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清明節 >

清明節週記精選15篇

清明節週記精選15篇

不經意間,一個星期已經結束了,我們會積累一些相應的經驗,這時就需要我們認真地寫一篇週記了。怎樣寫好週記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清明節週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清明節週記精選15篇

清明節週記1

清明節是一個踏青的節日,春天已經完全的來到身邊了,清明節也是一個緬懷先輩的節日,先輩已逝,年華正流。人生能有幾回夢?在光與影的交織中,我已無力去憧憬。在鱗次櫛比中遨遊,我已無心迷戀。又是一年清明時,燃燭,仰拜,在香燭的淡淡香氣中,我感覺我已悟到了什麼。

清明節,讓人緬懷先輩,令人留戀,令人悲歎,令人振奮,這裏面藴含了許多的先輩們的事蹟,當她們入土為安之時,自己的故事就告終了,剩下的,就只有讓人懷念了!

據我所知,4月5日是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清明節還有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節,又被稱為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十五下元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

如果按照舊的清明習俗,在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墳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的新枝插在枝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聽風聽雨”當然是指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這首詩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讓人緬懷先輩,令人留戀,令人悲歎,令人振奮,這裏面藴含了許多的先輩們的事蹟,當她們入土為安之時,自己的故事就告終了,剩下的,就只有讓人懷念了!

清明節週記2

今天是清明節,一個祭拜已逝親人的日子。早上,我跟爸爸媽媽一起去掃墓,途中,我發現原來車水馬龍的街道變得清淨了許多,馬路上的行人稀少並行色匆匆,平時隨處可見的的士今天也很少。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今年的清明也是細雨紛飛,讓人的心情無端多了幾分傷感。我們來到了花店,看到平時五彩繽紛的花店,今天幾乎都被樸素的黃菊花跟白菊花所替代,我們買了一盆菊花,然後,我們就奔向目的地。

快到龍王山的時候,我隱隱約約地聽到了一串串鞭炮聲,原來,是一些掃墓的人放的,濛濛的細雨中飄着一些灰白色的煙霧,以及掃墓人給先人燃燒祭品後在空中的漂浮物。我來到龍王山以後,爸爸把花送到外祖母跟外祖父墓碑旁,姨媽點燃了鞭炮,外婆也在燃燒祭品,點上蠟燭後,我們都要祭拜磕頭。我聽見不遠處一些年紀大的人在一起談論自己兒時的趣事跟父母健在時的情景,並不時傳來幾聲歎惜聲。外公、外婆也談着自己的爸爸媽媽健在的時候的事情,都在説如果現在老人還健在,可以過上多麼幸福的生活。

回家的路上,我看見停放着許多外地的車輛,媽媽告訴我,這些都是從四面八方趕回來祭祖的人的車。媽媽也跟我説起她兒時的事情,媽媽説:“當時,家裏不是很富裕,但是,媽媽總能夠從你的外祖母跟外祖父手中吃到一些廉價的水果,還能夠得到一些零花錢,媽媽在當時算是很幸福的孩子。”説到這兒,媽媽有一些黯然神傷。雖然我沒有見到我的外祖母跟外祖父,但我祝他們在天堂過的幸福安逸!

清明節週記3

今天是清明節,一個祭拜已逝親人的日子。早上,我和老爸老媽一起去掃墓,途中,我發現原來車水馬龍的街道變得清淨了許多,馬路上的行人稀少並行色匆匆,平時隨處可見的的士今天也很少。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今年的清明也是細雨紛飛,讓人的心情無端多了幾分傷感。我們來到了花店,看到平時五彩繽紛的花店,今天幾乎都被樸素的黃菊花和白菊花所替代,我們買了一盆菊花,然後,我們就奔向目的地。

