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文化 >

文化苦旅讀後感必備[15篇]

文化苦旅讀後感必備[15篇]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文化苦旅讀後感必備[15篇]

文化苦旅讀後感1

文化苦旅,在文海中遨遊;文化苦旅,在學海中航行。這是一本集歷史、山水、人文的散文集。讀歷史,知名人名事;讀山水,覽大江南北;讀人文,賞民風民俗。它如一盞明燈,照亮我們的心靈。

為什麼叫《文化苦旅》?先説一個現象:中國人每當假期,總想去名勝古蹟旅遊。我們嚮往的,僅僅是景色嗎?當然不是,遊客更想體會的是文人曾經的情懷,去尋覓曾經使人陶醉的詩意,去感悟意味深長的哲理。當我們徜徉在古聖先賢曾流連忘返的花徑綠洲時,彷彿瞬間與先賢們產生了穿越千年的心靈對話,人們想借此對國家、歷史產生新的.理解與感悟。餘秋雨先生,正是想借此來弘揚傳承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偉大的精神。但是,這種精神並不好悟,需要不斷提升思想境界,去思考、體會,才能領悟到真諦。

“回去吧,時間已經不早,怕還要下雪。”這意味深長的語句出自這本書裏的《陽關雪》。陽關,這個地名是那麼令人蕩氣迴腸!“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的真情和儒雅已在陽關道飄蕩千年,他所表達的陽關,是威武雄壯的,寄託了深深的友誼……唐人就是這樣,再大的困難也抵擋不住他們前進的步伐,扼殺不掉他們樂觀。如果每個人都如此樂觀,那這個社會將更加美好。

陽關,我覺得它是中華民族品質的象徵,它屹立在黃沙之中,昂首挺胸,眺望遠方,這不是中華兒女的堅強性格嗎?它開放積極,絲綢之路在它腳下通往西域,向世界展現中國的風姿,這不是中華兒女的博大胸懷嗎?但是幾百年後,餘秋雨來到陽關,看到的只是土墩、沙坡、荒草、石碑,還有殘雪……陽關被廢棄,陽關的坍塌,使中華民族更有骨氣。陽關之後,再無陽關!

苦,苦如開山,功成始得瓊瑤;旅,旅如探險,完後必獲璞玉。

文化苦旅讀後感2

書中作者所有的情感是不能一概而論的,但在所有情感中,我感受到了寂寞。文章本身是不會騙人的。《莫高窟》裏,莫高窟從繁盛又漸漸被人遺忘。“整個畫面出現了揚眉吐氣般的快樂,只能是唐朝。”到“明清時期的莫高窟,已經沒有太多東西可以記住。”是文化的輝煌與寂寞。那些不懂得珍惜文化的人終究會遭人唾棄和遺忘,但文化卻在寂寞中消失,只剩殘骸,沒人聽到作者對文化的歎惋。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名句也不再出現,陽關的`詩人們是寂寞的,當年文化的巔峯變成了眼前的荒涼。西出陽關的詩人越來越少,而陽關終成廢墟。作者這樣不忍心地讓陽關繼續寂寞下去。《杭州宣言》,白居易和蘇軾被貶,人們毫不知曉大詩人的存在,在寂寞裏,他們築成了今日依舊繁華的蘇堤與白堤。

《黃州突圍》,名人慘遭的待遇。蘇東坡的優異讓人妒忌而疏遠,不説舒亶,李定,王珪,李宜之這樣心胸狹隘的人,竟讓昔日摯友沈括離他而去。蘇東坡曾經的半生為朋友而活,而朋友在他最失意的時候,離開了他不能不説,東坡後來的輝煌成就始於黃州,誕生於寂寞。

跳出文章本身來説,在歷史中許多人在他成就輝煌的時刻,也無法逃離寂寞。一個人如果要得到什麼,那麼他必定要付出些什麼。我在《文化苦旅》裏,體會到了一絲無奈,寂寞的旅途而讓餘秋雨嚐到了真正的文化,真正的“苦”。不知作者是否懷揣着這樣的心情去創作這篇文章,但我的內心接收到了這份寂寞。

也許下一次讀《文化苦旅》會收到不一樣的心情,會產生不一樣的觀點。但這就是在書中探尋的過程。作文

文化苦旅讀後感3

看了餘秋雨的這些散文我感觸頗深,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帶給我一次心靈的洗禮,很是震撼,但最讓我喜愛的還是他的《廢墟》這篇文章,它裏面的話深深地影響着我的思想,在極大數的人都認為完整才是美的時代。他卻提出了一個能夠説是另類的想法——廢墟也是一種美,也許嫩綠的`葉子象徵着期望,但是誰又能否定飄落的秋葉就不是一次生命的輪迴嗎,就不是另一個新的生命的開始,落葉是人們心中“廢墟”的代表,但是它卻賦予着別樣的精彩,難道不是嗎?

