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心得體會 >

研修的心得體會

研修的心得體會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那麼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研修的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研修的心得體會

研修的心得體會1

時光如流水,一個學期又要結束了,很榮幸參加了此次培訓,也很高興有這麼一個機會。培訓內容豐富多彩,它為我們量身定做了一個很好的學習的平台,讓我們看到別人的成長和進步,也讓自身看到了自己的長處,覺得自身或許更優秀的地方。通過這次培訓,我受益匪淺、感受很多。

我發現在教學當中並不完全是學生的原因。要想真正上好數學課,不僅要有基礎的數學知識,還要懂得在課堂上如何調動學困生學習積極性,怎樣激發學困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那麼,在課堂上怎樣才能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呢?下面就根據自己對此次研修談點體會:

第一,給每個孩子以愛心。老師往往愛優等生容易,愛後進生難,所以我要以王文麗老師為榜樣,除了愛護優等生之外,更加關懷那些角落裏的學生,給他們以信心,給他們希望,讓他們感覺到老師的心永遠跟他們在一起。

第二,給每個孩子最細心的呵護。一個有才能的人是值得尊敬的,但最值得尊敬的永遠是他美好的心靈,可見心靈之美是多麼重要。我要走進孩子的心靈,我必須先打開孩子的心靈,所以我跟孩子們講故事,做遊戲,成為他們的朋友,為我們共同的進步而慶祝,為我們共同的喜悦而歡呼,這樣我們一起高興,一起悲傷,從而造就了我們心靈的溝通。

第三,真心對待每一個孩子。作為老師,首先要對孩子充分的信任,要想他愛我,我必須先愛他,我們要珍惜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每一時每一刻,我要用心去教他們,用心去愛他們。總之,要用心去做老師,只有這樣才能喚起同學們心靈深處的聲音,才能觸動他們的心靈。

讓我們彎下腰去,和孩子們在同一條水平線上,用同樣的眼光去看待問題,傾聽他們內心深處的聲音,用包容,寬容,鼓勵等方式,真心的接納孩子,真心的愛孩子,從而更快地走進他們的心靈!

研修的心得體會2

通過這次培訓工作,為我搭建了一個良好學習的平台,我認真聽了各位專家老師的課,還認真做了記錄,並及時做了點評。他們的教學方法各有所長,有許多值得探討和借鑑的部分。我個人認為我從思想深處到樹立育人理念上,更深層次的理解“教育要適應自然的原則,追隨幼兒的天性。”這句話在幼兒教育中的真正內涵,同時,拓展了我的視野,打開了我的思路,增強了許多知識和技能。

一、專家導航,理念與實踐的結合

做現代創新型幼兒教師應具有以下五點:

1、教師要有較高的思想素質和專業水平,創新的教育理念。

2、幼兒教師要有豐富的科學育兒知識,掌握兒童心理髮展特徵,合理制定教育目標。

3、教師要有敬業精神、愛園如家、樂於奉獻及良好的心理素質,對幼兒做到三心即愛心、耐心、細心教育。

4、有職業幸福感,以好心態、佳狀態、高姿態幹工作。

5、幼兒教師應具有較強的語言溝通能力和管理藝術,做孩子的示範引領者。

二、教師互動,縮短了距離的差距

這次的網絡遠程研修課程學習,給我們提供一個多樣化的學習平台,是對教育觀念的不斷更新,也是對教育教學方法的改進和提高。通過理論學習和與同事們的研討、交流、思維的碰撞及對自己在教育過程中的反思,發現了教育教學過程中存在許多不足,也找到了許多解決問題的辦法和自己努力的方向。

三、相信孩子,讓孩子有了自由的空間

教師要充分信任孩子,相信孩子完全有學習的能力。把機會交給孩子,俯下身子看孩子的生活,平等參與孩子的獲得。教師把探究的機會交給孩子,孩子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學習的過程,教師也就可以自如開展教學活動。

同時,教師要“解放孩子的雙手,解放孩子的大腦,解放孩子的眼睛,解放孩子的嘴巴,解放孩子的空間”,給他們想、做、説的機會,讓他們討論、質疑、交流,圍繞某一個問題展開辯論。教師應當讓孩子充分思考,給孩子充分表達自己思維的機會,讓幼兒放開説,並且讓儘可能多的孩子説。這樣,孩子自然就會興奮,參與的積極性就會高起來,參與度也會大大提高,個體才能得到發展。

這次的遠程網絡研修,就讓我深深感受到網絡的方便和快捷,感受到科技的進步給我們帶來學習的方便。我將充分利用這次學習機會,在提高自己的理論修養和教學水平,讓自己受益的同時,更好的將遠程教育應用到我們的教育教學活動中。

知識就是力量,感謝遠程研修這個平台,給了我學習的機會,讓我又收穫了好多重要的知識,我會繼續努力!真誠感謝!

教師是一個神聖而又偉大的職業,我們的肩上擔負着孩子與家長的希望。通過這幾個月向各位名師的學習,積極吸取他們的經驗,並且不斷的反思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不足,這使我更加明確了教學目標與方法。身為一位幼兒教師,我深知學無止境的道理,因此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積極的學習他人的教學方法,做到集大家之所長,不斷提升自己的素養。下面就是我自己通過學習之後總結的的一些關鍵:

現代化的教學觀

教學觀是對教學認識的結晶,它集中反映教學現實,幼兒教育是以促進幼兒健康,認知,社會性,情感等方面的全面,和諧發展為目的,因此幼師應該更加註重教學內容的相互聯繫性,教學方法和手段的綜合性:同時教師應有創新性的思維,運用有限的資源創造出孩子們學習的無限動力,勇於打破傳統的應試教育,開創出更加人性化,創新性的教育模式,秉承"在快樂中學習,在創新中成長”的教育理念,培養孩子們在學習中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充分發揮孩子們的獨特性,使教師的教學理念更加的先進,與時代接軌。

科學化的兒童觀

現代化的教學觀念是以現代化的兒童觀為出發點的,因此身為幼兒教師的我們也應該樹立科學的兒童觀。幼兒在除了健全的身體以外,還具備豐富的精神世界,教師只有科學的認識兒童,才能正確的對待兒童,是兒童在受教育的過程中茁壯成長。教師運用科學的教育方法,從小給兒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為以後的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斷的更新。未來滿足幼兒的求知需要,我們要不斷的學習,隨時補充自己的能量,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如果一味的教孩子書本上的知識,只是遠遠不夠的,日積月累只會被淘汰,對孩子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是不負責任的。現在我們要和孩子們一起學習,共同進步。如果我們不去填充我們知識的海洋,那孩子們求知的小溪怎麼會得到滿足!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任務很艱鉅,我們只有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才能對得起孩子們。

積極引導幼兒自主學習

在過去的教學中,我們只是一味的要求教師的作用,往往忽視了孩子們的主動性,這對於幼兒的教育是不可取的。孩子們擁有好動和對一切事物都充滿好奇的天性,身為教師的我們不能將孩子的這一天性丟棄。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應該讓孩子們盡情的發揮他們的優點,轉換教師和學生的角色,在課堂中一孩子們為主題,老師起到輔助性的作用。從而培養孩子的探索能力和對事物的思考能力。

師生共同創造和諧的教學氛

教師要對孩子們都一視同仁,對孩子們應該多加教育,增強孩子們學習的自信心,構造和諧的學習氛圍。

以上這些都是我的一些心得體會,在今後的教育和學習中,相信我的教學觀會有所提升,自己在教學中出現的不足也會有所彌補。

研修的心得體會3

時光冉冉,匆匆又匆匆,我們又一次相逢在網絡平台。20xx年教師遠程研修圍繞“信息技術支持的教學環節優化”這一主題展開。研修雖然還不到兩天的時間,但是我們感慨頗多。在這片屬於我們的天空裏,我體驗着遠程研修的耳目一新,聆聽着專家學者們的精彩闡釋,傾聽着各位老師的親切點評,在線研討領略了各位同仁激烈的討論,傾聽一線教師的無數心聲,同時也讓我有幸結識了許許多多的同行,領略了他們的風采。在不到兩天的時間裏,老師們觀看視頻、閲讀文本、完成作業、撰寫反思、發表評論、瀏覽簡報……所有的這些已成為我們每天生活的一部分。研修讓我們真正意識到自己的渺小與孤陋寡聞,意識到了自己如同井底之蛙。遠程研修為我們一線教師的交流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台,在這裏我們可以暢所欲言,解惑釋疑。在學習生活中,我每天勞累着並快樂着……因為,我們收穫了知識,更收穫了友情。通過研修,我們全面瞭解了影響教育教學變革的技術力量,提升了自己的基本素養和業務綜合能力,對於個人今後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對教育教學工作也有了一種新的推進。