快到龍王山的時候,我隱隱約約地聽到了一串串鞭炮聲,原來,是一些掃墓的人放的,濛濛的細雨中飄着一些灰白色的煙霧,以及掃墓人給先人燃燒祭品後在空中的漂浮物。

我來到龍王山以後,老爸把花送到外祖母和外祖父墓碑旁,姨媽點燃了鞭炮,外婆也在燃燒祭品,點上蠟燭後,我們都要祭拜磕頭。我聽見不遠處一些年紀大的人在一起談論自己兒時的趣事和父母健在時的情景,並不時傳來幾聲歎惜聲。外公、外婆也談着自己的老爸老媽健在的時候的事情,都在説如果現在老人還健在,可以過上多麼幸福的生活。

回家的路上,我看見停放着許多外地的車輛,老媽告訴我,這些都是從四面八方趕回來祭祖的人的車。老媽也跟我説起她兒時的事情,老媽説:“當時,家裏不是很富裕,但是,老媽總能夠從你的外祖母和外祖父手中吃到一些廉價的水果,還能夠得到一些零花錢,老媽在當時算是很幸福的孩子。”説到這兒,老媽有一些黯然神傷。雖然我沒有見到我的外祖母和外祖父,但我祝他們在天堂過的幸福安逸!

清明節週記4

星期六的時候,爸爸媽媽帶着我去掃墓,在爬山的時候我看見了很多的油菜花,它們開得金黃金黃的非常漂亮,到了我們掃墓的地方,爸爸就拿着鋤頭把墓旁邊的泥土和長草的地方,給弄了乾淨,被風吹下來的樹葉,我爺爺就把那些樹葉掃乾淨了,直到沒有一點點垃圾的時候,我們就開始燒紙錢了,在燒紙錢的時候我一直在把紙錢往火裏面放。

燒完紙錢,我們還要放鞭炮,我們在放鞭炮的時候草都被鞭炮炸爛了,放完鞭炮奶奶就抓住我的手來到墓前讓我説一些保佑我和爸爸媽媽的話,説了之後我們就下山了,下山之後我和媽媽又要到外婆那裏去,外婆也要去掃墓我和媽媽還有外婆和外公一起去太太太公的墓前掃墓,就這樣我和媽媽一天都在掃墓,根本沒有時間去做其他的事情。

晚上,我和爸爸媽媽在回柯橋的路上都很累,只好託我舅舅開車到柯橋的時候已經十一點多了舅舅回家之後,我爸爸就開車回家了,第二天在家裏我全身都有點痛,寫作業的時候還有點頭暈,那時候我才知道我生病了,後來吃了一點藥就好了,看來我的體質還不好連回老家一趟都要感冒。

我和爸爸媽媽在爺爺奶奶家看到了和我同歲的鐵樹,它非常大我都可以在它的根部乘涼了,而且爺爺奶奶家還多了好多的植物,吊蘭、鬱金香還有很多很多但有一些都枯萎了。

清明節週記5

星期天清明節,我們一大家人都去祭奠已故的親人。那天陽光明媚,空氣清新,多少給那個傷感的日子增添了一些生機。看到格外好的天氣,我們小孩子想到可以在山野上採花,看美麗春色,和幾個小表姐玩耍,心裏有壓抑不住的高興。

一大早,大人們都忙着購買祭祀品,我們幾個小孩拿着爸媽給的零花錢,悄悄溜進超市購買自己喜愛的零食。大約走了二十分鐘車程,我們來到了目的地。

半山腰一處山水相依的小平地上,坐落着一排排墳墓,想必這就是那些長眠於地下的親人吧。高大的墳冢上長滿了雜草,佈滿塵埃的石碑上模糊不清的刻字,向人們訴説着歷史的年輪。大人們分頭除草添土,點蠟上香,我們幾個小孩早就想着周圍那些花花草草了,全然不顧大人們的活動,迫不及待地呼喊着就要離開,一旁當指揮長的外公説話了:“誰都不允許離開,祭祀活動馬上開始了。”隨着震耳的鞭炮聲,正式祭祀開始了,外公帶領大家在墳墓前磕頭作揖,逐一介紹地下的親人,並説出參加祭祀活動的每個人的名字,唸了一些祭祀語,整個活動進行了大約半個小時才結束。

