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生物 >

高一生物教學反思(精選15篇)

高一生物教學反思(精選15篇)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一生物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一生物教學反思(精選15篇)

高一生物教學反思1

新一輪課程改革以全新的課程理念,新的課程標準,為新一輪課程實施描繪了一幅美好的藍圖。我校新課程實施已近1個多學期,在這過程中體驗到了新課程改革的種種酸甜苦辣,下面就談談新課程實施過程中的心得與反思。

1、轉變教學觀念,全面落實課程目標

本着教學方式應當服務於學生的學習方式這一教學思想,教學中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知識、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得到充分發展。通過全組教師參與式的研討,運用課改的理念,對課例進行分析、模仿、借鑑,從中領悟一些新穎的教學方式,啟迪自己的課堂教學,加強集體備課,取得共識,發揮羣體效應,全面挖掘教材,探討教學方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間互相聽課,課後及時組織評課,傾聽教師的意見。通過聽課、交談等途徑將教師一些好的教學方法進行梳理、小結。通過教師之間的合作、交流,使得教學方式呈現個性化、多樣化。

2、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充分合理地開發新教材

新教材中的課程資源是十分豐富的,具有基礎性、先進性、時代性的特徵,與社會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最大的變化是呈現形式上的變化,每章節由章首頁、若干節、本節小結和自我檢測四個部分組成。每節由問題探究、正文、旁欄、練習四個版塊組成,旁欄又安排了“相關信息”、“知識鏈接”。每節課均以“問題探究”開始,通過觀察圖片、創設情景、討論問題進行課堂導入,這些情景、問題貼近生活,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並且步步深入,引導課堂內容的呈現。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或展示圖片等手段,發揮學生的視覺感官,讓學生去看、去想、去説。“本節聚焦”是一節課的具體學習目標;“相關信息”是對正文主欄內容的補充和延伸。“知識鏈接”是不同章節的前後呼應,形成概念間的邏輯聯繫。對正文中的“資料分析”(或資料收集和分析)和“思考與討論”多采用自主學習、探究和小組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去討論、去操作、去試驗,從而對知識進行歸納形成概念,得出結論。每章節後面都編排了些習題,這些課後練習和章檢測題比以前要求高了,增加了與生活實際聯繫的練習題,特別是增加一些活題,如技能應用、拓展題,有一定難度,既有思維拓展,也有知識用,還有某些科學探究技能的訓練等。對於這類習題採取小組討論的形式,讓學生暢所欲言,發表各自的觀點,再由學生進行相互評價,最後由老師加以點評,從而使學生經歷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悟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3、保證實驗課的數量和質量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首先要保證實驗課的數量。《分子與細胞》中的實驗一共有9個,有些實驗受到實驗條件的限制,無法實施的.,我們採取的措施是看實驗錄象,如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佈、高倍顯微鏡觀察線粒體。在保證數量的前提下,更要保證每次實驗的質量。一旦實驗課安排不妥就會事半功倍,經常出現學生到實驗室圖個熱鬧新鮮,而學不到任何東西的現象。因此我們在上實驗課時,一定要做好二個環節———實驗前的預習引導和實驗後的總結交流。讓學生預習好實驗原理和實驗目的,並在實驗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指導,讓他們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切忌讓學生依葫蘆畫瓢地克隆課本的實驗步驟。實驗完成後,讓學生完成一份實驗報告,並且把實驗結果以實物或文字描述的形式呈現在實驗報告上。實驗報告不是對實驗過程的簡單記錄,而是將具體的實驗現象,分析為什麼得出這個結果。不管實驗成功或失敗,都要分析原因,進一步總結並在班上交流。通過這樣一節完整的實驗課,既有利於學生基礎知識原理的建構,又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科學、作科學,更加有效得促進能力的發展和情感價值的養。

4、組織好探究性學習,促進能力的發展

《分子與細胞》中有四個探究性實驗,這些探究活動改變傳統注入式或啟發式,而是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通過各種途徑尋求答案,在解決問題的思路和科學方法上加強點撥和引導。一開始對於這些沒有定路可循的探究活動,我們確實很是費了腦筋。怎樣開展這樣的課程,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己做?學生的能力有限,結果定是一片混亂、一無所獲;還是像傳統驗證性實驗一樣給個經典的套路,直接告訴答案,死記硬背下來?那樣的話學生的能力得不到提高,這些課程就失去了原有的意義。經過我們備課組的共同探討,我們對探究性實驗採取兩種手段:

1、設置恰當的問題情景,引發有價值的課堂交流。

2、營造複合型、多元化的課堂交流氛圍。教材中的探究提供了背景資料和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現象,通過這些現象和知識點的聯繫,從而提出問題。學生對生活的問題很感興趣,迫不及待地想找出問題的答案,有了問題之後老師不能直接給出答案,而是引導學生通過蒐集資料或者設計探究方案,自己尋找問題的答案。

5、多元化地評價學生

新課改對學生的評價不在以考試成績作為唯一的評價手段,而是本着一切為了學生髮展的理念,採用多元化的評價手段。經過備課組的多次研究,本學期我們的評價內容包括模塊考試、單元測試、實驗技能和平時表現(包括預習作業、課後作業、課堂表現)。

高一生物教學反思2

《走進細胞》是高中生物必修1的第一章,是開篇,相當高中生物的緒論,也是學習其他模塊的基石。上好這一章很關鍵。我通過這章的教學實踐,發現要好新課標,有很多問題值得我去摸索。

一、領會新課標課堂理念

在我國第八次課程改革中,高中生物課程標準提出了新的課堂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學素養;

2、面向全體學生;

3、倡導探究性學習;

4、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繫。新的課堂理念不僅是新課程的標誌,也是新課程實施的系列環節的方向標。只有教師細細地揣摩,認真領會新的課堂理念,才能將其滲透到教學過程的各環節。

今年我第一次接觸到新課標,我積極參與新課標學習,信心百倍地給學生上《走進細胞》的第一節。

從生物圈到細胞這一節的教學目標有兩個:

一是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

二是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我利用課件讓學生觀察SARS病毒、HIV病毒結構,觀察病毒的生活與繁殖,再讓學生觀察單細胞草履蟲的`運動,人的生殖發育的簡圖及人的縮手反射,與學生一起探討病毒單細胞、多細胞生物的生命活動能否離開細胞。

