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文化 >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

讀完一本書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書心得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文化苦旅讀書心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1

“我無法不老,但我還有可能年輕。”

瀟瀟灑灑地走了迴天涯,讓山山水水留下了點自我的足跡。你説它苦,它苦中有樂;你説它樂,它樂中帶苦。用旅程修飾筆下的文字;用時間磨礪人生的滄桑;用回憶勾勒出最完美的篇章。他説期望筆墨留下的痕跡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他期望如此,可卻説這實在已是一種奢望。於是,行走在陸地、江海,懷揣着一個繾綣的夢想,誠惶誠恐地開始踏訪着一個個或新穎或陳舊的夢境。

像那海灘上一地的細沙,風過,沙動。潮退後,依舊是原先的樣貌,可留下的,還有海的味道。從敦煌行至陽關,從邈遠的四川平原旅至古色古香的蘇州。有過在寧靜的三峽下苦苦地冥想,有過在神祕的洞庭湖畔低低地自語,更有過行走在蘇堤、白堤之上,駐足於雷峯塔廢墟之中。他常常笑語,這是欠西湖的一筆宿債,或許,又是還了他兒時的一個陳舊的夢境。走走停停,歇歇走走,走的又黑又瘦,讓唐朝的煙塵宋朝的風洗去了最終一點少年英氣,或者是疲倦的伏在旅店的小桌子上塗塗抹抹。他不得不承認他無法不老,可是至少以往還像這般年輕的大膽。無論是他筆尖之下那揚揚灑灑,絢麗多彩的文字,還是他嘴中不太愉快又略帶苦澀的旅途,對我來説,都充滿着無盡的好奇和幻想,我尊重他,我想,不僅僅是我一個。

再美的景色也需要有歷史的沉澱,和文人的裹卷,正是如此,才能吞吐千年。也許百轉千回中,對歷史的多情,總會讓自我的人生增加更多的負重。也許那是苦的,但歷史的滄桑感總會給人更多,更珍貴的回憶,就是那種苦澀後的回味,在身體裏纏綿了千年,只為等那一瞬間,然後無無盡的延綿……也許這整一個,都只是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那個小小的縮影,伴着人的苦,人的思,人的憶,人的記,而後,散發出它無法遮掩的光彩。或寧靜,或喧鬧,或婉約,或大氣。也許浪漫安詳是你所愛,又或者高貴浮華才是你所鍾情,那又有什麼干係呢?你能夠坐在莽莽大地之上,站在高山河流之旁,甚至,只需停駐於那些流轉了千年的文化之中,靜靜地聽他訴説,訴説這千百年來的滴滴點點。

當你真正融入這山水畫、人文畫般的大自然之中,你會迷戀上她千種萬種的風情。陽關蒼茫的白雪,廬山迷濛的霧靄,蘇州精雅的林園,吳江淒冷的落葉,你與它們交融在一齊,然後發現自我會無端的動容。交織着老屋的回憶,夾雜着對風景無限的感懷,也許再當你靠在殘破的古老城牆之上,你內心裏,會少一些對着殘垣斷壁的悲涼,更多的是,對久遠歷史的讚歎和對古老文化的敬仰,甚至,是膜拜。

思緒是不止的,我看出來了。每一次臨別時的不捨,全都精巧地隱藏在那一句句精短的皆為之中,他是怕再寫下去,便很難再收手了吧。一本薄薄的書,怎夠抒發他無窮的感懷。我亦知,那些跋涉于山水中的記憶,早已蓋過他口中所説,所歎的苦澀。他定亦想像他所欣賞的理查德教授一樣,像頑童一樣舉着雙手,引吭高歌。於是,文化的精魂,和着風,和着陽,和着腳印足跡,釋放出它無比耀眼的光芒。

文化苦旅,苦了人,甜了心。

有些記憶,從不曾老去……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2

在廣褒的中華大地上,漂泊流浪的餘秋雨先生越過山盤水座,踏雪飛鴻,在文化的苦苦旅途中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一種苦澀後的回味,一種焦慮後的會心,一種冥思後的放鬆,一種蒼老後的年輕,一種文字激昂的大氣,一場細緻精巧氣可吞天下的深刻評述。這便是《文化苦旅》,便是文化的苦旅。

從滾滾黃沙的沙漠邊塞,到秀麗清澈的江南小鎮,作者把每一個地方描繪的惟妙惟肖,同樣也讓我感受到中國源遠流長的人為文化,每一個地方都散發着它獨特的魅力。從《道士塔》,《陽關雪》中,讓我看到了黃河禮貌的興衰,寫出了歷史的深邃蒼涼。《江南小鎮》開始的那一段描述,讓我彷彿看到了那小橋流水的景象。憑藉豐富的文化感悟力與藝術表現力,再現了匿藏於時間底端的深刻思考,開展了一場山水風物與歷史精靈的遠距對話。

餘秋雨先生在書中説:“文人似乎註定要與苦旅聯在一齊。”我想這或許是這本書叫做《文化苦旅》的原因吧。在山水解讀歷史,在歷史中解讀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讓自我的心靈也受到文化的薰染,精神的洗禮。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文深厚的文化底藴和寫作功底,在他筆下,莫高窟,都江堰,藏書閣都是如此的與眾不一樣,在他筆下,那些過往的歷史,就像是一幅悽美的畫卷。“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到引發出人生淪桑感。”每個人的一生對於自我來説也是一段歷史,當我們走過一段路時,停下來回過頭看看自我曾走過的足跡,總會有着這樣或那樣的遺憾,而我們也在這遺憾中,坎坷中尋找這人生的真諦,這便是我讀《文化苦旅》獲得的最強烈的感受。或許,我還未完全領悟作者的深意。或許,我還未真正讀透這本書的內涵。然而,《文化苦旅》一齊苦苦的悲愴奏響了時代的絕響,警世亦憾人!

