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清明節 >

【熱門】清明節見聞日記

【熱門】清明節見聞日記

很快一天又過去了,相信大家都有不少體會吧,是時候認真地寫好日記了。那麼日記有什麼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清明節見聞日記,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熱門】清明節見聞日記

清明節見聞日記1

清明節到,這是紀念先人的日子,也是掃墓的日子。

這天早上,我們早早地起牀,天上下着小雨,我們無話可説,只好踩着泥濘的山間小路一步一步地奮力向上攀登。經過一番攀登終於來到爺爺的墳墓,我們在場的人都情不自禁的流下淚。奶奶遞給我一根香,香不時向外冒煙,那香味是那麼濃重,讓我一下子聞到這樣的香味,馬上顯示出一副沮喪而又難過的樣子。我們手裏拿着香給爺爺鞠躬,表示我們對他的崇高的敬意。我拿起準備好的花籃恭恭敬敬地放在爺爺的墓前。花籃裏的花都是白色的,在幾片綠葉的襯托下,顯得更加莊重,肅穆。

爺爺走,不會再回來,我們能做的就是過的幸福美好,讓爺爺放心!

清明節見聞日記2

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兩千五百年的歷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節重節,因為清明及寒食節的日期接近,民間漸漸將兩者的習俗融合,到隋唐年間(581-907年)踏青掃墓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節又稱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七年級寒衣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説,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4月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20xx多年曆史。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借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清明時節的特殊氣氛。清明節還有許多失傳風俗,如古代長期流傳的戴柳、射柳、打鞦韆等,據載,遼代風俗最重視清明節,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已打鞦韆為樂,仕女雲集,踏青之風也極盛。

即使到現在,清明節祭祀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清明節的習慣是非常豐富有趣的,出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樂,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清明節到,我們全家人在一起,去祭祀祖先,祭祀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我們還買一些祭祀祖先要用的東西,比如:紙錢、香、水果、酒。我們從竹籃裏拿出祭品,把紙錢燒,用火點燃香,把準備好的酒與水果放在旁邊,然後放聲説:“爺爺,奶奶,拿錢來吧!”一定保佑我們家和萬事興。燒的紙錢像蝴蝶那樣飛起來。臨走時,我們在墳頂上培上幾鍬土,在墳旁邊栽上一棵樹,帶着輕鬆和慰藉離開祖先的墓地。

現在,每逢清明節的時候,我們這裏的老百姓依然保持着這裏的民風民俗,掃墓,踏青,盪鞦韆這些活動還在繼續。清明節是個獨具特色的節日。它講永遠流傳於世。

清明節見聞日記3

當寒冷的北風呼嘯離去時,春天就悄悄降臨人間。燕子在呢喃,黃鶯在歌唱,原野披上了綠裝,大地沐浴着春光,萬物生機勃勃,啊!又一個漂亮的春天。在這一個美好的日子裏,我們緬懷着對祖輩的思念之情,跟着爸爸去掃墓。

到了山上,我們先去祭祀大爺爺和大奶奶。

哇,來的人可真多呀!有嬸婆一家和爸爸兄弟一家。大家分頭做事,二位伯伯負責清除墳墓周圍的雜草,嬸婆、堂嫂在墳前擺上飯菜、水果等祭品,又倒酒,又點香。堂二姑、堂五姑及爸爸拿着冥錢紙,三五張做一疊的用石頭壓放在墳墓的四周。

等以上這些事情做完以後,大伯伯就開始點火燒紙錢了。於是,大家你一把我一把地拿過金銀元寶紙,將它投進火裏。火越燒越旺,嬸婆、伯伯口中不停地祈禱:“爺爺、奶奶啊,請你們老人家在天之靈,多多保佑子孫後代,平安健康,出人頭地,都有出息,讀書的將來考上名牌大學,賺錢的日後發大財……”。我也挺來勁,一次次擠進去,大手筆地投進冥幣,每一張面額都是500萬、1000萬什麼的。可今天風挺大的,我好幾次都被煙嗆着了。