接着我落實第二個教學目標,我以課本上龜為例和學生一起來認識生命系統結構層次,讓學生先了解生命系統的九個層次,然後我把龜換成人、松樹、草履蟲、細菌讓學生來討論生命系統的各個層次及各層次之間的關係。時間很緊,第二個教學目標沒有達成。我反思我的教學環節,發現我在落實第二個目標時先講解然後逐一討論,如果我能啟發學生閲讀龜的生命系統結構層次,然後讓學生分組討論人、松樹、草履蟲、細菌的生命系統結構層次,再由我和學生一起來歸納生命系統各層次及它們之間的關係。這樣既可以完成我的教學目標,又滲透了新的課堂理念。新的課堂理念需要我們用心領會,才能滲透到教學的各環節。

二、做好初高中生物銜接教育

學生在國中學過生物,進入高中,絕大多數學生把國中所學的生物知識遺忘了。做好初高中生物學知識銜接很有必要。我們學校針對學生這種情況,編寫了校本課程,而且安排高一新生入學的第一週為啟蒙教育周。一週時間要把學生國中所學的生物回憶起來很難,況且生物一週才安排兩課時,這兩課時我重點把與高中生物必修1相關的四個單元做了講解。如生物與生物圈、生物和細胞、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與人的生命活動。其他單元安排學生課外自學。

第二週我上新課,第一章第一節,從生物圈到細胞,學生很自然就從國中過渡到高中,並沒有感到很深奧。第二節,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第一課時,我安排學生到實驗室操作顯微鏡,通過銜接高中教育的第二單元生物和細胞,學生已瞭解了顯微鏡的使用。學生很快就學會了操作高倍顯微鏡,觀察各種細胞的結構,看到學生臉上露出喜悦的笑容,我也有了成就感。這樣激起了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也幫助學生樹立了學好生物的信心。

三、重視學習,適應新課標

新課程的一個核心理念是以學生髮展為中心。教師在設計、組織和反思教學活動的全過程中,不僅要關注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和訓練情況,還要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即教學的三維目標。為達成教學目標,教師需要圍繞一些知識點展開一些活動,如引導學生分析相關的科學史實和科技新聞,生物學原理在實踐中的應用,讓學生動手完成生物學實驗,參加一些實踐活動,或者課堂圍繞某個學生關心的生物學問題,引導學生蒐集資料,開展辯論等。如果教師不加強學習,根本適應不了新課標教學,只能就課本知識傳授給學生。不利於培養學生生物學興趣,開發學生思維,更談不上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養。

儘快適應新課標,對於生物教師來説是新的挑戰,加強學習刻不容緩。

我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來學習:

①反思每堂課。上完每堂課認真反思,找出成功與失敗之處並分析其原因。在失敗與糾正中發展自我,提升自我。

②積極參與備課活動。與同仁一起探討教學活動,討論教學中遇到的問題,爭取從每一次活動中有所收穫和提高。

③參加繼續教育學習。吸取專家的教學經驗,學習的觀摩課,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以適應新課標教學。

通過“走進細胞”這一章的教學,我深有體會,要落實好新課標,我們教師需要用新的課堂理念來武裝思想,不斷加強學習,深化專業知識,借用先進的教學手段,靈活應用恰當的教學策略來教育學生,才能培養出具有科學素養的學生,才能完成新課標的教學目標。

高一生物教學反思3

1、教學觀念的轉變及課程目標的實現教師是學生課堂學習的合作者、與學生共同探究的對話者。傳統的教學模式基本上是教師講、學生聽。現代教育理論認為: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這種統一的實質是交往。教學是一種對話、一種溝通,是合作、共建,是以教促學、互教互學。教師不僅傳授知識,更是與學生一起分享對課程的理解。本着教學方式應當服務於學生的學習方式這一教學思想,教學中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知識、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得到充分發展。小結。通過教師之間的合作、交流,使得教學方式呈現個性化、多樣化。

2、充分發掘教材資源和教學方法的多元化新教材中的課程資源是十分豐富的,具有基礎性、先進性、時代性的特徵,與社會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最大的變化是呈現形式上的變化,每章節由章首頁、若干節、本節小結和自我檢測四個部分組成。每節由問題探究、正文、旁欄、練習四個版塊組成,旁欄又安排了相關信息”、“知識鏈接”。

每節課均以“問題探究”開始,通過觀察圖片、創設情景、討論問題進行課堂導入,這些情景、問題貼近生活,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並且步步深入,引導課堂內容的呈現。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或展示圖片等手段,發揮學生的視覺感官,讓學生去看、去想、去説。“本節聚焦”是一節課的具體學習目標;相關信息”是對正文主欄內容的補充和延伸。“知識鏈接”是不同章節的前後呼應,形成概念間的邏輯聯繫。對正文中的“資料分析”(或資料收集和分析)

和“思考與討論”多采用自主學習、探究和小組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去討論、去操作、去試驗,從而對知識進行歸納形成概念,得出結論。

3.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對學生的相信是一種巨大鼓舞力量。陶行知先生也這樣忠告我們:“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飢笑中有愛迪生。”作為老師,應該相信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希望,每一個學生都具備成功的潛能,而教師的作用,就要喚醒學生的自信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反思,古語云:“學起于思,思起於疑”。“小疑則小進,大疑而大進”。

4、緊抓探究性學習提高學生的能力以探究、實踐為核心組織教學。脱離探究、實踐的生物教學不能適應將來新課標的要求,只有經過認真探究、親身實踐,學生的生物能力才能得以切實提高。《分子與細胞》中有四個探究性實驗,這些探究活動改變傳統注入式或啟發式,而是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通過各種途徑尋求答案,在解決問題的思路和科學方法上加強點撥和引導。一開始對於這些沒有

5、多方位地評價學生新課改對學生的評價不在以考試成績作為唯一的評價手段,而是本着一切為了學生髮展的理念,採用多元化的評價手段。經過備課組的多次研究,本學期我們的評價內容包括模塊考試、單元測試、實驗技能和平時表現(包括預習作業、課後作業)。

