水泥路,成為了一個耀眼的亮點。淨啊,冰晶般閃耀的家鄉。

改革開放以前,中國是何等的悲慘!改革開放凝聚了全人民的心血。姐姐説,以前人們大多都是走路,城市裏才有摩托車啊,自行車啊等等。但是現在的農村,有了以前沒有的摩托車,自行車,甚至還有了三輪車,而城市裏更是到處是車。馬路上車挨着車,顯得十分擁擠。在現在的社會,即使是一個打工妹,也免不了要肥的。她們都是吃快餐什麼的,可是你想得到嗎,以前連2元錢的面都吃不起,人總是瘦瘦的。現在,人們整體富有了,誰還會骨瘦如柴呢?

是啊,隨着生活一步一步改善了,我們也要更加愛護這片綠,讓城市生活更美好!

家鄉變化心得體會14

我的家鄉是一個如詩如畫、富饒的城市——温州!在它美麗的“面孔”上,無時無刻地發生着許多變化……

看!那波濤洶湧的江面上空,居然有一條正在騰飛的巨龍,不,那是新世紀的跨江大橋!回想過去,那時還沒有跨江大橋,由於我們的家鄉屬於沿海地帶,所以人們只能靠船隻渡過大江,這樣不僅麻煩而且難免會有危險。看!那一條條整潔、嶄新的公路,看着它們,誰又能想到他們原來的樣子呢?高低不平、彎彎曲曲,甚至路面都開裂了,像乾旱龜裂土地一般,給人們的出行造成的嚴重的問題,十分危險,看着就讓人膽戰心驚。不過人們應該慶幸,現在有了這跨江大橋和嶄新的公路,不僅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還給出行增添了一份保障呢!

瞧!那一間間矮小的房屋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龐然大物——高樓大廈。它們一個個錯落有致,外形規整、精美、整齊劃一,充滿了現代的氣息。瞧!馬路上行駛的交通工具也由自行車演變成了各式各樣的小轎車,對於現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的人們,小轎車幾乎成了“家常便飯”,讓日常的出行方便了許多。瞧!那一片片田野也變成了一條條熱鬧繁華的街市,在那裏,人們可以放下一切生活的壓力,盡情的享受購物的快樂……這一切的一切都要歸功於人們辛勤的汗水,歸功於家鄉的日漸富饒!

聽!從哪傳來人們那發自內心、爽朗的笑聲?從哪傳來一陣陣驚歎和讚美?沒錯,這正是從家鄉那一個個風景宜人的旅遊景點中傳來的。正是因為家鄉的逐步發展還有人們正確的選擇、開發才有了這一個個令人流連忘煩的旅遊聖地!如果沒有這一項改變,那一片片未開發的風景如畫的`地方可能將被人們永久的遺忘,無人問經;如果沒有這一項改變,人們將無法有更多的機會領略大自然的風姿,與它近距離接觸;如果沒有這一項改變,人們就少了一個減少壓力,盡情體會快樂的機會了……這一個個景區正是我們家鄉正在走向上坡路的證明!

家鄉的變化可謂是倒也道不盡説也説不完啊!讓我們用我們的智慧和雙手來改變我們親愛的家鄉,共造美麗温州吧!

家鄉變化心得體會15

隨着經濟的發展,每個地區都在發生不同的變化。我的家鄉是廣東高要祿步鎮。由當初的一個很小且貧窮落後的城鎮變成了當今一個比較繁榮得城鎮。家鄉是花園。有着鮮花的芬芳:家鄉是田野,有着收穫的希望:家鄉是生命的搖籃,記載着自己人生的軌跡。隨着時間的發展,我的家鄉變得越來越美麗。

