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清明節 >

清明節作文(共15篇)

清明節作文(共15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清明節作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清明節作文(共15篇)

清明節作文1

清明節好似一條繩索,緊緊地拴住我們和已逝親人的心;清明節就像一封寄往天堂的信件,寫滿了我們的哀思;清明節猶如機械手,拉攏了我們與家人們的身體。

以往的清明節就像一盤散沙,我或許早已遺忘。但20xx的清明節卻如塗上了膠水,緊緊地粘在了我的心上……

都説“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可今年的特殊的清明節卻有一個180度的大轉變 :太陽當空照,而且烤的大地直冒煙:公交車上也人滿為患,人們個個歡聲笑語,毫無悲傷之情。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一個小時以後,我和爸爸媽媽來到了蘇洋村,向着後山進軍,去山上掃墓祭祖。

太陽估計嘴饞了,都快把我烤熟了,我的心情也成了一堆灰。不説了,爬山!我們踏着黃土,小心翼翼地前行。可危險無處不在:隱藏的石塊成了攔路虎、程咬金;可怕的荊棘伸出頭來,露出猙獰的面孔;雜草還躺在坑上,掩蓋着深坑。雖説危險重重,但我們一路披荊斬棘,不一會兒,我們就來到了一塊巨石前。這塊巨石可真大啊,佔地三四平方米;這塊巨石可真高啊,差不多一米六多;這塊巨石可真陡啊,不僅直且只有幾個小凹口。爸爸二話不説,抓住了一旁的樹上的粗枝,腳穩穩地踩着凹處,用力一蹬,便落在了巨石之上。輪到我了,我心驚膽戰的踩着凹處,爸爸便拽住我的手,我正準備上去,不料,腳一滑,我整個人便趴在巨石上了。我乾脆不踩了,指望爸爸把我拖上去。媽媽見了,便把我的腳放在一個凹處,我見時機到了,用盡吃奶的勁一蹬,總算上去了。後來,媽媽也上來了。後面的路十分好走,只不過,我看見了一些在掃墓的人臉上寫滿了快樂,悲傷到哪兒去了?一個問號便在我的心中產生了。

到了墓前,爸爸先在路口開闢了一條道路,我見狀,揮着鋤頭,三步並作兩步的衝上前去,對一根紅色的荊棘就是一砸,荊棘雖説彎下了腰,可它卻以百倍的速度彈回來,差點刺破了我的手套!我開始瘋狂的進攻,它也瘋狂的回擊。我頓時就像一個泄了氣的皮球。爸爸以救星的身份出場了。只見他小心翼翼地握住荊棘無刺的地方,對着根部就是一刀。“咔嚓!”荊棘結束了它那狂妄的'生命。隨後,爺爺奶奶他們也來了。漸漸地,雜草便大片大片地從墓地上消失了。最後,我們燒了冥紙,放了鞭炮,整個掃墓算是完成了。

清明節是一個神奇的節日,能向已逝親人表達我們真摯的思念;清明節是一個有意義的節日,更加促進了我們與家人之間的情誼;清明節是一個充滿悲傷的節日,寄託了我們的哀思。但面對滿車有説有笑的人羣,我想:這次特殊的清明節會流傳下去嗎?

清明節作文2

今天是四月四日,學校放清明節假。我回到了家鄉和親人們一起過清明節。

早上的時候,母親和奶奶早早就起牀了,要做許多的事情,到市場買菜、肉,其中有葱、荷蘭豆、豬腸子、豆腐、豬肉、豬肚。母親買完各種東西后,就回家當場和父親一起殺雞、炒菜、買鞭炮……做清明掃墓前的準備。母親叮囑咱們説:飯後不要亂跑,上午準備出發去掃墓。

母親、父親、奶奶、二伯、二伯母等一直在做準備工作,從早上忙到中午。差不多11點的時候,咱們帶着汽水和啤酒,還有雞鴨、米、水果、鞭炮等供品,帶着裝滿黃草紙,冥幣等祭祀品的麻袋就出發了。哥哥是負責扛所有的汽水和啤酒,雖然很重但卻堅持扛到目的地,因為母親相信他的實力。相對來説,我拿的東西是很輕的,但責任重大:一不小心可能引起大爆炸,我拿的是鞭炮。

咱們走了很長的一段路,終於到達目的地了,哥哥累的氣喘吁吁,而我也累的心臟怦怦直跳。我和哥哥最先到達墓地,後面的一羣慢慢才跟上來了。

二伯一上來就二話不説,拿起鋤頭就把太公的墓碑前後的野草和爛泥清理起來,清理乾淨後,就叫父親到附近的泥地裏,拿起鋤頭挖了幾塊大的泥塊。我、哥哥還有表哥一同去搬石塊。咱們把石塊搬到墓前,接着大家把帶來的'紙錢統統交給二伯,二伯把疊得整整齊齊的紙錢分別放在石碑的東西南北方向,用石頭壓着。此後,奶奶把盛了兩碗乾飯用兩雙筷子插在飯的中央,再在墓碑前擺上各種供品。然後奶奶就拿出一麻袋的黃紙和冥錢,讓咱們分別把它們搓得均勻。哥哥搓得最搞笑,他使盡力氣地搓,像打沙包一樣用力地打着,使冥錢都均勻散開而他的拳頭的皮搓破了。紙錢搓好以後,表哥就把火點着了,點燃了香燭,紙錢一疊一疊地燒,在燒紙錢的過程中,由於風勢很大,使得周圍的乾草燃起來了,咱們趕緊拿起樹枝撲打火焰,撲滅火焰後,又鋤了一條防火隔離帶。接着把還沒有燒完的紙錢再燒起來。這時候,天上下起了小雨,表哥説:“糟糕,下雨了。“小姑和母親卻不慌張,她們異口同聲地説:“下錢羅,下錢羅,祖宗在保佑咱們今年賺大錢了!”。幾位表哥們點燃了“浪漫禮花”,隨着“呼--啪啪啪”響了三聲,那禮炮就像離弓的箭一樣,在空中跳舞幾圈後爆炸了,顯得絢麗多彩。小雨此時也停了,天空又出現了太陽。

