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清明節 >

清明節的文章

清明節的文章

清明節的文章1

清明節即將的時候,我們週六、周天上學沒放假。我問我的媽媽這周為什麼這麼特殊,週六、周天要上課,連休息的時間也沒有。可是我的媽媽告訴我這隻上兩天學,其實週一、週二、週三要放三天假。我驚訝的哇了一聲!我的媽媽説這下你高興了吧。

清明節的文章

我這三天假過的很好,第一天我的媽媽回老家上墳了,家裏只剩我和爸爸了,因為姐姐也去上學了,其實那天我也不是沒課,而是課外興趣班。我早上起牀玩了一會,就去上課了,因為我的媽媽回老家上墳去了,所以我和爸爸只好坐公交車去上課,上完課我和爸爸準備回家,正走着了,爸爸告訴我今天的舞蹈課不上了,而且爸爸還是笑着對我説,其實是真的。我以為是爸爸和我開玩笑了,可是回到家我的媽媽正在看電視,我上完廁所,爸爸和我的媽媽在一起看電視,見我的媽媽還不着急帶我去上舞蹈課,我就問我的媽媽,什麼時候帶我去上舞蹈課呀!我的媽媽説,舞蹈老師生病了,今天不去上課了。原來爸爸説的是真話!

清明節這天,閒着沒事。我的媽媽帶我去公園尋找春天

我們一走進公園就看到一棵茂盛的玉蘭花,滿樹白色的花朵爭相怒放,整個樹枝都被白色的花朵淹沒了,就像一把打開的白色花傘一樣。

接着我們又被桃花吸引。玫紅色的桃花,鮮豔的不能再鮮豔了。每一個枝頭都盛開着玫紅色的花朵,真有一種“千朵萬朵壓枝低”的感覺。引來許多遊客來賞花、拍照。在河邊背陰處,一株桃樹含苞待放。紅色的花苞像一顆顆紅色的珍珠掛滿枝頭,我更喜歡着滿樹的紅珍珠。

我們又去尋找櫻花,可它已經開敗了。因為前幾天櫻花正盛開的時候下雨,美麗花朵被雨打下落了滿地,鋪在地上就像給綠色的草地蓋了一層粉色的被子,格外漂亮。

紫藤花,它很特別和其它花都不一樣,其它花是五個花瓣,只有紫藤花沒花瓣,它長的像洋槐花的果實一樣;它長的方式也很特別,其它花是長在枝頭,而它是樹幹上冒出來的一簇一簇的。這些一簇簇紫色的花把樹枝包裹的嚴嚴實實,像有人給樹枝穿上了紫色的花衣服。

我還發現山坡上,大樹下有一種不知名的小草。它悄悄地在那裏生長,開出很小很小的藍色的花朵。遠遠望過去,藍色的小花朵像綠色地毯上的星星,星星點點的真漂亮呀!

我找到春天了,春天在盛開的花朵裏,所以春天才這麼美麗!

清明節的文章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濛濛細雨隨着微微地寒風頑皮地從天空中滑了下來。

清明的雨,是那麼細,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有時密密的斜織着,像一塊無色的絲布;有時直往下掉,像一個個無色透明的降落傘快速地降落。

清明的雨,是那麼柔和,它像一眼靜靜流淌的清泉,輕輕地滋潤着大地。它又像一隻温暖的大手,温和地撫摸着樹葉、小草和花朵,所謂是“潤物細無聲”

清明的雨,是那麼快樂,它像一個個舞女,穿着透明的紗裙,旋轉着,跳着輕盈的舞蹈。又如同一個個頑皮的孩子,在雨中蹦呀,跳呀,同時變成了一朵朵晶瑩剔透的水花。不一會兒,街道上水淋淋的,好像一條條閃閃發光的緞子。