靜靜地合上這本書,彷彿也有了一種想要遊歷山水的衝動。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也想在山水之間尋覓着歷史的足跡。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3

這場説走就走的苦旅,異常艱辛,卻能讓人感觸那麼深刻,這文化之旅,還是苦啊!這本書分為四個部分——如夢起點——中國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這一點,我就想到了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一點點加深。當然,由於我才識淺薄,在此,我就和各位談談這中國之旅。

中國,我們的母親,我們的出生地,具有獨一無二的歷史以及文化,同時這光鮮亮麗的背後,是多少前人的努力和付出,又是有多少無情毀滅後像野草一樣頑強。這就是我們的中國,富強民族。

而餘秋雨先生這次中國之旅讓我感觸最深,首先提到了——我的山河。作者在感慨,中國原先的封閉,自我埋頭耕種,自給自足,對於外面的世界,連看的興趣都沒有。用穩定、保守、統一、集政的方式來維持下去。雖然中國的缺點很多,可是最看不上十九世紀的歐洲國家用十分資本的手段來侵犯安靜的中國。

作者像古代的詩人一樣,行走在山河之間,那麼作者筆下的第二站——都江堰,讓我有了新的體會。

萬里長城,守護了千千萬萬子民,都江堰,工程雖小,只是一個水利工程,但也能夠成為一個長城的後輩。它保住了一個天府之國——四川。

這都江堰是尤為震撼,文中有寫道“這種比賽又極有規矩,奔着奔着,遇到江心的分水堤,刷的一下裁割為二,直竄出去,兩股水分別撞到了一道堅壩,立即乖乖地轉身改向,再在另一道堅壩上撞一下,於是有根據築壩者指令來一番調整”。而這歸功於遙遠的李冰。

看似是在治水,事實上,確實人領悟了水,順應了水,聽從了水。僅有這樣,才能天人合一,無我無私,長生不老。只要李冰的精魂不散,轟鳴的江水,便是至聖至善的遺言。道便如此。

莫高窟大家誰不明白,敦煌莫高窟,中國的又一大財寶,佛教從印度帶來和希臘的禮貌包羅在裏面,那裏所藴含的,是兩個大禮貌的精彩,活了一千年的生命,就連歷史上,最殘忍的暴君,都願意為莫高窟做一點好事,可是這又能發生什麼故事呢?我們去看看。

時間説起1900年6月22日。王圓?王道士在一處洞窟的牆壁是空的,也許還會有洞穴,和一個姓楊的人挖開一看,果然是驚喜,一個滿滿的藏經洞!可惜我們的王道士,不明白他打開了一扇轟動世界的門户,一門永久的學問,無數位為此耗盡終生的才華橫溢的學者,只可惜,他不明白。

這莫高窟的文化,像甲骨文一樣重要,可惜,因為那次,就再也無法解讀了。

匈牙利的一位學者名叫斯坦因,以及一位賣國賊蔣孝琬,和王圓篆談判,從一開始幾部經書到最終九千多個經卷、五百多幅繪畫打包整整花了七天,用了二十九個大箱子,三匹馬才能拉動。果然,最終王圓?還是沒有抗拒那一點馬蹄銀的誘惑。唉,就如詩人李曉樺的詩歌一般“我好恨,恨我沒有早生一個世紀!”對於斯坦因這樣的學者,我何嘗不硬一些呢?今日,那位名叫斯坦因的學者不再引人關注永遠闃寂無人,反倒是王圓?的那個道士塔,卻天天遊人如潮,可是誰也沒有投來尊重的目光。

轉眼間又來到了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一羣美國學者宣稱,因為白俄羅斯士兵的破壞,要“拯救”莫高窟,拯救?哪是拯救?用化學溶劑把牆上的壁畫粘到紗布上帶回美國,慾望的強烈促使他們又一次來,居然這次還要在莫高窟大動手腳。那裏,我們不得不感激一位叫做陳萬里的翻譯,雖然是美國僱來的翻譯,卻心中有國,在來的第二天,騙那些人身體不適,其實就是告訴那些村民美國人要破壞。至此,我們要對這位名不見經傳的人表示致敬,“敦煌者,吾國學術之悲痛史也。”

莫高窟,是如此的神聖,就連最有權威的皇帝,在它的面前,乖的像個孩子,莫高窟,就如活的歷史一樣,一批一批的工藝家,在那裏雕刻出只屬於自我朝代的風彩,看着看着,一批批歷史就如仙女一般飛到面前。它記錄着我們歷代祖先的信仰和悲歡,長久凝視,百般叮嚀。

苦旅並未結束,我們的苦旅也即將開始,看着前人正確或者錯誤的一舉,我們沉思,或者説,不得不陷入沉思……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4

人生就像一場旅途、旅行的終點,我們可能什麼都無法擁有,可是我們在乎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風景。初讀餘秋雨的《文化苦旅》,就能感受到其身後的文化功底,是什麼使得作者筆下的文章能夠吞吐千年,博通古今而顯得遊刃有餘是一種閲歷,一種修養。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無處不在見證着他那滄桑而深邃的足跡。

“淺渚波光雲彩,小橋流水江村。”這副楹聯道盡了江南小鎮的魅力。當你坐的船緩緩地行駛在流水間,左右兩側的房屋,依稀升起幾處炊煙,依託在岸邊的石踏延展到了門前,水中的楊柳,炊煙的倒影隨着風兒擺動的彎彎曲曲,給人一種很寧靜的視覺享受。眼簾的事物,一切都是那麼靜謐,似乎只能聽到緩緩地流水聲。江南的小鎮沒有雀橋、烏衣巷的滄桑感,僅有的是那一份淡泊。江南的小鎮也不屑於榮華,所以沒有磅礴的氣勢,有的只是幽幽的山林,悠悠的水流,自古以來都是這樣,不曾有過升沉榮辱,只默默滋養一方土地,養活一方百姓。在現代,這樣的地方很少了,似乎這已經成為了每個人所追求的一抹寧靜。

