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端午節 >

【實用】端午節日記集合七篇

【實用】端午節日記集合七篇

忙碌而充實的一天結束了,我們一定有不少所感觸的事情吧,因此我們要寫好日記了。快來參考日記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日記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端午節日記集合七篇

端午節日記 篇1

端午粽飄香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端午節又要到了,這是我最喜愛的節日,因為我不僅喜歡吃各種各樣的粽子,尤其喜歡那粽葉飄香的味道。

粽子可以做出多種口味,有紅豆粽、蜜棗粽、豬肉粽……每年的端午節,爺爺和奶奶都會包粽子。我偶爾也會跟着搗亂,試着他們的樣子,開始包起來。我精挑細選的挑出兩片又寬又綠的粽葉,左手拿着粽葉,用右手卷出一個圓角,然後把糯米和蜜棗放進圓角中,我胸有成竹地把粽餡壓緊抹平,粽葉蓋上,正準備拿一根細繩把粽子紮緊時,一不留神,手稍稍鬆動些,卷好的粽餡竟像開閘的水,一條線地從底部鬆開的洞口“唰唰”的流了出來。沒一會兒,原本滿滿的“粽子”就變得空空如也。奶奶見狀,不由得哈哈大笑起來,説:“傻孩子,你別小看了這手頭功夫,這可是一門手藝,想包一隻即漂亮又結實的粽子可不容易了!別泄氣,再來一次吧!”在奶奶的鼓勵下,我又開始包起來。

包粽子是有趣的,煮粽子是享受的。粽葉的清香撲面而來,瀰漫着整個屋子,令人心曠神怡!

端午節,是快樂的,到處情意濃濃;端午節,是熱鬧的,到處粽葉飄香。我愛端午節!

端午節日記 篇2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我們都所熟悉的是屈原投江,人們為了不讓魚蝦碰到屈原,便投下糯米糰給魚吃的故事。以及吃粽子,划龍舟的習俗。而今天,正是端午節。

今天早晨,就被一道耀眼的光芒所照亮。早上醒來後先去洗澡,順便把幾日的悶燥洗去。因為知道今天是端午節,所以一直在催促父親別忘了買粽子。但看到父親昨日疲憊的眼神下透露着些許的興奮,就知道父親早已把買粽子的事情深深地印在了腦海裏。彷彿,在一位常年辛勤勞動的成年人心目中,過節就像我們玩遊戲一樣。雖然常年過節但依舊想着過好每一個節日。

等恍恍惚惚的早晨漸漸消退後,太陽也馬上升到了最高點。窗外人聲沸騰,各種雜音也衝了上來,鳥兒們在空中歡呼雀躍,不時發出幾聲婉轉的“歌聲”。:“砰——”一聲落地,我也騎上自行車滑下緩坡,出小區了。這時的陽光也真是“可愛”,暖暖的傾灑在每位路行者的身上,頓時令心情大好。父親今天買了很多粽子,也有我最喜歡吃的黑米粽子。嫩綠的兩層竹葉緊緊地包裹着三角形的粽子,一根紅繩系在竹葉外面。忍不住讓人拿來品嚐一個。輕輕地剝開竹葉,黑米粽子便在中間的竹葉上出現了。咬一口,依然還很黏,並且温温的。我很滿足的嚐了兩個粽子,其中一個還帶着濃郁甜味的蜜棗。

中午,母親還帶我觀看了一個燕子窩。一個牢固的小窩被搭建在房檐上,窩裏還有兩隻嗷嗷待哺的小燕子和一隻剛剛會飛的燕子。看來是老燕子還沒有回巢,在外辛勤的搜捕小蟲子餵給這幾隻燕子。但也有不好的一點,就是地上全是鳥屎。我在飯店裏依舊吃了幾個粽子。以及父母為我們而炒的孜然羊肉和買的雞爪和鴨脖。飯後,我們都吃的很飽。

下午,我也在我的小屋裏睡了一會。然後繼續寫我的語文作業。終於,我在五點之前寫完了所有的作業。那時,光線馬上就要落山,落日的餘暉最後在“看”一眼我的房間,悲哀的隱去了……

我的端午節也終要過去。但這一天,也非常讓我滿意!