清明的雨,是那麼頑皮,一會兒跳到屋頂上,騰起朵朵銀花;一會兒蹦到路邊的積水裏,濺起一個個小水泡;一會兒又落在樹葉上,像一顆顆晶瑩透明的珍珠。

清明的雨,如同一位彈琴高手,撥弄着春天的弦,奏出了春天的歡樂,帶給大地一片生機。

清明節的文章3

清明節,我們一家人去白杜爺爺奶奶家上墳。午飯後,爸爸提議去挖筍,得到了我們一致贊同,於是我們一家人興致勃勃地出發了。

一路上,沿着蜿蜒的山路,看到茶樹上綴滿了鮮豔的花朵,紫金花虯滿了枝丫,卻不見一片綠葉,春風吹來,枝葉沙沙,花朵搖擺,真讓人陶醉!“找到筍苞了!”爸爸的一聲喊讓我想起了我此行的目的。我跑到爸爸身邊,看到爸爸正要揮鋤下去,但是光禿禿的路面上什麼也看不到呀!見我一臉疑惑,爸爸停住鋤頭,指着地面説:“筍在裏面呢,你看,這裏有幾條裂縫,就是被裏面想盡快出來的筍寶寶而頂破了的。”説着,揮起鋤頭,幾鋤下去,我果然看到了躲在裏面的筍寶寶!

於是我也迫不及待地學着爸爸的樣子滿地找筍。筍寶寶真調皮,跟我玩起了捉迷藏。聽着爸爸媽媽“這裏一個!”“又一個”的歡呼聲,我快要泄氣了。使勁地踢了一下,地面被刨起了一層土,忽然,我的眼睛被嫩黃的芽兒吸引住了!哇!是筍芽兒呢!“我也找到啦!”我歡呼雀躍起來。忙向爸爸要來鋤頭挖了起來。扒去旁邊的泥土,不一會兒,藏在泥土裏的筍寶寶露出了大半個身子。在爸爸的幫助下,胖嘟嘟的筍寶寶終於被挖了出來,我興奮極了!

這裏的筍真多,沒多久,我們滿載而歸了。想着晚上能夠吃到自己挖來的筍,心裏真是樂開了花呢!

清明節的文章4

今日是清明節,一個祭色已逝親人的日子。早上,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掃墓,途中,我發現原來車水馬龍的街道變得清淨了許多,馬路上的行人稀少並行色匆匆,平時隨處可見的的士今日也很少。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今年的清明也是細雨紛飛,讓人的心情無端多了幾分傷感。我們來到了花店,看到平時五彩繽紛的花店,今日幾乎都被樸素的黃菊花和白菊花所替代,我們買了一盆菊花,然後,我們就奔向目的地。

快到龍王山的時候,我隱隱約約地聽到了一串串鞭炮聲,原來,是一些掃墓的人放的,濛濛的細雨中飄着一些灰白色的煙霧,以及掃墓人給先人燃燒祭品後在空中的漂浮物。我來到龍王山以後,爸爸把花送到外祖母和外祖父墓碑旁,姨媽點燃了鞭炮,外婆也在燃燒祭品,點上蠟燭後,我們都要祭色磕頭。我聽見不遠處一些年紀大的人在一起談論自己兒時的趣事和父母健在時的情景,並不時傳來幾聲歎惜聲。外公、外婆也談着自己的爸爸媽媽健在的時候的事情,都在説如果現在老人還健在,可以過上多麼幸福的生活。

回家的路上,我看見停放着許多外地的車輛,媽媽告訴我,這些都是從四面八方趕回來祭祖的人的車。媽媽也跟我説起她兒時的事情,媽媽説:“當時,家裏不是很富裕,但是,媽媽總能夠從你的外祖母和外祖父手中吃到一些廉價的水果,還能夠得到一些零花錢,媽媽在當時算是很幸福的孩子。”説到這兒,媽媽有一些黯然神傷。雖然我沒有見到我的外祖母和外祖父,但我祝他們在天堂過的幸福安逸!

清明節的文章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清明》是大家從小就開始背的一首詩,相信大家已經對這首詩再熟悉不過了。清明時節是祭祖、掃墓的節日,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其中之一。

清明時節也叫踏青節,並且大多數人都會在這一天回到家鄉去掃墓、祭祖。關於清明時節的起源,還有一個傳説呢!據説清明時節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也仿效,在那一天祭祖掃墓,慢慢的就成為了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時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因為時間關係,所以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了清明時節。一般是在新曆的四月五日。

清明時節大約始於周代,到現在已經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温就升高,正是春耕播種的好時節,以前還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諺語。