把筆觸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出中國文人艱難心路歷程的“青雲譜隨想”。優美的文字在腦海中盪漾,彷彿眼前就是他筆下的山水之間。八大山人那高雅精美卻不沉淪於世的筆墨趣味畫作,那些燃燒着畫家身心的畫作,向人們展示着一個個坦誠的生命,才使得以傳世,成為歷史的永恆。一個和尚留下了一個最根本的身份:傑出的畫家。他的名字叫朱耷,又叫八大山人,他是朱元璋的後代。隨着王朝的腐敗,其只能隻身躲在冷僻的地方,來逃避改朝換代後的政治風雨,用畫筆來營造一個孤獨的精神。朽木,衰草,寒江,無一不成為其筆下的神作。這就是一個藝術的人生,用自我來繪畫文化的人格和文化的良知。

一個個古老的物像,大漠荒荒黃河禮貌的盛衰,歷史深邃蒼老之感見於筆端的“陽關雪”。“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時,“勸”的不再是“君”,是淡忘中華文化的人。中華文化,中華廢墟,正如陽關。曾幾何時,中國是何等的輝煌,圓明園,阿房宮,莫高窟,這些哪個不是我國的璀璨明珠,究竟是什麼把這些都帶走了?是貪婪,是人們無止境的貪婪,是封建思想的懦弱,是他們的畏懼。還好,中國從一斷斷苦難歲月中走了出來,可是誰記得我們曾有多少畫,比蒙娜莉莎早不知多少年的絢爛;我們曾有多少書,流傳千古卻又毀於苦難的哲思;我們曾有多少樓,留下亙古墨客鴻篇鉅製的史詩;我們曾有多少人,鞠躬盡瘁又揮墨灑血的美麗。

都説人生像一場旅行,文化何嘗又不是呢?裏頭夾雜着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苦苦的味道,為這本紀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了一道滋味。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在它們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一種從未有過的穿越歷史感油然而生,許多歷史的文化綻放開來,不免讓人去接觸,讓人去感慨,在跋山涉水中尋求文化的足跡,去感受中華偉大而又急劇吸引力的文化,深成的腳步在文化大道上發出腳步聲,遠處傳來扣響中華文化的大門。讓我們一齊去感受文化,追尋文化,就如同旅行一樣,一路上的風景就是文化的收穫。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5

苦苦的味道,為這本記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了一道滋味,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估計在它們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而作者運奇妙筆,以乾淨漂亮的散文組合,使它們成了一篇篇讓炎黃子孫驚醒的文章。

“淺者波光雲彩,小橋流水江村”這副楹聯道盡了江南小鎮的魅力。江南小鎮它不是經大自然雕琢出來的自然山水,而是屬於中華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我們不曾到過此處,但書中的小鎮卻給予我們一種回到家般的自在,難怪萬年來,許多文人遇到政治不清明或人生不得志時,便會此隱居起來,但荒山結廬有生活中的麻煩,大隱隱於市便成了文人來到江南的最好推力。其實我們對“隱”有着正反兩面的看法,好的一面其一就是當中國文化收到某些因素例如北方遊牧民族入侵中原地區而開始凋零時,文人或學着就會帶着他們的文學修養到此地隱居起來,藉以免於戰爭或政治的迫害,其二,生老病死和官場浮沉是文人失意的時刻,做什麼事都不順心,此時最好的方式就是使自我的身心得到紓解,找個地方隱居,等到休息夠了又是一段新徵程的開啟。壞處是有人會把隱居當初沽名釣譽的工具,假隱以求得一官半職,這些舉動讓中國特有的隱的文化開始產生變質,隱生前的孤傲和死後的名聲全然黯暗。儘管如此,我們對隱還是抱有正面看法,因為古代中國給文人發展的空間太狹隘了,逼得他們僅有隱居或者死,與其這樣讓自我的雄心壯志損落,我們會選擇沉潛,待有朝一日東山再起。在自然與人文環境中的沉思,考量人的情感,在柳侯祠前,由一尊石像

追想柳宗元的一生,從他的文采想至他的被貶,既遭貶謫,而永柳二州又是荒遠之地,所以他自放于山林水澤之間,將其困厄感的心境,完全寄託在遊賞山水之間與文章創作之中,使中國文學史上有了“永州八記”這樣出色的山水文學。這樣的一代士人的氣節與傲疑問來氣讓後世學者不得不尊敬他的文化意識及人格,帶着崇敬和疑問來瞻仰這位大文豪。合上書卷,我們不由自主的走向牀前,流動的車潮和人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種文化,那裏是高雄,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也許咱們應當背起滿滿對中國文化的疑慮,親自去遼闊的土地,讓我們讀過書

餘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察力去深思着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心思細膩的筆觸,寫下了華夏的文化。《文化苦旅》它不甘甜,因為裏頭有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

走進書中的情境與思考,我們不禁嚴肅起來,像一羣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塊不甚熟悉的土地,逼我們不得不因歷史和那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宗於我們眼前出現的莫高窟山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舊不言,我們靜靜看着光影投射的石壁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着敦煌千年的變化。千年前的一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工手中的一串鑰匙把守了千年敦煌,卻任其流落在外人手中,而中華子孫卻也將之棄之而不顧,那一馬車,一馬車的文物運往國外,多年後的今日,那神祕而又充滿意義的洞窟,為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它並非外表絢麗,而它只是一種儀式,一種人生的,及它深層的藴藏。我們在這兒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華的標本,一種美的標本,一樣美的標本,縱使它曾殘缺被人無情的轉換。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6

《文化苦旅》是當代著名散文作家、世界級文化學者餘秋雨的文化散文集。全書的主題是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他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察力去深思着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心思細膩的筆觸,為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寫本書。寫出了因為有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那苦苦的味道,為這本記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了一道滋味。

