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文化 >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集合15篇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集合15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書筆記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文化苦旅讀書筆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集合15篇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

《文化苦旅》一聽名字就感受到文化之旅的辛苦,隨着餘秋雨老先生堅實而沉重的腳步,遊歷和探尋了大半個中國和世界,作者餘秋雨1946年8月生於浙江餘姚縣,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餘先生身居高位,被推舉為中國最年輕的高校校長,他卻突然辭去一切行政職務和高位任命,孤身一人尋訪中華文明的重要遺址,二十世紀末又冒着生命危險,貼地穿行數萬公里考察了巴比倫文明,希伯來文明,阿拉伯文明等一系列重要的文化遺址,正是這萬里之行,才凝聚出一篇篇流傳千古的散文。

讀《文化苦旅》是讀行走的哲學,那是屬於我們的中華五千年的文明,裏面的古蹟使文明經歲月沉澱的珍寶,是我們探尋祖先的文明的橋樑,在遊離山水之間去感悟一些人生的真諦,得到心靈與遠古時期的對話,感受歷史的發展更,感歎先祖的偉大智慧與辛勞。書裏不僅有歷史的匆匆過客,還有漂泊一生的落魄之人;不僅有空守着古老文化遺產的範欽的後代們,還有淳樸善良但右愚昧無知地剝奪美的人;不僅有莫高窟的玄祕與聖潔,還有黃河文明的盛衰歷史;不僅有江南的秀美與嬌豔,還有宇宙的悠遠與深沉。食這樣的文化大餐就是享受一次心靈的洗滌,收穫一路聖潔的花香。大概每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需要一些歷史事件才能得以豐富,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古蹟,文化的作用則是把古蹟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與人類精神感悟出來,並讓其感染千萬炎黃子孫,這一點餘秋雨做到了。

讀《文化苦旅》並不是一件舒心的事,因為要用心去感悟,也同書一道,漫步這條文化之“苦旅”,也是一次人生之“苦旅”,而作為一名教師,除了要努力是實現人生的自我價值,我們還能為祖國做些什麼呢?無疑三尺講台便是我們實施拳腳的主陣地,用我們的方式讓孩子瞭解歷史,銘記歷史,傳播文明,傳承文化,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激發他們的民族精神,完成好為祖國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這一重大使命,無愧於太陽下面最光輝的事業這一聖神稱號。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2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教授的一本文化散文集。

他用腳步來尋找,中華文化是什麼,這樣一個問題讓他走了很遠很遠的路,在西北高原上,尋訪敦煌,尋訪陽關,問候沙鳴山、月牙泉。他用心聽歷史的咒怨,聽文化的唉歎,用他自己的話來説是寫了一本“旅行考察記”就事論事,見事論事,對中華文化是不夠的,不全面的,所以他必須走到國外,換一種眼光,對比地看中國文化,他用紙筆將大家頭腦中一個個物像清晰化、明朗化。他描寫的不是景物,而是看到山水鳥魚、亭台樓閣後心中的想法和被塵封無人問津的歷史,可憐朱耷面臨朱家王朝的最後覆沒,只好先僧後道,清心寡慾孤苦一生隱沒在山林中。這還不算,多麼一位優秀的藝術家號八大山人。説道對八大山人的瞭解,居然有人寫“中國歷史上八位潛跡山林的隱士,通詩文,有傲骨,姓名待考”。不知朱耷看到會作何感想,他又能怎麼想呢?無可奈何,只好作罷,笑之哭之了也。

餘秋雨就用這般手法將朱耷、蘇東坡一干中國文人,寫得淋漓盡致。他寫得愁悵,我們讀得也感歎。感歎老天怎麼不給中國文人、不給中國文化一個機會呢?莫高窟是一個巨大的民族悲劇,王道士只是悲劇中一個錯步上前的小丑,書上寫道:一位年輕詩人説:“那天傍晚,當國外冒險家裝滿箱子的一隊牛車正要啟程,他回頭看看悽豔的晚霞,那裏一個古老民族的從傷口在滴血。”王道士用莫高窟的大批文物、經卷換了外國人的銀元,換來了現在敦煌學專家的屈辱。彼時,又仔細想想這種衰怨是毫無道理的。機會一直有,只是這人們太忙,忙於戰爭,戰爭將天柱山的居家感一掃而光。在面對蒼翠山色的時候?站在山岔口餘秋雨是否感到蒼涼?在歷史的舞台下,天柱山是否感到寂寞?白了發的蘇州等候了千年,只好梳着一頭白髮,危嚴襟坐,而美名飄四洲西湖做着怎樣的夢呢?狼山腳下駱賓王在思索着什麼呢?信客匆匆走過每家的門口,吳江船悄悄地駛過太湖,牌坊依然肅穆地立在雨中,白蓮洞黑黝黝的洞口彷彿凝聚着宇宙,留下一個寧靜給三峽,李白乘舟遠去了……故然,中國文化有詩、有詞、有琴聲、有宗教,但歷史比它們蒼涼,它早把這一切用戰爭和時間剝削殆盡。不能讓可憐本已所剩無幾的中國文化留下一點兒什麼嗎?

