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重陽節 >

精選重陽節國小生作文集合六篇

精選重陽節國小生作文集合六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重陽節國小生作文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重陽節國小生作文集合六篇

重陽節國小生作文 篇1

重陽節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文化之一。

重陽節那天,我們去看望九十二歲的太外婆,還給她帶去了兩塊重陽糕。為什麼要再今天來看望太外婆吶?因為九九重陽節,和“久久”同音,九在數學中又是最大的數,有長久的、長壽的含意,所以“重陽節”又名“老人節”。

太外婆看見我們帶給她重陽糕就開心地吃起來,看見太外婆很開心,所以我們心裏也很開心、高興,心裏還想:我下次有空就來看看太外婆。

重陽節中最重要的一項習俗還有——登高!下午我們去玉皇山登高。因為外公、外婆不方便,所以是開車上去的,不過一路風景也很美。我們在遠眺西湖的時候我想起了王維寫的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想起了王維寫的詩,就彷彿看見了王維寫詩的時候的場景。

我喜歡重陽節,我喜歡重陽節的習俗。

重陽節國小生作文 篇2

今天是重陽節,我一大早就起了牀,一縷温暖的陽光從窗外射了進來,多麼美麗啊!爸爸媽媽已經去上班了,我疊好了被子,看了看鬧鐘,還有些時間,國小生重陽節作文。覺得地板太髒,我決定拖地板。我先把拖把浸濕,然後打算擰乾,可是,拖把實在太重了,我怎麼擰也擰不幹,想到媽媽經常拖地板一定非常辛苦,我就使出全身的力氣,終於擰乾了。哎呀!7點了,我抓起書包,急匆匆地上學去。

中午放學,走在回家的路上,看見鄰居石爺爺提着菜籃,籃子裏裝滿了新鮮的蔬菜,天氣炎熱,石爺爺特別累。我趕緊跑過去對石爺爺説:“石爺爺,我幫您吧!”石爺爺微笑着説:“謝謝你,好孩子!”我幫石爺爺把菜送到了他家裏説:“爺爺再見!”就回家了。

媽媽還沒回來,我拿起話筒剛想給媽媽打電話,轉念一想:我不應該打擾媽媽的工作,今天是重陽節我要給媽媽一個驚喜。我開始行動,先煮飯,再炒菜,我炒了媽媽最愛吃的西紅柿炒蛋,噢,味道不錯。媽媽回來了,我做了一個優美的手勢“請坐。”給媽媽倒了一杯茶説,“您辛苦了,先用茶,再用餐。”笑容在媽媽的臉上綻開了:“我的女兒真的長大了!”

媽媽告訴我,晚上要到外婆家吃飯,我高興得跳了起來。

放晚學後我來到了外婆家,表弟正在睡覺,舅父、舅母正在做飯,外婆還沒有回來,父母在上班,表妹在寫作業。我給表妹做輔導,然後幫舅父、舅母擺碗筷,快擺完時,表弟突然醒了,可舅父、舅母忙得實在脱不開身,我趕緊跑過去哄表弟説:“不準哭啊!再哭以後就不帶你出去玩,不給你糖吃了啊!”表弟不哭了,我給了他一顆糖,讓他自己玩着,我擺完碗筷後,爸爸、媽媽、外婆都回來了,飯菜也做好了。大家一起吃飯,説説笑笑,其樂融融。

我舉起杯子對大家説:“慶祝重陽節,乾杯!”

“乾杯!……”

“不對。”表妹説,“應該是慶祝全天下老人們重陽節快樂啊!”

大家一塊説:“對!乾杯!”

就這樣,咱們度過了一個快樂而難忘的節日。重陽節,一個讓長輩綻開笑臉的節日,一個讓咱們孝敬父母的節日。我希望所有的老人、父母都能夠開開心心、快快樂樂!