咱們全體成員在鋪了氈子的墓碑前齊齊地跪下來,隨着二伯的叫聲又跪又拜,咱們在默默祝願祖宗在九泉下安息,祈禱祖宗保佑咱們下一代興旺發達。

最後,咱們打開了帶來的東西,午飯就在墓前吃,含義是邀請祖宗和咱們一起吃飯。我覺得這頓飯很好吃,也覺得清明節掃墓是一件有趣的有意義的事情。

清明節作文3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寒食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離死別的悲傷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特別的日子。

清明節,讓人思念,讓人悲歎,令人振奮,這裏藴含許多先輩們的事蹟,可是,他們卻入土為安,給人們留下來的卻全是思念。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一年的清明節到了,你現在在思念誰呢?

燕子飛到南方了,可有再飛回來的時候;楊柳枯萎了,可有再發青的時候。可是,我親愛的爺爺,您一去不復返了。您在冰冷的墓地裏已經長眠很久很久了。孫女和您近有咫尺,卻又陰陽兩隔,千呼萬喚也無法和您相見。這怎麼會不讓您的孫女在思念中一天天的'痛苦,一天天的悲傷,而又惆悵滿懷呢。

記憶中的清明節會讓我想起,我和爺爺,姐姐的快樂早已蕩然無存了。記得在清明節的時候,爺爺經常會陪我和姐姐一起去盪鞦韆,而且爺爺經常會給我們講:"鞦韆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做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才改之秋千。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爺的話使我和姐姐感到振奮,所以,從此以後我和姐姐便每天去培養精神。可是,現在沒有爺爺的清明節,看見那熟悉的景象,我和姐姐便思念了起來,便心痛起來。有時,我真的想大聲的喊出來,有誰能告訴我,那樣愛孫女的爺爺怎麼就再也回不來了。

透過蒙蒙的雨絲,我又看見了那很熟悉的小山坡,滿山長的都是草,還有五顏六色的花朵。是啊,那一棵棵的樹,讓我感到了無比的親切。是的,小樹就是爺爺帶我和姐姐去小山坡上栽的。因為爺爺説過:"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節植樹的習慣了。有人還把清明節叫做"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到現在。所以,每到清明節人們就會提一棵棵小樹苗去栽。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景物依舊,爺爺卻早已不在,畫面再次出現,一個小女孩和姐姐在前面抬小樹苗歡快地跑,那個緊隨其後的老人不正是自己親愛的爺爺嗎?

小女孩和姐姐聽爺爺的嘮叨,知道了清明節的習俗僅此而已。可是,粗心的姐姐和小女孩卻不知道爺爺眼中的憂傷,爺爺是延長自己的生命在給小女孩和姐姐最後的快樂。

爺爺走了,在思念和悲傷中,我一天天的長大了。也如此明白,燕子能再回來,楊柳有發青的時候,可爺爺卻不再回來,陪我和姐姐度過的是長長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

清明節作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綿綿細雨阻擋不了我們下鄉祭祖的腳步。今年的清明恰逢週日,一大早,爸爸媽媽就帶着我下鄉去。

清明節是令人感傷的日子,總能引起我們對逝者的懷念、追憶。聽爺爺説,清明節就是死去的人的節日。清明節既不同於國慶節的普天同慶、熱鬧非凡,也不同於春節的歡樂祥和、閤家團圓,清明節讓人感受到的是莊嚴肅穆的氣氛。在農村,家家户户都很重視這個傳統節日。在外地打工的叔叔阿姨回來了,在城裏工作的大人們也回來了……他們千里迢迢、風塵僕僕趕回來,就是為了紀念先人,寄託哀思。

中午,老家陳舊的八仙桌被擦得光亮,桌上擺滿媽媽精心準備的飯菜,我把盛好的飯依次放好,連筷子的擺放都很有講究,桌子邊點上蠟燭。爸爸把祖先們請進家中,讓他們在自己的節日裏聚餐。按我們這裏的風俗,還得把大門關起來,以免打擾先人用飯。爸爸開始在桌子前燒“銀子”了,按輩分從爺爺開始,一家人依次磕頭跪拜。大家都是那麼虔誠,那麼嚴肅。連年幼的弟弟都彷彿長大懂事了,他一絲不苟地磕着頭,嘴裏還唸唸有詞。等祖先們吃完飯,我們一家人才開始吃午飯。這時,只感覺到家裏比平時寂靜多了,連空氣中都摻雜着淡淡的哀愁,大人們更是不苟言笑。

吃完飯,我們跟隨爺爺到田間墳地祭掃。媽媽説這是給祖先們送銀子花,希望他們在陰間過得好。這時,天空下起濛濛細雨。我想:難道老天爺也明白人們的心情,也在為死去的人哭泣嗎?春雨紛紛,風兒吹着,樹葉發出“沙沙”的響聲,好像在傾訴內心的悲傷;田間的油菜花也被“淚水”打濕了。世間萬物都浸潤在悲傷之中。人們都來上墳了,往日寂靜的田間顯得熱鬧起來。遠處傳來沉痛的'哭聲,聽上去特別淒涼。

來到祖墳前,爺爺點燃帶來的“紅包”,“紅包”裏裝滿了“銀子”。燃燒的火焰升騰着,照射出爺爺眼角溢出的淚花。我乖巧地跪倒在地:“奶奶,我們來看您來了!您在那邊一切都好嗎?希望您在九泉之下不愁吃,不愁穿。奶奶,這學期,我在班上的表現可好了,您就放心吧。希望您保佑我考上理想的大學。”説完,我在奶奶的墳前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響頭,以示敬意。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古人就有借酒消愁的舉動。奶奶自去年因病去世後,爺爺一直悶悶不樂。他獨自住在鄉下,哪裏也不去。為了打發孤苦的日子,爺爺也喝上了悶酒。他總是喝一口,歎口氣再喝,直到把自己灌醉了,才能忘卻失去奶奶的傷痛。只有在清明節,爺爺才能將自己的愁緒盡情表露出來,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表達對奶奶的祝福。

離開墳地,我思緒萬千:祖先給予我們生命,更用自己辛勤的汗水甚至生命為我們創造了今天美好的生活。他們播下了希望的種子,我們後輩要牢記祖訓,不辜負他們的殷切期望,用自己的努力換取成功的碩果。子孫後輩生活得好,就是對祖先的最大安慰。我默默唸叨着:奶奶,您安息吧!長江後浪推前浪,未來的世界掌握在我手中!

