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文化 >

《文化苦旅》讀後感15篇(合集)

《文化苦旅》讀後感15篇(合集)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文化苦旅》讀後感15篇(合集)

《文化苦旅》讀後感1

土黃的紙頁,塵土的味道,凝重而帶着惆悵。這早已讓人對它肅然起來,似乎面前就是一片片歷史的廢墟。作者沒有用甘甜的文字,而是用無盡的感慨和傷感來煥發我們懵懂的心,讓我頭一次覺得,歷史竟這麼偉大。

這本書是餘秋雨的散文集,寫了他在遊山玩水時對歷史,對文化的進一步思考。歷史是什麼?只是單調的人物,早已過去的年代,還是數不盡的故事?在《莫高窟》一文中作者寫道:“在山腳前來回徘徊,一點點的找回自己,定一定被震撼了的靈魂。”難道歷史能給人如此大的心靈衝撞,連作者都會被它的滄桑和樸實所征服?在《西湖夢》一文中又寫道“即便明智如魯迅,也願意在一個傳説故事的象徵意義上深深沉浸。”歷史也許太過於複雜,無論是文人墨客,還是壯志凌雲的英雄,或是平民百姓,都願跪在它的面前,傾聽它的咆哮。

秦始皇吞併六國,可最終還是沒有立於不敗之地;可是儘管赤壁大戰,曹操卻依然能統一天下。屈原投江不久,都江堰的工程才剛剛開始,隨後又是廉頗和藺相如的故事……歷史在變,可最終不都是過眼雲煙?“神馬都是浮雲”,也不過如此。

仔細再想想,歷史同時能有許多面。莫高窟炫麗的.壁畫,流動的色彩,背後同樣是烽火連天的歲月。洞庭湖看似平靜,卻同樣孕育出許多文人: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楊麼和岳飛也曾在這片土地上揮動過紅纓…….江南小鎮的亭亭樓閣幽僻蜿蜒,但也曾面對歷史的長河發出哀鳴。這本書雖説是遊記散文,可更多是作者對歷史的惋惜。歷史的起起伏伏,興起和衰敗,沉澱而厚實,讓我不禁對它又有些敬仰起來。

我望着窗外,鳥瞰着遼闊的大地,心裏有些澎湃和激動。這塊地方,5000年來,前前後後有過多少豪傑!華夏大地,世界的古國,它在戰爭中挺立,把長城當做自己的腳跟,把長江黃河當做自己的血液,把山脈當做自己的臂膀,把積澱的歷史當做自己的靈魂。中國的歷史和文化,深不可測,竟引得無數學者直到自己生命的結束也沒有揭開其中的奧祕。文化苦旅,“苦”字,正代表了歷史幽幽的歎息。

歷史在奔騰,濤聲不斷,永不停息……

《文化苦旅》讀後感2

我從沒有去過陽關,對此也瞭解甚少。讀罷《陽關雪》後,便找來幾組圖瀏覽一番,不禁生出幾分感傷。“所謂古址,已經沒有什麼故跡,只有近處的烽火台還在,這就是剛才在下面看到的土墩。土墩已坍了大半,可以看見一層層泥沙,一層層葦草,葦草飄揚出來,在千年之後的寒風中抖動。眼下是西北的羣山,都積着雪,層層疊疊,直伸際。任何站立在這兒的人,都會感覺到自己是站在大海邊的礁石上,那些山,全是冰海凍浪。”面對如此的景緻,誰都要感歎時間的流逝和歷史的滄桑。

西漢時,陽關曾作為通往西域的門户,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許多王朝都把這裏作為軍事重鎮,嚴加把守。可陽關如今早已不如往日,僅僅是在一座紅色的堆滿沙石的山峯上,殘留有被稱為“陽關耳目”的烽墩。遺址周圍竟也看不到斷垣殘壁,只有在沙丘之間暴露出的地面,到處可見碎瓦殘片,讓人回憶起盛事時亙古遙遠的駝鈴。

“渭城朝雨徘岢,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在友人臨別時所作的這首《渭城曲》,用餘秋雨的話説,是“纏綿淡雅”的。絲毫感覺不到陽關如今的'淒冷之景,只是離別時應有的微微的憂傷。因而王維是懂得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的,陽關亦是如此,再堅固的過去也終有隨着時光消逝的一天。比起《渭城曲》依此而來的《陽關三疊》,那較清冷的調子,或許更適合陽關如今的景象。

誠然,陽關的確再也難於享用温醇的詩句。“即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這麼多歎息的吹拂,陽關坍弛了,坍弛在一個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終成廢墟,終成荒原。身後,沙墳如潮,身前,寒峯如浪。誰也不能想象,這兒,一千多年之前,曾經驗證過人生的壯美,藝術情懷的弘廣。”