中國文化不僅需要輝煌,廢墟也能將它點綴。

中國文化中“廢墟”兩字值得一提餘秋雨在文中説:“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這就是人類的大明智。”

“中國歷史缺少廢墟文化,廢墟二字,在中文中讓人心驚肉跳。”

“誠懇坦然地承認奮鬥後的失敗,成功後的失落,我們只會更沉着。中國人若要變大氣,不能再把所有廢墟驅逐。……”

現代中國需要廢墟文化。廢墟是葬送,也是反思。廢墟不需要掩飾!我們太善於掩飾!

餘秋雨説:“其實廢墟也是一種文明。”他把廢墟寫得悠久和古老,讓我感覺到廢墟不過是一羣上了年紀的老人,固執的想守住本屬於自己那獨特的輝煌。

仔細聽?你似乎能聽到夜航船搖漿的聲音?天一閣藏書的哀怨?都江堰雖穩當造福千年卻又無奈落寞的聲音?這便是中華文化的聲音嗎?蒼涼而荒老的聲音嗎?

中國文化究竟是誰人主宰的?只有能真正認清歷史風雲的人才能在順應歷史車輪的基礎上印出自己的車轍印。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3

拿起《文化苦旅》,我的心情是沉重而有壓力的,“文化苦旅”顧名思義,這一條文化苦旅是艱辛的。一改以前的輕鬆瀟灑,文字多了份蒼老和沉重。“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餘秋雨説:“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引發人生滄桑感。”倘佯在歷史的海洋中,他深深地陷入了他的思緒中,因中華民族文化的興衰得失而或喜或悲。

廬山,陌生而又熟悉的名字,在這裏詮釋了它的價值意義。

全書的主題是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其中<道士塔><陽關雪>等,是通過一個個古老的物像,描述了大漠荒荒的黃河文明的盛衰,歷史的深邃蒼涼之感見於筆端。

<白髮蘇州><江南小鎮>等卻是以柔麗悽迷的小橋流水為背景,把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和世態人情表現得形神俱佳。<風雨天一閣><青雲譜隨想>等直接把筆觸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出中國文人艱難的心路歷程。此外,還有早已傳為名篇的論析文化走向的文章<上海人><筆墨祭>以及讀者熟知的充滿文化感慨的回憶散文<牌坊><廟宇><家住龍華>等。作者依仗着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所寫下的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而且也為當代散文領域提供了嶄新的範例。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4

我讀了餘秋雨的《文化苦旅》。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時便被封面上那一望無際的大沙漠所吸引。封面上的沙漠,沉靜而悠遠,夕陽的餘輝在這裏投下一片陰影,近在眼前的是一道道車輪碾過的痕跡。這些軌跡,是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中國文化的艱辛跋涉?抑或是文化的苦苦追求與探索?

《風雨天一閣》寫了一座經歷數百年風雨滄桑的普通的樓閣,被一代代人世代保護着,卻終被強盜偷竊所騷擾,成為“一種極端艱難,又極其悲愴的文化奇蹟”。天一閣承載的文明與歷史太多太多。天一閣的命運正是當時中華文化的命運,中華的許多許多文化寶藏在靜靜地經歷數百年甚至數千年的風雨洗禮之後,竟未為人所敬,不為人所珍,最終落入虎口。而當其幾近滅亡時,人們才恍然醒悟,慌忙中搜尋回幾粒殘碎不堪文化碎片,歎息不已,可惜已晚了。

《蘇東坡突圍》使我明白才華橫溢、豪放高達的一代文豪蘇東坡被一羣奸詐卑鄙﹑強詞奪理的小人誣陷時的無奈與痛苦,被排擠,被批判,被嘲笑,被流放,可他卻並未喪失繼續努力生活、前進的勇氣。我小時候曾為蘇軾美妙清澈的水調歌頭所傾心,為他“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壯志所震撼,現在則為他的涅槃重生所深深感動和欽佩。他的自省不是一種走向乖巧的心理調整,而是一種極其誠懇的自我剖析,目的是想找回一個真正的自己。他漸漸迴歸於清純和空靈,習慣於淡泊和靜定。他的藝術和才情獲得了一次蒸餾和昇華,他真正的成熟了。在歷史和文化中永遠地站住了腳,永不流放。

如此多的歷史的真相和文化的美麗多愁在書中鋪展開來,一種從未有過的穿越的恍惚在心底盪漾開去。雖然我們對文化的瞭解可能只是一點點的表面,但我分明聽到了那樣深沉的腳步聲,咚咚咚,在叩響中國文化的大門。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5