清明節作文5

今天是四月四日,學校放清明節假。我回到了家鄉跟親人們一起過清明節。

早上的時候,媽媽跟奶奶早早就起牀了,要做許多的事情,到市場買菜、肉,其中有葱、荷蘭豆、豬腸子、豆腐、豬肉、豬肚。媽媽買完各種東西后,就回家當場跟爸爸一起殺雞、炒菜、買鞭炮……做清明掃墓前的準備。媽媽叮囑我們説:飯後不要亂跑,上午準備出發去掃墓。

媽媽、爸爸、奶奶、二伯、二伯母等一直在做準備工作,從早上忙到中午。差不多11點的時候,我們帶着汽水跟啤酒,還有雞鴨、米、水果、鞭炮等供品,帶着裝滿黃草紙,冥幣等祭祀品的麻袋就出發了。哥哥是負責扛所有的汽水跟啤酒,雖然很重但卻堅持扛到目的地,因為媽媽相信他的'實力。相對來説,我拿的東西是很輕的,但責任重大:一不小心可能引起大爆炸,我拿的是鞭炮。

我們走了很長的一段路,終於到達目的地了,哥哥累的氣喘吁吁,而我也累的心臟怦怦直跳。我跟哥哥最先到達墓地,後面的一羣慢慢才跟上來了。

二伯一上來就二話不説,拿起鋤頭就把太公的墓碑前後的野草跟爛泥清理起來,清理乾淨後,就叫爸爸到附近的泥地裏,拿起鋤頭挖了幾塊大的泥塊。我、哥哥還有表哥一同去搬石塊。我們把石塊搬到墓前,接着大家把帶來的紙錢統統交給二伯,二伯把疊得整整齊齊的紙錢分別放在石碑的東西南北方向,用石頭壓着。此後,奶奶把盛了兩碗乾飯用兩雙筷子插在飯的中央,再在墓碑前擺上各種供品。然後奶奶就拿出一麻袋的黃紙跟冥錢,讓我們分別把它們搓得均勻。哥哥搓得最搞笑,他使盡力氣地搓,似打沙包一樣用力地打着,使冥錢都均勻散開而他的拳頭的皮搓破了。紙錢搓好以後,表哥就把火點着了,點燃了香燭,紙錢一疊一疊地燒,在燒紙錢的過程中,由於風勢很大,使得周圍的乾草燃起來了,我們趕緊拿起樹枝撲打火焰,撲滅火焰後,又鋤了一條防火隔離帶。接着把還沒有燒完的紙錢再燒起來。這時候,天上下起了小雨,表哥説:“糟糕,下雨了。“小姑跟媽媽卻不慌張,她們異口同聲地説:“下錢羅,下錢羅,祖宗在保佑我們今年賺大錢了!”。幾位表哥們點燃了“浪漫禮花”,隨着“呼--啪啪啪”響了三聲,這禮炮就似離弓的箭一樣,在空中跳舞幾圈後爆炸了,顯得絢麗多彩。小雨此時也停了,天空又出現了太陽。

我們全體成員在鋪了氈子的墓碑前齊齊地跪下來,隨着二伯的叫聲又跪又拜,我們在默默祝願祖宗在九泉下安息,祈禱祖宗保佑我們下一代興旺發達。

最後,我們打開了帶來的東西,午飯就在墓前吃,含義是邀請祖宗跟我們一起吃飯。我覺得這頓飯很好吃,也覺得清明節掃墓是一件有趣的有意義的事情。

清明節作文6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寒食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離死別的悲傷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特別的日子。

清明節,讓人思念,讓人悲歎,令人振奮,這裏藴含着許多先輩們的事蹟,可是,他們卻入土為安,給人們留下來的卻全是思念。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一年的清明節到了,你現在在思念着誰呢?

燕子飛到南方了,可有再飛回來的時候;楊柳枯萎了,可有再發青的時候。可是,我親愛的爺爺,您一去不復返了。您在冰冷的墓地裏已經長眠很久很久了。孫女跟您近有咫尺,卻又陰陽兩隔,千呼萬喚也無法跟您相見。這怎麼會不讓您的孫女在思念中一天天的痛苦,一天天的悲傷,而又惆悵滿懷呢。

記憶中的清明節會讓我想起,我跟爺爺,姐姐的快樂早已蕩然無存了。記得在清明節的時候,爺爺經常會陪我跟姐姐一起去盪鞦韆,而且爺爺經常會給我們講:"鞦韆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着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做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才改之秋千。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爺的話使我跟姐姐感到振奮,所以,從此以後我跟姐姐便每天去培養精神。可是,現在沒有爺爺的清明節,看見這熟悉的景象,我跟姐姐便思念了起來,便心痛起來。有時,我真的想大聲的喊出來,有誰能告訴我,這樣愛孫女的爺爺怎麼就再也回不來了。

透過蒙蒙的雨絲,我又看見了這很熟悉的小山坡,滿山長的都是草,還有五顏六色的花朵。是啊,這一棵棵的樹,讓我感到了無比的親切。是的,小樹就是爺爺帶着我跟姐姐去小山坡上栽的。因為爺爺説過:"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節植樹的習慣了。有人還把清明節叫做"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到現在。所以,每到清明節人們就會提着一棵棵小樹苗去栽。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景物依舊,爺爺卻早已不在,畫面再次出現,一個小女孩跟姐姐在前面抬着小樹苗歡快地跑着,這個緊隨其後的老人不正是自己親愛的爺爺嗎?