端午節日記 篇3

看到滿街的條幅,聽到粽子的叫賣聲,讀過網絡上鋪天蓋地有關屈原的貼子,忽然醒悟:明天就是端午節了。而明天的端午節,只是城裏人親朋聚餐的因由,是小攤小販賺錢的契機,是商家推銷自己的良策,與屈原無關。

明天是五月初五,是城裏人的端午節,而在家鄉,端午節卻是五月十五。因為五月初五農活正忙,稻田裏的秧苗還未插完,棉田裏的雜草還未除淨,正是農人們播種豐收播種希望的黃金時期,他們哪裏會有閒心坐下來過節呢,即使勉強自己將身體坐到了餐桌的旁邊,他們依然會魂不守舍,他們的心仍在田間地頭,仍在那些莊稼的身上。於是我們的祖先便想出了一個折衷的辦法,節也要過,農活也不耽誤,只好讓端午節作出讓步,等農活做完後,就把端午節作為慶祝播種的節日吧。這樣的端午節,自然與屈原無關了。

在我的印象中,端午節是家鄉人每年必過的四大節日之一。根據農活完成情況的不同,家鄉人又把端午節分為早端午、中端午和晚端午。早端午是五月初五,在家鄉起初是沒有的,後來因為農村與城市親友網絡的擴大,有好些嫁到城裏的女兒都在這一天回家來過端午節,於是有親友在城裏的人家便把這一天當成他們的端午節了,後來得到大家的普遍認可,自然而然的便形成了早端午的概念。更有家道殷實的大户人家以此作為端午節的前奏,於是五月初五也就有小端午之説了。而那些家道殷實的人家多半都是那一方的地主或者富户,家裏都請有長工或短工,在五月初五這一天,長工或短工都還在為他們辛勤的勞動,他們有些之所以選在五月初五過端午,其主要目的還是為了慰勞一下那些長短工們,讓他們死心踏地的為他們賣命,同時也是一種積德行善的途徑,以此博得鄉鄰的口碑,可謂一舉多得,他們又何樂而不為呢。於是,即使家鄉的早端午是五月初五,是屈原投江的日子,但這一天依然與屈原無關。

家鄉的中端午是五月十五,也稱正端午。顧名思義,這一天才是家鄉人真正意義上的端午節,因為到這一天為止,家鄉大部分人都把一年的希望播到了地裏,農活可以暫時告一段落了,為了紀念他們播種的辛苦,為了慶祝他們階段性的勝利,他們便借用了這個傳統的節日,只是賦予了它暫新的內涵罷了。這一天,姑娘多的人家可就熱鬧了,因為在這一天,姑娘女婿都攜着子女回孃家過節,其實也沒有誰作出一個什麼規定,只是大家都這樣,於是便有了一種約定俗成的默契,後來在家鄉便有了這樣的一種説法,端午節便是姑娘回孃家的日子,當然也就與屈原無關了。

家鄉的晚端午是五月廿五,也稱末端午或尾端午。也就是説到這一天為止,家鄉的端午節才算過完了。據説之所以有這個末端午之説,一是為了與早端午相呼應,二是照顧那些田多勞少又無力請工的人家,他們往往在正端午這一天還在地裏勞作,等到他們收工上岸,人家的端午早過完了,於是他們便在五月廿五這天過晚端午,也算是坐上了端午的末班車吧,只是節日的氣氛淡了許多,但親情依舊,慶祝的心情依舊,從某種意義上説,是他們為端午節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只是,這樣的端午節,依舊與屈原無關。

從早端午到晚端午,家鄉的端午節足足要過二十一天,而家鄉的春節從臘月廿四過小年開始算起到正月十五花燈送年為止,滿打滿算也就二十二天,因此,家鄉的那些德高望重的長者便大聲呼籲,鄉親們啊,端午節的戰線再不能拉長了,否則就要超過春節了,那還成什麼體統呢,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啊!到這時,才遏制住了端午節繼續發展的勢頭,否則,家鄉人一定會把端午節弄得比春節還要隆重。由此可見,端午節在家鄉人的心目中是多麼的重要,只因家鄉的端午節象徵着播種,象徵着希望,所以仍然與屈原無關。