他的筆觸時而奔放,時而靈動,有時像大江奔騰,洋洋灑灑,蕩氣迴腸;有時像小溪宛然,曲徑通幽,砉然流芳。他的氣勢磅礴,凜然睥睨天地,有時好像在放肆地喊着:“我要遨遊九天而天威耐我不得,我要逍遙九地而地塹縛我不得”;而有時卻又好像在苦苦地尋覓,為中國的文化,歷史尋覓一條出路,一條重獲新生的出路。然而,最讓我觸動的卻是他那不羈的文思,見常人所未見,思常人所未思,收放自如,讓人不禁歎服。他用美妙的文字一步步將我們帶入文化意識的河流,讓我們思考,讓我們深省。在他的筆下,歷史是那樣的深邃蒼涼,令人扼腕,往往在讀他的散文時總能體味到原來不曾想到的東西……

真正的歷史是沉默而寂靜的,它無言,用沉默傲視人間,傲視人間的斗轉星移,王朝更迭。它任憑人們在他身上居心叵測的塗抹着,不屑與何人爭辯。“大音稀聲,大象無形”,它沉默不是因為他懦弱,它的力量足以拖垮無數的霸業,再強的盛世在他眼中也不過曇花一現。“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這是對他最好的形容。力拔山河的項羽能怎樣,羽扇綸巾的周瑜能怎樣,立馬?M刀的張飛又能怎樣,歷史的一個轉身就讓他們灰飛煙滅,終成一?g黃土。只有歷史以真正的王者身份永存,跨越了空間,穿越了時間,創立下獨屬於它的基業。

可不幸的是,每當翻開厚厚的歷史書,總會被蕩起的濃濃灰塵迷住了雙眼。

小時,曾相信歷史,相信史官筆下那一個個稜角分明的人物,後來才漸漸懂得,所謂歷史不過是人之歷史,變成了一些人為了取悦另一些人的工具。那一幕幕,一場場,滌盪着對與錯、善與惡的史實也只是陰謀家的説辭。在歷史之流中,永沒有善惡,存在的只是解釋。浩瀚五千年留下的文明,在一次次刪改中扭曲了原來的模樣,留給我們的只是一個梗概。善惡、對錯有時並非由什麼定義,而區別它們的往往卻是勝敗強弱。一切正如尼采所言“歷史沒有正義,只有利益”,在無窮的利益的驅使下,歷史也淪落成為了工具。追溯過去,不知有多少人在歷史的夾縫中苟延殘喘,他們被歷史所遺忘,被歷史所判定,更可悲的是判定他們功過是非的是那些別有用心之人。若他們地下有知,會不會發出一聲長歎,歎息這民族的哀魂。我無力扭轉歷史的滄桑,更無能評判一個民族的優劣。我只知道,有太多的人未能瞑目,卻又匆匆流逝于濤濤的歷史洪流之中。

然而,我相信,某些史官一杆竹管筆塗劃的文字,哪怕能鐫刻山河,能雕鏤人心,卻又怎能羈絆住歷史的腳步,它放肆奔騰,橫無際涯,一紙丹書又怎能成為它的囚籠;我相信,總有一天它能突破黑暗重回光明,讓世人重新去評判它,還它一坦蕩蕩的模樣。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7

看了餘秋雨的這些散文我感觸頗深,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帶給我一次心靈的洗禮,很是震撼,但最讓我喜歡的還是他的《廢墟》這篇文章,它裏面的話深深地影響着我的思想,在極大數的人都認為完整才是美的時代。他卻提出了一個可以説是另類的想法——廢墟也是一種美,也許嫩綠的葉子象徵着希望,可是誰又能否定飄落的秋葉就不是一次生命的輪迴嗎,就不是另一個新的生命的開始,落葉是人們心中“廢墟”的代表,可是它卻賦予着別樣的精彩,難道不是嗎?

圓明園曾代表着皇家高貴的身份和無盡的財富,可是現在當我們再回首過去時,看見的又是些什麼呢?是一幅殘缺破爛不堪的景象,我們已經很難去想象它曾經擁有過的那些光輝歲月。當有人提出修復圓明園的時候,有些人卻站出來否定了,因為即使修復了它原有的容貌又能怎麼樣呢?那些曾經遭受過的屈辱歷史就能消失在歷史的記錄裏嗎?

答案是當然不會了,殘缺的圓明園,一個廢墟一般的存在,也是一種美,另類的一種美,因為這個殘缺般的廢墟的存在才讓我們更加牢記了歷史慘痛的教訓和慘象,廢墟是一種美,殘酷而真實存在的美。它是不會因為它的不完整而被世人所遺棄,相反的,人們只會更加記得它,它將會永遠的被人們珍藏在心中最深的那個角落。

在《文化化苦旅》中我能感受到餘秋雨那深厚的文字功底,在中國悠久的文化發展史上,有許許多多傑出的才子,他的文章並不是最華麗最優美最感人肺腑的,但卻是令我感觸最深的`,他的文章教會了我許多的哲理,我也能感受到來自他內心深處的真切想法,看完這本書,我被深深地感動了,那純樸簡單的文字是我思想上的一次撼動,是我精神上的愉悦,更是我心靈上的一次完美震撼。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8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先生在海內外講學、考察旅行時所作的散文集。初得此書,是在上大學的時候,那是八年前的某一天,我像往常下課一樣,徑直走向食堂。和以往不同的是,這天道路兩旁擺滿了小攤,全部都是賣二手書的。原來又到了一年一度畢業季,學姐學長們將自己讀過的書擺出來以近乎白送的價格賣給學弟學妹們。路過一個學姐的攤位,看到了一本斑駁的映着餘秋雨先生頭像的書,學姐只要兩塊錢,我從學姐那兒買了過來。於是這本頁面老黃質地低廉的書陪着我度過了好些些零下三十幾度的日子,陪着我度過了一個個不回家的寒暑假,也陪着我度過了好多個勤工儉學在外打工無法入眠的夜晚。成長,是一場必經的苦旅。

八年後,我已回到自己的家鄉,有了正式的工作,也有了自己的家庭。某一天陪着妻子在書店裏閒逛,一本精裝版的《文化苦旅》映入眼簾。瞬間各種記憶的畫面放電影般一幕一幕的閃現,打開書本那行行文字帶來的是一種相識已久的孤獨、又是一種相似而又迥異的悽苦。就像是喝慣了的茶,喝在不同的年紀、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心境,卻有着不一樣的味道。原來人生,又何嘗不是一場苦旅?

