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端午節 >

端午節作文(大全10篇)

端午節作文(大全10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作文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節作文(大全10篇)

端午節作文 篇1

端午節於每年農曆五月初五舉行,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後來楚國詩人屈原於端午節投江自盡,就變成紀念屈原的節日,與春節、中秋同屬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

傳説屈原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盡殉國,但是許多盛行於世的端午習俗早在此之前即已流傳,而且不少都有驅瘟避疫的'成分,故此有人推測,端午節源於對惡日的禁忌

另外一種説法指出古代中國南方有個少數民族自認為是龍的傳人,每年五月初五舉行祭圖騰儀式,以求來年風調雨順。他們把食物裹在竹葉裏,投到江裏面去,高興時就即興舉行獨木舟賽,慢慢演變成今天過端午節這種習俗。

端午節作文 篇2

年年端午,今又端午。

小時候對端午節的理解,僅僅停留於香噴噴的粽子。而本地的人們,似乎也不大瞭解端午節的來歷。尤其是我母親,既不懂得端午節的內涵,也不記起在門口插上菖蒲、艾枝避邪,倒從未忘記用一雙巧手為一家人包上幾個肉粽和涼粽。在母親的潛意識裏,她是要用一份心意,撐起一片家人團圓其樂融融的天空。我們稚嫩的心,年年都為粽子的清香和家人團聚的温馨而陶醉。

漸漸長大,我才知道,端午節其實是為了紀念二千多年前楚國三閭大夫屈原的。屈原出生於湖北秭歸,他自小就樹立了濟世救民的遠大理想。當他目睹民不聊生的社會景象後,決心救人民於危難之中。於是,他乘一葉扁舟,踏着西陵峽的滾滾波濤,走進了自己立志為國的這座聖潔殿堂。然而君主昏聵,佞臣當道,他實在迴天乏力。雖然他知道要實現自己的理想“路漫漫其修遠兮”,雖然他也決心“吾將上下而求索”。然而在這樣的環境下,他難以力挽狂瀾。面對現實,他只能發出“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歎息。他只能將他的滿腔憂憤訴諸筆端,為後人留下《離騷》、《天問》等不朽詩篇後,抱恨投江,以身殉志,也許這就是千百年來中國知識分子命運的縮影吧。但他愛國憂民的胸懷情操,卻隨着端午的習俗千古傳承。他堅毅不屈的精神品格,照耀着湘楚大地的.巍峨羣山,照耀着楚江的驚濤駭浪,也照耀着中華大地,成為後世典範。

如今,粽子的清香分明已沁入心脾,我對自己説,好好享受這一份祥和愜意吧!我在想,假若屈原大夫能夠穿越兩千年的時空,來到處處繁榮安定的神州大地,他定然不會懷才不遇,定然不會屢遭排擠屢遭陷害,他也斷不會以如此壯烈的方式飲恨楚江吧!

假若他能來到天等,眼見天等政通人和,處處和諧,他一定會倍感欣慰,他也一定忍不住為天等的發展出謀劃策的。不,如果屈大夫目睹天等人才濟濟,能人雅士共同努力讓經濟社會發展保持健康穩定,他也下決心不再從政,這麼我們不妨尊重他的意願。假如願意,他可以在風景秀麗的龍角小天池邊築屋而棲,於端午朗日,面對一池碧波,盡抒詩興。也或者,他來到巍巍四城嶺中結棚而居,於端午佳節,手提一壺美酒,穿過幽靜的八角林,來到山腳下我的家中做客,用天等辣椒醬蘸着品嚐母親親手精做的肉粽,不時與我舉杯暢飲,這是多麼温馨的場景呀!

然而,很快的,我發現了自己的可笑:斯人已逝,忠魂渺渺,屈大夫是永遠也回不了繁華的今世了!

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儘量避免屈原悲劇再次上演,同時好好過端午佳節,靜靜懷念屈大夫,細細品味生活的每一份美好!

端午節作文 篇3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每次念起長詩《離騷》中這名句,我就會想起那位因勸説楚懷王失敗而抱石自沉汨羅江悲壯愛國詩人——屈原。

戰國時期,張儀提出連橫親秦,要拆散齊楚聯盟,就找到了楚懷王,許諾六百里地要楚懷王和齊國絕交。屈原等大夫極力勸阻,可楚懷王垂涎那六百里地好處,就和齊威王絕了交。結果事後張儀反悔,楚懷王病死秦國,繼位楚頃襄王還是主張投降秦國,屈原幾次被流放,最後見故國無救,想起自己種種遭遇,越想越悲憤,就自投汨羅江了。