圓明園曾代表着皇家高貴的身份和無盡的財富,但是此刻當我們再回首過去時,看見的又是些什麼呢?是一幅殘缺破爛不堪的景象,我們已經很難去想象它以前擁有過的那些光輝歲月。當有人提出修復圓明園的時候,有些人卻站出來否定了,正因即使修復了它原有的容貌又能怎樣樣呢?那些以前遭受過的屈辱歷史就能消失在歷史的記錄裏嗎?答案是當然不會了,殘缺的圓明園,一個廢墟一般的存在,也是一種美,另類的一種美,正因這個殘缺般的廢墟的存在才讓我們更加牢記了歷史慘痛的教訓和慘象,廢墟是一種美,殘酷而真實存在的美。它是不會正因它的不完整而被世人所遺棄,相反的,人們只會更加記得它,它將會永遠的被人們珍藏在心中最深的那個角落。

在《文化苦旅》中我能感受到餘秋雨那深厚的文字功底,在中國悠久的文化發展史上,有許許多多傑出的才子,他的文章並不是最華麗最優美最感人肺腑的,但卻是令我感觸最深的,他的文章教會了我許多的哲理,我也能感受到來自他內心深處的真切想法,看完這本書,我被深深地感動了,那純樸簡單的文字是我思想上的一次撼動,是我精神上的愉悦,更是我心靈上的一次完美震撼。成功人士的特點

文化苦旅讀後感4

或許,這是這個步伐太快的年代,快到兩個城市的穿梭只需短短數小時,快到親友之間的聯絡藉着電話視頻一觸即到,我們忘記了長途跋涉的旅途只為見一個人的滿心期盼,忘記收到書信看見熟悉的字跡那種滿足的心情,只剩下浮躁,浮躁,和那句或真或假或敷衍的一句:我想你了!

看到顧貞觀為了儘快救贖自己被放逐寧古塔的'朋友,一面四處求人奔波,一面給遠在天邊的朋友寫信勸慰,這篇《金縷曲》真真是賺足了我的眼淚!!

寄吳漢槎寧古塔,以詞代書。丙辰冬,寓京師千佛寺,冰雪中作。

季子平安否?便歸來、平生萬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誰慰藉,母老家貧子幼。記不起、從前杯酒。魑魅搏人應見慣,總輸他、覆雨翻雲手。冰與雪,周旋久。

淚痕莫滴牛衣透。數天涯、依然骨肉,幾家能彀?比似紅顏多命薄,更不如今還有。只絕塞、苦寒難受。廿載包胥承一諾,盼烏頭、馬角終相救。置此札,君懷袖。

我亦飄零久,十年來,深恩負盡,死生師友。宿昔齊名非忝竊,試看杜陵消瘦。曾不減,夜郎僝僽。薄命長辭知己別,問人生,到此淒涼否?千萬恨,為君剖。

兄生辛未我丁丑,共些時,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詞賦從今須少作,留取心魂相守。但願得,河清人壽。歸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傳身後。言不盡,觀頓首。

為這樣的友情致敬!

文化苦旅讀後感5

第一次知道餘秋雨這個人時,是源自八年級年級的一篇課文《信客》。在語文老師的極力推薦下,我在《行者無疆》、《文化苦旅》中,細細地品味他的文章……

《文化苦旅》訴説着一個個中國古文化,外國文明的盛興、衰落。餘秋雨將它們講述地栩栩如生,他遊歷四方,將所有的感悟都寫了下來,便有了此書。書中的“苦”並非肉體上的辛苦,而是那些不朽的文明經歷過的風霜雨雪,經歷過的不為人知的祕密……

我深深地感覺,中國五千年的歷史真得很耀眼,很璀璨,但過去許多人都不重視,中華偉大的作品都白白被糟蹋。我真想回到過去,告訴那些人:“求求你們,不要再這樣了!這些都是藝術瑰寶呀!”但在他們眼中,這些東西毫無價值,再大的發泄也是空氣一堆,換來的`是他們一臉茫然……