一、轉變思想,更新觀念。

我們積極投身網絡研修的學習當中,切實做到了三個自覺:自覺參加上級組織的網絡學習培訓,自覺參加討論,自覺上交作業。通過研修,我們知道了本課程是以多媒體教學環境和交互教學環節中運用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為探討對象,幫助教師掌握信息技術並應用於我們的課堂教學,同時結合大量典型案例對教學導入、課堂講授、教學評價等課堂教學主要環節的技術資源的應用方法和策略進行深入、細緻地講解,支持實現信息技術與各環節融合的深入與突破,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通過深入學習,我們非常清晰地認識到作為一名教師必須不斷的提高自己,充實自己,具有豐富的知識含量,紮實的教學基本功,否則就要被時代所淘汰,增強了自身學習的緊迫性,危機感和責任感,樹立了“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思想,不斷進行教學觀念的更新,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也有了根本性的改變。

二、勤勤懇懇,積極研修

在研修過程中,我堅持每天進行網上學習,認真觀看各個專題視頻錄象,通過學習解決了我們在實際教學中特別是在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中遇到的很多疑難問題,明白了現代教育技術運用於課堂教學,也就是將各種先進的教學手段、方式方法服務於教育,運用於課堂教學,使孩子們學得快、學得好、學得精。同時更新了教育理論,豐富了教學經驗,為今後從事語文教學工作中,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也結識了許多優秀的教師,開闊了視野,充實了自己。具體做到了以下幾點:

1.積極認真的觀看視頻學習,到目前為止在線學習時間為期兩天,但是我們都在觀看視頻的時候積極提出自己的問 題 。相互討論,共同提高。

2.認真獨立完成研修作業,對任務單中的各項內容都進行了具體,細緻的分析並認真評判,積極評論,按時主動參加在線研討。我們勤勤懇懇的研修學習,不僅提高了自己基本素養和業務綜合能力,同時我們的付出也得到了領導們的認可與鼓勵,使我們對此次研修有了新的認識,她成為了我人生歷程中一段含義深刻的文化之旅。

三、積極研修,深刻感悟。

本次遠程研修培訓,這是我人生歷程中又一段含義深刻的文化旅程。通過學習,我們知道在教學活動中,根據教材內容、教學需要,以利用掛圖、實物、投影、錄像、計算機和網絡等形象手段進行教學,可以渲染氣氛、襯托課題、引起共鳴、活躍思維,從而引起學生注意力,豐富學生想象力,有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內容,掌握知識。同時,也開闊了學生視野,喚起了學生的內心情感體驗,使教學收到良好的效果。教育有了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持,我們能更有效地開展教學工作,從而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網絡研修是良師益友,是提高教育教學的水平的一大基石。昨天,我們曾經帶着困惑,攜着迷茫走進研修網絡;今天,我們帶着欣喜,捧着收穫繼續前行;明天讓我們帶着希望,向着目標一同奮進。

研修的心得體會4

為期兩個月的網絡研修已接近尾聲,一路走來有太多的感慨,太多的遺憾和太多的收穫,在這即將告別研修第一階段的時刻,我將自己的本次研修做一總結。

一、研修讓我改變了態度

研修伊始,我報着完成任務的態度走進研修平台,從體驗帳號登錄開始,心裏就有一種畏懼,在每天繁忙的教學工作之後還要完成研修作業,平台上的教案可不比平時的書寫教案那麼簡單,教案的編輯不僅是輸入文字,還有公式、圖形等,初次使用平台,還真是有很多的麻煩,數學教案中好多的公式和符號及圖形就難住了很多老師,所以一開始,有許多的教案就殘缺不全,完成一份教案要花費幾天的時間,這樣更增加了對研修的畏懼,一週的體驗結束了,還算順利地完成了體驗的任務,3月15日正式研修開始,我按照指導教師的職責要求自己,每天點評學員的作業好幾十篇,包括教學設計、研修感言、專題學習體會等,漸漸地畏懼沒有了,反而變成了一種依賴,記得有一天網絡有問題,登錄不了平台,心裏還真癢癢的,有時研修平台登錄困難,評點作業很費勁,但我還是堅持坐在電腦前等待,一等就是十幾分鍾,心裏着急,可沒辦法,尤其是簡報的評論修改時,很耗時,記得有一次我改一條簡報評論足足花了二十幾分鍾,為了不讓其他學員和班指們出現同樣的問題,我專門寫了一篇《一點小發現》的感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慢慢地,研修成了我每天必不可少的美餐,有時看到精彩的美文就會收藏、摘錄,一路下來收穫頗豐,為此我寫了《研修讓我“中飽私囊”》的感言,評點教案時,對設計精妙的教案我都會收藏,有些老師的教案設計相當出眾,教案折射出他們的勤勞和智慧,我為他們的優異表現而自豪,有時,連我這個不善言詞的人也會寫上精彩的幾句,我真正被他們所打動,但有些學員起初還不完全理解研修教案的要求,常常有好多的教學設計中沒有學情分析和教材內容分析,為此,我寫了《學情你分析了嗎?》的感言,當我點評到沒有這兩個環節的教案時,都會把我的感言地址貼上去,讓學員們注重學情分析和教材內容分析,漸漸學員們的作業規範了,質量提高了,我自己也很欣慰,再後來,我發現學員作業中經常沒有公式、符號、和圖形,也有許多學員詢問解決處理的方法,於是我又寫了《教您如何在教案中插入公式和圖形》的感言,幫助學員解決教案編寫中的難題,盡到了指導教師應盡的義務,學員們會操作了,寫教案的積極性明顯提高,教案內容也完善了,隨着研修的進行,我體會到了作為一名指導教師所得到的樂趣,為此我寫了《指導教師的享受》的感言,我由最初的畏懼變為現在的留戀,是研修的過程讓我有了不斷的轉變。

二、研修讓我結識了很多的朋友

研修的每一天都在與學員的作業打交道,遇到精美的文章時總會看到專家團隊專家們的點評,欣賞專家精闢點評的同時,對專家們產生了敬佩,一種與專家交流的衝動油然而生,後來,在研修中慢慢被專家們發現,結識了國中數學課程專家團隊的幾位專家,黃良師、李波、方國志、肖德會、王潘、李淑君、王紅鈞。通過與他們的交流,我被他們的奉獻精神而感動,我對他們的無私幫助表示衷心感謝,是他們讓我有了努力研修的動力,和他們的交流讓我茅塞頓開,受益匪淺,我的激情被他們點燃,研修的動力更足了,能和他們交朋友是我的福氣,還有許多的班指和學員們都是在不斷的學習交流中認識的,班主任楊彥平老師是一位才華橫溢的熱血青年,是他積極研修,熱情組織學員的精神感染了我,讓我在研修指導中不敢懈怠,杜玉萍老師是一位做事認真負責,積極上進的中年教師,在研修中她那執著的態度,讓我欽佩不已,何棟國老師是武威的佼佼者,班主任的楷模,他在研修中的精彩表現有目共睹,張掖山丹的吳菊花老師對工作兢兢業業,展示學員風采義不容辭,在班主任中表現搶眼,還有很多優秀的學員,在研修中我們通過互相交流而相識,研修讓我結識了很多朋友。

三、研修讓我體會到有付出就會有收穫

從研修開始到現在,我每天都會擠出4小時以上的時間進行研修,每天登錄平台數十次,點評作業、發表評論六、七十條,截止目前為止,共發表評論近2300條,協助班主任辦簡報7期,發公告26次,感言32篇,經常在提問與解答專區解答學員的疑惑,我的精彩評論在課程簡報、班指簡報、教研快報上多次被引用,受到學員和專家團隊的一致好評,研修中提出的多條建議都得到了專家的認同,在班主任指導教師之家評選的今日之星中,第一期為指導教師今日之星第六名,第二期到第七期均為指導教師今日之星第一名,由於研修的優異表現,被班主任指導教師簡報在第三期上報道,後又被班主任推薦為十佳侯選人,同時也得到了專家團隊老師的投票支持,這對我是一種莫大的鼓勵,為此,我將更加努力地研修,力爭做一名優秀的指導教師,不辜負學員和專家們的厚愛,研修讓我體會到有付出就會有收穫。

