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農業經濟管理 >

農業大學實習報告彙總六篇

農業大學實習報告彙總六篇

在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不同的報告內容同樣也是不同的。你所見過的報告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農業大學實習報告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農業大學實習報告彙總六篇

農業大學實習報告 篇1

內蒙古聖鹿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內蒙古大聖鹿業)(以下簡稱“公司”)於 1996年5月創立於中國鹿城——包頭,是國家高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國鹿業協會會長 單位、中國最大的種鹿繁育和鹿產品深加工基地、自治區農牧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和林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也是一家集種鹿繁育與養殖、鹿產品深加工、產品研發、連鎖營運銷售、現代農業觀光旅遊與特色餐飲為一體的綜合性成長型擬上市公司。

多年來,公司與國內外10多個科研院(所)緊密聯合,走“產、學、研”一體化發展道路,已獲得“低温超聲裂解提取優質鹿茸素技術”、“鹿胎盤生理活性多肽製備方法”等多項國家發明專利,先後與新西蘭、澳大利亞、加拿大、韓國、日本、美國、智利、阿根廷等全球 8 個鹿業主產國建立了科技貿易合作關係。公司現已通過了 ISO9001 國際質量管理體系、國家綠色食品、國家有機食品和食品質量安全 QS 等多項資質認證。公司生產的鹿茸素、鹿茸茶、茸參膠囊、超微凍乾粉、鹿皮製品、鹿肉、鹿酒等 120 多個產品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先後榮獲內蒙古名牌產品,產品銷售遍佈全國,並遠銷至韓國、俄羅斯、新西蘭 等國家。

公司現已建立了“公司+農户+基地”的產業化養殖模式,先後在包頭市達茂旗、賽罕塔拉和九原區建有三大自有種鹿繁育基地,合同養殖户遍佈內蒙古中西部地區8個盟市以及山西、河北、陝西、寧夏等周邊地區,先後發展合作養殖户達 1062 多户,鹿存欄量突破 2萬8千多頭,為公司未來持續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原料供應基礎。

面對空前的市場發展機會,公司提出了“1+N”萬店連鎖營銷戰略,即以“聖鹿源天然滋補品”為核心,以“1+N”連鎖營銷模式為牽引,以現代農業觀光旅遊購物和特色餐飲服務為補充,在全國佈局“聖鹿源天然滋補品”連鎖專賣店(含專櫃),全面推進聖鹿源市場佈局、營運銷售和品牌建設工作。

公司堅信“人是企業的第一資源”,始終把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當作企業發展的第一要務來抓,高度重視管理、技術和營銷三大核心人才隊伍建設工作,並逐步為廣大員工提供更廣闊的事業發展機會、薪酬福利待遇和工作環境,大量的行業優秀人才加盟為公司未來資本上市和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人才保障。

展望未來,公司將逐步立足於“人才、資源、資金、品質、渠道、品牌”六大核心優勢, 以市場為導向,大力實施品牌戰略,加強新產品研發和市場連鎖營銷業務拓展,並不斷地提升內部規範化管理水平,力爭通過 3-5 年時間將聖鹿源打造成為“中國鹿業第一品牌”,為社會奉獻更優質、更安全的天然滋補品。

內蒙古大聖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是國家高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企業;中國最大的種鹿繁育、鹿產品深加工基地;是集生物技術的開發應用與轉讓、鹿產品深加工、生態產業及旅遊餐飲綜合開發為一體的綜合性集團公司;是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林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

公司堅持以科技為先導,與國內外十幾家科研院(所)緊密聯合,走“產、學、研”一體化道路,通過科研攻關,公司已獲得“低温超聲裂解提取優質鹿茸素技術”、“鹿胎盤生理活性多肽製備”等多項國家發明專利,並全部運用到產品生產中,所生產的鹿茸素、鹿茸茶、茸參膠囊、超微凍乾粉、鹿皮製品、鹿肉、鹿酒等十二大系列120多個深加工產品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並已遠銷至韓國、俄羅斯、新西蘭。同時公司採取連鎖加盟的銷售模式,聖鹿源鹿產品連鎖店遍佈全國各地。

