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職業 >

非藝術類高校藝術專業學生的前景分析

非藝術類高校藝術專業學生的前景分析

摘要:非藝術類高校的藝術專業學生,無疑是普通高等教育中一個特殊的教育羣體。文章通過對高校擴招後“藝術”這一特殊專業學生特點的分析,探索和實施適合藝術專業學生特點的教育與管理模式和方法。

非藝術類高校藝術專業學生的前景分析

近年來,隨着市場經濟發展對藝術人才的需要和高等教育大眾化所帶來的持續大規模擴招,許多院校相繼增設和開辦了藝術類專業,據不完全統計,在全國1080所本科院校中,已有632所院校設立了藝術類專業。藝術專業學生在非藝術專業院校的出現,既給這些傳統上學風比較嚴謹的高校增添了新的活力和生機,也對其原來相對單一和傳統的教育方式方法和學生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戰:在已設有藝術專業的高校,由於大規模的擴招。比如我校。擴招前,每年招收藝術專業學生百把人,擴招後,每年招收300~500人。2004年,藝術學院有學生376人;2007年,藝術學院學生數增至1426人。人數的大量增加,其教育方式方法和學生管理模式也出現了新的問題。為此,認識和了解藝術專業學生的特點,探索適合藝術專業學生自身特點的教育與管理方法,對於當前全面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日常管理的多樣性和實效性,“促進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協調發展”,有着重要的現實意義。

眾所周知,藝術專業學生由於其專業的特殊性,與其他專業的`學生相比,具有鮮明的個性特點。根據我們的調查研究,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情感豐富,思維活躍,求新求異意識較強,但遇事不夠理智,表現為行為散漫、情感偏激

藝術教育注重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這可使學生思想活躍,思維敏捷且富有創新精神。同時,藝術活動本身對學生的形象思維有特別要求,如要求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進行情感體驗等,這使得學生情感豐富,理想化成分多,思維浪漫,情緒易受外界環境的干擾和影響,追求新奇和怪異。在考慮問題時容易脱離現實基礎,過於情緒化,遇事不冷靜,偏激,不能辨證地認識和理性地看待人和事,對政治時事缺乏關注,對學校組織的活動也不熱心參與。針對藝術專業學生這一特點,在教育與管理方式方法上要更加註重“以情動人”、“以感化人”。只有在尊重學生個性情感的基礎上,教育人、培養人,才能使我們的教育真正做到入耳、入心、入腦,朝着健康的方向發展。

二、追求自我,注重個性,自我意識強,但集體觀念和團隊精神不夠

應該説,追求自我、注重個性、自我意識強烈是時下以自我為中心的“小太陽”般的獨生子女們普遍性的特點,但藝術專業學生體現得更為突出,這是因為一是藝術教育特別是藝術創作和藝術實踐方面都比較注重突出和強調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二是學藝術的學生大多家境比較殷實,家長平時比較溺愛。自我意識過強,具體行為上表現為缺乏集體主義觀念和團隊精神,自由散漫,我行我素,懶於打掃衞生,經常遲到曠課,人際關係緊張,不服教育管理。如設計藝術專業學生,由於專業學習的需要,要求配置電腦,但不少學生不是用電腦來學專業,而是通宵上網聊天、玩遊戲、看影碟,且大開音響,無視旁人,既影響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又惡化了人際關係。對此,教育和引導學生在與他人的協作中、在各類文體和社會實踐活動中,切身感受和體會相互配合的重要,學會與人交流溝通,掌握團結協作的技巧,潛移默化地提高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三、重專業掌握、輕文化學習,缺乏文化素質和文化修養

