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心得體會 >

教育大講堂心得體會

教育大講堂心得體會

在平日裏,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裏,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有利於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育大講堂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教育大講堂心得體會

教育大講堂心得體會1

前段時間,我有幸聆聽了樑翠麗老師的講座“安靜的力量——傳統文化的生活應用”。樑老師從“安靜的狀態”講起,給我們分析了“不安靜的原因”,講解了“安靜的歸因”、“安靜具有什麼樣的力量”和“怎麼做才能安靜”,最後迴歸到我們所有人都渴望的“喜悦”。整個講座聽下來,我感觸很深。“安靜”這個詞,在信息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的如今,彷彿是離我們太遙遠的`一個詞語了。我們忙着工作、忙着生活、忙着和這個社會一同奮進……殊不知,在這個過程中,多少人迷失了自我,產生了疑問:“我們這麼忙碌究竟是為了什麼?”是啊!為了什麼?為了養家餬口?為了加薪晉升?為了讓自己的生活更加無憂?……樑老師告訴我們:“幸福源於我們當下的覺察,取決於你有意識的思維方式,真正的靜需要有內在的力量支撐。只有內在乾坤篤定,得失榮辱皆是收穫的人,才能有擁有幸福快樂的人生!”

這不禁讓我想起看過的一則繪本故事——《安的種子》,書中給我們闡述了一個簡單的小故事:禪師分別給了本、靜、安每人一顆千年的蓮花種子,非常珍貴,讓他們去種出來。其中本一拿到種子就想要馬上種出來,靜也是一味地想怎樣才能種出來呢,而只有安有着一份平和的心境,宛如一潭清澈平靜的水,靜靜地等待着春天的到來,再去播種。當然最後的結果是本失敗了,種子根本連芽都沒發,而靜的種子雖然發芽了,但是卻因為呵護太多,最後使種子缺少陽光與氧氣而枯萎了,只有安的種子在第二年的夏天盛開,開得那樣美麗,那樣驚豔。

誠然,為了夢想、為了目標我們是應該拼盡全力,滿懷希望,有所追求。但生活的主題並不只是追逐,還有過程,還需要一點“安靜”。安告訴了我們,要想達到彼岸,就要遵守萬物的規律,靜靜等待着,淡定,順其自然,而不是在追逐的過程中因為急功近利而迷失自我,喪失內心本應該有的平和。有的時候夢想就如同故事中的睡蓮一樣在你享受着這個漫長的過程中,慢慢發芽、開花、結果……願我們每個人都珍惜自己“內在”的“種子”,鼓勵自己在這條播種自己的人生路上堅守內心的寧靜,平和淡定堅持做內心深處最真實的自己。帶着那份對生活的熱情,攜着那份對萬物的尊重,輕裝前行,淡定、從容,讓自己這顆獨一無二的種子開出美妙的人生!

教育大講堂心得體會2

隨着暑假的結束,轉眼又是秋季開學的日子,同學們陸陸續續回到自己的校園繼續求學之旅。開學了,也意味着央視專題教育節目《開學第一課》又將開始了,不曉得同學們都看了嗎?內心是否有着許多的感慨?而以下就是個人的一個小感觸!

面對《開學第一課》,給我們的意義不單單是兩小時時長的視頻播放,更是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課。今年的開學第一課有着特別的意義,從而讓這一期的開學第一課也有了獨特的意義展現。

身為一名中國人,我們是自豪無比的,我們的祖國有着悠久的.歷史,革命者更是我們堅強的後盾。在觀看了這一期的《開學第一課》能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革命者如黎明的曙光,趕走了黑暗,帶來了光明。處於新時代的我們是非常幸福的,因而青少年的我們都應該要樹立好自己的理想,好好學習,向目標的道路前進,為祖國未來發展更好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讓自己的價值有所展現。

