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信息技術 >

信息技術課堂反思 15篇

信息技術課堂反思 15篇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反思自己,必須要讓自己抽身出來看事件或者場景,看一段歷程當中的自己。我們該怎麼去寫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信息技術課堂反思 ,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信息技術課堂反思 15篇

信息技術課堂反思 1

三年級——《調整圖形》和《組合圖形》

本課是在上一課複製粘貼的基礎之上繼續對盆花進行完善,所以開頭先將一個畫好的盆花給學生看,這裏是利用光盤裏現成的東西,只不過那個畫的人不是完全照書上的畫的,他畫的只有四個花瓣,所以我便用另一個例子進行演示,今天講的東西不多,注意讓學生自己練,在那盆花中,我複製粘貼了三到四朵花,在粘貼完花後,既將位置移到位,又將大小弄合適了,再將方向調整一下,這樣就完成了全部的過程,在後兩個班,事先將原本擠在邊上的花通過剪切與粘貼的手法移到中間,並且放大了些。

另外,在做顏色的時候,用了取色的工具,因為下面也用了幾次,所以作了介紹,在讓學生進行了練習之後,再談組合圖形,也沒有説太複雜,而是讓學生知道。

如何將另一幅圖中的物體移到這幅圖上來,只是過來後注意背景的問題,在本課,我先用畫圖程序打開光盤中的快樂家園的圖,然後將圖中的花盆用Delete去掉了,並且用取色的方法將背景補好了,然後再將另一幅圖中的`花盆複製過來,最後也讓學生把這個練習了一下。

四年級——《插入影片和聲音》和《插入超鏈接》

由於電腦中沒有合適的影片,所以主要內容放在聲音上面,本課是從兩個方面來談的,一是普通的插入聲音,另一則是插入背景音樂,並對二者進行了比較,接下來又把超鏈接談了一下,談到這一方面,先打開一個網頁頁面。

讓學生看看那裏的超鏈接,重點提醒他們看鼠標的變化,看完後然後再瞭解幻燈片中如何設置趣超鏈接,我在這裏用的是右擊,因為在這種界面中,找到插入超鏈接不是件太容易的事情,除用西遊記的文字鏈接網上的小説名,還用圖片、動作按鈕做了其他鏈接,讓學生有了一個簡單的瞭解。

五年級——《帶參數的過程》

感覺上這一課有數學中函數的味道,在上課之始,先同學生回顧上節課所談的編輯過程,通過edit命令讓學生觀看編輯的過程,接下來讓學生思考,如果不斷畫改變形狀的圖形,那應該怎麼辦呢?

所以我認為本課是為了方便編輯過程而來,接着在黑板上寫了相關過程,這裏可以讓學生將前面的定義過程與這裏帶參數的過程進行比較。

然後在電腦上演示,按書上的要求繪製了簡單的圖形,接下來談第二步,就是對帶參數的過程進行修改,如將四邊形改成了八邊形,這一修改我以前曾經設想過,只是沒有去做,這裏以參數的形式進行了修改,然後又畫了一些圖形,但書後的圖沒畫出來。

信息技術課堂反思 2

信息技術作為一種工具性學科,除了讓學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知識和技能外,更多的是培養學生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讓學生在掌握必備操作技能之餘還要重視培養其應用和創造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使每一項教學活動都能真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設置幻燈片背景》這節課我設計了這樣四個環節進行教學:即“創設情境,激情導入”——“自主學習,探究新知”——“鞏固新知,展示自我”——“評價小結”。這個設計從信息技術教學的特點出發,體現了新課程理念,展現了新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在教學中的應用,使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在課堂中得以充分應用,整個教學過程真實、紮實、樸實,各環節的學習力求讓學生都能親歷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過程,使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都有所感悟、有所收穫,產生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1、教師定位準確

整節課中,教師不是在做一個説教者,沒有刻意地去進行知識的講授,而是借用書本和學生的'探索來進行知識的傳授。可以説,老師在本節課中不是一個導演,而是劇中的一個組織者,這樣就很好地發揮了教師的引導作用。

2、教學過程清晰信息技術應用的課堂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內容難度不大,教師在教學結構的設計中主要以學生的興趣為主,層次清晰。先用展示比較引入主題,然後進行具體的操作演示,引導學生觀察其中的變化,並安排學生自主實踐,最後由學生進行交流評價。主要內容層層遞進,將不復雜的內容教出了新意,使課堂呈現出輕鬆活潑的局面。

3、營造情境,激發興趣

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情境營造不僅在於提高內容的趣味性、增強氣氛,更在於學習信息技術的過程應提倡不斷地探究。教師在一開始就通過生動的語言講授把學生帶進希望學習的情景中,在教學中又通過設置各種問題和練習,不斷為學生營造學習的環境,誘導學生追蹤事件的各個環節,調動學習興趣。

4、自練自悟、自主學習

《新課標》表現出了對創新能力的極大關注,要求我們在教會學生知識的同時更要都會導學怎樣學習,要從傳統的班級授課制向建構主義的現代化教學轉變。怎樣在信息技術課中讓學生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是目前面臨的一個重要課程,我們要學會利用好我們的課本,讓孩子真正學會看書。在課堂上,我們清楚地看到,學生們不僅會看書,而且看得很認真,並能按照步驟完成操作任務,培養學生學會學習,掌握學習方法,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5、積極主動,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能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有助於培養合作意識和合作技能,有利於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課堂中,教師充分調動學生的合作學習精神,儘可能為學生創造交流學習的條件。在處理書中做一做時,引導學生合作探究,並由學生彙報學習結果,不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自主性,而且增強了學有所用的意識和團結互助的精神。