《文化苦旅》帶領着我在歷史長河中漫遊。我們面前出現曾在歷史舞台上演出過的一幕威武雄壯的活劇,一個個偉在大的人物出現了,他們的身上體現了中國文化的良知和高尚的人格,但他們中的多數還是逃脱不掉那杯具性的結局。我的心被打碎了!但這破碎的心卻真的讀懂了中國文化。當莫高窟出土了大批極具研究價值的敦煌文物時,人們在為歷史喝彩。然而歷史卻上演了一幕極其荒誕的鬧劇,讓外國人大搖大擺地將一本本一箱箱的珍重文物搬到了他們的博物館裏。或許歷史是要故意磨礪一下那些過於執著的歷史學家們,讓他們只能憑藉外國博物館帶給的微縮膠捲來研究生長在中國的敦煌學。啼笑皆非的同時,我們不得不反問歷史,這種磨礪的代價是否太大了?當然,這部歷史更多地留給我的是對人生的思索。

“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到引發出人生淪桑感。”這是作者的感歎,也是對讀者的啟示。人的一生也是一段歷史。人生之路是彎彎曲曲;回頭看一眼留下的足跡,自豪的同時難免感到一絲惆悵。正因無論你擁有多麼輝煌的成功,卻總會留下這樣或那樣的遺憾。作者在山水之間跋涉是為了錄求歷史的足跡,文化的靈魂;我們在生活中跋涉則是為了錄求人生的真諦。

讀過《文化苦旅》,留下了苦澀後的回味;那麼度過漫長人生後,我們又將留下什麼呢?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6

本書文章類型是文化散文,世人多稱之為文化大散文,一“大”即體現在餘先生思緒飛徹古今中外,行文意境深遠,讀起來使人感到大氣磅礴,意猶未盡,彷彿與作者一同遊歷世界文化古蹟。同時,先生遣詞造句無不留心,光是閲讀也足以使人盡享文字之美。

全書分三部分,中國之旅與世界之旅多以面對“文化”之所感為主,理性中隱逸着感性,讀者面對的不再是一個個貼着所謂“文化”標籤的冰冷的名詞,它們有了温度,有了血液,有了個性。先生走遍世界各地,恪守先賢“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之理,將自己的認知與歷史相融,與文化相融,使人耳目一新。毫無疑問所謂文化其必有故事內藴,我們遊覽人文景點只談得上走馬觀花,而餘先生娓娓道來的行文使得它們似一位位老友,等着你,盼着向你傾訴一般。讀罷,方淺知文化之厚重。第三章人生之旅,讀起來也是五味雜陳。首先,若不是通過餘先生,很少有人可以瞭解到黃佐臨先生這位因為種種複雜原因而不被世人所熟知卻馳名國際的戲劇大師,先生對巴金、謝晉等人的記述也使一代大家的形象豐滿起來。它為我們打開了窺觀大家的另一扇窗口。然而,這本書在世紀之交一經出版發行,就將先生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而先生對此的態度,通過第三章便可略知一二。毫無疑問,他既不屑與跟風的大眾與跳起來的“小人”爭論些什麼,又為自己蒙受如此冤屈而憤懣,字裏行間展現的感情矛盾而複雜。同時,先生對自己取得的成就毫不避及,甚至屢次出現,以上種種都鮮明地展現了先生治學與為人的特點,倘若深思,每個人對先生的人格肯定有不同的見解。

古人有言,偏聽則暗。讀這本書,同需要我們的思想。例如,先生對王圓篆的評價,至少在我眼裏,是有失偏頗的。固然所謂功過之事皆為後人評價前人所用,而我們真正理解一個人,還是應該立足於他的時代,他的視角。如此,便少了不少的偏見。一位逃難的道士,自己守着佛教洞窟,化緣來的錢財自己分文未取,全部投入洞窟清理之中。他偶然發現如山的佛教經書,多次上報朝廷,深陷戰火的清廷無暇顧及。此時他將經文託付給據稱遠道而來的取經者,何錯之有?他確實塗改了壁畫,畫上了玄奘西行的新作,可他怎麼可能認識到一個連上報朝廷都渺無音訊的洞窟的藝術價值?令人唏噓的是,連“大唐聖僧的後人”換走千卷經書給他的二百兩白銀,他也悉數用來保護莫高窟。可悲可歎。這裏我們不妨換個角度。清廷之後也發現了其重要性,派人去拉經卷,一路上遭到的盜竊毀壞數不勝數,反而斯坦因竊去的部分在各大西方博物館都得到了妥善保管。若是全都留在中國,它們是否能全部挺過五十年的動盪,十年的文化浩劫呢?但在書中,先生將王道士描述得似中華民族的罪人,我想每個人心裏其實自有其答案。

拋開其餘不談,單論本書,確實值得細細玩味。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7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你我都孑然趨行於人生這段亙古的旅程,在坎坷中涅槃,於荊棘中重生,輕重緩急,酸甜苦辣,在與孤獨言和的過程中,所遇見的悲歡,始終無可提防。個體侷限性的約束下,你我用盡了全力,只為平庸地度過一生。