重陽節國小生作文 篇3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在北京奧運會剛剛閉幕之後,又迎來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重陽節。過重陽最令人遐意的就是食蟹賞菊。古人有詩云:"九月團臍十月尖,持蟹賞菊菊花天。"晉代隱士畢卓曾有詩寫道:“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螫,拍浮酒船中,便足一生矣”。可見前人對在重陽節賞菊食蟹是津津樂道的。

還在奧運期間,老友張躍就給我打來電話,約我到他那裏去吃河蟹。張躍的家鄉在渤海灣邊的一個小魚村,有河流從他們那裏入海,溪流網布,蘆葦叢生,是河蟹孳生的好去處。每到深秋季節,我們幾個老友就要如期而至,到他那裏去享受幾頓生猛海鮮、青蝦河蟹。

赴約之前,我從縣城購來幾瓶山莊老酒,以體會蘇軾詩云“從來歎賞內黃侯,風味樽前第一流”的風趣雅興。聚會那天,我們登上了當地號稱“小檀香”的月坨島。來到島上,一幅“萬頃碧波澄澈,百鳥飛翔謳歌,芳草野花接疏林,小橋曲徑連木閣”的風景畫卷展現在我們面前。我們落坐在葦廬水榭之中,桌上,團尖彤紅;窗前,菊黃怒放;窗外,碧浪清波。好友王彬在我們圈內是有名的饞嘴。他不等大家寒喧幾句,抄起螃蟹就大嚼起來。好友趙楓是個有學問的老夫子,他一把將張躍手中的殘蟹奪下,對大家説:“我們雖非文人雅士,但也不能見蟹滴涎,急不可待。何不效法紅樓夢中史湘雲藕香榭大擺螃蟹宴,眾姐妹以蟹吟詩行酒令呢。”我立即表示贊同,笑着對張躍説:““堪笑吳中饞太守,一詩換得兩尖團”。你要吃蟹,先拿詩來換。”張躍不服氣説:“別看你們都能之、乎、者、也,難道我怕你們不成,作就作。”他停頓半刻,張嘴説道:“張牙舞爪誰人懼,看你橫行到幾時。”説完,拿起螃蟹齟嚼起來。接着,趙楓以“菊.蟹”為題,作了一首“醉花吟”。“颯爽金風拂卉秀,葉翠黃花瘦。肥蟹伴瓊漿,聚友相酌,醉把私情透。今又重陽思舊友,緣孽源秋後。秋菊做蘭花,心贈伊人,伴月龍鬚誘。”趙楓剛將詞吟完,張躍馬上調侃:你又姘上哪個小密了呀。趙楓笑而不答,督促我披掛上陣。我並非攀風附雅之人,不熟韻那種老八股的東西。但不作詩就不能食蟹,為了一飽口福,也只能濫芋充數了。我思索良久,免強湊合了一首七絕:“金樽泛起菊花酒,玉碗飄來蟹籽香。羣芳賦螯行酒令,眾友效娉齧肥螃。”就是這樣,詩行三首,採過五味,桌上已是蟹碎瓶空,杯盤狼藉。

飯後,我們驅車來到當地一處有名的植物園去賞菊。重陽觀菊乃一雅事,歷來為文人墨客所青睞。歷代文人墨客詠菊抒懷的名篇佳作連篇累牘。如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王勃的“九月重陽節,開門見菊花”;孟浩然的“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白居易的《重陽席上賦白菊》“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杜甫於風燭殘年,賞菊興致不減,最後一次重陽賞菊,一連賦詩五首,寫下的《登高》一詩。還有黃巢的《菊花》:“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英雄氣概沖天。

我們來到賞菊廊,但見百菊錦蔟,遊人如熾。那菊花有紫色、墨色、醬色、橙色、*、白色之分,可以説是繽琅滿目,五彩紛呈。那*如黃龍探爪,白色如玉蛟張須。墨色如黑蝶分翅,橙色如剝殼嫩橘。我們那位老夫子觸景生情,詩興大發,當眾吟出七律一首,題為“詠菊。”“陶令採菊東籬下,黃巢作賦百花殺。吳生妙筆塗龍爪,蘇軾荊襄見落花。墨客文人多菊頌,攀風附雅意風發。唯有毛氏添新意,戰地重陽贊黃葩。”並以此詩結束了我們的這次聚會。

