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重陽節 >

實用的重陽節的作文集錦七篇

實用的重陽節的作文集錦七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重陽節的作文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的重陽節的作文集錦七篇

重陽節的作文 篇1

九九重陽,豔陽高照,秋高氣爽,薄雲淡天。縣老年體育運動會結束後,下午閒來無事,無人相約,背上相機,收拾好心情,獨自騎着電瓶車到鄉下,一個人去感受秋天美景。

車在公路上不緊不慢的行駛,儘管路兩旁的樹有點煞景,阻礙了一些視線,但依然在縫隙間將秋天的景緻吸入眼底。農田裏,三三兩兩的農人,有的正揮動着鋸鐮刀,忙着收割單晚稻子,有的在禾桶邊摜稻,有的往家挑運,忙的不亦樂乎。稻田裏煙灰無風緩緩,朦朧了遠處村落,逆光裏倒是別有一番韻味。放眼望去,處處都是農人忙碌的身影。鄉村並不寬廣的水泥路成了曬穀場。曬在路邊的一灘灘稻草嚴重影響過往車輛行駛,為保證安全,時不時鳴笛提醒前面的人注意避讓。農人們正抓緊難得秋陽高照,將春種化作顆粒歸倉的喜悦收穫,一張張堆滿汗水的臉,看不到一絲疲倦,手中的木杴起勁有節奏的揮舞,灰塵順風而去,大掃帚趕盡雜物,留下了一堆堆金黃飽滿的稻穀。

一路走走停停,快門咔咔,一路金黃未盡,燦爛顏色,金黃與鬱葱交錯。行駛有十幾公里,至山腳下,幾串掛在枝頭被殘綠映襯的鮮紅的小果果吸引了我的目光,它們肆無忌憚充滿野性對我而視,看慣了生態園裏温牀孕育的奇花異草,今天發現怦然心動的卻是眼前飽經風霜自甘寂寞依舊不屈的紅果,也許從它身上能找到我的軌跡,才會有這份留戀。我並不知曉這紅果的名字,恰逢一放牛老人,在不遠處大樹下吸煙,我緊走幾步,向他詢問,老人告訴我這裏的人們稱之為扎刺果。果然是極具挑戰的名字,於是我將它留在了記憶深處。

因路況不好,電瓶車車已無法前行,將車停在廢棄的小屋前。緩步而行,現入眼簾的是沒有任何人工造作,沒有任何污染,山巒環繞的天然水泊,乾淨鋥亮,青山倒影,無風無浪,水面如鏡,延伸綿遠。略微失望的是沒有欣賞到粼粼波光。山不在高有水則靈。正是它,滋潤了萬物生息。我無意中抬起頭,還沒緩過神來,卻見岸邊樹上的翠鳥,還未來得及張望,已驚恐飛去。

水泊旁一片翠綠草地,兩頭老牛悠然啃着青草,一個牛犢不安本分的奔來奔去,一會東一會西,漫無目的,攪亂了山谷裏的寧靜。幾個老者拿着牛鞭不時吆喝着什麼,兩隻白鷺站在老牛背上,是否在吟唱不得而知,老牛身旁的幾隻白鷺如閒庭漫步走來走去,並不在意和理睬突然出現的不速之客。也許是它們天天和這裏的人們打交道習以為常的緣故吧。

路漸窄,坡漸陡,每走一步氣喘增一分,汗水毫無顧忌爬滿臉頰。兩旁的樹依山勢成林,片片落葉多了些蕭瑟。幾十公分寬的碎石小道蜿蜒而上,行路的就俺孤家寡人,偶爾飛過眼前的彩蝶成了我沿途的伴侶,心中一丁點恐懼感都沒有產生,全是那些斑斕野菊和時不時映入眼球的不知名的絢爛野花渲染了心境。再往旁邊看,潺潺小溪順坡淙淙而下,流向遠方。唯一的驚恐是,平日裏從沒有見過的一隻大山雞突然在樹叢裏掠起,並咯咯咯嘶鳴了幾聲而遠走高飛,嚇得我差點跌入陡坡。

終於站到了高處,心中有了一絲歡呼雀躍的衝動,極目遠眺,遼闊裸露,這山儘管不高,風光也並不奇特,但美不勝收的景色卻依然清晰映入眼簾。山川融秋,一座座小山峯延綿,沒有了距離的遙遠,還是那大片大片金黃,還是那青翠鬱葱,色彩鋪陳如畫,斜陽裏盡展恢弘博大,浩然正氣奔湧而來。相機舉在手裏,忘卻了汗流浹背,忘卻了氣喘吁吁,定格了今朝永恆。