陽關不復了它過去的金色的絢爛,只剩下悽悽的一片荒原,它給佇立在它面前的人們帶來深深的感慨和輕輕的遺憾。想起樓蘭古城的悲哀,曾經繁華的美在不經意間卻毀於一旦,也許正應了一位蒙古作家的那句話:繁華不過是一掬細沙。昔日的景象已不能再見,只由人們去想象,勾勒心中的圖畫。歷史是深邃而蒼涼的,面對窗外陽光映照的花園中嬉笑的人們,我想,現在珍貴的事物,千百年後,也會隨歲月的輪迴而被漸漸淡忘吧。

《文化苦旅》讀後感3

《文化苦旅》,雖是一本國中就聽到父母嘮叨中要我翻看的書籍,卻在這個高二與高三銜接的假期中,才完成他對我的救贖。苦旅苦旅,誰看到這個題目可能都會對此書退避三舍。但事實卻與我的第一感覺大相徑庭,他讓我感受到了我們中國幾千年來文化沉澱的自豪和悲哀。文化是一個民族最真實的呈現,而且中國文化在愈演愈變的世界格局中獨樹一幟。這已經證明了我們民族的強盛。但餘秋雨先生很客觀地敍述了我們文化中一些陰暗角落。讓我們知道,我們的文化,也是經歷過跌宕起伏的衝擊。如果我沒概括錯的話,這本書先寫了餘秋雨在遊山玩水中對文化的感悟,又有對童年的回憶。文章的第一章節,就對我的心靈產生了巨大的震撼。沒錯,就是王道士的故事,一個在當時看起來很樸實的人,卻因蠅頭小利販賣敦煌莫高窟的文卷給外國侵略者。

而京城也是因為資金問題並沒有重視這些驚世文物。才導致了我們現在想要研究敦煌的文獻還需要向外國買文卷膠捲的尷尬境地。這是多大的諷刺啊!還有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餘秋雨先生的遊記。我想,我是不會把每一個景點都聯繫到歷史、聯繫到感悟文化,也許我只會膚淺地感歎一聲:這個地方真美啊。但他、卻從柳侯祠想到屈原、從白蓮洞想到桃花源、都江堰想到長城.從歷史古人對這一景點的感情中來複原故人們那種永不熄滅的精神之火。而在其中,每篇文章都是令人嚮往的。但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天一閣"的遐想。我不瞭解為什麼中國文化會對藏書這麼閒情的活動都抱有厭倦,使得只有範欽家族的天一閣,這座遍體鱗傷的藏書閣流傳至今。豐坊是範欽的摯友,也是一位藏書大家,但他卻在死後一本藏書都沒留下。甚至作者自己也寫到了藏書優。想到這些,如果我們的藏書都能完好的保存,我們的文化還會更加燦爛。説實在,中國文化有太多悲哀。物質的悲哀,精神的悲哀。中國的.建築、文卷,只需一炬無情的烈火,就會讓燦爛的文明消失在無影無蹤之間。近代國民的精神,就如同石頭一樣麻木。能給我一絲温暖的,是餘秋雨先生的回憶。其中《三十年的重量》一篇,讓我體驗到了師生之間那種藕斷絲連、時間永遠抹不去的美好、青年追求事業的奮鬥,對長輩的尊敬。還有他在新加坡,看到他對華語的關心。使我相信自己,作為龍的傳人,我有信心將這一門難懂的語言掌握好,因為那時中國人必須做到的。短短假期,能在卑微的生命中做了一次苦中帶甜、甜中帶酸的文化苦旅。是我的榮幸。

《文化苦旅》讀後感4

自古云:“居安思危”。意思是在自己已經過得安逸舒適的時候,不要忘記其中潛在的危險。這在那個戰亂紛紜的時候很實用,但在我看來,對於現在的大學生們也同樣試用,只不過這裏的“危”解釋不同了。

在當今社會,天才不常有,蠢材也同樣不多見。現在許多被稱為“天才”的人也可能是比別人多花一點時間罷了。因此,在這裏我想説,如果你是天才,倘若你不努力,只是在自己的安樂窩裏待着,只會重蹈覆轍“傷仲永”的故事,最後變得泯然眾人矣,然後獲得別人短暫的同情與惋惜,但是自己的人生從來都是自己掌握的,你如果失去了自己的'優勢,你的人生也同樣會難以改變。如果你是蠢材,倘若你失去了奮鬥的信念,選擇在別人的同情下生活,到最後你的人生將會失去自由。如果你只是芸芸眾生的一員,倘若你不努力,像一顆在土壤表面的種子,不願埋藏在黑漆漆的土裏,只想享受温暖的陽光和新鮮的空氣,那麼你永遠都不會生根發芽茁壯成長。所以,無論是天才,蠢材還是大眾,要想取得成功,他們同樣都需要勤奮努力。沒有不勞而獲的成功,只有咬緊牙關的拼命奮鬥。舒適安逸與享樂都是滋生懦弱的温牀,除了讓你享受一時的快樂,成為你前進的絆腳石之外,別無其他的好處。