教育大講堂心得體會3

非常幸運,來到美麗博睿特外國語國小沒多長時間,就得到學校讓我們外出學習培訓的機會,我們一行九人坐車出發來到成都新南路空軍禮堂,在這裏度過了讓心靈震撼的兩天,讓人開心的的是有機會聽吳正憲老師講授兩節課,還有大家一起簡短的交流。吳老師第一節是四年級的《乘法分配律》,第二節是二年級的《平移與旋轉》。此外還有成都泡桐樹國小的遊瓊英老師帶來四年級的《速度、時間和路程》,還有卞小娟老師的二年級《認識角》,仲廣羣老師的五年級《解決問題的策略》,以及川大附小王宇老師的《乘法後複習》。課堂非常的精彩,其中游瓊英老師的分享式教學,可謂讓大家開眼界了。

遊老師的課堂真的把學生當作是主體,充分展現了教師引導者和組織者的角色。課堂上學生通過自己獨立思考,小組討論,小組彙報展示,學生交流而得出結論和觀點,期間教師只是在關鍵的地方做適當引導,其餘全部是學生活動的內容。

其實分享式教學在任景業的影響下,由遊老師帶領老師在泡桐樹國小進行着嘗試。“分享式”教學有三個重點,即問題、思考、分享。教學中提出一個探究的問題,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然後教師、學生分享學生探究的成果。1.這樣的教學設計思想很前衞,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作用,給學生充分的學習、展示的時間,還學習以本真面目。2.這樣的教學程序很簡單,可以是情境引路、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評價反思。教師便於設計,便於操作。3.這樣的教學很有效,因為教學追求的是減負提質。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學生有最大可能的'鍛鍊和收穫,教師也在精心的備課設計中,在和學生思維的交流碰撞中不斷豐富教學經驗。同時,這種教學方式“讓每個教師都看到希望”,只要教師能讀懂學生,就能成為好老師。

遊老師充分利用分享式教學的特點,在《速度、時間與路程》的課堂中,在小組分享時、學生分工、沒人講題、其餘的學生質疑評價、補充完善,使人人都有平等的話語權。當全班分享時,老師站到講台下,讓學生站到講台上講解、提問,變成“教師”,台下的學生評價、回答。台上的同學不僅鍛鍊了口頭表達能力,也必須要思考清楚,才能講清楚,説明白。台下的同學必須通過思考,才能回答台上同學提出的問題,才能對台上的同學進行評價。

再次感受到了吳正憲老師的課堂,依舊是那麼樸實,沒有花哨的課件,沒有動聽的音樂,卻有着那麼強的感染力,很精彩。聽完她的課的學生都説:“吳老師!那麼快啊?”“吳老師,下節課是不是還是數學課啊?”能讓學生説這些話可真不容易啊,能讓學生這樣喜歡自己的課堂可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這也是值得我反思的地方了,為什麼吳老師的課堂那麼精彩,為什麼從未和吳老師見過面的學生居然在短短的四十分鐘之內能和吳老師產生那麼厚重的情感?我想這可能是吳老師付出了真實的情感吧。

給人印象深刻的課還有特技教師仲廣羣老師《解決問題的策略--倒推》引導學生不斷地學習和總結好的方法,讓數學課堂簡單起來,生活化、趣味化。而他的“無痕教育”恰恰吻合了本次活動的主旨--“數學生態課堂”的特徵。“潤物細無聲”,這是對學生生命主體的滋養與尊重;不刻意、不牽強、不宰制,使課堂達到了整體和諧的境界;而對局部與整體、預設與生成、開放與封閉、穩定與協變、多樣性與獨立性等關係的智慧處理,更是讓課堂呈現出了生態的情趣和意藴。

每一次的觀摩都讓我們的教學經驗更加豐富。其實,觀摩活動就像一面大大的鏡子,有時會把自己的優點和缺點照射出來,無限放大,能讓我們站在另一個角度審視我們自己的問題,從而改善進步。首先,我們對學校領導能給我這樣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表示深深地感謝。這次外出聽課讓我們感受頗深,收穫的不僅僅是這一兩節課、一兩個報告,而是名師們先進的理念、前沿的思想,以及將理念和思想融入教學實踐中的有效方法。

教育大講堂心得體會4

鄭英老師説:“教育,是一項向美而生的事業。”“教師,首先要讓自己成為一個美好的人。”鄭英老師其人,即是“美好”的代名詞。在這次講座中,她飽腹詩書的氣質、舉手投足的優雅、笑容可掬的態度。都鮮活地向我們詮釋着“美好”。