在運用高新生物技術開發鹿產品營養保健功效的同時,公司積極投入開發以鹿為主題,突出綠色環保、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農業旅遊觀光景區,園區內全景展示種鹿繁育、鹿茸收割、鹿產品深加工過程,系統介紹鹿的品種、鹿的馴養史、鹿產品的營養保健功效,並集中展銷鹿產品、民族特色食品、民族工藝品,現場表演民族歌舞和展示民族餐飲習俗;吃鹿肉、喝鹿酒;看羣鹿歡騰,置身其中充分體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悠然意境,“呦呦鹿鳴,食野之萍,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企業使命:專注於鹿產業,為全人類的健康而不懈努力

企業願景:打造中國鹿業第一品牌。

核心價值觀:聖鹿源人、團結協作、創新求變、效率優先、誠信專注、客户導向 ○聖鹿源人:聖鹿源是一個企業大家庭,我們為了共同的事業目標而聚集到這個家庭,我們彼此都是兄弟姐妹,我們有相同的事業目標和做事準則,我們其實就是一個人——聖鹿源人。

農業大學實習報告 篇2

新疆農業大學實習報告實習課程名稱(課號): Dreamweaver視頻上機實驗指導系列課件 50例 學 院: 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 專 業、 班 級: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022班 指 導 教 師: 鮑建波 張勝光 報 告 人 : 張潮 學號: 024631239 時 間: XX年3月6日—XX年4月30日 實習主要內容:計算機的組裝與維護、中小型網絡的安裝與調試主要收穫與體會:XX年3月,我來到克拉瑪依市天勤電子實習工作。轉眼間,2個月的實習期即將過去,回想自己這段時間的經歷與收穫,我深深的感到在我今後的發展,天勤電子給予我的是一筆多麼寶貴的人生財富!公司給我的工作定位是從事技術部基礎工作以及銷售工作,同時我還承擔了公司網絡的維護等基礎工作,從學校的理論知識到過去兩個月的實踐工作,其中的角色轉變離不開公司各級領導以及同事們的幫助和指導。

技術方面,通過和公司其他技術人員的學習與交流,使我現在能夠獨立處理計算機出現的軟硬件故障,同時在實踐過程當中我還學會了網絡的安裝以及調試技能,這些是在書本上所不能學到的,對於我今後的發展將起到巨大的幫助。積極參加公司組織的各種活動,包括保齡球、乒乓球等各項文藝活動。經過過去兩個月的實習,我對未來充滿了美好的憧憬,在未來的日子,我將努力做到以下幾點:一、繼續學習,不斷提升理論素養。在信息時代,學習是不斷地汲取新信息,獲得事業進步的動力。作為一名年輕同志更應該把學習作為保持工作積極性的重要途徑。走上工作崗位後,我積極響應公司號召,結合工作實際,不斷學習理論、業務知識和社會知識,用先進的理論武裝頭腦,用精良的業務知識提升能力,以廣博的社會知識拓展視野。二、努力實踐,自覺進行角色轉化。“理論是灰色的,生活之樹常青”,只有將理論付諸於實踐才能實現理論自身的價值,也只有將理論付諸於實踐才能使理論得以檢驗。同樣,一個人的價值也是通過實踐活動來實現的,也只有通過實踐才能鍛鍊人的品質,彰現人的意志。從學校走向社會,首要面臨的問題便是角色轉換的問題。從一個學生轉化為一個單位人,在思想的層面上,必須認識到二者的社會角色之間存在着較大的差異。

學生時代只是單純的學習知識,而社會實踐則意味着繼續學習,並將知識應用於實踐,學生時代可以自己選擇交往的對象,而在社會則更多地被他人所選擇。種種的差異。不勝枚舉。但僅僅在思想的層面上認識到這一點還是不夠的,而是必須在實際的工作和生活中潛心體會,並自覺的進行這種角色的轉換。三、提高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兩個月的實習期很快過去了,是開端也是結束。展現在自己面前的是一片任自己馳騁的沃土,也分明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責任。在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將繼續學習,深入實踐,不斷提升自我,努力創造業績,繼續為中心創造更多的價值。指導教師批閲意見:該同學自3月開始實習以來,工作認真負責、勤學好問、能夠與同事和睦相處,對其工作表示肯定,望今後走上工作崗位能夠繼續發揮其優點及特長。成績評定:優秀 指導教師簽字:鮑建波 XX年4月25日備註:

農業大學實習報告 篇3

在**農業服務中心實習期間,負責**茶葉的銷售,茶館經營的市場調查,瞭解茶葉、茶館的現狀,以便為茶葉的生產、經營提供諮詢服務。

首先被介紹到其相關聯茶葉公司進行為期一個半月的市場調研。在該公司參與茶葉的選購、零售、茶館的日常經營活動。

茶葉批發基本上在高橋大市場的茶葉城,其中有不少專賣店,如西湖龍井、碧螺春等。雖然茶葉只分為不多的等級,但由於製作工藝的差異,每一等級內又有幾個不同的價。以龍井為例它的外形扁平光滑,形似蓮心、雀舌,色澤翠綠略黃;葉底均勻,一旗一槍,交錯相映,栩栩如生,煞是賞心悦目。龍井茶炒制工藝精湛,全系手工完成;採摘的茶葉極為細嫩,全部採用嫩芽製成的龍井茶,稱為 蓮心 ,採一芽一葉炒制兒成者,稱為 旗槍 ,喻其葉為旗,芽為槍。採一芽二葉初展炒制兒成者,刑如雀舌,固稱為 雀舌 。一般每公斤特級龍井茶約2~8萬個茶芽。鑑定茶葉主要看茶型、茶香、色澤。尤其區分不同級別時,其色其香更為重要,炒制精妙的茶葉應是保持茶葉之清脆,本是清嫩的茶葉一經炒制變得烏黑,便算是下級品。賞茶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我只是初學,只略知一二。

茶葉城的貨源多為可靠,要不不會在那立足那麼久,其中店鋪林立,應有盡有,除各地茗茶外,還有茶具,茶罐。茶具店以賣宜興紫砂壺類銷路最佳,紫砂壺檔次多,價格差異大,有貴至成千,也有幾十元一個的,不過紫砂壺不論好壞,都有泡茶不走味的特點,差別在於其製作工藝粗糙程度不同,進而影響對茶香的吸收程度,好的茶壺,較少吸收茶香,前後兩次沖泡的香味不容易混得過多大學生農業生產實習報告實習報告

批發茶葉後,零售價多有差異,這得看零售地域。市區,郊區由於消費水平,房租不同,成本自然不同。處於不同地域得零售店可以根據不同成本適當調整售價。不過其中有一點,對規模不大的茶店而言,散茶比袋裝茶的利潤空間更大,對顧客而言,顧客可以直接看到茶葉的色澤,形狀,還可以聞其香,相比袋裝茶而言,袋裝茶多數看不到其質量,更不用説聞其香了,這可謂是 雙贏 零售商的利在於可以取得袋裝工人創造的部分價值,另一部分則讓利於消費者。當然不可避免有些消費者更偏好於袋裝茶,於是一定的袋裝茶是必要的,特別是一些袋裝泡茶(如紅茶)便於沖泡,也是比較受歡迎的。

農業大學實習報告 篇4

  一、實習地點

本次實習所在地是內蒙古興安盟索倫牧場。

索倫牧場總土地面積107726.97公頃;地處大興安嶺南麓淺山地帶,山川交錯,地貌有山地、溝谷地、低窪地三種,山勢大多平緩,低窪地坡度大部分小於10°,一部分谷底較為開闊。平均海拔800米左右,年降雨量450~560mm,年均氣温2.1°C,無霜期110天,≥10°C年積温20xx~2200°C,光照時數2789.48,雨熱同季,多集中在7~9月。土壤類型有黑土、黑鈣土、草甸土、沼澤土、暗棕壤。植被類型有次生林、灌木林、疏林地、草甸草原、坡地草原。無風蝕沙化及水土流失。 該牧場主要從事畜牧飼養業和農業種植業,農業生產以種植小麥、油菜為主,集約化、機械化程度高,機械配套率較高。全場總人口約為5千人;轄管7個生產隊;農業機械總動力11668千瓦,實際機播面積約為4000公頃,化肥用量約1000噸。但農田水利建設嚴重滯後,基本上無水利灌溉設施,完全靠天吃飯。農業總產值1千多萬,糧豆總產量12000噸,單產3526公斤/公頃,牲畜頭數30多萬頭(只)。1998年由外地人分別投資建造澱粉加工廠和屠宰場各一個,年利潤均在200萬元左右。