對於當代大學生也是這樣,隨着時代和科技的發展與進步,出現了許多高科技,使人們的生活和學習也越來越便捷,與此同時,帶來的也有許許多多的誘惑。因為經歷過高壓力下的學習,剛自由的大學生們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在他們還沒有認識到自己真正想要什麼之前,他們也會有一段頹廢的日子,會選擇在週末或者假期的時候,看小説,玩遊戲等,以此來打發自己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享受安逸,殊不知這樣帶來的後果也是很嚴重的。在任何一個不堅定的人來説,都可能被這些誘惑所影響。比如説,遊戲,網絡小説,電視劇等,本來是大家放鬆心情,緩解壓力的一種工具,到頭來,其中的負面作用也帶來了許多社會問題。譬如,網癮少年。因為網癮而被退學的大學生也不在少數。我們要清楚地認識到,在你還沒有成立一番事業前,所有的舒適,都是要付出代價的。別在最好的年紀,只會吃飯睡覺玩手機。

我們要明白,你想要什麼,就得拿出與之等價的東西去交換,想賺錢就得勞心勞力,想成長就得風雨兼程。真正讓你變好的選擇,過程都不會太舒服,但是隻要熬過了這個階段,你會看到更美好的自己。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是我們大學生應該執行的一個準則。

《文化苦旅》讀後感5

有的書像一杯濃茶,越品越苦,越品也越有味道。餘秋雨的《文化苦旅》就是這樣的一杯茶,我品了很久,終於把它品完,覺得餘味無窮。

這本書是一本散文集,裏面大部分都是餘秋雨走遍大江南北的遊記,還有一小部分則是他的回憶性散文。書中的遊記和我們寫的非常不一樣,餘秋雨除了景色描寫,更注重的是對當地文化的細細瞭解和深深思考。每到一處景點,餘秋雨總會以他獨特的視野,寫出許多對景點包涵的文化的感悟,或愛或惡,或喜或悲,讓人看了總是收穫頗多,感慨萬千。這點是我們寫遊記想不到,做不到的。我很想向餘秋雨學習,以後儘量在遊記中加入更深層次的文化內容,把自己更多的思考融入其中,這樣的遊記才是精彩的。

這本書中一共有37篇文章,我最喜歡其中《信客》這一篇。這篇文章生動而又深刻,把以前信客們的歡喜憂愁寫的淋漓精緻,我其實挺敬佩信客這個職業的人們的。他們風裏來,雨裏去,東奔西走,千里迢迢地為人們傳送各種東西,辛辛苦苦地工作,賺的錢也只能勉強餬口。我很喜歡文中的那個小夥子信客,他有一顆善良並附有責任感的心,是個很不錯的人。書中還有一篇文章是描寫我的故鄉——蘇州的,名字叫《白髮蘇州》,寫出了蘇州悠悠2500年的歷史和蘇州文化的獨特魅力,把這裏的風土人情描寫的很是細膩,讓我越發為自己的家鄉自豪了。

看完後我還在思考一個問題:書的名字為什麼叫“文化苦旅”,苦在何處呢?我認為在餘秋雨的'眼裏,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充滿了苦味,因為這些輝煌的文明常常會遭到各種破壞、流放、毀滅的命運,就像《道士塔》裏的莫高窟文獻、《風雨天一閣》中的藏書、《柳侯祠》中的柳宗元、《廢墟》中的廢墟,都讓人發出深深的歎息,感歎中國文化成長的艱難。

我又想起另外一個問題,平常人到一個景點,總是興高采烈,為什麼他能品出苦味來呢?在這本書的序言裏,餘秋雨這樣寫道:

“我發現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説明我心底的山水並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要擺脱也擺脱不了。每到一個地方,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壓罩住我的全身,使我無端地感動,無端地喟歎。常常像傻瓜一樣木然佇立着,一會兒滿腦章句,一會兒滿腦空白。”

餘秋雨能夠品出苦味來,正是因為他熟讀歷史,精通文化,所以才能品出山水背後的苦味。我想,這樣的“苦”,又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呢?

《文化苦旅》讀後感6

這個人憑藉着他對藴藏了幾千年的中華歷史文化精髓的理解力和感悟力,孕育了《文化苦旅》這部令人讚歎不已的著作。

第一次與餘秋雨的文章邂逅是在國中學過的一篇課文《信客》,至使至今,我仍不忘《信客》刻畫的那個誠信無私·善良厚道的信客形象。他表達出來的文字也是給人一種質樸典雅·精闢而暢達的感覺。

拿起《文化苦旅》,我的心情是沉重而有壓力的,“文化苦旅”顧名思義,這一條文化苦旅是艱辛的。一改以前的輕鬆灑脱,文字多了份蒼老和沉重。“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餘秋雨説:“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引發人生滄桑感。”倘佯在歷史的海洋中,他深深地陷入了他的思緒中,因中華民族文化的興衰得失而或喜或悲。