農曆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端午節又到了。每年端午節都過熱鬧非凡,今年自然也不例外。端午節少不了吃粽子,賽龍舟。

説起吃粽子,自然有包才有吃。我媽媽可是一個包粽子能手,今年她要教我包粽子,帶你去瞧瞧吧!“哎,你這裏錯了,不要放這麼多肉。”“喂喂喂!你怎麼把花生給吃了”“啊!那些是菜葉,不是包粽子。”調皮我正廚房裏搗亂呢!好了,迴歸主題,正式包粽子。“先把粽葉捲成一個圓錐筒,然後放入糯米和花生、肉餡和紅棗。再把上面蓋起來,最後,綁好定形,一個粽子就成了。”我雖然也是按着媽媽步驟做,但感覺怎麼也不似一個粽子。但雖然如此,還是包得其樂融融。

吃了粽子,渾身有勁,賽龍舟嘍!隨着裁判一聲令下,十幾條龍舟一起向終點飛快地游去,比賽剛剛開始,大家都力氣爆棚,迅猛地划着槳。只有一艘龍舟緩緩遊動着,大家都認為這艘肯定輸了,頓時響起一片噓聲。可令人意想不到是,到後來,當大家都累了,不得不減緩速度時,這艘龍舟還是保持着一定速度,很快反超,結果成了冠軍。場上喝彩聲此起彼伏,也有人認為他們這樣與賽龍舟比賽熱鬧不符,這種方法不可取。

端午節作文 篇4

端午節在中國的民間節日中能夠算得上隆重,粽子、茶雞蛋、插艾蒿等都就是端午節的特色。

小時候過端午節我足足能提前興奮上一週,因為能夠吃上香噴噴的粽子了,那個時候生活比較單調,也很苦,不就是過節平常就是什麼也吃不到的。説起粽子,此時它不僅僅好吃,最主要的就是在包粽子的過程中,體現着樂趣。每年端午一到,母親在頭一天晚上炮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就是我和母親一齊包,綠綠的粽葉里加上糯米和大棗,包成三稜形的粽子,包好後放在大鍋裏足足煮上3、4個鐘頭,之後母親把粽子泡在備好的兩水桶內,涼了以後細細地撥開竹葉,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紅的大棗就露出頭來,蘸白糖再吃,那時吃起來就是那麼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節前夕,家家把在山上採的艾蒿插在門上,説就是為了避邪,我們小孩只就是效仿着做,不懂其中的含義。

端午節早晨,起牀後,母親在我們的'手腕和腳踝上纏上五彩的絲線,今後一向帶着,據説能夠去病除邪。其實在我心裏,這些五彩的絲線在我心裏就是那些精美手鐲的替代品。此時有些人家也會花些錢給自己的小孩買香荷包帶在身上,我的母親就是自己親手用些小布頭做的,裏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就是這樣我們也很高興。

回憶兒時過節就是快樂的,節日的氣氛也比此刻濃。

端午節作文 篇5

我的家鄉在蒼南龍港,這裏的節日眾多,我卻最喜歡端午節。

盼呀盼呀!我最喜歡的'端午節到了。家家户户,門窗上掛上菖蒲艾草,散發着淡淡的藥草香。

清晨,河岸邊彩旗飄揚,鑼鼓喧天,有許多大人在賽龍舟呢!我趕快跑向人羣裏,彎下身子往裏擠。呀!一條條龍舟做得可真傳神威武,龍嘴裏都有一顆龍珠,金光閃閃。啊!要開始了,龍舟上的健兒們身穿綵衣,臂扎彩巾,緊握船槳飛也似地衝向終點。陽光下彷彿幾條巨龍在河面上飛奔。我們的喝彩聲震耳欲聾,連喉嚨都喊啞了。

咕嚕,咕嚕……我的肚子叫得比哨子還響。回家時,外婆早已包好粽子等着我了。有肉餡的,有蜜棗餡的,還有豆餡的,各種各樣。我最喜歡的就是豆粽了,還叫外婆教我包粽子呢。外婆把粽子一股腦兒倒進大鍋裏蒸,一會兒,整個房間充滿了粽香,棗香。

熟了,熟了!終於可以吃粽子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豆粽,還滾燙的,我不停地換手呵氣。外婆見了,連忙笑着説:“小饞猴兒,別急,別急!粽子有的是,讓你吃個夠。”我一口塞進嘴裏,啊,真香呀!