雖然如此,人生的最高境界,卻莫過於“活出自我”。《月亮與六便士》如是提到,“我看到了井然有序的幸福,可我更渴望狂放不羈的旅途。”這種信仰,在人世的逼仄狹隘下,而依舊跅弢不羈;在社會的框條科律中,而依舊狷狂乖張。

余光中先生便是最好的例證。十年飲冰,難涼熱血。先生曾以一懷鄉愁穿越故國兩萬裏,用一枚小小的船票,構建海峽兩岸久違的團聚;他曾與李白同遊高速公路,也曾夢迴東海,聽聽那冷雨;在月色與雪色之間,他曾體味天地第三種絕色,生命末了,他要葬在黃河之濱,終於能夠皈依這片熱土。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蹀躞,以此為歸。

我,終究是要回到這片土地。駐足回首,無窮歲月,不過是洗淨了我滿身塵埃,還我一個乾淨輕盈的靈魂。

那積澱下來的,都是無數的人贈予我的慷慨。那篩選出局的,都是每個時代的慎之又慎。

我慶幸啊,中國,我於這片神聖的土地孕育而出。時間果腹,也曾見識過無數荒誕可笑,也曾被滾燙的點點淚水灼燒,也曾被聲聲質疑包圍,也曾被生硬改變過,但是無數無數的過往,終成了成長的步步台階。

離家的我,是唐朝的出走文化,歸來的我,是閃耀的中國文化。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蹀躞,以此為歸。我是文化,中國文化!

在這個光怪陸離的世界裏,我們需要信仰。以夢為馬,去親吻柔和的歲月,去體察温潤時間,去慢慢接近,天地間最本真的美好。總之歲月漫長,然而值得等待。

時光中千萬塵埃,都會伴隨着風遠去,留下的,只有自己孤獨的背影。

時光荏苒,即使是有再多的不情願,但,青春與夢想,都會被時間吞噬,一去不復返。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蹀躞,以此為歸。最終留下的,就只能是滿目滄桑,和時光留在臉上的印跡。悲傷,痛苦,在我眼前都化為烏有。我能做的,就只有躺在草地上,望着白雲,遠去~遠去~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8

世間萬物,代代更迭,人們常將歷史比作長河,是在映射那無時無刻不在發生的“變化”二字,宛如奔騰不息的流水。而在這浩浩長河中,人類渺小得比不上一朵浪花,貫穿着整個歷史的也永遠不會是脆弱的人類生命,而是山、河、樹、石,以它們堅韌的生命,默默地佇立在河水邊,冷眼旁觀着時代變化。

很難想象,也許在未來不知多少個年頭之後,我們如今生活的城市是否還存在,是否也像如今我們眼中的“歷史”一樣,只剩下幾方石料、一口廢井。

讀《廢井冷眼》,我似乎能感受到作者見到那一口廢井時的心情,彷彿有時間的細流從指間流走,又彷彿時間在廢井的.冷眼中緩緩凝固。那時候眼前似乎燃起大火,灼燒着幾百年前的這口老井,燒沸了,又燒乾了,最後只剩下一副把一切都看倦了的千年冷眼。

作者説,“歷史很漠然,在多數情況下不講曲直,不講感情。”但我想,正是歷史的漠然使我們對自己也漠然了,可以以整個歷史的眼光去看待自己,又怎會在意那微塵般的跌宕呢?

歷史中的我們每個人都是匆匆過客,甚至像渤海國這樣繁榮的大都市也不過在歷史中存在了幾百年,還不如一個傳承幾代的文明。一切活着的都將死去,在歷史上,只有文化是永恆的。有人為自己一時的起伏長吁短歎,可倘若更加達觀地來看,也許依舊沒辦法解決當下的問題,但至少可以在人生的悲歡離合中保持一個淡然的心態。而當我們真的放下了、看透了,無論到哪裏都能隨遇而安。

這是冷眼教給我們的,也是歷史教給我們的。

再回頭看那顫巍巍佇立在土地上的廢井,儘管破敗卻顯得堅韌。那副冷眼已經見慣了朝代更迭、家族盛衰,想必再不會為什麼所動了。歷史是漠然的,但它使我們寵辱不驚,使我們看一切都是過眼雲煙。我想,這已是歷史最大的慈悲。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9

千年的時光,轉瞬即逝,然餘秋雨卻將在歷史長河中早已隕落的點點文化一一拾起,這段艱難的文化之旅,在人們心中永不消逝。

餘秋雨為世界瞭解中國建了新的橋樑,當之無愧是引領讀者泛舟世界禮貌長河的引路人。在《文化苦旅》一書中,不僅僅介紹了中國歷史上的著名人物,昇華了中華各地域文化的精髓,也對中華文化做出了充分的解釋。中華文化的完美風光讓讀者們一覽無餘,深刻體會到中華文化的價值和已逝文化的悲涼。

