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端午節 >

家鄉的端午節1000字

家鄉的端午節1000字

家鄉的端午節1000字

家鄉的端午節1000字

篇一

從甲骨文到鉛字,從四大發明到“嫦娥奔月”,悠悠歲月,大浪淘沙,漫漫五千年文明。文化積澱豐富而厚實,文化氣度磅礴而傲然。雖然不像物質文化遺產那樣直接讓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但它給予人的,是無窮無盡的精神財富!是城市最初的記憶!中國的傳統節日,就是中華民族精神家園的遺產之一。在眾多的節日中,我最喜歡端午節。原因嘛,聽我説完,你肯定明白。

在我記憶裏,在鄉下時,每逢端午節,爺爺總會去野外採一大把艾蒿(也不忘給村裏鄰居送上些),用紅線繫了,一大早地掛在屋門口,邊掛還邊告訴我:“掛了艾蒿,蚊蟲、妖魔鬼怪就不敢來犯了。”在家鄉人心中,艾蒿是可以驅蟲避邪的。現在雖然住進了城裏,但媽媽也一直保存着這習俗,每到那天,都不忘到菜場買上一把插在家門口和窗户上。

端午節,除了插艾蒿,人們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吃粽子。在節日前夕作文,奶奶會拿出預先採來的粽葉,用水煮過,裏面裹上糯米、肉、花生、紅豆等,把它們包成各種各樣的形狀,並有着各式各樣的口味。那時候,我總愛蹲在邊上,看着那一張張碧綠的狹長粽葉,在奶奶手裏翻飛,一會兒,盆裏就多出了一大堆的帶有粽葉清香的粽子。晚上,把粽子放進鍋裏,倒上水,還要放上些雞蛋、鹹鴨蛋,煮上個把小時,再燜上一晚。節日那天清晨,村裏户户飄香,家家都吃起了粽子。那魚形肉餡的`,油漉漉的,咬一口,有些燙,但滿口清香,真是吃了還想吃;三角豆餡的,紅白搭配,色澤明亮,蘸上點白糖,甜甜的,香香的。真可謂色香味俱全。那一頓,往往是胃口大開,雖然大人一再叮囑不可暴飲暴食,但此時,也顧不上那麼多了,只需老爸刷個牙的功夫,一隻肉粽就被我報銷掉了。第二隻,更是三下五除二,此時,沒有三個粽子下肚,我是堅決不離開座位的。一次性吃那麼多,的確有些燥口,也無法擋住我那個能大能小的胃的,可所謂食不驚人死不休!

在端午節那天,人們還會佩帶着香袋,姑娘們以這五彩繽紛的香袋做飾物,既香味裊裊,又讓自己變得更美麗動人,走在大街上引來了不少小夥們留連的目光呢。

可是現在,當一些洋節熱得不得了,端午節卻在我們眼裏逐漸淡化。我想,我們應該行動起來,為保護宏揚我們中國自己的傳統文化,儘自己的一份力吧!千萬別丟失了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物--“非物質文化遺產”。

篇二

每年農曆5月初5,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這一天,大江南北,長城內外都瀰漫在粽香裏,人們整天都沉浸在喜氣洋洋的氣氛裏。

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呢?據説公元前278年,秦軍已經攻破楚國幾座城池,楚國上大夫屈原眼看國家被侵略,向楚王進諫要馬上退秦兵,以保國家領土完整。昏庸的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讒言,根本不理會屈原,並杖責他危言聳聽,眼看國家就要滅亡,自己的報國之志卻不得施展,無奈的他含恨抱石頭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後,百姓異常悲痛,紛紛湧到江邊憑弔屈原,人們把雞蛋、粽子等食物扔入滔滔江水,為了不讓魚、蝦、蟹吃屈原的身子。人們駕船在江面上打撈屈原的身體,所以在南方就有了賽龍舟的風俗,那爭先恐後的激烈場面就像屈原強烈的愛國精神一樣,幾千年來一直激勵着我們。屈原投江這天正好是農曆五月初五,善良的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把這天定為端午節,年年悼念,流傳至今。

為了紀念屈原,我們北方有吃粽子,煮雞蛋,煮大蒜,佩帶香囊的習俗。其中要數包粽子最有趣。首先把新鮮的,綠油油的大竹葉洗乾淨,然後,一手拿竹葉,一手用勺子把焯過水的糯米,放在竹葉上,還可以加上花生、蜜棗、葡萄乾、瘦肉等,隨你的愛好搭配,做成鹹的、甜的都可以。餡填好後,還要有技術,要包成5角錐形,然後再用細竹葉絲捆好,放火上煮兩小時左右,煮熟時,香飄十里,令人垂涎欲滴,剝開一個放在盤子裏,有稜有角的粽子簡直就是一個藝術品,使你不忍下口呢?可是口水在流呢,還想吃更甜的,澆上蜂蜜或撒上白糖,那香甜味直往心裏鑽呢!煮的雞蛋和大蒜,我們還要帶到學校去,課間吃。不是餓,而是炫耀,瞧!我家的端午節多豐盛。下課後,我們還要比比誰的香囊做得好看,有趣極了。我們這裏是平原地帶,不賽龍船,在南方,午飯後,還要賽龍船呢!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我們為中華文化而自豪!

聽説韓國打算向聯合國申報端午節為他們國家的遺產,我們都非常驚奇、氣憤。端午節是中國人的,怎麼可以讓韓國去申報呢!大概這些於我們年輕人愛過洋人的節日有關吧!

中國是一個有着幾千年歷史的文明國度,作為炎黃子孫,我們應該珍愛我們自己的傳統文化,不要沉溺於過洋人的節日,為保護弘揚我們中國自己的傳統文化,儘自己的一份力!

標籤: 端午節 家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duanwu/pymw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