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清明節 >

清明節個人心得9篇

清明節個人心得9篇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清明節個人心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清明節個人心得9篇

清明節個人心得1

又是一年春草綠,梨花風起清明時。昨夜一場春雨普降桐城,讓即將到來的清明時節特別應景。清明節是我們祭奠逝者、緬懷先烈、感恩先人的傳統節日。但自古沿襲下來的燒紙錢、放鞭炮、燃蠟燭、擺貢品等習俗,不但造成了環境污染,而且還容易引發火災等安全事故,有必要予以改進。

讓我們呼籲廣大朋友們樹立環保意識,遵守社會公德,自覺遵守煙花爆竹禁燃禁放和野外用火的有關規定,杜絕在城市道路、廣場、小區、綠化帶、林區、等場所焚燒紙錢、燃放爆竹,共同維護環境衞生,倡導綠色環保文明祭祀新風尚,節儉祭掃。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愛老、孝老“的傳統美德,樹立厚養薄葬的新觀念,提倡老人在世多孝敬,離世祭祀不攀比。讓我們用種植花草樹木和網上祭祀等方式來懷念逝者、寄託哀思,將中華民族慎終追遠的情感融入現代文明的表達方式,變實物祭掃為注重精神傳承,營造文明祭掃的社會氛圍。倡導從儉辦喪、節儉祭掃,不搞封建迷信,擯棄陳規陋習,反對奢靡之風。

給這次學校舉辦的清明節活動也已經結束了,總的來講還是有一定的提高,也相信學生們在這次的踏青活動當中是比較開心的,清明節是我們的傳統節日,在很多方面我們都是一直在努力的調整,通過這樣的方式我確實是做的比較認真的一點,自這讓我也是非常的充實,也希望在接下來的工作當中,能夠合理的去安排好這些,在這方面我一直都在認真的吸取經驗,希望以後活動也能夠做的更好,也就這次的清明節的活動進行一番總結。

確實在這次的`活動當中,還是有很多需要去落實好的東西,我也一直在朝着好的方向努力,活動過程當中,也和學生們講解了一些清明節的習俗,包括清明節的來歷等等,讓學生們對節日有更加深入的瞭解,大多數學生都只知道清明節的一些習俗,卻不知道清明節是怎麼來的,所以讓學生們的清楚這些是很有必要的,這次來到了xx公園,組織大家做一些遊戲還有朗誦活動,包括一些詩詞,這正是大家需要去了解的,在這個過程當中我也一直都在認真去做好這些,利用這次活動讓學生們能夠感受到古詩詞的魅力,確實這也是現在我們所缺少的。

當然通過這次的活動,我們應該要對自己各方面有所瞭解,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我們組織學生們去踏青,去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妙,溪水,路邊石子,陽光都是學生們所能接觸到的,確實這次活動當中我還是感覺很有意義,踏青活動是做的比較細心的,清明節活動當中,學生們也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瞭解了一些清明節的知識的,包括清明節掃墓的習俗,大家都是比較清楚,為了緬懷先人,大家都會在這一天給逝去的先人掃墓,燒紙錢,這些都是我們的文化和習俗,很多學生們並不知道這些習俗的來歷,所以我們的老師,也是詳細講解了關於清明節的各種知識。

踏青活動雖然比較短暫的,一天的時間,也體現了的我們對清明節的重視,讓學生們更加清楚,學校這麼做的意義,其實也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們能夠對我們傳統節日有一個清晰的認知,以後也能夠更好的傳承下去,整個活動下來,我們整體學生確實也是做的比較細心的,在這一點上面我們學校也是花了大量的準備,活動還是很有意義的,希望以後能夠做出更好的成績來,讓學生們做一個積極向上,熱愛生活的好少年。

清明節個人心得2

當下,疫情尚未結束,戰鬥還在繼續。目前,全國已有多省市對清明祭掃作出相關安排和規範。3月1日,天津首先發布通告稱,今年清明節期間,殯儀館、公墓等殯葬服務機構,暫停現場祭掃服務,暫停集體共祭、植樹區安葬等羣體性活動。廣東、遼寧、北京、上海以及南京、無錫、温州、錦州、鞍山、深圳等省市,也陸續發出通告,暫停組織公祭、江祭等羣體性公祭活動。但網絡祭掃、雲祭掃等新方式,為市民打開了另一扇窗。這些“因時而變”的舉措,就是為了有效避免人員聚集,阻止疫情的傳播,更好地保障人民羣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這也體現了一種公共責任。