6、建立平等的教師和學生的關係在賞識教育中,老師和學生的關係是平等的,教師在學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權威,學生也不是唯命是從的卑微者。師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關係,學生才有了安全感,

才能充滿信心,思維才有可能被激活,才可能敢於提出問題,敢於質疑。這樣,就為學生的積極主動參與,創設了一個輕鬆愉悦、民主和

諧的環境氣氛,促使學生產生了強烈的求知願望,即親其師,學其道。 成功的教學依賴於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這種氣氛的建立需藉助一些手段,如温柔的目光,殷切地希望,加強師生間的情感交流,使學生更加依賴老師,從而激起學生更大的學習熱情,這是學生學好生物的關鍵所在。

高一生物教學反思4

本節是高中生物第一節課,所以非常注重原有生物學知識的回顧和學習興趣的引導。由於沒提前做好學案,採用的還是傳統的教學方式,但加入更多的討論,提供很多學生討論和發表自己見解的部分。在教學時注意以下三點:

一是儘量幫助學生回憶國中所學的知識,雖然很多學生在國中時並沒有把生物當“當主科”,但很多人還是比較有興趣的,比如讓學生討論回顧國中學的實例一草履蟲的運動等等;

二是不僅僅拘泥於具體的知識,還引導學生從系統的角度看待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以及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多舉例子,讓抽象知識具體化;

三是要根據學生回答問題的情況及時調整問題的難度和教學策略,並注意列舉的事例應儘量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社會熱點相聯繫,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感性認識後總結細胞在其中的作用,從而體會“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

教學過程中,改變了原有的教材設計,先從細胞結構入手,再進入非細胞結構的`講解,想用這樣的方式更加突出課程的重點和難點。使用多媒體課件,利用圖片、文字、視頻相結合的方式總結從細胞到構建生物圈的過程。讓學生從感性到理性上認識細胞,並且感覺到細胞是真實存在的。多引導學生舉例,加深學生印象。讓細胞這個學生沒有觸摸到的東西,真真實實的展現出來。

在學生牢固建立了“細胞”概念後,補充一些非細胞結構,強調這些生命也離不開細胞。最後落實到,無論是細胞結構生物還是非細胞結構生物,都離不開細胞。

一節課下來,雖然沒有完成課本的全部教學內容,但是很明顯感覺到了學生基礎各異,但對生物還是很感興趣的,相信以後會跟他們共同進步的。

高一生物教學反思5

通過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發現以下幾個問題:

一、不知道高中生物學習的重要性

二、國中幾乎沒有學過生物,甚至連專職的生物教師都沒有,生物基礎知識匱乏。

三、不知道生物學習方法。

針對以上幾個問題,我們在教學中做到以下幾點:

一、在第一節課上首先明確高中生物雖然是小科,但也是主課,必須學習並且閉卷考試,最重要的有兩次考試,一次是高二的小大學聯考,必須考60分以上,如果得90分以上大學聯考還可以加一分,即使小大學聯考改革,會考也肯定會存在。另一次是高三的大學聯考選修科目。不能再像國中那樣認為生物只是副科,可以不考試。

二、無論國中有沒有認真學習過生物,大家現在的生物學起點都是一樣的,既然起點都從零開始,那誰也沒有理由學不好。

三、生物雖然是理科,但是要記憶的知識點很多。所以生物的學習方法第一要在課堂上認真聽講,做好筆記,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與複習。第二在理解的基礎上背書,記住課堂上強調的重點內容。在課堂中經常提醒學生認真聽講,做筆記,養成良好的生物學習習慣,成績會不斷提高。

高一的生活過去了半個月,學生也漸漸進入了學習的狀態,已經有很多學生找到了自己的學習方法,也在不斷地努力。還有一些學生思想上在徘徊,不願意把力氣用在學習上。最終的成績就是這樣拉開差距的',我們能做的就是在課堂中督促學生,在課堂內容的講解中融入一些有意思的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絕大多數的學生能把我們生物這門課學好。

高一生物教學反思6

生物學作為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研究自然界中一切物質的運動、物質結構及變化、物質相互作用的基本規律的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科學的嚴謹性。同時作為一門基礎學科,以技術應用廣泛、知識創新快的特點,具有廣泛的應用性和不斷的創新性。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不斷髮展變化的今天,我們每一位生物老師應不斷轉變教育觀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使學生具有紮實的基礎知識、科學求實的態度、靈活多變的思維方式和強烈的創新意識。這就要求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應牢牢把握“求實、進活、求新”的教學三原則,不斷取得新的教學成果。

一、求實——紮實嚴謹,聯繫實際

1.紮實嚴謹

在生物課堂教學中,應當紮紮實實抓好生物概念、生物規律等基礎知識的教學,在具體教學中,要搞清生物要領的形成過程,講清生物概念的定義、含義及特性等,有時需要通過舉例、作圖等手段讓學生加深對抽象生物要領的理解。對生物規律的講解中,要注意引導學生通過分析、概括、抽象、推理、歸納等思維活動得出結論,同時要講清生物規律的適用條件和範圍及生物規律中各生物量之間的關係,必要時對其相關的概念規律要加以比較區別,消除學生對生物概念規律的模糊感。

在習題講析中,要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即啟發引導學生認真審題,挖掘隱含條件,抽象生物情境,提出規律列式求解,做出結論並加以討論等,做到解題過程步驟完整,推理嚴密。

2.聯繫實際

生物課堂教學應理論聯繫實際,注重應用,這既是生物學科特點的必然體現,也是適應素質教育的迫切需要的表現。

在課堂講授中,教師應儘量列舉大量的生活、生產中的實例,向學生介紹現代科技知識,這樣可拓展學生的視野,提高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在習題的講析中,選例除了要注重習題的'典型性外,更要注意習題的實用性,以及滲透相關學科知識的結合性。

加強課堂演示實驗教學,除了

課本上必做的演示實驗外,教師應當善於觀察,挖掘生活實例中的生物原則,設計一些實驗裝置在課堂上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求活——方法科學、靈活多變

1.方法科學

在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分析、體會建立生物概念、生物規律的科學方法。在中學生物課本中,用科學方法建立生物概念、探索生物規律的內容是很多的。