讀完這本書,我能夠感受到在作者的文字背後跳動額是一顆單純,潔淨,坦誠的心。讓我飽覽了祖國山河無比秀麗的景色,同時也讓我回憶起了歷史,讓我明白了作為一箇中國人應擔當的角色,那就是銘記歷史。好好珍惜,好好品讀,好好欣賞中國文化!人生也是一段歷史,我們就是人生路上的一個個過客,曲折的人生路上,我們匆匆前行,回頭望見那一排排腳印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遺憾,難免感到一絲惆悵和無奈!作者為了尋求歷史的足跡而跋涉于山水之間;而我們為了感悟人生的真諦,跋涉於人生道路上!

文化苦旅讀後感6

《道士塔》是《文化苦旅》中的第一篇文章,我認為這一篇極其經典。

我並沒有去過莫高窟,以前是很想去的,滾滾黃沙,大漠孤煙,卻有敦煌壁畫,亦真亦幻。可現在我真的覺得自己沒有資格去那裏。我不配,我不能去真正的領悟古人對宗教的熱忱,不能真正的感受到現代研究者的辛勞和付出,不能更深地領會那個時候一個民族深重的危機並不只是外國的侵略,清政府的軟弱無能。去了跟沒去有什麼區別?只不過是再次加快了這些色彩脱落的速度,何況我要怎樣去看那個早被搬空了的藏經洞?所以就不要去了。

敦煌本該失中華最值得驕傲的,比之長城它多了絢爛,比之皇宮它多了內涵,可最後它卻是中華之傷。

在第二節裏,餘秋雨一開始並沒有寫他自己的感受,而是兩段的敍述,他寫王道士怎樣將洞壁上的“唐代笑容”、“宋代衣冠”刷白。他寫王道士怎樣將塑雕“婀娜的`體態變成碎片,柔美的淺笑變成了泥巴。”餘秋雨的筆觸很輕,只是略加了些修飾,讀來卻痛入骨髓。我自認為不是易動感情的人,別人可以看到哭的故事,我最多也只是皺眉或者面無表情。可能這次是真正的感受到了筆者壓抑在文字下的心情,並且被他帶動了。我想他寫的時候一定是在苦笑吧?苦是痛苦,笑是慘笑。

之後的一段有一種亦真亦幻的感覺:

我幾乎不會言動,眼前只晃動着那些刷把和鐵錘。“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見王道士轉過臉來,滿眼困惑不解。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閒人何必喧譁?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聲求他:“請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麼呢?我腦中一片慘白。

文化苦旅讀後感7

得益於農商行的文化薰陶,工作之餘,讀到《文化苦旅》。跟隨餘秋雨老師,以文字為媒介,穿行大半個中國,挖掘古蹟,解讀歷史。

我陶醉於祖國的大好山河,這些遺蹟沉寂千年,感受他們跨越時間依舊氣勢如虹,斷壁殘垣記錄書寫着我們五千年來未曾間斷的歷史。餘秋雨老師把它記錄了下來,供我們拜讀,字裏行間卻透出一股獨屬於文人的苦。

書寫的文字再客觀也免不了沾染表達者的情感,就像題目所寫——“苦旅”,面對燦爛文化,我不禁問道,何為苦,是衣行簡樸,舟車勞頓之苦?八十年代的苦是那樣轟轟烈烈,真真切切,餘秋雨老師或許還是有更深層的`含義。我讀下去。

“如果説人生是一條一劃而成的線,那麼具有留存價值的只能是一些點。”我或許懂了一些“苦”的含義。看過那麼多歷史遺蹟,他們有過最高傲的時光,雕欄玉砌,金磚玉瓦。到頭來一地瓦片,絢麗過的日子抵不過歷史的一瞬,不禁讓人質疑何為永恆,似乎一切都在流浪。格物致知,對事物的思索到頭來歸結到人生的意義,時間推着一切往前行,沒有歸宿,沒有終結,剩下毀滅,一個堅韌的文明歷經滄桑,路過輝煌,餘老師看着他前行留下的足跡,滿眼苦澀。

一個文明是如此,一個人的一生,摸爬滾打,最後又能剩下些什麼呢?