從某種意義上説,清明祭掃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親人的一種“剛需”,具有一定的儀式感,是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一種習俗,也是清明節得以傳承的原因之一。但我們在承認傳統儀式的同時,也不能拘泥於儀式,而應隨着社會的發展而發展。尤其是進入新時代,更應“因時而變”,讓文明祭掃成為清明的主基調。傳統的“現場祭掃”,不僅對環境造成一定污染,還會帶來諸多安全隱患,而今又面臨疫情的風險,實行清明祭掃預約制,或暫停現場祭掃活動,更是確保安全的需要。特殊時期做好自我防護,也是對逝者的告慰。

近年來,各地通過移風易俗、大力倡導文明低碳祭掃,網絡祭掃等新方式得到越來越多人的`接受。現在,由於疫情的原因,各地政府部門推出的代為祭掃、網上祭掃等新服務,更是為我們文明低碳祭掃創造了條件。疫情關不住思念,距離隔不斷親情。只要我們懷着真摯的情感,網絡祭掃、雲祭掃同樣可以表達對逝去親人的悼念。

清明祭掃,未必需要讓煙灰飄散。將祭掃方式由線下轉為線上,不過是儀式上的變化與豐富,沒有改變清明祭奠已逝親人的精神內涵,所以也應是最值得推崇的一種方式。

清明節個人心得3

明節祭奠先烈,是中國人傳統的習慣。這不僅僅是一種懷念,一種追憶,更是一種精神的延續。每年清明,我們都要舉行不同的'形式的記念活動,深情緬懷為了國家繁榮昌盛和人民的幸福和自由而獻出寶貴生命的無數英烈。

今年清明,我又到網上為英烈們獻了鮮花,看着一個又一個熟悉的名字,我不禁又想起那段艱苦的歲月:舊中國飽受戰爭的創傷和帝國主義的欺凌,人民受盡磨難和屈辱。舊上海的公園門口曾立着一塊醒目的牌子,上面寫着“華人與狗不得入內”那時洋人在中國的土地上為所欲為,國人已經喪失了最起碼做人的尊嚴。祖國危難之時,無數愛國志士挺身而出,用他們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壯烈的'愛國樂章。我們永遠不會忘記千千萬萬的革命先烈,為了祖國,為了我們幸福的今天,甘願為之流血犧牲。烈士們啊!

你們那寧死不屈的精神,激勵着我們前進,讓我們每個人都充滿着為祖國繁榮富強而不懈努力的信心。

清明節個人心得4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殯葬與祭祀,自古就是一件大事。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這一天我們會緬懷先人、祭祖思親。隨着時代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祭掃方式也在與時俱進。我們發現,燒紙錢、燃鞭炮正逐漸被鮮花、網絡等祭祀方式所取代,這種綠色的方式讓傳統的清明節迴歸“清靜”與“文明”。

血脈裏的眷戀,鮮花祭祀成主流。每到清明,往往就有着如絲如縷的春雨綿綿。相比從前每到這時墓園的煙熏火燎,現在更多了幾許肅穆和清雅。白菊花、白百合、馬蹄蓮。.。.。.越老越多的人選擇用鮮花來表達對親人的思念。清明掃墓,意在追遠,一束菊花、一個鞠躬、幾許默哀、良久靜思,儀式肅穆而不敷衍,情感飽滿而不輕慢,反而比嘈雜而奢靡的祭祀有意義的多。

到哪都是心意,社區公祭寄哀思。“其實心意到了,在哪裏都一樣。”現在很多社區每到清明都辦起了社會公祭活動,為不能回鄉的人們提供了祭祀的平台,為流血流汗的'英烈們帶去一份哀思。社區公祭是大家的,是社會的,吟一首詩,頌一首歌,拉一首曲,便是對逝去的親友獻上最真誠的哀思,表達對先祖、先賢、先烈的懷念之情。這種活動易被大眾所接受的同時更加深了清明祭掃的意義。

借力“互聯網+”,網絡祭祀成風尚。“清明念故人,網上寄哀思”,如今清明祭祀也插上了網絡的“翅膀”,讓遠鄉遊子也可以為親人獻上一份思念。全新概念的“雲祭掃”可直接掃描二維碼進入鏈接,瞭解逝者生平,進行瞻仰、追思和祭拜;“網絡墓園”與各公墓實體墓園進行對接,園區還可以代為祭掃。這些方便、環保的祭掃方式已經成為一種新風尚,越來越深得人心。

