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春節 >

(經典)春節我作文4篇

(經典)春節我作文4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春節我作文4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經典)春節我作文4篇

春節我作文 篇1

我們中國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我最喜歡的是春節。

每到春節,家家户户都會“大掃除”,讓房屋變得乾乾淨淨,鞭炮聲響個不停,人們都忙着貼春聯,剪窗花:有小兒子的,有鯉魚跳龍門,還有金童玉女,各式各樣,多的數不清。大人們請客的請客,串門的串門,熱鬧非凡。

小孩子們更開心了,因為可以收到壓歲錢呀!小孩子們有的在放着鞭炮,有的穿着漂亮的新衣服,東串串,西看看,還有的'和爸媽開心地去旅遊玩耍,景點人山人海,人聲鼎沸,門票一搶而空,人們排着長龍般的隊伍。

舞龍舞獅的隊伍來了,人們像潮水一樣湧過來觀看,舞龍獅開始了表演,不一會兒,一顆美麗的“珍珠”出現在它眼前,它使勁地撲過去,沒抓到,它不甘心,在原地安靜地等待它的再次出現,不一會兒,“珍珠”再一次出現了,龍獅看準機會又撲上去,終於抓到了,龍獅得意極了,人們報以熱烈的喝彩聲。

過年了,在我家鄉酒城瀘州更是四處飄着一股濃濃的酒香味,讓人陶醉。

我喜歡春節,因為它象徵着新的一年美好的開始。

春節我作文 篇2

我們的節日有很多,其中我最喜歡的節日當然是春節了。春節不僅放假時間長,還有好看的春節聯歡晚,最令我開心的'是,在春節裏我會收到很多紅包。

每到春節前夕,媽媽好像接到了一個大工程,使勁往超市跑。跑完超市後,媽媽又向廚房進軍,一進去就是好幾個小時,沒事絕不出來。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走進廚房一看,原來她和奶奶在包餃子和醃豬肉呢。

春節到了,剛剛吃完年夜飯,一家人便坐在電視前高高興興地看春節聯歡晚會,一邊看一邊説説笑笑,每當表演魔術時,我的眼睛睜得大大的,絕不放過一個細節。魔術表演開始了,只見魔術師把畫框往魚缸旁一放,畫裏的小魚便好像活了似的。咦?魚兒怎麼活了?只見它慢慢地遊了起來,哇,竟然進了魚缸……這一看就是十二點,爸爸從櫃子裏拿出一條一千發的炮仗,我和爸爸一塊兒走到樓下,只聽見“啪啪啪”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隨後的幾天,我是舅舅家,姥姥家,姨夫家……一個一個地竄,一個一個地拜年。回家後,我躲在房間裏偷偷數了數,哇!一共二十張紅鈔票。頓時,我的心裏樂開了花。

春節,你是我最喜愛的節日!

春節我作文 篇3

春節我和爸爸媽媽去外婆家過年。

一起圍坐在圓桌旁吃年夜飯時,外婆開口道:“現在的人條件好了,過春節真和以前不一樣啊!”我好奇地問:“有什麼不一樣呢?”“從前條件不好,要憑票子買東西。”外婆微笑着説道,“還要大清早起來排隊呢!若晚了,東西都買不到了!”“是呀,以前物資匱乏,不好像現在,想吃什麼都能夠吃到!”媽媽説。“現在真好呀!”我説。“來來!紅燒肉!”噢,原來外公燒的紅燒肉上桌了!剛一端上桌,我便迫不及待地用筷子夾起一塊肉塞到嘴裏:“好吃,好吃!”

“嘭!嘣!”正在我們吃得津津有味時,窗外突然放起了煙花。“現在條件好了,你看,有錢買這麼多煙花!”外婆望着窗外那五顏六色的煙花,説道。“真漂亮啊!”我觀賞着天空中展開的一朵朵五彩繽紛的花兒,不禁讚歎道。

吃完晚飯,我們捧着一箱箱煙花爆竹,高高興興地下了樓。“嘭!嘣!”我們望着自己的煙花,猶如一朵朵在空中綻放的漂亮花朵,綻放後又化作無數顆一閃一閃發光的流星,從天而降,劃破黑暗的星空,逐漸消失……又如天女散花一般,無比壯麗……我們點燃了各自握在手中的小棒。頓時,大家眼前一片明亮,火光四濺。我們歡樂地舞動着手中的小棒,火焰與我們一起激情舞蹈,直到燃燒盡為止……