《文化苦旅》中,介紹了幾個地區獨特的文化,其中讓人們印象最深刻的是西域文化的敍述。一望無際的茫茫沙漠之中卻是存在着兩個禮貌交織而成的撼人心魄的文化,最具代表的便是莫高窟了。從佛教進入中國開始,一代代的佛像都在石窟中深刻、昇華、詮釋,這一切都與中華歷史接通了血脈,甚至成了一部由堅石雕刻的歷史,就如書中所説:“莫高窟被那些文物拉得很長很長,幾乎環繞了整個地球。那麼,我們的心境也被拉長了,隨着唐宋元明清千年不枯的笑容,延伸到整個世界。”最不能忘的就是王圓籙這個道士了,敦煌的壁畫便是由他毀之一炬,卻又能夠認為是他及時救助。若是他沒有將經書,壁畫與斯坦因換走,其必將被戰火毀之,可這是一個巨大的民族杯具,王道士只是這出杯具中錯步上前的小丑。在西域中還有“給浮囂以寧靜,給躁急以清冽,給高蹈以平實,給粗礦以明麗”的月牙泉。還有千餘年天天被虔誠的儀式滋潤着的喀什,被我們一向視為蠻夷之地的西域卻是藴含着如此巨大的文化,實在是文化之旅最不可磨滅的收穫啊。

不僅僅如此,《文化苦旅》也同樣對中華文化產生巨大影響的歷史文豪也具有獨特的見解。在黃州突圍一篇,便十分詳盡地從內因外因中講解蘇東坡被貶的原因,餘秋雨還十分幽默地寫道:“小人牽着大師,大師牽着歷史。小人順手把繩索重重一抖,於是大師和歷史全部成了罪孽的化身。”深刻地揭露出當時社會的現象。

在這一書中,我領略到了獨特的大漠文化,體會到了生態美的杭州文化,傾聽到了走西口時依依不捨的山西歌聲,和看到一隻看倦千餘年的廢井冷眼。這場文化之旅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中,帶來的是內心深深的震撼之情,讓人不禁流淚,不禁放聲悲鳴。天下任何一種禮貌都不能幻想自我長生不滅,正因如此,才需要這些文化的旅者去敍述去記錄這些消逝的禮貌,期間之辛苦不言而喻,《文化苦旅》正完美的體現了文化滅亡後深沉的格調。

“有這樣的地,天才叫天,有這樣的天,地才叫地,在這樣的天地中獨個兒行走,巨人也變成了侏儒。”讓我們一齊談《文化苦旅》,感受這永恆不變的文化之旅,感受這個天地。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0

閒敍:昨天前腳剛將簽名改成“世人都派餘秋雨的不是,其實人品和才情是該分開的。他的很多好句子,是驚心動魄的。”今兒就將博客重新開張為讀書博客。博客題目出自(樑)蕭統的《昭明文選序》,原文是“歷觀文囿,泛覽辭林”。囿字似有些偏,我便自作主張改為苑字。本意是用來記載一些讀書時零碎的思緒以及傾心的好句子,分為「摘」和「評」兩個部分。

餘秋雨《文化苦旅》的出現,是我所處灰色時空裏的一個驚歎號。儘管這裏面有一些文史硬傷、生造詞、欠斟酌等等小遺憾,總體是瑕不掩瑜的,我也是愛不釋手。於是先從這本書開始我的征程。

他的天地全都沉淪,只能在紙幅上拼接一些枯枝、殘葉、怪石來張羅出一個個地老天荒般的殘山剩水,讓一些孤獨的鳥、怪異的魚暫時躲避。——餘秋雨《文化苦旅·青雲譜隨想》

(1)計成,西施卻被家鄉來的官員投沉江中,因為她已與“亡國”二字相連,霸主最為忌諱。

(2)蘇州人甚至還不甘心於西施姑娘被人利用後又被沉死的悲劇。明代梁辰魚作《浣紗記》,讓西施完成任務後與原先的情人范蠡泛舟太湖而隱遁。——餘秋雨《文化苦旅·白髮蘇州》

「評」關於西施的傳説,有兩種傳言採信最廣,一是她和後來的陶朱公(即范蠡)一起泛舟太湖,這種説法被一些人取笑為“成人童話”。而我也更傾心於另一種説法,即西施沉江。因為四大美女中,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分別對應西施、昭君、貂蟬、楊玉環。被譽為沉魚的西施最後沉江真正成了“沉魚”,不失為是一個有趣的巧合。可是泛舟隱遁的傳説卻是更多人願意相信的,就像西湖白蛇的傳説中硬是加上許士林衣錦還鄉救出了母親,也許這些“仁慈”的“畫蛇添足”讓信善的人們更為心安。另外要提出的是,第一個主張“泛舟太湖”論的不是梁辰魚,最早見於東漢袁康的《越絕書》,樑只是將這個説法推上了高潮。

