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心得體會 >

教育讀書心得體會優秀

教育讀書心得體會優秀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育讀書心得體會優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育讀書心得體會優秀

教育讀書心得體會優秀1

我村的“農家書屋”建立後,我和呂瑤娜、劉佳檸、盧雅婷只要有空閒總是到這裏津津有味地看着書,把農家書屋當成了自己的小天地、增長知識的好地方。

今天是雙休日,我做完家庭作業,閒着沒事就約夥伴們到“農家書屋”去。對於我們農村的孩子來説,不像城裏的孩子到圖書館隨時看書或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是常常閒在家中,無所事事,就來這裏看看書。這一回我看了《愛的教育》後很有感觸,要是大家都有一顆善良的心,那該多好啊!

《愛的教育》裏面的每一個故事都會引起我的思索。“每月故事”裏的《海難》最吸引我了。它講述了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在輪船上遭遇了暴風雨,小男孩的頭被磕破了,不省人事。在小女孩的關心和幫助下,小男孩終於醒了。可他們的噩夢並沒有隨之結束,暴風雨反而更大了。在狂風巨浪的攻擊下,船艙漏水了,船上的人企圖放下救生艇,可都失敗了。好不容易成功放下一塊舢板的時候,板上站滿了人,只剩下一個空位了。在生與死的關鍵時刻,男孩選擇了退讓,把生的希望給了女孩,而自己卻被無情的大海吞噬了。他們彼此的關愛,甚至不惜生命的代價,多麼如此感人啊!如果每個人都有一顆善良的心,世界會變得多美好。

我合上書本,不禁陷入沉思,想到非常關心我的.姐姐。只要我想要的東西,她都會讓給我。即使我的不對,她不僅用愛去寬容,還有一顆善良的心。記得有一天上午,姐姐和我去玩。在大街邊看見一個乞丐穿着破爛不堪的衣服,跪在地上向行人乞討,但沒有一個人理他,我也如此,而姐姐不一樣。她在乞丐面前停了下來,從口袋裏掏出幾塊巧克力給了他説:“對不起,我只剩下這幾塊了!”乞丐看了看姐姐,伸出一隻黑乎乎的手接過巧克力並點了點頭,就迫不及待地吃了起來。看着他可憐巴巴的樣子,我突然想起《海難》中的男孩。

在這世上,如果每個人都有一顆善良的心,世界將會變得更加美好。

教育讀書心得體會優秀2

利用週末,從所任教班級的書庫裏借出《愛的教育》,這次我是一口氣讀完的,雖然沒有如第一次讀時那樣流淚,但我的心靈再次受到了洗滌。書中溢出的濃濃的親情、友情、師生情、愛國之情……平凡而偉大;書中人物身上表現出來的勇敢、寬恕、無私、奉獻、犧牲、忠孝……使我感覺到了理想世界的情味。

《愛的教育》是流傳世界各國的一本兒童名著(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寫於1886年),它是以一個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記,來透視日常生活中的學校和家庭關係,老師和學生的關係,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間的天倫之愛。

作為一位母親和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覺得書中老師在課堂上宣讀“每月小故事”的做法是值得借鑑的。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同樣讓我們這些讀者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其實故事在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中的`功效往往比簡單的説教要好得多。

故事《安第斯山脈》(即《六千里尋母》),文中講到了因父母負債,馬可爾的媽媽決定去工資豐厚的布宜洛斯艾利斯工作。媽媽剛離開時,還和家裏保持着聯絡。可自從上次馬可爾的媽媽寫信説身體有些不適後,就和家裏失去了聯絡。家裏用盡各種方式寄去的信也石沉大海。收不到媽媽的信,家裏更冷請了。父子三人每日以淚洗面,馬可爾想媽媽想的快死了。

