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重陽節 >

【精選】重陽節的作文9篇

【精選】重陽節的作文9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國小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重陽節的作文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精選】重陽節的作文9篇

重陽節的作文 篇1

今年的重陽節,我們在院長的帶領下,在武警叔叔阿姨的保護下,我們安全的來到了康樂敬老院,入眼的便是老人們坐在大廳裏,有説有笑的,正聊得歡呢。一看到有稚嫩面孔的孩子們進來,老人們就安奈不住自己激動的情緒,抱着可愛的孩子們,問我們從哪來的。在自報身份後,她們更是熱情的拉我們坐下,就這樣,我們漸漸的融入到她們的談話中去了。

等一切就緒後,我們的節目很快拉開了帷幕,孩子們一首《把愛傳出去》,深刻的表達了我們對老人的敬愛之情,台下的爺爺奶奶們感動的一直在為我們鼓掌,節目精彩的進行着,老人們早就被孩子們精彩的節目喜迎住了,孩子們即可愛又精彩的模特走秀節目,樂的老人們合不攏嘴巴,更讓老人沒想到的是園長老媽為爺爺奶奶們準備了長壽糕,真心祝老人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孩子們為爺爺奶奶們親手製作了精緻的禮物,看着這麼豐富的禮物懷裏抱着一個個可愛的孩子,老人們眼裏的淚水終於不停使喚的往下流……

回來的路上,我百感交集,老人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默默無聞的奉獻了一輩子,現在儘管子女都不在身邊,但是依然保持了一份堅強、樂觀的心態,在生活中老有所為,希望他們能繼續笑口長開,開心快樂的過好每一天。其實,她們就是我們的明天,而我們也應該多多關心幫助她們,真期待着與這些可愛的老人們的下一次見面!

重陽節的作文 篇2

今天是重陽節,周教師給我們留了個作業,就是回家給爺爺奶奶、姥爺姥姥打個電話,向他們祝賀重陽節快樂。

回到家後,我心裏想,如果給他們打了電話,這樣會不會不好意思啊。哎呀,算了,算了,沒關係的。打電話就打電話吧。先給姥姥家打吧。“噠噠噠噠”——“喂,是姥姥嗎?”姥姥説:“是我啊!有什麼事嗎?”“其實我也沒有什麼事,就是祝福您和姥爺重陽節快樂!”“好!好!好!蕾蕾真孝順啊!”姥姥高興的説。

爺爺去世了,只剩下奶奶一個人了,孤零零的。而且父親還讓奶奶去我們家的廠子裏看家。因為找不到合適的人選,只好讓奶奶去了。“噠噠噠噠”——“喂!是奶奶嗎?”奶奶用微弱的聲音説:“誰呀?”“是我,奶奶!”“有什麼事嗎,蕾蕾?”奶奶問。“今天是重陽節。我祝福你重陽節快樂!”我自信的説。説完就把電話掛了。我能想象她那憔悴的面孔,也能想象奶奶聽到後是多麼的激動。奶奶個子矮矮的,身材瘦瘦的,皮膚黑黑的,聲音粗粗的。她的外表不怎麼驚人,但是做起事情來卻總是一絲不苟。做針線活更是認真仔細,又美觀。

重陽節的作文 篇3

重陽節是老人的節日。重陽節裏,我們應該給老人送上一句祝福,遞上一張賀卡。在那個重陽節裏,我做了這樣一件事。

重陽節到了,我尋思着要給爺爺奶奶送什麼禮物。一邊的小王啟發我:“重陽糕怎麼樣?”我想了想,裝出生氣的樣子:“拜託,我爺爺奶奶又不在上海,寄過往不發黴才怪呢!”忽然,一個動機清楚地從我腦海中閃過:有了!我急忙跑回家,翻箱倒櫃地找出了兩張精美的信紙和一隻小魚熱手袋。我記得奶奶曾説過,她一到冬天就怕冷,手腳冰冷,要是我給了奶奶一隻熱手袋,奶奶的手腳就不會冷了。

接着,我攤開精美的信紙,在上面寫滿了我的祝福和一直想對爺爺奶奶説的話。我的.真心,裝滿了兩張薄薄的信紙。我署上自己的名字,把信裝進了信封,我要把我的思念和敬愛,送向遠方的爺爺奶奶的家……