清明,祭如在,倍思親。多元化的祭掃方式不僅給大家帶來了便捷,更讓文明祭掃蔚然成風。文明祭掃,需要我們每個人的身體力行,以“清明”的方式讓節日更添意義。

清明節個人心得5

為激發大學生的愛國熱情,加強大學生的愛國意識,讓大學生更加深刻的體會到今日和平、安定、完美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4月5日清明節這一天,信息技術與傳播學院團委、學生會主辦,愛心社承辦了以“緬懷革命先烈,弘揚烈士遺風”為主題的清明節·烈士陵園掃墓活動。

4月5日上午8點,根據事先安排,由信息技術與傳播學院的學生黨員、以及愛心社成員組成的參加本次活動的隊伍已在東昇園門口集合。為了保障參加人員的乘車安全和減小乘車壓力,隊伍分兩組乘坐公交車先後到達活動目的地——日照烈士陵園。

到達後,大家自由參觀了日照紀念館、日照革命紀念館以及部分烈士的陵墓。在紀念館中,應對烈士遺留下來的鬥爭武器和歷史資料,那個特殊年代的故事生動浮此刻我們眼前。大家有的安靜地閲讀解説詞,有的拍照留念。最讓我們深受感觸的是來參觀的孩子們,他們有的用生疏的普通話一字一句的朗讀解説詞,有的用稚嫩的語氣纏着陪同前來的大人講述每件物品每幅圖畫承載的故事,這場景讓大家感到十分滿足:少年強,中國必須會很棒!

上午10點,大家在無名烈士碑前集合,負責人像大家介紹活動流程併發放了鮮花,隊伍向抗日烈士紀念塔走去。在塔前,我們向烈士獻上了手中的鮮花並鞠躬致敬,然後伴隨沉重的.哀樂向烈士默哀三分鐘,最終我們在抗日烈士紀念塔前立下誓言: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立志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整個過程莊嚴肅穆,井然有序。

掃墓活動結束後,大家一齊來到日照青年藝術文化展覽中心。那裏有根據傳説和史書記載,用泥塑模擬的堯王當年生活的場景,形象逼真,十分趣味,那裏還陳列着日照當地出土的文物及傳統美工藝品,大家對此讚歎不已。從那裏,我們瞭解了日照的文化,親近了自我求學的這片土地。

接近正午,活動圓滿結束。這次活動使大家的愛國熱情空前高漲,加深了對愛國主義的認識,使愛國主義精神得到昇華,大家也對自我求學的土地——日照有了更全面更感性的認知。同時,在這次活動中成員之間增強了交流,增進了友誼,提高了愛心社的凝聚力與向心力,為將來更成功的開展活動奠定了良好基礎。

清明節個人心得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古人的詩句把清明時節人們的心情及氣候寫得入木三分。今年學校就安排我們六年級七個班的學生去慈城祭掃烈士墓。老師讓我們每人都手工做一朵白花,去敬獻給烈士。我回家忙乎二個多小時也沒做出個樣來,最後只能厚着臉皮請教媽媽,終於把兩條美侖美奐的白花做成,還帶着兩片綠葉,新鮮的宛若沐浴在春風裏帶着露珠的真花。慈城在我印象中只有年糕,雖然知道離市區不遠,但卻從沒去過,只知道媽媽買年糕時總挑慈城的買。究竟那裏有什麼風景?還有烈士們的感人事蹟是怎樣的呢?帶着大大的問號,晚上我怎麼也睡不着……迫不及待的我們經過一路的顛簸終於到慈城。故城的早晨籠罩在陽光下特別耀眼,古樸典雅的象是中國畫……

祭掃烈士墓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烈士們用生命換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以前我寫祭掃烈士墓活動,都喜歡用一些“懷着沉痛的心情”、“對烈士無比崇敬”等句子,這次我實在不想用這些句子,因為我看到大家在烈士墓前嘻嘻哈哈;有的同學還不住地埋怨:用好大的力氣跑到這兒,也沒玩一玩;有的同學還玩起拍手遊戲;更有甚者,在向烈士默哀時,有的同學竟然哈哈大笑……

回到家,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下來。同學們在烈士墓前的那份沉痛和崇敬到那兒去呢?我想:我們這些國小生,現在的生活都十分美好,平時吃穿不愁,大部分人是要什麼有什麼,誰也不會想起那段硝煙瀰漫的歷史,誰也不去問這美好的生活的怎麼得來的,又是如何的來之不易。加上平時對我們的革命歷史教育也不是太多,我們平時看電視專挑“神奇寶貝”、“奧特曼”等動畫片看,對烈士們“拋頭顱,灑熱血”的故事解得很少,對烈士們並沒有情真意切的感情,在烈士墓前怎麼會沉痛和崇敬呢?