我喜歡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 篇6

每當快到端午節,媽媽和外婆採辦過節的東西時,我這個小饞貓就忍不住央求外婆多買點糯米。因為每次過節,外婆包的粽子總吃不夠。

在我們這兒流傳一首歌謠:“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喜洋洋……”每到端午節,我們這兒都要賽龍舟,家家户户還要包粽子、吃粽子,整個小鎮都飄散着粽葉香、糯米香。

每到端午節,外婆就忙碌起來:到山坡上採摘粽葉、選糯米、泡糯米。一切準備就緒,外婆就坐在院壩裏包粽子,我們一羣小孩就圍在一旁觀看。只見外婆隨手拿起兩片粽葉,疊放在一起,再熟練地左手一彎,右手一扭,粽葉瞬間變成了一個“小漏斗”,舀幾勺糯米放入“漏斗”中,再將“漏斗”上的粽葉往下折,蓋住糯米,迅速用一根細細的棉線將粽子紮緊,一個三角形的、胖乎乎的“小娃娃”便魔術般地誕生了。每每這個時候,我們都在一旁看呆了,手也不自覺地拿起粽葉學起來,每次把糯米撒的到處都是,手裏也長不出一個三角形。我泄氣地坐到椅子上瞪着外婆那雙靈巧的手,好奇地問:“外婆,你的手有魔法嗎?怎麼到了你的手裏三角形就立起來了?”外婆總是拍拍我的小腦袋,神祕地一笑。不一會兒,幾十個粽子就在外婆的巧手中誕生了。我興奮拉着外婆的手,嚷嚷着:“外婆,快!煮粽子了!”外婆慈愛地捏捏我的小鼻子:“小饞貓,就知道吃!”煮粽子的過程是最難熬的。一分鐘、十分鐘、二十分鐘過去了,我簡直度秒如年,坐如針扎,一會兒跑去廚房瞧瞧,一會兒又問外婆到底好了沒有?忽然,一縷純香撲鼻而來,我欣喜地跑進廚房,剛想揭開鍋蓋,外婆攔住我,説:“看你猴急!粽子一定要用細火慢慢煮,這樣才軟糯,耐心等吧!”我和哥哥姐姐們只好聽話耐心等待,忍受着棕香的折磨。

“粽子好了!”隨着外婆的一聲吆喝,我們立刻撲到廚房,只見盆子裏的粽子一個個脹着肚子,冒着熱氣,好像在招呼我們快上。我們迫不及待地伸手一抓,“呀!好燙!”“燙死了!燙死了”我一看,哥哥姐姐們和我一樣的.遭遇,一個個都使勁吹着被燙紅的手,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哈哈大笑起來。

終於吃到粽子了。我們幾個迅速拿起粽子,剝開粽葉,白白胖胖的身體滾到碗裏,顆顆糯米飽脹、泛着油光,飄散着粽葉和糯米混合在一起獨特的香味。忍不住大咬一口,軟軟的、滑滑的、綿綿的,慢慢地嚼,還有一股香甜味。如果在蘸上白糖味道更好,更鮮美。

現在粽子的口味越來越多,有臘肉、豆沙、蟹肉……。每到端午節,超市裏、商場裏都擺滿了各種包裝精美、各種口味的粽子。可我最愛的還是外婆親手包的粽子。

端午節作文 篇7

端午,一個記載時間的名詞,你鎖定華人的記憶,把遠古的風俗,把火與生存的理想,交給一個個晝與夜的期盼。燃燒,代代不息的龍子龍孫的熱情。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這是唐代文秀描寫端午的詩。五月端陽,粽子飄香。眾所周知,粽子的由來和屈原有關,它曾經肩負保護和搶救屈原遺骸的重任。但今天,它已轉化為一種大眾的小吃。這種歷史積澱的泛生活化,我們已經習以為常。不唯端午,幾乎所有傳統的節日,舞台中心都是盛大的筵席。不過,稍微比較一下,就會發現,端午之吃,意義還是不同。其他的節日大都因農時而起,是農耕文明的產物。唯有端午由慘烈的故事演變而來。端午的粽子包裹了懷念和景仰,賽龍舟的號子聲中透露出對一種精神的虔誠和嚮往。這真是:“一個美麗的温柔,包裹着,天天年年的沸騰。沸騰的,是你的葦葉,你的糯米,屈原的忠心,和我們的端午,我的黑髮飛舞。手捧滾燙的端午粽子,懸鐘馗神像,掛艾葉菖蒲,喝雄黃美酒。在萬千龍舟飛翔的瞬間,端午節的風同風俗,蒸發無盡的冷淚,無窮的幽怨。莫名的光與影的傳説,霹靂啊,怒吼吧,讓我們熔化在端午節的彩虹!”