研修的心得體會5

在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和信息全球化的今天,網絡學習成了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當今的社會以快節奏生活,數字化生存為特徵,它所崇尚的人才不只是能動地適應社會,而是能動地駕馭世界,尤其是要具備獨創性和超前性的應變能力。這就要求我們當代教育首先必須把握時代精神,共享先進教育資源,進行全方位的教育改革,注重多維度的思維訓練,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參與性,強化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培養。因此,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 革能否成功,改革目標能否實現關鍵在教師。就教師而言,要適應新課程教學,就必須通過網絡學習,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對新課程充分理解,誠心接受,熱情投入,有效實施。並根據新課程要求,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在新課程實施中實現自我發展。

一、網絡研修使我轉變了思想,更新了觀念

通過參加網絡研修,我明確了現代教育的本質,明確了課改對於教師提出什麼樣的素質要求;每一位老師都需要重新學習才能適應新課程,不然你就發現:濤聲依舊。“穿新鞋,走老路”。“越來越不會教了”。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我們必須不斷提高自己,充實自己,要有紮實的教學基本功,否則就被時代所淘汰。在教學中,要樹立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思想,不斷進行觀念的更新。網絡教育技術能力培訓是一門全新的課程,裏面有很多全新的教學理念。説實在,在以前我雖然常常用到表現性評價,但當時我真不能總結説出是“表現性評價”,我只是説表揚學生,通過參加網絡研修,我才真正知道這個詞兒,我認為“表現性評價”這個詞兒,總結得最合適,提得最好。實現了從教學理念到教學行為的根本轉變。

二、網絡研修,使我得到深刻的感悟

網絡研修,為我營造了一個廣闊的學習天地,使我掌握了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我覺得在理論的形成方面有大幅度的提高。在網絡研修的網站中,有大量的案例,深入淺出的闡明瞭理論,通過與專家,學員的在線互動交流,專家的真知灼見與精闢見解,以及同行的精彩點評,交流與感悟也讓我有了意想不到的收穫。專家的講座,每一專題的各個觀點及案例,很好地解決了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一些感到束手無策的問題,也使我得到了很好的借鑑和啟迪。同時,對自己以前的教學有了一次徹底的反思。在網絡研修網站,我還閲讀了大量的先進材料和記

錄了一些先進的理論與方法,並把這些科學的理論與方法應用於教學實踐中,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培訓學習不但學有所獲,更重要的是做到了學有所用。

三、立足課堂,在實踐中提升了自身價值

課堂是教師體現自身價值的主陣地,通過學習我深刻領悟了“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觀念,我會將自己的愛全身的融入到學生中。在教學中,我會將努力所學的新課程理念應用到課堂教學實踐中,避免課程設計“新”,實施方法“舊”,用新瓶子裝舊酒,“穿新鞋走老路’的弊病。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實踐新觀念”,力求讓我的教學更具特色,形成獨具風格的教學模式,更好地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有效乃至高效。

四、網絡研修提升了我的業務素質,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通過上網聆聽專家講座,我進一步懂得備課是教學工作中的一個極為重要的環節,我們要教什麼?怎麼教?事先都要周密考慮,精心設計,教師只有對教材內容,教學對象,教學方法等經過深思熟慮、瞭然於胸,才能把課講得妙趣橫生,引人入勝。使我學到的知識應用到教學實踐中,我在上課前根據本班的學生實際情況,通過觀察、發現、討論、明確的過程來備課,同時加大學生預習的力度。課前由學生生成具體問題,然後和我的備課內容結合,形成多層次教學設計,突出課堂的實效性、針對性,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參與性、合作性。體現出了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參與者和合作者。每節課下來,我結合學生的表現,課堂的生成等情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真正使每一位學生學有所獲。課後我還積極寫出教學心得,用以反思自己的教學,然後充分發揮教研組的作用,結合課堂上的每一細節和同事們的交流,昇華為經驗理論。通過學習,獲取經驗,我已在教學中取得了一些成績,同時,使我真正懂得了怎樣利用網絡資源更有效的開展新課程教學。

五、改變工作方式,謀求共同發展

新課程理念提倡培養學生的綜合性學習,而自主合作探究又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對於絕大多數教師而言,幾乎很難獨立一個人較好地完成,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善於瞭解其它學科,學會與其他教師合作,互助配合,齊心協力培養學生。從而使各學科、各年級的教學有機融合,互助促進。

除此之外我還明白,人生沒有捷徑,教學亦如此。研修讓我看清楚了其中的差距,鞭策我不斷的努力。相信自己,別人能做到的,我經過努力一定也能做得到。

六、通過學習,學會了交流

21世紀倡導的主旋律是“和諧進取”,新課程倡導的主旋律是“師生互動,師師互動”。而平時,我們在工作和學習中,多數情況下還是自己研究,自己思考。通過參加網絡研修,我徹底打開了固步自封的思想。只要有時間,我就登錄網站,無所顧慮地和學友們、同事們共同交流,共同研討,開拓了教研視野。通過參加網絡研修,我感受頗深,切身體會到終生學習的重要性。

學無止境,教海無涯。在今後,我將繼續參加網絡研修學習,開闊視野。把從網上學習到的運用到教學工作中去,把在工作中遇到的疑難問題放到網上去討論,讓網絡研修成為我的工作夥伴和良師益友。

研修的心得體會6

我作為一名普通的幼兒教師,教師研修是教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研修給了我們一個學習、交流的平台。是提高全體在職幼兒教師整體素質和促進教師專業化的有效途徑,與專家、廣大教師共同學習、討論學習,在這次遠程教育培訓期間我收穫了很多。

我有幸參加了這次研修班的學習,使我在思想上、業務理論上、工作實踐上都受益匪淺。讓我在專業理論知識上有了進一步的學習與提高,專家們精彩的講座,使本來枯燥無趣的理論變得深入淺出,能讓我吸取更多的工作實踐經驗,以達到自我提高。

通過這次教師研修學習,我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對以後的發展方向和目標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和掌握,下面是我通過學習後獲得的幾個方面的體會:

一、教師要轉變角色,勤勤懇懇,積極研修

1、教師首先要樹立新的師幼關係觀,轉變傳統教育工作者中“唯師是從”的專制型師幼觀,構建教學雙主體之間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平等、民主、合作關係。

2、教師應該細心觀察、熟悉每個幼兒的個性特點,主動和幼兒交流、合作,在平等互助中促進幼兒的個性發展。

3、做反思型教師,反思是教師着眼於自己的活動過程,分析自己的某種行為,是一種通過提高自我覺察水平來促進能力發展的手段。

二、教師要尊重幼兒的發展水平,注重個體差異

我們要真正關注幼兒的活動過程,不要為了體現活動結果而只是提問能力強的孩子,忽視個體差異教育。如在觀摩活動中,我們要以平常的心態,組織孩子活動,讓各種不同發展水平的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機會,甚至要讓能力差的孩子得到更多的表現機會,這樣能力差的孩子有安全的活動環境氣氛,自信心十足,才會獲得成功和滿足。因此,我們在教學活動中,不要只追求結果而放棄過程,要面向全體幼兒,儘可能讓每個孩子有着表現自己的機會。要做到尊重幼兒發展水平與個體差異教育的統一。

在研修過程中,我堅持每天進行網上學習,認真觀看各個專家的視頻講座,通過學習,解決了我在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很多疑難問題,使自己在師德修養、教育理念、教學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駕馭課堂、把握教材、交流溝通、教學設計、班級管理、教學反思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時更新了教育理論,豐富了教學經驗,為今後從事幼教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也結識了許多優秀的教師,開闊了視野,充實了自己。

三、網絡研修從無到有,從少到多,要做終身學習教師,繼續努力,力求完美

只有與時俱進,努力做一名終身學習型教師,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所謂終身學習型教師,就是要堅持思考如學習,要不斷轉變教育觀念,更新儲備知識,不斷摸索教學方法。

對於此次的網絡研修我受益匪淺,感受頗深,對本人的學前教育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我的研修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仍有待加強和完善的內容,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更加努力工作,為自身修養的提高而不懈努力。網絡研修是良師益友,是提高教育教學的水平的一大基石,隨着教改的深入和網絡教研的蓬勃開展,網絡研修項目已成為推動教改,推進素質教育的強大動力,成為提高保教質量的重要手段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之外,我們還需要結合個人情況及教學環境和特色來很好的貫徹和應用它們。這個過程也是一個自我發現和自我完善的過程,我們需要一份持久的熱情,一份對教育、對幼兒、對社會神聖信仰與追求。我堅信:我研修、我進步、我快樂!