2.靈活多變

教師在課堂講授中,應根據課程結構設置內容特點、課型特徵以及學生的實際和教學環境,採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知識方法教育要靈活,在課堂上,教師應根據不同的課型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思維方法訓練要靈活。在解決生物問題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從不角度、不同側面去分析問題,做到一題多思,一題多變,一題多解,多題一解,教師應當有目的對學生進行各種思維訓練。

三、求新——轉變觀念,創新教育

“求實、求活、求新”三原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是有機的統一體。二者相輔相承,層層遞進,求實是基礎,求活是關鍵,求新是目的,只有具備紮實嚴謹的基礎知識,才能轉變成靈活的思維方法,最終表現出獨特的創新能力。<

高一生物教學反思7

備好課,上好課,是教學常規的基本要求,那麼什麼是好課呢,在不同的年級不同的學科應該有所差異,在高一生物課的現行課標的要求下,我認為一堂好課的標準應定位在“ 不是看教師有無出色的表演,而是看學生有無出色的表現” ,應該把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能體現出來,有張有弛的節奏,一切以學生思維的互動、能力的訓練、情感的培養為主。

高一《蛋白質》是教學難度相對較大的一節內容,又是非常重要的考點。在這節教學中我採取了讓學生自己製作圖片,演示蛋白質的形成過程來體會事物的變化過程,發現知識內在的規律的教學策略。在課前做好卡片每四人一套( 為節省時間教師自己做好給學生) ,在卡片上寫有-NH2 ,-COOH ,-CH3 ,-R …等基團, 在課堂上讓學生四人一組找到相關基團組成書上給出的幾種氨基酸並比較這些氨基酸異同點, 得出氨基酸的'定義。 再將拼出的氨基酸脱水縮合開成二肽、三肽與四肽讓學生找出水分子是怎麼產生,有關原子來自哪個基團,肽鍵指的是哪部分是由哪些基團組成, 在脱水縮合中與哪些基團沒有太大的聯繫等問題的答案,並數出有關肽鏈數與肽鍵數與水分子數,為後面找找規律作好準備。再由幾個組的同學合作拼出形成更長的肽鏈,並計算有關肽鏈數與肽鍵數與水分子數的關係,以及有關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最後全班同學把所有的肽鏈一起形成三條長的肽鏈(形成蛋白質的一級結構),再一起計算情況的分析基團變化、分子變化及相關計算得到相關規律。在此基礎上總結出蛋白質多樣性的原因,這些問題的答案讓學生自己講出來,這一方面又培養了學生總結歸納的能力,又可以解釋其他同學可能存在的疑問,當然也會暴露出學生思維的欠缺,問題能得到及時的反饋與彌補。這樣一來就基本上可以由學生自己解決這一節中的重點與難點,同時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探究能力和總結規律的能力,切實體會物質的變化過程,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我記得以前有一位英國科學家的一個研究結論:我聽(記住20% ),我忘記;我看(記住40% ),我記得;我做(記住80% ),我學到;我教(記住96% ),我掌握。放手讓學生自己體驗那不就OK 了!

高一生物教學反思8

20xx年X月X日 X天

本學期我擔任高一生物學科教學工作,從考試情況來看,成績不算理想。認真回顧這半年的教學工作,做如下總結。

在教學中,我長期細心觀察無心向學、成績始終不能有較大進步的學生,我發現他們沒有真正意識到學習是一個努力、嘗試、體會的過程。優越感使他們養成怕麻煩--急於求成,想一步到位得出答案,基於此,在教學中我試着運用了賞識教育法,有效的克服了這一問題。學生的意志、毅力也得到很好的培養、提高。只要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心理訓練,養成健康心理----講究方法,敢於挑戰,定能使學生學有所成。

總之,整個教學環節讓學生在主體積極參與、操作、交流、動腦、動口的探究性學習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應用概念。實踐證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煥發師生生命的活力,讓課堂更精彩。

針對情況,我準備採取如下措施:

第一。轉變學生學習態度。針對一部分基礎較差的學生,我要拉近與他們的關係,走進他們的心理,找出根源,轉變學生對學習的錯誤認識,消除學習中的消極情緒。給予他們學習方法的指導。

第二。加強課堂管理,提高課堂效率。要改革自己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之願意學,樂意學,積極主動地學。在每節課上,每次作業都要培養學生的審題意識與能力。在夯實基礎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綜合能力以及工整的書寫。培養學生細緻審題的能力,防止馬虎出錯。

第三。努力提高自己。平時多看一些有關教學方面的資料,特別是與自己所教年級有關的。多聽課,多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

第四。認真備課,精選試題保證學生學足,學精。

第五。虛心向其他老師請教,進一步提高教學成績,加強學生能力的培養,實現優生成績的提高。

第六。加強課堂教學的靈活性,用書要源於教材又不拘於教材;要服務於學生又要不拘一格;加強課堂教學中的尋求規律的教學。這樣,不僅使學生學到知識,而且還培養了學生探究規律的科學精神和創新精神。

高一生物教學反思9

今年已經是我人生第三個年頭的教師生涯。前兩年我主要負責生物選修模塊的教學,這個學期是我第一年的高一生物課程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高中生物必修模塊與選修模塊的差異。這個學期,基本上結束了必修一的教學,下面是我在必修一模塊教學中的一些體會和思考:

1、 教學觀念的轉變及課程目標的實現

教師是學生課堂學習的合作者、與學生共同探究的對話者。傳統的教學模式基本上是教師講、學生聽。現代教育理論認為: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這種統一的實質是交往。教學是一種對話、一種溝通,是合作、共建,是以教促學、互教互學。教師不僅傳授知識,更是與學生一起分享對課程的理解。本着教學方式應當服務於學生的學習方式這一教學思想,教學中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知識、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得到充分發展。通過全組教師參與式的研討,運用課改的理念,對課例進行分析、模仿、借鑑,從中領悟一些新穎的教學方式,啟迪自己的課堂教學,加強集體備課,取得共識,發揮羣體效應,全面挖掘教材,探討教學方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間互相聽課,課後及時組織評課,傾聽教師的意見。通過聽課、交談等途徑將教師一些好的教學方法進行梳理、小結。通過教師之間的合作、交流,使得教學方式呈現個性化、多樣化。