由於她的極度暢銷,盜版的數量至少是正版的十八倍。毋庸置疑,我花了兩塊錢從學姐手裏買來的,也是盜版。原來,自己欠了先生八年的書本費。盜版盛行,也使她成了一個文化熱點,正如同老話所講“槍打出頭鳥”,一時間,她遭到報刊媒體的各種攻擊。久而久之,它成了一具無主的稻草人,一個廢棄的箭靶子,成了一個“外出的浪子”。時隔多年,餘秋雨先生在自己編選的《文化苦旅》這個版本里(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作了新版小敍,對重新編選的原因作了説明:“畢竟過了二十多年了,原來裝在口袋裏的某些東西已經不合時宜,應該換一點更像樣的裝束。艱苦跋涉間所養成的強健身材,也應該更坦然地展現出來。”遊子歸來,雖傷痕累累但身心猶健,器宇軒昂。對作品而言,《文化苦旅》本身,也是一場苦旅。

再讀《文化苦旅》,已是而立之年。或是在週末閒暇午後,亦或是睡前的片刻間隙,每多讀一頁,心中更多一份從容與淡然。而今邁步從頭閲,不僅僅是再次體味文化旅行路途的苦,更是為了分享文化自信的甜。文化興則國運興,時間和文字在一個個老庭院裏廝磨,這是文化存在的極温暖的方式。“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祝願你的旅行: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蹀躞,以此為歸。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9

最近的閒暇時光,我細細品讀了餘秋雨教授的文化散文集《文化苦旅》。

全書的主調是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祕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作者依仗着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所寫下的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而且也為當代散文領域提供了嶄新的範例。

作為一名上海人,我對其中的論析文化走向的文章《上海人》有着濃厚的興趣。餘秋雨教授犀利地指出:上海人給人們留下的印象,是精明、驕傲、會盤算、能説會道、自由散漫、不厚道、排外、瞧不大起領導、缺少政治熱情、沒有集體觀念、對人冷淡、吝嗇、自私、趕時髦、浮滑、好標新立異、瑣碎、世俗氣……都是不太好的評價。而《上海人》透過上海人的文化心理人格,看到了一些屬於全民族的歷史課題。究竟是一種什麼契機,撞擊出了上海文明?

上海人上海文明的肇始者,是明代進士徐光啟(與利瑪竇一起翻譯了《幾何原本》),他可算第一個嚴格意義上的上海人,他也帶着今天上海人的某種素質:開通、好學、隨和、機靈,傳統文化也學得會,社會現實也周旋得開,卻把心靈的門户向着世界文明洞開,敢將不久前還十分陌生的新知識吸納進來,並自然而談地匯入人生。有許多偉人,都是操着上海口音。對於開放的當代世界而言,上海俯瞰廣遠、吞吐萬匯、處勢不凡。19世紀,上海成為中國走向現代的起點,這是一段不平穩的日子,之後,上海人漸漸平穩。現在的上海人大都本於個體自立的觀念,不管閒事。上海文明的其他心理品性,是對實際效益的精明估算、發端於國際交往歷史的開放型文化追求(表現在對子女的教育上埋伏着一種國際性的文化要求,至少對一般文化有着景仰)。這大概表現出了上海人、上海文明的心理特徵。事實上,上海文明呈現出一種無形的心理秩序,上海人非常奇特。他們灑脱又常常感到灑脱的孤獨,夢想許多,也使人們陷入了真正的惶惑。他們感到了自己的陋習卻不知從何改起。我究竟是誰?該做什麼?他們有能力卻不一定發揮得出來。真是一部怪異的上海史。

而續寫上海新歷史,關鍵在於重塑新的上海人。這與我們也是息息相關的。沒有敢為天下先的勇氣,沒有統領全局的強悍,上海人的精明也就與怯弱相伴隨。上海人的醜陋性,大多由此伸發。失去了人生的浩大志向,智慧也就成了手上的一種私人玩物。我們缺少的是沸沸揚揚的生命熱源,從而失去了燙人的力量,失去了浩蕩的勃發。我們應有敢為天下先的勇氣,不應眼界遠遠超過闖勁,適應力遠遠超過開創力,要有大家風度,更要有大將風範。有鳥瞰世界的視野,更要有縱橫世界的氣概。不讓附庸繼續,不讓上海失落!

僅是一篇《上海人》,便給我們帶來如此多的感悟。餘秋雨教授以一個個物像,表現出了歷史的深邃蒼涼以及感慨。悠遠的歷史如一條纜索,餘秋雨緩緩走來,又漸行漸遠,征程漫漫,寒窗數載,終於走出了屬於他的“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10

今天好無聊啊,無意中看到昨天王葉煒借我的《文化苦旅》心想既然無聊就去看一下吧,沒想到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我只看了其中一篇叫做沙原隱泉,原以為與其它寫景小説一樣,都是説這個地方怎麼怎麼樣,但是當我讀上這篇小説時,我原有的想法瞬間沒有了,原因是餘秋雨寫的這景象與其他人寫的完全不一樣。

我最喜歡文中的這一句話:不為那山頂,只為這已經劃下得曲線,爬。不管能抵達哪兒,只為已耗下的生命,爬。無論怎麼説,我始終站在已走過路程的頂端。永久的頂端,不斷浮動的頂端,自我的頂端,未曾後退的頂端。沙丘的頂端是次要的。爬,只管爬。我喜歡這段話的原因是因為這句話與我現在的情況十分的相近。因為我現在的學習就是在一直向上爬,無論它多麼的高,我還是要繼續向上爬,無論它的高度是多麼的永恆,但我永遠也不會退縮。

