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清明節 >

有關清明節週記合集6篇

有關清明節週記合集6篇

不經意間,眨眼間,一個星期已經過去,想必大家都有了很深的感觸吧,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週記吧。那麼好的週記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清明節週記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清明節週記合集6篇

清明節週記 篇1

冬天過去了,萬物復甦,這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從我記事開始,每年清明節的這一天,母親就讓我換上軍色的春裝,帶着紙錢,領着我上墳去。 我們家去世的人都埋在扁擔山,那兒離我家非常遠,要轉好幾道車。

記得小時候,我總是非常高興去上墳,由於母親在墳前一燒紙錢,就管不着我了,我便滿山遍野地到處玩,直到母親把我拖上車去。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去上墳不再又玩又鬧了,而是逐個逐個地觀察每一座墳。有一次我發現在一座破爛不堪的墳前,從來沒有紙錢燒過的痕跡,我非常奇怪,就彎下腰,仔細辨認碑上的文字,上面好像刻着什麼“生前曾參加過抗美援朝的戰鬥”,而且他還是個外鄉人哩!咦,他應該埋在烈士墓園吧!為什麼上面沒有一個親屬的名字?

我帶着疑問跑去好奇地告訴母親,母親沒有抬頭,只是緩緩地説:“唉!你拿些紙錢去為他上墳吧!”我接過了母親遞來的一疊紙錢。走到了他墓前,一邊往火裏扔紙錢,一邊喃喃地説:“從來沒有人來為您上過墳,您一定非常寂寞吧,我雖然不知道您叫什麼,也不認識您,但您當年一定是個功臣,如今屍骨卻流落他鄉,我為您燒一些紙錢吧。”這時,一雙手温和地扶住了我的雙肩,我回頭一看,原來是母親,她輕輕從我手中拿了一些紙錢,扔向火中,紙錢打着旋落在火中,一張,兩張、四張。

今年又到清明瞭,由於母親得了嚴重的風濕性關節炎,她不能上墳了,而我一個人去她又不放心。於是我們就在室外燒紙錢,母親扔一些紙錢就説:“爹!您接着吧!小遠(我的舅舅)拿着。” 紙錢只剩下最後一疊時,母親把它遞給我説:“小詠,你為那位死不知名的人燒吧,唉!沒人給他上墳怪可憐的。”。火光映着我的臉,我在心裏説:“安息吧!明年清明節時,我一定為您去上墳!”一陣風吹了過來,把紙錢燒過的灰燼吹走了。

清明節週記 篇2

清明節到了,風和日麗,陽光明媚,我們全家都去炎方老家為我祖父上墳。爸爸媽媽準備了一些香紙。水果以及一些祭祀用品來到墳山上。因為天氣乾燥我們在墳山上沒有燒香燒紙,只是把香紙和水果貢在墳前,進行祭祀活動,我也學着爸爸媽媽的樣子,先鞠躬,在説些保佑全家平平安安的話。

但我口中在説:“我要好好學習,以後考上大學,這樣才對得起父母。”我知道這樣只説不做是沒有用的,而是要實際行動起來。最後爸爸用一些吃的東西和酒倒在墓前的地面上。祭拜完後,爸爸又為墳墓培上新土。剩下的時間就是自由活動了。大人們都離開了墳地,我和妹妹在墳地邊轉來轉去,一不留神墳前的貢果被妹妹拎起一個吃了起來,可把我急壞了,我急切的説:“這是給祖父吃的,你怎麼可以亂拿?”這時,媽媽過來了,親切的説:"沒事沒事,吃了也好,祖父會保佑你們健康快樂的。”

在回家的路上我們邊走邊玩,經過一條小河時,河水清澈見底,時不時有幾條小魚游來游去,我們想捉幾條帶回家養在魚缸裏觀賞,於是我們找到一個水淺的地方捲起褲腳兒下水去捉魚。妹妹在岸上跺着腳喊:“快快快,這裏有一條,那裏有一條。”我奔過去捉,魚兒早就一溜煙跑了。

結果魚兒一條沒捉到,還弄得渾身濕淋淋的,撈了幾隻貝殼上岸了。今天的祭祀活動讓我體會到了農村簡樸而富有樂趣的生活,有活動又有學問,是一個與其他節日不同的節日,有着深刻的意義。

清明節週記 篇3

清明節,我和哥哥、媽媽、爸爸、大爸爸一起去毛竹山挖竹筍。

一到毛竹山,我就被眼前景色吸引住了。滿山遍野都是又高又綠的毛竹,微風吹來,竹葉發出沙沙的響聲,好像在説:“歡迎你們的到來。”