廬山,生疏而又認識的名字,在這裏詮釋了它的價值意義。

一個曾經古文人們寄情療心的.佳景,像一個埋藏着千年祕密的滄桑老人。從“走向三疊泉的漫漫山道上,我產生了大容鑄感”到“誰也沒有逃開,反都抬起頭來仰望,沒有感歎,沒有議論,默默的站立着,袒示者濕淋淋的生命。”這是它的魅力,瀑布的狂暴·宏偉,甚至是浩浩蕩蕩的氣魄,不止衝擊了作者,也震撼了我的心魄。他説,文人也萎靡柔弱,只要被這種奔渾所裹卷,倒也能吞吐千年。結果就在這看似尋常的佇立瞬間。人·歷史·自然混沌地交融在一起了。

在“道士塔”中,我體會到作者對文物遺失的痛心與憤懣。在“陽關雪”中,作者尋陽關,憶王維,感受歷史的悽美與哀傷。在“沙源隱泉”中,我彷彿看到作者站在鳴沙山上,俯瞰月牙泉,眼中滿憐惜與驚訝,然後心中鳴起了天樂般的梵唄。

苦旅,不是身體上的勞累,而是思想上的跌宕,是作者對於文化的思考和追求,以及一種對於逝去的苦澀的回味。他説,我不敢對我們過於龐大的文化有什麼祝祈,卻希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的後的回味,焦灼的會心,冥思的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靜下心來,將“文化”含在嘴裏細細的咀嚼,也是別有一番滋味的。

《文化苦旅》讀後感7

讀罷《文化苦旅》,我輕合雙目,那雪,那泉,在我眼前久久迴盪,卻又揮之不去……

再次睜眼,卻發現自己已在陽關之前。大雪未止,廣袤的大地被雪覆蓋,一片潔白。西風呼嘯而來,雪片飛揚,天地間頃刻變得白茫茫。遠處,幾塊嶙峋的怪石卻依舊保持着黑色。

面對這樣一個陽關,王維竟絲毫不露凌厲驚駭之色。面對即將出徵的好友,他深知友人的遠征可謂九死一生,更明白此次分離或許就意味着永別,卻只是文靜淡雅地寫道:“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他們的離別,沒有過多的悲歎與勸阻,而是將目光放在未來。這,便是唐人風範。

或許前路遙遠,或許歷經坎坷,亦或宦海沉浮、身世飄零,亦或今天的離別,便是永遠的告別,但,苦澀中他們總會體會到甜美,艱難中他們總在尋找希望。於是,我看到,他們的告別是經常的,他們的'步履卻是放達的。所以,即使八月的胡天北風捲地,白草斷折,面對漫天大雪,岑參仍能喜悦地説“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所以,即使“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仍能高歌“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所以,即使二十三年被棄置在“巴山楚水淒涼地”,劉禹錫仍能達觀地寫道“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所以,……

陽關之前,我看到他們緩緩向我走來,目光那麼平靜,笑容那麼肯定,神采那麼自信!

又是北風呼嘯,沙塵席捲而來,我站在沙山之巔,遠眺夕陽下沙山的美景:一天一地都被鋪排得大大方方、明明淨淨,色彩單純,氣韻酣暢。陶醉中我低頭俯視,卻發現山腳有異象——那裏有一泓清泉,橫卧山底。漠漠沙漠中,它顯得如此突兀;茫茫黃沙中,它是如此明亮。它太清澈了,清澈到讓人覺得它不該屬於這個地方。以它的品貌,應在江南水鄉,温婉而寧靜地流淌,涓涓不息。而它卻在這漫漫黃沙中營造出一片如此可人的天地。漫天的飛沙,難道從未將其填滿?夜半的颶風,難道從未將它吸乾?

沙山之中,清泉之畔,冥冥中,一個聲音傳來,不疾不徐,從容鎮定,字字分明:因為堅守,因為堅持,所以永恆!

在餘秋雨先生曾經站立過的地方,我仰視,我俯瞰,我感動,我喟歎,那自然的山水啊,那人文的山水啊,那如珠璣般的字句啊,都是我生命的養分,滋養我的思想,滋養我的情懷!

《文化苦旅》讀後感8

作為一個外國人,馬可波羅用"世界上最高貴.最美麗的城市。"來形容杭州;而在中國,人們用"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來表達對杭州的讚美,她的美,早已被歷代文人傾注了太多的描寫詞彙。

作者所言極是,一個淺淺的小海灣,被潮汐和長江帶來的泥沙淤積,導致其將會"與世隔絕"在水的蒸發下慢慢成為一片沼澤地,鹽鹼地......這一切由自然定下的道路,若是沒有那堪稱奇偉的力量和恆久的堅持是無法改變的,然而,中國曆代人民卻以人力真真正正地做到了這一點。

