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端午節 >

有關端午節來歷的日記

有關端午節來歷的日記

有關端午節來歷的日記1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它源自一個傳説。

有關端午節來歷的日記

在古時候,有位名叫屈原的人,他在國家衰敗之時,想為國家出力,卻懷才不遇,憤而跳江。他當官時,為人民做了不少好事,百姓念及他,怕魚蝦吃了屈原的屍體,就用粽葉包上糯米,投入江中,希 望魚蝦不去吃屈原的屍體。因此,五月初五這天,人們就吃粽子悼念屈原。

如今,吃粽子已經成為端午節必不可少的習俗。粽子下鍋不久,就有一股若有若無的香氣在空中飄蕩,讓人神清氣爽。粽子煮好了,將其剝開,不用刻意的擺盤,只需將粽子隨意放在盤子上,綠油油的 粽葉拖着晶瑩剔透的嫩白色粽身,米粒色澤飽滿,透着光芒,每一粒都是橢圓,一個個挨挨擠擠,卻又各不相粘,讓人垂涎欲滴。幾顆紅棗像寶石一樣點綴其間,令人食慾大增,又像一件精細的藝術品 ,這難道不是大師之傑作嗎?

片刻,粽子特有的香氣便吸引着你的味蕾,那是粽葉的`清香、糯米淡淡的香甜和紅棗的甜香。撒上一勺白糖,放入口中,滑滑嫩嫩的粽子嚼勁十足,那味道在舌尖上回蕩,忍不住細細品味。

這一個個民俗文化,是五千年華夏文明中一顆顆明珠,我們要讓它傳承下去。

有關端午節來歷的日記2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的法定假日稱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陽節、五月節等,20xx多年的歷史。

端午節我們很開心,因為我們可以吃到各種各樣的粽子。各種各樣現狀的都有。有很常見的三角形,有正正方方的方形,有像輪胎的圓形,和筆直的竹筒形,還有奇形怪狀的花形。粽子的陷也有很 多很多種,有吃在口裏香香的花生陷,有吃起來超香的五仁陷,有很有嚼勁的肉餡,和一下甜到心裏的蜜棗陷,還有超級好看又吃起來很甜的水果餡,還有很黑又吃起來軟軟的黑米陷,和聞起來香香的 又吃起來有嚼勁的糯米味,這些東西我都愛吃,超級喜歡五仁陷的。

端午節家家户户門上都掛了艾葉。艾,又名艾蒿。它的莖,葉所產生的奇特的芳香可以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還可以把它上面的葉子摘下來打碎來和土豆泥一起做成了艾葉土豆餅,是很好吃的 。

傳説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後來有一個壞人在楚王面前説屈原壞話,把屈原趕走了,後來秦始國把楚國滅亡了。屈原沒了國家,跳汨羅江自盡殉國,屈原投汨羅江後,百姓聞訊馬上划船 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後來人們划龍舟、吃粽子,都與紀念屈原有關。

有關端午節來歷的日記3

我們大家都知道端午節,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嗎?那我就給大家講講吧!

端午節的來歷: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亦稱“端午”,“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午”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 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

端午節的習俗:吃粽子與門上插艾或菖蒲驅邪,系長命縷,飲雄黃酒或賽龍舟等。粽子又叫“角黍”、“簡粽”,前者是由於形狀有稜角,內裹粘米而得名,後者顧名思義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組成。端 午節吃粽子,在魏晉時代已經很盛行,這種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兩個節日裏食用。

今天又到了端午節,又該吃粽子了,但你們會包粽子嗎?我會包,剛學的,下面我給大家説一下我包粽子的過程吧。

首先找兩個大小差不多的粽葉,把兩個粽葉往外拉長一些,然後從中間往裏裹成一個像漏斗一樣的三角形,這樣模具就做好了。下一步就開始往裏放米了,放一點,使勁壓一壓,再放一點,米壓的越結 實越好。接着是把左這的葉子往右邊裹,右邊的葉子往左邊裹,一定要裹結實,這樣大致就包好了,最後一步就是纏線,手拿着粽子,纏三個角交叉纏,纏的越結實越好,這樣粽子就包好了。

包粽子這件事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看起來簡單的事表,做起來卻很難。

標籤: 端午節 來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duanwu/4kolk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