其實家鄉並不叫端午節,他們叫過端陽,就如他們把春節説成過年一樣。儘管説法不同,但實際意義卻是完全一樣的。過年的意思便是年年難過年年過,那麼過端陽又何嘗不是如此呢,人生本是一條苦難的長河,偶爾在長河中拾起一小瓣精緻的貝殼或者到銀河採擷到一丁點星光,以此來點燃鄉親們播種的希望之光,自然也不失為一種東籬採菊的怡然自得。只是,過了這些節日之後,他們依然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但在他們求索的空隙中,忙裏偷閒度過的這樣的端午節,真的與屈原無關。

端午節日記 篇4

聽媽媽説,端午節最初是為了紀念一個非常愛國的大臣,他叫屈原。故事是這樣的:在戰國的時候,秦國一心想滅掉楚國,但楚王常聽信那些壞人的話,不聽屈原的。楚王也不喜歡屈原,他很傷心。他走着走着,不小心掉進河裏,被淹死了。所以每到這一天,人們就會把粽子丟到那條河裏,是為了不讓河神去吃屈原的屍體。我聽了以後,發現只要是一個愛國的人,大家都會紀念他。

但是今年的端午節,我過得沒什麼意思。因為家裏沒做什麼好吃的菜,也沒什麼好玩的。爸爸媽媽也不帶我出去玩。不過,好在可以休息幾天,在家裏看看電視。各種各樣的粽子倒是吃了很多,有圓形的、三角形的、長方形的;有肉餡的,有栗子餡的,有豆沙的,有花生的,有蛋黃的……我最喜歡肉餡的,因為我平常愛吃肉。

從日曆上來講,端午節應該是在五月底。每次過端午節的時候,我就會想到:時間過得真快,今年又已經過了快一半了,我要努力,儘快把學習拉上去!

端午節日記 篇5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首兒歌是關於端午節的。端午節又叫端陽節或重五節。

相傳戰國時期的愛國詩人屈原想出了一個富國強民的好辦法獻給楚懷王。但是,他的辦法並沒有被採納,反被逐出宮去。後來,秦軍打入楚國國都,他見楚國無望,抱石跳入汨羅江而亡。他跳江的時間正好是農曆五月初五,人們為了紀念他就把他跳江的那一天定為端午節。

在我的老家湖南至今還保留着吃粽子、賽龍舟、灑雄黃酒的習俗。記得以前在老家的時候,每到端午節奶奶都會包粽子。我們那邊把粽子包成細細長長的三角形,餡兒有綠豆的、花生的、紅棗的,唯獨沒有肉的。中午,我們來到河邊看劃龍船比賽。岸邊已經是人山人海,河面上停着兩條裝飾一新的龍船。每條船上都有十幾個人,他們穿着不同的隊服,船頭一個指揮的,中間一個敲鑼的,船尾一個掌舵的。一聲哨響,比賽正式開始了。船上的人們用力揮動雙臂,划動船槳,嘴裏喊着:“一二,加油!一二,加油!”岸邊的`羣眾也在為他們吶喊助威。哪一隊先到終點,等在岸邊的隊員就會燃起鞭炮來慶祝他們的勝利。而灑雄黃酒是因為天氣開始熱了,蚊蟲、蛇類都出來了,雄黃酒有驅蟲辟邪的效果,所以家家户户會在屋子周圍灑上雄黃酒。

故鄉的端午節可真熱鬧啊!

端午節日記 篇6

年年端午,今又端午。

小時候對端午節的理解,僅僅停留於香噴噴的粽子。而本地的人們,似乎也不大瞭解端午節的來歷。尤其是我母親,既不懂得端午節的內涵,也不記起在門口插上菖蒲、艾枝避邪,倒從未忘記用一雙巧手為一家人包上幾個肉粽和涼粽。在母親的潛意識裏,她是要用一份心意,撐起一片家人團圓其樂融融的天空。我們稚嫩的心,年年都為粽子的清香和家人團聚的温馨而陶醉。