首先,她迎來了一個〝亦正亦昏 〞的君王——隋煬帝。隋煬帝開鑿大運河,使得她頓時熱鬧起來,成為重要城市,居民愈來愈多。為杭州的〝美〞刻下關鍵的一道痕跡。就這樣繁榮延續至九世紀二十年代,擁有《長恨歌》,《琵琶行》......作品的巨匠白居易帶着水力學家和城建學家的風姿款款而至。雖年過半百,卻不顧身體,整日忙忙碌碌地指揮湖中的的改造升級工作;雖已成為文學巨匠,卻無絲毫傲慢,每日奮鬥在工作現場......為杭州的"美"留下濃濃文氣的第二筆。

江山易改,在中國的歷史上這是讓人習以為常的。當時光流入十世紀,吳越王錢鏐 帶着他獨有的民生.環境保護意識,在杭州的歷史洪流中沉浮。他大修海堤,以竹築填巨石為塘,以九重巨木為柱......造下"捍海塘",甚至成立專門的部隊,對太湖就行清理打掃......並以所謂“小國”的智慧為我們保留下了杭州這一美麗的奇景城市。

“杭州實在是太幸運了”,作者用一句通俗之言道出了關鍵。蘇東坡——一個我們熟知的偉大詩人。他的詩總是充盈着難言的氣息;作為一個詩人,他本性愛好作詩。然而,令人驚異的'是,杭州的“魔力”使他也化身成了一個徹徹底底的水利工程師——甚至,比白居易還要徹底,他有廣闊寬宏的志,也有細緻入微的心,正是他的這“心有猛虎,細嗅薔薇”的性格,他發現了西湖逐漸被葑草埋填這不起眼之事;他制定周密的行為方案,上奏朝廷,將西湖大刀闊斧地改造。當然,古時沒有電動機械,只有靠人力。那一擔擔的石頭、一把把淤泥......我們可以想象那場面的複雜與浩大。

先有生態而後有文化,歷代文人、君王到平民百姓都在有意識或潛意識中做着生態改善與保護這件事。我想,或許是這成就了杭州的詩意盎然與美麗。

《文化苦旅》讀後感9

我靜坐着,書本泛着黃光,燈光卻使它耀眼。

白髮蒼蒼,長鬚飄飄,他已滄桑了,在我腦中踱步,腳步清脆。

餘秋雨,這本就帶着幾絲靜謐的名字,在我腦中迴響。他看見了,行行止止,被歷史的滄桑塗抹着,他看見了許多。

而那些被時間隱去的角色,在他的一俯一仰間,駕着文字來到我的面前——

“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餘秋雨來到莫高窟外,一生慨歎,“王圓籙”。

伴隨着老舊的樹葉“咔嚓”作響。這位老者在我面前講述着。他説的是一位道士……莫高窟不幸成為了道士的家,用無數珍寶換得這位道士的一世茫然。

“茫然的是當時的中國啊!”他怒吼着。卻無奈的走向下一個地點。這是時代的慨歎。

他登上廬山時,再一次想起了古人。

山高路窄,他一路磕磕絆絆,終於見到了這一震撼身心的奇觀,聽到了這一轟然震耳的咆哮。生命,也許終於被一種久違的感覺“淋濕”,他想到了朱熹又聯想到徐霞客。但他也看到了熙攘的人流,他無法構建出一種文化與名勝的對應,只能眼看着文人變成了遊人。

“一陣雲霧又漂到了我的眼底”,他想着搖了搖頭……

他此般,走過了山川大地,在天地間徘徊。他此般,走過了山川大地,在天地間徘徊。

《文化苦旅》也此般“苦着”。苦在追尋,苦在徘徊。作者苦苦思考,苦苦探索。在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碰撞中,中國的.文人在慨歎,在惋惜,於選擇間陷入一片迷茫。眼看中國的文化在夾擊中看不清未來的路在何方。

我翻看着心中不覺,提起一陣苦楚。不知是作者情緒的感染,還是歷史帶人的滄桑感。文化之流如此般宏大,歷史長河源源不斷。我便只是一個渺小的一員,像作者一樣在此間徘徊着。誰也不知道我會做下什麼?如同一個鄉下的道士會找到石窟一般。

合上扉頁,只覺得眼前漆黑的黑夜如同深淵。我覺得我坐得太久了,我只是那麼小一點,卻看過了那麼多。我的生活經歷無比渺小,卻帶給了我許許多多的感受,生活便是一種閲讀,因為作者在生活中學會了感受。

向前吧,不管你是誰?年輕或許是一種財富,因為人們總將明天描述成希望,那麼它便是希望。我們不應讓這歷史的火種熄滅,我們仍需要帶它們向未來前行,它們理應有一個歸宿,正如餘秋雨先生所講的那般。

《文化苦旅》讀後感10

《文化苦旅》這本書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但你千萬不要因此認為讀餘先生的書會心曠神怡,輕鬆自在。整本書還沒讀完,我就已經被民族意識喚醒後的沉重與悲哀壓的喘不過氣來。在我們欣賞歷史留給我們的有形“著作”——古蹟時?誰又會去潛心探究這一處處古蹟背後到底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祕密。而餘先生恰恰做到了。他運其妙筆,給我們的心靈寫下了“震撼”兩個大字……