重陽登高我是第一回,不過絕不會是最後一回。儘管途中因體力不支差點鳴金收兵,半途而廢,但有永不放棄的信念支撐,咬咬牙堅持,陶醉其間,心中勝利的喜悦無以言表。行走重陽,登高望遠,享受秋天,幾多感懷。歲月更迭,記憶裏也就多了一頁新的亮點。有人説與春天相比,秋天給人的感覺總是哀怨和憂思。可我覺得,秋天有秋天的韻味 ,秋高氣爽的時節,仰望天空,看着一行行依依不捨向南飛翔的大雁,便會勾起人們對家鄉和親人的無限眷戀。看着小橋下涓涓的流水,凝望着那片片漂浮的落葉,一樁樁一件件往事就會湧上心頭。秋天是豐收的季節,是多姿多彩的季節,也是富有詩意的季節。爛漫之秋就像一幅油畫,不僅勾勒起幾多憂傷和回憶,更多地是勾勒出一幅幅快樂圖景。

重陽節的作文 篇2

金秋十月,丹桂飄香,九九重陽作文。在這個美好的十月,我們又迎來了一個敬老、愛老的節日——重陽節。

杜甫曾在這個節日,面對天穹,吟下了“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樣的千古絕唱。

我原本以為,敬老、愛老,無非就是給老人買些補品,敬一杯香茶,捶捶腰、捏捏腿,這樣就是愛老了。可是在比我小的妹妹身上,我看到了重陽節裏金子般的一顆心。

重陽節這天,遠在異鄉的妹妹熙熙,寄來了兩條圍巾,一張卡片。卡片上歪歪扭扭的寫着幾行字:“爺爺奶奶,伯爸伯媽,姐姐好,我是熙熙。圍巾是我在活動課上織的,卡片是在剪紙課上學的。我們栽了一棵搖錢樹,祝伯爸888,發發發;祝爺爺奶奶重陽節快樂。”

雖然這禮物不如姐姐的補品貴重,不如爸爸的豆漿機實惠;不如姑姑的紫砂茶具典雅,也不如我的香茶味兒美。但這兩條圍巾令人感到温暖,令人感到愛暖暖的味道;這張卡片雖然薄,但它凝聚了妹妹對爺爺奶奶沉甸甸的愛!

從那天起,我就讀懂了老人們的孤獨和對兒女的思念。我更願意和爺爺奶奶在一起了,因為我知道,他們不只需要物質上的充實,更需要有人和他們聊聊天,説説話。每當看到爺爺奶奶上揚的嘴角,我總會欣慰地一笑——老人們不孤單了!

尊老、愛老、敬老,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我們應該把這樣的好風格發揚下去。在此,我祝全天下老人重陽節快樂!

重陽節的作文 篇3

秋高氣爽,菊花爭芳,今天是重陽佳節。詩人王維已經好久沒和家人在一起了。中秋之夜,他的家人在家高高興興地吃月餅,而他只能在他鄉思念親人。

詩人已經有一個節日是在他鄉度過的,今天又是一個佳節,他就更加思念親人了。這時,他的兄弟們都在向離家不遠的一座高山上進發。他的哥哥已經採了足夠的茱萸,正準備給大家戴上。他忽然發現王維不在,而王維的那份也採好了。他忘了王維還遠在他鄉,心裏想:“王維他今天會不會生病啊,現在天氣變涼了,他能不能自己照顧自己啊……”而王維此時卻佩戴茱萸去登高了。但他看見別人都是一家人在一起登高,又想起了故鄉的兄弟們。兄弟們一定會看到別人一家人全部都來了,自家缺少了一個兄弟,兄弟們一定會思念他。王維又回到客棧,想起自己以前在家時和兄弟們登高的情景,他詩興大發,作下了《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他作完之後,心裏便覺得好受了些。後來,這首詩也成了人們思念親人的傳世佳句。

重陽節的作文 篇4

到底已經是後秋了,天氣一天比一天涼了,在這尚且如此,北邊就更不用説了。我想。這陣子一直在陽曆的日子中度着,就忘了傳統的節氣,也不知老黃曆該翻到哪一篇了。直到感覺真的涼了的時候,不經意間就發覺已近重陽了,就忽然想起了那幾年嘴上老掛着的"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就忽然想起了原來奶奶的生日到了。

記得前幾年,和奶奶在一起的時候,每到這個日子,一家人就是不大過這個生日,也是很喜氣的。人常説,家裏的老人健健康康硬硬朗朗的,是兒女的福,比啥都強。我相信的。所以總是在重陽的當天一直喜氣洋洋的,跟過年一樣,奶奶也是一臉的笑意。尤其是我放了學後,她那一雙小腳就掂來掂去,忙個不停了。