一會兒功夫,冥錢燒得差不多了,大伯就燃放了一排鞭炮,表示祭祀完畢。嬸婆喊我們過去:“愛吃什麼隨便拿。”大家也確實有點餓了,都各自去拿自己中意的一份吃,堂哥吃魷魚,堂五姑吃花蛤,堂二姑女兒喝王老吉,我起先不想吃,經不住嬸婆、伯伯的客氣,勉強也吃了一根香蕉,最有趣的是爸爸,將油餅夾在光餅裏大口地嚼吃起來,嘴裏還説太好吃了。大家邊吃邊閒聊着。

吃完後,大人們開始收拾起剩下的祭品。

嬸婆挑着擔子,帶着她一家人下山先回去了。我跟着爸爸、伯伯、堂哥及堂嫂繼續上山,到爺爺奶奶墓那邊祭掃。正當起身要走的時候,不禁放眼山下,我這才注意到,漫山遍野此起彼伏的鞭炮聲不絕於耳,掃墓的人都在各自忙着。

不大一會兒,我們便來到了爺爺奶奶墓前,看見墓周圍草長得不少。記得兩年前奶奶去世時,我也來送葬,沒看見有什麼草。

祭祀開始了,整個儀式過程與剛才相似。完畢,又是放鞭炮,又是吃祭品。我發現,此時的祭品並不是先前祭祀大爺爺大奶奶的那一份。我有點好奇,就偷偷地問爸爸:“為什麼要準備兩份祭品呢?”爸爸回答説:“如果把人家吃剩下來的再給爺爺奶奶吃,那怎麼能行呢?”我覺得爸爸説得有道理,就點點頭表示理解。爸爸還問我墓碑上的字意思懂不懂,我説不懂,於是他又給我講解。

掃完墓後,我們就下山回家了。

清明節見聞日記4

我們奉化老家有句俗話説:“清明麻餈立夏團”。清明節一到,家家户户都要做麻餈。麻餈是清明掃墓的主祭品。每年清明節爺爺奶奶都會等着我們回去,全家人一起做麻餈。

早上,天一亮我就起牀了,我迫不及待地想去做麻餈。勤勞的奶奶一早就上山把艾草採好了,她把艾草焯好和蒸熟的糯米攪拌在一起,然後倒進一個大大的石臼裏。爸爸和爺爺一起搗,爸爸拿了個木杵用力搡,爺爺站在邊上一邊蘸水,一邊翻,父子倆配合得可默契了。不一會兒,糯米和艾草就合二為一變成了一個大大的青團了。最後終於輪到我了!等爺爺把艾草團一塊塊地擰下來,我就把它搓圓、壓扁,再撒上松花粉。一個裏青外黃,散發着濃郁清香的麻餈就這樣完成了!

清明節見聞日記5

“清明時節雨紛紛,家家户户上祖墳。”又到了清明節,我們一家又去山上掃墓。

來到山腳下,我一看,這車呀,人呀,多得跟看演唱會似的。我一邊爬一邊欣賞風景,看,映山紅都笑紅了臉,大樹們都長出了嫩綠的葉,好漂亮。很快我們就到了祖先的墳前,大人們都拿出祭拜祖先的菜和水果。我們一家人在那燒香拜祖墳,還幫祖先修理“房子”。

媽媽告訴我,在她小的時候,興的就是上墳的吃水果。每當清明節前的星期天,她們都會去祖先的墳前,祭拜祖先的時候,總會有人帶來各種貢品,順便就會分給她們吃一點,這對他們來説,就是的享受了。

清明節見聞日記6

今天是清明節,為了拜祭祖先,我們來到了墓前掃墓。大家知道為什麼要掃墓嗎?這是由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演習而來的。