問題和不足:教學是門藝術,藝術要追求完美,自然有缺憾,所以教學永遠是一門缺憾的藝術。自己在組織教學時,激勵性評價不夠,沒能很好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由於大班額不能照顧到每一個學生,造成了缺憾,語言也有缺乏嚴謹之處,今後我將繼續努力,博採眾長,刻苦鑽研,不斷學習,實踐和反思,努力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

信息技術課堂反思 3

作為一名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新教師,以前我總得信息技術課就是教會學生如何操作,上課時,無非是教師演示,學生再照着"葫蘆畫瓢"。其實,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效果並不好,接受能力強的學生你還沒有講完,他就會操作了;接受能力比較慢的學生還沒有弄清楚是怎麼一回事,更有部分學生走神了,根本沒有聽見你在説什麼。這種方法很不利於學生的學習發展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還有在引入新課的時候也很重要,國小生學習是靠興趣來完成的,一堂課如果導入的時候不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就會使學生感到沒有新鮮感,喪失了學習的興趣。

信息技術是一門新課程,它對於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對信息社會的適應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必須以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理論為指導,根據新的課程標準,探索適合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教與學的新策略和新模式來挖掘學生潛能,提高學生素質,尤其是其利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我通過總結學習決定採用以下方法:

一、活用教學形式,激發學習興趣

學生的學習動機主要來自於他們強烈的求知慾和對所學內容的興趣。興趣越大,則學習的動力越大,學習的效果就越好。學生對計算機早已有着濃厚的興趣與神祕感,渴望更深層次的瞭解它,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幻想自己有一天能隨心所欲地操作計算機,在計算機上作動畫,上網聊**等。信息技術課正好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如今他們已夢想成真,終於能夠直接動手操作計算機了,較多的實踐機會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動手操作空間,這大大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好動心理。但是,如果課堂採用"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模式,是"學"跟着"教"走,只要"我説你做"就可以了,而信息技術是一門科學性、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如果仍按以前的做法,學生很容易在新鮮感和興趣感過去之後產生枯燥的消極想法。所以在教學中,對於較容易掌握的內容,我採用"先學後教"的方法。學生們邊學邊練,很快就攻克了本節的難點。用這種方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二、創設和諧氛圍,保持學習情趣

信息技術教學的實踐讓我懂得,堅持鼓勵和誘導相結合,排除學生學習中各種心理障礙,克服學生的畏難情緒,創設和諧的學習氛圍,是保持他們學習情趣的有效手段。

每班絕大部分同學上機操作時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作為教師根本忙不過來,有時不免會影響沒有被輔導同學的積極性,於是,在分組的基礎上,我讓幾位先掌握的同學學當"小老師",把他們分到各組去,這樣即可以減輕教師逐個輔導學生的壓力,也使"小老師"們得到鍛鍊,使他們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時還克服了部分學生因怕問老師問題而舉步不前的現象,()從而使所有的學生各得其所。在這種分組情況下,教師並沒有失去作用,我們正好可以集中精力去輔導個別的`計算機"特困生",使他們以最快的速度提高計算機操作水平。同時,在同學互相輔導學習中增進了感情,瞭解到合作的重要性,創造出合作學習的和諧氛圍。

三、以"任務驅動"的方法組織教學。

"任務驅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建構主義教學設計原則強調:學生的學習活動必須與大的任務或問題相結合。以探索問題來引動和維持學習者學習興趣和動機。創建真實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帶着真實的任務學習。學生必須擁有學習的主動權,教師不斷地挑戰和激勵學生前進。

"任務驅動"教學法符合探究式教學模式,適用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信息技術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極富創造性、具有明顯的時代發展性特點的課程。"任務驅動"教學法符合計算機系統的層次性和實用性,提出了由表及裏、逐層深入的學習途徑,便於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信息技術的知識和技能。

另外,經常利用學科中豐富的內容,為學生展示一些新知懸念,

讓學生課課從電腦上有新發現、有新收穫,讓學生感受到電腦中所藴含的知識、技巧真多,激發他們的求知慾、探索欲,保持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的新鮮感和興趣感。

信息技術課堂反思 4

誇美鈕斯説過:“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作為以動手操作和實踐為主的信息技術課,一直以來都受到許多國小生的喜愛。然而如何抓住學生的這種興趣,將學生的興趣引入到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中來,卻也是件十分不易的事。

經過上個學期三年級和五年級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我發現,現階段,國小生對於信息技術的喜愛大多表現在愛玩遊戲,喜歡上網聊天、看電影等等。尤其是五年級的學生,在掌握了基本的打字和瀏覽網頁的知識之後,對於課堂教學中的一些基本的知識和操作技能的學習經常缺乏積極性。

如何抓住學生的興趣,能否讓信息技術課堂真正的吸引學生,無疑成為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效率的一個重要方面。考慮到國小生現階段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徵,我覺得要想從本質上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知識的興趣,首先要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慾望,讓學生產生學習信息技術知識的動機和內在的需要,讓學生感覺到信息技術與生活是息息相關的`,而不是毫無用處的,從而才能進一步讓學生將學習態度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精心設計每一堂課的導入,在一開始就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從而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逐步達到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

信息技術課是一門實踐性和操作性極強的課程,因此我覺得要提高課堂的效率,首先要讓信息技術的課堂“動”起來,就是要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為課堂中的小主人。為了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我在教學實踐中主要採用以下幾種方法開展課堂教學:

一、在遊戲中開展教學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關鍵是看怎麼玩,怎麼在“玩中學”。把遊戲引入信息技術的課堂,既滿足了學生的愛好,也抓住了學生的興趣。將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寓於遊戲之中,既讓學生享受到了樂趣,也讓學生更好的學習了新知識,掌握了新技能,實現了寓教於樂的教學思想。

例如三年級上學期的信息技術課程中,學習指法的內容是非常枯燥的,對於三年級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説,注意力很難長時間集中,如果在教學的一開始就直接講解手指的擺放要求和指法要點,學生不但學的很累,而且用不了幾分鐘就不願意學了,更不用説強迫其進行指法練習了。因此,在教學中我並沒有上來就講指法,而是採取遊戲引入的方法,讓學生玩《金山打字通》,比賽誰的成績好或者與老師比賽。學生在“青蛙過河”等遊戲的實踐中發現,要取得好成績就必須練習好指法。這就激發了學生內在的學習慾望,讓學生覺得學習指法是有實際意義的。在這種情況下,再來講解指法練習,學生就會學得就很認真。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後,學生們再玩這個遊戲時就感到輕鬆自如了。這樣,既保持了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熱情,還可以促使學生自覺去學習計算機知識。

對於五年級的學生而言,要學習的基礎知識比較多,學生在學習程序知識時更是覺得枯燥乏味,不免上來就會產生厭煩的心理。雖然學生本身對信息技術有很濃厚的興趣,但對教師講的關於計算機的理論知識卻絲毫不感興趣,所以此時任憑老師怎樣講,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仍然時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因此,針對這些已經有了信息技術基礎的學生而言,我大多采用“任務驅動”和“小組合作”的方法來展開教學,每節課都從學生的經驗出發,選用他們喜聞樂見的方式完成有趣的學習任務制定一個學習任務,採用小組合作和競賽的形式展開,滿足學生的"發現"需要和創造的"成就感",尊重學生學習的獨特體驗,放手讓學生學,實現教學的有效性,而教師僅僅作為學生課堂學習的指導者出現。

二、在多種形式中展開教學

既然學生對計算機感興趣,那麼,在講授基礎知識時,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室的計算機、大屏幕、投影機,即可以進行重難點的講解又可以進行示範演示。課堂上演示我們在課前精心製作的PowerPoint幻燈片、Flash動畫等課件,配以優美的音響效果,學生的注意力被完全吸引到教學上來。教師再也不用為維持課堂紀律而花費過多的時間,完全可以把精力放在課堂教學的現場發揮之中,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獲得更多的技能。

讓信息技術的課堂“動”起來,不僅僅是讓課堂教學生動起來,更是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信息技術課堂反思 5

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所有教師的期望,如何提高卻是大家的困惑。由於學科不同,教學方法自然有差異,我僅談談對“如何提高信息技術學科課堂有效性”的一點感悟。

一、 因材施教是關鍵。

這裏的“材”包括學生和教材。首先我們説説學生,由於家庭、國小教育及個人愛好等因素,造成學生信息素養差異較大,上課前教師一定要了解學生信息素養的實際狀況,根據教學大綱要求,針對性地備課。其次我們説説教材,因為信息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造成教材內容經常跟實際使用脱節,而信息技術課的總目標是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主要表現為:對信息的獲取、加工、管理、表達與交流的能力,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學習、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等,這就要求根據我們教學目標對教材內容作一些調整,以適應實際教學的需要,而不是生搬硬套教材。

二、 情境引入要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

雖然學生對信息技術課比較感興趣,但要想長時間地吸引學生的注意還是非常困難的,尤其是平鋪直敍的引入往往使學生剛上課就開小差了。如果每堂課都能創設一個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情景,課堂的有效性會有很大提高。例如講一個有趣的故事,提一個能引起學生思考、回憶的`問題,播放一段新穎的動畫等等,都可以是很好的引入方式,當然這些故事、問題、動畫等都必須切合本堂課的主題,要能促進學生知識的遷移,引起學生的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對於情景引入的效果,有一次的課堂經歷我至今還記憶猶新。在《走近因特網》這課,我用《三隻小豬》的FLASH動畫作為情景引入,引導學生認識掌握網絡搜索技巧的重要性,激勵他們學習的熱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當時整個課堂上所有的學生都一眼不眨地盯着電腦屏幕,關注着三隻小豬因為網絡搜索水平的不同而造成的不同命運,最終整堂課的有效性得到很大提高。

三、 任務設計要合理。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信息技術教學的常用方法,通常是將教學任務隱含在一個或幾個有代表性的任務中,以完成任務作為教學活動的中心。如果任務設計合理,就能使學生在解決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斷獲得成就感,從而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形成一個認知、情感活動的良性循環,培養他們勇於探索、開拓進取的學習精神。由於學生的認知能力和信息素養差異較大,這就要求我們最好採用分層任務教學的方法,設置符合各層次學生最近發展區的封閉型任務和開放型任務讓學生自由選擇,使信息素養較差的同學可以通過完成封閉型任務產生成就感,避免因完不成相同任務而出現挫折感。而認知能力強、信息素養高的同學可以在完成封閉型任務的基礎上再繼續完成開放型任務,鼓勵他們對所學知識作進一步的探索,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從而提升綜合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