這就是我今天的一點感受。

清明節個人心得7

日前,浙江省民政廳下發了《關於做好20xx年清明期間疫情防控和安全祭掃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暫停組織羣眾集中祭掃、骨灰撒海等集體性活動,倡導羣眾採取網絡祭掃等綠色文明安全祭掃方式,待疫情結束後再開展現場祭掃。

這對於一些習慣現場祭奠的人來説,不免有些遺憾。清明時節雨紛紛,寄託着我們對先賢的思念;人們從四面八方來到墓前,通過一系列儀式,將堆積在心底對親人的思念傾訴出來。

清明時節也是一年裏萬物吐故納新、生機勃勃之時,此時郊外踏青,感受天地靈氣和百花芬芳,令人心曠神怡,許多家庭在外出掃墓之餘到野外踏青。

然而,今年的清明節註定是一個特殊的.日子。由於疫情尚未結束,若是大家都扎堆去掃墓,就難免會形成大規模羣體聚集,這對疫情防控來説是很大的隱患。不論是出於對疫情防控的重視,還是為大家的健康安全着想,當前都不宜提倡集中性的現場掃墓。

該《通知》中所倡導的網絡祭掃,不失為時下祭祀親人和表達哀思的一種好方式。雖説網上祭祀是疫情之下的權宜之計,但事實上,網上祭掃因其綠色、安全等特點,是這些年來民政部一直在積極倡導的文明綠色祭掃方式,也逐漸得到了許多人的認可。

據瞭解,浙江境內的各殯儀館、經營性公墓、城鎮骨灰堂等殯葬服務單位,都通過官網、移動客户端、微信公眾號等方式,為民眾提供免費網上祭掃服務,即方便又簡單。

網上祭祀雖然不像現場掃墓那般身臨其境,但多了互聯網特色,比如網上紀念館中包含了祭文、留言等功能,同時也可以進行上香、獻花等高仿真的祭祀操作,同樣能傳達出對親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掃墓重在表達哀思。事實上,千百年來,我們祭奠的方式隨着時代的變遷而變化。比如,古人最初祭奠方式也不是燒紙錢的,而是用動物祭祀,後來又用木頭替代,自發明瞭紙張後,才改用更為方便的紙製品。所以,傳統習慣可以根據社會發展做出相應的形式變革而同時保留精神層面,無論採用什麼形式,清明寄託哀思的核心精神一直沒變。

令人欣慰的是,該《通知》並沒有對祭掃的方式進行一刀切,而是根據實際,考慮了不同人羣的不同需求,在網絡祭掃之外,還給出了代為祭掃和預約祭掃的方式。這充分體現出了政策的靈活性以及對民眾不同偏好的尊重。

清明節個人心得8

我家,有兩件事我記憶很深:一是族譜清晰,用老人的話説,叫做“清三代”,爺爺輩取名兩個字,父輩三個字,傳承到我這兒,又是兩個字了;二是逢年過節,祭拜先祖,已成家規,當然,後者是本文的重點。

爺爺説過:記住,人,一輩子像流水一樣,越流越遠,一晃就匯入大海了!雖説樹大分枝,但是,葉落歸根啊!家就是根,不論你今後做什麼,當了多大的官,都不要忘了老祖宗,落葉必須要歸根……

爺爺還説:百善孝為先,祖訓不可丟!