古代的時候,人們就認為,清明節即起始於節氣。漢代劉安所着《淮南子》稱:“春分後加十五日指乙則清明風至。”這清明風至之時正值陽春三月,故有“三月節”之稱。後來,《歲時百問》一書曾做解釋:“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顯而易見,清明節是因它所處的時令,在光照、氣温、降雨等各方面俱佳而得名。後來,皇帝為了紀念忠臣介子,把這天叫做寒食節(也就是今天的清明節)。久而久之,清明節就成為了拜祭祖先的日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清明節我家也不例外,掃墓和拜祭祖先是今天很重要的任務,一大早,在外公外婆的號召下,我們向縣城的東南方向進發,我騎着自行車,飛快的到達目的地,鎖好車後,我們開始上山,大概由於剛下過雨,再加上山路是土鋪成的,因此格外濕滑,十分難走,一路上我的名牌運動鞋可遭殃了,被搞的"全身上下"都是泥土,可是,山上的景色還是不錯的,放眼望去,能看到連綿起伏的羣山,還能聽到潺潺的流水聲和清脆的鳥叫聲……經過了一段艱難的路途,我們來到了外公家的祖墓前,只見墓前有雜草叢生,不是去年剛剛清理過了嗎?此時,我腦海裏突然浮現出一句詩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草的生命力那麼強,僅一年的工夫就把整個大墓都遮蔽起來了,看來割草的任務很艱鉅,於是我拿出鐮刀去割草。我拿起鐮刀,就往野草用力的砍去,可是野草不但沒有被砍掉,反而我的手還被割出血來。父親看到這情景急忙過來教我割草,父親對我説:"割草先得把草摟緊,然後用力把草往下壓,然後再用鐮刀用力割,這樣才能把草割掉。於是,我按照父親教的方法去做,果然許多草都被我割掉了。在我和父親等人的努力下,終於把草割光了。我還幫助母親掃地,我們打掃了地,恭恭敬敬的擺上鮮花,然後打道回府。

今天清明節,雖然很累,但我很高興,學到了知識,用自己的勞動,表達了對祖先的懷念和尊敬,我想一定是很有意義的。大家想必也去掃墓了吧?不妨把你們的掃墓過程也告訴我吧!

清明節見聞日記7

時光如箭,又是一年的清明節,天上下着毛毛細雨。我和爸爸媽媽。姑姑開車回老家為爺爺掃墓。

在路上,我透過車窗看見挺拔在路旁的鑽天楊,灰白的身軀泛出淡綠色,枝頭吐出密密麻麻的芽苞,在濕潤的微風中輕輕擺動。嫵媚多姿的垂柳,飄起長髮,婆娑起舞。遠處綠油油的麥田一眼望不到邊。馬路上車輛川流不息,人們急匆匆的腳步,忙着去掃墓。踏青。

來到奶奶家,按照老家的風俗,奶奶在大門兩邊插上柳枝。我和爸爸。叔叔準備燒紙去給爺爺掃墓,路上三三兩兩的都是去掃墓的人。回來時媽媽已經做清明時大家都吃的韭菜盒子。

清明節是人們掃墓。寄託哀思的節日,我來年還要為爺爺掃墓。

清明節見聞日記8

今天是清明節,一大早,我就和爸爸、媽媽去給姥姥上墳。

到山上,看到有許多人都拿着鮮花和貢品,但沒看見有人燒紙。我很奇怪,上墳為什麼不燒紙呢?就問媽媽:“叔叔、阿姨為什麼不燒紙,卻放那麼多鮮花呢?”媽媽笑着摸着我的小腦袋説:“現在是防火期,燒紙會引起森林火災,鮮花獻給死去的`親人,同樣能代表我們的心情,這是文明祭掃。”

我晃着腦袋想想,原來是這樣啊!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清明節,它不僅表達我們對死去人的哀思,還預防森林火災的發生,這真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啊!

