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演講稿 >

關於傳統美德演講稿八篇

關於傳統美德演講稿八篇

演講稿是為了在會議或重要活動上表達自己意見、看法或彙報思想工作情況而事先準備好的文稿。在現在社會,能夠利用到演講稿的場合越來越多,你寫演講稿時總是沒有新意?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傳統美德演講稿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傳統美德演講稿八篇

傳統美德演講稿 篇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愛是美德‘’大家一起牽手慈善,與愛同行播種美德的種子。

慈善是愛的付出,不管給予或是得到。心裏總是有很多很多快樂喜悦的情感在湧動。愛就像冬天裏的火鍋温暖着人們心靈,就像炎熱夏天涼爽棒冰化解掉所有的委屈與悲傷。

今天提筆寫牽手慈善,與愛同行我傻呆呆坐了將近1小時不知怎寫,忽然有一雙温暖手撫摸我頭説:”趕緊到街上體驗找下有沒有需要幫助的人。“我感到媽媽提議好,馬上出發去尋找,我站在馬路邊上等待需要幫助的人,忽然有位奶奶牽着位小朋友要過馬路,心想奶奶一定需要幫助,所以趕快去幫忙她們過馬路!隨後我輕輕地接近她們,莫名其妙的感到一股暖氣在我身中緩緩地流。啊,這種感覺是那樣的温暖和怏樂。等我接近她時輕輕叫了聲奶奶讓我牽着你和小弟弟手一起過去好嗎?”嗯好,老奶奶同意了。“我越來越激動,心砰砰直跳。微微笑了笑。途中,他告訴了我她家中事——她的兒子和兒媳婦都旅遊去了,老伴已經去世了,現在她一個人在帶着孫子生活。過完馬路,她告訴孫子要跟我學習,最後我們依依不捨地分手了。

慈善是一種發乎內心善良和心態精神糧食。愛是一種不分大小的付出。不求回報。讓別人和自己都快樂,把愛傳遞出去。

傳統美德演講稿 篇2

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弘揚中華傳統美德》。

遙遠的東方有一條龍,她的名字叫 中國 。我們都是龍的傳人,我們身上流動着同樣的血,學習着同樣的文化,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推動着人類進步,為人類培育出一代又一代英雄兒女,我們中華兒女應該學習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

我們中國是一個有着幾千年傳統文化的國家,愛護環境,尊老愛幼,做好人好事都是我們的美德。孔融讓梨,大家都知道嗎?像孔融那麼小的小孩,就懂得了互相謙讓,尊敬老人的道理,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這就是中華民族所要培育出的子孫,所要培育出來的一部分傳統美德。

一提到雷鋒,這是婦孺皆知的事情吧。中國的軍人們,都是具有雷鋒精神的人,哪裏有困難,哪裏就有他們。他們頭頂一顆閃亮的紅五星,個個都是那麼莊嚴、樸實、勤奮、英勇的人。都有堅持不懈的精神,關愛人民的精神,這也是值得大家學習的吧!

保護環境也是我們中國人所追求的,現在我們中國愛護環境的人也更多了,祖國也變得更美麗了,像我們的學校,也變得更乾淨,更美麗,更漂亮了。

要繼承和發揚我們中國這樣的傳統美德,就要做一個有愛心,有思想,講文明的人。要堅強,要誠實,要守信,要勇敢,我們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英雄,一個自豪的中國人!

傳統美德演講稿 篇3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都是一個講究品德教育、個人修養的民族,一個甜蜜的微笑,一種執着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寬容,融會成美德讚頌曲上一個個撥動人心的音符。

千百年來的文明禮儀之風傳承今天,因此我國素以“文明之國”、“禮儀之邦”著稱於世。我國勞動人民歷來重視道德修養和文明禮貌,具有悠久的傳統美德。而一個素質高、有教養的現代文明人,必須有良好的文明禮儀。文明禮儀處處可見,常常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小事中,但往往被我們忽略。所以我們要把文明美的融入到現實生活中去。

我記得有一個下雨天,我在車站上去等車,好不容易等來了一輛車,裏面去是一片亂哄哄的人羣,我費盡全身力氣,漲紅了臉,才擠進了人堆裏,猛然間一抬頭,看見有一個空位,我趕緊跑過去坐下來,長長的舒了一口氣,忽然前面走來了一位老奶奶,她顫巍巍的,大家都視而不見,漠不關心,車上的廣播播了幾百遍“要尊老愛幼”,我覺得那是根本是在浪費電,因為大家見到這位老奶奶,都不理不睬,毫無反應。

文明美德就如一泓清泉可以為我們滋潤心靈,給予我們心靈的慰籍,讓我們遠離俗氣,擁抱文明!