(1)中國文化中極其奪目的一個部位可稱之為“貶官文化”。

(2)他用與洞庭湖波濤差不多的節奏,把寫景的文勢張揚得滾滾滔滔。

(3)“一樓何奇,杜少陵五言絕唱,範希文兩字關情,滕子京百廢俱興,呂純陽三過必醉。詩耶?儒耶?史耶?仙耶?前不見古人,使我愴然淚下。"

諸君試看,洞庭湖南極瀟湘,揚子江北通巫峽,巴陵山西來爽氣,嶽州城東道巖疆。瀦者,流者,峙者,鎮者,此中有真意,問誰領會得來?”——餘秋雨《文化苦旅·洞庭一角》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1

1、長城的文明是一種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種靈動的生活。長城擺出一副老資格等待人們的修繕,它卻卑處一隅,像一位絕不炫耀、毫無所求的鄉間母親,只知貢獻。一查履歷,長城還只是它的後輩。

2、海水是雍容大度的聚會,聚會得太多太深,茫茫一片,讓人忘記它是切切實實的水,可掏可捧的水。這裏的水卻不同,要説多也不算太多,但股股疊疊都精神煥發,合在一起比賽着飛奔的力量,踴躍着喧囂的生命。

3、陰氣森森間,延續着一場千年的收伏戰。水在這裏,吃夠了苦頭也出足了風頭,就像一大撥翻越各種障礙的馬拉松健兒,把最強悍的生命付之於規整,付之於企盼,付之於眾目睽睽。看雲看霧看日出各有勝地,要看水,萬不可忘了都江堰。

4、在李冰看來,政治的含義是浚理,是消災,是滋潤,是濡養,它要實施的事兒,既具體又質樸。

——摘錄自第七章《都江堰》

1、華夏河山,可以是屍橫遍野的疆場,也可以是車來船往的樂土;可以一任封建權勢者們把生命之火燃亮和熄滅,也可以庇佑詩人們的生命偉力縱橫馳騁。

2、過三峽本是尋找不得詞彙的。只能老老實實,讓嗖嗖陰風吹着,讓滔滔江流濺着,讓迷亂的眼睛呆着,讓一再要狂呼的嗓子啞着。什麼也甭想,什麼也甭説,讓生命重重實實地受一次驚嚇。千萬別從驚嚇中醒過神來,清醒的人都消受不住這三峽。

——摘錄自第八章《三峽》

1、文人總未免孤獨,願意找個山水勝處躲避起來;但文化的本性是溝通和被理解,因此又企盼着高層次的文化知音能有一種聚會,哪怕是跨越時空也在所不惜,而廬山正是這種企盼中的聚會的理想地點。

2、難道,廬山和文人就此失去了緣分?廬山沒有了文人本來也不太要緊,卻少了一種韻味,少了一種風情,就像一所廟宇沒有晨鐘暮鼓,就像一位少女沒有流盼的眼神。沒有文人,山水也在,卻不會有山水的詩情畫意,不會有山水的人文意義。

3、是的,凡是他們之中的傑出人物,總不會以輕慢浮滑的態度來面對天地造化,他們不相信人類已經可以盛氣凌人地來君臨山水,因此總是以極度的虔誠、極度的勞累把自己的生命與山水熔鑄在一起,讀他們的山水詩常常可以感到一種生命脈流的搏動。

——摘錄自第十章《廬山》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2

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感悟最深的是苦,人只有經歷過苦才能有沉澱,中華文化,雖説是泱泱大國傳下來的精粹,雖然自帶文弱書生的軟病氣息,那也是經歷了種種苦楚才積累沉澱下來的!寧古塔的流放文人,敦煌的多災多難!近代文人巴金等巨匠經歷的那場浩劫而涅槃重生!種種苦難,打不垮的壓不倒的中國人脊樑!所以坦然面對人生種種苦楚,是祖先傳給我們血液中最大的財富,這也許就是我們常説的不要怕吃苦的來由吧!呵呵!

以前對於餘秋雨,並無甚好感,總覺得青歌賽長上的文化評委,賣弄嘴皮子,和缺乏文化素養的選手賣弄一下。讀過北大授課時,感覺他倒是個有學識的人,學問一次,在我看來,就是博聞強記,多讀幾本書,產生種種感悟而已。當然,看過文化苦旅,感覺就是他讀書很多,學識淵博,這本書基本上就是他的考察筆記兼有抒情散文!印象比較深的就是那句話:書和路是分不開的,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二者分不開。

