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心理學 >

《教育心理學》心得體會範文合集五篇

《教育心理學》心得體會範文合集五篇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育心理學》心得體會5篇,歡迎大家分享。

《教育心理學》心得體會範文合集五篇

《教育心理學》心得體會 篇1

學科教育心理學是主要研究中國小各學科的學習與教學等心理現象及其規律,是教師專業知識結構的重要內容,是形成學科教學知識的重要基礎。通過這一段時間的網絡學習,讓我進一步發現學科教育心理學對於教師專業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我是一個數學教師,一直以來認為數學學科也需要心理學的相關知識來輔助教學,因此關注數學教學科學的心理科學。本學期,我參加了北京市中國小教師"十二五"公共必修課培訓。通過《學科教育心理學》的學習,我收穫頗多。如果説自己以前也似乎曾經遵循過一些教學規律的話,除了道聽途説之外,更多的是自己不自覺地以心度心、以意揣意,不曾專門從心理學角度、在科學的指導下進行更有效教學。

心理學研究指出,一個專家型的教師至少應當具備以下幾方面的知識:(1)所教學科的知識,(2)學科課程材料和結構的知識,(3)一般教學論的知識,(4)教本門學科所需要的特殊概念和特殊方式的知識,(5)本學科特定的教學目標和任務的知識,(6)學生的性格特徵、文化背景及學習環境的知識,(7)學生學習本門學科的特殊規律的知識。現在讀了這部書之後,感覺自己的理論知識還差得很遠,充分感受到在每個學科教學領域中如何引進教育心理學的一般規律,並且能用它指導學科教學實踐,實在是一項十分有意義的、重要的工作。也覺得從學習中大有收穫,下面結合數學學科課堂教學實際,談一談心得體會。

我有個學生,國小三年級,上數學課的時候總是聽一會兒,就不自覺地東瞧瞧、西看看,桌面上有什麼東西都想玩,一枝鉛筆、一塊橡皮都能讓他玩上半堂課,等到被教師提醒而轉過神來聽課時,由於數學知識具有連貫性,沒聽到前面的而跟不上,所以又去玩手邊的東西。考試成績自然不好,教師和家長都着急。他自己也知道上課應認真聽講,想改掉這個壞毛病,可一上課就不自覺地又神遊了。針對於該生的情況,我根據國小生年齡特點以及數學課的特徵,我在上課時注重讓學生感受大量的生活實例,模型,經歷觀察、分析、比較、操作、歸納等數學活動過程,多設置新鮮、有趣、生動、形象的情境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另外我也適當增加數學活動的內容讓學生參加,比如數學遊戲,口算競賽等使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

《教育心理學》心得體會 篇2

今天與一個學生的爺爺聊天。我們談到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影響時,他講到這麼一件事:八十年代中期,他在一個比較富裕的地方工作,也把自己的孩子帶到身邊照顧,同時在當地就學。孩子很文靜也很用功,學習一直不錯,班主任也很喜歡他的孩子,封他做班長。他也很少對孩子進行額外的關注,對孩子的學習是放心又省心。但不幸的事,這個班主任在孩子三年級的時候因病去世。孩子也換了一個班主任。這個新班主任新官上任三把火,把他的孩子的班長職務給換了。孩子從此對學習失去了興趣。而自己因為工作的原因,沒有覺察到。更重要的是,他工作的那個地方別看經濟實力挺強,但每個人只注重物質的享受,不重視精神追求。因為各家的孩子都是以玩為主。他的孩子一旦脱離了學校教育的軌道,與他們混在一起,那“腐爛”的速度非常快,致使後來終於離開了學校,造成了很大的遺憾。

這件事讓我想起近來讀《教育心理學》時裏面講到個體差異的認知風格和學習風格。當我們開始認識到學生存在個體差異時,討論認知風格和學習風格的重要性時,假設這兩種風格有任何一方缺位時,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呢?