藝術類考生文化課成績普遍偏低,有些學校錄取本科生的文化課分數線不足200分,專科不足120分,這與居高不下的文理科考分形成鮮明的對比,使得一些學習平平的考生在報考文理科無望的情況下轉入或突擊學習藝術,其目的是為了能進入大學學習,這樣就造成了一些藝術專業的學生既缺乏藝術天賦又缺少學習興趣,其教育與管理的難度之大可想而知。由於文化基礎差,又缺乏認真塌實、勤奮刻苦的學習態度,“聽不懂、沒用處”便成為其經常逃課或不聽講的理由。其實。文化素養對一個人的成長成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記得一個資深教師説過這麼一段話:“學文化就是學做人,伴隨着語言文字的聽、説、讀、寫訓練,滲透着認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但遺憾的是很多學生對此並不理解。

另外,由於藝術專業學生過多參加社會藝術實踐活動,其很多業餘時間甚至課堂學習被專業技能訓練或參展、演出、比賽等藝術實踐活動所佔用,這也影響了學生文化課程的學習和文化素質的提高。

四、重藝術實踐、輕理論學習,缺乏必要的藝術素質和藝術修養

雖説藝術專業的學生普遍重視專業,但這種重視也僅僅表現在重視藝術實踐上,如音樂專業的學生只重視聲樂、器樂等專業術課和文藝演出;設計專業的學生則過分依賴電腦。而對專業理論學習普遍輕視,上課不認真聽講,遲到、早退,甚至逃課,所以理論功底差,知識不繫統,表演或創作的作品只求“形似”,難達“神肖”,更別説“形神兼備”,抑或創新。有的學生自己不會畫,就臨摹老師或同學的畫作,甚至還有“拿”同學的作品去“交差”,既缺乏藝術素質,又缺乏藝術修養。

針對藝術專業學生“重專業、輕文化。重實踐、輕理論”的特點,首先,要解決他們對專業和文化、實踐和理論等關係的認識問題,告誡他們眼光應放遠一些,不能急功近利,只顧眼前賺錢或就業。要知道,在當今社會,僅有專業技能而無專業理論修養,尤其是人文修養是不可能出色地做好工作的,更談不上有創造和成大“家”了,就連中央電視台組織的青年歌手大賽,也還有文化素質考核項目。其次,針對藝術專業學生特點,修訂教學大綱,適當增加人文素質必修課或選修課,如影視文學、現代科技常識、唐詩宋詞欣賞、中國文化概論等課程,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其文化素養。再次,積極組織學生參加或收看學校舉辦的“濂溪講壇”、九江市政府舉辦的“白鹿講壇”和中央電視台的“百家講壇”等各種高雅文化活動,以提高學生的文化欣賞品位。

五、經常參加藝術實踐活動,“見多識廣”,但由於缺乏理性判斷,易受社會負面因素和不良現象影響而沾染不良習氣

大學聯考前,考生們天南地北地巡迴參加藝術專業考試;入學後,由於專業的需要,大量的時間又要進行外出寫生、藝術考察、參加畫展、演出等一系列社會藝術實踐活動,較之文理類考生,可謂“見多識廣”,但由於其涉世不深,加之義化基礎薄弱。求新求異意識和自我意識強,又缺乏理性判斷,在社會轉型期價值取向多元化的影響下,極容易受到社會負面因素和不良現象的影響,從而影響其對美醜、善惡、是非的判斷和取捨,甚至還會沾染上諸如凡事講“錢”、酗酒、賭博、行為放浪等各種惡習,對這樣一些在思想認識或行為方式上容易出現偏差的學生,教育管理起來自然很有困難。針對藝術專業學生這一特點,精心組織各種社會藝術實踐活動,並在活動中加以規範和引導,以調動學生自我組織、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積極性。

從以上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出,藝術專業學生的特點與其專業的特殊性有着密切的關係,特別是隨着近幾年來高校持續大規模的擴招,給具有明顯專業特殊性的藝術專業學生的教育與管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瞭解並掌握他們的獨“特”之處,便於我們在具體的教育與管理工作實踐中對“症”下“藥”,有“的”放“矢”,有效地促進每一個學生健康成長,順利成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zhiye/3kemg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