重陽節國小生作文 篇4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重陽節,也是“老人節”,為了表示我們對老人們的敬愛,所以學校開展了一次活動,就是到我們學校附近的一所老人院去為裏面的孤寡老人門一起慶祝重陽節,為他們獻愛心。

這次活動可隆重了。由全校師生一起去慶祝。一路上少先隊的隊員們吹着號、打着鼓。這聲音震耳欲聾,彷彿它那小小的鼓點還表現不夠它滿腔的喜悦。我是一名攝影小記者,我用那小小的照相機跑前跑後的為他們留下了許多精彩而美好的瞬間。

不一會兒隨着這雄偉的聲音,我們來到了敬老院。敬老院裏面的爺爺奶奶們都用一張張慈祥的笑臉接待我們。隨後,我們就開始表演節目了,首先是一年級的唱歌表演;二年級的朗誦……節目就這樣順利的進行着,時間也一步步推移着。活動結束了,我們也順着來路回校。

經過這次的慶祝活動,讓我有了許多的`感受重陽節是個很重要的節日,這個節日能讓我們為老人們、長輩們做力所能及的事,讓我們獻出自己的一片孝心,獻出一份對老人的敬愛,讓他們都能夠快快樂樂的安享晚年,讓他們無憂無慮的生活着。

重陽節國小生作文 篇5

楓葉紅了,重陽節又到了。

重陽節是人們尊老、敬老、愛老、弘揚傳統美德的節日。

老師們、同學們!普天之下的每一位慈母嚴父,都值得尊敬,值得愛戴。

當歲月的痕跡悄悄爬上那嬌美的容顏,當山一樣偉岸挺拔的腰身漸漸佝僂,當曾經火紅的青春悄然離他們遠去,他們卻沒有絲毫遺憾,沒有任何抱怨。

他們用那無私的奉獻和深沉的愛心,撫育着我們成長,包容着我們的錯誤。

我們的平安,我們的健康,我們的成功,我們的幸福……我們在人生之路上取得的點點滴滴的成績,都包含着慈母嚴父那沉甸甸的愛!可是,我們又給與了父母什麼?我們的父母一生都在毫無保留地付出,卻從沒想過要得到任何回報!在這個重陽節,難道我們不應該為父母做些什麼嗎?來吧,用最樸素的方式獻給父母一份孝心;拿起你手中的筆,寫幾句感恩的話語;舉起你的手,為父母捶兩下背、揉幾下腰、洗一下腳;拿起你的相機,給父母留下一份美好的回憶!只要我們真心的做了,你就能得到一筆珍貴的財富!

老師們、同學們!快行動起來吧! 關愛老人,始於足下;孝敬父母,從我做起,從小做起,從心做起!

重陽節國小生作文 篇6

九月初九這天,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

重陽節這天我和爸爸到了大伯家,再一起去祭祖。在開車的路上,凹凹凸凸的石頭亂動吶。終於到了目的地,我看到了許許多多的人,走到那裏的時候,我竟然看到了一個同學,這也難怪!姐姐也看到了一個國中的同學了,甚至連幼兒園的老師也看到了。

忽然,一串串鞭炮噼哩啪啦地響,好似一串串煙花從我身邊響起,那聲音真可怕。這時,我看到了嬸嬸,堂哥他們開始了,首先,我看見許多將要被燒的銀寶擺在一堆,然後再擺一些祭品,爸爸找來幾根長長的樹枝,點火,然後,爸爸拿着樹枝把銀寶下面沒燒着的翻過來,然後放鞭炮了,我和姐姐捂住耳朵跑得遠遠的,炮噼哩啪得響起來,鞭炮被炸的個稀巴爛,讓死去的祖先吃個痛快。

吃完飯後,我們就慢慢的走回家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chongyang/3e54m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