終於,13歲的馬可爾自告奮勇決定去找媽媽。馬可爾的堅持使父親無奈地相信了這個理解事物程度並不遜於成年人的孝子一定能成功。籌備好了一切,馬可爾開始了萬里尋母的旅程。途中,他歷盡了各種艱難險阻,嚐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憑藉着馬可爾堅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人們的幫助,終於找到了失去了生活意識的奄奄一息的媽媽。馬可爾的出現使母親找到了生命的價值,在醫生的幫助下,馬可爾和媽媽終於重逢了……讀到這裏,我不禁為馬可爾對母親深深的愛肅然起敬。再想想現在孩子和學生,只要發生一點芝麻綠豆的小事,就把火往父母身上撒;遇到挫折時,常常會怨天尤人……如果多給他們講類似的故事,相信能打動孩子們和學生們的心的,從而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再説故事《佛羅倫薩的小抄寫員》,它講了一個叫裘里亞的五年級小男孩,為了減輕父親的負擔,常悄悄幫父親抄寫稿子,卻遭到父親的誤解的感人故事。這篇故事滲透着濃濃的親情,不僅是父親愛兒子、愛家庭,作為兒子,對父親及家庭也有濃濃的愛和堅定的責任,實在難能可貴。看完這則故事,我們自身以及我們的孩子和學生都應當思考:我們為父母、為家庭做點兒什麼?現在家庭中的“小皇帝”或“小公主”們,受着父母和爺爺奶奶的寵愛,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可是,他們不但不知足,反而要求更大。而父母呢?有時候一些好吃的東西全讓給了自己的兒女。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父母為孩子們考慮得太全面的,而孩子們為父母做過什麼呢?

另外,故事《帕多瓦的愛國少年》、《倫巴第的小哨兵》和《撒丁島的少年鼓手》中的人物能讓我們懂得什麼是愛國之情;故事《爸爸的看護人》和《客船失事》讓我們看到了人與人之間珍貴的情誼;故事《菲魯其奧的血》又給我們展示一幅歌頌親情的絢麗的圖畫;故事《少年榮獲勛章》告訴我們勇敢是難能可貴的美德……

通過故事可以使一個人明白了許多道理。記得在團中央《知心姐姐》心理健康教育報告團沈農華老師來我校的講座中也強調:教育孩子時少講道理,多講故事,多講事例,多講別人成功的例子,這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我想我們在平時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中,應該力爭這樣做。

《愛的教育》是每個人成長中應該讀的一本書,也是每個為人父母、為人師長的應該讀的一本書,它會教給我們熱愛生活、關愛人生,而且這種愛的力量能永遠激勵我們前進……

教育讀書心得體會優秀3

在成長的過程中,無數本書滋養着我幼小的心靈,伴隨着我渡過漫漫的人生長途。我對書如魚得水,我與書緊緊的系在一起形影不離,臧克家説過:“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當一本書真正走進你的心裏,你就能感受到這種感覺。讀書積累知識,知識開啟智慧,智慧成就未來。於是,從我懂事起,我就愛好讀書,一天不讀書心裏就不踏實、不快樂,總感覺沒興趣。認識我的人都稱讚我是一個讀書小天才,正如他們説的一樣,我讀書已經到了廢寢忘食的境界。因為只有讀書,才會有收穫。

今天,我又讀了《愛的教育》。《愛的教育》這本書是由意大利作者艾得蒙多德亞米契斯於1886年寫的一部童話小説。《愛的教育》融入了人世間的種種最偉大的愛:老師之愛、學生之愛、父母之愛、兒女之愛、同學之愛……每一種愛都不是驚天動地,卻感人肺腑。這本書還介紹了意大利小孩安利柯的學習和生活。寫了發生在安利柯身邊的各式各樣的感人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記本上寫的勸誡啟發性的文章,以及十則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每章每節,都把“愛”表現的精髓深入、淋漓盡致,大致國家、社會、民族的大我之愛,小至父母、師長、朋友間的小我之愛,處處扣人心絃,感人肺腑。《愛的教育》沒有乏味的説教,也沒有豪言壯語,更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蹟。他所寫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如賣炭人、小石匠、鐵匠的兒子、少年鼓手、帶病上課的教師……以及他們的平凡的生活。正是這些看似平凡、實則真實可信的記敍,把讀者帶入一個愛的世界,讓我們在愛中受到教育。這本書充滿了愛,充滿了讓人羨慕的愛。在《愛的教育》中,我走入了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他們是怎樣生活、怎樣學習、怎樣去愛。他們的愛裏有寬容、有謙讓、有親情、有友誼。《愛的教育》在訴説崇高純潔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昇華,每個人的人生閲歷不同,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感受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情感,可我們對此的態度行為可能不同。