  二、實習過程

8月17日早晨,全班同學24人到達索倫牧場總部。那是幾排陳舊的瓦房圍成的院子。其中兩排房子各扇門前分別掛着寫有“生產科”、“計財科”、“維修科”、“場長辦公室”、“副場長辦公室”……的牌子,一排是十來間招待所,一排是幾間作食堂的房子。 當日11:00左右,場部開了一個座談會,有全班同學、兩位實習帶隊老師和牧場場長在內的部分領導。場長髮表了熱情洋溢的歡迎致詞,場長助理給我們介紹了索倫牧場的歷史。我們由此知道,此牧場由於地理位置極佳,牧草肥美,曾為日軍所佔並作為軍馬牧場和掠奪我大興安嶺寶貴資源的必經之路;解放後又作為我軍大型軍馬牧場之一為部隊提供了大量良駒寶騎;後由於其並被淘汰以及不再用馬匹來載重運輸物資,便在我軍精簡機構時被裁出軍隊,歸地方管轄,從此自主經營,兼營農牧;98年後實行土地承包責任制,把土地、羊羣以及農業機械分發承包給各户農民,農户們每年交足農牧税和提留後自負盈虧,此狀況至今。

中午,在場部受到殺豬宰羊的盛情款待。 下午,我們去了本次實習所在連(隊)——三連,然後全班同學被分成四組分駐四家農户。全隊的人聚居在一個村落,一條大道南北貫穿整個村,南頭到北頭不足500步,我和三位同學便被分派到了最南頭的一家農户。連部在北頭。天黑時下了一陣小雨。而那時我們正在連部受到連部領導的歡迎和款待。還是豬肉和羊肉。 由於頭天下雨了,麥穗濕潤不宜收割,故18日那天我們無事可做。好多同學都爬山去了,我和同住的王學軍也去了。

19日下午,我們總算可以下地實習了。或4人一組,或5人一組,全班同學共分成5組,分別去了5個農場主各自的麥地。我所在的組有5人,由於我原不是與其餘4人分為一組的,後臨時調整去了那組,他們欺我後去,除組長外其餘三人分別自封了副組長、副副組長、副副組長祕書,説唯我一人是組員。看他們那樣洋洋得意和陶醉,不忍破壞其心情,便配合他們自稱組員,他們果然大為興奮。

農場主用吉普車化了50多分鐘才把我們送到目的地。開收割機的兩個師傅正好從地這一頭開往另一頭,我們就站在地頭等他們下次回來。 讓我們驚詫的是地裏麥子還不及膝蓋的一半高,而且麥穗極小。農場主解釋説好幾年都這樣了,因為天旱,沒有水利設施進行灌溉,而且一塊地就成百上千畝,也不方便灌溉,天氣好的年頭還成,一年還能有幾十萬塊錢的盈餘;天氣不好,比如今年,每畝地只能收幾十斤麥子,剛能把種子收回來,這麼大面積土地的投入,像化肥、農藥以及農業税和提留都沒辦法收回了。他説,你們是農業大學來的,水平高,你們説説該怎麼辦呢?我們沉默了,我們是農業大學來的,卻學的是農業機械,而學校也從未開過與農業相關的課程,好多同學還不認識一些基本的作物,大有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現象。我們能做什麼呢?空負着中國農業大學學生的稱號,在一片低矮的小麥面前束手無策。那時,心中內疚不已,想着回去一定多學一些農業方面的知識並努力學習,將來能真正為中國農業做點實事。後來,農場主又和我們談了許多,關於農場經營方式,適合當地種植的作物,何種作物經濟效益更好等等。