小女孩跟姐姐聽着爺爺的嘮叨,知道了清明節的習俗僅此而已。可是,粗心的姐姐跟小女孩卻不知道爺爺眼中的憂傷,爺爺是延長自己的生命在給小女孩跟姐姐最後的快樂。

爺爺走了,在思念跟悲傷中,我一天天的長大了。也如此明白,燕子能再回來,楊柳有發青的時候,可爺爺卻不再回來,陪我跟姐姐度過的是長長的思念跟一年一度的清明。

清明節作文7

清明節到了,家鄉人又在忙着侍弄清明菜粑粑!

清明菜粑粑,顧名思義是摻和清明菜做成的粑粑。據《本草剛目》記載:清明菜又名鼠麴草,一年生草本植物,通常從基部分枝,葉子互生,匙形或條形,有柔軟的白毛,頭狀花序,花黃色。莖和葉可入藥,有鎮咳祛痰等功效。

在我們川東農村,每逢清明前後,家鄉的田邊地角,房前屋後到處都生長着清明菜,胖胖的,嫩嫩的,經過一夜露水一浸染,煞是可愛。

那些年,家鄉人户户都窮得叮噹響,人們一年四季只要能吃上一頓白米飯就算了不起的享受了。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每年的清明節便是鄉親們忙農活的時候了。頓頓喝那清得可見碗底的稀粥或麪糊糊是難抵擋那繁重的體力活的。於是家鄉人不知從何年開始,一到這時節,便紛紛發動自家孩子到野外掐摘清明菜。清明菜掐回去後,主婦們便將它洗淨砌碎,然後燒上一小堆稻草灰,再將剛燒出灰裝入筲箕過上適當的清水,將過出的`灰水和砌細的清明菜拌上適量的鹽巴煮上幾分鐘後,再將其和入預先準備好玉米麪裏攪拌均勻,搓揉成粑粑,再沿着鍋邊貼上幾圈兒,粑粑搓完後再蓋上鍋蓋密封好蒸上一陣,這時便有一股香噴噴的氣味撲鼻而來,待蒸熟起鍋後咬上一口更是滿嘴的香,惹得旁人也饞得流口水。那時,只要母親將鍋蓋一揭,早就守在灶邊的我就會伸手從鍋緣上抓起一個清明菜粑粑,顧不得熱氣燙手迅速地往嘴裏塞。總惹得母親好氣又好笑地罵。

當然,那時的家鄉人是不會知道 清明菜的什麼藥用的,他們只是認為它好吃又耐餓,而且能節約糧食。只要早上吃上一頓清明菜粑粑,那一天干活就有了精神。為了節約玉米麪,主婦們往往把清明菜和得很多。因此,清明時節,家鄉滿坡遍野都是揹簍挎籃的小孩子在尋找清明菜。童年的我也加入了掐清明菜的隊伍。好在家鄉的清明菜多,而掐過的清明菜隔幾天又會長出一茬。家鄉的清明菜是掐不完的,家鄉的清明菜粑粑也是永遠吃不夠的。只是夏至一過,清明菜便少了、老了,家鄉人便沒那份口福了。

如今二十多年過去了,我早已離開家鄉身居城市,只是每年臨近清明時節,我便彷彿聞到那清明菜粑粑的香味兒,總想再嚐嚐那味道。不料,到農貿市場買菜,無意中竟發現有清明菜賣,四塊錢一斤,買的人竟還很多。本想買些來做粑粑,可又想到找不到稻草,只得作罷。便與賣菜的農民嘮叨,得知買者大多是些有錢人,因大魚大肉吃膩了要換換口味兒。

一次上街,忽然聽到“買清明菜粑粑——買清明菜粑粑”的吆喝聲。尋聲過去,才發現一個小商販踩着一輛小三輪車,車上是一摞高高的蒸籠,有四、五層,每一層蒸隔裏都碼滿了小籠包子大小的清明菜粑粑。一問,要五角錢一個,比小籠包子貴一倍多。管他的,還是買來嚐嚐吧。可一入口才知是用糯米粉揉成的,而且菜少粉多,又是加了糖的,甜得膩人,一點也沒有昔日的那種香味兒了。

清明節作文8

清明的雨,潤如酥,把樓下的一片馬蘭洗得像從母體脱下的嬰兒,嫩得好似抹了一層精油,是那麼的詩情畫意,又是那麼的有生命力,一叢一叢地盤踞在我心上。也就是一年前的今天,同樣的雨絲劃在臉上,它朦朦朧朧地撥開甦醒的記憶綠芽……

打我記事起,就一直有一個像火車一樣充滿力量、智慧的人,引領、推動我前進。她的慈祥是不必從穿着、舉止來體味的,僅是一個眼神。當你的眼與它交集的一剎,那力量便會化作一縷陽光,輕輕摩挲着你的身軀,彷彿接受了上帝的洗禮那般,一切惡念就好似被超自然的力量慢慢驅散,那祥和的面孔在你眼裏也會明朗起來。

一頂土灰褪色的帽子,一看便知是上世紀某年代沉澱多年的產物,黑色的棉褲長年裹在兩條瘦成麥稈的腿上,欲將一個老年女人的一切柔弱、衰老就這樣永久封存在時間的長河裏,但這終究逃不過一個二十一世紀擁有敏鋭洞察力的我的,她那破舊的衣服縫隙裏,早已插滿了新紀元的“外星人”的.審判與挑釁,但那慈祥的目光卻是可以秒殺上世紀的違和感,穿越了時間空間,來到我面前。