我所喜歡的另一段話是:茫茫沙漠,滔滔流水,於是無奇。惟有大漠中如此一灣,風沙中如此一靜,荒涼中如此一景,高坡會如此一跌,才深得天地之韻律,造化之技巧,讓人神醉情 馳。這一句話總結了前面的一些事情並加以貫通起來。

今天讀了餘秋雨的小説讓我明白了,原來寫景也可以這樣寫。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11

我想必每個人對旅程的感覺應該都是美好的,因為我們可以去一個自己不曾生活過的地方。穿過這個陌生地方的每一條街道,領略不一樣的風景和風土人情。同樣,這些也是我對旅程的一個想法。所以當我第一眼看到餘秋雨先生的遊記散文《文化苦旅的》的時候我的心中不免有了三點疑問。

首先,散文集多是一些優美的抒情文章,比如席慕容和宗璞的散文。當然也有一些敍事性的,比如魯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裏面就重點回憶了自己的童年和青年的一些瑣事。但是這些散文類型多有抒情之意。所以當看到一本以遊記為主題的散文時,我不免眼前一亮,想要看看散文類型的遊記文章有何不同。

其次,旅程應該是享受的、快樂的,餘秋雨先生為何要在“旅”這個字前面放一個“苦”字,他的旅程是不是和我們的旅程又有別樣的不同。

最後,我們現在的旅遊理念多為拍拍照,買買紀念品之類的,去的也大都是一些繁華城市,名勝古蹟。這種旅行的方式反而使我們忘了一個地方它那從千古傳遞過來的文化底藴。作者書中的足跡斷不了一些諸如莫高窟、都江堰、武侯祠等著名景點,但也不少濃墨着筆於一些不為我們熟知的地方。一種把旅程賦以文化,也深深地吸引了我。

帶着這些想法和疑問,我慢慢的閲讀了這本散文集。《文化苦旅》這本散文集中在我閲讀過的文章,作者的修辭、語言都較現在流行的散文有着很大的區別。現在散文多是優美、細膩之詞,讀後讓人聯想到的是嬌柔之美。但是在這本書中的散文,各個旅程的描寫沒有過多華麗的辭藻,多是樸實的文詞。讀起來讓人感覺是那種肅穆的靜謐的美感。

其中最讓我喜歡的就是,作者靠着自己的想象力,想象古人身處此地當時的心境和生活。比如作者在《三峽》中寫到了漂泊江湖的李白;在《陽關雪》中寫到了送別故人的王維;在《柳侯祠》中寫到了遭到貶謫的柳宗元等等。這些類似的篇目中我不僅閲讀到了青山秀水的壯麗,更讀到了古人的心境與情懷。此時才懂得了文化的傳承對古蹟的重要性。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12

之前聽語文老師説過,我們的文筆還太過嫩,像初歷塵世的無知小兒,當時不太肯承認。直到讀完了餘秋雨的《文化苦旅》,那一刻才明白,什麼叫滄桑,什麼叫蒼老,才懂得,文化的那一份厚重感。

回過頭來看自己以前認為很成熟的文章,才發現竟顯得如此蒼白。的確,是蒼白,而且是蒼白得無處可躲。曾以為可以意氣風發談蘇東坡,可以大恣讚揚都江堰,可以怒斥清代文字獄。但餘秋雨一篇《黃州突圍》,便是所有對蘇東坡的言談批判黯然失色,《山莊背影》《寧古塔》將知識分子的災難與艱苦寫的一覽無遺。文化苦旅闡述的是一種平實,卻將文化的那種厚重感一一還原。捧着這本書,心裏還有着一種沉甸甸的感覺。

一開始讀,有點讀不下去,因為讀得不是很懂。開篇的兩篇是《牌坊》《寺廟》,講了尼姑庵與吳山廟的故事,故事我看懂了,但老覺得有一種隱含的、難懂的在裏面,我可能還不懂。讓我突然喜歡上這本書的開始,是讀到《信客》這一篇。信客帶給我一種震撼,人性的感悟。簡簡單單的倆字,聯繫着一邊是沒了家的男人,一邊是沒了男人的家。他們承擔着艱辛,生命危險、懷疑、猜忌、污衊,他們本可以不必承受這些,但,為了他人,為了遠行者與遠行者的家,他們義無反顧的當起了信客,接受着多少難以承受的痛苦,但,他們不會後悔。這種人性的無私付出,劇烈的撞擊着我的心靈,我感受到一種厚重,做人的厚重。

慢慢改變着我的思想的是第二部分《中國之旅》。“沒有兩者。路,就是書。”秋雨的話一直迴盪在腦海,讀完《中國之旅》才品味出這句話的精闢。文化,是都江堰中拜水與問道的互相融合;是王圓?,蔣孝琬使文化毀滅或歸於他國的那種惋惜;是陳萬里及時救下一些莫高窟文物的那種保衞意識;這是一種思想上的文化,讓我漸漸瞭解。把一切都看倦了的千年冷眼飽含着多少對毀滅的文明的痛惜,杭州的美麗是蘇東坡是錢繆對生態的一種敬重,希望這種敬重,能帶給每個人。“南國佳人多塞北,中原名士半遼陽”,流放,是一種災難,文人的災難。顧貞觀“季子平安否?”“我亦飄零久”是對不公的流放的無聲訴訟,更是一種沉重的友誼,重得壓人心。寧古塔,展現了遠年靈魂在苦難中的高貴,但也在告訴我們“文明可能產生於野蠻,但絕不喜歡野蠻!”