一個多小時過去了,收割機才開過來,這時我不得不驚歎這兒土地之廣闊了,並感歎:要是沒有機器進行耕作、收穫,全憑人力,得花多大的功夫啊!眼前則浮現出媽媽為了家裏那四畝多的土地而整日辛勤勞作的身影。一時又為自己學農機感到自豪了。 收割機把收穫的麥粒卸到地頭的卡車裏,卸完之後,卡車車廂裏才隆起一個不大的麥堆。看着麥堆,心中陣陣心痛:這麼寬的土地啊,只因為缺水就只能收穫這麼一點糧食。 後來我們五人坐上收割機看師傅們如何操作機器,並請教他們許多問題,包括每個操作柄的功能和遇到不同生長情況的作物在如何調整等等。 來回三趟,太陽已去了西邊的山頭。我們就停工準備回去了。此時卡車裏的麥粒差一指高才滿。我們五人就躺在麥粒上,兩位師傅則在駕駛室裏開車迴歸。 我們仰躺在麥粒上並半陷其中,卡車來回顛簸,而我們則在麥堆裏來回晃動;彷彿有一牀巨大的綠色毯子從天降下,覆蓋着大地,使得道旁的平地和小山坡連為一體,那麼流暢,那麼自然;而不時出現的羊羣則似毯子上繡着的白色花朵;天空那麼近,那麼藍,雲那麼低,那麼厚,彷彿一牀天鵝絨的被子暖暖地蓋在身上。

21日上午大雨。下午參觀了當地唯一的澱粉加工廠和屠宰場。 澱粉加工廠由一大連商人投資建於98年;整套生產線投資150萬;年消耗土豆能力2萬噸;年產澱粉2400噸;純利潤在200萬元左右。根據澱粉廠老闆介紹,當地氣候很適宜種植土豆,畝產量在兩噸左右,其收益超過種小麥,若當地種土豆麪積擴大的話,他的廠還需擴大規模,而且當地沒有競爭者,成本低,產品售價也高。 屠宰場也是98年為外地人投資所建;生產過程為流水線作業,但工藝簡單,全為人工操作;擁有冷藏庫一個;年屠宰量數萬只。因參觀時間倉促,許多情況未及細問,但曾這樣問老闆:“老闆,你在這兒沒有人競爭,而且這兒的羊數量又這麼多,效益一定不錯吧?”他靦腆而開心地笑,説:“還行!” 22日上午小雨,到場部。下午與場部聯誼,開歡送會。會後即驅車前往烏蘭浩特火車站。至此,實習結束。 三、實習總結建議 本次實習讓我獲得了很大的收穫。首先是親眼看到了農業機械在生產實踐中發揮的巨大作用,加強了自己的專業自豪感和責任感;其次,在生產實踐中,學會了農業機械的操作和調整,培養了自己的實際技能;再次,看到如此大規模、機械化的生產,懂得了在實際經營中經濟核算的重要性;最後,我第一次看到了草原。

對於這次實習,我對學校有以下幾點建議: 1、學校教學安排上存在問題。這之前,我們對農業機械一無所知,當實習時那些師傅問我們如何排除故障,什麼型號的機器性能較好等問題時,我們啞口無言。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不利於教學,達不到實際教學目的,還有損我們學校聲譽,讓人以為中國農業大學的學生除了吃飯和讀書外,幹不了別的也沒有什麼用處。 2、學校在和地方合作力度方面有待加強。首先,當地農作物產量低下,而每户擁有土地面積又多則數千畝,少則數百畝,若但產量能提高哪怕數十斤也能帶來明顯的收益;其次,當地在生產中有許多明顯不合理的觀念和行為,比如牧民們總是捨不得賣羔羊,讓羊羣不斷壯大,只賣老殘病弱的羊, 結果一到冬天,由於飼料不足,造成成羊大量掉膘。學校在這些方面可大有作為,利用自己的科研實力,派出專家實地考察分析,找出並推廣適宜當地氣候而經濟效益和產量都較高的農作物,以大大提高當地農民收入。這不僅有利於提高中國農大的聲譽,更能提高我校解決實際問題和學術研究的能力,因為索倫牧場是中國農業的一個典型樣本,中國農業大學就應該研究,就應該把研究出的科技成果在那樣的地方推廣,要是做不到這些,又憑什麼去與“中國農業大學”這個稱號相稱呢?又憑什麼去去揹負中國九億農民的希望呢? 3、學校在經濟方面應該開拓思路。僅從該牧場的兩個小企業來看,他們投資少,技術含量不高,但卻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區區小企業主尚有如此經濟頭腦,擁有數千人之眾的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就找不出一人去發現農業領域的那些商機嗎?若如此,要它何用?我最近看到報紙報道説赤峯有一加工羊肉的企業短短几十年從幾間小作坊發展到如今年產值80億元之多,其企業經理還做了本屆全國人大代表;以學校的科研優勢,難道還不能做的同樣好麼?若學校能在草原上開辦這樣一個企業,何愁世人不知中國農業大學?又何須在校園建設時窮到要學生捐款的地步?而且,我們去實習的條件定然大為改善。