隨着現在的經濟發展,人民的生活條件和水平逐漸的提高了。這一個年,我回到自己可愛的家鄉去探索着這裏的變化。

逛了一圈之後,發現現在的所城變化真不少。以前大鵬所城是個打戰的地方,凝聚了多少戰士的汗水淚水。他們日夜的為了百姓們的安全而戰鬥。而當今,在這個沒有戰爭的時代裏,大鵬所城變成了一個旅遊景點。到大鵬的人民都會來參觀大鵬所城,來領悟歷史的變化。現在也有一些人不願意搬離那個地方,都在那裏居住,雖然那房子破舊,但卻是他們祖先他們的前輩留下來的東西。這讓他們一代傳一代感到了非常的驕傲。此時此刻,我感覺到了家鄉的變化,我們這一代的新青年,因該要更加的努力,使自己的家鄉更富裕起來。

大鵬山歌,是大鵬客家文化最出名的地方。在以前,人民的生活貧困艱難,起早貪黑的。早上早早起來就得下田去工作,一起來,大家都會唱着山歌去工作。和我一起走着工作人員,帶來來到了一條客家村,哪裏的人民都會唱山歌。我們來到了一個老奶奶的家裏,坐在那,聽她講訴着以前他們生活的故事,並且她唱起了一段小山歌。想到老家的牧牛兒郎的樂觀,也來掌牛仔呀掌牛哥,手提牛索唱牛歌,隨時隨地隨牛走,一年到暗樂呵呵。勒杜鵑花開遇彩雲,烏頭魚趕灘流水停,做件衣裳線又紡不勻想送你涼帽。盼天晴。聽着老奶奶唱着山歌,我們彷彿能想得到那一輩生活的情景。雖然是那麼的辛苦,但他們的生活過的充實。現在時代發展了,家鄉也變化了,像我們這一輩還能有多少人繼續唱着山歌呢?難道的大鵬山歌文化難道就要被流失了嗎?我問這工作人員,工作人員説每個人都會在為自己的家鄉做貢獻,保留着自己家鄉的文化,所以不會被流失的。是的。這一次的我愛我的家鄉—返鄉專項實踐活動中,真的讓我好好的瞭解到了家鄉的過去。家鄉的歷史。

我的家鄉在不斷着變化,變得越來的越美麗。工作人員還告訴我,在我們父輩這一代,因為大鵬是個靠海的城鎮,很多人都是靠下海捕魚為生,早早着,家裏的人就起來放網,打水,捕魚。然後拿出去賣。海邊,就是他們工作的地方。為了養家,就算多麼辛苦,很多人都是去下海捕魚,有點還弄海膽。而現在,我的家鄉卻因為在海邊,變成了一個著名的旅遊景點—大鵬半島。很多人一到假期,就下來這邊旅遊,特別是夏天。以前的老百姓們就是以海為生,現在我的家鄉卻因為海而變成了旅遊景點,沒到天氣熱時,來這裏游泳的人可是人山人海。是啊,時代不一樣,人民的'生活也不一樣了。也變得富裕起來了。很多年輕人,小時候就在大鵬這片土地讀書,長大就説要出去外面工作然後賺錢回來使自己的家鄉變得更美麗。是的,很多人都做到了。我的家鄉,記載着我們的每一代人成長的足跡。

是啊,工作人員帶了走了很多地方,我都發現了家鄉變得很不一樣了。變的美麗了。連本來只有機動車能走的跑道,現在還有綠色單車跑道,以前,年輕人想要出去工作,卻放心不下家中的老人,因為擔心而放棄了自己的夢想。現在大鵬建立起了一座非常漂亮,設施非常好的大鵬老人活動中心。再也不怕家裏的老人沒人照顧,哪裏有許許多多的老人陪伴。那裏,還時常為老人們準備各種各樣的豐富節目,還經常有義工過去和他們玩,因為,我也參加了我家鄉的義工活動。體會着在家鄉做義工的感覺。以前人民住的都是一層一層一間間的瓦房,幾個人住在一間房間了,而現在是一棟棟高樓大廈的蓋起來了,瓦房也慢慢的減少了。人民現在都擁有自己的房子,想去一個地方不用在走幾個小時的路程,而是有了屬於自己的汽車。是啊。經濟發展了。家鄉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富裕了。現在大鵬當地政府也加大了對外宣傳大鵬是個多麼好的地方,讓更多的人來到這片美麗的領土。

家鄉變化心得體會16

我們現在生活的杭州是這麼的漂亮,但我們有沒有想過,以前的老杭州是怎麼樣的,現在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我們家鄉的變化吧!