她是信佛的,一進她家的門,就看到客廳櫃子上擺着一個玉觀音。每當我從樓上下來到她家,第一件事便是先拜拜佛,然後,溜進廚房,看看在做什麼美味佳餚。

到了她家裏屋,我經常會擺弄台子上的玩具,然後坐在電動椅子上享受快樂時光。每當這時,她就會笑眯眯地走進來,親熱地拉着我的手問我學習上的煩心事,幫我“指點迷津”。

因為媽媽不在家,我便非常孤獨,只能用畫畫來打發時光。每當這時,她便會神奇地敲響家門,送上一碗水果或糕點,再與我一同打發寂寞時光,我會快樂地捕捉她那意味深長的每一個音符,用心銘記她的每一個神情,汲取她眼中的“太陽能”。

時光這種既神奇又無情的東西,它把石頭打磨成玉,又讓玉在磨砂石上一點點泯滅。不知何時起,咳嗽與她如影相隨,只有一碗又一碗的中藥才能暫時緩解她淡淡的憂愁。

最後,她不得不借助枴杖來完成她生命的最後一程。

那是她最後一次叩響我們家的門。“咳!”她下意識地用手帕紙捂住嘴,身體猛的一顫,蒼白的臉上露出一絲笑意:“盈盈,我們一起去種馬蘭吧!”

清明的濛濛細雨披在她肩上,給她蒼老的背影些許撫慰。我找了一片沃土,認認真真地鬆了一遍,她吃力的彎下腰,種下一片希望的綠意。

她終究未能撐過那個夏天,而我,至今還牢記着她的諾言:看着我上大學!

又到了清明,馬蘭並不知離別之痛,在這金黃的潤澤裏恣情生長,而那本屬馬蘭的記憶,似乎早已隨大雨衝散,沉澱在記憶之沙中,一去不復返。

但惟有一株剛暴出嫩芽的馬蘭,朝天堂的方向蔓延。

清明節作文9

我有一個職業夢想。我想成為一名老師,因為我覺得教師是一份好工作。一般來説,老師懂得很多知識。他們可以幫助學生豐富他們的知識。此外,老師可以隨時可以與學生溝通,這有助於老師保持年輕的心態。最後,老師一年有兩個長假。在空閒時間,我還可以做很多我喜歡的事。而且我也有時間去旅遊,這使我感到興奮。我必須努力實現我的夢想。

又是一個放假的星期六,也正好是清明節,為了讓我們也能祭拜祖先,所以全家便開車來到鄉下掃墓。

我們上山了,我們帶着沉重的心情,來到墳墓前,向老祖宗祭拜,求着老祖宗的'保佑。也讓我們這些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孩子能取得好成績,不辜負你們這些長輩對我們的期望;也讓全家健健康康,開開心心……

我們一到那就開始給祖先燒香和紙錢。

我們開始放鞭炮了,爸爸讓我和哥哥負責把鞭炮擺好,我們繞了好大一圈才把鞭炮擺完。

爸爸説:“我要開始點鞭炮了。”媽媽、奶奶、哥哥和我趕緊跑到一邊,爸爸開始點了,我和哥哥把鞭炮綁成一條。可是,我們用幾條鞭炮連成一條的鞭炮斷開了,所以,爸爸就要一條一條的點火了。

今天幫祖先掃完墓了,我們全家一起下山了。又是一個放假的星期四,也正好是清明節,為了讓我們也能祭拜祖先,所以全家便開車來到鄉下掃墓。

我們上山了,我們帶着沉重的心情,來到墳墓前,向老祖宗祭拜,求着老祖宗的保佑。也讓我們這些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孩子能取得好成績,不辜負你們這些長輩對我們的期望;也讓全家健健康康,開開心心……

我們一到那就開始給祖先燒香和紙錢。

我們開始放鞭炮了,爸爸讓我和哥哥負責把鞭炮擺好,我們繞了好大一圈才把鞭炮擺完。

爸爸説:“我要開始點鞭炮了。”媽媽、奶奶、哥哥和我趕緊跑到一邊,爸爸開始點了,我和哥哥把鞭炮綁成一條。可是,我們用幾條鞭炮連成一條的鞭炮斷開了,所以,爸爸就要一條一條的點火了。

今天幫祖先掃完墓了,我們全家一起下山了。又是一個放假的星期四,也正好是清明節,為了讓我們也能祭拜祖先,所以全家便開車來到鄉下掃墓。

我們上山了,我們帶着沉重的心情,來到墳墓前,向老祖宗祭拜,求着老祖宗的保佑。也讓我們這些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孩子能取得好成績,不辜負你們這些長輩對我們的期望;也讓全家健健康康,開開心心……

我們一到那就開始給祖先燒香和紙錢。

我們開始放鞭炮了,爸爸讓我和哥哥負責把鞭炮擺好,我們繞了好大一圈才把鞭炮擺完。

爸爸説:“我要開始點鞭炮了。”媽媽、奶奶、哥哥和我趕緊跑到一邊,爸爸開始點了,我和哥哥把鞭炮綁成一條。可是,我們用幾條鞭炮連成一條的鞭炮斷開了,所以,爸爸就要一條一條的點火了。

今天幫祖先掃完墓了,我們全家一起下山了。

清明節作文10

轉眼間,又到了清明。幾天前就聽同學和大人們説起清明節掃墓之事,我不禁想到:人們為什麼都趕去在清明節掃墓?清明究竟是什麼樣的一個日子?