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後,讓我深深體會到我們應該怎樣去愛、怎樣去學習、怎樣去生活。當你能感受到那份極為普通的愛的時候,你一定不會吝惜你付出的愛心給一些需要幫助的.人。愛的力量是無限的,只要我們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書,是快樂的源泉,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書,是一條清澈見底的溪流,一年四季奔流不息浩浩蕩蕩的流進大海;書,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吟誦着一首又一首奇麗的小詩;書,是知識的天空,任我自由翱翔;書,是一隻辛勤的蜜蜂,一天到晚從不停留;書,是教導我們堅持不懈、持之以恆學習的老師。

教育讀書心得體會優秀4

一、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應該是“恨鐵不成鋼〞的愛。

某些教師抱着對學生“寧給好心,不給好臉〞的態度,對學習和品德行為不夠好的學生,一味批評訓斥,甚至採用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這樣的教育效果適得其反。因為,青少年的叛逆性很強,教師這樣教育學生,只會讓學生加大恨老師,使其品德行為就更為放縱,日益失掉爭取進步的信心。我班有這樣一個學生,他有厭學的情緒,上課常走神或做小動作,作業糊塗至極,甚至乾脆不做。我屢次直接嚴厲地批評了他,沒想到他不但不思悔改,情緒反而更加牴觸,一副天不怕地不怕、毫不在乎的樣子,我差點為之氣昏。

過後,我頭腦冷靜下來,回想自己的言行,才吃驚地感覺到對他的態度過於偏激並且簡單草率。後來,我重新從另一個角度支觀察揣摩他,抓住他愛表揚的特點,儘量找出他們的`閃光點,當他老毛病再犯時,不是再一味批評他,這樣一來,他可來神了,身子坐得挺直,集精會神,那節課的提問,他答覆得正確而且聲音十分響亮,課後的作業也做得不錯。

所以,經驗教訓讓我深深覺得,做老師的不要動輒就批評學生,或用單調的罰抄、罰背、體罰等來對付學生,因為這種外表看似乎“愛之深〞,但實際表現出來的卻是“恨之切〞的行為,常常給學生帶來身心的摧殘,學生也是一個有獨立人格尊嚴,擁有為人權利的人,當老師兵貴神速或踐踏了他們為人尊嚴和權利時,學生就會產生越批評、越懲罰、越偏跟教師對着幹的逆反心理,因此,在教育活動中,教師對學生不尊重的態度和行為,都是應當予以遺責的。

二、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應該是“讓學生一口吃成胖子〞的愛。

教育是培養人的活動,考試是教育結果檢測的手段,考試是為教育效勞的,但由於社會總是用考試來檢查、評價教育的結果,並以此為依據來區分各個學校教育效果的好壞,決定學生的升學率。由此,大局部教師為讓學生提高學習成績,大幅度採用題海戰術,大量的作業讓學生簡直喘不過氣來,教師卻不為之所動,仍不知疲倦地蒐集資料,絞盡腦汁不停的出題,讓學生不分晝夜地做!做!做!學生考試成績好,教師就快樂;學生考試成績差,教師就不快樂,甚至大發脾氣,責怪、漫罵、歧視等相繼出現。這樣的教育只會造成學生對學習恐懼的心理,日益把學習當作苦差事。

試想一下,成年人工作一天下來,尚可會覺得疲累不堪,一下班回家還可以停歇下來休息,悠閒地坐在沙發上聽聽音樂,看看電視。而學生一整天除了上課時間外,課後還有大量的作業在等着他們,甚至連星期六和星期日兩天休息日都不例外:背書、作業一大堆,學生真是比大人還忙累!長期下來,學生吃得消嗎?知識掌握得了嗎?這樣的教育適應現當今的素質教育嗎?答案是顯而易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xinde/nq01p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