研修的心得體會7

近幾年,我一直在學習新課程的基本理念。通過學習,我認識到了課改的必要性,急迫性,初步瞭解課改的一些內容。

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我努力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於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努力給學生創造一個有利於素質教育的空間。

對於國小語文教學來説,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轉變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轉變,學的方式也隨之轉變。學的方式轉變可以理性地在課堂中呈現,證明教的方式轉變,證明教師新理念的真正樹立。課改實踐告訴我們,沒有堅定的新課程理念,真正意義上的教與學方式的轉變是不可能的。把課標學習與教材教法研究結合起來:要鑽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視教學反思,個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記驗證課標和檢驗教材的實驗任務。

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我將力爭打破傳統封閉、單項機械的教學模式,主要將採取以下幾點作法:

1、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入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於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通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質,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繫生活,跨科學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

2、我還將從整體上把握實驗教科書,弄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點,弄清教科書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繫,弄清教產書各種編輯設計的意圖和着力點,以在備課和教學活動中準確設定教學的重點,找準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的落腳點,有效地實施語文教學。

3、在準確把握教科書編輯的思想的基礎上,從本班本校本地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不同教學內容,創造性地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讀寫聽説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進課堂教學,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積極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養成良好的學習風氣。通過改變新的教學方法,希望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上踴躍發言,主動地學習,對學習語文有了興趣感,提高他們的學習水平。在教學實踐中,我將不斷總結反思,撰寫教學案例,教學隨筆,努力把課改工作做得更好,使課堂教學呈現民主、和諧、師生互動,生動活潑的新局面。

研修的心得體會8

回到校園,當一名學生是一件小美好,向這些優秀的專家老師面對面的學習,讓我感到收穫的喜悦。第一天李老師的課非常的有意思,許多話,都説到我們老師的心坎裏面去了。印象最深的是關於我們教師的壓力和認知的調整。她説人在失意的時候,要往往下比,以知足、樂觀的心態來看問題。你自己就是陽光,照到哪裏,哪裏就亮。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聽得最多的也印象最深的就是核心素養和深度學習。發展核心素養,一個人太孤獨也走不遠,必須是一羣人,行動起來,讓教學觸及學生心靈,達到深度學習。

如果説第一天的課是相對的比較純理論的話,那麼,第二天程老師的課就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程老師很謙虛,能夠把理論的東西深入淺出的講到我們明白,又結合了實打實的教學設計,實際上就已經是個專家了。程老師從備課,上課到課後反思,都給我們具體分析了。在備課時要單元整體設計,分析教材,注意主題語境,分析學生想做的、能做的、該做的來架構活動。活動設計必須是和主題相關聯的、可操作的,能體現學科核心素養的。在具體教學設計的例子中,程老師還給我們講了非常實用的一些活動設計,比如chant、看圖猜測、背景知識、表演、頭腦風暴等;在寫作上知識結構化,把書上的教材變成文章,填完詞當場記憶;聽説時,用圖片解決聽力中的詞彙問題等。她毫無保留的把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與研究教給了我們。

本來培訓的第三天應該是很疲憊的,但是星星老師真的是集智慧,美貌和努力於一身的老師。課程的導入,從“劇怒症”到“課怒症”瞬間引起所有老師的興趣,激發學習熱情。如果我們的課也有國產劇的缺陷那麼學生是不是也有“課怒症”呢?這樣的問題值得老師深思。接下來她抽絲剝繭,從立足文本出發,對文本解讀的類型進行詳細的解答,並一一列舉相對應的策略。在談到情境創設的時候,講了三大方面,印象最深的是情境創設貼近生活,比如找真實的、時效性很強的素材,微博,微信朋友圈的導入,有趣又有意義。還有設計活動時,進行一些圖片的PS,小遊戲的設計都非常的實用,當然這也要求我們要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星星老師還很用心的跟我們建了個Activity Bank,讓我們更有上好每一堂課的底氣。

“以終為始,始終結合”,第四天的學習中林老師分四大部分講了教學設計及教學實施,每一部分內容都是理論和真實的案例相結合,分析得詳細到位。同時,她談到一個設計的“大觀念”,第一次瞭解到pre—task 、while—task and post —task原來是這樣設計的。林老師還讓我們實際操練,把所學的理論立刻運用到實際教學中。在叫我們學員分享設計的時候,由於時間倉促,有的學員的設計並不是那麼理想,但是林老師善於發現學員的優點,鼓勵表揚學員。這也給我們啟發,善於發現學生的優點給予肯定,多鼓勵,相信學生會越來越好。一個優秀的老師,她的言行舉止都會影響到學生。向謙虛優秀的林老師學習,因為上課前和課程結束時候她對學員的鞠躬讓我印象深刻。

用心的教學設計,完整的呈現,還要有反思,才會不斷的成長。最後一天的課程郭老師通過讓我們觀摩課堂,正反案例的對比等進行了一系列評價與反思,在不斷反思的過程中進行調整、實踐,達到最好狀態。

很感謝有這樣一次機會,新的課程理念、教學設計,教學評價等都讓我對英語教學有了新的認識與思考。同時我有很深的感觸,當一個優秀的英語老師真心不容易,但是隻要我們不忘初心,用心專研,星光一定不負趕路人!

研修的心得體會9

7月16日,我們全縣的語文教師在西河中學聽了兩節語文課,第三節課由省教研員帶領進行了評課活動,下午又在五中的報告廳聆聽了國培教育專家的報告。在這次聽課活動中,我的收穫確實是非常大的,對我今後的教學工作有很大的幫助。參加講課的老師中有優秀的中年骨幹教師,也有優秀新教師。他們身上各有各的長處,各有各的教學特點和方法,在骨幹教師身上有的是豐富的教學經驗和清晰的教學思路,在優秀新教師身上我看到的是他們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他們朝氣蓬勃、充滿激情,對新事物也非常敏感,有很多地方是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的。

感受之一:要轉變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簡潔明快,體現了新課改的精神。老師的作用體現在加以組織指導,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課堂上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自主者,極大地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和參與意識。授課時,有許多老師的問語都體現了“以學為主,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體現了一個平等的理念,如“你們班誰樂意讀?”,“大家推薦一位同學來讀吧!”,“大家願意聽誰的評價?”,“你願意聽誰對你的評價?”等等。這種與學生間的正真的平等的交流對話,正真關注學生、與學生共同商榷,極大地增強了課堂的凝聚力,學生們的積極性很快就被調動起來了。下面的執教也就變得更加輕鬆、遊刃有餘了。

感受之二:找準文本的切入點、厚實的底藴、靈活的應變及較好的心理素質是一堂課成功的關鍵。縱觀兩堂較為優秀的課,這四點無一缺失。在執教前,他們閲讀文本深挖教材,找準文本的最佳切入點,做到了牽一髮而動全身,整個課堂生動活躍,井然有序。

感受之三:語文教學要牢抓基礎教學。

重朗讀教學。無論文言詩詞,還是散文戲劇,無一例外的重視朗讀教學,在教授學生朗讀方法中以讀促學,達到賞析詩句、賞析文本的目的。重字詞積累。幾乎每節課不管什麼文本都注重了文中的生字,這一點讓我十分欣慰。語文是和語言文字打交道的一門學科,字組成了詞,詞組成了句,句組成了段,段組成了篇,我們怎能不去關注字詞教學呢?重方法的傳授。這兩節優質課,無論是詩詞、散文的朗讀,還是片段的仿寫,亦還是文言文、古詩詞的背誦,都無一例外的注重了方法的傳授。

感受之四:美麗的尾巴還要嗎?