《中國之旅》寫了很多古代的中國文明,但我讀到的,卻是痛惜,對不懂文化,嫉妒文化,摧殘文化的痛惜。我感受到,一種厚重,一種該省視,該尊重文化的厚重。

帶給我最大感觸的是第四部分《人生之旅》,謝晉,巴金,黃佐臨,餘秋雨,這些支撐着文化的高貴生命,在承受着創造之苦,文化之苦,他們,使我深深折服。他們,都各自經歷着折磨人的文革,又恰都是最深的受害者,卻又無怨無悔的將文化創造着,為了文明,也為了文化。巴金在文革災難中受盡屈辱,在造謠者奉迎者中孤影難支,但,他無畏折磨,不懼傷害,一人領頭“斥棍子,講真話”這精神,震動着山河大地。秋雨毅然辭去一切行政職務和高位任命,孤身一人尋訪着中華文明被埋沒的遺址。在鋪天蓋地的誹謗中,那麼多人連續收到傷害他二十幾年,秋雨卻從未回擊一句,他不忍傷害石一歌年邁的成員,也不忍傷害一些無知的羣眾,於是,一人默默承受着痛。秋雨默默闡釋着:“大智不羣,大善無幫,何懼孤步,何懼誹謗”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人生之旅》寫的是令人欽佩的文化名人,但我看到的,是靈魂,是文化是人性是那高貴的靈魂。這種厚重,精神的厚重,是中華五千年文化的繼承與體現,是一種壓人心扉的厚重。

看完這本書,文化被摧毀的心酸,文人被壓迫的悽楚,讓我不禁沉思:“怎樣做人,怎樣傳承和重建這厚重的文化?”這句話,一直鎖在我的心裏,時時拷問着我的靈魂。這一刻起,興許我也不會再膚淺地亂談文化了,因為文化的厚重感,需要我們每個人都變得厚重起來……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13

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訴説着一個個中國古文化,中國文明的盛興、衰落。讀《文化苦旅》,是讀行走的哲學,跟隨餘秋雨先生踏上游歷中國文化古蹟的旅途,感受歷史名跡歷經千年的風風雨雨所沉澱出的歷史文化底藴。

在遊歷山水之間,去感悟出一些人生的真諦。我們去到了某一個地方參觀旅遊,總是會不自覺地回想那裏發生過的一切,曾經在我們所站的這個地方有誰走過,又發生過的什麼樣的歷史事件呢,又是誰在這裏修建的呢,修建的目的又是什麼呢等等。就在這樣的一瞬間裏,那所有的一切都會很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會油然而生,歷史古蹟所藴藏着的精神與文化重燃而生,使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歷過了一般。而我們人社工作者又何嘗不是如此,在日常的下鄉檢查工作過程中,我們與山水、羣眾做着不同的互動,看着匆匆往來的羣眾,不知他們從何而來,又向和而去?我們的腳步只能緊跟着自身的職責,想羣眾之所想,急羣眾之所急,時刻維繫着人民羣眾的安危,此時作為一名人社工作者我感覺自己是無比的自豪。

讀《文化苦旅》並不是在欣賞山水風景,而是在對歷史的滄桑的一種回顧,歎息和哀傷,也是對人生的一種激勵。一次次的漂泊旅程,都是在增長我們的智慧,洗滌着我們的心靈。這一次又一次的跋涉又能讓我們得到一種啟迪,一種精神的寄託。文化的傳承,歷史的見證在這裏留下了最真實的寫照。歲月的流逝,讓歷史的滄桑在人們的記憶中早已經是越磨越淡,漸漸地淡出人們的生活圈子,時間磨損了最值得深藏的記憶,或許也只有當我們身臨其境的那一刻才能將這些詮釋出來。工作的過程中,我們同樣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難題,機關事業單位是一種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孜孜不倦,我們看不到吶喊聲,沒有歡呼聲,更加沒有掌聲。我們只能夜以繼日的工作在第一線,默默地服務好人民羣眾。

讀着《文化苦旅》,讓我漸漸地明白了很多東西。我想,讀一本書除了能夠獲得理性和知識的收穫之外,最大的享受可能是那種喜悦,有所思有所悟的那種喜悦。讀《文化苦旅》並不是一件舒心的事,因為需要用全部的心去感悟。但是讀着讀着,便會有所收穫。猶如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發現自己的成長和發展有其階段性,不能強求一致,更加無法整齊劃一。循着一本紙色泛黃的《文化苦旅》,拂開瀰漫千年的歷史塵埃,我追溯到遠古文明的源頭,掬一捧最清的,感受它帶給我的闃靜之中最沉重的呼吸。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14

餘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心思細膩的筆觸,為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寫本書!它不甘甜,因為裏頭有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苦苦的味道,為這本紀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了一道滋味。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在它們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而作者運其妙筆,以乾淨漂亮的散文,組合,使它們成了一篇篇讓炎黃子孫驚醒的文章。

走進書中的情境與思考,我們不禁嚴肅起來。像一羣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塊不甚熟悉的土地,逼使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宗於我們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實像,壁畫依然不言,我們靜靜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着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鑰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卻任其流落在外人手裏,而中華子孫卻也將之棄而不顧,那一馬車,一馬車的文物輸往外國。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充滿意義的洞窟,為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 它並非外表炫麗,而是它只是一種儀式,一種人性的,及它深層的藴藏。我們在這兒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國千年的標本,一樣美的標本,縱使它曾經殘缺,被人無情的,任意的轉換。

這副楹聯道盡了江南小鎮的魅力。江南小鎮它不是經由大自然雕琢出的自然山水,而是屬於華夏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我們不曾到過此處,但書中的江南小鎮卻給予我們一種,回到家中那般自在,難怪歷年來,許多文人遇到了政治不清明或人生不得志時,便會到此隱居起來,但在荒山結廬有着生活上的麻煩,「大隱隱於市」便成了文人來江南隱居的最好推力。其實我們對「隱」有着正反兩面的看法,好的一面其一就是當中國文化受到某些因素例如北方遊牧民族入侵中原地區而開始凋零時,文人或學者們就會帶着他們的知識修養到此處隱居起來,藉以免於戰爭或政治的迫害;其二生老病死與官場浮沉是文人們的失意時刻,做什麼事都不順心,此時最好的方式就是讓自己的身心獲得紓解,找個地方隱居,等休息夠了又是一段新旅程的開始。壞處是有人會把隱居當作沽名釣譽的工具,假隱以求得一官半職,這些舉動讓中國特有的隱的文化開始產生變質,隱士生前的孤傲和死後的名聲全然黯暗。儘管如此,我們對隱還是保有着正面看法,因為古代中國給文人發展的空間實在大狹隘了,逼得他們除了隱或許只有一死,與其這樣讓自己的雄心壯志殞落,我們會選擇沉潛,待有朝一日能東山再起。