以上建議只是個人看法,必定有不妥之處,但都是本人肺腑之言,是願學校能更好發展,中國農業能更好發展的強烈願望所致。

農業大學實習報告 篇5

本人於xx年xx月底在廣東省東方劍麻集團有限公司東方紅農業研究所實習至今,通過實習,對我國劍麻產業的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有了一定的瞭解,並對劍麻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

一、實習單位簡介

廣東省東方劍麻集團是一家以劍麻名優產品為龍頭,骨幹企業為主體,農、工、貿一體化,產、供、銷一條龍綜合經營的國有大型企業。而其領導下的農業研究所是一家集科研、生產為一體的劍麻專業研究所,創建於1956年,是我國唯一一家劍麻研究所,集科研與生產經營於一體,為我國劍麻產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現有在職人員62人,其中科技幹部6人,管理人員3人,試驗輔助工10人,生產工43人;大專及本科學歷6人、中專學歷2人、高級工程師1名、助師6名、技術員1名。擁有耕地面積2567畝,其中劍麻試驗基地和生產示範基地分別為240畝和2170畝,其它200畝。

科研主要從事劍麻選育種、高產栽培、病蟲草害防治技術及劍麻生產專用機械的研究(研製)、創新、示範與應用推廣。近年來每年承擔國家農業部或省項目多個,並先後與華南農業大學、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等多家高等院校院所合作攻關,如開展劍麻粉蚧蟲生物學特性、發生規律和綜合防治技術(包括天敵、生物多樣性等一系列防治技術)、劍麻滴灌(水肥藥一體化)技術、劍麻選育種等項目的試驗研究,特別是XX年來在麻類體系及專家的支持和指導下,本所加大對產業熱點難點問題進行攻關,已取得一定成效。

二、實習內容

(1)認識階段

初來單位那幾天,什麼對我來説都是陌生的。工作環境也不是很好,大家都知道,像農業研究所這種單位一般都是在小地方的,而且還有點偏僻,呈現在眼前的一幕幕讓我有些迷茫,沒有了以往的激情。但經過幾天與領導和同事們的談話,我更好的認識了我實習的這個單位,原來它曾經有這麼輝煌的時候,還是全國唯一一家劍麻研究所。瞭解到這些之後,我又有了原來的幹勁——要在這裏好好做,學習一些在學校學不到的知識。來單位的前兩個星期,我都是以學習為主,跟着有經驗的同事去基地調查與記錄,慢慢的認識了劍麻這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劍麻,又稱龍舌蘭麻,屬多年生單子葉、異花授粉植物。目前我國大規模種植的劍麻主要品種為h·11648,正常生產情況下,從大田種植到開花死亡,全生育週期為14~XX年,即其採葉期平均為XX年,年均可採葉量為50片左右。一個月的學習之後,單位領導對我們進行了考核,主要通過試卷進行評分,一個月的學習確實讓我學到了很多在學校裏學不到的知識。