清明時節的習俗有很多,其中有掃墓:清明時節的時候掃墓,就是對祖先的思敬。按長期形成的風俗習慣,以前,北京人大多數都在清明時節掃墓,但祭掃儀式並不在清明時節的當天,而是在臨近清明的“單”日舉行。傳説,只有僧人才在清明當天祭掃墳塋。也有插柳:因為有一句古話是這樣説的“有心栽花花不成,無心插柳柳成蔭。”據説,插柳的風俗,是為了紀念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檐下,可以預報天氣。除了這些習俗,清明時節的習俗還有很多。

清明時節不僅是一個傳統節日,它也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活”文化遺產。“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清明節的文章6

清明時節,細雨紛紛,望着窗外陰沉的天空,我忽然想起了已因病故去十多年的戰友魏慶,在這個祭奠逝者亡靈的節氣裏,帶上幾柱清香,一壺濁酒,來到城牆邊魏慶的墓前,我的思緒立即飛回到八十年代末與魏慶朝夕相處的那段軍旅歲月。

魏慶原本有一個條件優越的家庭,父親是某企業廠長,母親是原江陵縣實驗幼兒園幼師,但出於對軍營生活的嚮往,正讀高中的他毅然報名參軍,在我們同去的江陵籍戰友中,他是最小的一個,看上去還是一個稚氣未脱的.大孩子。魏慶性格開朗,活潑好動,由於受當幼師的母親的影響,他的愛好非常廣泛,下棋、打球、畫面、舞蹈樣樣都能來上幾下子,在火熱的軍營中,是一個典型的活躍分子,説起來他還是我的圍棋棋友呢!每逢節假日,我們幾個愛好圍棋的同鄉戰友便經常在一起切磋棋藝,以此來消磨寂寞的時光,下得久了,當然難免也有下了臭棋吵着要悔棋的時候,甚至有時還互不相讓爭得臉紅脖子粗,但過後大家好象什麼也沒發生一樣。畫畫也是魏慶的拿手好戲,他特愛臨摹一些名家的佳作,什麼鄭板橋的竹、齊白石的蝦、徐悲鴻的馬他都臨摹得頗有幾分神似。最令人叫絕的還是他的舞蹈,那時正流行跳霹靂舞,在與地方的聯誼活動中,魏慶精彩的表演、優美的舞姿常常博得觀眾陣陣的掌聲和喝彩聲。

時光很快進入到我們入伍的第二年秋天,一天下午,正在操場上打球的魏慶忽然昏倒在地,鼻腔內血流不止,經送到駐地附近的解放軍一二五醫院檢查,發現患的是可怕的白血病,隨後雖然經過了長達一年的住院治療,但無情的病魔仍然奪去了他年輕的生命。在他住院期間,我們這些同籍的戰友多次到醫院去看望過他,治療中強烈的副反應使他頭髮脱落、全身浮腫,當驚聞他不治身故的噩耗時,大家都十分悲痛,從家鄉江陵連夜趕到部隊的魏慶的父母捧着兒子的骨灰更是肝腸寸斷、五內俱焚。

魏慶走了,帶着對生命的渴望、對人世的眷念,匆匆地離開了這個世界,生命的年輪永遠停留在他十八歲的這一年,留給戰友和親人的只有不盡的追憶和綿綿的思念

灰濛濛的天空中,小雨仍然如訴如泣的下着,彷彿在為年輕的生命唱着輓歌;墓地旁,靜靜的護城河流淌得是那樣的緩慢,彷彿承載不了這人世間生離死別的巨大傷痛;潔白的招魂幡在風雨中不停的搖曳,似乎正在招手呼喚魂兮歸來。

魏慶:安息吧!戰友們有空會常來看你的!

清明節的文章7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這一天,人們都要去祭拜祖先,緬懷故去的親人。

今天,我們全家人起了個大早,四月的天好像娃娃的臉,説變就變,前幾天還晴空萬里,今天卻下起了濛濛細雨,夾雜着一陣陣涼風的侵襲,讓人感覺到了初春的寒意。我們的車子被籠罩在雨幕中,一路上,人流和車流交織在一起,行進變得十分困難。我想起了詩人杜牧的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應該是老天的特意安排,讓人們在憂傷肅穆的氛圍中去祭拜祖先,緬懷故去的親人。