小魚熱手袋被我用一個裝禮品的盒子包了起來,又在盒子四四周上了金絲帶。傍晚,在爸爸的幫助下,我把禮物和信寄了出往,也把我的牽掛寄了出往。我堅信爺爺奶奶收到我的禮物,必然是開心與激動的……

重陽節的作文 篇4

重陽節是在每年農曆的九月初九舉辦,那時候,許多老奶奶們跳舞、唱歌為自己過重陽。九九重陽正趕九,又代表着中華人民的喜悦、興奮。

重陽節的種種風俗習慣,不辜負這大好光景,增添了這個秋天的快樂,有多少人畫上了這個秋天的快樂,為多少人畫上了一絲微笑,它看不見,摸不着,要發自內心去感受。秋天是野遊的好季節,可到郊外去採青啊,登山啊,或者再搞搞對身體有益的活動,這是對身體非常好的哦。我國已經把九九重陽節定為老年人的節日。同學們,九月初九時,你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做了什麼,怎樣讓他們過得難忘,快樂呢?聽聽我的親身經歷吧。

重陽節的作文 篇5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即將到來的重陽節打響了了秋天到來的警鐘。但在重陽節新的定義——敬老節,也倡導人們對老人尊重,讓老人安度晚年。

重陽節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

在時間上,重陽節可以分為兩種不同的定義。在古代,重陽作為夏冬交替季節的時間界標,因天地陰陽交替而陽氣衰弱引起的自然物候變化,才有了登高避災,重陽“辭青”以及佩茱萸、食逢鉺的古俗。但是重陽節直到唐朝之時,才被點定為正式節日,各種活動在民間與宮廷一起慶祝。至清朝,一代比一代盛行。

重陽節在現代的定義卻與古代不盡相同。為了讓老人感受到“夕陽無很好。”中國法律明確規定,每年的九月初九為老年節。全社會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在古俗重陽節的承載下,在中國各地瀰漫開來。“温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是幾千年來儒家文化對於為人道德的基本要求。作為21世紀的少年,我們要孝敬老人,讓他們笑看夕陽無限好,而不是烏雲密佈;讓他們在人生的最後階段,安度晚年。

不管是“古代”的重陽節,還是現代的重陽節,它們都沿襲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習俗,記載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作為炎黃子孫我們更應把這一文化節日傳承下來。

重陽節的作文 篇6

“重陽節”又名“登高節”,也是一個尊老敬老的日子。九九重陽,我陪同奶奶興致勃勃地來到南大街的法華塔登高望遠。

來到法華塔下,抬頭仰望,法華塔巍然聳立,氣勢不凡,像一個巨人守護着嘉定城。法華塔共有七層,每一層的四個屋角上都掛着一個小銅鈴,風動鈴響,清脆悦耳。

我和奶奶迫不及待地來到塔內,沿着石階和樓梯往上爬。塔內的木質樓梯十分狹窄,我小心翼翼地扶着奶奶一步步向上攀登,第一層,第二層……每到一層,我都會懷着虔誠之心瞻仰佛龕平座,默默祝願家人平安健康,爺爺奶奶健康長壽!塔內的樓梯越發陡峭,我和奶奶也終於登上了法華塔的頂端。雖然我們累得氣喘吁吁,但心中充滿了成功登頂的喜悦。我和奶奶憑欄而立,風呼呼地吹來,讓人感到涼爽無比,心情也格外舒暢。極目遠眺,整座嘉定城盡收眼底。近處是白牆青瓦的老街,遠處是高樓林立嘉定新城。奶奶告訴我,我們的家鄉嘉定是一座具有深厚底藴的古城,清悠的匯龍潭盪漾着之乎者也的朗朗書聲,被譽為“吳中第一”的孔廟傳承着儒家文化,平平仄仄的古巷傳遞着吳儂軟語的清脆;嘉定又是一個具有活力的現代城市,敖遊太空的衞星凝結了嘉定的智慧,草編竹刻工藝集結了嘉定的創意,激情奔馳的賽車彰顯了嘉定的速度。

是啊!古典與現代的融合,這就是古城嘉定的魅力。望着美麗的嘉定城,我也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學好本領,把家鄉建設的更美好!