清明節見聞日記9

清明節即將的時候,我們週六、周天上學沒放假。我問媽媽這周為什麼這麼特殊,週六、周天要上課,連休息的時間也沒有。可是媽媽告訴我這隻上兩天學,其實週一、週二、週三要放三天假。我驚訝的哇一聲!媽媽説這下你高興吧。

我這三天假過的很好,第一天媽媽回老家上墳,家裏只剩我和爸爸,因為姐姐也去上學,其實那天我也不是沒課,而是課外興趣班。我早上起牀玩一會,就去上課,因為媽媽回老家上墳去,所以我和爸爸只好坐公交車去上課,上完課我和爸爸準備回家,正走着,爸爸告訴我今天的舞蹈課不上,而且爸爸還是笑着對我説,其實是真的。我以為是爸爸和我開玩笑,可是回到家媽媽正在看電視,我上完廁所,爸爸和媽媽在一起看電視,見媽媽還不着急帶我去上舞蹈課,我就問媽媽,什麼時候帶我去上舞蹈課呀!媽媽説,舞蹈老師生病,今天不去上課。原來爸爸説的是真話!

清明節這天,閒着沒事。媽媽帶我去公園尋找春天。

我們一走進公園就看到一棵茂盛的玉蘭花,滿樹白色的花朵爭相怒放,整個樹枝都被白色的花朵淹沒,就像一把打開的白色花傘一樣。

接着我們又被桃花吸引。玫紅色的桃花,鮮豔的不能再鮮豔。每一個枝頭都盛開着玫紅色的花朵,真有一種“千朵萬朵壓枝低”的感覺。引來許多遊客來賞花、拍照。在河邊背陰處,一株桃樹含苞待放。紅色的花苞像一顆顆紅色的珍珠掛滿枝頭,我更喜歡着滿樹的紅珍珠。

我們又去尋找櫻花,可它已經開敗。因為前幾天櫻花正盛開的時候下雨,美麗花朵被雨打下落滿地,鋪在地上就像給綠色的草地蓋一層粉色的被子,格外漂亮。

紫藤花,它很特別和其它花都不一樣,其它花是五個花瓣,只有紫藤花沒花瓣,它長的像洋槐花的果實一樣;它長的方式也很特別,其它花是長在枝頭,而它是樹幹上冒出來的一簇一簇的。這些一簇簇紫色的花把樹枝包裹的嚴嚴實實,像有人給樹枝穿上紫色的花衣服。

我還發現山坡上,大樹下有一種不知名的小草。它悄悄地在那裏生長,開出很小很小的藍色的花朵。遠遠望過去,藍色的小花朵像綠色地毯上的星星,星星點點的真漂亮呀!

我找到春天,春天在盛開的花朵裏,所以春天才這麼美麗!

清明節見聞日記10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節又到了,人們為死去的親人燒紙錢,在墳前擺上水果,祭拜親人和革命烈士。通過這樣的活動,寄託對遠去的親人思念。

在北京,祭拜革命烈士的人數不勝數。如不是革命烈士拋頭顱灑熱血,我們也不會過上如此安逸的生活。人們買了一束束菊花,放在革命烈士墳前,樹上系滿了黃紙條,那一張張紙條,寫滿人們對另一個世界親人的思念。我們要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好好學習,將來長大了做個對祖國有用的人。

清明節這天,天陰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真是“清明時節雨紛紛”啊!

清明節見聞日記11

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兩千五百年的歷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節重節,由於清明及寒食節的日期接近,民間漸漸將兩者的習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間(581-907年)踏青掃墓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節又稱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七年級寒衣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説,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4月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踏青)的好時候,因此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20xx多年曆史。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借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時節的特殊氣氛。清明節還有許多失傳風俗,如古代長期流傳的戴柳、射柳、打鞦韆等,據載,遼代風俗最重視清明節,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已打鞦韆為樂,仕女雲集,踏青之風也極盛。