文化苦旅讀後感8

《文化苦旅》是一部講述了許許多多在中國部位人們所重視的地方的書。

道士塔—建於莫高窟。它的所屬者王圓簏即使道士也是歷史中莫高石窟的罪人,是他從外國“冒險家”手中接過極少的錢物,然後讓他們把難以計數的敦煌文物一箱箱運走。也是由於他,如今敦煌研究所的專家們之得一次次確如地從外國博物館買取敦煌文獻的微縮膠捲,歎息一聲後走到放大機前……

敦煌莫高窟的`悲劇,只是由於一個道士流浪至此並駐足引起的,由於他的私慾,從而導致外國“冒險者”以少數的銀元換走我們住過大量的文化遺產,我好恨,恨當時政府官員的腐敗與王圓簏的無知與私慾,從而導致如今我們的遺憾。

昔日的輝煌早就我們如今的成就,但假若昔日的輝煌被竊取了,那後果將怎麼樣……

因老一代創造的奇蹟,才造就我們這一輩的驕傲,才是我們擺脱令人屈辱髮指的歷史。

但如今的我們仍以過去的光輝做明天,那真正的明天在哪裏。歷史會倒轉輪迴至當時,我們會不會再次面臨屈辱。

這個問題不要問別人,而要問你自己,你是否要為自己的出現創造一份價值或是為他人的路上做點點星光……假如你仍為自己的私慾而奮鬥,我要問你,這些東西你有什麼用你死後能帶走嗎?有一句形容人的價值及意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文化苦旅讀後感9

隨着作者的腳步,我的心靈也進行了一次苦旅,從陽關到江南。

初見這本書,我對書名充滿疑惑:為何苦旅?既是旅行,為何突出苦字?帶着疑問進入書中,又瞭解作者的平生,我豁然開朗,有情不自禁,感歎起來。這苦字,有多含義。 身體的勞苦。作者的旅行是完全自費的,而所到之地大多荒原而偏僻,步行之時最多身體自然勞累。但在作者心中,大概這遠行,這勞苦,都成為信徒朝聖聖地而遠行一樣的虔誠的心情,去朝聖千百年的荒廢古址。

眼見古址破敗之痛。作者所去的新疆,陽關,敦煌,渤海國,天一閣,所去遺址無不敗落,殘缺不堪,面對損毀的遺址,作者自然是痛心疾首,苦不堪言,

對謠言攻擊的痛苦。作者在苦旅中,苦旅後,受盡了謠言,謾罵,及各種形式的`人身攻擊。然而,在這謾罵聲中,並無一家媒體,一家報刊為他説一句公道話,為躲避攻擊,作者攜妻從上海遷至深圳。然而在這漫罵與孤獨之中,作者能繼續對此書改版,不斷寫出新的著作,實為難得可貴。

對文明衰落的悽苦。作者遠行出國探訪中東,希臘,埃及等世界文明遺址,又到歐洲,與中國進行對比。體現出中國文明的優勢與不足,對各地的文明衰落深感悲痛。對當代文明提出緊迫提醒,也是痛定思痛。

理解了這些“苦”,也就明白了作者的心情了,也就理解了作者的深沉的筆調,悲痛的風格了。説這是 “沉痛”,這是“流浪”一點也不為過。

從陽關到江南,只有苦,又不只是苦。這個字的內涵實在是太過豐富,讓人還甚為不解,就走完了全程。

文化苦旅讀後感10

時間造就文化的悠久,人類編織文化的魅力,而精神與品質便成就了文化的靈魂。餘秋雨用他敏鋭的雙眸和獨特的視角,穿越神州大地萬里河山,帶你感受着歷史的深邃。在他的眼裏,一切妖嬈的景物都脱下華麗的衣裳,還復了最初的本真,因為真正的山水不僅僅只是山水,更飽含着人情世故和文化良知。因此,在西天悽豔的晚霞下,我看見了王圓麓,那個敦煌石窟的罪人;在羅池廟裏,我看見了失落的柳宗元;在都江堰旁,我看見了大智大愚的李冰,在天柱山上,我看見了華髮蒼然的蘇東坡……

從他的'書中,我更讀出了歷史人文其實是一門深奧的學問,它同時擁有嚴肅與幽默的“雙重性格”。歷史勇敢的記錄着人類的一切與自然演變,從盤古開天闢地到不可預知的宇宙鉅變,這一切的一切都被它悄無聲息的收入囊中,深不可測,令人神往。但它也有輕鬆愉悦的時刻,《洞庭一角》裏有一則關於烏龜的奇事,它每年定時都會爬回家,從另一個角度折射出洞庭湖流域風土人情的光彩。

古人云:“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而既仁既智者則會擁有廣闊的胸襟,去欣賞這世間的萬物,山山水水,和這一片又一片氤氲着墨香的神奇土地。

每當我翻開這本書,便會有縷縷情思揮之不去,在心頭悄然纏繞,燃起我對中國歷史文化深深的嚮往。我想,餘秋雨也是這樣,他並非是在艱苦的漫漫跋涉,而是樂在其中!