不知不覺就到了老家,奶奶親手做好當地著名的特色小吃—薄餅。我們勿勿地吃完午飯,全家人有的扛鋤頭、有的拿掃把、有的拿供品……浩浩蕩蕩地出發了。來到山腳下,山上已人山人海,給光禿禿的小山裝飾得五顏六色,給死氣沉沉的小山添加了幾分姿色。

我們踏着路上的荊棘,順着泥濘的小路來到了太公、太婆的墓前,爸爸拿起鋤頭整理了四周的雜草,奶奶把早已經準備好的供品擺在太公、太婆的墓前,插上花、點上香,爺爺突然從衣兜裏拿出一瓶酒,並把酒倒在三個酒杯裏,因為太公生前就喜歡喝酒。我拿出紙錢貼在他們的墓前,有一萬的、一百萬的、一億的、十億的、一百億的……媽媽對他們説;“別搶、別搶大家都有”。我在心裏默默地為他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的那一邊也能好像我們一樣快快樂樂地生活着。最後我們在他們的墓前鞠了三個九十度的躬。

這時,爸爸點燃鞭炮,我們在瀰漫的煙霧中結束了今天的掃墓。

清明節的文章8

清明節快到了,學校領導為了對同學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經商定在清明節的前一天下午,七年級年段全體同學與各班班主任及學校部分領導一起步行到下莊去掃烈士紀念碑。

消息一傳開來,各班都忙開了。扎花紙一買到,同學們都主動而又認真細緻地用自己的雙手扎出一朵朵豔麗的花朵,還對花圈進行了一番設計與裝飾。

期待的日子到來,這一天下午,細雨濛濛,果然是“清明時節雨紛紛。”同學們都早早地來到了學校。兩點半的時候,全體同學都來到了操場,排好隊伍,各班的班長手持班旗,一些同學託花圈,一支雄壯的隊伍就向下莊進軍了。

路上,濛濛的細雨不住地打飄在同學們臉上,大家仍排整齊的隊伍向目的地前進。

三五里路後,終於到達下莊烈士紀念碑前。一塊高大的石碑豎立,上面刻三位革命烈士的名字,依次是:張温淳、張清水與張百鈞。校團委副書記發表講話後,黨委書記黃老師給全體同學講了三位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蹟。原來張温淳與張清水是親兄弟,他倆都是在菲律賓抗戰時被敵人抓去的,逼迫他們説出黨的機密,而他們面對各種毒刑拷打,臨死不屈,最後英勇犧牲。張百鈞則是在從菲律賓回到中國參加抗日戰爭時壯烈犧牲的。

聽完黃書記的講解之後,全體同學在哀樂聲中默哀三分鐘,此時同學們的心都無比沉重,感到很悲傷。各班派出了代表在三位烈士紀念碑前獻上同學們親手做的花圈。這代表對烈士們的一份心意,代表對烈士們的敬仰,代表對烈士們的沉痛悼念!

在一片荒草叢中,豎立一塊不顯眼的石碑,可這石碑卻閃爍革命烈士的光芒!如果沒有革命烈士們拋頭顱,灑熱血,能換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嗎?我們應當努力學習,長大後為祖國出一切力量!

清明節的文章9

清明時節雨紛紛。

又就是一年一度的清明時節,細雨紛飛,擾人心。

時時期盼着在清明節裏,能回去為母親掃墳,但就是這天,一股強大的力量,一下子打消的回家的念頭。可能就是孩兒的不孝,但還沒想起發生過的事,淚水就會和着心雨,伴着這些年來的酸楚一齊飄滿了我的天空!

觀景而思,歎流年如水。

駐足在人生大學階段,凝視着這樣一種快樂而完美的風景,憂歎着失去與殘缺,靜思着擁有與夢想,驀然回首,慨歎之餘,竟又欣逢着自己的童年時光。而一旦轉移視線,卻今非昔比。

當沐浴着那些飄來的淡淡雨滴,心好痛好痛,那清冷的雨啊,能沖刷掉我心中的苦澀的淚水嗎?

二零零年裏,那年,那月,母親悄悄地走了,就這樣走了,時光匆匆,離別如夢。我告別的鄉土,背起了人生的行囊,於異鄉求學,當汽車開動的瞬間,我潸然淚下,那時我十四歲。

漸漸地,夢想中的童年,嘮叨、可親、可敬的記憶,已就是漸去漸遠了。

八年了,媽,你明白我多想你嗎?你明白我這一路上受了多少傷,流了多少血嗎?你明白,我一路走來,沒有人能真正明白我的感受嗎?