看了《教育,向美而生》這本書之後,第一感受就是,鄭英老師一定是個內心柔軟的女人,她把工作和生活過成了詩和遠方。她每週都會定一束鮮花精心侍弄;每次出門着裝都保持清新整潔;每次看書都要將手洗淨。這些事情在一般人眼裏或許要多花費很多時間,但也正因為需要花時間,才更能體現出對生活的深情。

其實我在學校裏接觸過很多老師,覺得他們身上都有這種對生活的深情。比如胡鐵城校長,前不久在我裹着羽絨服去上早讀的路上,看見他穿着運動短袖在跑步;還有胡自強部長、邱勇兵和湯軍老師,他們經常結伴打乒乓球、去郊外騎行;還有汪正文老師,每個月都堅持跑步;還有當時被戲稱是“祁門陶淵明”的汪文峯老師,辦公室裏的花花草草養的生機勃勃;還有現在辦公室的“多肉達人”楊軍師老師。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生活的美好,這種對生活的美的'追求,無關年紀、無關學識、無關金錢,只關乎對人、對己、對物的深愛......

真正的教育,不離生活之美,因為我們自己就是一門課程,我們對待生活的態度會影響孩子們對待生活的態度。過好自己的生活,會為教育注入新鮮美好的元素,從某種意義上説,會以拐彎的方式為教育人生做新的箋註和眉批。

所以説,成為一個美好的人,首先應該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

再者,成為一個美好的人,還應當是一個詩人。

馬卡連柯説:“教育是像詩一樣美好的科學,尤其是教育新人的過程中更如同詩歌創作一樣,其間充滿着艱難困苦的探索,同時也極富浪漫傳奇的色彩。”師者,當懷一顆詩心,而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更應如此。我們不是文章、修辭、語言、考試的分析家,也不是教材和教參的操縱者。一個語文老師,應該有遠比“語文”更寬闊的視野,即引導學生髮現美。師者,當以一顆詩心領悟美,再引導學生感同身受。

昨天上公開課《夜歸鹿門歌》的時候,我就發現擁有一顆詩心真的很重要,我們講緣景明情,如果沒有一顆詩心,又怎麼去領會那些意象,置身那樣的詩境,與詩人達到共情呢?

所以,我期望自己能成為一個美好的人,熱愛生活,富有詩意,追慕美好,向美而行。

教育大講堂心得體會5

前幾天,我們有幸聆聽了由威海海洋職業學院樑翠麗教授主講的“安靜的力量——傳統文化的生活應用”講座,受益頗多。

樑老師主要從安靜的狀態、不安靜的原因、安靜的歸因、安靜具有什麼樣的力量、怎麼做才能安靜、迴歸喜悦等六個方面闡述了安靜的力量。 “安靜”這個詞在當今這個時代,似乎離我們越來越遙遠了。前段時日,一位同事和我談起,説總是莫名的煩燥、憂慮,甚至懷疑自己得了輕度抑鬱。就是在昨天,一位朋友又和我談起“煩燥”這個話題,我説是不是因為天氣的緣故?她回答説:這種煩燥時時刻刻伴隨着!

或許這種感覺你我都有,總在某些不特定的時刻,內心的不安、焦慮與患得患失的感覺倏地湧上心頭,一時揮之不去,內心翻騰了浮躁了甚至煩燥起來。有的人或選擇散步或聽音樂或與好友聊天,以調整自己煩燥到平和的心態。而我每每感到煩燥的時候,我會告訴自己,該靜下心來看書了。

這不禁讓我想起曾經看過的一本書《安靜的力量》,這本書講的是關於一個人如何照顧他關心的人,完成他的工作,並且在這個瘋狂加速的世界裏堅持自己的方向。我覺得這個方向就指向幸福,因為在第一次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就想起了陳奕迅唱的那首“穩穩的幸福”,而且在書的引言中,作者通過他一生的`偶像靜坐於冥想的經歷告訴我們,安靜究竟有着什麼樣的力量?安靜是最接近持久幸福的方式,即使生命中的挑戰和顛覆也無法剝奪這種幸福,也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觸碰得到幸福。這樣的幸福,真是“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這不就是穩穩的幸福中所唱的那樣:“我要穩穩的幸福,能抵擋末日的殘酷,在不安的的深夜,能有個歸宿。”如果你也想像歌中唱的那樣,就讓我們一起學會安靜,在安靜中獲得力量,擁抱幸福。

