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農業經濟管理 >

農業工作者心得體會

農業工作者心得體會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農業工作者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農業工作者心得體會

農業工作者心得體會1

近日來,我參加了關於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系列學習討論,並自學一些相關材料。通過這一階段以來的學習,以及自我反思,深刻的體會到科學發展觀是指導我日常工作、生活的思想武器,必須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才能使自己不斷地進步。作為一名農業工作者,通過我們的工作要使農民滿意,要使羣眾認可,才説明我們的工作做到了位。

首先,我們工作還必須要做到以農民羣眾為中心,解決好城鎮化過程中農民兄弟的生產、生活問題,這是我們工作的根本。“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也是科學發展觀的首要內容。是中國共產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的根本宗旨的體現。農技站擔負着農業生產技術指導職責。以人為本、愛崗敬業、全心全意為農民服務,是每一位農業技術工作者所必須具備的基本要求。把農民滿意作為工作的首要任務,努力做到心繫農民,急其所急,千方百計為其排憂解難,是農技統統工作目標最高標準。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是很辛苦的。但是,當農民兄弟生產、生活得到了改善,城鄉得了協調發展,城鎮化進程進一步加快,地區經濟快速提升,做為農業技術方面的工作者,在其中貢獻出一份自已力量,那一份滿足和喜悦,是無法用言語形容的。那時便找到自己生命的價值,體會到平凡中的快樂。

其次,在實際工作中要不斷增強服務意識。服務就是“滿足別人期望和需求的行動、過程及結果”。增強服務意識,要求我們要發自內心地為農民服務。服務不僅僅是簡單的技術指導,更表現在服務的質量和效率上。我們追求的是有效的服務,致力於使農民羣眾體驗到我們優質服務。工作中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對待農民朋友要有真心、愛心,更要有耐心,通過我們的服務,最終達到促進農民增收增效的`目的。此外,增強服務意識還必須做到無私奉獻,萬事以農民的利益為重。

最後,堅持進一步提高自身素質是基矗現代農業的發展,必須以技術作為支撐。這需要深厚的專業功底,如果沒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再談指導農業生產服務,在有限的土地資源增產增收,都是無源之水。因此,作為農業技術推廣方面工作者,只有自己的專業素養提高了,才能真正地做到以農民為中心,更好的為農民服務。只有通過學習才能使自已站得高、看得遠,才能把握全面,才能正確把握農業發展方向。

因此,我們要深入學習業務知識,用專業知識武裝頭腦,將學到的技術、理論、方法,貫徹落實到平常的工作中。我們不管學什麼,都要與推動本職工作結合起來,在實踐中善加利用,解決工作中的各項問題。目前我們現有知識結構遠遠不適應新時期、新形勢發展的需要,我們一定要樹立一種學習的危機感、緊迫感,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爭當學習型幹部,要通過學習,不斷提高理論水平,增強做好本職工作的能力。

農業工作者心得體會2

“中原熟,天下足”。河南用佔全國1/16的耕地,生產了全國1/10以上的糧食,每年還輸出原糧及製成品300億斤,取得了糧食生產連年穩產增產的巨大成績,其中的原因很多,有兩個因素不可或缺:一是農業科技的提升作用,二是農業基礎設施的支撐作用。

農業科技是農業的第一生產力,在我省的糧食生產中,“鄭麥9023”、“鄭單958”、玉米“浚單20”等一大批產量高、品質好的新品種發揮了巨大威力;基礎設施是農業生產的生命線,經過持續不斷建設,我省農業基礎設施得到很大改善,為農業穩產增產奠定了基礎。科技興農,固本強農,使我省優質高產高效農業得到長足發展。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我省自然災害頻繁,水土資源短缺,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後,糧食“靠天收”的成分還比較大。儘快改變這種局面,一方面,要加強農業科技研究,加大農業技術推廣力度,讓科技真正成為農民種糧的“指路燈”,糧食增產的“聚寶盆”;另一方面,要增加投入,完善農業基礎設施、改善農業技術裝備,給糧食生產築起一道堅實的“防護堤”。

近年來,中央和我省採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完善科技服務體系,強化基礎設施建設。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與往年相比,對農業科技創新的政策扶持力度更大,把抓好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高標準農田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省出台的《糧食穩產保收行動計劃》,也對加強農業科技建設,強化技術措施落實,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強化抗災能力等工作,進行了詳細的安排部署。

科技創新是現代農業的根本動力,科技進步已成為提高糧食產量的主要途徑。據聯合國糧農組織預測,未來世界糧食增產80%來自單產的提高,而我們的農業科技貢獻率只有48%。依靠科技進步,促進糧食增產增收的空間和潛力還很大。

進一步完善我省農業服務體系,健全農業技術服務網絡,我們要創新體制機制,加大政策和資金的支持力度,關心廣大科研人員的工作生活,充分發揮農業科技“國家隊”、“專業隊”研發力量雄厚、科技成果豐富的優勢,強化科技人員包村制度,儘快實現科研成果的就地轉化,讓“專家產量”真正變成“農民產量”。

農業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傳統產業,廣大農民在田間地頭積累了許多實用經驗。我們要珍視並善於利用這些寶貴財富,搞好“田秀才”、“土專家”隊伍建設,鼓勵支持善於摸索、經驗豐富的農民發揮作用,讓黃土地上走出更多像呂平安、銀功選、李炳方、趙守義、於鬆昌等這樣種小麥、種水稻、種玉米的專家能手,把現代農業科技和傳統種植經驗結合起來,擴大和提高農技服務的覆蓋面和針對性,更好地為農民服務,為農業生產服務。

以農田水利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是現代農業的重要物質條件。從我省廣大農村的現實情況出發,當務之急是要不斷完善機井、橋涵、水渠、渡槽、道路等設施建設,提高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夯實糧食持續增產的基礎,努力改變靠天吃飯的狀況。要加快中低產田改造,通過農業綜合開發,提高土地使用的效率、效益,提高土地綜合生產能力,努力打造田成方、渠相連、旱能澆、澇能排的高產穩產農田。

一手抓農業科技進步,一手抓基礎設施建設,我省糧食生產一定會取得一季又一季的好收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jingji/qrryn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