傳統美德演講稿 篇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易經》中説:“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作為一箇中國人,讓我們倍感自豪和驕傲的就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人定勝天、鋭意進取、浩然正氣、居安思危、愛國愛民等等,始終是我們民族脊樑們在不斷變化着的社會政治實踐中面對各種矛盾和危機,逐步積累起來的對國家和民族命運的自覺意識。這種自覺意識以危機感為基礎,寄託着以天下為己任的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從而匯聚成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的長江與黃河,在世界的東方一路前行。同學們,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承繼傳統美德 弘揚民族精神,我們義不容辭。我從以下兩方面與同學講講。

一. 勤學、好問

中華民族文化遺產極為豐富,這與古人的勤學是分不開的。錐刺股是先秦縱橫家蘇秦好學的故事。蘇秦為吸取廣博知識,夜以繼日發憤苦讀,當睏乏時,以錐子刺腿,用來振奮精神,堅持學習。杜甫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蘇軾的“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都説明勤學的道理。

讀書光好學還不夠,還需善疑好問。孔子從小入太廟“每事問”。他主張“疑思問”,“不恥下問”。荀子把“不知則問”和“不能則學”相提並論。王充更是“智能之上,不學不行,不問不知”。他們都把學和問聯在一起。不學不問怎能成為學問家,學貴在問,這樣才能有所提高,有所超越。

由此看來,勤學好問對我們中學生來説是尤為重要的。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習中多思考,大膽質疑,逐步形成勤學好問的良好品德。

二. 敬長、知禮

敬長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李大釗曾説過:“……我不主張兒子對自己行孝 ,可是我疼愛自己的老人,因為他撫養了我,教育了我,為我付出過很大的心血,疼愛自己的老人這是人之常情 ”。而今天敬長傳統美德更應提倡和發揚,這是現代社會公民應有的風範。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知書達禮的傳統美德。“虛左以待”“程門立雪”“三顧茅廬”等等以禮相待的成語和典故,在歷史上廣為傳誦,深刻反映了這一點。知禮,講禮,對人彬彬有禮,體現了對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們正常關係的準則。知禮講禮的人大多以他人為重,以社會為重。能真誠待人也正是一個人高尚情操的表現。試問那些對長輩出言不遜,對朋友態度粗暴,公共場所橫衝直撞的人,能體現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養,懂禮貌,講文明的人嗎?當今社會,文明禮貌、文化素養對一個人一個民族來説是至關重要的。物質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卻衰退 ,與一個有“禮儀之邦”之稱的`民族,與一個進行現代化建設的民族相容嗎?對學生進行文明禮貌教育,是提高中華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質的關鍵所在。

一個國家必須要有自己的國魂,一個民族必須要有自己的精神,才能把全民族的智慧集中起來,形成無比強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質財富。中華民族幾千年延續下來的愛國、氣節,奮發、立志,改革、創新,勤學、好問 ,勤儉、廉正,敬長、知禮等傳統美德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國魂和精神。

同學們,承繼傳統美德 弘揚民族精神,讓我們為擁有一座美麗的精神家園而自豪,讓我們的心靈永遠在這裏棲息、成長,讓我們的生命煥發美德和精神的光彩,讓我們每一個多倫人都文明、高雅、有氣度、有風範!

傳統美德演講稿 篇5

“ 天下興旺,匹夫有責。”作為一箇中國人,讓我們倍感自豪和驕傲的就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承繼傳統美德 , 弘揚民族精神,我們義不容辭。孟子提出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説是集中地體現了中華民族氣節。古往今來 ,多少仁人志士為維護祖國的榮譽和民族的尊嚴,在愛國和氣節方面為後人作出了榜樣。

諸如卓有見識的林則徐,血染吳淞口的陳化成,維新被殺的譚嗣同,推翻帝制的孫中山,橫眉冷對的魯迅,抗日獻身的張自忠,以及無數為國捐軀的共產黨人都體現了這一民族愛國精神,他們是中華民族之魂。

就是在這中華民族精神的傳承下,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的祖國從一個民生動盪,經濟嚴重落後,飽受欺凌,千瘡百孔的國家,發展到今天國泰民安,經濟繁榮,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東方巨龍。

中國夢的傳承就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精神的傳承。雖然今天的我們不需要經歷戰火的洗禮,但是我們有責任去弘揚民族精神,為祖國貢獻出自己的一切力量。作為一名中學生,在這個知識改變命運的時代,在父母雙親投注無限希望的目光注視下,我們要明白身上所肩負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我們要順應時代的潮流,努力地學好科學知識,為實現自己的小夢想——考取重點高中而努力。只有腳踏實地,方能無往不前!我堅信通過自己努力,這將不僅僅是一個夢,這個夢會在我的手中慢慢成為現實。

雄關漫道真如鐵,是對夢想的追求;而今邁步從頭越,是對夢想的執着!來吧,讓我們攜起手來,承繼傳統美德 , 弘揚民族精神,在追求理想,為國奮鬥中,激揚無悔青春。

傳統美德演講稿 篇6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唐山是一個文明的城市,我就出生在這裏,成長在這裏,唐山人以自己的勤勞、勇敢和智慧創建了一個獨具特色的文明城市鳳凰城。這裏的每一個人都珍愛這裏,為這裏的文明做貢獻,如果不信,我就給你講講我身邊的故事吧!