大家都不説話,一臉的沉重,可能是思念去世的親人吧!我悄悄地拉過媽媽問:“媽媽,這些親人為什麼要葬在半山腰呢?”媽媽解釋説:“是為了方便他們每天能夠看到自己的家園呀!”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細看了每座墳冢和房屋的位置,都朝向南方,都能看到自家房屋,都離房屋不遠,這也可能是後人與先人的之間的一種依戀和不捨吧!朝夕相處,不離不棄,生生不息。我似乎明白了剛才外公的嚴肅語氣,他是借祭祀活動教育我們下一代世世代代不相忘,緬懷先人,傳承文明。

清明節週記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是唐朝詩人杜牧的詩中名句,抒發了詩人在清明時節的哀傷沉痛的心情。

今年清明節小長假,父親早早起牀,要我和他一起回老家給我奶奶掃墓。我們坐車回到老家,爬上一座山坡,就到了奶奶墓前,父親先把奶奶墓前的供桌打掃乾淨,擺上供品,然後,父親清掃奶奶墳墓周圍的枯枝爛葉,父親慢慢的清掃,可見他的心情十分沉重,眼中充滿着憂傷和懷戀。我看到這一切,心情也十分沉痛,禁不住鼻子一酸,潸然淚下。晶瑩的淚光中,不由得想起奶奶。我小時候,奶奶最親我。那時,奶奶總是抱着我,在小村子裏轉悠,每見到一個人,奶奶就會説:“你瞧,這是我小孫子,看,又白又胖,長大一定有福……”説着,奶奶就開心地笑了,她一笑,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臉上的皺紋更深了。我還依稀記得,燈光下,奶奶在一針一線的為我納鞋或者縫補我由於貪玩而弄破的衣服,奶奶的手很巧,總能在我的衣服破洞處縫上一朵花或者一隻小動物,常令我的小夥伴們羨慕不已。我的淚水一滴滴灑落在奶奶的墓前,這時,我感到天空似乎暗下來了,風吹着樹葉,颯颯作響,似在奏着悲傷的樂曲。

掃墓快要結束了,我和父親給奶奶深情地三鞠躬。我擦乾了眼淚,可心中還是有一種説不出的酸酸的滋味,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我在心中默唸道:奶奶,明年我還會來看您的,下次,我要用優異的成績來告慰您。到時,我要讓奶奶知道,她的孫子的確是一個爭氣的孩子,她的孫子已經長大了。

清明節週記7

又到啦每年一次得清明節,爸爸媽媽帶我回河南老家去掃墓,一路上,春光明媚,陽光燦爛,高速公路兩旁,有嫩綠得麥田、臘黃得菜花、粉紅得桃花、雪白得梨花,多美得春色呀!

河南得清明節可隆重啦,我們家得祖墳分佈在風景秀麗得清源上,清明時節滿山遍野都是上山掃墓得人,山上一片熱鬧。大人們準備啦許多糕餅點心、水果飲料,一整袋一整袋用扁擔挑着,小孩們有得拿鋤頭、有得拿鏟子隨後跟着,一家人一起上山掃墓。掃墓活動可有意思啦,每找到一處祖墳,我們就分頭忙開啦,有得除草、有得添土,不一會兒就把雜草叢生得墳頭整理得乾淨啦許多,接着還要把五顏六色得墓錢插在墳頭得新土中,並用毛筆蘸上紅漆把墓碑上得字工工整整得描新一遍,這一來,日久未修得祖墳頓時面目一新啦。

大人們取出供品擺在墳前,點燃香燭,還燒啦許多紙錢,這些供品是給祖先吃得,紙錢是給祖先用得,表示我們後輩得孝心。最後大家要按從大到小得輩份輪流磕頭祭拜,有得口中還唸唸有詞呢,瞧,表哥念着:“祖先保佑,讓我大學聯考多考五分!”多可笑呀。還有更有趣得事呢,爺爺得墓碑左列留有一行未曾描過得文字,我呢不假思索拿起筆就描,慌得爸爸一聲驚叫:“別動!”,原來這行字是留着給奶奶逝世後才能寫上得,我差點闖啦禍,趕緊在爺爺墳前磕啦四個響頭,大人們樂得呵呵大笑……