教育大講堂心得體會6

最近一段時間對於有關“校園欺凌”事件的報道相當多,手段及其兇狠,行為及其惡劣,畫面觸目驚心,大多都是未成年的孩子,讓人感覺社會的黑暗似乎不會因為這些處在良好環境下的“太子”與“公主”們有所改善。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這一本不應發生的事情呢?越來越多的悲劇發生在我們的身邊,似乎不會因小小的新聞報道所杜絕,是什麼樣的環境讓這本該單純善良的孩子如此猖狂,一個號稱擁有“5000年優秀傳統美德的映映大國”,竟然無法制止如此惡劣的行為,似乎父輩的成就多麼顯著都只是徒勞,沒有繼承,也沒有能力發揚,有點可悲吧!

按理説,在第一次的校園欺凌發生時,必然引起軒然大波,也定會引起家長與老師的警覺,與教育研究人員的反思。但是事情似乎沒有想像的那麼完美與簡單,反而將這種暴力色彩籠罩在育賢才、為師表的校園,一些充滿江湖暴力、哥們義氣的思想壓力,讓更多的學子心有餘悸,把清靜、和諧的學府弄的糟糕、洄蕩!為什麼人們沒有從中得到教訓呢?為什麼讓這種風氣繼續延續下去?試問:究竟要發生多少案例才可以引起大家的重視,究竟讓多少祖國的花朵香消玉損才後悔莫及呢?如果説,祖國的發展必然要犧牲許多無私的`奉獻者,教育的發展要以孩子之間的相互摧殘作為代價,似乎這個代價有點昂貴。

校園欺凌問題引出一個問題,就是人生處處是選擇。選擇,一次生命的鄭重承諾。人生是一次選擇,選擇猶如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順流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航船則能勇往直前,鵬程萬里;而逆流的航船隻能是舉步艱難,欲步不前,甚至被猛浪或漩渦永遠打翻而深沉海底。選擇,是一次對人生的不斷完美。

謹慎做出每一個選擇,讓我們的青春之花綻放得更加絢麗燦爛。

教育大講堂心得體會7

歷經幾日的繼續教育網絡研修結束了,幾位專家條分縷析,娓娓道來,就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如何教育好孩子,提供了非常寶貴的建議。在此,我僅代表我個人,向為我們進行培訓的王玲老師、王大龍老師、關宏宇老師和趙剛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

對於本次學習的心得體會,現彙報如下:

首先,關於王玲老師的親子三部曲。

對於傾聽這一點來説,我是很有體會的。有時候我心裏比較煩躁,別人都挺忙,不好意思打擾別人。於是,我很希望和孩子她媽説一説,也沒指望她提什麼意見,就是想找一個可以傾訴的人,感覺着説出來心裏就好受了,可他總是強調“我自己的活還沒幹完”,這種態度讓我感到非常的不理解,如果他能靜下心來,哪怕是表面上裝出一副仔細聽我説的樣子,我心裏很快就能平靜下來。由此可見,學會傾聽很重要。因此,我想到了那些未成年的孩子,我們要善於傾聽孩子的心聲。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理解孩子、認同孩子的感受。通過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瞭解孩子真實的內心感受,從而剛好的開展教育教學。

其次,關於王大龍老師講授的有關記筆記的問題。

自從三年級接觸這些孩子,我就經常給孩子們説“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而且,我也不時的把自己備課時寫在課本上的內容,通過投影儀呈現給他們。並且,教他們一些簡單的記筆記的方式方法。比如,直線、波浪線、方框、三角、括號、箭頭等一些符號,讓孩子們在重點的字句下面做標記。這個標記只要自己能看明白就可以。筆記對於系統學習和複習知識有很大幫助,王大龍老師教給我們細讀精思、簡明扼要、思維導圖、記錯法等各種記筆記的方法,並且學會如何利用筆記。雖然自己用不到記筆記的方法了,但孩子正在上學,各種好的習慣正在養成,整理好筆記,對孩子的學習將有很大幫助。