我們很容易把這一天和詩歌聯繫起來。端午的空氣中彷彿瀰漫着一種氣氛,引導着我們嚮往詩歌。因為在後世看來,屈原首開個人詩歌創作的先河,是當之無愧的中國第一詩人。他的名字,就是詩歌的代名詞。是不幸,抑或大幸?身為楚國重臣,屈原沒有能拯救楚王朝,卻於流放之中,獨自擔負起建立詩歌王國的重任——楚王朝最終滅於秦手,楚辭卻從此奇峯突起——和《詩經》一起,成為華夏詩歌的源頭。某種意義上説,正是因為屈原的篳路藍縷,後來的詩人,才有路可尋。

因此,這一天是咱們大中華重要的祭奠之日。然而,最近在我市某中學的一項調查卻令我們吃驚。百分之九十的孩子能説出“聖誕節”,甚至“情人節”,卻只有百分之十的孩子能説出“重陽節”和“端午節”,沒有一個人能説出此節日的真正來歷,然而在回到家中,近七成的孩子把時間用於看電視,近三成的孩子在玩電子遊戲,很少有時間外出散步和家長交流談心。無獨有偶,韓國有很多人卻建議將和中國一起共同把“端午節”申請為世界文化遺產,這再一次令我們震驚,是我們的節日為什麼要韓國人幫助申請。

我最近看到一篇文章,據説是某位教授寫的,此所謂教授公開聲討責罵我們傳統文化,嘶聲力竭。他竭力排斥中醫,胡説什麼中醫是偽科學,要徹底廢除。中醫學是我們又一種傳統文化,它在發展過程中也會有一些不成熟的地方,有待我們去完善,它怎麼成了“偽科學”的代名詞?此教授又説,西醫是科學,西醫是人類精華,要保護。中醫是糟粕,是垃圾,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這哪裏是一位中國的教授,簡直是一個十足的媚外者。就在我們討論中醫是否是“偽科學”的時候,韓國人又開口了。韓國人認為中醫是博大精深的,是科學的',是神奇的,是美妙的,是人類的精華,是世界人民的遺產。不僅如此,韓國人還落實在行動上,決定獨自把它申請為世界文化遺產,韓國人再一次給我們國人一記響亮的耳光。這些所謂的教授不覺得臉紅,我們這些貧民倒是覺得心裏憋得慌,我真得要吐血!

今年端午節又到了,“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然而,在我們這樣一個文化大國,孩子們不僅對民族、民間文化感受越來越遠,而且他們離真實的民間文化環境也越來越遠,這不利於他們的成長。在現代化進程中,伴隨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出現了很多社會道德和價值觀念方面的問題,有人稱之為信仰危機、信任危機、道德危機、生態危機。腐敗孳生蔓延、貧富兩極分化、生態環境惡化、社會誠信缺失、犯罪率上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遭受挑戰和破壞等等,這些發展中的問題使人們享受物質生活日益現代化的實惠的同時,也承擔着精神上的煎熬。越來越多的學者和民眾,在思考、研究、尋找着問題的原因和解決的辦法,為了中國現代化的步子走的更加穩健一些。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傳統文化復興問題提到了政府、學者和民眾的面前,在照搬西方經驗和哲學思想解決中國問題的試圖失敗之後,人們希望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找到線索。

我們要為孩子孩子們創造一個他們能與之親近的文化環境,不要一想到對孩子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就只想到讀經。前不久,xx日報聯合全國x家媒體共同發出“打好國學基本功底,推進未成年人教育”的倡議。倡議書一發出,便引起全國各地的廣泛關注和熱烈響應。僅就廣州而言,便有眾多學校、教育部門表示將進一步推廣國學教育,而廣州市教育局也透露將推廣中國小生“讀經”做法,倡導利用雙休日在社區開展“誦讀經典古詩文”活動。實際上傳統文化中的經書確實優秀,但它也只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傳統民間文化中的很多遊戲、兒歌、童謠等等也是民族是傳統文化的精華。去年九月,上海市曾經實施將上海話、上海童謠等加入幼兒園小朋友的日常課程中,通過遊戲的方式讓孩子們融入“鄉土文化”教育。這項措施讓很多人“看到了民間傳統文化復興的希望”,但這種做法還遠遠不夠。優秀的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中國人的魂,一個沒根沒魂的民族怎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因此,我們應該確實保護好我們的中華民族的根,責罵我們傳統文化的那些教授們也應該好好反思一下!

我希望我們的“重陽節”、“端午節”、“中秋節”、“清明節”等等傳統佳節能流長悠遠,我們的中醫理論,我們的古典詩經,我們的民族風情能發揚光大。

希望大家一起救救我們的魂,救救我們的根——中華傳統文化!!!