即使到了現在,清明節祭祀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清明節的習慣是非常豐富有趣的,出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是由於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因此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樂,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清明節到了,我們全家人在一起,去祭祀祖先,祭祀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我們還買了一些祭祀祖先要用的東西,比如:紙錢、香、水果、酒。我們從竹籃裏拿出祭品,把紙錢燒了,用火點燃香,把準備好的酒與水果放在旁邊,然後放聲説:“爺爺,奶奶,拿錢來吧!”一定保佑我們家和萬事興。燒了的紙錢像蝴蝶那樣飛起來。臨走時,我們在墳頂上培上幾鍬土,在墳旁邊栽上一棵樹,帶着輕鬆和慰藉離開了祖先的墓地。

現在,每逢清明節的時候,我們這裏的老百姓依然保持着這裏的民風民俗,掃墓,踏青,盪鞦韆這些活動還在繼續。清明節是個獨具特色的節日。它講永遠流傳於世。

清明節見聞日記12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來了,我們全家人決定去掃墓。

一大清早,長輩們都在準備祭品。10點左右我們就出發了,很快車就在山的前面停了下來。媽媽告訴我這是太太公的墳。 由於早上下過雨,路很粘,很滑,我們就找了一根木棒當登山杖,走過一段泥濘的小路後,終於到了墓碑前。接着我們分工合作,一部分人拔草、挖土、蓋土,另一部分人把祭品擺上,接着我們就開始祭拜。我也在墳前鞠了三下躬,全部人祭拜好了,我們就回家了。

清明節見聞日記13

清明節到了,我跟媽媽都會到外婆的墳前給外婆掃墓。

當我踏上那個不知名的小山頭,看着藍天中飄過的幾朵悠悠白雲,感受着那拂過山頭上青葱的小草的微風,我知道我的外婆在這裏一定會開心。

外婆在我六歲的時候就死了,是四老之中最早走的一位,也是最疼我的一位;外婆的死讓我第一次懵懂的走近了死亡,也知道了葬禮是怎麼樣的。老老的房子裏,掛着一簾簾白白的帳子,到處都是哭聲,熟悉的、陌生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而外婆卻安詳地躺在棺材裏。於是,我莫名地就放聲大哭起來。不是因外婆的逝去而哭,因為我並不知道外婆再也不會起來了。我躲在母親的身後,瞅着躺在棺材裏的外婆,哭鬧了很久,很久。

死亡,總能讓人緬懷與逝者相處的點點滴滴。

記得小時候,外婆總愛揹着我到處走,走出那不大的小村,又走回來。沿路上,她不斷跟人們打着招呼,還不忘捎上一句:“這是我孫子。”隨即,便咧嘴笑了,滿臉的皺紋也就更多更深了。

晚上,在那間只點着一根發出微弱黃光的的蠟燭的小屋裏,我蜷在外婆的胳膊底下,感受着那温暖的體温。一牀被子下,我聽着外婆講那遙遠的故事。我很喜歡聽外婆講故事,雖然那時的我並不清楚外婆講了什麼。但那親切的帶着濃重方音的話語和那緩緩的語速,總能令我安然入睡。

小時候,我總不喜歡吃飯。於是外婆就對我説:“吃完飯,佛祖會保佑你的,會給你一塊糖吃。”我信以為真,麻利地吃完飯後,真的在飯桌上發現了一塊糖。那時的我,單純地以為佛祖是一個大好人,而且外婆跟他很要好,她還説佛祖會關心每個人。她自己就常常慷慨地施捨給走過這個小村、這間屋子前的乞丐,儘管會屢屢招來父母的數落與不滿。

外婆死前,摔了一跤,隨後又馬上爬起來。家裏的人都以為沒事,我也以為沒事。於是,我像往常一樣乖乖吃完外婆煮的飯,像往常一樣得到了一塊糖,也像往常一樣興高采烈地出去玩。當下午我回到家中,看見外婆安詳地躺在那張她常坐的躺椅上,手中還拿着那個伴隨她多年的扇子,我衝上前去,搖着她的手,以為她能像往常一樣醒來,再陪我玩。但是,無論我怎麼去搖外婆那隻發冷的手,也搖不醒她。於是我放聲大哭,哭聲引來了父母親,也引來了外婆的死訊。

每到清明節,當我登上那個不知名的小山,看着藍天,享受着微風,我總覺得外婆就坐在我身邊,靜靜地看着我,直到永遠……

清明節啊,清明節,總是讓我們這麼的思念親人!