第三、對於關老師講解的新時期培養孩子創新精神的內容。

不是有這樣一句話嗎,“創新是一個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老師和家長常常喜歡孩子聽話,不聽話的孩子家長和老師通常不喜歡,常常訓斥他們,聽了關老師的講課,才明白:允許孩子思維上不聽話,允許孩子標新立異,敢於質疑,勇於提出問題,科學發明讓人變懶,我們對孩子要充滿愛心,情感和智力是相連的,明白將來的考試方向以能力型、綜合型、應用型等主觀題為主,社會對於人才的要求由學歷社會轉向能力社會,這將更有利於我們今後的教學中培養孩子的能力。

最後,關於趙老師家庭教育的任務的內容。

趙剛老師所講的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務是培養孩子學習應對未來社會的準備,讓我們意識到,平時對孩子的培養過於注重智商培養,忽略了情商培養,情商水平和處事能力對孩子將來成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智商決定成績,情商決定成功,要讓孩子具有膽量、勇氣、合作和正直這些優秀的品質,讓孩子走向未來,學會自立、生存、合作、擔當。適合自己的才是的,讓孩子做的自己,能夠自食其力,學會生存、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建設自己完整的人生。

總而言之,此次學習受益匪淺。

有人説:現在社會上幹什麼都要上崗證書,但有一個例外,就是當父母好像不需要什麼上崗證書。其實,在所有的職業裏面,如果做父母可以算是一種職業的話,則天下最難的職業就是父母了,而做個合格的父母自身決不是有個上崗證書就能解決問題的。當然也沒有哪個機構給父母發上崗證書,但作為父母自身則應該有自覺的學習意識,應該不斷學習家庭教育的理論和學習別人家教的成功經驗,開闊自己的夾角事業和家教理念,提高自己教育孩子的素質和能力,為培養成功的孩子而奠定基礎。

我一直比較注重家庭教育,因為工作的緣故,在自己經歷過的`眾多輔導案例中,早已深深感受和體會到早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所以當學校徵求家長要不要購買《部署在家庭教育上》這本書時,我毫不猶豫的簽字購買。這本書確實是一本不錯的書,數的內容比較豐富,書中的許多欄目如"父母課堂"、"家教反思"、"家教誤區"、"名人家教"、"家教藝術"都為我們這些剛做沒幾年的家長提供了教育孩子的很多寶貴信息和經驗,讓我們從這些豐富的夾角經驗中汲取了營養,為我們教育好自己孩子提供幫助。

看完書後,我自己對教育孩子進行了反思。做父母的對自己的孩子都有很高的期望,但現在想來,如果僅僅有七萬個而沒有在棚養孩子身上花費功夫,那只是一種奢望。有一段時間,自己工作忙,經常因為家壩呢而沒有時間陪孩子玩。有幾次我有空的時候想跟孩子玩,可兒子並不喜歡跟我玩,那時我忽然意識到,我是個不合格的父親。愛人有時也説我歌呢兒子玩得少,我覺得這樣對孩子的成長不好,特別書中談到的很多跟孩子性格行為問題的文章,讓我下定決心要儘可能陪兒子。雖然晚上還有很多學校沒有處理完的雜事,但我下班後,只要不是晚稻家,我一定哦陪兒子在小區的花園裏和其他幾個同齡的孩子一起玩耍。週末雖然有時要進修學習,但我也會愁早晚時間歌呢兒子一起玩。現在孩子的性格比剛度幼兒園是開朗了很多,在小區裏和其他小夥伴萬事但自西娜在非常大了,並且和她們友好相處,這是讓我感到欣慰的,我想,只要付出了時間和精力,總會有收穫的。

孩子的成才不僅僅取決於先天的遺傳,更取決於後天的成長環境。而孩子從出生到七八歲以前,家長為孩子成長所創設的家庭成長環境,對孩子的將來一生的發展可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古人曾説:"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其實就是屬一個人的性格脾氣在三歲的失火初步形成,到七八歲的時候就初步定性了,而孩子的性格脾氣在某種程度上決定孩子將來的命運。可見,孩子小時候,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是多麼重要,而父母要教育好孩子,則需要友好的夾角理念和行動,這些都離不開學習。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要想書中學習好的夾角經驗,樹立科學的、健康的夾角觀念,提高自己做父母的"職業"素質,讓自己成為合格的家長。