四、課堂教學組織要有序

組織好課堂,讓整堂課有序而不死板,學生活潑而不混亂,需要預先設計好教學環節,對引入、講授、提問、練習、總結、展示、評價等環節的時間、內容都要有準確的安排。無論是講解還是演示,教師都要與學生互動起來,產生良好的氛圍,控制好學生情緒和課堂節奏,避免教師坐着操作講解,更忌諱有氣無力地平淡講述。

五、總結評價要恰當

總結評價作為信息素養的一部分,是整個教學環節的高潮。評價有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和教師評價等多種方式。在學生互評前,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學會評價。學生評價作品時大都只看作品本身,而很少關注同學完成作品的過程,往往會產生偏頗,打擊部分同學的積極性,這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非常不利。針對這些問題,教師要鼓勵學生多看到別人的亮點和長處,尤其是在完成作品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學習態度、合作能力等等,學會多方位全面地進行評價。教師評價作為對學生評價的補充和總結一定要恰當,應着眼於學生的進步和發展,以肯定性評價為主,指出學生的優點,即使學生最後的學習結果不夠理想,也應鼓勵其繼續努力,並適當指出改進辦法,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成就感。對於老師評價的作用我深有感悟:我班上有位同學上課很專心,完成任務時也非常認真,就是完成的作品不理想,他自己對此很苦惱。為了鼓舞他學習的熱情,我每次對他作品的評價總是給高分,並幫他分析問題所在。通過多次鍛鍊,他的信息素養有明顯提高。學生的學習的熱情得到了保護,課堂的有效性自然提高了。

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科研能力,以學生的終身發展為教學的最終目的,創建和諧課堂,實施有效教學。課堂不是教師一個人的表演!最精彩的課堂首先主角是學生,學生在教師的引導、組織和激發下,思維火花四射!

信息技術課堂反思 6

時間過得很快,幾天的課堂教學評比活動已經結束,可我的內心卻是百感交集。

我上的是七年級的《ExcEL數據求和》,這是我第一次參加省級比賽。我很榮幸能夠代表xx參賽,內心有點小小的欣慰,卻也面臨着從未有過的壓力。全省22個選手,聽説其中還有曾經參加國家賽的選手,壓力真是無比的巨大。我時常安慰自己:沒關係,xx地區信息技術發展比較好,但其他地區的選手或許和我一樣,不管怎樣每參加一次活動,也會有不同的收穫,就當是鍛鍊自己。在備課的過程中,我花了大量的時間來鑽研教材、觀看視頻、琢磨教案。由於條件的限制,我後來試了一節課,之後大家給我提供了寶貴意見,同時也得到他們的鼓勵。

12日下午,我的課終於上完了,可課後我發現上的並不是很理想,我竟然犯了不該犯的錯誤:①本來導入的時候是有聲音的',我沒有檢查一下PPT,播放的時候沒有聲音;②準備工作沒有做好,在課前沒有好好看一下學生的機子,有的學生機沒有收到下發的文件,耽誤了我不少的時間,以致於沒有詳細的講解函數,草草一句話帶過;③課堂的應變能力不好,前面用了大量的時間,後面的練習可以不用做,特別是用公式來求水費的多少,應該先總結和評價,有時間再回過頭來做練習。在這裏犯下了這麼多的失誤,這多多少少給我留下了遺憾。

我覺得不管是上課還是聽課,評價是非常重要的,下午聽了於老師的評價,知道很多東西自己是沒有想到的,比如國興中學岑老師的課,從導入到結束用的都是同一組數據,環環相扣,非常好。在回家的路上,我突然就想起,為什麼我上課的時候不先播放一段威馬遜的視頻,給出一組受災的數據,一直使用在課中呢?這樣的效果不是更好嗎?

雖然課上的不是很理想,但也是教學成長中一次寶貝的機會,增長了見識,鍛鍊了膽識,提高了教學認識,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

此次活動,我也得到了一些感悟:堅持總有希望;好的課也需要多研討;只要自信與努力並存,才能走得更好。

信息技術課堂反思 7

有時候和同行們一起,聊得最多的話題就是“現在的學生都蠻有性格,跟他們上課要‘鬥智鬥勇’,好累!”確實,現在的教學條件雖一年比一年好,但並不代表課堂教學就比以前輕鬆。還記得以前,剛走上講台的那一刻,教學上風風火火,雷厲風行,遇到學生學習行為問題時總認為學生很不象話,連老師最基本的要求都達不到,總有”恨鐵不成鋼”的感覺。漸漸的我才明白學生原來是很不成熟的,他們中不乏優秀者,但也有讓家長或老師很頭疼的,我們的課堂教學要遵循他們的個性,統一的教育模式,苛刻的要求並不適合每一個學生。於是,我漸漸的學會了靜下心來處理學生帶給我的各種棘手問題,儘量的少一點火氣,多一點耐心。

這個星期就發生了這樣的.事,在週二的信息公開課上,有兩個學生不認真聽講(或者根本沒有聽講),在有校外老師聽課的情況下,竟然自顧自地玩起了遊戲。我發現後很生氣,因為這兩個學生平時的各方面表現就不太好。課後我把他們留了下來,首先我提問了課堂上所學的內容,還算滿意的是他們回答的還可以,於是,我首先肯定了他們的學習潛力,隨後批評了他們課堂上的學習態度,經過一番耐心教育(原來我可沒有這樣的好脾氣),他倆聽後直點頭,中午主動跑到我辦公室把課堂上所學的知識講給我聽,值得高興的是他們説的很好,比較全面,看來是真正地接受了我的批評。