掃完啦墓,我們都累壞啦,下山得腳步一瘸一瘸得,但這一天過得真有意義,清明節讓我對我們得祖先增添啦幾分敬意,也密切啦我和表哥表姐得親情。

清明節週記8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祭祖節日,而農曆三月九年級是我們本地壯族傳統的拜山祭祖之日,每逢三月三或清明節,我都會和爸爸媽媽、還有家族裏的大人、兄弟姐妹們到山上拜祭我們的老祖宗。

今年可特別了,清明節和農曆三月九年級竟然是同一天,這可是幾十年一遇啊!怪不得這一天,家家户户、老老少少都得忙碌起來,無論遠近,都趕着回老家拜祭祖先。這天,一大早,我家的大人們就忙着殺雞、煎魚仔、煮臘肉、蒸五色花糯飯,我們小孩子也忙得不亦樂乎,幫大人準備上山拜祭的用品,所有的東西準備好了,我們就開始出發了。我提着沉甸甸的籃子,儘管一路上汗流浹背,但是還是堅持住了。到了祖宗的墓地後,大人開始剷草、培土、清潔墓碑,我和弟妹們去找楓樹,把葉子摘下來,鋪在墓碑前,用來墊祭品。接着,大人們點蠟燭、燒香、擺放祭品、倒酒、燒紙錢,我也學着大人的樣子,插香、倒酒並在墳前鞠躬,希望祖宗保佑我學習進步、健康成長。整個下午,山上人潮洶湧,像是一次大型的春遊活動,也像是一場特殊的家族聚會,這樣熱鬧的場景,我還是頭一次看到呢!

回老家過清明節收穫不小:我知道了花糯米飯的黑色原來是楓樹葉染成的,我第一次嚐到茶油樹長着的茶苞,我知道了這個時節老家地道的菜是“打菜包”,我也見到了久違的小夥伴,和她們在一起很開心,彌補了春節沒能回老家的遺憾。同時,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拜祭祖宗、悼念祖先是中華民族淵源流長的傳統美德,要從小培養、從我做起。

清明節週記9

綿綿的雨浸潤着我的心扉,淡淡的霧搖曳着我的思念,淚眼蒙?,依稀望見黛山上燈火闌珊,心靈有些顫動。

——題記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僅此一個“斷”字,就引發人的無限遐想。

一曲黯然、悽婉的古箏,奏出了人們對親人魂牽夢繞的懷念。幽幽的琴聲,傳送着人們對逝去親人的思念!

清明時節,你舉一把傘,望着濛濛的雨絲,似乎又回到了那曾經充滿歡樂的山坡。滿山的小草是那麼的嫩綠,還有五顏六色的野花也依然繽紛……物是人非,親人已不在,可那連接想念的線又怎會斷?

你在坡前的亭子裏靜靜地坐下,雨中的風帶着寒意,可身體的冰冷怎抵得過心中的寒意?親人已離去,唯有用淚水連接起美好的記憶。清淚點點,你的淚隨雨水滑下。淚可以斷,而心中的愛卻永恆。

清明掃墓,是幾千年來中華兒女紀念先祖的習俗。一座座墳前,一束束鮮花,寄託着對親人的無限哀思。但我想,這哀思不僅僅在於用自己真誠的心去觸摸先祖們的墓碑,也不只在於去懷想前輩們的豐功偉績,而在於連接住那一根似乎逐漸斷裂的緬懷的線。

“嘩嘩譁……”,雨似乎越下越大,你疾步向前走。朦朧中眼前出現了一塊路牌,你定睛一看,路牌上赫然屹立着三個殘缺的大字:“杏花村”。仔細一想,好像在哪見過,是緬懷先祖的必經之路,還是那想念之線的斷裂處?頓時,你心中又是一陣迷茫。