從上面的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到,當老人的孩子書讀好的時候,基本上是認知風格在起作用;而當書讀不好的時候,正是學習風格的缺位,造成他在學習上遭遇“滑鐵盧”。

可見,學生的個體差異,對學生的學習是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教育心理學》心得體會 篇3

《學科教育心理學》這門課程是北京市"十二五"中國小教師公共必修課的一門課程。通過學習這門課程,我學到了很多專業知識,也對學習中的很多方面有了新的認識,下面是我學習的心得體會:

《學科教育心理學》在結構上分為兩大部分;學習心理、學科的教與學。學習心理又包括八章內容,分別為:學生心理髮展與個體差異、學習與學習理論、學習動機、知識的學習、技能的學習、學習策略、問題解決與創造性、態度與品德的學習。這八章內容又可以組合成三個模塊:學生心理髮展與個體差異、一般學習心理和分類學習心理。第二部分學科的教與學包括八章內容,分別為語文、數學、英語、科學、地理、藝術、體育與健康。內容全面,通俗易懂,無論教學哪個學科,都能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學習了《學科教育心理學》,深有感觸,這本書中提到的很多的教學機制、教學理念,與我們的教育教學息息相關。學後使我的業務水平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對學生的心理以及學與教的心理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教學是教與學的統一,只有老師和學生們的積極配合,才能達到教學的完美結合。

我一直從事低年級語文、數學的教學工作。在平常的單元檢測中發現每次檢測丟分最多的題型總是閲讀。怎樣才能提高學生的閲讀效果,掌握更好的閲讀方法就成了我教學中的重點工作。學習了語文學科教與學的內容,尤其是"閲讀的教與學"這一章節,瞭解到閲讀是人類從字面符號獲取信息的活動,是一種極其複雜的認知加工過程。教師要教會學生如何閲讀才有效。在平常的教學中我進行了簡單的嘗試:

  1、培養學生的閲讀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內在動力,家長和教師應合理的提出閲讀要求,鼓勵和引導孩子閲讀課文,在文章的閲讀中應要求學生能夠把各句聯繫起來讀懂一段話、甚至一篇文章,能夠理解句與句之間的聯繫,能從句與句之中體會作者的感情。

作為教師,我們有責任讓孩子們愛上閲讀。有人説"自主閲讀就是開拓精神空間",的確,要開拓視野、汲取知識,光靠學習課文是遠遠不能達到目標要求的。同時,我們在教學中不難發現,課外閲讀多的孩子,對很多問題、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獨到的想法和見解,而且語文閲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都強於其他孩子。所以,要想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首先得培養學生廣泛閲讀的習慣。閲讀能力的強弱與獲取知識、增強學習興趣、增長見識、提高自學能力有着重要的關係

  2、重視課外積累,拓展閲讀視野

語文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閲讀教學中的語言積累,不僅要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閲讀積累,還要在用好教科書的基礎上,適當地引導學生收集資料,閲讀文章,推薦讀物,以拓展學習內容,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積極提倡培養學生廣泛的閲讀興趣,擴大閲讀面,增加閲讀量,激勵他們廣泛涉獵課外讀物,以達到拓展閲讀視野,積累語言知識的目的。

我們學校參加了《整體閲讀--課內拓展》的課題研究,每次課文講解,我都結合《百草園》一書中的相應文章進行拓展閲讀,並且找出一個主要問題,訓練學生從短文中尋找答案。

《教育心理學》心得體會 篇4

一、什麼是閲讀?