我很幸運,奶奶爺爺姥姥姥爺都還健在,所以,我並不十分理解“清明”意味着什麼。於是,今天,我下定決心要搞清楚什麼是清明。

看着天空紛紛飄落的星星雨點,我的心也漸漸沉重起來……

我獨自坐車來到了一塊墓地,這裏的人可真不少,但是卻很安靜,沒有人大聲説話。他們像朝聖者一樣來到這裏,獻上一束小花,沉思片刻,不覺間,眼睛已閃爍着點點瑩光了。

“他們也許是在懷念早已逝去的親人吧,”我想,“也許是想起了小時候和前輩在一起的那段回憶吧,也許是想起了故鄉的親人們吧”……

想到這,我似乎明白,原來清明就是讓人們想起那些我們不該忘記卻忘記了的人和事;就是讓人們停下匆忙的腳步,去懷念逝去的人們的日子;就是讓人們去尋根的一個節日;就是讓人們靜下心來想想我究竟是誰,我該怎樣珍愛生命、怎樣珍愛身邊的一切的節日,懷遠而慎終……清明祭祖,是中華文明禮儀的優良傳統,同時清明祭祖也是中華民族尋根謁祖的心願滿足。人們之所以緬懷先人,祭祀祖先,是因為他們是我們自己的來源。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我們祖先用他們的.雙手辛勤勞動換來的。他們的辛勤奮鬥是我們繼續前行的起點,而這就是尊重生命與敬畏歷史的不竭動力。雖然當今處於全球一體化的交融時代,“我是誰”以及“我從哪裏來”這等心靈追問的尋根意識仍舊是必不可少的。

的確,如果沒有祖先,沒有前人,又哪裏來的我們呢?如果不是他們的辛苦拼搏,我們又是如何過上如今的美好生活?馮友蘭曾説過:“祭祀並不是因為靈魂真正存在,只是祭祀祖先的人出於孝敬祖先的感情。所以,禮儀的意義是詩的,不是宗教的。”祭祀掃墓這種莊重的儀式是一種情感上和道德上的真實。

那麼,我的“根”又在哪裏呢?我的籍貫是河南,卻生長在哈爾濱,直到十歲才跟隨父母搬家到北京。哪裏又是我的故鄉呢?曾經困惑的我,似乎剎那間明白,我的“根”就在哈爾濱。因為在那裏,不僅有我的親人,還有我成長的足跡。這是我不能忘記的故鄉,但是有時,我卻把它忘記了。

今的故鄉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兒時住的老樓早已被拆掉,國小的校舍也翻新過不知多少次了。那曾經的一切是否連同老舊的房屋和街道一樣“灰飛煙滅”了呢?她還是記憶中的故鄉嗎……

不知什麼時候,我的眼開始有些模糊,模糊在故鄉人和故鄉事的幻影中……

我想,我始終沒有真正地忘記兒時的故鄉,因為那段回憶已被塵封在心底柔軟的角落,唯有清明之時,她才會被喚醒。清明一過,便繼續塵封着。

天色漸暗,不知何時竟然飄起了雨絲。在回家的車上,望着車窗外紛飛的細雨,看着這霧濛濛的大地,我似乎明白了,我們一生苦苦尋找的那個“根”,不在祖先的墓地裏,不在他們的故鄉,更不在自己的故鄉。那個“根”,就在我們塵封的心裏……

清明節作文11

“清明時節雨紛紛“杜甫的這首《清明》千古傳唱。不過於我家鄉來説,我記憶中的清明節大多是涼爽天氣,並不下雨的。過了那一天,蜀地的天氣才擺脱了冬的影子,開始逐漸轉熱起來。

蜀地的清明節有許多講究。我的家鄉是個小城,四面環山。城裏的人大多是從山上下來住的,祖墳大都在山上,死了的人也陸續在山上掩埋。所以清明時節,大家都忙着往山上趕。那山不高,步行也是可以去的,但為了圖方便,也有人坐車去。不過相同的是,你定可以看到大家都提拉着酒、水果或者一些已故之人生前喜愛的物品食物等。當然按照各地都有的習俗一樣,也用袋子裝了紙錢、花圈等祭奠已故之人的東西。

我母親做事常愛提前準備充足,她説那樣心裏才踏實。所以我們家去山上祭奠故人的瑣物想來都是清明前夜就已備好,第二天清晨趁着爽朗的天氣就上了山。

我家墳地在隔壁的小城裏,聽説我家以前住那兒。清晨坐車到了山前(那也算不得山,挺平緩的)的小壩,才開始步行。土地很軟,瀰漫着各種混雜的營養物質的香氣,道路兩旁長着高其它地方很大截的油菜花秧子,一眼望去那種黃澄澄、翠幽幽的感覺,我的笨筆是描繪不出一二的,只得親自臨境,才可知曉那讓人流連忘返的靜謐。

步行過一片稀疏的竹子叢,就到了外公的墳地。放下東西,母親就忙活開了,是不是還命令爸爸和我這倆風俗白痴也摻和進去。我人小,只用幫着把紙錢弄蓬鬆(以便用火點着)以及把那各種色彩都有的彩花圈插在墳頭,父親在一旁點火,紅的蠟燭上去。這些花花紅紅的定是為了圖吉利。而為什麼一定要把紙錢燒着呢?我問過母親,母親説那是為了讓死去的人看着光能夠找到回來的路,還有就是燒掉的'東西,死去的人才能夠收到。最後就從墳地四周過去十米的地方捧土堆到墳頭上,這麼做説是壘土。

一切準備就緒,大概要上個十幾分鍾。再就是作揖。這個可是講究中的講究。通常先是右手握拳,左手成掌幷包住右手,身體再向前彎曲,使上半身與下半身的夾角成90°。作揖時眼睛要閉上,心頭得有誠意,嘴上還得唸唸有詞地説些吉利話,等等。由於太麻煩,我們小孩兒大多趁大人們不注意就三下五除二地草草了事了。但大人們絕不如此,個個恭敬謙卑,頗有誠意,有時我望上他們這幾下子,還會出神。雖説並不全都很規範,但誠意是肯定足的。

祭拜外公過後,還有什麼近親、遠親的,只要是記得的,都得一一祭拜。這麼反覆下去,也不覺累。母親説只要心裏有誠意,儘想着“逝去故人安好”,這麼一來,花上半天時間也就不算得什麼了。

我不知道自己經歷過多少個這樣的清明節,只記得後來有一次聽父親講“靈魂值二十一克”的故事,説是當一個要死去的人往生時,他的體重會減輕二十一克,而人雖死,但靈魂卻會飄蕩在空氣中。也就是説,現在我們做的一切,先人都是看得到的,什麼都看得到的,他們好壞皆知。