高興之餘,我認真反思了一下,沒有大發脾氣也同樣達到了教育的目的,這和以前大發脾氣相比而言真是事半功倍啊。我深深地體會到:教育是心與心的交融,是情於情的共鳴,只有教育者真摯的情感,和藹可親的態度,才能打開學生心靈的窗户,才能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才能給他們創造一切成功的機會,使他們品嚐到成功的喜悦。

信息技術課堂反思 8

努力地去學習。例如在五年級信息技術教學中,要求學生掌握幻燈片的操作,在第一節課時,我就讓學生欣賞教師製作的課件,從單純的文字、單純的圖片到複雜的圖片與文字混合,從靜態的單張到動態的多張幻燈片展示。學生剛開始看到時都很吃驚,一個個都發出“啊!哇!”的驚訝聲。“我們也能做出這麼漂亮的幻燈片來嗎?”這樣激起學生心動,然後老師再開始講授。隨着一課課的深入,學生髮現這些技巧自己也是能掌握的,讓學生的心動趨向於行動,而教師只要再把這些目標分成一個個具體的環節。在我的課堂上,學生唱主角,我則“沉”入學生中間,互相討論,平等對話,一起探究。我一方面鼓勵學生面對失敗不氣餒,冷靜地理清思路後再嘗試操作,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創造力。另一方面瞭解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急時給予幫助,針對性地請“成功”的學生上來演示,鼓勵“能者為師”,激發學生的好勝心和不服輸的精神。學生學習興致盎然,湧現出不少很有創意的作品。

一、趣味引導,激發學習興趣

既然學生對計算機感興趣,那麼,在講授計算機基礎知識時,我利用多媒體教室的計算機、大屏幕、投影機,即可以進行重難點的講解又可以進行示範演示。課堂上演示是我在課前精心製做的`PowerPoint幻燈片課件,配以優美的音響效果,學生的注意力被完全吸引到教學上來。我再也不用為維持課堂紀律而花費過多的時間,完全可以把精力放在課堂教學的現場發揮之中,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獲得更多的技能。

二、自主探究、建立模型

電腦知識具有很大的開放性,學生們都非常喜歡上信息技術之門課程。我們應該充分抓住學生的這一興趣,讓其自主探究,協作學習,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電腦知識。

信息技術課堂反思 9

從事信息技術課教學已經五年多了,在這個過程中,我學會了很多。最初的時候,我以為信息技術課就是教會學生如何去操作,上課時,無非是教師演示,學生再照着“葫蘆畫瓢”。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整個課堂效果卻不好,一部分接受能力強的學生你還沒説完,他就會操作了;而接受能力比較慢的學生還沒有弄清楚是怎麼一回事,更有一部分學生走神了,根本沒有聽見你在説什麼。這種方法很不利於學生的學習發展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雖然學生一直在動手實踐,但是他們只是照着教師的操作步驟一步步完成練習,學生的積極性無法激起,創新精神根本無從體現,頂多也就是一次計算機操作技能訓練而已。為什麼不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發現、探索呢?

這樣不是更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了嗎?這個學期觀看了黃能老師的展示課《資源大管家》,我感觸很深,在課堂上,他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發現,自己去做,能很好的激起學生的積極性,整個課堂的氣氛比較活躍。而我卻不能做到讓學生掌握主動權,自己去做,整個課堂氣氛比較沉悶,課堂效果比預想的要差。於是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不斷嘗試,在磕磕碰碰中進步。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必須以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理論為指導,根據新的課程標準,探索適合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教與學的新策略和新模式來挖掘學生潛能,提高學生素質,尤其是其利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教學實踐中體會以下教學反思:

一、激趣。

在學習新知識之前,要儘可能的採用精美活潑的界面,生動形象的內容吸引學生學習的注意力,或讓學生動手玩個小遊戲,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把學生引入到新課學習上來,掀起學生學習新知識的第一次潮。

二、講解。

利用激趣中的高潮,緊接着講解新知識,這時的講解如畫龍點睛,學生聽的仔細、認真,將會很容易的接受新知識。例如講解在鍵盤操作與指法練習當中可以進行精闢的講解,主要講一下如何操作以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項。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讓學生迅速掌握新知識,為以後的練習打好基礎,把握正確的方向。

三、練習。

鞏固知識,掌握技能,形成能力。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掌握技能,練習要豐富多采,重點在舊知識的複習、新知識的應用。練習可以採用遊戲練習、創新練習、自主練習等形式。例如在講解鍵盤操作中的指法練習時,可以使用遊戲練習法進行指法訓練,不但能隨時顯示擊鍵的正誤和速度,還能指出哪些鍵成績差,並把練習的成績保存起來,這樣學生可以隨時瞭解自己的學習進展情況,從而使練習更有針對性。國小生就會象玩電子遊戲機一樣的着迷,學習興趣極大,這樣做就會使原本枯燥無味的`指法練習變得生動活潑起來。這樣就使學生在學習計算機知識和操作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在實踐中品嚐成功的喜悦。

四、展示。

作品展示是計算機課堂中的必備環節,它不僅是對本課新知識掌握程度的測試,也可以得到及時反饋,提高教學質量。國小生的認知規律就是身心發展方面還沒有定型,有喜歡被表揚的心態。它們學習某一知識,總希望看到自己的成績,特別是能得到教師的表揚或其它同學的羨慕,將激勵它們樹立自信心,感到自豪和驕傲,從而積極主動的去學習。例如在教學漢字輸入或畫圖以後,讓學生寫作文或畫畫,然後選出範文或範畫進行展示給全班同學看,從而提高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在實踐中品嚐成功的喜悦。這樣不僅使這些同學感到自己的成績得到了肯定和讚揚,同時也使其他同學羨慕的不得了,從而更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去。教師在作品展示的同時也要利用誇獎的語言,激發國小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諸如:“你畫的好”、“你的指法練的真好”、““你的漢字輸入的真快”等等。同學們的成績得到教師的承認、肯定和讚揚,學習起來就會信心百倍,興致盎然。

