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臘八節 >

關於山西臘八節的習俗

關於山西臘八節的習俗

十二月初八日,稱為臘八節。臘八節的淵源,應為上古時代的蠟(音讀 zha )祭。

關於山西臘八節的習俗

民間傳統臘八粥,講究選用八種主料,八種佐料,以與臘八的八相吻合,意喻吉利。

主料以豆米為大宗。豆類有紅豆、綠豆、豇豆、扁豆、豌豆、蠶豆及各色蓮豆等等。米類有小米、大米、黃米、粳米、江米、稗米、小麥、燕麥、玉米、高粱等等。根據喜好和習慣選用。

晉南地區多數民家選用“五豆、三米”做臘八粥,常見者為紅豆、綠豆、黃豆、豇豆、扁豆五種豆子加小米、小麥、玉米。

晉北許多地方卻不喜歡用扁豆、小麥及玉米,而改用蓮豆、黃米及高粱米。也有選用其它豆、米的。

臘八粥的佐料,習慣在桃脯、杏脯、核桃仁、棗泥、栗子、柿子、瓜子、蓮子、花生、榛子、松子、果脯、梨乾、瑣瑣葡萄、白糖、玫瑰等裏邊選擇。

八主八佐的臘八粥,色澤斑斕,味道極佳,吃時綿軟而又不餬口。

一般臘八粥,則是用小米和黃米加各種豆類、紅棗煮成,吃時加糖。

山區百姓,臘八粥裏習慣熬煮一些蔬菜。山西一般有“葷年素臘八”的説法。但在晉東南地區,臘八粥是用肉汁煮江米,再加入大棗、栗子、榛子、杏仁等乾果製成。

近年來,不少地方盛行用八寶粥代替傳統的臘八粥。就是將蒸熟的糯米飯拌上糖、豬油及桂花,裝入盛有蓮子、紅棗、櫻桃、瓜子、杏仁等果料的碗內撳平,再經蒸制後扣在盤內,掛上糖滷汁而成。色澤光潤、悦目,香甜、透味,入口溶滑。

民間吃臘八粥,講究在太陽出山以前。吃飯時,小孩端一碗粥,先用筷子往院內各棵樹上抹一些,然後用斧頭或木棍敲打樹幹三下。口中還唱道,“管你結棗不結棗,年年打你三斧腦。”“看你結杏不結杏,年年打你大三棍”等等。習慣稱之為祭樹,卻有除蟲防蟲之效益。

舊俗,學生家要給先生敬送臘八粥。現在,山莊小村裏仍保留着這一習俗。臘月初八日早上,國小生上學時,每人要端一碗臘八粥送給老師。這也是家長們對老師辛苦一年,表示的`一點敬意。

臘八節,XX縣等地習慣“吃捂麻雀餑餑”,“打麻雀面”。具體做法是,把面捻成圪垛垛,搓成圪搓搓,煮熟撈出來,在院裏撒一點兒,表示捂麻雀、打麻雀、消滅麻雀。這些地方,位於山區,山林草坡茂盛,麻雀很多,對農作物為害不小。吃“捂麻雀餑餑”,“打麻雀面”,體現了對麻雀為害的憎惡。

臘八節,當年成婚的小夥子要到井上搶挑頭一擔水。民俗認為“明年可以生一個胖娃娃”。孩子們則喜歡到河裏打冰塊,順便在冰上做滑冰遊戲。

晉北許多地方,臘月初七日下河取冰塊,除留一部分供神外,全部倒在水缸內溶化,以備次日早晨做“臘八粥”使用。有的地方做臘八粥所用的水全部是冰塊所化。

與臘八節相關,山西南部地區習慣臘月七年級炒豆子,臘月初五吃五豆飯。五豆飯大體分兩種類型。長治等地是以小米和紅豆、黃豆、綠豆、豇豆、豌豆,製成粥飯。運城等地是將大豆、小豆、紅豆、綠豆、豌豆等五種豆子煮熟後,下面條食用,稱為吃五豆。民間有“吃了五豆,長一斧頭”的説法。

臘月初八,在晉中、太原一帶的城鄉,還有泡製“臘八蒜”的習俗。“臘八蒜”,是把剝得乾乾淨淨的紫皮蒜放在一個大瓶子裏,然後倒進滿滿一瓶醋,用紙糊住瓶口,密封起來,等到除夕時再把這“臘八蒜”的瓶口打開、食用。

“臘八蒜”,也稱“臘八醋”,這種醋,酸中帶辣,辣裏有酸。這種蒜醋,常常用來蘸餃子吃,味道相當鮮美,而且蒜的色澤逞青綠色,分外好看。吃在嘴裏,並不很辣,脆而且香,是晉中、太原一帶城鄉臘月初八醃製的一種食品佐料。

過了臘八節,民間就認為是已進入年節,要為過大年做準備工作。碾米、磨面,生豆芽,做豆腐,攤煎餅,趕集置辦年貨。正如一首兒歌所唱,“臘八到,過年了。爺爺好喝老白燒;奶奶愛吃胡花椒,媽媽要扯花布料,娃娃要響炮,樂得爸爸哈哈笑”。

在平時勤儉過日子的莊稼人,到臘月裏卻最捨得花錢。如今農民日子富裕了。置買年貨當然也就更豐盛、更高檔了。

標籤: 臘八節 習俗 山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laba/rkwjg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