雨停了,雨水順着傘沿滑落,那麼晶瑩。

突然,四周似乎聚集了形態各異的魂魄,一些在自誇,一些在歎息,一些在沉默。

但我確切地知道他們都在想着同一件事:希望不要斷開那濃濃的相思線。

清明節週記10

每當清明節,家家户户幾乎都要包艾餃。於是,在清明節前一天,外婆打電話給我們讓我們去她家包艾餃。因為我從來沒包過艾餃,所以感覺很興奮。

到了外婆家,我發現外婆已經把艾草整理好了,並把它們裝在一個籮筐裏,洗乾淨,燒熟,切成小段。然後,我就上去幫忙把艾草放進糯米粉裏,糯米和艾草混在一起,夾雜着一股淡淡的幽香,讓我感到心曠神怡。外婆用筷子攪拌了一下,加上水,再用手反覆壓着,揉成了一個綠色的麪糰。等到差不多的時候,就把它們掐成一小團一小團的,我手忙腳亂地捏起來,先把它搓成一個圓,然後再用手壓扁。外婆準備了兩種餡,一種是芝麻白糖,另一種是豆沙。我放了一勺芝麻白糖在上面,兩邊用手指頭沾點兒水,合起來粘在一起,第一隻艾餃就做好了!我小心翼翼的把它放在紙上,可是和外婆做的一比,簡直慘不忍睹,就好像一艘弱不禁風的船,被風一吹,就翻了。外婆看到了,笑着説:“你擰的粉團太小了,當然做不大,而且芝麻白糖要放在中間,否則餡會漏出來的。”

我聽了外婆的話,一隻又一隻的接着包,功夫不負有心人,很快在我手裏的艾餃也變得有模有樣了,就好像一個個威武的士兵。

艾餃包好後,就上蒸了,20分種後,吃着自己包的艾餃甜甜的、糯糯的、香香的,心裏有一種説不出的喜悦。當然,通過包艾餃這件事,也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任何事情想要取得成功,都要經過自己不懈的努力。

清明節週記11

今天是清明節,我們一家要去爸爸的故鄉——石塘掃墓。我們在離曙光碑不遠處的一個停車場中停好車,朝山上奶奶家走去。

96、97、98。,我們爬上了最後一層台階,那層台階竟有99個!在奶奶家裏,我看見了裝的鼓鼓的一個黑塑料袋。裏邊裝了什麼呢?正當我想打開它時,媽媽説可以出發去掃墓了。奶奶拿上黑袋子,我們又開始爬山了。

路旁,一根根野草矗立。道中,一株株蘆葦直挺。這山中的美景,不愧是“芳草綠野恣行時,春如遙山碧四周。”我找了一根粗壯、堅固又結實的木棍,拿它當枴杖開路。

山上,一座座墳墓星星點點的坐落在綠色的樹木之中。有許多來得早的人已經掃好墓,正在往回走。幾個墓被他們裝扮的五彩斑斕,上面用石頭壓了五顏六色各式各樣的彩色玻璃紙。到了我們要“裝扮”的那座,已經有一些陌生的叔叔伯伯阿公們在用鐮刀、鋤頭等清理墓地的邊緣角落。(我還看到一位叔叔用他鋤頭的一邊來“掃”地呢!)奶奶從黑袋裏取出一些紙錢和金紙折的元寶放在火上燒。原來袋子裏裝的是給祖先的錢啊!

紙製品快燒完時,叔叔説:“要放鞭炮了,快準備好!”我們連忙塞住耳朵。果然,一陣煙霧擋住了我的視線。接下來,我們被一陣“噼裏啪啦,噼裏啪啦”的巨響包圍了。(真是的,那些大人為什麼要一直放鞭炮呢?又沒什麼作用,只會污染空氣。現在PM2。5都已經變成PM2。6了,而且又很吵。)

奶奶又去她的袋子中翻找,我們完成了任務,繞下一條小路,去參觀千年曙光碑了。整整一天,我們到千年曙光園去玩樂,到碼頭邊去遊戲。接着在奶奶家吃了晚飯,才回家休息。

這個清明雖然很累,但很快樂。用上“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遊衍莫忘歸”這個詩句真的很好。