計算機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激趣、講解、練習、展示這四個環節是相輔相成的,它們後者以前者為基礎,環環相扣,密不可分。通過實踐,發現這樣的計算機課堂教學過程非常實用,不但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積極性,而且提高計算機教學的效率。

信息技術課堂反思 10

三年級——《調整圖形》和《組合圖形》

本課是在上一課複製粘貼的基礎之上繼續對盆花進行完善,所以開頭先將一個畫好的盆花給學生看,這裏是利用光盤裏現成的東西,只不過那個畫的人不是完全照書上的畫的,他畫的只有四個花瓣,所以我便用另一個例子進行演示,今天講的東西不多,注意讓學生自己練,在那盆花中,我複製粘貼了三到四朵花,在粘貼完花後,既將位置移到位,又將大小弄合適了,再將方向調整一下,這樣就完成了全部的過程,在後兩個班,事先將原本擠在邊上的花通過剪切與粘貼的手法移到中間,並且放大了些。另外,在做顏色的時候,用了取色的'工具,因為下面也用了幾次,所以作了介紹,在讓學生進行了練習之後,再談組合圖形,也沒有説太複雜,而是讓學生知道,如何將另一幅圖中的物體移到這幅圖上來,只是過來後注意背景的問題,在本課,我先用畫圖程序打開光盤中的快樂家園的圖,然後將圖中的花盆用Delete去掉了,並且用取色的方法將背景補好了,然後再將另一幅圖中的花盆複製過來,最後也讓學生把這個練習了一下。

四年級——《插入影片和聲音》和《插入超鏈接》

由於電腦中沒有合適的影片,所以主要內容放在聲音上面,本課是從兩個方面來談的,一是普通的插入聲音,另一則是插入背景音樂,並對二者進行了比較,接下來又把超鏈接談了一下,談到這一方面,先打開一個網頁頁面,讓學生看看那裏的超鏈接,重點提醒他們看鼠標的變化,看完後然後再瞭解幻燈片中如何設置趣超鏈接,我在這裏用的是右擊,因為在這種界面中,找到插入超鏈接不是件太容易的事情,除用西遊記的文字鏈接網上的小説名,還用圖片、動作按鈕做了其他鏈接,讓學生有了一個簡單的瞭解。

五年級——《帶參數的過程》

感覺上這一課有數學中函數的味道,在上課之始,先同學生回顧上節課所談的編輯過程,通過edit命令讓學生觀看編輯的過程,接下來讓學生思考,如果不斷畫改變形狀的圖形,那應該怎麼辦呢,所以我認為本課是為了方便編輯過程而來,接着在黑板上寫了相關過程,這裏可以讓學生將前面的定義過程與這裏帶參數的過程進行比較,然後在電腦上演示,按書上的要求繪製了簡單的圖形,接下來談第二步,就是對帶參數的過程進行修改,如將四邊形改成了八邊形,這一修改我以前曾經設想過,只是沒有去做,這裏以參數的形式進行了修改,然後又畫了一些圖形,但書後的圖沒畫出來。

信息技術課堂反思 11

當今世界,是一個知識經濟高速發展的世界。面對科技的不斷進步,時代的不斷進步,社會的不斷變革,因而教育改革也末窮期,似乎上一次改革還沒有完成,新一輪改革又在興起。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浪潮的推動下,教師也不斷的轉變教育觀念。從一個不知道自己的教育實踐何去何從的情況下,找到一個展新的舞台和天地,從對課改認識的抽象,粗淺逐漸到具體、深入。一年多的課改工作實踐,證明教師參與課改的積極性和充沛的情感並沒有減退,而是更加熱忱。

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教師不再作為固定知識的"傳聲器",不在是唯一的"講壇上的聖人",漸漸的從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向學生學習的促進者轉變,由"教"的職能轉為"導"的.職能,在教學過程中,會更加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積極鼓勵學生突破教師,突破教科書,突破課堂,突出讓學生自主學習,動手操作,小組合作,交流評價,參與蒐集相關資料等學習過程,讓學生通過調查、訪問、製作、測量、觀察、操作、思考、研究、猜測、交流、分析、歸納和整理等方法,使學生自己發現、提出、解決問題,發展學生的問題意識、探究精神和良好的心理品質、學習能力等素質,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着眼於人的全面發展,這也是新課程理念的需要。

為了適應學生髮展的需要,我認為一方面教師要積極參與新課程改革的培訓,利用節假日多看一些有關的教育書報,電視等,利用研討活動,積極主動參與大家的學習、交流、吸取他人的成功經驗,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另一方面,教師要常常參與到學生中去,瞭解各種學生的學習情況,與學生一起研究討論、對話,建立一個平等民主的關係。

此外,在教學過程中還要讀懂學生的表情,要時刻洞察他們的內心世界,要與他們平等交往和諧互動,當課堂上出現的種種問題,你在關注,隨機應變,要有相應的對策,才能更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出勝任21世紀知識經濟高速發展的有用人才。