我也有點體會:也許任何一個名勝風景,缺乏學識的人到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但是這處一旦被賦予了文化內涵,那麼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更多的是他的歷史背景了。看過這本書,依然覺得,學識淵博的人有個共同之處:胸襟廣闊。是啊,如果沒有廣闊的胸懷,何來有容乃大?餘秋雨評價中華文化有一點很對,中華文化興起於長江、黃河、淮河沿線,這些文化自帶了中國文人固有的文弱氣息。在文化傳承中,有一個人物不可忽略,康熙,他的學貫中西,對於學識不偏不倚令人讚歎,這個不偏不倚建立在學貫上,另外他一改文人的虛弱,是個健壯的人,有了健壯的身體,才能讓文化進一步昇華!健康,健康,我會為之追求的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3

苦苦的味道,為這本記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了一道滋味,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估計在它們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而作者運奇妙筆,以乾淨漂亮的散文組合,使它們成了一篇篇讓炎黃子孫驚醒的文章。

“淺者波光雲彩,小橋流水江村”這副楹聯道盡了江南小鎮的魅力。江南小鎮它不是經大自然雕琢出來的自然山水,而是屬於中華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我們不曾到過此處,但書中的小鎮卻給予我們一種回到家般的自在,難怪萬年來,許多文人遇到政治不清明或人生不得志時,便會此隱居起來,但荒山結廬有生活中的麻煩,大隱隱於市便成了文人來到江南的最好推力。其實我們對“隱”有着正反兩面的看法,好的一面其一就是當中國文化收到某些因素例如北方遊牧民族入侵中原地區而開始凋零時,文人或學着就會帶着他們的文學修養到此地隱居起來,藉以免於戰爭或政治的迫害,其二,生老病死和官場浮沉是文人失意的時刻,做什麼事都不順心,此時最好的方式就是使自我的身心得到紓解,找個地方隱居,等到休息夠了又是一段新徵程的開啟。壞處是有人會把隱居當初沽名釣譽的工具,假隱以求得一官半職,這些舉動讓中國特有的隱的文化開始產生變質,隱生前的孤傲和死後的名聲全然黯暗。儘管如此,我們對隱還是抱有正面看法,因為古代中國給文人發展的空間太狹隘了,逼得他們僅有隱居或者死,與其這樣讓自我的雄心壯志損落,我們會選擇沉潛,待有朝一日東山再起。在自然與人文環境中的沉思,考量人的情感,在柳侯祠前,由一尊石像

追想柳宗元的一生,從他的文采想至他的被貶,既遭貶謫,而永柳二州又是荒遠之地,所以他自放于山林水澤之間,將其困厄感的心境,完全寄託在遊賞山水之間與文章創作之中,使中國文學史上有了“永州八記”這樣出色的山水文學。這樣的一代士人的氣節與傲疑問來氣讓後世學者不得不尊敬他的文化意識及人格,帶着崇敬和疑問來瞻仰這位大文豪。合上書卷,我們不由自主的走向牀前,流動的車潮和人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種文化,那裏是高雄,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也許咱們應當背起滿滿對中國文化的疑慮,親自去遼闊的土地,讓我們讀過書

餘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察力去深思着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心思細膩的筆觸,寫下了華夏的文化。《文化苦旅》它不甘甜,因為裏頭有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

走進書中的情境與思考,我們不禁嚴肅起來,像一羣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塊不甚熟悉的土地,逼我們不得不因歷史和那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宗於我們眼前出現的莫高窟山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舊不言,我們靜靜看着光影投射的石壁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着敦煌千年的變化。千年前的一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工手中的一串鑰匙把守了千年敦煌,卻任其流落在外人手中,而中華子孫卻也將之棄之而不顧,那一馬車,一馬車的文物運往國外,多年後的今日,那神祕而又充滿意義的洞窟,為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它並非外表絢麗,而它只是一種儀式,一種人生的,及它深層的藴藏。我們在這兒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華的標本,一種美的標本,一樣美的標本,縱使它曾殘缺被人無情的轉換。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4

我拋棄了所有的憂傷與疑慮,去追逐那無家的潮水,因為那永恆的異鄉人在召喚我,他正沿着這條路來。

——泰戈爾《採果集》

讀完餘秋雨的《文化苦旅》,手輕輕地撫摸着那個“苦”字,苦,是作者對自己生命旅行的概括,苦,是作者對自己文化旅途的凝縮。苦,卻讓幾代讀者甘之若飴,讓無數讀者感動與喟歎。細細品味着這個“苦”,腦中回想着作者所經歷的那一個個文化旅途,不僅默默佇立,默默出神。那旅途,那文字,真讓人,苦澀中卻不覺反覆回味,焦灼後卻又瞭然於心,讓人冥思然後放鬆,讓人感到歷史的蒼老厚重卻又如此鮮活年輕。唉,這苦旅啊,讓人慾罷不能。於是,和作者,再次行走在陸地、江海,懷揣着一個繾綣的夢想,開始踏訪着一個個或新穎或陳舊的夢境。

