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重陽節 >

精選寫重陽節的作文四篇

精選寫重陽節的作文四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寫重陽節的作文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寫重陽節的作文四篇

寫重陽節的作文 篇1

又值重陽

金黃的枯葉離開了樹梢,在空中如蝴蝶樣飛舞,最後以悠柔的弧度悄無聲息地降落在地上,一片片的金黃,為冷寂的街道作了最美的點綴,漸漸的,秋的韻味濃了起來。秋天,來了。

“每逢佳節倍思親”楓葉正紅時,又是重陽佳節到。我登上了故鄉的山。往日,崎嶇的亂石小路,如今還十分親切,路旁的景物依舊,只是覺得更添了一份愁緒,因為,睹物思人,而物事人非。是的,重陽節,難免讓人回想起過往的人,過往的事,過往的一切,更難免讓人觸景傷情。不經意間,我又想起了我那已故的,親愛的大伯。往日與大伯的歡聲笑語,又在我難中浮現,讓我對他的思念,在秋風中更加濃烈。

去年的重陽節,過去了不久但又似乎很漫長。那時,大伯還在我們身邊。他是一個很活潑可愛的老人,因為他有一顆常青的新,又寬厚的胸懷。他的笑,是那麼的爽朗,清澈又慈祥,不禁讓我想起“絕類彌勒”。他的一切,都感染着身邊的日呢。

可是,生老病死——這一不可逆轉的自然規律,終究讓大伯從此成為過去,只給我們留下似楓葉般的片片回憶,簌簌的落下,沉甸甸的壓在我們心頭。那爽朗的'笑容從此定格了。那一刻,我似乎長大了,明白到人世的悲歡離合,明白到何謂親情,明白到在世的我們應該珍惜這一切。

如今的重陽節,我站在山上,習習秋風,夾雜着思念,吹亂了我的思緒,古往今來,人們都喜歡悲秋,又值重陽,我終於明白,這“悲”從何而來。“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此時此刻,我反覆咀嚼這句詩的韻味,嚐到“少一人”中包含的那份沉甸甸的思念,其中有對現實的無奈和對過往的追憶。我於這迷離的秋色中,試圖尋找昨日那一幕幕珍貴的畫面,不知不覺,太陽已滑到了山間,像一個泛黃的大石榴。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我心裏默唸着,踏向了歸途……

寫重陽節的作文 篇2

農曆九月初九,兩陽相重,故叫“重陽”,重陽節又是“老人節”。老人們在這一天或賞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鍛鍊體魄,給桑榆晚景增添了無限樂趣。

重陽節已經過了,也不知道大家在重陽節中為家中的老人做了些什麼,那麼大家就先聽聽我在重陽節中做了什麼。

重陽節那天,我在放學回家路上我猛然間想起來今天是重陽節,我還沒想好送給奶奶什麼例禮物呢。我躡手躡腳地走進房間裏放下書包從儲蓄罐裏拿出我所有的“私房錢”,由於平時大手大腳地花費,所以,嘿嘿,錢也沒有多少,這裏我也不好意思説。正當我拿着錢“偷偷摸摸”走出家門時,奶奶叫住了我:“乖孫子,到哪兒去啊,鬼鬼祟祟的。”“沒事,我出去運動一下。”説着我似作賊被別人發現似的奪門而出。

一路上我不停地在思考,我就這麼點錢能買些什麼呢。眼看天氣越來越冷了,奶奶只忙着給家人編制毛衣手套,自己總是説熬一熬就過去了。我去給奶奶買一雙手套吧,這樣奶奶打毛衣時就不會感到手冷了。

我來到專門買紡織品的商店一看,這裏稍微好一點的手套就要賣到一百多元,最好的更不用説了。我看看手裏攥着的錢,正準備垂頭喪氣地離開時,售貨員阿姨叫住我,與藹地問我來買什麼,我沮喪多地説:“今天是重陽節,我來為奶奶買雙手套,可惜我錢太少了,買不到。”阿姨親切地拍拍我的小腦瓜,説:“你真是一個孝敬長輩的好孩子,就衝着你孝順這一點上,我給你優惠。”我如在黑暗中看見了曙光,那股興奮勁又從我心底湧現出來,“謝謝阿姨,謝謝您!”我挑了雙有山羊圖案的手套,奶奶是屬山羊的,這雙手套簡直太配她了。我付了錢,興沖沖地回家了。

回到家,我把手套藏在背後,笑嘻嘻地走到奶奶面前,把手套遞給她,説:“奶奶,節日快樂,這雙手套送給你,這樣你打毛衣手就不會冷了:”奶奶一把把我摟在懷裏:“呦,乖孫兒懂事了,曉得為奶奶着想了。”奶奶摟着我,久久不願鬆手……

每年的重陽節我都要給奶奶送禮物,這份禮物雖輕,但在奶奶心裏卻是孫兒一份沉甸甸的、對祖輩的一份孝順。可見,老人們多麼需要我們這些小輩們去關心呀!