信息技術課堂反思 12

“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模式、方法探索”旨在研究如何通過使用合適的教學模式和方法轉變學生學習方式,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學習環境中,激發好奇心和創造力,培養學生自主意識、責任意識、合作意識、發展意識及創新意識,培養一定的科研能力;同時讓教師樹立“以人為本、張揚個性、和諧發展”的教育理念,培育新型師生關係,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

一般來説,信息技術課的課型為兩類:一是理論課,二是實踐課(上機實習課)。但是隨着時代的發展信息技術第三種課型,即實踐項目課,逐漸浮出水面。所謂項目學習,就是將真實情境與學習獲得緊密關聯,圍繞大概念整合高級思維,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是以學生為中心,通過構思、設計與執行項目進行實際問題解決和任務探究導學的學習方法。

我們所討論的項目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學期性大項目”,比如3D創意設計課程中的遊樂場設計。它是將課堂中所要學習的知識點整合到一個大的項目即“遊樂場”的創建中,每節課分步實施,最後通過前幾節課的組合,而形成的大項目,也就是基本知識點的大串聯。另一類就是“學時性小項目”,比如虛擬機器人課程中每一場景任務,這需要學生分析任務,設計機器人的物理結構;理解任務,編寫機器人邏輯程序,最後再進行仿真測試。這種任務只需要一兩個學時便可完成。

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實踐,不斷的研究和探索,以及同行和網絡的交流,我們總結出了獨屬於信息技術課程的課堂教學模式“情智雙生 六步三環節”,該教學模式是上好實踐項目課程較理想的教學模式。

環節一:情境創設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導課時,教師應當用最有效的方法、最短的時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導課的藝術性具體表現在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上。教師要注意採用各種形式,激發學生興趣和求知慾,溝通師生感情,使學生願學、樂學,主動地去學。因此,教師要精心設計導課的形式、內容和語言,甚至導課時的情感和動作。如:《你説我説發帖子》一課,為了貼近生活實際,設計了百貨大樓門口的文明標語和網絡上學校學生的文明事蹟報道引入課程,為學生創造一個文明處處有的發帖環境。學生針對帖子內容想發表自己的'言論,進而產生想親手發帖的慾望。這樣,不到三分鐘,就完成了導課的情境創設。

環節二:任務驅動

“任務驅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方法,提倡學生為中心的學習,強調對任務情境的創設和小組協作,任務需要有一個具體的目標指向,且改任務具有可操作性,使教師和學生都圍繞這個任務來推進課堂教學,如《你説我説發帖子》創設情境之後,自然而然形成了“有話要説就回帖”的任務。

自主探究,知識遷移

信息技術課的特點是以操作為主,任務驅動貫穿整節課的始終。我們把目標設計為由易到難的任務,依次展示給學生,促進學生為完成每個任務主動思索、尋求答案,使他們在積極地學習狀態下完成任務,並達成目標。我們要回帖,必須先註冊一個新用户,那麼“註冊論壇新用户”便成為了我們的第一個任務,在這之前,我們已經學習了郵箱的註冊,通過自主探究,完成知識的遷移與內化。

教師引導,點撥答疑

教師引導是為了不導,教師根據課堂實況,提出實踐操作的具體操作要求,學生帶着任務去操作,學生根據學案,依次前行。《你説我説發帖子》課例中,教師只需要引導學生針對本校學生的文明事蹟發表自己的看法,即“有話要説就回帖”,此時若有進展超前的學生,便可以上台展示操作,等操作遇到問題時,教師可及時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並答疑,若無,教師則點撥問題關鍵所在。

小組合作,突破難點

自古以來就有人提倡合作學習的觀點,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便明確提出須重視小組間每位成員的力量與智慧。隨着課改的進行,建立和形成充分調動、發揮學生合作式的學習方式,受到相當的重視。《你説我説發帖子》這一課的第三個任務,即“進入論壇發新帖”,將發帖和文明糅合在一起,學生在小組討論中,完成“發帖”的任務,並深刻理解《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可謂一舉兩得。

環節三:總結昇華

因材施教,拓展提升

在教學過程中引入分層次教學手段,將學生分為好、很好、非常好三個層次,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需求,有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教學目標分層次,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所有學生更好的發揮潛能。《你説我説發帖子》一課的拓展內容,便設置為“貼圖更有説服力”讓學有餘力的同學去拓展提升,也讓帖子更加豐富多彩。

展示評價,回顧總結

科學的評價應該關注學生的實際發展,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和個性特點。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和互助合作完成任務,對應的評價方式應兼顧自主與合作,採取自評與互評相結合的評價方式,這樣既尊重學生作為獨立的個體在評價中的自主性,又鼓勵學生在評定中學會合作,學會正確的評價自己和他人。《你説我説發帖子》一課,在“有話要説就回帖”環節讓學生通過小組內部的自評與互評推選出小組代表,在“進入論壇發新帖”環節,讓學生通過小組間互評推舉出最優秀的小組,而教師則做了“投票貼”讓每個同學發表自己意見,同時也展現了“論壇帖子”的多樣性。

以上是我通過各種培訓以及平時教學實際對信息技術教學模式的初步探究,望同行們提出寶貴意見,總之,在新課標下的信息技術教學應該是豐富多彩的,讓我們共同摸索前進,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信息技術課堂反思 13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教育也相應的跟上了時代發展的需要,最終目的是實現教育信息化。在當前教學中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提高教學效率也成了一線教師研究實踐的一個重大課題。下面將結合幾個方面,簡單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什麼是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有關數據與信息的應用技術。它是一種技術,一種手段。從教學的角度可以理解為應用於提高教學的一種技術手段,在教學中實現輔助教學,解決教學重、難點的方法之一。所以,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不是有了信息技術就可以拋棄一切常規的教學方法,以多媒體方式代替教師授課等。只有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與各種教學手段協同互補,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二、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應用反思。