繁瑣的心事,無人問起,無人關心,也無人訴説;我一路上,迎着風、冒着雨,遍體磷傷,卻只能自己悄悄地收藏,靜靜地療傷!

如果您在我的身旁,我就不會如此的孤單、無助,不就是嗎?您就會細細地品讀着我的心事,就會靜靜地傾聽我的故事,和我一同分憂解悶,不就是嗎?如果您在的話……

我想了好多好多的如果,卻永遠也無法實現,仔細想想,我還就是多麼的天真、幼稚啊……

以前,也天真地想過,小時候,母親為我擋風遮雨,長大了,我也要為母親撐起一片藍天,只可惜,眼前的一切早已物就是人非了。

媽,我心中默默地祝福你,雖然這個清明節沒能回去看你,但我相信,你能明白孩兒的感受,我不想流淚,就是因為我長大了,男兒有淚不輕彈,可我不能不想你,不能不悲哀。

這個清明節裏,雨好淒涼,風好冰寒……

清明節的文章10

3月30日的晚上,老爺爺(爸爸的爺爺)去世了,按照農村風俗,三天後出殯。

在4月2日清明放假的第一天,早晨6點30分,親戚們齊聚在老爺爺的靈堂前。大家身穿孝服,腰間繫一根稻草繩,手拿竹棍。女的頭戴白巾,男的頭上則多了一個三角帽。出殯儀式正式開始,靈柩被抬出了屋外,我們便按輩份依次跪好。村裏的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輩,開始念悼文,講述了老爺爺一到八十六歲的生平事蹟。幾分鐘後,我的膝蓋疼痛起來,便一屁股坐在地上。十幾分鍾後,大部分的人由雙膝變成單膝跪地,老爺爺的兒女還在彎着腰,低着頭,規規距距地跪着。爸爸跪在爺爺後面,豆大的汗珠順着他的臉頰流下來,頭上的白巾和衣服濕透了,也顧不上擦。半個小時後,悼文唸完了。我迫不及待地站起來,一條白布從隊伍的前頭傳到後頭,大家左手拿着白布,緩緩地往前走。手拿花圈的走在前面,舞龍、舞獅隊在後面。在一塊空地上,老爺爺的靈柩被放下來,爺爺奶奶們便又跪着。舞獅隊開始表演啦!兩隻“獅子”一會兒跳得比樹還高,一會兒又趴在地上嬉戲,行人都紛紛停下腳步觀看。有些親戚將零錢扔到空地上,“獅子”馬上張開“血盆大口|”,把錢吞了進去。七爺爺手拿百元大鈔在頭頂搖晃,“獅子們”反應迅速,一口就“吃掉了”。舞龍隊出場了,它們使勁擺頭甩尾,看得我眼花瞭亂。表演結束後,隊伍繼續前行。

走了大約一半的路程,我們被告知取下腰間的稻草繩,丟掉手中的竹棍。十點左右,終於來到了目的地—一座小山。靈柩停放在一個長方形的大坑旁,裏面放滿了稻草和紙錢。一位叔叔點燃了稻草和紙錢。我們在老爺爺的墳前燒紙錢,做揖。這時,一位老態龍鍾的老奶奶提着一小桶米飯,給每人舀了一小勺。剛開始,我還不想吃,奶奶説:“這是風俗。”我就一口把米飯吃了。我們又來到老奶奶的墳前,燒紙錢,做揖。這時,奶奶遞給我一根樟樹枝,再三叮囑回去以後,要把樟樹枝放在老爺爺的廚房裏。我和媽媽、姑姑們往回走,爸爸和爺爺們留下來安葬老爺爺。中午一點半,老爺爺門前的空地上擺滿了桌子,到處都是人。聽奶奶説,有78桌呢!吃飯的時候好不熱鬧!

今年的清明節,讓我感受到了農村那不一樣的風俗!