寫重陽節的作文 篇3

重陽節在當代青年心目中的淡化,反映了傳統文化對年輕一代影響的日漸式微,寫重陽節的文章作文。年輕人可以用學習壓力大、工作競爭激烈等客觀因素來解釋自己的這種忘卻,但無法迴避的另一個事實是,在傳統節日被淡忘的同時,西方節日卻在不少年輕人中風光無限。如今許多年輕人熱衷於西方的情人節,卻對中國傳統“七夕”節不屑一顧,就是一例。

事實上大多數中國的傳統節日是傳統文化的積澱形式,是傳統倫理觀、價值觀的特定反映形態。然而我們不少年輕人卻不知道為什麼要在重陽節登高、賞菊,更無法體會其中所孕育的尊老敬老的倫理內涵。在此次調查中,90%的年輕人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但從未想到在重陽節為父母送去一份祝福。這種對重陽節“有名無實”的認識,反映了傳統倫理道德觀念在不少年輕人觀念中的某種弱化。

當然這種弱化需要辯證地看待。對於傳統文化中糟粕的東西,這種弱化無疑有益。但是對於那些類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之類優秀的東西,這種弱化就不應該了。因為,恰恰是孕育於後者之中的倫理規範與價值觀念,成為構築現代人格的重要力量之一。

在重陽節被一些年輕人逐漸淡忘的背後,我們看到的是傳統文化教育的脆弱,好在這種淡漠已經引起社會的注意。目前北京已有25所中國小把誦讀四書五經的部分內容列入課程表。在全國估計已有100萬孩子開始把誦讀古詩文作為日常學習的必修課。

我想重要的不是孩子們背了多少古詩,而是讓他們多瞭解一下自己祖國優秀的文化遺產,並在這種優良文化的哺育中真正成為“知書達理、尚禮重義”的棟樑之才。

寫重陽節的作文 篇4

在此次調查中,50%的年輕人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但從未想到在重陽節為父母送去一份祝福。這種對重陽節“有名無實”的認識,反映了傳統倫理道德觀念在不少年輕人觀念中的某種弱化。

重陽節已經過去了,但與此有關的一條新聞卻仍發人深省。重陽當日,解放日報進行了一次隨機性的街頭調查。結果顯示,多數被訪的年輕人不知道當天是重陽節,有的知道重陽節,但不曉得重陽節與尊長敬老之間的關係。

重陽節在當代青年心目中的淡化,反映了傳統文化對年輕一代影響的日漸式微。年輕人可以用學習壓力大、工作競爭激烈等客觀因素來解釋自己的這種忘卻,但無法迴避的另一個事實是,在傳統節日被淡忘的同時,西方節日卻在不少年輕人中風光無限。如今許多年輕人熱衷於西方的情人節,卻對中國傳統“七夕”節不屑一顧,就是一例。

事實上大多數中國的傳統節日是傳統文化的積澱形式,是傳統倫理觀、價值觀的特定反映形態。然而我們不少年輕人卻不知道為什麼要在重陽節登高、賞菊,更無法體會其中所孕育的尊老敬老的倫理內涵。在此次調查中,90%的年輕人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但從未想到在重陽節為父母送去一份祝福。這種對重陽節“有名無實”的認識,反映了傳統倫理道德觀念在不少年輕人觀念中的某種弱化。

當然這種弱化需要辯證地看待。對於傳統文化中糟粕的東西,這種弱化無疑有益。但是對於那些類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之類優秀的東西,這種弱化就不應該了。因為,恰恰是孕育於後者之中的倫理規範與價值觀念,成為構築現代人格的重要力量之一。

在重陽節被一些年輕人逐漸淡忘的背後,我們看到的是傳統文化教育的脆弱,好在這種淡漠已經引起社會的注意。目前北京已有25所中國小把誦讀四書五經的部分內容列入課程表。在全國估計已有100萬孩子開始把誦讀古詩文作為日常學習的必修課。

我想重要的不是孩子們背了多少古詩,而是讓他們多瞭解一下自己祖國優秀的文化遺產,並在這種優良文化的哺育中真正成為“知書達理、尚禮重義”的棟樑之才。

標籤: 四篇 重陽節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chongyang/or95y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