清明節見聞日記14

清明節即將的時候,我們週六、周天上學沒放假。我問媽媽這周為什麼這麼特殊,週六、周天要上課,連休息的時間也沒有。可是媽媽告訴我這隻上兩天學,其實週一、週二、週三要放三天假。我驚訝的哇了一聲!媽媽説這下你高興了吧。

我這三天假過的很好,第一天媽媽回老家上墳了,家裏只剩我和爸爸了,由於姐姐也去上學了,其實那天我也不是沒課,而是課外興趣班。我早上起牀玩了一會,就去上課了,由於媽媽回老家上墳去了,因此我和爸爸只好坐公交車去上課,上完課我和爸爸準備回家,正走着了,爸爸告訴我今天的舞蹈課不上了,而且爸爸還是笑着對我説,其實是真的。我以為是爸爸和我開玩笑了,可是回到家媽媽正在看電視,我上完廁所,爸爸和媽媽在一起看電視,見媽媽還不着急帶我去上舞蹈課,我就問媽媽,什麼時候帶我去上舞蹈課呀!媽媽説,舞蹈老師生病了,今天不去上課了。原來爸爸説的是真話!

清明節這天,閒着沒事。媽媽帶我去公園尋找春天。

我們一走進公園就看到一棵茂盛的玉蘭花,滿樹白色的花朵爭相怒放,整個樹枝都被白色的花朵淹沒了,就像一把打開的白色花傘一樣。

接着我們又被桃花吸引。玫紅色的桃花,鮮豔的不能再鮮豔了。每一個枝頭都盛開着玫紅色的花朵,真有一種“千朵萬朵壓枝低”的感覺。引來許多遊客來賞花、拍照。在河邊背陰處,一株桃樹含苞待放。紅色的花苞像一顆顆紅色的珍珠掛滿枝頭,我更喜歡着滿樹的紅珍珠。

我們又去尋找櫻花,可它已經開敗了。由於前幾天櫻花正盛開的時候下雨,美麗花朵被雨打下落了滿地,鋪在地上就像給綠色的草地蓋了一層粉色的被子,格外漂亮。

紫藤花,它很特別和其它花都不一樣,其它花是五個花瓣,只有紫藤花沒花瓣,它長的像洋槐花的果實一樣;它長的方式也很特別,其它花是長在枝頭,而它是樹幹上冒出來的一簇一簇的。這些一簇簇紫色的花把樹枝包裹的嚴嚴實實,像有人給樹枝穿上了紫色的花衣服。

我還發現山坡上,大樹下有一種不知名的小草。它悄悄地在那裏生長,開出很小很小的藍色的花朵。遠遠望過去,藍色的小花朵像綠色地毯上的星星,星星點點的真漂亮呀!

我找到春天了,春天在盛開的花朵裏,因此春天才這麼美麗!

清明節見聞日記15

清明節,我和爸爸、爺爺……去老家祭祖。那裏天氣陰轉雨,但我還是要去。大家一上山就幹起活來。最先祭曾祖父,第二是高祖母,第三是曾祖母,最後是高祖父。告訴你們吧,我們的順序是從遠到近。

我們第一個工作是除雜草,第二個工作是殺雞,把雞的血倒在紙錢上。第三個工作是把紙錢掛在墓地旁。最後一個工作是拜祖。從上午10點多開始到下午3點多才完。祭祖的意義是:“懷念祖先,激勵後人。”在回來的時候,又下起了濛濛細雨,這讓我想起了爺爺叫我的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原來祭祖也可以學到這麼多知識啊!

標籤: 清明節 見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qingming/nlq3r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