我們走過一座座生命的牌坊與寺廟,和信客一起經歷艱辛與滄桑,去瞻仰千年的奇蹟——都江堰。當我們走到莫高窟,還未來得及感受神聖的世界,卻先知道了三個男人,他們所做的一切,那些可以成為罪行的事情。那個畏畏縮縮的王園籙,那個敦煌石窟的罪人。那個匈牙利人斯坦因,那個翻譯蔣孝琬,他們卑微,渺小,卻貪婪而又愚昧,是他們毀了莫高窟的文化嗎?這樣的罪責壓在他們身上。似乎太重。那麼敦煌的委屈,國人的恥辱,我們又該找誰討要?是那些買走文書經卷的外國人,還是當時腐敗的王朝? 作者的心中是苦痛的,這種苦痛,深深地影響着我們每一個讀者,我們無法逃避歷史,只能在自然中一次次感受苦痛,在旅行中追求靈魂的釋放,追求自身的強大與自立。

走過了敦煌、莫高窟,踏上了陽關雪,在沙原中感受獨特的能夠洗滌心靈的景觀:鳴沙山、月牙泉,於柳祠中拜訪柳宗元,感受詩人的寂寥與開闊。沒有仕途得意的他們是悲哀的,是落寞的,卻也是另一種幸運。仕途無望,往往是文人昇華的關鍵。在柳侯祠排排的石碑中,中國文人的命運在這裏裸程。正如餘老師所説:靜一點就好。就讓文人們有一塊淨地,凝入心靈,蔚成方圓。

從敦煌行至陽關,從遼遠四川平原旅至古色古香的蘇州。在寧靜的三峽下苦苦冥想,在神祕的洞庭湖畔低低自語,行走在蘇堤、白堤之上,駐足於雷峯塔廢墟之中。西湖一夢苦亦甜,化作千年滄桑,千年的歎息。

在《文化苦旅》中,最讓我動容的應該是那篇《風雨天一閣》。餘老師進天一閣,那份神聖,那份莊嚴,讓人不僅由衷產生肅穆之感,的確,天一閣是神聖的。它是藏書閣,是那個時代的奇蹟,它是極端艱難,又極端悲愴的文化奇蹟。“登天一閣樓梯時我的腳步非常緩慢,我不斷地問自己:你來了嗎?你是哪一代的中國書生?”餘老師這一句虔誠的自問,讓我心情沉重而又寧靜。我和作者一起輕輕地,輕輕地,走上去,仰視,凝視,久久,久久的。那一刻,歷史彷彿重現,那一刻,時間彷彿靜止。唯有那千年的文化,靜靜地訴説,訴説這千百年來的滴滴點點。

品讀《文化苦旅》,不僅在品作者的文化苦旅,更在品作者那典麗、唯美、渾厚、質樸,充滿想象力的詩一般的語言。生命的體驗和感悟在其中棲身,我讀着,悟着,醉着。這文字,這語言,這意境,真是“高鬆出眾木,伴我向天涯。”

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蹀躞,以此為歸。

品苦,亦嘗甜。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5

看了餘秋雨的這些散文我感觸頗深,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帶給我一次心靈的洗禮,很是震撼,但最讓我喜歡的還是他的《廢墟》這篇文章,它裏面的話深深地影響着我的思想,在極大數的人都認為完整才是美的時代。他卻提出了一個可以説是另類的想法——廢墟也是一種美,也許嫩綠的葉子象徵着希望,可是誰又能否定飄落的秋葉就不是一次生命的輪迴嗎,就不是另一個新的生命的開始,落葉是人們心中“廢墟”的代表,可是它卻賦予着別樣的精彩,難道不是嗎?

圓明園曾代表着皇家高貴的身份和無盡的財富,可是現在當我們再回首過去時,看見的又是些什麼呢?是一幅殘缺破爛不堪的景象,我們已經很難去想象它曾經擁有過的那些光輝歲月。當有人提出修復圓明園的時候,有些人卻站出來否定了,因為即使修復了它原有的容貌又能怎麼樣呢?那些曾經遭受過的屈辱歷史就能消失在歷史的記錄裏嗎?答案是當然不會了,殘缺的圓明園,一個廢墟一般的存在,也是一種美,另類的一種美,因為這個殘缺般的廢墟的存在才讓我們更加牢記了歷史慘痛的教訓和慘象,廢墟是一種美,殘酷而真實存在的美。它是不會因為它的不完整而被世人所遺棄,相反的,人們只會更加記得它,它將會永遠的被人們珍藏在心中最深的那個角落。

在《文化化苦旅》中我能感受到餘秋雨那深厚的文功底,在中國悠久的文化發展史上,有許許多多傑出的才子,他的文章並不是最華麗最優美最感人肺腑的,但卻是令我感觸最深的,他的文章教會了我許多的哲理,我也能感受到來自深處的真切想法,看完這本書,我被深深地感動了,那純樸簡單的文是我思想上的一次撼動,是我精神上的愉悦,更是我心靈上的一次完美震撼。

標籤: 讀書筆記 苦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wenhua/940nm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