以前的老杭州馬路上是自行車清一色,一眼忘去,全是自行車,沒有電動車,更沒有汽車。如果有什麼重大的聚會,我想我們看見的一定會是自行車羣。有許多的照片記載這這些自行車羣,有一張照片就可以非常明顯的看見這是一個自行車羣,一張照片上只有自行車和人,其他什麼東西都沒有。和我們現在比起來,那時候是在是差得太多了,我們現在的馬路上到處多是汽車、電動車,自行車已經是很少見了,汽車排滿隊,電動車橫衝直撞,自行車已經快被淘汰了。但是大家知不知道,我們現在所用的汽車,雖然出行方便了,但是卻排放了許許多多有毒氣體,對我們人體有很多的傷害。但是,以前的自行車就不會排放有毒氣體。我現在在這裏提倡大家一起來騎自行車,自行車雖然騎起來很累,但是可以排除掉有毒氣體的危害,還可以兜風,看風景,這不是很好嗎?

以前的杭州人民過的生活很艱苦,要是那户人家有這麼一個小小的廣播,別人都會説那户人家有錢,是大户人家,而我們現在呢?每一户人家都可以在以前説是大户人家,都很有錢,家中的傢俱都嶄新嶄新的,有一點舊就跑到傢俱市場去買新傢俱,根本不把錢當回事。而且現在幾乎所有的人家都有了自己的汽車,坐公交車的.人也越來越少。難道我們就不能學得節約點嗎?我們現在的孩子在家長的眼中都是寶貝,想要什麼就有什麼,也可以説是不把錢當回事。

我們現在雖然在21世紀,在發達的世紀我們照樣也要節約,你們有沒有想過,我們這來之不易的生活是怎樣得到的。我們應該學會節約,讓我們做一個節約的孩子吧!

家鄉變化心得體會17

我的老家是寧波市的寧海縣,雖然我不在那裏成長,但是我跟隨爸媽經常回去。從我懂事後的短短几年時間,我看着她發生着日新月異的變化,變化快得讓我驚歎和感慨!

寧海是個海邊縣城,那裏沒有首都北京的繁華熱鬧,也沒有杭州西湖的秀麗迷人。但,我卻深深的熱愛着我的家鄉,愛那的一草一木和那樸實的人民。

兩年前,爺爺奶奶家那個村還是老舊凌亂的農民房,偶爾有幾幢新蓋的樓房,但也是看上去與周圍格格不入,不惹人喜愛。從前年開始,新農村改造,爺爺奶奶整個村子都拆遷重建,現在新農村馬上就要建成了。一排排拔地而起的樓房,一片片整齊劃一的建築立面,新穎的造型和外觀,彩色的外牆加上光潔亮麗的'鋁塑門窗把各個樓羣點綴得絢麗多彩。以前那狹窄而又顛簸不平的水泥路面,現如今也變成了平坦寬闊的柏油馬路。道路兩旁到處都是綠植,使新農村呈現出了無限的生機和活力。

隨着社會的快速發展,村裏百姓的生活水平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之前爺爺奶奶家燒飯還是以煤爐和大鍋燒柴為主,現在家家户户都用上了液化氣,而且還有許多電磁爐、微波爐、電壓力鍋等,真是應有盡有,五花八門。現在家用電器更是一應俱全,電腦也普及到了家庭,成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網上交友、網上購物、網上經商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了。我們已進入了信息時代,可謂是“秀才不出門,盡知天下事”,坐在家裏我們就可以和世界交流,坐在家裏我們就可以遊遍世界。科技的迅速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便捷。