小時,不太經意爺爺説過的話,長大以後,這種感覺尤其沉重。雖然爺爺奶奶不在了,但是,我的父親像爺爺奶奶一樣延續着……如今,父母不在了,我站出來,像前輩們一樣,以家族長子的身份,承擔起了這份責任,併力爭盡職盡責。

一應祭祖事宜,我都會周密安排,一次都不會缺席,直至現在,從不敷衍。

至於外人怎麼看,懷着怎樣的心態去看,沒有過多的考究,我覺得,德行,要靠自己去修為,要做到問心無愧!至於外人是怎麼做的,因為與己無關,我也從不去妄加評論。

那些年,一直工作在外地,回家祭祖的時間非常緊張,但是我沒有因為,離家遠或工作緊張,而耽誤過祭祖,經歷和歷練,還有我對於家這個概念的理解和認識,越發的覺得,懷念先人,追思過往,秉承家風,是對祖先的.慰藉,同時,每一次祭拜,都是對自己及家人靈魂的一次洗禮。也是對晚輩積累禮數,提升道德水平的一次課外補習。這種補習,至少會影響到他們的現在。當然,如果堅持下去的話,也會影響到他們的將來,乃至一生,包括如何去做人!因為,祭拜先祖,涵蓋的內容很寬泛,譬如,道德,倫理等等很多。

所以,每個春節前夕,我都會率領家族成員,淌過兩尺深的積雪,越過幾道山坳,去祭拜先祖。

每年的清明節時,亦是如此。我和家人們踏着泥濘,在春寒料峭時,去大山深處,祭拜先祖!

“勤儉持家家業盛,文明子子孫賢”,“不忘初心,葉落歸根”。

這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傳承至久的美德。美德,孝道,要靠影響,重複地説;影響會比説教還要奏效。

引申的講,沒有什麼可以替代這種潛移默化的滲透和影響,這不僅僅是對於一個家庭,乃至於對社會,也是至關重要的!

值此清明節即將來臨之際,從前爺爺説過的話,又在內心深處開始盪漾了。

我作為家族的老大,我絕對可以做到:不會丟掉祖訓的。稱謂上秉承“清三代”,讓孩子們記住,一字不差;祭拜上,告訴他們沒有祖宗,就沒有這個家庭!

和諧一個個家庭,就會和諧全社會,因為,社會就是由一個個小家庭組成的。

一個不懂家訓,不念先祖的人,操守、傳承家的理念,可能會很蒼白和淡泊。

人説:世襲傳承慰先祖,葉落歸根秉鄉愁。規範德馨行孝道,不染奸詐不處憂。

任何事情,只要默認成規矩了,也就規範了。“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其實,道理就這麼簡單。

清明節個人心得9

實地祭掃活動會帶來人員聚集感染的風險,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依然在人們心目中有着不能取代的位置。每到清明,對於每一個人來説,即使工作再忙,也不會忘記給故去的親人獻上一簇鮮花,或燒上一些清紙,以寄託深深的哀思。

清明節的這種習俗,既是一種與故去親人情感的交流,同時也是中國的一種傳統文化的體現,它既是一種以實地為基礎的祭奠活動,也是一種精神上的心理活動。而人們對親人的追思,既要有實物,更要有實地,俗話説,睹物思人,睹地思情。

然而,社會發展到今天,可供祭奠的場地越來越少,今後也只會更少,另一方面,隨着人們對環境保護訴求的不斷提高,也越來越意識到,燒紙不僅給消防安全帶來隱患,同時,也會對環境帶來不利的影響。因而,實地祭掃雖然是一種文化習俗,但它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

任何文化習俗,都是人的精神以及心理活動外化的產物和表現,而任何文化習俗都不會是一成不變的,它總會隨着社會文明前進的步伐而不斷地演變着。但任何文化的存在與延續,並不在於它最初的形態和樣式,而在於它不斷地與時俱進,既要保持它抽象符號的根本意義,又要隨時調整着自己的身姿,與社會文明進步相互融合。

從根本上説,祭奠活動還是人的心理活動,而心理活動本身,有着巨大的時空穿梭的調節量。俗話説,心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寬,心有多深,情意就有多長。因此,祭奠親人的根本之義,並不在於非要有個實地場所,也不在於那些必須點燃的清紙,而在於心裏的惦念,和只可對親人説的的那些內心絮語,只要心裏存在這些意境,即使足不出户,在心裏冥思故人,也會是一次對親人完整而素美的祭奠。

在疫情尚未結束之時,清明節即將到來,在這個時候,一些地方印發通知,鼓勵以網上祭掃等方式寄託哀思。從疫情防控需要來説,這是必須的也是必然的,而從文化習俗的傳承層面來説,無疑,鼓勵網絡祭掃也是一次恰當的、符合時宜的鼓勵舉措,這會使傳統文化習俗與現代文明進步的步伐產生深度融合。

標籤: 清明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qingming/e1r60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