文化苦旅讀後感11

提起餘秋雨,可能想説得太多,滿腔話語積壓於心底,隨時都有迸發出去的可能。但我還是願意只打開一個小口,讓那話語如涓涓細流一樣湧出,將自己再次滋潤。

讀餘秋雨的第一篇散文,是他的《文化苦旅》的開篇之作——《道士塔》。當時,我第一遍讀,憤恨;第二遍讀,無奈;第三遍讀,就只有壓抑了。目睹的一個個驚人的流失數字,我的壓抑與它共存。王元祿是個罪人,沒有錯。但是,將敦煌文化的大量流失、出賣之罪完全歸咎於他——那樣一個20世紀國中國隨處可見的猥瑣、短目之人,更像是嘲笑自己。因為,他的卑微,實在不配承受這罪。他意識不到這份文明的偉大與燦爛,他只知道一百卷經卷值一個銅板,一車古畫值三塊大洋;他只知道如果在飛天甜美、神祕的微笑上刷一點白石灰,牆壁就乾淨了;他只知道本以強盜身份來這裏的斯坦因,是西方來東方“取經“的人。他的卑微,承受不起這罪!我的壓抑與這些恥辱共存。正像餘先生喊出的:“我好恨!”

終於,《莫高窟》緊隨其後,讓我稍稍欣慰,餘先生用敦煌壁畫上明快的.、油彩一般的語言,從誕生曙光的時候起,描繪到飛天騰空撒花的唐初鼎盛之期。欣慰於畢竟我們厚重的土地,還以它三千年孕育出的魔力,留住、或是説吸引住了一部分文明,就算是文明的碎片,也能使後人從中拾取精華,沐浴靈魂。唐後,風格一次次改變,風沙一次次動搖這裏,但是,風骨從未泯滅過。然後,飛天神祕的微笑朝向了日不落,這微笑後面是憤恨,是壓抑,是無奈……

文化苦旅讀後感12

一開始,寺廟似乎很容易跟學校搭上邊,連誦經都要説成“做課”。而學校裏的老師態度相反,一聽到誦經聲就會關上窗子,並不喜歡聽到這聲音。但看了國小生的作文,看見土匪在寺廟改過自新的事,老師便開始對寺廟產生敬畏之情。再後來,得知精通現代文化教育的李叔同去投向了佛教,老師們便對佛教非常敬畏了。

整篇文章連在一起,就講了現代文化教育和佛教的相互交融、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看完國小生寫的那個土匪故事,我非常震驚。進了一次寺廟而已,竟能使一個土匪完全變了,説明信仰對人的影響真的`很大。

“以前的他,被上林湖的潮水沖走了。”——這個土匪在和尚們的唸經聲中改過自新了。學生們高歌的“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我也會唱,從小唱到現在,直到讀了《寺廟》這篇文章,我才知道它的作者李叔同後來去做了弘一法師。“這是倒退,還是提升?”我覺得是提升。佛教給人那麼大的影響,能讓一個土匪開始做好事,那麼我們就要去學習它的好的地方:教人向善。希望在現代文化教育和佛教相互融合中,讓佛教所提倡的“善”也能融入我們的生活中,讓我們的生活環境更加美好。

能夠流暢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很棒。如果在遣詞用句上可以再“不厭其煩”一些,該展開的地方詳細一些,同時多琢磨原文那種深刻的表達,讓文章在清麗之餘,多一些“成熟”,那就更棒啦。加油!