曾在網上看過這樣一句評論:餘秋雨以歷史文化散文而名世。餘秋雨先生憑藉自己豐富的文史知識功底,優美的文辭,引領讀者泛舟於千年文化長河中。是的',他的這本著作《文化苦旅》也深深印在每個讀者的腦海裏。有人説,中國散文的天空星光燦爛,而《文化苦旅》是一條河系,其中每一顆星星都散發着一種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測的力量。

有人稱他是本世紀最後一位大師級的散文作家,是開一代散文新風的第一位詩人。這些話道出了我的心聲。我之所以要寫出來與大家分享,是想要表達我至深的敬意。在《文化苦旅》中,餘秋雨展現給我們那一處處古蹟背後的辛酸和沉痛以喚醒我們的民族意識和民族情感。讓銘記我們歷史的教訓!

《文化苦旅》這本書在告訴我們中國古代歷史的同時,告訴了我們更深一層的道理。

跟隨作者走到書中,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推引,走上前去——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然不言。跟隨作者靜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着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一次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充滿意義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並非外表炫麗而是一種人性的。深層的藴藏。

“報紙上説我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苦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温秋涼,是大喜悦大悲憤,最後總是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是餘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千年之前的那場浩劫,絕不能只是過眼雲煙。我們要吸取教訓,將文化的精神永貯於華夏大地!

合上書卷,走向窗前,看着流動的車潮和人羣,每每,處處不在宣泄着一種文化,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

我們真應該去遼闊的土地上走走,看看,咀嚼,體驗……釋放自己那湧動着滿心。滿眼。滿腦的渴念……

《文化苦旅》讀後感11

最近,讀了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即為其中深厚的文學、史學功底和深刻的文化內涵所折服。餘秋雨以歷史文化散文而名世。餘秋雨先生憑藉自己豐富的文史知識功底,優美的文辭,引領讀者泛舟於千年文化長河中。在《文化苦旅》中,餘秋雨展現給我們那一處處古蹟背後的辛酸和沉痛以喚醒我們的民族意識和民族情感。讓銘記我們歷史的教訓!

《文化苦旅》這本書在告訴我們中國古代歷史的同時,告訴了我們更深一層的道理。

它有着低徊與感傷的歷史氛圍,有着散文創作中的戲劇性表現,有着雍容、典雅而抒情的文字描寫。文學的歷史情懷,是作家自身生命與歷史的對晤,他要尋找自己與浩瀚歷史長河的關係,因此不得不在歷史中尋找合乎自身生命結構的底藴,尋找那些與自己有緣的靈魂。這種情感愈來愈深,一旦有機會訴諸於文字,則必然將歷史和生命混同一體。餘秋雨創作的歷史並不是抽象的歷史,他試圖與歷史對話,與歷史共鳴,在自身與歷史的對話中形成他獨特的歷史語境與歷史情懷。當他厭倦了枯燥的學術生活,便想着離開案頭,換一身遠行的裝束去旅行,他並不同一般人那樣是為了輕鬆,為了獵奇,為了開闊眼界,而是在“尋找一所橫亙千年的'人格學校”。他不是為了旅行而旅行,而是在於和歷史、文化進行對話。餘秋雨的遠行不願意去找旅行社,寫出一些市面上充斥的旅遊觀感的文章,他覺得,那種揚旗排隊的隊伍到不了他要去的地方。由此,便決定了他這次的文化旅行活動成了一種“苦旅”。當他浪跡天涯,一站又一站地去訪“人文山水”,行行止止,風塵僕僕,勞苦了四肢筋骨,也有了不少苦澀的感想,故謂之“文化苦旅”。

跟隨作者走到書中,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推引,走上前去——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然不言。跟隨作者靜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着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一次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充滿意義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並非外表炫麗而是一種人性的。深層的藴藏。

“我無法不老,但我還有可能年輕。我不敢對我們過於龐大的文化有什麼祝祈,卻希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急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正是這樣的創作願望,形成了《文化苦旅》低徊、感傷的歷史氛圍,從而引導我們不斷深思。《文化苦旅》是一本沉甸甸的書,值得我好好品味。

《文化苦旅》讀後感12

看完這本書。最大的感觸就是對於文化的理解,實則,文化是一種精神,一種追求,一種壓迫,一種力量!文化是美麗的、痛苦的、感人的、悲憤的,是包容一切的!