(2)學習摸索階段

通過一個月的學習,我掌握了不少知識,也熟悉了工作的內容,單位領導也放心交待一些事讓我去做,但主要還是跟着其他同事學習。這個階段我也慢慢開始摸索着去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情。遇到有些與自己所學專業有關的問題,我會試着去解決,確實不能自己解決的,我會虛心的向有經驗的同事請教,或者向學校的老師請教。在這個階段,我慢慢學會了自己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掌握了一些獨立解決事情的能力。

農業大學實習報告 篇6

20xx年6月,學校組織我們20xx級春季農村經濟管理大專班,到順義區三高農業科技園區進行了參觀、調查。順義區位於北京市東北部,總面積1021平方公里,平原面積佔95。7%,氣候温和,土地肥沃,水源豐富,經濟發達,具有發展果業得天獨厚的優勢。其遠近文明的三高農業科技園區位於順義城中心6公里處,規劃佔地133公頃。

通過這次活動我對“三高”農業有了很深的認識和感受。順義三高農業科技園區比我想象的還要豐富多彩,剛剛進入園區,彩色的甜椒、黃色的飛碟瓜、迷你黃瓜就應入了我的眼簾,還有長在樹上的西紅柿、無土栽培的生菜,一年四季都能觀賞到法國仙客來、荷蘭紅掌、蝴蝶蘭、文心蘭,整個園區環境優美,鳥語花香,還有中華民族博大精深優秀的陶藝文化……這裏的一切深深的吸引了我。通過這次生產實習我對早就嚮往的順義三高農業科技園區有了更深的瞭解,下面就是我對園區的現狀、特點以及今後發展的一些見解和建議:

一、順義三高農業科技園區發展現狀

(一)經營管理思路

北京順義三高農業科技園區立足當前,以國內外農業高科技為先導,以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為依託,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成果轉化為中心,以農業高產、高質、高效為宗旨、廣泛吸收國內外資金、技術和人才,走種、養、加、貿、遊相結合,產、供、銷一體化的農業發展新路子。用一位管理者趙先生的話來概括,就是“機制創新呈現新活力”。園區內無不呈現出勃勃生機,顯示了農業科技的巨大威力和農業綜合開發的美好前景,展示了現代農業的發展趨勢。

(二)處處引用高科技

北京市順義三高農業科技園區是中國農大、中國農業科學院的實驗基地,科研力量十分雄厚,擁有一支100多名專家、教授組成的園區建設顧問團。園區不僅以較高的投資和先進的技術,改善了當地的農業生產基礎條件,而且成功地引進、開發、推廣了一批價值較高的名、優、稀、特、新產品,為農業生產增添了富有生機的`新領域,推動了順義區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和向更高級化發展。

(三)以技術實力帶動企業、農民增收

能否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帶動周邊農民致富,是檢驗農業科技園區建設成敗的重要標準。順義三高農業科技園區具備一定的技術實力,有着較強的種子種苗擴散能力。園區一方面為農民提供種子種苗和技術,另一方面對農民符合檢測要求的產品進行收購、加工,有效地解決了千家萬户的農民與千變萬化的市場的對接問題,較好地實現了企業增利、農民增收的雙贏目標。

(四)每一個企業都有“量身製作”的管理經營機制

園區內的企業不論投資多少,規模大小,都是獨立的經濟實體,都具有適應企業自身發展的經營機制,她們既是投資和經營的主體,又是市場的主體。在人、財、物及產品的研發等方面,企業具有絕對的自主權,政府只是盡力支持企業的發展。同時政府、企業共同努力,把農業發展與改造自然景觀、改善農村環境、促進農村可持續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大大的提升了農業發展層次。

二、發現三高農業科技園區的問題

(一)硬件建設多,軟件建設少

通過走訪了園區內好多企業,我發現他們在基礎設施上投資力度很大,有成片的高標準日光温室羣,有智能型日光温室,有配套的產品貯藏加工車間、辦公區、休閒觀光區,園區外有隔離牆,內部水泥路平整,縱橫交錯。可是園區的軟件建設卻很滯後,這一方面表現在員工素質上,園區內的管理者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缺乏對現代農業企業經營管理的理論知識。另外最重要的是,現在是一個網絡時代,網絡信息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尤為重要,目前園區網絡建設相對落後,使園區的發展很被動,既難以掌握最新的農業科技成果,也難以把握市場。