重陽節的作文 篇7

又是一個重陽節,又是一個閤家團聚,尊老愛老的節日!我不由得想起了親愛的姥姥,可惜姥姥在遙遠的北方齊齊哈爾,我只好藉着網絡,來了一次親情對話。

重陽節這天,家家團聚。明亮的月亮似乎也懂得人間的親情,把自己的光芒照得更亮,天上的星星比以往還多,好像就是月亮的家人,他們可能也被人間這種親情所深深陶醉……

到了八點,爸爸將電腦調好,我和齊齊哈爾的親人終於在網上見面了,我心裏激動萬分!當看到年近70的姥姥,滿臉滄桑的皺紋,我的鼻子不禁酸了。姥姥看見我非常難受的樣子,趕緊安慰我:“我身體很好,別難過,什麼時候回東北?……”透過熒屏,我彷彿看到姥姥的內心是那麼痛苦、那麼無助,可能還帶有隱瞞的意思。聽了姥姥的一番話語,我內心有如刀絞,我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思念,大哭起來。姥姥看見我哭了,頓時老淚縱橫……過了一會,姥姥又嘮叨了和以往一樣的話:要照顧好自己、飯要多吃、一個人在家不要給陌生人開門等等,我這次聽得比以往每次都認真,都仔細,似乎這不是嘮叨,反而變成了愛的基因,真是温暖、貼心。

這次對話讓我感受到了親人無限的愛,姥姥您一定多多保重,春節回去看您!

重陽節的作文 篇8

今天是九月九日重陽節。我們約了劉劉和奔奔全家一起去天姥山登高。

下山的時候,路很陡。媽媽在後面提醒我們不要跑太快,這樣容易摔倒的。可我們一點兒也沒聽進去。

我在前面慢慢地走着,劉劉、奔奔緊跟在後。劉劉想超奔奔的”車“他們兩個擠來擠去,奔奔嚇得大喊:”劉劉!不要擠我啊!“劉劉不聽,終於把奔奔給擠的滑倒了。奔奔差點哭了。劉劉還説:”誰叫你不讓我呀。我一聽,轉過來看怎麼回事,誰知腳一打滑我也來了個四腳朝天。劉劉得意的説:“你們真不中用!看我連一跤也不摔,哈哈。”就在他最得意的時候。沒注意腳下的小石頭。腳一絆,重重的撲倒在地。:“啊!好疼啊!”他眼淚都出來了。

可是,我們的跌跤還沒有結束呢。

下山後,沿着彎彎的小河邊上的小路去停車場時,我和劉劉手拉手,有説有笑地走着,不知不覺我們就走到河沿邊上了,劉劉腳下一滑撲通一聲掉進了水裏。走在後面的爸爸大喊一聲:“啊!”就跳進水裏一把把劉劉拉了上來……劉劉站在岸上半天沒回過神來。他像一個木頭人一樣站了一會兒然後説:“河水好冷、好冷、”我看了哭笑不得。

今天真是一個跌跤的日子,好玩吧!

重陽節的作文 篇9

中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就要到了,讓我們傳承尊老敬老的美德,共度佳節。為大家整理了家鄉的風俗重陽節作文:敬老節的習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農曆九月初九日的敬老節,活動豐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

登高: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敬老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敬老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 ,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

吃重陽糕: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 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唸唸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敬老節吃的鬆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賞菊並飲菊花酒:敬老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曆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敬老節裏,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敬老節前後最為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敬老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敬老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裏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敬老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除了佩帶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敬老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綵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喝重陽酒:“重陽酒”即用優質糯米釀成的甜酒,於敬老節裝進小陶瓷罈子密封保存。可能是因為温度和濕度比較適宜,所以釀出的酒特別醇,是米酒中的上品,甜純美,男女老少皆宜,起源於西北少數民族。

“重陽酒”即“菊花酒”。每年敬老節時,最早的菊花花骨朵已長成,欲開花時,這就是製作“重陽酒”的上好的材料!

標籤: 重陽節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chongyang/942gm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