端午節作文 篇8

端午節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又名端陽、龍舟、正陽等,和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相傳,在屈原被貶後,楚國滅亡,屈原因為太傷心,投汨羅江自盡。消息傳到漁民那裏,漁民趕緊划船來打撈屈原的屍體,可江水太急,早已不見了屈原的屍體。人們只好扔飯糰,上面掛着五彩紙、雞蛋等,並祈禱魚蝦不要咬屈原的屍體。

我最難忘的端午節是20xx年,幼兒園在教室裏舉行了包粽子的活動。那時候,我的媽媽也來了,她手把手教我怎麼包粽子。可是,我學了好久還是沒學會。就在我灰心喪氣不想學的.時候,媽媽鼓勵我説:只要耐心就能學會!

我覺得媽媽説得很對,就又跟着媽媽學起來。我拿了兩片粽葉,先把粽葉折成碗狀,再把糯米裝進去,順便加入幾顆我喜歡吃的紅棗,再把糯米和紅棗用粽葉包住,就大功告成了!沒過一會兒,我就學會了包粽子,只是還不知道怎麼打結。

我們班做了好多粽子,都分批放到鍋中蒸煮。粽子出鍋了,我迫不及待地打開一個,啊!真香!一股清香鑽進我的鼻孔,頓時口水飛流直下三千尺,馬上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我三下五除二就解決了兩個粽子,但是媽媽提醒我:粽子雖然好吃,但不能多吃,影響消化。我點點頭:嗯嗯。

多麼難忘的端午節啊。

端午節作文 篇9

初夏的午後很悶熱,媽媽帶着我去高樓林立的富麗錦城學包粽子。從小到大,我吃的粽子都是奶奶包的,自己卻從來沒動手做過。奶奶年紀大了,我也想包一次請奶奶吃!懷着滿滿的信心敲開了阿姨家的'門。

熱情的阿姨接待了我們,阿姨告訴我:包粽子最先泡米、洗粽葉,把事先準備好的肉剁碎,再將米、紅豆、碎肉、着料混合在一起,倒入手中洗好的1或2片葉子彎成的漏斗中,用力壓緊裝滿漏斗,實在壓不緊可以用筷子幫忙,把粽葉裹緊留下一個長長的“尾巴”,還要彎回去用線拴住,一個粽子完工了。輪到我包了,那個葉和餡總是不聽使喚,一會兒粽葉破了,一會兒露餡了,外面的線總是拴不好。虧我還是這羣小孩中年齡最大的一個。在包的過程中我都想放棄了,有個小朋友哭了。我拿着粽葉左思右想,看阿姨熟練的手法試了又試。一小時後,嘻嘻嘻,我,包好了一個,扁扁的有稜有角,阿姨還表揚我了。信心滿滿,我加油幹,雖然我沒有奶奶包的個大、又沒尾巴,但我想她一定會喜歡。我累並高興着。

離開的時候我帶了一大包回家,煮熟了看,阿姨包的漂亮得多,我包的有一些漏米了,吃在嘴裏都很香。

其實做事就和包粽子一樣,看着簡單做着難,只要我們用心,再困難的事也會變得簡單。

端午節作文 篇10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每次聽到了這首童謠,我就知道端午節到了。

你知道嗎?關於端午節還有一個傳説呢!公元前278年,屈原因為愛國,政治抱負沒有實現,而看着平民百姓受到迫害,自己卻無能為力,他就跳到汨羅江而死。人們乘船去打撈他,在江裏扔去粽子,後來就有了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了。為了紀念他,農曆的五月初五也成為了端午節。

前幾天,我們過端午節,我看見媽媽在包粽子,我問媽媽:“包粽子難嗎?”媽媽説:“不難。”媽媽給了我一些材料,有蘆葦葉,糯米,大肉,豆沙,紅棗。我開始包粽子了,可是我一包,糯米就從粽葉裏面漏了,我接連試了幾次,可是都沒有成功,我問媽媽:“你是怎麼包的?”媽媽説:“左手捏住葉子的一頭,右手用三個手指捏住葉子的另一頭,輕輕往裏一卷,捲成一個圓錐形的形狀,卷好後就往裏面放準備好的材料,用線綁好,就行了。”

我按照媽媽説的,捲成一個圓錐形,放入糯米和大棗,拿出棉線一綁,四角粽子就包好了,過了很久,我才聞到了粽子的'香味,我迫不及待咬了一口,那米香,葉香,大棗的香一起進去口腔,好吃極了,我自豪地説:“媽媽,我們兩個包的每一個粽子都很好吃。”

我很喜歡端午節,因為可以吃粽子,還學會了包粽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duanwu/n0pjg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