“哇!這裏有竹筍。”哥哥叫了起來。我跑過去一看,在一塊泥土裏,一棵可愛的`小竹筍露出了它尖尖的小腦袋。大爸爸拿起鋤頭小心翼翼地挖了起來。不一會兒就挖出一棵又大又圓的竹筍。我看着覺得非常有趣。就在爸爸的指導下找起竹筍來。花了很長的時間,好不容易才找到一棵竹筍。很快,大爸爸、爸爸他們已經挖了很多竹筍。我們扛着勝利的果實高高興興的下山了。

晚上,吃着自己挖來的竹筍,感到味道特別好。

清明節週記 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是一年過去了,又到了這一天。陰雨伴着寒風綿綿地下着“沙啦啦,沙啦啦。”唱着一曲無字又悲傷地歌謠,我疼痛的心再次揪在了一塊……

這是我第幾次掃墓,我也不記得了。只看見其他掃墓者頂着一把或黑或白的雨傘,如沒了神,又像墜入對親人的思念中。我常常覺得,人生就是這樣吧!無論生前是輝煌還是平凡,不都要回到泥土的懷抱嗎?我的腳如灌滿鉛,來到奶奶墳前,抑制不住的思念湧上心頭,淚水也如決堤般的潮水湧出,青煙裊裊,寄託了我的哀思,帶走了我的思念,奶奶您知道嗎?鳥鳴伴着鞭炮聲響起,只是失去了往日的清脆與歡悦,我的心又沉重了幾分。

正準備回去時,我似踩到了什麼,我連忙移開腳,一抹綠色映入眼簾,呀!是一株小芽!它顯得那樣勃勃生機,落葉,是落葉成了小芽的養料啊!這時,一陣笑聲在耳邊響起,是一對爺孫倆,看樣子,在講什麼笑話呢!是啊,人生輪迴就是這樣子,葉子雖落下了,但它成為了小芽的養料,親人雖死去了,但我們依然可以承着他對我們的希望而活着呀!

風停了,雨停了,我抬起着,看見一片新綠,壓抑一散而盡,接下來要走的路,清晰可見……

清明節週記 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到了清明節,大家都以掃墓的方式思念已逝的親人,雖然我不能回內地去祭奠我的爺爺,但是,我在心中已經開始思念我的爺爺了。我爺爺的病情非常嚴重,當時他靜靜的躺在牀上,我卻視而不見,當我轉了一圈兒回來的時候,爺爺卻到閉上了眼睛,我問爸爸:“爺爺睡着了嗎?”爸爸回答我説:“爺爺到另一個世界給你買糖了。”現在我才知道,原來爺爺在我問爸爸的時候去世了。

爺爺您已經到另一個世界去了,希望您在那邊生活的幸福,我們會在心中常常掛念您的。

清明節週記 篇6

夾雜着幾句唐人的詩句,清明就這麼杏花小雨,朦朦朧朧地到來。

隨着人羣,我慢慢上山。在山道的兩邊,有那麼多的墳墓,心裏感覺不勝複雜。這些墓中人像我們一樣,活過、累過、愛過、恨過、得意過、失意過,而今只有一塊塊碑石躲在雜草中敍述着他的光榮與淚水。

向遠處望去,一眼小池睡在兩山之間。風水挺不錯。

中國老百姓家要是買房子亦或其他地皮,總會叫風水先生來了了風水。風水好,利子孫,老一輩就覺得心裏塌實。在老人心裏,自我是次要的,要緊的是作為生之大流的一個點滴,能夠讓江海永遠不停地流去,波瀾蔚為壯闊。接天連城,成為一個動態的永恆!有了這樣的思想,不就有了萬人拜山、民族掃墓的註腳嗎?

山上的住户越來越多,好在與我無關。自生下來起我都沒經歷過親人陰陽散的生離死別。對於那些早已安睡,化為一抷黃土的老祖宗,心底對他們賜予我生命而感謝。除此,很難在心裏找到什麼傷痛的感覺。只有在清明節回去焚香致祭。回想某位大爺餵過我吃飯,某位大嬸抱過我,某位大伯救我於患難……種種往事,在歲月裏發酵,越釀越醇。

是的,去者漸多,但生機並未了無。你看,每年清明,四野的人羣不是越來越洶湧了麼?墳前墓後,或彎腰除草,或低頭默禱,或促膝長談,或焚香祭拜。向山下望去,個個墳前都有人在叩拜。這是一個朝聖者的行列,整個民族投入其中。叩拜我們的祖先,這是傳統的信仰,中國的力量。清明節,它漂泊了幾千年,渡船泛舟在時間歲月的滄海間,告訴我們,斯人在黃土間等我們,除去雜塵,作番安頓。

這頓悟,令我喜不自禁。一柱香,虔誠拜倒,煙霧在山坡上彌散。

標籤: 週記 清明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qingming/kkyqv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