(二)注重展示,忽視了實際經營效)果

目前未能充分體現高投入、高技術、高產出、高效益的生產經營效果,建設農業科技園區的主要目的是做給農民看,引着農民幹,幫助農民富,以此來促進高新技術在農村的推廣與應用。順義三高農業科技園區是以政府為投資主體的形式,雖然目前政府不過多幹預園區企業管理,但早在初建設時有些注重搞形象工程,給現在園區的發展帶來了不便,造成部分企業沒有脱離過去的陰影,還是把展示放在自身發展的第一位,致使園區整體難以更全面的建立起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運行機制。

(三)休閒觀光缺乏統籌與定位

一是缺少明確定位,園區內休閒觀光特色不夠明顯,經營的項目絕大部分都是農家餐飲、垂釣、觀光、休閒,農莊之間不能有效地實現協調發展。二是帶動力不足,發展休閒觀光是手段,其目的是帶動相關產業,致富一方百姓,並且會使園區得到相當可觀的門票收入,又可以提高知名度,還可以擴大園區的社會影響力,同時會給園區帶來很高的生態效益。目前園區內以旅遊觀光帶動產業的項目很少,即使有帶動的,範圍也非常有限。三是缺少配套政策,休閒農業要進一步發展,尚需在信貸、税收、用地、土地流轉、建房等方面予以明確,並出台相關的配套政策。

三、順義三高農業科技園區發展的對策及建議

(一)充分發揮區域特色和自身優勢

園區要以發揮區域優勢、突出地方特色為核心。既要借鑑吸收其他三高農業科技園區的成功經驗,又要切實區分各自建設的特點,堅持走自己的路,發揮自己的特長和優勢,積累自己的經驗。不論是在農業生產還是觀光旅遊方面,都要彰顯自身的特色。在有相應的硬件設施的同時還要不斷提高科技水平,充分體現“三高”的內涵,並且要不斷的進行市場調查,創造一個好的宏觀政策環境至關重要,這樣有利於園區的發展壯大。

(二)在園區內部加強現代化特色及科技服務體系建設

園區應該加強農業技術推廣組織、農民技術培訓中心建設。農業科技園區的主要功能就是通過科技示範和服務帶動周邊地區農户致富。園區的特色重點應表現在農業生產經營的現代化上,就是要用現代工業裝備農業,用現代科技發展農業,用現代經營理念和組織方式管理農業,用現代信息和服務農業,用現代科學知識武裝農民,使農業成為產出水平、經濟和生態效益較高的現代基礎產業。以農業技術為龍頭,形成園區農業科技服務體系,為園區內企業和農户提供有關農業生產資料、技術研發等技術服務。

(三)引導農民進入市場

現代農業是市場農業。由於個體農民進入市場的成本高,效率低,所以建設現代農業的主要環節就是促使農民進入市場,使農民的生產行為逐步以市場為核心。因此,園區應通過多種方式的培訓,提高農民的科技素質、就業能力和自主創業的能力,促使農民從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下脱離出來。同時,農業科技園區應該在多方面為農民提供科技服務、構建園區與農民之間對接的有效通道,提高農民對市場變化的適應能力和本領。

(四)注重人才培養,同時加強隊伍建設

對園區發展急需的各類專業技術人才,尤其是懂管理、善經營的複合型人才,要加快引進和積極培養。可通過建立新型的科技人才聘用制度,吸引鼓勵國內外農業科研、教學和推廣單位的優秀人才,投身園區建設。應積極主動地與農業科研院所建立並保持產、學、研合作關係,通過加強技術開發、合作和交流,提高園區的整體科技水平。要特別重視對農民的技術培訓,培養一批農民技術骨幹和農民企業家。

放眼未來,順義三高農業科技園區將成為北京市乃至全國農業現代化先進科技技術的展示窗口,成為北京地區農副產品商貿中心,成為高效農產品加工、精品農業種植、珍稀動物放養基地,為建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現代高科技農業園區奠定基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jingji/4kj26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