文化苦旅讀後感13

第一次聽説《文化苦旅》這本書還是在上中學的時候,直到上大學時才買了一本認真來讀。古話説得好:“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作者一次次漂泊的旅程,都是增長智慧的機會,也使心靈經過了一段漫長的洗滌。

我細細讀着書,慢慢地被書中的歷史、遊記所吸引。從莫高窟的中華民族痛失瑰寶到風雨天一閣那座僅存的藏書樓,從沙原隱泉到洞庭一角,又從吳江船到牌坊。作者走過的每一處地方,似乎都藴藏着那麼多中華歷史。有時候真想自我也能懂得中華五千年曆史,每當走到一個地方,都能想起此地過去的故事和故人的評價。

讀這本書,就像和作者一齊,從中國的西北走向江南。偶爾,作者也會停下來,寫一寫臘梅或是寫寫自我的藏書,或者在每個清靜的雨夜裏想起,夜雨詩意。但是作者永遠都沒有忘記,真正的山水不光只是自然山水,更有着文化氣息,人文山水。正如他自序中所説:每到一個地方,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壓罩在我的全身,要擺脱也擺脱不了。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是的,在西天悽豔的晚霞下,我看見了王圓麓,那個敦煌石窯的罪人;在羅池廟裏,我看見了失落的柳宗元;在都江堰,我看見了大愚又大智,大拙又大巧的李冰;在天柱山我看見了華髮蒼然的蘇東坡。

我一向在想,為什麼叫做文化苦旅?慢慢得,我明白:苦旅,苦在歷史的重壓,苦在歷史的逝去,苦在古人的遠離,更苦在文人心裏的敏感。

讀了這本書,不僅僅讓我略懂了作者,更讓我讀懂了中華民族歷史的一絲細脈。

文化苦旅讀後感14

看很久,心裏感觸良多,但確實不只這樣表達,所以只能説説我的想法,更準確的來説是拼湊雜亂無章的想法,我喜歡有感而發,不喜歡太過造作,或是漫無目的的寫一些東西。那樣很枯萎。

我以為,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

提起中國,首先想起的應該是長城,工程浩大,歷盡無數朝代依然屹立在地球的版圖上,站遠看,這個苦難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間修一條萬里屏障,所以不能無視他的軍事作用以及人類意志力的表現。每每在電視上看到長城都會感覺到它賦予歷史,賦予民族的厚重感。

但説起都江堰,哪是在秦始皇修建長城錢數十年就已經建成的水利工程,雖説它的氣勢遠不如長城來的浩大,但,他卻穩穩當當的服務於四川人民數千年,滋養着這片沃土,造福人類的作用遠遠大於長城。也是因為有都江堰才有諸葛亮,劉備的雄才偉略。也才有,張飛,關雲長,趙子龍的勇猛善戰。以及李白。杜甫等詩人的.文采。

當作者寫到初來都江堰看到水利工程時的情景,他以那樣的一種情懷讚美都江堰的時候,我哭,真的哭,我看只能寫到這,感動的毫無思緒,也不知道怎樣來敍述,但我很理解作者作為一個當代的中國文人,心中所掛鏈的,對於當今社會所迷茫的。不俱千辛萬苦的苦苦追尋中國真正文化行為。也很感動與驚歎作者描寫古蹟所用的詞句。是那麼平實而又不失大氣。確實寫不下去。

文化苦旅讀後感15

《文化苦旅》中,餘秋雨先生的足跡遍佈全球。然而,立中國越遠,思它、念它就越多,看得也越明白。走遍天下,所謂祖國,無怪乎《文化苦旅》是如此直擊人心,如此驚心動魄。

長歌當哭,獻予中國。

以歌呼喚,獻予國人。

其實我喜歡《文化苦旅》的原因並非僅僅是我欽佩那位作者與知道那是一本好書,更多的是它帶給我的還有高中的回憶——一個傻乎乎又很愛較勁的小女孩

它對我的意義就像是人生的一個“逗號”,看完合上書的`那一刻我明白,這是一個過程的暫停和轉向另一個過程的開始。

蘇東坡終於從泥沼中爬出來了,儘管骯髒,精神卻是乾淨的。他在黃州這個小地方真誠地自省,“無情地剝除自己身上每一點異己的成分,哪怕這些成分曾為他帶來過官職、榮譽和名聲。”這樣的蘇東坡才是真正的蘇東坡,他“成熟於一場災難之後,成熟於滅寂後的再生,成熟於窮鄉僻壤,成熟於幾乎沒有人在他身邊的時刻。”

之後他的詩文,也宛如那被打磨了無數次的美玉,温潤、厚重、大氣、古樸,成就了一代經典。我想,這樣的蘇東坡,才是我們後世所敬仰的。他並不完全乾淨,他身上還帶着沼澤中的污濁,但他在苦難中脱胎換骨,拋卻了鋭氣與輕浮,不理會周遭的喧鬧,不在意他人的指點,真誠而灑脱,淡漠而從容。

標籤: 讀後感 苦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wenhua/9o50q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