教育大講堂心得體會8

xx月31日,我非常榮幸的在賀州學院聆聽了來自廣西師範初等教育學院的藍衞紅老師,以及來自廣西師院外國語學院院長陸雲教授的精彩講座,她們的講課條理清晰、生動有序,時常舉一些事例,使道理深入淺出,滲透人心,我被深深的吸引了,長達兩個小時的講座,聽起來一點累的感覺都沒有,反而覺得是一種享受。通過學習,我領悟了一些有助於教育教學工作的方法與技巧,理論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更使我感受頗多。

一、英語課堂要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影響人本身獲得知識、發展能力的一個重要因素。孔子早在兩千多年前就説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只有對英語產生學習興趣,才能在輕鬆、愉快中學好英語。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點,合理組織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真正在快樂中學習英語。我認為首先老師要有良好的情緒。課堂上,教師的情緒對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有很大的'影響。教師良好的情緒能夠感染和引導學生。這不僅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自信心,有利於建立民主、平等、友好的師生關係;更有利於營造愉悦、和諧的學習氛圍。其次,老師要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活躍課堂氣氛,寓知識於娛樂中,進行愉快教學。

二、營造“真實的”、“生活化”的言語環境,讓學生有話可説。

在這次講座中,兩位專家都提到英語課堂要貼近學生的生活,既要在英語課堂中設法營造“真實的”、“生活化”的言語環境。所謂“生活化”,不是要把英語課堂搬到社會,而是把生活中的某些要素“引入”課堂,從而實現課堂內與課堂外的溝通,變課堂為言語交際的場景和處所。“生活化”的實踐活動有購物、採訪、自我介紹、遊戲(如猜謎、競賽)、問路、新聞廣播等等。“生活化”的教學環境設計,使英語課堂教學具有了真實的言語交際性質,其效果不僅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教學氣氛,更主要的是它能夠使學生產生真實的“言語體驗”,這種“言語體驗”是培養學生英語能力、塑造學生整體人格的切實途徑。

三、英語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英語水平。

“要給學生一滴水,我們就要有一桶水。”這也是對教師的基本要求。作為一名國小英語教師,國小生剛剛開始學英語,所以教師英語的水平是非常關鍵的。如果自己的語音語調都説不好,那豈不是誤人子弟?所以我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的英語專業水平,堅持每天説英語,做到多讀、多聽、多寫、多練。

聽完講座,收穫很多,感悟也很多,但我們要做的更多,那些渴望求知的孜孜學子們都在等待着我們給他們注入新鮮的血液,所以,我們要把學到的東西附註於行動,不斷探索,刻苦鑽研,在深刻理解教材的基礎上,把教材教好,培養出適應改革開放,會使用英語的各種人材。

教育大講堂心得體會9

4月12日,我有幸參加了廣安區“教育大講堂”啟動儀式暨“創新教育”研討會,感到受益匪淺。在這裏向大家彙報一下我參加培訓的體會。

培訓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區委常委何常委講話(教育局唐局長代講),第二部分是重慶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生導師曾國平教授做報告,第三部分是對校長研修班的心得體會表彰。內容豐富、針對性強。從如何成為優秀管理者到怎樣提高執行力,從角色定位到領導者創新思維,一個個生動的案例,精彩的講述循序漸進的啟發了我的思維,使我不斷地思考、提高,增長了見識,開闊了思路。尤其是管理者要用心、用情管理及學校管理工作的“一二三”,使我真正認識到了什麼是管理能力、怎樣去管理。並結合我的本職工作,對於如何做好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問題,有了自己粗淺的認識和思考。

第一,明確學校管理工作

作為學校的管理者最基本的就是要明確學校管理工作,工作不明確談何管理。只有明確了學校的'工作,才能開展好工作,才能有方向,才不得亂指揮、瞎指揮,才能幹出好的成績來。