五一那天,我和媽媽去南湖玩,在15路車上人很多,沒有座位,這時一位阿姨抱着一個小孩上車,旁邊坐着的一位小女孩忙站起來,走上前説:阿姨,請您坐到我的座位上吧,這位抱小孩的阿姨忙説;謝謝你,還是你坐吧。小女孩忙説:沒關係,您抱着孩子挺累的還是您坐吧,這位阿姨微笑着説:謝謝。像這樣讓座的事在車上隨時都能看得見。

在南湖,有不少外地的遊客,因為路不太熟悉,經常會找不到要去的地方,可在這裏只要有人問路,熱心好客的唐山人就會耐心細緻的告訴你要去的路線,幫助遇到困難的人,微笑的臉龐和謝謝的聲音成為南湖一道最美的風景線。

日月往來,物轉星移,多少事如煙而過,多少人悄然而去,但文明自始至終一直流傳下來,它成為我們唐山進步的標誌。完善文明,並非一定要做什麼大事,而是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養成文明的習慣,使文明貫穿我們的一舉一動,一點一滴,讓我們的文明美德傳承下去,讓文明美德伴我成長。

傳統美德演講稿 篇7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弘揚傳統美德,加強責任意識》。

首先,我想從小悦悦事件説起。10月13日下午5點30分左右,在廣東佛山發生一出慘劇:年僅兩歲的女童小悦悦在巷子裏先後被兩輛車碾過,而讓人難以理解的是,七分鐘內有十八人經此路過,竟然對此不聞不問。最後是一位撿垃圾的阿姨把小悦悦抱到路邊並找到她的媽媽送到醫院搶救,終因傷勢過重,小悦悦於10月21日離開了人世。

這樣的悲劇,用極殘忍的方式展現了當今我們中國人的道德水平,作為一名中學生,我深深為如今許多國人的麻木、冷漠感到無比痛心和羞愧!

“你所站立的那個地方,正是你的中國,你怎麼樣,中國便怎麼樣。你是什麼,中國便是什麼。你有光明,中國便不再黑暗。”學者崔衞平如是説。小悦悦事件後,重新體味這句話,感慨尤深。我們不妨捫心自問,如果我們在事故現場,我們會是怎樣的表現?我們會是那八個冷血路人之一?還是向撿垃圾的阿姨一樣,在被碾壓得生命面前不假思索的伸出愛的雙手?

誠然,前兩年救人反遭訛詐的“彭宇事件”,深深傷害了國人的情感。令人在幫助他人之前不得不瞻前顧後、顧慮重重,但是通過血淋淋的“小悦悦事件”,我們不應該反思一下嗎?到底助人為樂的精神還應不應該提倡和發揚?我們公民應該承擔什麼樣的社會責任?

我想,我們還是要堅信“人間自有真情在”,即是當下,好人不一定有好報,但是我們絕對不能因為一個“彭宇事件”就讓助人為樂的傳統美德在我們這個時代失傳。我們應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彌補社會公民道德的缺失。或許一個人、幾個人的努力微不足道,但只要在我們年輕一代身上保存了這樣的火種,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就會代代相傳,我們這個國家、這個民族就會有希望!

在此我代表337班全班同學提出倡議——拒絕冷漠,呼喚真情!盡我所能幫助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傳統美德演講稿 篇8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在我小的時候,媽媽就常常對我説,人要善良、有愛心並且要誠實。

有一天下午,在補習班上課的時候,老師讓我們改錯,有一位同學改錯的時候沒拿筆,她讓我幫她拿一下筆,我説:“我不幫你拿,你自己拿。”於是,她二話沒説就自己下來拿筆了。過了一會兒,輪到我改錯了,我也忘了拿筆,當時我想到了剛才不幫別人拿筆的事,感覺自己那樣做很不對,很後悔。這時我想起了媽媽經常給我説的那句話“人要善良、有愛心”之類的話,讓我真正明白了媽媽説的那些話的道理。可是現在我自己也忘拿筆了,也不好意思讓別人幫忙,只好自己拿筆了。

回到家,我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媽媽説:“恬恬,你以後當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要多幫助別人,幫助別人也是一種美德,只有你幫助了別人,你才是個好孩子。”從此以後,我深深地記住了媽媽的這句話,常常去幫助別人,之後媽媽還誇我是一個懂事的好孩子。

自從這件事後,讓我更加深刻的明白了,幫助別人也是一種美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yanjiang/02nql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