一切,對於某些人來説是世界;而世界,對於某些人來説是文化了。

這本書中,讓我感觸最大的就是《廢墟》一文了。

“雪峯是偉大的,因為滿坡掩埋着登山者的遺體;大海是偉大的`,因為處處漂浮着船楫的殘骸;登月是偉大的,因為有“挑戰者號”的隕落;人生是偉大的,因為有白髮,有訣別,有無可奈何的失落。”這個是作者發自內心的告誡俄……

沒有廢墟,就沒有文化;沒有文化,就沒有我們,沒有亞洲、沒有歐洲、沒有美洲、沒有非洲、沒有大洋洲,當然更沒有中國!廢墟是必然的,他的建築者從壘上第一擔土的時候就知道,不管這建築多麼雄偉、多麼壯麗,依舊有他日後的落寞與孤寂;不久,廢墟會被掩埋,將會有新的“非虛”誕生。它的過程是同樣的,終有一天他會驀然倒下,沒有昔日的雄偉與一切,最後甚至被人淡忘……這個就像人生,每一個人都是一方建築,由往年的輝煌,有如今的黯然,然而終究免不過變成廢墟;社會也是這樣,一個建築到了,另一個新的建築就會產生來取而代之。再美麗的人生,終於會成為廢墟的。

人生的偉大建立在廢墟上;歷史的悠遠建立在廢墟上;文明的初始建立廢墟上;文化的開端建立在廢墟上。

廢墟不僅如此,像作者所説,如果在現代,“黃鶴樓可以裝電梯;阿房宮可以作賓館;滕王閣可以闢商場。”這個不是繁榮,這個才是文明真正的廢墟!荒漠化拉感情;淡忘啦以往;摧殘拉文明……

若是圓明園重建拉,得來的是一顆沒有恥辱感的心,抹去的是,熊熊的大火,強盜的劣跡,昨日的中華文明。有時,或許廢墟比建築要好得多。

廢墟真正表達的,似乎是唱響一曲對於現代的文明的悲歌,廢墟,是現代的產物,是現代的建築,或許它的重要不能與天安門、故宮相比,但是,後兩者所代表的只是中國古人的偉大,前一者讓我們永記恥辱,還有一種渴望,一種呼籲。

《文化苦旅》讀後感13

原以為大漠孤煙能養育的僅是那艱難苦困的紛繁歲月,就算有長河落日的壯闊終究還是會被孤寂所掩沒。寧古塔,早把那人性和尊嚴蹂躪踐踏得一文不值,所以寧古塔終究是冰冷沒有温度的。然而我竟不得不信,這片土地依舊能滋養甘甜。文人背後的温度——寧古塔僅存的那一星半點的光亮,也足夠透過痛苦,温暖那顆孤獨的心。

一提到寧古塔,只要對清史有些許瞭解的人都知道,在漫長的數百年的.歷史長河裏,有多少名門雅仕,賢人貴族在判決書上被打上“發配寧古塔”的字樣從此被湮沒。寧古塔總是不論是非的,是非都是皇上的一己私念和制度的妥協。我可憐那些懷着毀家紓難的決心報國卻只能在這片寂寞的土地上甘心做個奴役的志識之士,我看到那些無故被株連的人眼裏的那種無可奈何的絕望的眼神,那可憐的江南女子,在河畔掉下的淚早已與水分辨不清,那昨日的嬌貴矜持變得遙不可及,更不要説那一點哀怨悱惻的兒女私情早已成了奢侈。我不知道寧古塔扼殺了多少清白與夢想,不知道滋生了多少哀婉與歎息,多少絕望與無助,也許,此刻,死亡也變得無足為懼了。可是就是在這些文人雅士,這些悲劇痛苦中,竟能生長出希望來。

災難對於普通人來説災難,可對於文人就不同了,他們總是能在災難中找找尋生命的底藴,在這些一無所有裏依然心存慰藉,所以,寧古塔也因他們而變得有了那麼些許暖意。

當官銜,財富,名譽被一一剝奪去,然而善良和正直是剝奪不了的。當一無所有的時候,只有生命與生命赤誠相見,也才有了那些令人敬佩的文人之間的情感,這是拋卻了除生命以外的一切物質,用生命的純粹建立的一種友誼。“冰天詩社”正是在這種純粹的建立下產生的。而那感動容若的兩首《金縷曲》更是這純粹感情的產物。“薄命長辭知己別,問人生,到此淒涼否?千萬恨,為君剖。”又何嘗不是顧貞觀對張兆騫的無所保留。終於,在顧貞觀的努力下,張兆騫才的以一個安詳的晚年生活。孫子耕一路陪同駱長官從杭州一直到東北……

餘秋雨説:“在漫長的中國古代社會中,最珍貴,最感人的友誼必定產生在朔北和南荒的流放地,產生在那些蓬頭垢面的文士之間,其他那些著名的友誼佳話,外部雕飾太多”,我對這是深信不疑的,沒有什麼情感的建立比生命對峙生命來得直接與純粹了。這大概就是文人背後的慶幸吧。