2、充分發掘教材資源和教學方法的多元化

新教材中的課程資源是十分豐富的,具有基礎性、先進性、時代性的特徵,與社會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最大的變化是呈現形式上的變化,每章節由章首頁、若干節、本節小結和自我檢測四個部分組成。每節由問題探究、正文、旁欄、練習四個版塊組成,旁欄又安排了“相關信息”、“知識鏈接”。每節課均以“問題探究” 開始,通過觀察圖片、創設情景、討論問題進行課堂導入,這些情景、問題貼近生活,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並且步步深入,引導課堂內容的呈現。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或展示圖片等手段,發揮學生的視覺感官,讓學生去看、去想、去説。“本節聚焦”是一節課的具體學習目標;“相關信息”是對正文主欄內容的補充和延伸。“知識鏈接”是不同章節的前後呼應,形成概念間的邏輯聯繫。對正文中的“資料分析”(或資料收集和分析)和“思考與討論”多采用自主學習、探究和小組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去討論、去操作、去試驗,從而對知識進行歸納形成概念,得出結論。每章節後面都編排了些習題,這些課後練習和章檢測題比以前要求高了,增加了與生活實際聯繫的練習題,特別是增加一些活題,如技能應用、拓展題,有一定難度,既有思維拓展,也有知識用,還有某些科學探究技能的訓練等。對於這類習題採取小組討論的形式,讓學生暢所欲言,發表各自的觀點,再由學生進行相互評價,最後由老師加以點評,從而使學生經歷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悟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3.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教師對學生的相信是一種巨大鼓舞力量。陶行知先生也這樣忠告我們:“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飢笑中有愛迪生。”作為老師,應該相信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希望,每一個學生都具備成功的潛能,而教師的作用,就要喚醒學生的自信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反思,古語云:“學起于思,思起於疑”。 “小疑則小進,大疑而大進”。可見“質疑”的重要性,在生物教學中,它更是培養學生洞察能力,啟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起點,比如剛剛高一學生學習的呼吸作用知識,本部分知識與每個人的實際都很接近,也有很多問題值得思考,但目前我們學生的問題意識卻非常薄弱,學生課堂發現和提出問題的積極性隨着年級的升高,變得越來越低,這種現象確實值得我們深思。學生問題意識薄弱的具體表現:

(1)不敢或不願提出問題。好奇心人皆有之,但由於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學生雖有一定的問題意識,但怕所提問題太簡單或與課堂教學聯繫不大,被老師和同學認為知識淺薄,怕打斷老師的教學思路和計劃,被老師拒絕,所以學生的問題意識沒有表現出來,是潛在的狀態。對於教師來説,就是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其發揮作用。

(2)不能提出問題或不善於提出問題由於受傳統教與學思想的影響,學生長期處於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造成學生不善於思考,思維惰性大,問題意識淡漠或沒有,不能或不善於提出問題。針對以上情況制定其策略:

(1)溝通師生感情,營造平等、民主的教學氛圍。

(2)滲透事例教育,認識“問題”意識。

(3)創設問題情況,激發提問興趣。

(4)開展評比活動,激發提問興趣。 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首先要求我們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變革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教學方法,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促使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發展,但隨之也有一系列的問題出現,那就是課堂上組織教學出現了相應的難度,往往是易放難收,遇此情況是讓其發展下去,還是把他們的熱情消滅在此,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4、緊抓探究性學習提高學生的能力

以探究、實踐為核心組織教學。脱離探究、實踐的生物教學不能適應將來新課標的要求,只有經過認真探究、親身實踐,學生的生物能力才能得以切實提高。《分子與細胞》中有四個探究性實驗,這些探究活動改變傳統注入式或啟發式,而是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通過各種途徑尋求答案,在解決問題的思路和科學方法上加強點撥和引導。一開始對於這些沒有定路可循的探究活動,我們確實很是費了腦筋。怎樣開展這樣的課程,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己做?學生的能力有限,結果定是一片混亂、一無所獲;還是像傳統驗證性實驗一樣給個經典的套路,直接告訴答案,死記硬背下來?那樣的話學生的能力得不到提高,這些課程就失去了原有的意義。經過我們備課組的共同探討,我們對探究性實驗採取兩種手段:

1、設置恰當的問題情景,引發有價值的課堂交流。

2、營造複合型、多元化的課堂交流氛圍。教材中的探究提供了背景資料和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現象,通過這些現象和知識點的聯繫,從而提出問題。學生對生活的問題很感興趣,迫不及待地想找出問題的答案,有了問題之後老師不能直接給出答案,而是引導學生通過蒐集資料或者設計探究方案,自己尋找問題的答案。

5、 多方位地評價學生

新課改對學生的評價不在以考試成績作為唯一的評價手段,而是本着一切為了學生髮展的理念,採用多元化的評價手段。經過備課組的多次研究,本學期我們的評價內容包括模塊考試、單元測試、實驗技能和平時表現(包括預習作業、課後作業、課堂表現)。

6.建立平等的教師和學生的關係

在賞識教育中,老師和學生的關係是平等的,教師在學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權威,學生也不是唯命是從的卑微者。師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關係,學生才有了安全感,才能充滿信心,思維才有可能被激活,才可能敢於提出問題,敢於質疑。這樣,就為學生的積極主動參與,創設了一個輕鬆愉悦、民主和諧的環境氣氛,促使學生產生了強烈的求知願望,即親其師,學其道。成功的教學依賴於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這種氣氛的建立需藉助一些手段,如温柔的目光,殷切地希望,加強師生間的情感交流,使學生更加依賴老師,從而激起學生更大的學習熱情,這是學生學好生物的關鍵所在。

高一生物教學反思10

本學年我擔任高一(1)班、(2)班的生物教學工作。對於近來教學工作我總結以下幾點:

一、課堂教學重在準備,做到有備而教,教而有思,思而有得。反思教學設計要堅持“以學定教”的精神,就要有較強的預見性。

1、能預測學生在學習某一教學內容時,可能會遇到哪些問題;