漸漸長大,我才知道,端午節其實是為了紀念二千多年前楚國三閭大夫屈原的。屈原出生於湖北秭歸,他自小就樹立了濟世救民的遠大理想。當他目睹民不聊生的社會景象後,決心救人民於危難之中。於是,他乘一葉扁舟,踏着西陵峽的滾滾波濤,走進了自己立志為國的那座聖潔殿堂。然而君主昏聵,佞臣當道,他實在迴天乏力。雖然他知道要實現自己的理想“路漫漫其修遠兮”,雖然他也決心“吾將上下而求索”。然而在那樣的環境下,他難以力挽狂瀾。面對現實,他只能夠發出“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歎息。他只能夠將他的滿腔憂憤訴諸筆端,為後人留下《離騷》、《天問》等不朽詩篇後,抱恨投江,以身殉志,也許這就是千百年來中國知識分子命運的縮影吧。但是他愛國憂民的胸懷情操,卻隨着端午的習俗千古傳承。他堅毅不屈的精神品格,照耀着湘楚大地的巍峨羣山,照耀着楚江的驚濤駭浪,也照耀着中華大地,成為後世典範。

如今,粽子的清香分明已沁入心脾,我對自己説,好好享受那一份祥和愜意吧!我在想,假若屈原大夫能穿越兩千年的時空,來到處處繁榮安定的神州大地,他定然不會懷才不遇,定然不會屢遭排擠屢遭陷害,他也斷不會以如此壯烈的方式飲恨楚江吧!

假若他能來到天等,眼見天等政通人和,處處和諧,他一定會倍感欣慰,他也一定忍不住為天等的發展出謀劃策的。不,如果屈大夫目睹天等人才濟濟,能夠人雅士共同努力讓經濟社會發展保持健康穩定,他也下決心不再從政,那麼我們不妨尊重他的意願。假如願意,他可以在風景秀麗的龍角小天池邊築屋而棲,於端午朗日,面對一池碧波,盡抒詩興。也或者,他來到巍巍四城嶺中結棚而居,於端午佳節,手提一壺美酒,穿過幽靜的八角林,來到山腳下我的家中做客,用天等辣椒醬蘸着品嚐母親親手精做的肉粽,不時與我舉杯暢飲,那是多麼温馨的場景呀!

然而,很快的,我發現了自己的可笑:斯人已逝,忠魂渺渺,屈大夫是永遠也回不了繁華的今世了!

我們唯一能夠做的,就是儘量避免屈原悲劇再次上演,同時好好過端午佳節,靜靜懷念屈大夫,細細品味生活的每一份美好!

端午節日記 篇7

今天是端午節,一早起來就吃粽子,我很納悶兒,為什麼平時都不吃粽子的我們,今天為什麼要吃呢?我眉頭緊鎖,一直大學聯考作文指導課堂:想不出答案,對着一桌粽子發呆。爸爸見了,問:“怎麼了,有什麼心事嗎?”“不是,只是我不知道為什麼要在端午節吃粽子?”“哦,這個簡單呀,你聽沒聽説過屈原?”爸爸問。“屈原——嗯——聽過,不就是投江自盡的那個英雄嗎?”“對,這端午節就跟他有關係。”“屈原是戰國時代的楚國人,因為楚王聽信奸臣之言而不與齊國結盟,眼看就要被強秦所滅,毅然投江自盡而不做亡國奴,楚人知道後就投竹簡飯入江,希望河魚不要吃他的身體,大學聯考作文指導課堂:又競相划船到下流尋找屈原的屍體,這就慢慢演變成了後來的吃粽子,划龍舟了。”爸爸感慨地説。原來如此,屈原的這種愛國精神,是多麼值得我們學習呀!

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像屈原這樣的人,如:我們的老師,他們挑燈夜讀地為我們備課,絞盡腦汁地思考怎樣讓每一節課變得生動有趣。雖然我們不是老師親生的孩子,但這一年來,老師卻在生活中教會了我們很多東西。生活老師每天工作到很晚才下班回家。一年級小同學剛剛踏入校門,還不適應學校有規律的校園生活,尤其是那些住校的住宿生,每當看到走讀生的媽媽們大手牽小手地走出校門,便想到自己的遠方的媽大學聯考作文指導課堂:媽,心裏便不是滋味,有時更是不由自主地哭起來。這時生活老師便會象媽媽一樣來哄他們,給他們講故事,和他們一起唱歌,直到他們忘了剛才的事情。

他們的這種舍自己休息時間獻給同學們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我們要好好學習,將來報答他們!

標籤: 七篇 端午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duanwu/y0d6r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