清明節週記12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這一天,人們都要去祭拜祖先,緬懷故去的親人。

今天,我們全家人起了個大早,四月的天像娃娃的臉,説變就變,前幾天還晴空萬里,今天卻下起了濛濛細雨,夾雜着一陣陣涼風的侵襲,讓人感覺到了初春的寒意。我們的車子被籠罩在雨幕中,一路上,人流和車流交織在一起,行進變得十分困難。我想起了詩人杜牧的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應該是老天的特意安排,讓人們在憂傷肅穆的氛圍中去祭拜祖先,緬懷故去的親人。

不知不覺就到了老家,奶奶親手做好當地著名的特色小吃—薄餅。我們勿勿地吃完午飯,全家人有的扛鋤頭、有的拿掃把、有的拿供品……浩浩蕩蕩地出發了。來到山腳下,山上已經人山人海,給光禿禿的小山裝飾得五顏六色,給死氣沉沉的小山添加了幾分姿色。

我們踏着路上的荊棘,順着泥濘的小路來到了太公、太婆的墓前,父親拿起鋤頭整理了四周的雜草,奶奶把早已準備好的供品擺在太公、太婆的墓前,插上花、點上香,爺爺突然從衣兜裏拿出一瓶酒,並把酒倒在三個酒杯裏,因為太公生前就喜歡喝酒。我拿出紙錢貼在他們的墓前,有一萬的、一百萬的、一億的、十億的、一百億的……母親對他們説;“別搶、別搶大家都有”。我在心裏默默地為他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的那一邊也能夠像我們一樣快快樂樂地生活着。最後我們在他們的墓前鞠了三個九十度的躬。

這時,父親點燃鞭炮,我們在瀰漫的煙霧中結束了今天的掃墓。

清明節週記13

清明節前一天為寒食節,寒食節不準動煙火,只能吃冷食涼菜,以紀念春秋時期晉國貴族介子推。介子推,又名介之推,介推。他追隨公子重耳(後為晉文公)流亡國外。文公回國後,重賞隨從。介子推卻未得賞賜,與母隱居綿山(即今山西省介休縣東南的介山)。後來,文公要給他封官賜爵,他卻堅辭不受。文公無奈,只得放火燒山,本想逼他出來,沒想到竟把介子推母子燒死在山中。後因寒食和清明相連,逐漸合為一個節日,但節前蒸“子推饃”的習俗,在陝北的榆林和延安兩地一直流傳至今。

“子推饃”,又稱老饃饃,類似古代武將的頭盔,重約250?500克。裏面包雞蛋或紅棗,上面有頂子。頂子四周貼面花。面花是麪塑的小饃,形狀有燕、蟲、蛇、兔或文房四寶。圓形的“子推饃”是專給男人們享用的。已婚婦女吃條形的“梭子饃”,未婚姑娘則吃“抓髻饃”。孩子們有燕、蛇、兔、虎等面花。“大老虎”專給男孩子吃,也最受他們喜歡。父母用杜梨樹枝或細麻線將各種小面花串起來,吊在窯洞頂上或掛到窗框旁邊,讓孩子們慢慢享用。風乾的面花,能保存到第二年的清明節。

做面花是陝北婦女的拿手好戲。她們用自己靈巧的雙手,能將發了酵的白麪捏成各種形狀的面花。工具只是梳子、剪子、錐子、鑷子等日用品,輔料則是紅豆、黑豆、花椒子和食用色素。蒸出來的面花栩栩如生,尤如藝術珍品,令人愛不釋手,捨不得馬上吃掉。

“子推饃”和麪花除了自己食用,還用來饋贈親友。母親要給當年出嫁的女兒送,稱為送寒食。農村孩子給自己老師送,讓離開家門獨自在偏僻的山鄉小村教書育人的園丁分享節日的美食

清明節週記14

古人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當我想起唐代大詩人的這句詩歌時就想到好像清明節快要到,清明的腳步已經不遠,只剩下一步之差。