餘秋雨曾説他常佇立前人佇立過之處,觀察自然與人文環境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在柳侯祠前,由一尊石像追想柳宗元的一生,從他的文采想至他的被貶,既遭貶謫,而永柳二州又是荒遠之地,因此他自放于山林水澤之間,將其困厄感傷的心境,完全寄託在遊賞山水之間與文章創作之中,使中國文學史上擁有了「永州八記」這樣出色的山水文學,這樣的一代士人的氣節與傲氣讓後世學者不得不去尊敬他的文化意識及人格,帶着崇敬和疑問來瞻仰這位大文豪。

合上書卷,我們不由自主地走向窗前,流動的車潮及人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種文化,這裏是高雄,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 也許咱們應該背起滿滿對中國文化的疑慮,親自去遼闊的土地,讓我們讀過書後,沉重而苦苦的步伐,也走在上面。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15

第一次讀得這本書時日已經頗久了,只記得當時讀完其中的一篇便已被餘秋雨先生嚴肅深沉卻又遼闊邃遠的筆觸深深折服了。之後這本書便在腦海裏久久揮之不去。輾轉良久,在一家書店購得此書,心裏甚為歡喜。讀完這本書卻還是很久之後的事了,至於如此,一是正因自己生性懶散,雖喜愛讀書卻極少認真坐下來耐住性子讀書,當時學業也頗為繁重,二是此書實在太過於厚重,整個散落於大江南北山川河流的一代一代的中國文化都被餘秋雨先生拖曳、描摹出來,若匆匆瀏覽此書也罷,要是細細品味的活,不啻於同餘秋雨先生一道在那些隱匿着中華文化的山川河流、塔窟寺廟、湖鎮樓閣走了一遭,原本頗為閒散的心境變得肅然,也會被這些撲面而來的還帶着些山水氣息卻磅礴浩蕩的文化格律壓抑的靈魂一緊,心頭便沒由來的多了幾許沉重之感。便再也簡單不起來了。家訪小結

餘秋雨先生也在自序中説,“我本為追回自身的青春活力而出遊,而一落筆卻比過去寫的任何文章都要蒼老。”

中國古代的文人基於傳統文化的定位,大都有“學而優則仕”“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報效祖國的理想,世世代代也都揹負着這種宿命。於是,他們十載寒窗苦讀,只為有朝一日能夠入朝為官,既光耀了門第,有為國家盡了些許力量。然而,官場的黑暗卻是他們沒有想到的,帝王的昏庸也是他們沒料到的,奸佞之臣矇蔽着皇帝的眼睛,魅惑着皇帝的心術,整日過着驕奢淫逸的生活。他們無奈了,彷徨了,想要喚醒着腐朽的朝廷,卻觸怒了權貴,被佞臣們視為骨中之刺,於是,幾番讒言便被罷黜貶謫,流放到千里之外。滿腹才華卻遭人妒忌,也罷,這高堂容不下我,便揮揮衣袖,整整衣冠,去那些個山水之間吟詩作對罷。只是這離去的背影,多少有些踉蹌。

他們在這片土地上行走,每到一處,便把滿腹衷腸向那裏的山水吐露,滿腹悲哀與無奈也向這山水吐露,醉於山水,歎於人生,他們不想這樣,卻只能這樣。在這種與自然互相傾吐的過程中,生命和自然水融,自己的文化人格深深淺淺也就烙印在這些山山水水裏了。這幽翳的高山綠水之間,藏着多少故事,多少無奈與控訴,可惜,這山常青,水長流,這無聲的歎息與詢問只換來幾聲山澗鳥鳴罷了。

如今,我們在人類禮貌建造的城市裏研究思考着古文化,而中國文化的真實步履卻落在這山重水複、莽莽蒼蒼的大地上。而一個有着極其敏鋭的文化視覺和極其敏感的文化良知的人在這片土地上行走,每到一處,那些個亭台樓閣湖光山色中藏匿倒映着的文化脈搏豈能不一一跳出來訴説着自己千百年來的寂寞和無奈,這樣的旅途,豈會簡單。跋山涉水勞累的身體,疾筆思索勞累了靈魂,不正是一場“苦旅”嗎。

歷史總是嚴肅的,維繫着一個民族靈魂發展以及走向的文化也是輕率不了的,當我們從歷史當中尋找文化存留下來的腳印的時候,這無疑會變成最嚴肅枯燥甚至有些沉悶卻又絲毫不敢懈怠的工作了。哪怕他們藏匿於山水之中,帶來了山的靈動與水的柔美,更多的是增添了幾分山的巍峨與水的磅礴。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着五千年曆史文化的民族,五千年的積澱凝聚着這個民族的血脈根源。這片土地養育了這個民族,凝練了這股血脈,也鑄就了這種人格。我們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了五千年,早就和這片土地融為了一體,她記載着我們的歷史,藴藏着我們的文化,昭示着我們的人格,每走一步都能找到讓人思索回味的事蹟。這天,物質生活日益滿足,可我們的精神又該向哪個方向走呢?歷史流淌到這天,前路該怎樣走,或許該回頭看看來時的路,看看古人走過的那些山山水水、樓閣棧道。我們的歷史文化藏在於山水之間,腳步太過幽深,不踏破鐵鞋又怎會柳暗花明。我們現代人的人格該如何構建,或許還是該看看古人的人格構建,這是我們的血脈,而這又該去問那些個高山深谷。

歷史在歎息,在訴説着一個古老民族的悲切和深沉。只願那些先知先覺關心着我們精神走向的站在時代之前的人們,多去聽聽這山谷的足音,或許我們就該知道明天該往哪兒走了。

標籤: 苦旅 讀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wenhua/lqp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