信息技術應用於教學,就是為了能解決在教學中遇到的難點、重點,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在教學中,老師們大多以製作多媒體演示課件來輔助教學。這樣顯得應用信息技術手段單一化,而在有的課例中又顯得不太恰當。

利用課件輔助教學是教育信息化的一種體現方式。教師應認真備課,選取合適的教學內容,利用這些信息化手段解決教學問題。忌“濫用”,無論什麼課都採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教學,如果這樣,不但不會提高教學效率,反而增加教師的工作量,對學生而言,只會耽誤他們的學習時間,學習能力又不能得到提高。

不同重、難內容採用不同的.課件設計方式。有些抽象的東西在教學中利用課件來突破時就可以採用演示型課件,讓學生直觀的理解,不用繞彎子。而需要學生參與、合作完成的內容,可以採用網絡型課件,授課環境也相應到計算機網絡教室。通過網絡平台,師生一起完成教學任務。課件的設計應注重實效,儘量不要去追求的高技術性,能解決問題就行。

對於有些教學內容,學校已有教學資源的就直接利用。比如,學校有農遠工程配套的視頻教學光盤。教師可先觀看光盤內容,再進行教學設計,直接利用這些光盤進行教學也不失為一種好辦法。當然,這種方式也不能忽略教學常規,教師為“主導”與學生為“主體”作用發揮好,教師不是光盤播放員。

信息技術應用於學科教學活動,不是什麼高級產物,忌“穿新鞋,走舊路”,應走入教師的實際教學。不要認為信息技術是公開課、優質課中才能使用。這樣純粹浪費教學資源,更不能促進教學發展。

綜上所述,要利用信息技術提高教學效率,必須先解決問題:更新教師觀念,提高教師的信息能力,才能利用好信息技術為教學服務。

當然,要使教育真正信息化,是一個艱鉅漫長過程。要解決在實際應用中遇到的問題才能促進教育信息化的進程。

信息技術課堂反思 14

本次課有一個新的突破就是電子白板的運用,雖然是第一次使用,但是它的輔助教學的功能性,得到了很好的體現,能更好的為教學服務。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直接在文字上進行圈畫,批註,點評使教學課件更具直觀性,操作性,靈活性能夠更好地突破教學重難點,大大方便了老師。但是,這還有個熟練的過程,否則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會因操作不熟練,打亂了教學思路,反而影響了教學,成了負擔。我在第一次試講時就出現了類似情況,大大影響了我的'教學情緒,打亂了教學思路。第二次,熟練後,效果就好多了。

總之,這次的教學,兩個大膽的嘗試,都讓我受益匪淺,相信,日後的教學當中只要用心,就會有更多的收穫,相信“有志者事竟成”。當然在這一課的教學中還是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教師的引導太多,束縛了學生。學生的思維還沒有被老師積極、有效的調動起來。教師的語言還不夠凝練、準確。我想這也是我今後努力的方向。

信息技術課堂反思 15

本節課是信息技術必修課的第一章的第二節,課程要求學生了解信息技術的含義及分類,瞭解信息技術發展的五個階段(語言的產生和應用、文字的發明和使用、造紙術和印刷術的發明和應用、電報電話電視及其他通訊技術的發明和應用、電子計算機和現代通信技術的'應用)及信息技術發展的趨勢,同時,通過學習本課使學生重點掌握信息技術的應用,並能正確分析信息技術產生的影響。

由於本節課內容比較多,又比較雜,所以,不可能用一堂課把所有的知識都在課堂上細講,所以,在課程安排上,重難點知識點在課堂上要投入較多時間進行講解,其它的知識有的作為課外作業留給學生課餘時間去學習,有的則一提就過。這樣設計本課,從教學效果來看,能夠較好的完成教材安排的內容,有詳有略、有主有次的教學設計也可使學生減少學習負擔,學習興趣濃厚,不僅加深對本節課重、難點知識的掌握,還能夠激發學生積極回答問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將信息技術的學習與學生的興趣合起來是本節課我重點考慮的問題。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嘗試從以下幾方面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首先,在課堂知識歸納中,我儘量讓學生來總結,讓學生來表現。

其次,我在教學中儘量用一些學生容易接受並感興趣的素材,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一開始引入信息技術時,我用了一個手機求救的案例,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過來,很快就進入了學習狀態。

第三,在教學中我還用了一些起視頻來解釋一些學生理解起來感覺太抽象的概念。比如在解釋信息技術發展趨勢的智能化與虛擬化中,我用了三個視頻。其中兩個是機器人人工智能的視頻,還是一個是近來非常火的年度大片《20xx》中的電腦特技視頻,這個視頻很容易就讓學生理解了虛擬現實。

第四,我還在教學過程中加入了辯論的環節,雖然由於學生開展這種活動的經驗太少,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比較多,但學生積極性還是非常高,學習效果也比較好。

當然,在實際教學中,還遇到了一些問題:比如由於不同班級學生水平不同,導致時間比較難以控制;又比如由於課堂教學內容還是比較滿,所以在學生閲讀、自學的地方還不夠放得開。希望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能進一步進行完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xinxi/712q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