2、能設想出解決這些問題的策略和方法。這就對教學計劃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進行思考,主要包括四個方面:①對象分析。只有全面瞭解學生,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自我反思,才能科學地切合實際地確定教學的起點、深度和廣度。②教材分析。首先要通覽教材,鳥瞰全局;其次,精讀教材,把握重點和難點;再次,泛讀教材,多涉獵。這樣才能對一些內容進行必要的刪減、調換和補充;才能分析教材中呈現的排列順序能否直接作為教學順序。在教學重、難點上教學目標與學生實際有否差異等。如在制定學期教學進度計劃時,就把教材中的排列順序做適當的調整。如“有絲分裂”與“減數分裂”結合,“減數分裂”再與“遺傳的基本規律”結合,選修本的“光合作用”與必修本的“光合作用”結合等。③教學組織,包括提問設計、組織形式,反饋策略。④總體評價。教學特色、教學效果、教學困惑與改進方案。這種反思能使教學成為一種自覺的實踐。

二、、課中反思,以下是我在以後的課堂中自己應該完善的地方。

1.應該多做練習,這樣能迅速把握重點、難點和常考點。

2.每節課講完後可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把相關重點知識背下來。

3.對平時不認真聽講、不做筆記本、不帶課本的同學及時補救。可以讓他們在放學後留下來抄筆記或課本,或者背課本。

4.想盡辦法尋找實物讓學生形象地瞭解知識。比如“做細胞的模型”時,可用月餅盒、硬紙板、玻璃片等等向學生展示實驗用具;講到種子植物時可多帶幾樣種子觀察,同時也可以讓學生了解到我們學的知識就在身邊運用。

總之,高中生物課的.教學,教師要不斷地進行反思,也就是能在課前對課堂教學發生的一切具有鮮明的預見性,在課後能將課中的教學行為和相關體驗上升為一種新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能根據各種教育現象適時作出適當的反映,從而體現和實踐自己的教學風格與教學特色。

高一生物教學反思11

20xx年X月X日 X天

日子過得真快,轉眼間,一個學期就要過去了。在校領導和同事們的幫助下,我順利的完成了本學期的工作。回顧這一學期,既忙碌,又充實,有許多值得總結和反思的地方。現將本學期的工作做一個小結,藉以促進提高。

一、加強學習,不斷提高思想業務素質。

“學海無涯,教無止境”,只有不斷充電,才能維持教學的青春和活力。而學校的領導也時常告訴我們,作為一名教師,只有你有一桶水,才能倒給學生一碗水,特別是年輕的老師更需要學習。所以,一直以來我都積極學習。一學期來,我認真參加學校組織一些培訓。另外,我還利用書籍、網絡認真學習了生物新課程標準、有效課堂教學方面的知識、以及相關的文章等。通過學習新課程標準讓自己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也明確了今後教學努力的方向。隨着社會的發展,知識的更新,也催促着我不斷學習。平時有機會還通過技能培訓、網上聽課、公開課等使自己在教育教學方面不斷進步。通過這些學習活動,不斷充實了自己、豐富了自己的知識和見識、為自己更好的教學實踐作好了準備。而且也非常感謝學校為我們報名參加中國小班主任遠程培訓,參加完這個培訓,我感覺收穫良多,這項培訓也給我這個菜鳥班主任帶來了許多有用的訊息。

二、求實創新,認真開展教學、教研工作。

教育教學是我們教師工作的首要任務。本學期,我努力將所學的新課程理念應用到課堂教學實踐中,立足“用好新教材,實踐新理念。”力求讓我的生物教學更具特色,形成獨具風格的教學模式,更好地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提高生物教學質量。

我任教八年級的生物課,在日常教學中,我堅持切實做好課堂教學“五認真”。課前認真作好充分準備,精心設計教案,並結合各班的實際,靈活上好每一堂課,儘可能做到堂內容當堂完成,課後仔細批改學生作業,不同類型的課, 1

不同班級採用不同的批改方法,使學生對生物更有興趣,同時提高學生的`生物水平。另外,授課後根據得失及時寫些教後感、教學反思,從短短几句到長長一篇不等,目的是為以後的教學積累經驗。同時,我還積極和其他任課教師進行溝通,瞭解學生,改進教法,突破學法。針對新教材,我也使用了一些新的教學方法方式,積極進行校本課程的開發與設計,設計了“遠離煙酒(調查活動課)“人的性別決定(遊戲課)”、“蚯蚓在哪兒爬得快(實驗探究)”等課,着重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對於生物課的教學,我採用系統性、階段性相結合的原則,做到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使每堂課都能讓學生有收穫。我也自己動手做了一些教具,蒐集了一些教學視頻還有做了一些教學PPT,以豐富學生的總之,不管在課堂教學,還是在課外活動中,我都以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的素質為目標,力求讓生物教學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起到更大的作用。

高一生物教學反思12

1、教材分析

本節是必修一第三章第三節教學內容,細胞核是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對細胞的亞顯微結構和功能的認識將更加全面和完整,進而從生命系統的角度認識細胞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為以後的學習做鋪墊。

2、學情分析

經過前面細胞膜和細胞質相關內容的學習,學生對細胞各部分結構和功能有了一定的認識,本節細胞核的學習完後要注意引導學生形成統一的認識,構建知識的整體性。

3、設計思路:

1)情境導入:用多利羊誕生過程的一段視頻引導學生思考:“與多利羊相關的有三頭羊,它更像哪頭羊?為什麼?”學生應該都能想到是跟提供細胞核的A羊最相似,但具體原因可能很難表達出,以此進入本節的學習。

2)課中互動釋疑

首先用課件展示本節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以及問題生成單的相關問題整合,然後正式進入課本內容的教學。可以分為三大部分來進行教學。

①細胞核的功能:主要是通過分析P52的四個資料分析來總結。由資料1和4為一組,資料2和3為一組,分別得出細胞核控制着細胞的遺傳和代謝。考慮後3個資料都有對照實驗,所以在分析資料1時設計瞭如下的問題“問題1:美西螈的膚色是由細胞核還是細胞質控制的?問題2:此實驗完善嗎?如果不完善還應該做怎樣的補充?”由學生思考並進行回答,資料2有圖和文字説明就由老師簡單分析了一下,考慮到資料3有文字説明無圖,資料4有圖但無文字説明,就分別採用叫學生根據圖來描述實驗過程和根據文字提示來畫圖的`方式,一方面想看看學生是否真理解了課本的實驗過程,另一方面也可以鍛鍊他們的表達能力。