有的老師下課鈴早已吹響,他卻似乎沒有聽到,還在問着一個又一個的問題,提問着一個又一個的學生,他們真得沒有聽到下課鈴聲嗎?怎能聽不到!只不過是還沒有完成自己的.預設,自己冥思苦想的比較成功的教學環節一定要讓評委老師們一睹風采,豈不知是畫蛇添足,多此一舉!作為老師,也許是“旁觀者清”,執教者“當局者迷”,也許是緣於“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吧!希望自己在以後的教學中不會再犯類似的錯誤。

感受之五:聽課活動後的評課交流受益大。把發言權交給在座的老師們,讓他們積極的參與評課,並説出自己在教學中遇到的困惑與難題是非常有意義的。聽課教師把自己的疑惑和聽課體會反饋給執教者,參賽老師把自己的設計思路講給大家聽,更多的是互相探討些問題和交流些經驗。

在下午專家的專題報告中,我們又學到了很多新的教學思想和理論。比如,語文教學首先是內容的整體把握,然後再進行字詞句段的逐個擊破,這樣學生學習的時候就不會是一頭霧水了,語文課堂也不再是霧裏看花——模模糊糊一大片了。

他人的身上,總是積存着太多的優點,有時我們看得很清,卻總是做了行動的矮子,這也許就是智者與庸者的區別吧!讓我們永不停止學習的步伐,用他人高大的形象時時激勵自己,不斷趕超,不

研修的心得體會10

校本研修是學校工作永恆的主題,是學校發展的不竭源泉,正越來越成為整個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經過前一段時間的學習培訓,我對校本研修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校本研修是提高教師專業水平的有效方法和最佳途徑,校本研修是以學校為研究主陣地,以學校教師為研修主體,以新課程理念為支撐,以校本研訓為平台,以學校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實際問題為研修內容,以促進學生髮展,教師專業化水平提高為研修目的。它把教師培訓、教育科研、教學研究、學校管理和校本課程的開發等有機地融為一體,既是一種基於教師和教育教學的行動研究,也是一種制度建設,更是一種健康向上的學校文化。在這次培訓學習中,提高了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加強了自己的業務能力,提高了自己的綜合素質。下面就是我這次學習中最深刻的幾點心得體會:

1、校本培訓促進教師發展

“校本”這一概念源自西方教育發達國家,它有三個方面的含義:一是基於學校,二是在學校中,三是為了學校。“校本”的教師培訓從本質上講應該屬於行動研究範疇,是以解決問題為中心的一種培訓方式。校本研訓作為一種以學校培訓為主陣地、將教師教育活動與教育教學結合起來的培訓模式,能夠有效整合本校的培訓資源,充分調動教師專業化發展的主動性,實現“為了學校發展”的目的。從某種意義上講,校本研訓就是一種學習、工作和研究三位一體的學校活動和教師行為。它強調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性研究,既要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又要注重經驗的總結、理論的提升、規律的探索和教師專業化的發展,是保證新課程實施不斷向縱深發展的新的推進策略。

校本培訓具有以下三個基本特徵:第一“為了學校”——“以學校發展為根本”,強調必須從學校實際出發,圍繞學校工作中的實際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校本研訓活動,為學校的教育教學發展服務。第二“為了教師”——“以教師發展為根本”,必須確立教師在校本研訓中的主體地位,讓教師成為研訓的主人,通過校本研訓來培養教師,提高教師素質,為教師的自我發展、價值實現服務。第三“為了學生”——“以學生髮展為根本”,教育是培養人、發展人的事業,校本研訓要研究學生、瞭解學生,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關注學生健康成長,解決學生學習問題,尤其要解決學生髮展過程中存在的疑難問題,要有針對性,可操作性性,講求實效,注重過程,反對形式主義。

自從走上教學崗位以來,一直以為校本研修不是教師重點探究的問題。作為教師只要把課上好就可以了,因此也不會去認真地思考校本研修對教師成長的意義。通過校本研修學習後,我明白了教師的人生道路是以教、學、讀、思、研、寫來支撐的。教師的成長就要從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入手,實現先進的教育理念與常態課堂教學行為的無縫對接;

通過教育科研改善教學,形成研究能力;同時要改變和拓展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內容,把校本研修與日常教學活動整合,與教育科研整合,與新老教師的共同發展整合,把問題診斷與經驗總結、經驗提升整合。這樣教師才能快速在校本研修實踐中鍛鍊成長。

教師需要終身學習。校本研修一定要有先進的教育理論為指導和依託,這樣才能克服以往教學中的慣性和弊端,才能在課堂教學中融會貫通,將其轉變為自覺的教學行為。堅持理論學習,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在學習和研究中注意理論和實際相結合,樹立優良學風,刻苦鑽研業務,不斷學習新知識,探索教育教學新規律。

2、課題研究提升專業素質。

教育科研的使命就是要研究和解決教育教學活動中的理論與實踐問題,總結經驗,探索規律,最終用研究的成果來指導自身的教育教學工作。只有將教育科研融於教學實踐之中,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才有持續發展的原動力,才能真正推動教育教學改革和促進學校的發展。長期實踐表明,課題研究做到“四求”,才能發揮事半功倍之效。

求“實”,忌“假、大、空”。做課題研究必須端正態度,明確動機,應該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減少低效勞動和無效勞動,真正做到教育科研為教育教學服務,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服務。

求“新”,課題研究要求課題本身具有先進性、新穎性,不做“模仿秀”。教師在選擇課題時,要用前瞻的眼光及時瞭解和捕捉教育教學改革的前沿動態,角度要新、觀點要新,要緊密結合教育教學改革的新形勢,與時俱進。在研究中,能採用新手段、新途徑、新方法、新技術、新設計等。研究成果應當具有獨創性和突破性,能有新發現、新觀點、新見解。不能重複原有理論、複製別人成果的課題。

求“小”,就是問題要小,解決問題的切入口要小,步子要小,小到研究者自己有話可説、可以駕馭為止。在教科研活動中,要積極圍繞學校日常教育教學實踐發現問題,選擇能夠鏈接新課程理念的、切實可行的、可以通過反思和行動改變行為的小問題進行研究。過程要講究“短、頻、快”,通過解決小問題,產生大效益。如此循環往復,經過幾年的努力,我們就能有效地解決教學中存在的許多問題,逐漸減少缺點和失誤,這就是快速提升教師專業素質和教育科研能力的必由之路。

求“近”,忌好高騖遠課題研究要貼近教師的教育教學實際。課題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眼前。只要我們平時做個有心人,善於細緻發現問題,勇於深入思考問題,我們就會時時處處有問題。

通過培訓學習後,我明白了教學研究要立足於課堂教學,聚焦課堂,立足於本校學生的實際特點,引導老師關注課堂,不斷探索適合學生愉悦學習的教學模式。在新課程改革的實踐中,教師要將先進的教育理念轉變為常態下的課堂教學行為就必須實現由以教為本向以學為本的轉變,才能切實有效地提高教學能力。校本教研把課堂作為問題研究的源頭活水,同時又通過課堂作為研究活動的載體和落腳點,使得校本教研有了廣闊的發展空間。老師們通過“看別人的課堂,想自己的課堂”,重新審視自己的課堂教學,能夠有效解決在教育教學中所面臨的問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自我反思促進個性形成

自我反思是開展校本研修的前提和基礎,校本研修只有轉化成教師個人的自我意識和自覺的行動,校本研修才有可能真正地落實和實施。所謂自我反思,就是教師對自己在職業過程中所做出的行為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只有教師自己才能改變自己。只有教師意識到自己的教學經驗及其侷限性並經過反思使之得到調整和重組,才能形成符合新課程理念要求的先進教育觀念和個人化教育哲學。教學反思能激發教師終身學習的自覺衝動,有利於促進教師教學個性的形成。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曾歸納出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

教學反思被認為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是教師成為研究者的最有效途徑。因此,引導教師對教研活動進行反思與研討,要成為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主要抓手。上課的老師寫反思,聽課的老師寫反思,備課組也要有集體反思。教師之間通過評價、交流和反思,可以發現一些自己不能發現的細節問題,也可以通過觀察和反思,借鑑別人教學的成功之處。這種教師羣體之間互相合作、切磋交流的濃厚教研氛圍,既強化了團隊合作意識,又使不同個體的知識與能力在探討、分享中得以提升,從而促使廣大教師在實踐中進行研究,在研究中學會反思,在反思中改進行為。學校可以在制定校本研修計劃之前組織全體教師並收集教師在日常教育教學中的問題以及教師對當前教育熱點問題的思考,並進行科學而合理的篩選和整合,確定各學科研討的主題。一方面保證了校本研討的針對性,另一方面培養了教師從實踐中學習、反思、提煉和總結的良好職業品質。