生命與生命碰撞產生的情感,靈魂深處的觸碰與交流,這應該就是寧古塔還剩的温存了吧。

《文化苦旅》讀後感14

看完這本書。最大的感觸就是對於文化的理解,實則,文化是一種精神,一種追求,一種壓迫,一種力量!文化是美麗的、痛苦的、感人的、悲憤的,是包容一切的!一切,對於某些人來説是世界;而世界,對於某些人來説是文化了。

這本書中,讓我感觸最大的就是《廢墟》一文了。“雪峯是偉大的,因為滿坡掩埋着登山者的遺體;大海是偉大的,因為處處漂浮着船楫的殘骸;登月是偉大的,因為有“挑戰者號”的隕落;人生是偉大,因為有白髮,有訣別,有無可奈何的失落。”這個是作者發自內心的告誡俄……沒有廢墟,就沒有文化;

沒有文化,就沒有我們,沒有亞洲、沒有歐洲、沒有美洲、沒有非洲、沒有大洋洲,當然更沒有中國!廢墟是必然的',他的建築者從壘上第一擔土的時候就知道,不管這建築多麼雄偉、多麼壯麗,依舊有他日後的落寞與孤寂;不久,廢墟會被掩埋,將會有新的“非虛”誕生。它的過程是同樣的,終有一天他會驀然倒下,沒有昔日的雄偉與一切,最後甚至被人淡忘……這個就像人生,每一個人都是一方建築,由往年的輝煌,有如今的黯然,然而終究免不過變成廢墟;社會也是這樣,一個建築到了,另一個新的建築就會產生來取而代之。再美麗的人生,終於會成為廢墟的。人生的偉大建立在廢墟上;歷史的悠遠建立在廢墟上;

文明的初始建立廢墟上;文化的開端建立在廢墟上。廢墟不僅如此,像作者所説,如果在現代,“黃鶴樓可以裝電梯;阿房宮可以作賓館;滕王閣可以闢商場。”這個不是繁榮,這個才是文明真正的廢墟!荒漠化拉感情;淡忘啦以往;摧殘拉文明……若是圓明園重建拉,得來的是一顆沒有恥辱感的心,抹去的是,熊熊的大火,強盜的劣跡,昨日的中華文明。有時,或許廢墟比建築要好得多。

廢墟真正表達的,似乎是唱響一曲對於現代的文明的悲歌,廢墟,是現代的產物,是現代的建築,或許它的重要不能與天安門、故宮相比,但是,後兩者所代表的只是中國古人的偉大,前一者讓我們永記恥辱,還有一種渴望,一種呼籲。

《文化苦旅》讀後感15

流年盡相催,翰墨裏的一粒微塵,你是如何用自己的軀體去渲染了這座文化的江山,怎奈江山的命運是如此多舛,面對萬般悽迷的罅隙,你只好化作煙火中一縷飄零的孤魂。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蹀躞,以此為歸。——題記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也許真如趙翼所説,文化就如一顆星辰,它倏然升起,當人們忙於兵戈,帝王對它慘不忍睹、門可羅雀時它便簌簌地隕落,劃破星空的臉頰,涔涔地滑過一道血紅的溝壑。

從敦煌的洗劫到近代文革的浩劫,道士塔也好,寧古塔也罷,歷史從未停止對文化的摧殘,原以為它會凋敝,但仍有無數人用他們的臂膀支持着這面即將轟然倒塌的圍牆,因為他們絕不允許那些愚蠢的人踏進他們的園子,去剷除大樹的根鬚,去踐踏它的果實,那面牆終究還是倒了,但這些為文化獻身的亡魂並不後悔,因為在廢墟上很快就會有人建立起新的圍牆,他們也許是蘇軾,是康熙,是永遠守護天一閣的範欽……他們都在為自己的文化堅守,哪怕他們知道“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自己不過只是歷史中的滄海一粟,但他們依舊堅持自己的文化,哪怕身處逆境,哪怕是他人另類的眼光,哪怕賠上子孫的幸福,這就是文化中的'“苦人”,翰墨裏的孤魂吧。

一世孤獨,走自己的路,有文化在足矣,也許他們守候的會像敦煌中的經卷轉瞬即逝,會像天一閣中的書籍人去樓空,文化本身就是脆弱的,但當他們看着自己守候的,即使是滿地破碎的文化江山,也就能心滿意足地離開。正是因為有這種精神,在中華五千年的悠悠歷史中,即使多次經歷浩劫,但文化卻沒有永遠被淤泥掩埋在黑暗的地下,它總是在經歷風雨的打擊後,猶如雨後春筍般煥然新生,而他們就像雨後的彩虹般絢爛地籠罩着。

三月的柳絮,在風中的最後一段舞蹈,攝魂奪魄,生命的最後一段飛翔,舞得傾國傾城。輪迴路上,不知幾個孤魂還在徘徊,注視着那片守住或守不住的江山,也許來生會是一粒遊走在煙火中的塵埃,但文化裏永遠會有他們的印記,薪火相傳!

標籤: 讀後感 苦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wenhua/pmmwg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