賈冠傑在《外語教育心理學》中提到,心理學專家認為:閲讀和智力有着十分密切的關係。閲讀是讀者和作者相互交際的言語活動,是獲取知識發展智力情感的重要途徑和高級神經系統的心理活動。??認知心理學十分重視閲讀的內部心理活動過程,認為閲讀是語言與思維相互作用的過程。心理學家對閲讀的理解不盡一致,但一般認為,“閲讀就是理解一段一氣呵成的話語意義的過程;它涉及到廣泛的知識,遠不止把已理解的字詞的意義串聯在一起。”

從以上我們知道,中文的“閲讀”是“看”和“領會”文章意思;英文“read”有“看”和“朗讀”兩個意思;從外語教育心理學來看,閲讀是一種心理和思維活動。

程曉堂老師曾在教育部遠程培訓中對“認讀、朗讀、閲讀”有過這樣的解釋:“認讀主要是認讀單詞,就是説我看見一個單詞以後知道它的意思,不一定朗讀出來,可以不出聲。比如説我看見一個‘duck’,我知道是鴨子的意思,這就是認讀了。那麼朗讀是要把它讀出來,朗讀既可以讀單詞,也可以是朗讀句子,還有朗讀課文、朗讀故事,都叫做朗讀。朗讀就是念出來,念出聲來。念出聲來的目的不是去理解,而是比如説練習語音,或者是練習語感,主要是從這個角度或者為將來培養口頭表達能力做一些準備,所以這是朗讀。最後就是閲讀,閲讀嚴格來講是‘silent reading’,或者是默讀。它實際上就是隻看文字去理解文字的內容,或者是從文字中獲得信息,這叫閲讀。”

從以上結論中我們可以看出,閲讀的基本形式應該是眼睛看,心裏想。

二、國小英語閲讀教學的目的是什麼?

我們先來看看“英語閲讀”的目的是什麼?

讀一般有兩個目的,一是給人們帶來外語知識、文化知識和思想,二是給人們帶來樂趣。??閲讀可以擴大我們的視野,豐富我們的知識和語言經驗。(賈冠傑,《外語教育心理學》)

我們再來看看國小英語閲讀教學的目的是什麼?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語言技能是構成語言交際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語言技能包括聽、説、讀、寫四個方面的技能以及這四種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聽和讀是理解的技能,説和寫是表達的技能;這四種技能在語言學習和交際中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學生應通過大量的專項和綜合性語言實踐活動,形成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真實語言交際打基礎。

我們知道國小生,特別是中國的國小生學英語需要大量的接觸各種各樣的語言素材。由於我們中國學生學外語這種自然的學習環境還不是特別理想,所以需要大量地接觸英語。那麼接觸英語重要的途徑就是閲讀。所以我們在國小階段,即便是低段,我們也應該安排一些小故事,讓學生來閲讀、來表演,這樣能夠通過學習故事、表演故事,有更多語言輸入。(程曉堂,新課程國家級國小英語遠程培訓)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幾點:

1、讀是四種技能之一,學生綜合運用能力的形成離不開閲讀能力的培養。

2、閲讀是擴大語言輸入量的有效途徑。從聽説讀寫四項行為來看,單位時間內接受信息量最多的行為是閲讀。

3、鞏固學過的知識,如:詞彙、語法、交際用語等。

4、有趣的閲讀材料還能給人帶來樂趣,可以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5、通過閲讀可以培養學生相應的學習策略。

三、閲讀教學的方式

根據前面討論的閲讀教學的目的,閲讀教學的方式應該是兩種,第一種方式把閲讀材料放在每一單元的前面,作為一個單元學習的開始,在閲讀材料中包含了本單元的新詞和新句,如北師大版的“先鋒”教材和外研版“新標準”教材,在單元后面所有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活動是圍繞故事來開展的,這種方式被稱為“基於閲讀的教學”,也就是故事教學;第二種方式是把閲讀材料放在一個單元的後面,作為複習鞏固提高的一種素材,或者叫做一種閲讀學習的材料,來給學生提供一個進一步鞏固和補充的機會,幫助學生內化新知識點,培養學生英語閲讀的興趣和初步的閲讀能力。