由於,清明節是在學校過的不能在家裏過。在家裏,吃上那平時吃不到的的清明果,那可真是佳餚啊!而且不能在家裏和家人一起去鄉下掃墓(踏青),給死去的故人請安,給他們拜年,送上家中做出來的佳餚——清明果。讓他們保佑我的學習更好,學業成功。

於是,星期六爸爸在家很空,決定帶我回鄉下去給奶奶掃墓。我立即拿來自己家裏做出來的清明果,拿來一個籃子在下面鋪一張乾淨的報紙,然後小心翼翼的把清明果平鋪在裏面,以免發生一想不到的“事故”。最後,我把籃子放在車子的後備箱中。一切準備就緒,我們全家就坐上車子。在坑坑窪窪的山路上車子不停的顛簸,這時我想起後備箱中的佳餚非常擔心,心急如焚。我叫爸爸開慢些特別是有坑的地方。我們就慢慢悠悠的坐車,就像老牛拖慢腿。

經過,半個小時的顛簸,我們終於到奶奶的墳前,我拿出清明果放好,拿香深深的鞠一個躬,拜幾拜。給奶奶請安,向他問好。對他行完中華民族的禮儀以後,就拿出鞭炮“劈劈啪啪”的響起來。那聲音震耳欲聾,就像天上打雷一樣。把弟弟嚇的嗚嗚大哭起來。後來我又默默的在墳墓前許願“希望奶奶能保佑我學習快些進步,全家生活快樂,身體健康,學業有成”。(上墳的經過不具體)

不愧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節日啊,是那麼的有意義,不平常好多,是那麼的有趣不同尋常。又有活動,又有學問,還有佳餚。是一個與其他節日不同的節日。比西方節日有趣多,有深刻的意義。

清明節週記15

清明節便就是多雨的季節,距清明還有幾天,那雨早就瀟瀟灑灑地下了。帶着暮春的寒意,奔過了榕樹林,掠過了芭蕉樹,澆透了我的心,愁緒也如這雨絲一樣悠長悠長。

迷?髦校?曳路鸝醇??甑墓鴝?剿??剿?溲刈拍嗯⑿÷孵琿塹娜嗣恰U饈彼?嵌繼嶙偶榔吠ㄍ?約易孀詰哪溝厝ゼ漓朧湃サ南熱恕N矣址路鸝醇?艘??澇豆樗薜哪橋骰僕亮輟;僕亮晟細裟甑牟兄Π芤對詵纈曛幸∫罰?蓋墜蛟誶嗍??埃?閔狹訟闃潁?遼戀鬧蜆庥痴趙詬蓋啄遣悸?邐頻牧成希?曳置骺醇?蓋啄腔ò椎乃?蓿?褂瀉妥龐晁??淶睦嶂欏?/p>

對爺爺來説,常年漂泊在外的父親似乎就是個“不孝”之子。爺爺病危的時候,常常掂念着父親,直到臨終前,還抓着我的手問:你爸回來了沒有?那時,父親正遠在千里之外的深圳。

父親沒有趕上爺爺出殯,應對那一堆饅頭似的黃土陵,怎樣也想不通,病魔在短短的兩個月之內就奪去了爺爺的生命。爺爺那不能瞑目的遺容,讓父親深深自責。但我清楚,爺爺也就是了解父親為了藝術和生活而奔波的苦衷;所以,在爺爺病重的時候,還不讓我們把他的病況告訴父親,儘管他也掛念着父親。

爺爺去逝已經好幾年了,我也在南方流浪了好幾年了。每當多雨的清明節時,心中便會莫名的惆悵。前些時候,父親在電話中説,他已經戴上了老花鏡,而且有些神經衰弱,夜間睡不好,正在治療,勿念。我驀然覺得父親也真的老了,俗話説:父母在,不遠遊。可我卻常年流浪在外,尋找那些可能本來就不屬於我的夢。

雨越下越密了,天地間一片迷茫,雨聲中傳來了一陣陣杜鵑的啼叫:行不得也麼哥……不如歸去……

標籤: 週記 清明節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qingming/0vnod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