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春節 >

春節拜年習俗的由來

春節拜年習俗的由來

“春節”名稱的由來

春節拜年習俗的由來

1912年1月份,孫中山發佈《臨時大總統關於頒佈曆書令》,要求內務部編印新曆書,隨後又規定陽曆(公曆)1月1日為“新年”,但不叫“元旦”。

由此一來,在中國出現了兩種曆法體系:一種是官方推行的“陽曆”,作為公共行政、國際交往等的時間標準;一種是傳統社會沿用的“農曆”,服務於農時與日常生活。

1914年1月,當時政府的內務部在給大總統的呈文中提出:“擬請定陰曆元旦為春節,端午為夏節,中秋為秋節,冬至為冬節……”後來只有“元旦為春節”被批准,所以傳統農曆新年易名為“春節”,傳統的“元旦”名稱被擱在了公曆的1月1日。

不過,民俗專家蕭放説,儘管當時的政府一直在推行公曆,後來甚至還強令不準過舊曆年,嚴禁民間過春節貼春聯等民俗活動,但老百姓不買賬,日常生活還是按照舊的年曆來過。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紀年採用公元紀年法”,農曆正月七年級稱為“春節”,公曆1月1日定為“元旦”。至此,“元旦”成為人們歡度的節日,傳統年節也受到了應有的關注。

春節拜年習俗的由來

説遠古時代有一種怪獸,頭頂長獨角,口似血盆,人們把它叫做“年”。每逢臘月三十晚上,它便竄出山林,掠食噬人。人們只好備些肉食放在門外,然後把大門關上,躲在家裏,直到七年級早晨,“年”飽餐後揚長而去,人們才開門相見,作揖道喜,互相祝賀。這就是拜年習俗的`開始。

大約從清朝時候起,拜年又添“團拜”的形式,清人藝蘭主在《側帽餘譚》中説:“京師於歲首,例行團拜,以聯年誼,以敦鄉情”,“每歲由值年書紅訂客,飲食宴會,作竟日歡”。

大年七年級,人人都早早起來,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

秦漢以來萬千的風首朝賀。自明清開始,拜年次序是:首拜天地神帙,次拜祖先真影,再拜高堂尊長,最後全家按次序互拜。對尊長要行大禮,對孩童要給賞賜,平輩間拱手致語。拜親朋的次序是:七年級拜本家;八年級、九年級拜母舅、姑丈、岳父等,直至十六日。現代多行團拜,歲末郵寄賀年片和賀年信。

拜年一般從家裏開始。七年級早晨,晚輩起牀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

春節傳統美食

餃子

餃子,古稱“角子”,北方年夜飯有吃餃子的傳統,但各地吃餃子的習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餃子,有的地方七年級吃餃子。三十晚上北方人不吃餃子,會覺得沒有過年的氣氛。北方一些山區還有七年級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餃子的習俗。吃餃子是表達人們辭舊迎新之際祈福求吉願望的特有方式。

春捲

春捲也叫春餅,立春吃春餅是中國一種古老風俗。晉代已有“五芋盤”即“春盤”,是將春餅與菜同置一盤之內。唐宋時立春吃春餅之風漸盛,皇帝並以之賜近臣百官,當時的春盤極為講究:“翠縷紅絲,金雞玉燕,備極精巧,每盤直萬錢”。民間也用以互相饋贈。

湯圓

南方的元宵節慶食品叫做“湯圓”,在江蘇,上海等地,大年七年級早晨都有吃湯圓的習俗。元宵節,道教稱之為“上元節”。元宵節吃元宵,是取“團團如月”的吉祥之意。清代康熙年間朝野盛行“八寶元宵”、馬思遠元宵。

年糕

年糕屬於農曆新年的應時食品,有紅、黃、白三色,象徵金銀。一種用黏性大的糯米或米粉蒸成的糕,在南方有過年吃年糕的習慣,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徵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春節吃年糕,“義取年勝年,籍以祈歲稔。”寓意萬事如意年年高。

過年有魚喻意年年有餘。所以人們還特意不把魚吃完,留到次日即新年,年年有餘,去年的收穫多,吃用不完,餘到今年都還有,在物質貧乏的古代,這是人們對物質的渴望向往。成了現在的習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chunjie/4e2r3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