清明節作文12

清明到了,預示着暮春了,雨水也了。小草不在是嫩芽尖尖而是綠草茵茵了;楊柳不在是吐芽而是柳絮紛飛了;桃花不是含苞待放了而是鮮花怒放了······選一個晴朗的週末,去踏青。

清明到了,當然要吃青糰子了。傳説清朝末年,正儀鎮有個叫趙慧的女子,發現一種醬麥草是做青糰子青汁的好原料,而用手工磨的粉做的糰子更為柔軟細膩,又不粘牙,存放數天不破裂、不發硬、不變色。後來正儀鎮中心橋南一爿糕團店的陳四寶老大娘從趙慧處學得了這個祕方,從此青糰子供應於市場,成了一種色味兼美,饒有鄉土特色的點心。所以現在大家都有吃青團的習慣

青團的製作並不難,可我家的青團卻不必一般。先將艾葉洗乾淨,過一遍水,然後把他們發在麪糰裏揉搓,直到麪糰變色。將麪糰放在模具了一壓,立馬出現了許多團,看着都流口水。再將白糖、芝麻、肉末和花生、麻油包入其內,第一口香甜可口;第二口甜而不膩抱你白吃不厭。

那是隻知道吃,現在才知道是為“寒食”準備的。

相傳戰國時期公子重耳流亡,餓暈在路上,他的心腹介子推割下腿上一塊肉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文公親自去請介子推出山,終不見子推。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着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樑堵着個柳樹樹洞,洞裏好象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然後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

走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望着它歎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説就是於此。

第二年,晉文公領着羣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着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一下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清明到了,帶上紙錢,帶上楊柳,帶上食物去祭拜先祖。我們把柳枝編成圈戴在頭上。在墳頭插上柳枝,用幹柳條做成的掃把掃墓,除掉雜草,點上香,擺上食物。磕幾個響頭祈求我那隻見了我年的太公一切順利。

清明到了,我依稀能記得我那隻見了五年的太公那張帶有慈祥微笑的臉。

清明節作文1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緬懷先烈、祭奠親人是這個節日的主題。不知不覺間我已度過了四十多個清明節,並且在不同的年齡段對清明節的認識各不相同。

幼時的我對清明節的印象是模糊的,現在想來是因家庭條件還可以,不少吃少穿的。隨着年齡的增長,無憂無慮的童年隨着父親的`去世而定格。清明節變得清晰起來,那時的我明顯感覺到生活的艱辛,還沒到清明節,就數着指頭盼,為了吃上兩個平日吃不到的雞蛋。等到了那天,母親便早早的煮上為數不多的雞蛋,我們姊妹四個便不分大小地搶那個大的雞蛋,往往會爭執不休,最後母親只好出面協調,我們這才高高興興地捧着兩顆熱雞蛋跑到小樹林裏盪鞦韆,霎時樹林上空便盪漾起孩童們的歡聲笑語。快到中午了,“回家吃飯了—”母親那悠長的聲音在村子裏迴盪,我們便隨着這聲音跑回家。午飯過後,母親便領着我們姐弟四人去上墳,路上十歲的我心情變得沉重起來,弟弟妹妹們還小,打打鬧鬧的。到了那裏,幫母親把雜草拔出一片空地,把要祭奠的碗碟擺上,倒酒和上香,過一會,燒紙錢,然後母親盤腿坐在地上,撕心裂肺地哭起來,我們幾個也都哇哇地哭,那時候不知道勸説母親,直到喉嚨哭啞了才做吧,收拾好東西一步一回頭地回家。現在想起來都感覺好悽慘,經常淚流不止。

這樣過了四年,我慢慢地步入了少年時代,對清明的認識不僅僅是吊念親人,還要紀念給了我們和平生活的先烈們。連着兩年清明節,學校都組織我們去朐山烈士陵園祭奠為國捐軀的烈士,參觀烈士紀念館,他們的英雄事蹟深深地教育了我們,然後去電影院看戰鬥片,身臨其境感受艱苦的戰爭歲月,明白了和平日子來之不易,格外珍惜度過的每一天。以後上了高中,繁重的學習任務使清明節又淡化了,無非多吃幾個雞蛋而已,到了以後也僅是在新聞媒體上感受罷了。

彈指一揮間,我已進入中年,生活逐漸富足,清明節感覺就是為了懷念親人而設,家人和孩子都不喜歡吃雞蛋,煮雞蛋這道程序也省去了,最近兩年,國家對民族的傳統節日重視起來,放小假幾天,清明節過得有滋有味了,老早就聯繫兩個較遠的妹妹,希望清明節那天歡聚孃家。到了清明節,我們姐妹幾個邊聊家常邊包水餃,四個孩子在周圍跑跑跳跳,母親更是高興地合不攏嘴。飯後我們一塊去上墳,一路上,麥苗青青,果樹發芽開花,鳥語花香,空氣清新,美不勝收。對親人的悼念不再那麼傷心,好希望父親九泉有知,能看到現在的好日子。回來的時候,順便挖些地裏的薺菜、苦菜、菊花芽之類的野菜,成為晚上餐桌上的美食。孩子們更是像放飛的籠中鳥,歡呼雀躍,充分感受大自然的寬廣和美麗。

以上就是我眼中的清明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經歷,清明節也過的不盡相同,但懷念親人,紀念先烈這一點是相同的。願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代代相傳,併發揚廣大。

清明節作文14

我讀八年級那年的清明節,母親在田裏勞作的時候,受了驚嚇,病了。到處求醫問藥也不見好轉,九年級那年的春天,我穿的棉鞋露出了腳趾頭,校長把我喊到辦公室:女孩子還是要會些針線的,你媽媽病了,自己要學一些生活的常識。