四、閲讀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1、處理好閲讀與聽讀的關係。

經常有老師問到,學生閲讀的'時候要不要聽錄音呢?對於這個問題程曉堂老師在教育部遠程培訓的時候曾説過,讀不聽,聽不讀。課堂常見的是一邊聽錄音一邊看書,但是根據他學習的一些著作裏面説這種方式其實不理想。俗話説心無二用,你到底是聽還是看。你只有一個注意力,包括我們現在看電視,電視上底下有字幕,你很難説我是看懂的還是聽懂的,所以要把它分開。他建議可以聽也可以讀,但是不把它兩個都擱在一起。什麼時候擱在一起呢,比如這個故事處理完了,放鬆一下,一邊聽一聽,同時看看,這個也是可以的。但是總體來講,在前面的時候聽和讀要分開。

2、處理好閲讀與朗讀的關係。

也有老師經常問到閲讀的時候要不要讓學生朗讀呢?在這裏還是來引用程曉堂老師的話,朗讀故事主要是培養語感,為口頭表達奠定一些基礎。作為故事教學的後面的環節是可以的,但是不宜太突出,或者是有的老師甚至認為讀故事就是要學生朗讀故事,目標就有點偏差。閲讀和朗讀的區別是很大的,閲讀我們叫silent reading,朗讀是reading aloud,這是不一樣的。過去我們容易混淆,希望大家在以後的教學中嘗試一下,嘗試一些不同的做法。

3、對學習困難的學生可採取合作的方式。

學生是有差異的,着我們必須承認,所以在閲讀教學過程中可以先這樣要求:尖子學生能獨立閲讀並完成理解練習,能朗讀、表演、仿寫等。中等學生能讀懂並完成閲讀理解練習。中等偏下的學生能在教師的指導下或同學的幫助下完成閲讀理解練習。

4、注意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培養初步的閲讀策略。

《教育心理學》心得體會 篇5

本書是以教育心理學為主線編寫的,但也用一定的篇幅講述了學習教育心理學所必需的普通心理學和兒童心理學的有關知識其內容緊密結合中國小實際,且針對性強實用性強,便於自學。 在通讀本書後,對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將會有一定的瞭解,另外關於書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學及兒童心理學方面的知識,相信對於理解教育心理學方面的內容也是有幫助的。但是鑑於我們教育心理學的學術沙龍主要關注教學心理。學生心理及差異心理,因此我就主要對本書中有關教育心理學方面的內容談談我的理解及感受。

首先,關於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向。心理學作為研究人的心理現象,揭示人的心理活動規律的科學,其內容是豐富多樣的。教育心理學,是心理學體系中與教育工作關係最密切的一個分支,要想知道它是研究什麼的,就需要對它的對象,性質,內容,範圍和任務做全面的考察和了解。

其次,關於學習教育心理學的目的。教師為什麼必須學習教育心理學呢?我在讀完以後有這樣的認識:第一,是因為教師要形成優秀的心理品質必須學習教育心理學。本書所要強調的是,教師只有認真學習教育心理學,才能知道作為一位人民教師,必須具備哪些優秀的心理品質,從而自覺地培養這些心理品質。第二,是因為教師要提高教育業務水平必須學習教育心理學,本書對此作了比較精簡的歸納和概括: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只有學習了教育心理學,才能系統而全面地掌握學生認識過程的規律和年齡特徵,才能選擇適當的教材,採取相應的措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2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品德。學習過教育心理學的教師,就能夠掌握學生品德形成的規律,及在各種因素影響下形成的心理特點;可以更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因材施教;可以科學地總結教育經驗,我覺得這也是第一點的基礎,是為提高教學質量作準備的。

此外,本書還提到了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如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總結法等,可以説從理論上歸納出了研究教育心理學的具體,有效的方法。 總的來説,本書對於學習教育心理學的基礎理論知識,瞭解普通心理學和兒童心理學的相關知識是非常有幫助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xinlixue/yg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