②細胞核的結構:因為課本已經把相關結構和功能標註在細胞核結構模式圖旁,老師就不再重複,就由學生集體朗誦了一遍,然後提了下面的問題“1、代謝旺盛和不旺盛的細胞相比,哪種細胞的核孔較多、核仁較大?為什麼?2、核孔是一個簡單的通道嗎?一切大分子都可以由核孔通過嗎?3、DNA、染色質和染色體是什麼關係?4、在細胞核中,與其功能有關的最重要的物質是什麼?為什麼?這種物質位於什麼結構上?”問題在小組討論後依次解決,最後為了讓學生進一步掌握細胞核的結構,要求他們畫出細胞核的平面圖並進行標註並完成課堂相關對應練習題。

③總結:細胞的相關結構,使學生認同細胞是一個有機整體,在此基礎上嘗試製作真核細胞的結構模型並在課堂上進行展示。

最後,佈置本節的課後練習。

4、教學反思:

①採用三段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注重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價值觀幾個方面來落實教學目標。

②教學程序設計處處體現問題意識,突出生本意識,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③對細胞核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地方利用動畫以及結構圖的形式給予展示,變抽象為具體,突破了難點。

④給學生思考的機會,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體現在他們通過本課的學習能順利的總結出細胞核的功能以及細胞核為什麼是系統的控制中心了。

⑤不足之處:

由於本節課新課標要求的容量較大,並沒有在40min的課堂上完成全部的教學設計內容,模型的展示只能在課後完成;

部分內容在呈現時偏快,一些同學未能及時加以鞏固;

雖然在課前佈置讓每一個同學都要先根據導學案做好相關的預習,但是依然有個別同學沒有做。這就提醒我們:對課前預習的監督要加強,比如可以把導學案發下去後定個時間再收起來進行檢查…

在課堂教學時注意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並適當將問題的設計更貼近理解能力較低的學生,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並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來提高課堂效率。

高一生物教學反思13

每次學習“生物的遺傳和變異”內容時,都很費一番心思。因為這部分對學生來説是全新的內容,雖然趣味性也很強,內容本身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但書本呈現的內容較為抽象,隱含的內容也很寬泛、深度較廣,並且有些練習題難度也較大,還出現了教材上沒涉及到的專有名詞。如果僅僅學會課本內容,不進行專題訓練,還是應付不了各種類型的題目。

新課程的理念告訴我們:如果我們的教師依然停留在“傳道、授業、解惑” 的認知層次,只是把一些叫做“知識”的東西硬塞給學生,那麼學生即使學得再多,充其量也就是學會了某些知識,而沒有學會學習的.方法。新課程理念下的“遺傳和變異”該如何實施,才能即學會一些方法,有應付各種題型呢?我認為比較好的做法是書本上每節內容,還是引導學生以自學為主,稍難的知識可以發動學習討論,並且要根據學生的具體表現隨時改變教學方法。例如:教學過程中,基因突變的原因分析--鐮刀型細胞貧血症,預設了小組討論。可在巡視中,發現許多小組的討論好象只是為了完成討論的環節,只講了幾句就停止了。瞭解情況後,發現學生並沒有深入瞭解孟德爾的遺傳規律,這種情況下必須對課堂預設立刻作出調整:不然課堂效率可想而知。當時的調整是由教師提示各環節的要點問題,學生思考回答,然後教師講解補充完整。再隨機出一些練習題,鞏固所學知識,訓練解題思路。

通過教學實踐發現,剛學完這部分內容時,大部分學生是很糊塗,面對具體題目感覺無從下手,只有經過一段時間各種題型的訓練後,思路才逐漸清醒。因此,在題型訓練的過程中,就需要教師的細緻講解和補充相關知識。例如:學完三種可遺傳變異後,如果不比較三種變異,學生就難以區分三種變異的區別和聯繫。所以適當補充一些知識是有利於學生理解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有些內容需要適當加以補充。

高一生物教學反思14

一、夯實基礎,注重學科內的知識聯繫,形成知識網絡

近幾年來大學聯考試題強調以能力立意、加強能力測試,但不是説我們可以忽視和放鬆基本知識的教學,恰恰相反,生物學的基本概念、規律和原理還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離開了知識的積累,能力是很難形成的。

在基礎知識的複習中教師要注重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學科的主體知識,注重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繫,要引導學生及時歸納總結,構建生物學知識的網絡體系。在複習課中,不少教師喜歡用括號的形式把知識點的有關內容括起來,認為這就是知識網絡,我認為那只是概括了一個知識點的內涵,是某個知識點或某方面知識的具體化而已。

要把它擴展為一個知識網,應該是以一個知識點為中心儘量聯繫與此有關的知識點,並使它們有機地連成一體。例如光合作用是一個知識點,它的內涵包括光合作用的概念、條件、場所、意義和過程、反應式等。把光合作用與葉綠體的結構和功能,與呼吸作用、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水分代謝及礦質代謝(從光合作用的原料、酶的組成、ATP的組成等方面看)等知識有機地聯繫起來才是一個知識網。這個網還可以進一步擴展與農業生產中作物增產、社會熱點問題(如温室效應)等聯繫起來。

二、加強學科之間的交叉滲透

跨學科命題是大學聯考命題改革中的一項重要舉措,其目的是通過學科間的知識綜合,考查學生對中學所學相關課程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應用這些知識和技能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促進中學教育教學改革,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面對這種改革,我們作為一個普通的生物學教師,首先要搞好本學科的教學,“種好責任田”。在此基礎上,應努力介紹生物學與其他學科知識的相互聯繫,對一個問題的解決,不但從本學科,而且儘可能聯繫、類比相關學科。例如涉及到葡萄糖時,不但要從生物學的角度讓學生了解葡萄糖的分子式及其作用,瞭解葡萄糖如何分解釋放能量的過程,瞭解葡萄糖是如何通過光合作用產生的,還可以聯繫到化學知識,讓學生複習葡萄糖的化學性質,進而瞭解如何鑑別葡萄糖。