4、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一個大學生如果不積極進取,不加強學習,都有可能淪為一個高中生的水平,更何況做教師的我們。當今教育教學的理念和教學手段,放在十幾二十年前,我們能想到嗎?平常總説,要給人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這道理,我想100%的教師都懂,可人卻天生有一種惰性,這個惰性的改變,要從教師本身和外部條件如行政命令、要求和從事教育的我們需要不斷地學習,以適應對人、對社會的一個又一個新的要求。本學期,我我有幸參與各類培訓活動,從自己的教學實際出發,不斷學習與反思。從自己的教學中尋找突破口,為了以促使自己的工作在今後再上一個新台階,現總結如下:

1、基本功

教師的教育教學過程是與學生的相互配合中共同度過的,對教師來説,最易影響學生的便是板書和語言,所以,三筆字、普通話成為教師的門面,它是一種豐富的課程資源,按照學校的要求,我認真的進行了鋼筆字,毛筆字和粉筆字的書寫訓練,練字帖,儘可能使自己的書寫規範,使學生看了還過得去,在語言表述方面,潛心練習普通話,糾正自己的一些方言和土話,使學生的語言表達逐步標準化。

2、學科基本功

教學常規是教師實施教學的基本環節,也是影響教學效果的主要因素。我在教學中做到,節節有教案,節節有發展,針對教學中的生成資源,及時調整教學思路與策略,使教學實施及師生的共同發展得到了較好的協調。堅持進行反思教學,總結教學中的失誤,警示自己時刻注意防範失誤的再次發生。

3、教學科研能力

現代教育的特點是科學高效,只有對新課程的課程理論、課程思想、課程方法有深刻的理解,才能把握新課程教學的精髓,才能以新的理論、新的思想、新的行動去開展紮實有效的教育科研活動,教育效率才可能提升。一學年中,自己始終以一名新手的姿態,不斷向有經驗、有開拓意識、有創新舉措的同行虛心學習,聽新課程研討課二十多節,並參加評課交流,時時處處留心學習,對照自己的教學實踐,反思自己的失誤,吸收他們的好的做法和經驗,改進自己的教學思路與弊病,使教學方式和組織學生的思路有了明顯的改善。

4、學習方面

能夠按時參與校本研修活動,並做好記錄,並認真撰寫心得體會,在學習中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理論素養。認真開展有效備課,有效課堂教學、有效作業設計和批改的研究,嚴格要求自己,在每週聽節課程之後,會大家共同討論分析,取長補短,發表自己的見解。這使我受益匪淺。

積極聽課、研討,總結優點,發現不足,逐步提高;

使自己不斷走向成熟,給課堂注入更多的活力,取得更大的效益。

這些是我參加校本研修活動的心得體會,我在學習與實踐中不斷地研究,不斷地探索、不斷在創新,不斷地發展。廣闊的課改之園,需要我們用更多的智慧和熱情去探索、去耕耘、去努力!

研修的心得體會11

經過對《有效研修》的學習,使我學到了許多新的知識,《有效研修》學習心得範文。明確了有效研修的概念,知道了有效研修的內容,有效研修的途徑和方法。為今後更好的教學奠定了知識基礎。

一、對有效研修概念的認識

學習得知“有效”強調對研修效益和質量的追求。它要求研修活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樹立成本意識、效益意識,不斷追求更低的投入成本。謀取更高的質量效益。“研修” 主要是指校本研修,重視“活動”和“現場”研修在活動中實現,在現場中展開,因為學校在研修活動中的獨特位置和作用。有效研修主要討論如何提高校本研修的有效性,通過有效研修,提高學校和教師發展效益。也就是參與者以較少的時間、精力、物力投入,獲得儘可能高的教師專業發展效益和教育教學問題的解決效果。這是我對概念的認識。更多學習體會範文謝謝您的支持和鼓勵!!!

二、有效研修的內容的理解

研修活動的主要內容是“三新一德”。“三新”指的是新理念、新課程、新技術。“一德”指的是師德教育。

(一)加強師德修養

作為教師首先需要樹立正確的榮辱觀,並努力實踐,奠定做人處事的基礎,然後才可能形象生動地教育學生,使學生從小事和身邊的事做起,成為社會主義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1、師德重在自我修養。一個師德高尚的教師,必定是一個自覺進行師德修養的教師。2、道德修養的方法:包括“學、思、行”。學是學習道德知識,認識道德規範和要求。思是在學習和認同道德規範的基礎上,變外在的規範為內在要求,並反省、思考自己的道德言行,嚴格要求自己,自覺剖析自己。行是指實踐道德規範。一個人不僅要通過學習來分清是非,更重要的是要求身體力行,指導自己的行動。把所學所思應用到實際行動中去。

(二)樹立教育新理念

教育理念是教育思想的最高境界,教育理念是教師的一種高層次的社會性需要。它有三個表現特點:一是對某種觀念信服和尊重,並以之作為人生行動的行為準則;二是帶有情緒情感色彩,按理念去行動會產生肯定而積極的情感,否則就會產生否定而消極的情感;三是帶有“習慣”性,人會自然地按照自己的理念去行動,心得體會《《有效研修》學習心得範文》。有教育理念,意味我們有理想、有信仰、有追求。確立教育理念的過程,就是教師確立教育思想、教育追求的過程。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在具體實踐方面,素質教育有三個意義:第一面向全體學生,第二德、智、

[NextPage]體全面發展,第三讓學生主動發展。

(三)推進新課程改革

新課程改革涉及教師教育教學生活等方面,新課程改革實踐不斷向我們提出研修的新問題,如在教學過程中如何使學生主動投入學習,形成主動學習的心態和能力?及如何處理好課前預設和課堂創生的關係等。

(四)提高教育技術運用能力

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普及,不僅改變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變教與學的方式,在進入信息時代要加強教師的信息素養,讓教師逐步掌握並不斷提高運用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進行有效整合的能力。

三、有效研修的途徑和方法的把握更多學習體會範文謝謝您的支持和鼓勵!!!

校本研修的三個主題詞是“實踐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它既揭示了校本研修的主要實現方式,同時又揭示了在教師專業發展的主要力量,包括教師自己、工作中的同伴、給予專業引領的專家。“實踐反思”是教師與自我的對話,“同伴互助”是教師與同行的對話,“專業引領”是實踐與理論的對話。

我通過對《有效研修》的學習,學到了新的知識。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要把《有效研修》的知識應用到教學過程中,提高教育教學的能力,更好的為教學,使我學到了許多新的知識。明確了有效研修的概念,知道了有效研修的內容,有效研修的途徑和方法。為今後更好的教學奠定了知識基礎。

一、對有效研修概念的認識

學習得知“有效”強調對研修效益和質量的追求。它要求研修活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樹立成本意識、效益意識,不斷追求更低的投入成本。謀取更高的質量效益。“研修” 主要是指校本研修,重視“活動”和“現場”研修在活動中實現,在現場中展開,因為學校在研修活動中的獨特位置和作用。有效研修主要討論如何提高校本研修的有效性,通過有效研修,提高學校和教師發展效益。也就是參與者以較少的時間、精力、物力投入,獲得儘可能高的教師專業發展效益和教育教學問題的解決效果。這是我對概念的認識。

二、有效研修的內容的理解

研修活動的主要內容是“三新一德”。“三新”指的是新理念、新課程、新技術。“一德”指的是師德教育。

(一)加強師德修養

作為教師首先需要樹立正確的榮辱觀,並努力實踐,奠定做人處事的基礎,然後才可能形象生動地教育學生,使學生從小事和身邊的事做起,成為社會主義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1、師德重在自我修養。一個師德高尚的教師,必定是一個自覺進行師德修養的教師。2、道德修養的方法:包括“學、思、行”。學是學習道德知識,認識道德規範和要求。思是在學習和認同道德規範的基礎上,變外在的規範為內在要求,並反省、思考自己的道德言行,嚴格要求自己,自覺剖析自己。行是指實踐道德規範。一個人不僅要通過學習來分清是非,更重要的是要求身體力行,指導自己的行動。把所學所思應用到實際行動中去。