回到家裏,春捲上桌啦。我們洗完手後,爭先恐後地來到桌前,狼吞虎嚥地吃起了美味的春捲。“好吃嗎?喜歡就多吃點,想當年就連個年糕都要年糕票呢,想吃都沒得吃!”這時,外婆笑着説。“以前真窮!不過現在好啦!我要好好讀書,長大後,要讓這個城市變得更繁榮富強,更現代化,更美好。我要在世博會之時,讓來賓知道我們非常強,知道‘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我説。外婆笑得更甜了,她摸摸我的頭:“真是我的小乖囡!將來肯定有出息!”我們都笑了,笑得是那樣的甜。

改革開放以後,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一切都是長輩們幾十年來堅持不懈的奮鬥結果。我要珍惜這美好的生活,好好讀書,長大後做個有出息的人,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甜蜜,更繁榮富強,更美好!

春節我作文 篇4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只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七年級拜個年”。小時候,每到年關,就會和小夥伴們拍着手唱着這首童謠,歡歡喜喜的迎接春節的到來。

這首童謠高度概括了我們北方地區春節的傳統習俗。臘月二十三這天的晚上,是我們入冬以來最盼望過的第一個節日。小時候,家裏錢不多,一向勤儉持家的媽媽平時很少給我們零花錢,買零食的次數更是鳳毛菱角。但在這一天,是“祭灶”。家家户户都會買麻糖放鞭炮來祭灶神,我家也不例外,爸爸放完鞭炮,我們姊妹三人早排好了隊等着媽媽發麻糖,媽媽給我們一人一個,我們會歡天喜地地吃起來,吃完後,會繼續守着媽媽,直到媽媽説“真是狗窩裏放不住剩饃的東西,一人最後發一個,剩下的是你爺爺奶奶的。”這時我們才會罷休,吃完後,高高興興的就去找其他小朋友玩了。

而現在,我們三個相繼長大,也都成了家, 平時在超市裏就會買到很多各式各樣的麻糖,有時候買多了,忘記吃,等到下次再吃,卻發現,麻糖都已經化作一坨。直接扔到了垃圾桶裏。祭灶這天,也會買麻糖,這時,不會急着去吃,而是先給孩子,這時的孩子不會排着隊領,也不會歡天喜地地拿着吃。總是叫好幾遍,“吃麻糖了,吃麻糖了”,才會慢慢悠悠的走到我跟前,看到麻糖後會説“我當時什麼呢?原來是這個啊……”這就是80年代的我們和21世紀孩子的不同。這些不同反映出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質上的需求已經得到了滿足。新年的美食成了平日裏的家常便飯,穿新衣、戴新帽等傳統習俗不再是過年才有的享受,各種年貨也成了流水線產品在超市中隨處可見……此時的大家不禁感歎,“年味”有些變淡了。

“年味”的濃淡變化,不止在於物質的豐盈,還在於文化的豐富和心靈的感受。細細想來,“年味”似是一種儀式感,人們在歸鄉、團圓、慶賀的過程中,如同完成着一個個儀式,在參與中感受到喜悦與温暖。掛燈籠、放爆竹、吃年夜飯、守歲、拜年……在這其中年的味道,便是通過一個個瑣碎的細節慢慢發酵而成。“年味”又似是一種美好幸福的情感體驗,過年時節,大多數人會體會到由友情、親情的相聚所生成的情誼,感受到家人團聚、長幼相會的'認同感、歸屬感,體驗到家家掃房屋、辦年貨的勞作情緒,在團圓相聚、和睦喜慶的氛圍中,表達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

每年的春運之際,萬千背井離鄉為生活打拼的人爭相購票啟程,就是為了能在短短几天的假期裏與親人共享團聚時刻。正如紀錄片《中國新年》中形容春節:“億萬人同時遷徙,只為一次團圓。”此刻,就會感到雖然過年的方式在不斷變化,但根植其中的“年味”從來沒有消散,年的情結依然如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chunjie/dd0q4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