三、注重改革課堂教學

1)複習內容的調整,應從以下幾方面着手:

a、加強學科內綜合:這一調整的主要目的是引導學生將零散的知識點概括、綜合、歸納形成知識鏈,進而構成知識網。例如我們可以將教材知識結構重新組織,分成這樣幾個單元:生物的結構和功能,生物的代謝,生命活動的調節,遺傳和變異,生物與環境。甚至可以以問題的形式組織教材,如生物體是如何構成的?生命活動是怎麼進行的?生物與環境有什麼關係?親代與子代有什麼聯繫?等等。

B、加強學科間的聯繫:見前面。

C、加強理論與實際的聯繫,關注生物學科研究的熱點問題。所謂生物學的熱點,主要是指哪些影響最大、幾乎人所共知的問題,同時也是學生能夠接受的內容,而不是指偏、難、怪的內容。如人類基因組計劃、克隆、基因工程、生物多樣性與可持續發展等。理論聯繫實際則是指將生物學知識與自然現象、生產和生活的實際聯繫起來。例如:無土栽培與植物的礦質代謝、癌變與生物的變異、環境與生態學知識、光合作用與糧食增產等等。

D、加強探索性實驗:如後所述。

2)改革教學方法。改革的出發點就是要調動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去。教法要靈活多變,要徹底拋棄一講到底、一練到底的教學形式,多采用討論式、引導式、過程式的教學。在學科內綜合的教學中,可多采用引導式教學。例如,複習細胞分裂就可以採用引導式,()什麼是細胞分裂?細胞分裂有哪幾種方式?

每一種方式有何特點?細胞分裂對生物的生殖和發育有何意義?細胞分裂與生物的遺傳和變異有何聯繫?通過提出問題,創設情景,一步步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串成鏈、連成網。在一些跨學科的、理論聯繫實際的、研究熱點的內容中可以多采用討論式的教學。在探索性的實驗教學中應多采用過程式的教學。

不論採用那種教學方法,我們都要把落腳點放在發展學生的.能力上。也就是説要以發展學生能力為基礎來選擇和利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在高三的複習中,尤其要注重學生綜合、分析、識圖、實驗設計和操作、求同存異思維等方面的能力的發展。因為這些能力在大學聯考中常會考查到。

四、加強對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

連續幾年的大學聯考試題都十分強調考生的實驗能力。有的題目是改正錯誤的實驗步驟、有的是要求設計實驗步驟、有的要求預測實驗結果或分析實驗現象等。這些題目從方案到結果的分析都是開放的,給學生以更大的思維空間,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和創新精神,真正是在考能力。

它給我們一個導向:教師講實驗,學生背實驗肯定不行;照着教材的實驗設計依樣畫葫蘆做實驗也不行。在實驗教學中我們必須讓學生真正弄懂實驗原理,弄清實驗中每一步設計的科學依據。要讓學生掌握整個中學階段生物學實驗所涉及到的一些科學實驗的基本方法,如對比實驗法、單因子實驗法等。

同時應增加一些探索性的、開放性的實驗,放手讓學生自己設計方案、動手操作,切實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

高一生物教學反思15

轉眼間,這個學期就要結束了。靜心思考這一學期的工作,我和平時一樣都是認認真真教學、踏踏實實工作,本學期,我擔任高一年1、2、3班的教學工作並負責學校團委的工作,期會考後還兼任七年級年1、2班的教學工作。現將這一學期的情況做一個總結:

一、思想政治方面

這一學期,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始終堅持黨的教育方針,面向全體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和高中新課程改革的三維目標,確立“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學生主動發展”為中心的教學思想,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重視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培養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在這學期裏,我在思想上嚴於律己,熱愛教育事業。時時以一箇中共黨員的身份來約束自己,鞭策自己。對自己要求嚴格,力爭在思想上、工作上在同事、學生的心目中樹立起榜樣的作用。一學期來,我還積極參加各類政治業務學習,認真學習黨的十八大、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認真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業務水平。服從學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領導和老師們做好校內外的各項工作。

二、教育教學方面

在教育教學工作方面,我堅持上好每堂課。每上一節課,我都做好充分的'準備,我的信念是-決不打無準備的仗。在備課過程中認真分析教材,根據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案。上課積極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課後還及時鞏固複習。

1、課前準備:備好課。

(1)認真鑽研教材、課標,對教材、課標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話、每個字都弄清楚,瞭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2)瞭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3)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及如何安排學生課後的活動。

2、課堂上的情況。

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特別是七年級年的學生自控力較差,更應該注意學生的信息反饋,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同時,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悦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語言簡潔明瞭,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注意開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上講練結合,佈置好家庭作業,作業少而精,減輕學生的負擔。

3、做好課後輔導工作。中學生愛動、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學習上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有的學生抄襲作業。針對這種問題,抓好學生的思想教育,並使這一工作貫徹到對學生的學習指導中去,還要做好對學生學習的輔導和幫助工作,尤其在學困生的轉化上,努力做到從友善開始。從讚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學生交談時,對他的處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

三、業務學習方面

教師的業務能力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提高了業務能力才能實現培養高素質學生的最終目標。為了提高自身業務素質,我做了一下工作。

1、積極參與聽課、評課和教學研討學習,虛心向同行學習教學方法,博採眾長,提高教學水平。特別是國中的教學,由於已經多年沒有擔任國中教學,在一些教材處理、課堂教學方面經常請教黃乙婷老師和莊怡慶老師。

2、培養多種興趣愛好,博覽羣書,不斷的閲讀教育教學著作。不斷擴寬知識面,為教學內容注入新鮮血液。

3、積極參加泉州市、晉江市及學校組織的教師繼續教育學習和培訓,不斷學習教育教學理念,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來組織教學。

4、積極與內坑中學教師進行教研、探討。本學期在晉江市進修學校、我校及內坑中學的大力支持下,本人還到內坑中學開了一堂同題異構的市級公開課。

四、其他方面

在平時的工作中,除了教育教學任務之外,我還負責學校團委的工作。並配合學校德育處開展相關工作。總之,在這一學期的工作中,我以一名黨員和教師的雙重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得到了學校領導,教師們及學生們的好評。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更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揚優點,改正缺點,開拓前進,為美好的明天奉獻自己的力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ngwu/r5r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