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冬至節 >

有關冬至日記模板六篇

有關冬至日記模板六篇

不知不覺中一天又要結束了,相信大家一定感觸頗深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日記了。如何把日記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冬至日記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冬至日記模板六篇

冬至日記 篇1

十二月二十一日,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它擁有冬至節的喜慶,按我們這一帶的習俗,,冬至節要吃美味的冬至圓,一聽媽媽説要吃冬至圓,我高興地一蹦三尺高,誰叫我是冬至圓的忠誠粉絲呢,對冬至圓的愛始終如一,,大批幻想不斷湧入我的腦海中,剎那,大腦和我那小小的心靈充滿着歡樂。

媽媽小心翼翼地從冰箱裏取出米粉,,倒在一個大盆子裏,加上半勺水,洗過手使勁搓,經過數時分鐘後,又軟又黏的麪糰便在媽媽那鬼斧神工的手中誕生了,大大的,白白的,沒有一絲世界末日的黑暗;亮亮的,濕濕的,似乎預示着世界的和平。“兔子們,蝦米們,豬尾巴,不要醬瓜,鹹菜牛圓了,下面請麻米醬瓜。”我高呼着生怕哪一個鄰居不知道——今天冬至節這個重要節日。我和媽媽做了許多的卡通冬至圓,小心翼翼地進行烹煮。

大火烘烤着鍋底,一股股熱氣騰上天空,我正悠閒地看着書,只聽見媽媽叫了一聲“吃飯”我便如一頭尋覓食物的野豬,闖進廚房,可卻呆若木雞,我的小卡通冬至圓病歪歪地“卧”在盤子裏,我夾了一個,嗯,真不錯!

今年的冬至節真特別!親自做的冬至圓可真不錯。

冬至日記 篇2

20xx年 X月X日 晴

今天是“冬至”。早上,媽媽從菜場裏買了湯圓粉,魚,肉,鴨……

到了下午,我從學校放學回來,弟弟從幼兒園回來。我們回到家裏。洗了手,把湯圓粉倒進大碗,再用水打濕。媽媽在碗裏搓來搓去,揉來揉去。把湯圓粉揉成一團。然後,把湯圓粉一塊一塊的摘下來放在大碗裏。讓我和弟弟來做湯圓,怎麼做呢?

媽媽教了我一下,説:“把湯圓粉放在手心裏,雙手合上,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再右手順着一個方向不停地轉啊轉。就這樣,圓圓的湯圓就做成了”。我根據媽媽説的就開始做了,怎麼做也成不了圓形啊!媽媽説:“不急,多做幾次,一定會得。”真的,好幾次以後,我把湯圓做的一個比一個圓。看着一大碗又白又圓的湯圓,好高興啊!想想一定很美味的。

我們來到廚房,開始煮湯圓。首先,開火,把鍋燒燙,再放肉,肉哧哧響,出油了。媽媽把湯圓一個一個慢慢地放進去,再不停到反過來反過去。不一會兒,湯圓變顏色了,成了金黃色。

這是,媽媽加人了鴨湯。香噴噴的湯圓就出來了!真美,真香啊!

冬至日記 篇3

想起冬至就要到了,我是既高興,又發愁。高興的是,冬至到了,我就可以吃上香噴噴的湯圓了;愁的是,冬至到了,天氣更冷了,數九寒天,那滋味可真不好受呀!

一放學,我就三步並作兩步飛奔到家裏。我看見媽媽和阿姨正在火鍋旁邊撮湯圓,我也過去幫忙撮。湯圓撮好了,媽媽把撮好的湯圓到進鍋裏炸。過了一會兒,一盤香酥可口的“空心炸湯圓”就“新鮮出爐”了。我一聞到湯圓那香噴噴的味道就垂涎三尺,立刻夾了一粒放進嘴裏。突然,我“哇”地叫了一聲。“怎麼了?”媽媽連忙問道。我伸出燙得發紅的舌頭給媽媽看,媽媽才明白過來,心疼地説:“小心點,別再燙着了!”

冬至日記 篇4

今天是20xx年12月22日,是農曆的冬至。冬至這天是北半球白天最短的一天,這一天太陽處在北迴歸線上,以後就會漸漸地向北移動。在我的家鄉,就有“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的説法。意思就是過了冬至這天,婦女納鞋底用的線,逐日就得多用一根,也就是説白天變得越來越長了。

立冬是一年中冬天的開始,冬至的意思則是表示冬天過了一半。冬至實際上表明北方寒冷的冬天才剛剛開始。古人云:“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就説明一九、二九之後的三九是一年中最冷的時節。冬至剛好是頭九的第一天,過了九九八十一天,氣温就會漸漸升高。九九就是九個九天。具體來説,就是從冬至這天算起,向後數九個九天。第一個九天稱“一九”,最後一個九天稱“九九”,一共是八十一天。在每個九天中,氣温的冷暖變化不一樣。在豫東,流傳着這樣一首冬九九歌:一九、二九伸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抬頭看柳,七九、八九狗伸舌頭,九九八十一,老狗卧陰地。冬至過後,就是小寒和大寒。在大寒這個節氣過後,接下來就是立春。立春意味着冬天過去,春天已經來臨。立春是在六九的第一天。農諺有“春打六九頭”的説法。即使過了立春,北方的天氣還會再冷上一陣子,“九盡花不開”嘛!