(二)樹立教育新理念

教育理念是教育思想的最高境界,教育理念是教師的一種高層次的社會性需要。它有三個表現特點:一是對某種觀念信服和尊重,並以之作為人生行動的行為準則;二是帶有情緒情感色彩,按理念去行動會產生肯定而積極的情感,否則就會產生否定而消極的情感;三是帶有“習慣”性,人會自然地按照自己的理念去行動。有教育理念,意味我們有理想、有信仰、有追求。確立教育理念的過程,就是教師確立教育思想、教育追求的過程。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在具體實踐方面,素質教育有三個意義:第一面向全體學生,第二德、智、體全面發展,第三讓學生主動發展。

(三)推進新課程改革

新課程改革涉及教師教育教學生活等方面,新課程改革實踐不斷向我們提出研修的新問題,如在教學過程中如何使學生主動投入學習,形成主動學習的心態和能力?及如何處理好課前預設和課堂創生的關係等。

(四)提高教育技術運用能力

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普及,不僅改變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變教與學的方式,在進入信息時代要加強教師的信息素養,讓教師逐步掌握並不斷提高運用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進行有效整合的能力。

三、有效研修的途徑和方法的把握

校本研修的三個主題詞是“實踐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它既揭示了校本研修的主要實現方式,同時又揭示了在教師專業發展的主要力量,包括教師自己、工作中的同伴、給予專業引領的專家。“實踐反思”是教師與自我的對話,“同伴互助”是教師與同行的對話,“專業引領”是實踐與理論的對話。

我通過對《有效研修》的學習,學到了新的知識。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要把《有效研修》的知識應用到教學過程中,提高教育教學的能力,更好的為教學服務。

研修的心得體會12

在20xx年的春天,很榮幸自己有機會參加信息技術2.0培訓活動。作為一名鄉村教師,這是一次難得的自我發展的好機會,並且也是一次與其他老師交流和學習的好機會。作為一名所謂“副科”的老師,提高自身的信息技術能力,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課堂效率和質量。我會珍惜這次機會,以下是我對參加這次培訓的一個總結。

一、網絡研修漲見識

通過網絡上觀看專家講座和優秀示範課,研修學習,學了不少知識,掌握了多種信息技術的技能的方法。我覺得在理論知識方面有大幅度的提高。

通過研修,使我深入瞭解課改對教師提出了什麼樣的素質要求和現代教育的本質,掌握新的、有效的信息技術可以提高我們的教師素養。我通過深入學習,從而明確了作為一名教師必須不斷的提高自己,充實自己,具有豐富的知識含量,紮實的教學基本功,同時還要與時俱進,與時代共進退,掌握基本甚至較為先進的新機技術,否則就要被時代所淘汰,增強了自身學習的緊迫性,危機感和責任感,樹立了“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思想,不斷進行教學觀念的更新,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也有了根本性的改變。

二、線下學習促進步

作為政史地教研組組長,我以學校為基點,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在學校組織了兩次校本研修活動。活動主要以講授新課,聽評課的形式展開。在兩次的線下集中培訓活動中,通過兩堂優秀的展示課和兩個主題的研討課和集體備課環節。在集體備課和研討時,主要以教材為主體,課堂運用信息技術為核心,根據具體的學情,探討最成功的一堂課。本組成員都認真聽課,做筆記。“活到老,學到老,知識也有保質期”,作為教師不光要有一桶水,更要有流動的水。在聽了展示課和各位評課之後,以及國家“雙減”政策的背景下,如何在不變的課堂時間裏,更加高質量高效的對學生進行教學;以及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合理的多媒體和其他的教學資源,讓課堂內容更生動、更形象;和採用新的教學模式來教學,不是為了教學而教學,也不僅僅為了教教材而教教材,比如合理運用教材中的材料,運用遊戲思維激活教學課堂。

三、培訓學習的經歷和感受

這次培訓活動安排合理,內容豐富,研修的主題都是我們一線教師,特別是農村教師所關注的和急需解決的內容,也是大家在本次培訓中真正想得到的地方。可以説是“人心所向”。

立足課堂在實踐中提升自身價值。課堂是教師體現自身價值的主陣地,我本着“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理念,我將自己的愛全身心地融入到學生中。今後的教學中,我將努力將所學的新課程理念應用到課堂教學實踐中,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實踐新理念。”力求讓我的課堂教學更具特色,形成獨具風格的教學模式,更好地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我深深懂得,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影響着學生,都會對學生起着言傳身教的作用。思想教育要常抓不懈,着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學習習慣、勞動習慣和文明行為習慣等。注重學情,關注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對學情的正確把握可以更加有助於教學,提高教學效果,讓課堂更加飽滿和生動,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對教材的正確把握。在教學授課之前,首先自身要研究教材,把握整堂課的教學重難點,給學生確定本堂課的學習目標,讓學生才能更加具有目的性;除此之外,同時還要在教學之後與學生在情感上引起共鳴,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總之,這次的培訓,是我難忘的一次充電機會。它給我提供了再學習、再提高的機會,掌握了很多信息技術運用到課堂的小技巧。相信這次培訓對我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一定會有很大的幫助。

研修的心得體會13

研修為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和業務能力的專業發展創造了一個很好的條件,構建了一個很好的學習平台。在這次研修過程中,我堅持每天進行網上學習、討論、交流,認真觀看各個專家的視頻錄象,通過學習,解決了在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很多疑難問題,使自己在師德修養、教育理念、教學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駕馭課堂、把握教材、交流溝通、教學設計、班級管理、教學反思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時更新了教育理論,豐富了教學經驗,為今後從事語文學教學和班級管理工作,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也結識了許多優秀的教師,開闊了視野,充實了自己。收穫有下:

一、對教案反思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通過學習,我明白了教案反思還有一些新作用:一是教案反思有助於改善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實效性,更加關注有效、高效的課堂教學;二是教案反思有助於凝練教師自己的教學特色和風格,從經驗型教師走向專家型教師;三是教案反思有助於教師主動反省自身的教育教學觀念,實現教學行為與教育教學觀念的統一,加速自己的教師專業化進程。

從教案反思研究的工作性質出發,要最終實現有效課堂教學,必須落實教案的有效性和針對性。有針對性地抓好“圍繞課堂活動時間、課堂參與、提問、課堂教學結構、課堂生成”五個要素,通過這些要素的改善,實現教案設計的高效、實效,進而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可以有效提高教案設計的有效性,進而發揮教案反思的新作用。

二、對課堂管理的理念與方法有了新的認識。

課堂是最普遍的教育活動場所,同時課堂又是複雜的,它是由教師、學生和環境構成的一個微型的社會系統。在這個系統中各個構成元素不斷髮生着相互作用,因此一些矛盾和衝突並不能使課堂時刻保持有序、高效。教師應通過解讀課堂、凝鍊理論、剖析學生、反思教學過程,才能掌握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恰當處理師生關係、正確處理課堂偶然事件、營造適當的課堂氛圍、組織有效的課堂活動。

在研修的過程中,本人把理論學習、案例分析、實踐反思結合起來。認真學習和思考了以下幾個問題:1、什麼是課堂,教師的課堂管理有什麼特徵?2、課堂中的要素有哪些?3、學生的課堂問題行為可以分成哪些類型,其成因是什麼?4、兒童在處理課堂偶發事件的時候,應遵循哪些原則?5、我們應樹立怎樣的教育懲罰觀?

三、對如何上好國中語文課有了更大的自信。

在對《上好課——國中語文》這一課程進行研修的過程中,本人通過對“課堂閲讀如何珍視學生獨特感受?課堂閲讀對話如何分配話語權?怎樣進行課堂閲讀探究性學習?怎樣把課堂閲讀探究引向深入?文言文課堂教學如何做到既實又活?怎樣診斷課堂閲讀教學問題?閲讀考試怎樣才能得高分?怎樣指導學生進行課堂練筆?怎樣上創新作文指導課?怎樣上新課程的作文評改課?怎樣診斷課堂作文教學問題?考試作文怎樣才能得高分課堂口語交際教學怎樣突出交際性?怎樣設計課堂綜合性學習方案?怎樣開發語文課堂教學資源?怎樣進行語文新課程課堂教學設計?語文新課程如何使用多媒體教學?怎樣處理課前預設與課堂生成關係?怎樣進行語文新課程課後反思?”等十九個專題的認真、全面的學習,思索其中的教學理論和一些教師的教學案例、經驗,再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進行了較為深刻的反思,雖然辛苦,卻有了很大的收穫,尤其是對以後如何上好語文課有了更大的自信心。研修是讓人辛苦的,收穫是令人欣慰的,儘管在這次研修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些這樣或那樣的不順心、不夠人性化的事,總的來説還是瑕不掩瑜,使自己的專業水平有所長進還是不錯的。