改革開放的四十年,是我家鄉發生翻天覆地的四十年。我相信:將來我的家鄉會越變越好,越變越美,越變越綠色。我愛我的家鄉。

家鄉變化心得體會18

小時候,常聽大人告訴我説,世界不斷在變,所有你周圍的東西都不會保持原有的狀態一輩子的,那時候的我,還聽不太懂,只是覺得奇怪,為什麼所有的事物都會變,甚至變得讓人完全認不出來了。就好像電影裏的變臉一樣。

過了幾年,我已經懂事了,似乎有一點了解,所有的事物都是在發展的,就好像時間不停的流失一樣,儘管發展有快有慢,但它們都會變得和以前不一樣,這就是發展的魔力,也是促進它們不斷髮展的動力。

長大後,看見周圍的來來往往的人和事,而環境也不斷在變,我便完全懂得了,發展的重要性,就拿杭州就説吧。不對,若要説杭州的變化,恐怕説幾天幾夜也説不完了。還是縮小範圍,説説文二路這一條説長不長,説短不短的路吧。

聽長輩告訴我,大概在二十幾年前,那兒還沒有那麼多的房子,而多數是農田和墳場,十分的.荒涼。雖然沒有親眼所見,但大抵也可以想象得到那時候的情形。

我從小就住在那一帶,當我還是國小生的時候,由於學校就在家附近,所以也就特別頻繁的在那裏走動,在那時候,那條路雖然比起原來要好上許多,但終究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條小小的弄堂罷了。颳風時灰塵飛舞,眼前一片霧茫茫的,而下雨時也好不到哪裏去,在那裏走一趟,就得洗一次鞋,因為地面上像鋪了一層厚厚的泥。

現在大概已經有十年的時間過去了,文二路也完全變了一個樣,它像一個成長了的孩子,正在展現着它的魅力。雖然不能和市中心比較,但也是有模有樣了,路邊一家家商店開起來了,然後又一次一次的翻新,馬路也變寬了,汽車在上面來來往往,一副四通八達的樣子。這已經不再是以前的文二路了,它代表着新世紀最顯著的變化,代表着杭州正在向一個更高的層次前進。

欣喜,在於變化。

家鄉變化心得體會19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幾年過去了,我的家鄉南安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第一個變化是在吃的方面。爸爸説他們小時候沒有經常大魚大肉的。媽媽也説他們小時候餐餐都只吃青菜,只有在過年過節時才能吃到肉。現在我們生活好了,餐餐大魚大肉的,而我們小孩子有的.還挑食,真是太不應該了。

第二個變化是在穿的方面。爸爸媽媽説他們以前小時候衣服、鞋子都是大的先穿,穿到不能穿了才讓小的穿。得等到過新年時才能穿到新衣服。不像我們現在,一天一件漂亮的衣服。一聽到這兒,我不禁慚愧起來:原來我想要一雙鞋子,如果媽媽不讓我買,我就會和媽媽慪氣,我真是太不乖了。

第三個變化是在住的方面。以前爸爸媽媽是住在瓦房裏的,椅子也不見多一張,更別説傢俱了,現在呢?家家户户都建起了高樓大廈,傢俱、家電樣樣齊全,裝飾得漂漂亮亮的。

第四個變化是在文化方面。爸爸媽媽説,以前他們上學的時候,放學回來還要幫家裏幹家務活,有的孩子還不能上學呢!不像現在,有九年義務教育,不用交學費,每個孩子都能上學。

第五個變化是在道路方面。以前家鄉的道路都是羊腸小道,而現在呢?變成了寬闊的水泥路,交通也方便了,大家也富裕了。吃的、穿的各方面都變好起來了。

從這些方面可以看出我們家鄉的變化真大啊!不過,我要繼續努力讀書,把家鄉建設得更加美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xinde/1wpd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