第二、用心用情管理

學校管理最重要的是用心與用情,它分為責任心與愛之情。責任的精髓就是負責、擔當、落實,情與愛的重點是要有仁愛之心。

用情管理學校才有人情味,也只有有這種人情味的地方才是我們育人的地方,也才能育出好人來。

第三、為人正直

為人正直是一個管理者最基本的素質,不管一個管理員多麼善於交際、多麼的有才幹、多麼的積極。如果他沒有一個正直的品格,那其他都是虛的。所以要想成為一名合格優秀的管理者,擁有正直的品格是前提。

第四、主動幫教職工解決問題

在學校一個大家庭裏成長共事,難免教職工會出現一些小問題,或者説教職工對新的教學理念或者政策產生疑惑或者家中的一些事,那麼優秀的管理者必定第一時間主動幫教職工答疑解惑或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

第五、創造學習氛圍

在我們中國有一句老話,叫做“活到老、學到老”人不學習新的知識或者資訊必當落伍,跟不上時代,舉個例子:“身邊朋友都開始用微信了,你還用的是非智能手機,上面沒有微信的功能,那肯定被嘲笑”所以創造學習氛圍是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必備素質。 總之,通過這次培訓,既增長知識,拓寬了工作視野,又學會了諸多工作方法,明確了今後的工作重心和工作思路。我將通過這次培訓,不斷加強政治理論和業務技能的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努力工作,開拓創新,務求實效,盡心盡力做好本職工作,為學校的發展

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以上就是我參加培訓班的心得體會.請老師、領導批評指正。

教育大講堂心得體會10

一、做好逆反心理學生的疏導工作

從本質上講,逆反心理是指在必須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對某類事物產生反感情緒,故意做出與該事件發展的常理背道而馳的舉動的一種心理狀態。學生中的確存在這樣一些學生,他們對老師或父母的教育常會表現為很不服從,告訴他不能怎樣做,他偏要那麼做,甚至公開頂撞。這就是逆反心理的表現。

針對青少年學生逆反心理的不一樣成因,我從以下幾方面着手開展疏導工作:

1、確立適合青少年實際的教育目標和要求。過高的教育教學目標,過重的'學習負擔,是學生產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對學生進行品德行為指導時,我認真分析學生的思想狀況和心理要求,準確把握學生品德發展階段和水平,在教育策略上循序漸進,不急躁冒進,儘可能避免師生對抗情緒的產生。

2、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教育情境。一是創造良好的班羣眾,充分發揮羣眾規範和正確輿論的教育作用,培養健康向上的班風學風。二是用心推進班級管理和教育方式的民主化,充分發揮學生自主管理的用心性。三是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讓學生在羣眾活動中展示才華,修正品德,構成良好的心理素質。

3、提高教師自身素養和教育藝術水平。青少年學生逆反心理的構成,很多都與教師的教育方法不當有關。為此,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努力提高自身素養,把關心、尊重、愛護學生放在首位,把學生置於與自我平等的地位,善於運用教育機智和教育策略,巧妙化解師生衝突。

4、合理利用學生逆反心理的正效應。大膽利用青少年學生逆反心理的用心因素,培養其創新意識和潛力,鼓勵學生提出不一樣見解和解決問題的方案。

二、注意寓教於樂,以多種形式規範學生行為

心理學告訴我們:人的理解心理具有廣泛性、多樣性、綜合性的特點,單一的教育管理方式不適合人的理解心理,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寓教於樂中正好適合學生的心理特點,能提高教育管理的可理解性。為此我充分利用主題班會課,藝術周,科技周,校運會等活動契機,激發學生的羣眾榮譽感,合作精神。

三、有效地進行家訪或電訪

對學生進行家訪或電訪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這項工作開展得好與否,很大程度上影響家長對班主任工作的信任與配合,也是班主任與家長共同商洽如何教育學生的一個好機會,更是班主任與家長相互瞭解的一個重要環節,有利於增強家長對班主任工作的信任。本學年我走訪了近40多個同學,並與家長持續經常的聯繫,與家長互通信息,共同商洽教育學生的方法,樹立家長對教育子女的信心。增進了師生,師長情感,促進了教育工作。

總之,經過一學年的努力,我班同學在德、智、體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xinde/62lq9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