立冬在二十四節氣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它和接下來的一年中的`天氣和收成有着密切的聯繫。勤勞的華夏先民在與大自然朝夕相處的過程中,通過冬季、春季的物候現象,發現和總結出一些規律,為我們留下了一些寶貴的經驗。“頭九好天,九九好天”,説的就是冬至這天要是晴天的話,在九九這天也必定是好天氣。“頭九一場雪,九九像六月”的意思是:冬至這天如果天氣冷得很,就説明天氣冷得比較早,那麼到了九九的時候,也就是驚蟄的時候,天氣就會很熱。“冬至濕了老鴰毛,麥從水裏撈”中的老鴰就是烏鴉,這句話就是説冬至這天如果是雨雪天氣的話,烏鴉的羽毛會被打濕,那麼來年的麥收季節,也就是在芒種節前後,必然是陰雨連綿的天氣。有經驗的老農會在冬至這天關注天氣,如果是晴天的話,他們會很高興;如果是陰天,他們會企盼天公千萬不要下雨雪;如果這天恰好是雨雪天氣,他們一定會唉聲歎氣。不過,時代變了,老歌子也不是那麼靈了。

在我的家鄉,有在冬至這天吃餃子的習俗。民間有冬至這天不吃餃子的話,耳朵會被凍掉的説法。在豫東平原,節日往往會和吃聯繫在一起。過春節自然就不用説了,正月十五要吃元宵。我們這裏還有“十五圓,十六扁,十七、十八擀蒜面”的順口溜。意思就是在正月十五這天晚上,人們要吃湯圓;在正月十六這天中午,大家要吃扁食(餃子);到了正月十七、十八中午,家家户户就該吃撈麪條了。農曆的二月八年級早上,大家吃煎餅,出嫁的女兒在上午的時候還要給孃家人送去一些。農曆五月初五這天,人們吃粽子。農曆的七月十五,也就是中元節,家家户户要吃小米飯。在八月十五這天吃月餅。在我們這裏,農曆的十月七年級也是一個節日,這是一個祭祀去世親人,給他們上墳、燒紙的節日。我們這裏有“早清明,晚十一”的説法,就是説每年給去世親人上墳的時間有兩個:上半年要在清明節之前的幾天,下半年得在農曆十月七年級以後,一般就在八年級或者初四,再晚也不會晚於十月初六。在清明節這天,沒有説吃什麼東西,但在十月七年級這天要吃上一頓餃子。冬至這天要吃餃子。“冬至十天陽曆年”,在陽曆年,也就是元旦這天,家家户户中午也通常包餃子。臘八這天,大家中午吃大米飯,晚上喝臘八粥。臘月二十三是祭灶,又到了吃祭灶糖的時候了。現在想來,這些習俗的形成大概與豫東人民勤勞睿智、善良淳樸、順應自然有關吧!

我是一位七零後,在我的記憶中,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的時候,我們當地剛剛解決了温飽問題,一部分農村家庭還不能夠每頓都吃上小麥面。像我這樣的大多數的小孩,冬天就單穿一身棉襖和棉褲,裏面也沒有秋衣秋褲。上國小的時候,每到下課我們一到教室外面,便凍得瑟瑟發抖。男孩子們便順着牆站成一排,互相擠來擠去地來禦寒。即便到了每年的春節,家長也不能保證給每個孩子都添上一件新衣服。一件衣服,往往是老大穿過老二穿,一直往下面愛心傳遞。父母給我們幾分錢讓去買水果糖吃,就是一件很奢侈的事,平時能吃一頓撈麪條就是改善一次生活。因此,我們小孩子對過節都充滿了期盼,吃上一頓餃子往往會高興上幾天,儘管平時吃的大多是素餃子。進入八十年代後期,農村的經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吃餃子和吃撈麪條已經成為家常便飯。近十年以來,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天天就像過去過年過節一樣,現在反而有很多人想吃雜糧了。

我今年正好四十歲,對於祖國三十幾年來迅速的發展,我是一位見證者,更是一位受益者。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今後的日子裏,我們的國家會越來越富強、民主,我們的日子過得會越來越好。

冬至日記 篇5

時光瞬間,轉眼一年又到冬至,過了冬至就意味着離過年不遠了,而過了冬至吃了湯圓就意味長大一歲了。

以前過冬至,爸爸媽媽都會很早就起來,在廚房裏忙活着,他們都忙什麼呢?搓湯圓。做我們喜歡吃夾肉餡的鹹湯圓。而那時我們的小嘴總是很饞,站在旁邊光看着就流口水,爸爸媽媽總會説:快好了,快好了,別急啊!”

終於等到湯圓熟的時侯,我們迫不及待的夾起一個就往嘴裏送,結果被燙的張牙舞爪,後來什麼都吃不了。

今年的冬至,我們懂事些了,不會那麼迫不及待,但以前那些時光給我們留下了有趣的回憶。

冬至日記 篇6

冬至是中華人民的傳統節日,每個地方的習俗是不一樣的,有的是包餃子,有的是做冬至圓。我們路橋的習俗是做冬至圓,媽媽説:“每年的農曆十一月每家每户都做冬至,在這一個月內都可以做。”昨天,是農曆十一月八年級,伯伯家做冬至,伯伯買了好多菜請客。伯伯一大早就聯繫親戚朋友們晚上到他家吃飯。我在伯伯家和姐姐一起寫作業,過了一會兒,伯伯叫我們一起去挖芋頭。

標籤: 六篇 模板 冬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dongzhi/kwqj0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