回想起高中三年一直是陪着奶奶度過的。現在想來,那是她最開心的日子了。每日為我做飯,等我放學歸來。直到去廣復讀那一年,和後來的讀書生涯,才讓她一直處在盼望和思念之中。我不忍,卻沒有辦法。等到放寒暑假的時候,回去看望她的時候,每次見到她,她都是眼望着我回老屋的那條巷子,那條我走來的路。到真的望見我了,便笑盈盈的,在旁的大嬸大娘們的羨慕下,帶我向老屋走去,然後拿出別人送她而不捨得吃的好東西,坐了炕上問這問那。以後每次回想起那光景,我便不覺潸然,我知道那是她等了無數的日子才盼回她的孫子的,儘管只是幾天的.日子,但她依然喜歡,續續叨叨的説着一年來對我的思念,説着每次必説的"老三篇",説着一些我早已熟在心間的故事。

現在奶奶已經永遠地離開我了,這幾年每次回老家,路過老巷去二叔家的時候,卻再也看不到她的身影了。青山依舊,故鄉依舊,我依舊,卻再無奶奶的笑臉了。去年帶妻回老家過年的時候,一家人喜氣洋洋的,就突然想起了她老人家,若大的歲數,卻終於沒有看到她的孫媳婦,我的心幾近悲傷,儘管也知道人去不能復生,儘管知道我們的日子會越來越好的,也儘管知道她若地下有知,也會為孫子高興的,但每每想起一家人團圓的時候就單單缺她,每每想到正當我們要孝順她的時候人已不在,每每看到街邊的老人就眼含熱淚想起她的時候,心裏就一直不好受。 這幾年每次回去,我都偷偷到奶奶的墳頭痛痛快快地哭上一回,儘管鄉里有不在其他節日上墳的風俗。也是在這個時候,才真切的感到了什麼叫"子欲孝而親不在"的肝腸痛斷。現在我工作已經兩年有餘了,奶奶去世也已近四年了,但我對她的思念卻一直隨着歲月的漸增而更深了!

重陽節的作文 篇5

農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又因為在我國古代,六為陰數,九是陽數,因此,重九就叫“重陽”。

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漢初。據説,在皇宮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后慘害後,宮女賈某也被逐出宮,將這一習俗傳入民間的。

在古代民間,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人登高詩很多,大多數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

重陽節還要賞菊飲菊花酒,這起源於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士大夫,還多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很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種。清代以後,賞菊之俗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至於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裏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詩人王維更留下千古傳頌的詩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陽節除了佩帶茱萸,也插菊花。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綵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時至今日,許多傳統已經被商業化,失去了文化底藴。往年的重陽,都沒有放假,這個傳統節日已經漸漸被人淡忘。只有退休的老人家,才可以在這個節日去登高應節,去緬懷故人。所以,漸漸地,重陽節演變成了老人節。我們七八十年代這一輩,除了生活的無奈,還剩下些什麼?今年的重陽,同樣由於工作的忙碌而不能陪伴父母。明年的重陽,又將會怎麼樣呢?

重陽節的作文 篇6

10月5日是重陽節,我們一家三口正好在奶奶家,就打算在奶奶家過重陽節了。奶奶家的重陽節有些特別。每家每户都把親戚朋友請來吃飯、看社戲、看電視、做遊戲、下象棋、釣魚、散步、聊家常……

重陽節前,村子中央的大操場裏早早地搭起一個大大的戲篷,準備做社戲。重陽節那天,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看戲,村子裏熱鬧非凡。戲篷中間座位上坐的大多數都是老爺爺、老奶奶,我們小朋友都在戲篷外面邊看邊玩耍。社戲分中午和晚上兩場,中午演的是“桃園三結義”,晚上演的是“八仙過海”。演員們穿上絢麗多彩的服裝,化好了粧,表演非常精彩,台下掌聲雷動。

哈哈!我奶奶家的重陽節是不是很特別呀?

重陽節的作文 篇7

九月初九重陽節,老人們的節日。這一天裏,人們會對老人百般呵護,也會做對老人有利的事。

在這一天裏,有些單位或公司會對敬老院贈送各種保健用品,他們也不管老人們用不用得上,反正也能為公司賺點名譽。這也是一種浮誇,沽名釣譽可不好。

我們作為爺爺奶奶的孫子孫女,也要為他(她)們做貢獻。有時我們為他們的貢獻可以是捶捶背,捏捏腿,也可以是一句問候的話,都能表達對他們的尊重。爺爺奶奶們有好吃的都先給我們,她們沒有不準時接我們放學的時候,他們把每個月的養老費都給我們買零食,他們寧可自己不買衣服也要把錢給我們。

有一次,我回奶奶家,一進門,爺爺就嚷嚷着要給我買零食吃,我再三推辭,最後爺爺還是轉身下樓買去了。

歸根結底就是要理解老人,尊敬老人。想想哪個老人不想得到晚輩的重視跟尊重呢?我們可以從身邊的老人做起,用自己一點一滴的愛去感動他們。

我想,我們不能就一天對老人好,要讓每一天都象重陽節一樣,讓老人們生活在快樂幸福的環境裏,老人們需要愛,來自我們晚輩的愛。

標籤: 集錦 七篇 重陽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chongyang/5gweq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