“與一些新的思想、新的學習材料、共同體成員進行智力、交際和情感方面的碰撞”。教育方面的改革體現為新的學習理念,也就是將學習看做是通過積極的活動參與建立自己的理解的過程,從這一思路出發,最好的專業發展,是體現探究、合作和對話的建構主義學習理念。教師需要通過活動,通過與共同體成員的深入的交互,通過這些機會建構我們自己的知識;我們需要嘗試,可能還會冒一定的風險;我們需要在一個能夠為我們的學習提供尊重和支持的環境當中從事我們的學習。

研修的心得體會14

本次研修,我對思維導圖學習記憶尤深。思維導圖因為發散性特點可以簡單有效地表達發散性思維,是一款較為實用的思維輔助工具。在思維導圖不斷普及的同時,電子授課的教學方式也不斷進入校園,與此同時有不少學生和老師喜歡用思維導圖總結知識點或梳理知識,那麼思維導圖對教學的作用和優點有哪些呢?我就本次培訓學到的知識總結如下:

一、思維導圖對教學的作用和優點

1、思維導圖對老師的作用和優點

教學一般是層層遞進由某個或某些知識內容延伸到其它內容的過程,思維導圖同樣如此,圍繞中心關鍵詞發散並拓展內容。老師使用思維導圖可以在備課時對需要講解的知識點進行系統性地總結,總結的同時還可以檢查思維導圖中是否有遺漏的內容,或邏輯上是否有更好的講解方式等。而一份好的圖文搭配思維導圖往往對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着不小的作用。

2、思維導圖對學生的作用和優點

思維導圖可以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建立知識體系,讓學生把所學知識聯繫到一起,通過層級方式明確各知識點之間存在的關係。學生在製作思維導圖的同時實際上對知識點的內容進行了再一次的分析與歸納,在這一過程中可以加深對知識點的記憶;根據邏輯歸納知識時還可以幫助學生思考與總結知識點,從而提高對知識點的理解。

二、教學思維導圖怎麼畫

不管是教學思維導圖還是其它類型的思維導圖,製作方式是大同小異的。首先需要明確製作方向,接着根據這個方向結合實際情況製作出符合邏輯的內容即可。在製作時要注意上下層級之間的邏輯性,具體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簡單畫法”學習製作。

以教學備案為例:例如此時以教師的角度繪製一份教學備案思維導圖,那麼可以從教學工具、課程基本信息、教學過程及教學反饋四個方面入手。那麼此時首先需要確立思維導圖的中心關鍵詞——教學備案,接着圍繞該中心關鍵詞(教學備案)擴展下一層級的內容(四個方面)。接下來對每個方面的教學備案方式進行具體擴展,例如教學工具包括課本、視覺工具、思維導圖、教具;教學過程包括複習和課堂測試等內容。

總之,製作教學思維導圖時,注意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對於不同知識點或不同學生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可能會存在些許差異,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切實製作。

研修的心得體會15

提起作文,可能老師和學生都會大皺眉頭感歎:作文之難,難於上青天。教師覺得難:難教,教了也沒效果,難批,花費了大量力氣,寫了好多評語,可是學生的作文水平就是沒長進。學生覺得難,難寫,一沒有素材二不會技法,除了編和抄,似乎也沒別的途徑。如何才能解決這些問題,攻克作文教學這個“老大難”問題?在暑假中我有幸參加了語文置換學習,其中的關於作文的幾節講座讓我似乎在迷茫中找到了一點方向。在接下來的影子學習中,我依然很幸運,我的導師恰好對作文教學頗有一些經驗,於是在跟從學習中,我邊聽課邊琢磨,並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與導師交流探討,確定了初步的研究方向。在返崗研修階段我大膽嘗試,不斷修正,總算有了點眉目,儘管這些做法仍處於雛形階段,也還沒有看到太明顯的成效,但我想凡事貴在堅持,不是嗎?對於農村學生而言,我認為,除了引導他們多積累素材,還要注意教給他們一定的寫作技巧,讓他們能更好的運用素材進行創作。素材哪裏來?方法如何指導?自然是要把作文教學與閲讀教學相結合,以讀促寫,才能從根本上改變當前的作文教學“沒啥寫”“不會寫”的現狀。

葉聖陶曾説過:“通常作文,胸中先有一腔積蓄,臨到執筆,拿出來就是,自然的很。而這一腔積蓄就來自平時的素材積累。如何引導學生積累素材呢?當然和閲讀分不開。

一、多讀書,讀好書,以讀助積。

生活中學生積累的素材可能很有限,所以教師要引導他們通過廣泛的閲讀豐富自己的世界。閲讀首先要從研讀課文開始,語文書上的課文,大多出自名家之手,可以稱得上篇篇是美文,教師要指導學生充分利用好課本。好詞,好句,好段,好文章可以多讓學生賞析,背誦,達到積累的目的。但光靠課內的這點閲讀內容來豐富積累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要有意識地指導學生課外閲讀,主題叢書,經典名著,詩詞歌賦都是很好的閲讀材料,為激勵學生閲讀,教師可設計一些檢驗方法,如讀書交流會,課前講故事,推薦好文章,相關內容的競賽等。“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材料積累的愈多,臨筆時能拿出來的東西也就越多。

二、明確寫作是一種技能,需指導和練習

不少教師認為,寫作就是要真實的記錄,學生想怎麼寫就怎麼寫,對於寫作指導也只是概括地分析一下,批改也只是寫幾句套話,造成學生寫作沒有一個具體可依的模式,寫起文章來無從下手。

寫作文確實沒有一個固定的方法,但寫文章也有它自身的規律,每篇文章都具有題目、結構、中心意思、材料、語言等,寫作文就是這些能力的綜合訓練,在日常教學中,我們教師應制定一整套系統的作文教學計劃,把作文教學分解開來,進行每一個單項的訓練,從易到難,逐步推進,如可以單項訓練開頭、結尾,練審題、練立意,進行人物外貌、動作、心理的刻畫等等。而這樣的優美片斷往往散見於課文,讓學生仿着課文去寫,經常這樣練習,再進行整篇文章寫作就會水到渠成。

三、利用閲讀指導作文寫作

利用閲讀教學來指導寫作,將讀和寫結合起來,讀是寫的基礎,閲讀為寫作鋪路,這樣不僅會提高學生寫作能力,更會帶來閲讀、寫作教學的雙豐收。

我在日常教學中經常採用以下一些方法:

(一)每課必練法

俗話説:“拳不離手,曲不離口”,作文練習也應如此,因此,我每堂課都要進行一下作文訓練:改寫結尾,縮寫某情節,對某一段進行仿寫,對文章內人物賞評,甚至讓學生用本課學到的詞語串聯成一個片斷作文,這樣的作文學生有東西可寫,寫的大都是片段,學生也沒有負擔,教師容易批改甚至當場就能簡單點評,提升了學生創作的興趣,同時通過自己文章與課文比較,會進一步感受到名家作品的意藴。

(二)經典品味法

在日常教學中,我們會發現不少文章具有相似之處,有的是選材,有的是立意,有的是情感,有的是場景等等。這時,我們如能把這些材料歸類一下,讓學生用心的去品味,然後去具體仿寫一段,往往會對學生的寫作水平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很多文章都有環境描寫,我們可以將作用一致的放到一起,使學生在對比中明確環境描寫的作用,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創設一個情境,讓學生進行一段類似的環境描寫,這樣讀寫融合,達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三)綜合指導法

我在上完一單元或一學期課後,應該帶着學生把這些課文整理一下,按照開頭、中間、結尾三部分進行分類、比較,賞析這些名家如何去開頭,如何結尾,如何編排中間,從中感受到名家在審題、立意、選材等良苦用心,在此基礎上來分析自己的習作,進一步去加工自己的文章,通過定期的作文綜合指導,使得學生在一系列分類訓練之後,能夠很好地把這些技法綜合起來,獨立完成一篇文章寫作的任務。

以上是我對作文教學的一點想法和嘗試,沒有高深的理論作為指導,也許多地方還存在問題,希望在今後的堅持與思考中不斷完善,也希望我的努力真的能使我的學生不在“望文生畏”,也能用他們的筆,寫出像城裏孩子一樣美的作品。

標籤: 心得體會 研修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xinde/5omyl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