沒幾天,我一個要好的同學把我的日記本(沒有我的名字)在班上傳看,喜歡她的一個男生不知底細,寫了一首詩在日記本上,被班主任看見了,聽説是我的日記本,就找我談心,列舉“早戀”的種種弊端,毫不知情的我遇到沒頭沒腦的批評,蒙了。等知道事情的真相,那種被朋友出賣的感覺,加上家庭正遭遇的不辛摧垮了我,我輟學了,在山腳下的一個“擺筆”場學徒,兩週以後,瞭解真相的班主任輾轉找到廠裏,跟我道歉。我工作時手是浸在鹼水裏的,腐蝕的厲害,父親也力勸我復學:就幾個月了,拿了畢業證書,也許能找個好點的工作。就這樣我回到了學校,繼續我的求學生涯。我九年級返校以後的日子很難熬,似乎大家都在我不留意的時候議論我 ,又似乎多我一個少我一個沒有人在意。學校門口操場東側有一個小水塘,初夏只有塘底有水 。在校吃過午飯,我一個人坐在乾涸的水塘裏,發呆。某個午後,在偷偷哭泣的我聽到腳步聲,慌張地抬起頭看:解東珍———鄧習元的'緋聞女友。那幾天她和兩個妹妹因晚上睡覺遭到鄰居男孩的偷窺而報警,女生間多有議論,她也是心煩才在校園外閒逛,她發現了我,但是沒有聲張。第二天中午,在塘底,她帶了她的工筆仕女畫給我看,我雖然美術沒有天分,但對美的東西還是喜歡的,漸漸地我們開始在1班教室裏約會。因為她是二班的學生成績又不好,湯老師委婉地提醒過我:交友要慎重,只是我跟她的往來沒有影響我的學習,漸漸地也就不被關注了。會考結束的那天,她要我跟她合影一張留作紀念。這一張84年6月的照片是我最美時少有的畫面。 84年的夏天留在我的記憶裏的是喜憂摻半:二哥考取了大學,我考取了縣中高中部,而母親的病情卻更加嚴重了。好在每個週末我都能回家給媽媽做個人的清潔衞生,風雨無阻。當時很多同學對我無視學校“月假制度”卻沒有收到班主任批評感到很驚訝:班主任邵老師是我國中數學老師的愛人,他對我的家庭情況非常的瞭解。 後來,他在87年5月送學生參加大學提前招生時問我:在學校談戀愛了嗎?我回答他:沒有。我不能對任何朋友説的是:我在86年被“退婚”了。

我自小訂的“娃娃親”在男孩子考取中專以後,被男方單方面取消了,沒有任何解釋地就把我當成了陌生的路人。從此我失了“竹馬”,再也不是誰的“青梅”。

清明節作文15

這不,一年一度的清明又伴隨着濛濛細雨來了。

星期六,一放完學爸爸媽媽就把我和弟弟接回了老家。一路上,細雨濛濛,路旁有很多的油菜。遠遠望去,一排排的油菜花就像一條美麗的“星河”。

我望着下着濛濛細雨的天空,一想到今天是清明,我的腦海裏就閃過“婆婆”的這個名字。聽到“婆婆”這兩個字,我的眼淚就在眼眶裏打轉轉,心裏非常的心酸。心想:婆婆,你已經去世三個多月了,可是隻要一想到您的名字,我的腦海裏就會浮現你為我做的一切。小時候,你為我剝瓜子吃,我們一起照相、一起聊天…。。

以前那些失去婆婆的人,都説我好幸福還有一個這麼健健康康的老婆婆。但是過了一些日子,我的婆婆也走了,她不在我的身邊了。現在我也和那些失去婆婆的人一樣心酸。

第二天,又是下着濛濛細雨,雖然下着濛濛細雨但是阻擋不了我去祭拜祖先和公公婆婆的決心,800字作文《有關清明的作文800字》。我帶着雨帽,穿着雨鞋上了山。因為公公婆婆的墳墓都葬在山坡上路很陡峭,所以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爬上了山,來到公公婆婆的墓前(因為公公婆婆的墳墓是葬到一起的)。我看到了有叔叔阿姨拿着鐮刀把墳墓上面的雜草除乾淨,栽上了很多野菊花,還找來一根細細的木棍插在墳墓上,樹棍上面還插了一條掛墳的紙,我不解的問爸爸:“爸爸,墳墓上為什麼要插一根彩條呀?”爸爸微笑的對我説:“那不是彩條,那是掛墳的紙。意義嘛!就是代表我們來祭拜過了。”有一個爺爺拿出兩個蠟燭,還擺了雞、豬肉、還燒了黃紙。還有一個叔叔拿着一卷鞭炮,拿煙點燃“碰、碰、…。”這猶如雷聲音,耳朵都震聾了。“該拜公公婆婆了”一位爺爺説。我小心翼翼的來到墳前,心裏對在天上的公公婆婆説:公公婆婆我是你們的外孫女我叫禹佳懿。今年10歲。你們在天上過的好嗎?有一次,我問奶奶我説:“奶奶,公公長的帥不帥?婆婆長的好不好看?”奶奶像一朵百合花一樣微笑着説:“公公長的很帥。婆婆長的可好看了。”我雖然沒有見過您們,但是我能從奶奶的笑容裏感受到了公公婆婆是兩位很慈祥的老人。公公婆婆我現在在班上是擔任班長的職業,我們全家人都很健康平安,你在天上一定要保佑我們。我們明年的`清明再來拜見您們二老。

就這樣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公公婆婆的墳墓。下山的過程中,我看到很多墳墓,我對着天空説:天空、白雲,有的人能活的到一百多歲,為什麼有的人卻活不久呢?有的人説:因為老天爺只給了他(她)那幾年的幸福,甚至是幾天。而我卻不這麼認為我覺得一個人的命運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如果自己不珍惜生命,死神就會來臨。生命在於運動,在於生活飲食是否有規律。

在煙霧瀰漫的山野中,我們踏着泥濘的小路往回走。路上扶老攜幼的掃墓人,或三五成羣,或一兩個姍姍獨行,不愧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節日啊,是那麼的有意義。

標籤: 清明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qingming/kjk6y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