清明節的文章11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 清明節掃墓這是因為寒食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清明節,民間忌使針,忌洗衣,大部分地區婦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門前灑一條灰線,據説可以阻止鬼魂進宅。 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公曆的四月五日,但其節期很長,有十日前 八日後及十日前十日後兩種説法,這近二十天內均屬清明節。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榼,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其實,掃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後的事。到唐朝才開始盛行。《清通禮》雲:“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並相傳至今。

清明節的文章1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來到了,我決定遠離城市的喧鬧,到鄉下踏春去。

天空飄着濛濛細雨,四周籠罩着一片輕紗一樣的煙霧之中,清新,水潤,如畫般的美麗。我徒步走到近郊,迎接我的第一道風景線是一大片一大片的金色的油菜花,那金黃的小臉、高挑纖細的身材,她們搖曳着身子,就像是熱情的主人迎接遠方客人的到來,天空中落下來淅淅瀝瀝的小雨點,如晶瑩的珠子滾落在油菜花的花瓣上,油菜花欣然接受着春雨的滋潤,變得更加惹人喜愛,風中飄來那沁人心脾的清香,讓人覺得心曠神怡,流連和沉醉在鵝黃色花的海洋之中。

油菜花的邊上還有一些蠶豆花,雖然沒有油菜花那樣的熱情,但表現出的是一種紫色的幽靜,花瓣上的黑點點,好像是一雙雙機靈的小眼晴,喲,這兒還長了一些青青的艾草(人們又叫它艾青、蓬蒿、草頭),這可是做清明糰子必不可少的材料啊,摘下一株,放到鼻前,清香四溢。呀,我要多采點回家做青團,品嚐一下“清明”的味道。

我徜徉在雨中的田野,眼前出現了一個池塘,池邊那粉的桃花和綠的垂柳,還有一羣鴨子,有的悠然自得地梳理羽毛,有的搖搖擺擺地散着步。看到這片恬靜的景象,一時興起,學起了狗叫,鴨子們鎮定自若,沒有一點驚慌,反而引出邊上農舍中的兩隻狗,朝我拚命的狂吠,我不禁和它們一起汪汪對叫了起來,好不熱鬧。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今年的清明踏春,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明年的清明,我還會如約而來。

清明節的文章1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好象是專為有些清明祭祖掃墓人心情的寫照。關於清明節之際掃墓,在我們鄉村很看重,但也有不三不四的説法:或曰攀龍附鳳,或曰裝腔作勢,或曰譁眾取寵,或曰故弄玄虛,或曰弄虛作假……眾多掃墓活動中雖有我不恭維的情形存在,但我認為不能以偏概全,總體不失為一種民族文化傳統,至少是一方民俗,有她的積極意義之所在。

清明節也是家族眾人相聚的一次機會,在掃墓途中和掃墓勞動當中,可以緬懷先輩的不朽功德,復憶先人的感人事蹟,激發家族親情和諧,增強向心力;掃墓活動中也可分析先人之過,因為前車之鑑可以為後事之師;掃墓活動中可以梳理後人踐行先人遺願情況,小結成果和不足;掃墓活動中可以回憶先人的音容笑貌和做人處世風範,提高自己思想道德水平和服務社會能力;掃墓活動中可以反省自己尊老愛幼言傳身教行為……當然世上沒有後悔藥,所以既是戀死人更要顧活人,追求佛祖不如敬活佛。昔時賢文上説:父母公婆是活佛。另外,爬山涉水野外掃墓也是一場艱辛勞動的體驗,眾多先人就是靠艱辛勞動養活一代又一代,如今還有不少今人靠艱辛勞動過日子,併為社會做貢獻。我掃墓的心情從來還真輕鬆不起來。

與年節和常日相比,我們家鄉掃墓祭品的特點是必有清明包子。清明包子的包皮用清明菜摻搓糯米漿,包芯以春筍、臘腸、豆腐為主料。清明菜的枝、葉長滿白色綿毛,喻有“孝”意;整個包子喻意:真心腸盡孝道。大多嫌糯米食的人不嫌清明包子,糯米食中我唯一喜歡吃的也就是清明包子了。我們這裏把一個人清明包子吃得多些比作年長些,或經驗多些,或腦筋足些,或能力強些。人年長一歲,自然多吃一年清明包子;世人多吃一年清明包子,就多經了一次掃墓的益處,自然德和才諸多的方面都多長進一年。

活人住房方便即可,不必豪華;先人之墓有人祭掃則行,不必排場。先人之墓無人祭掃,則會被荒野淹沒,墓主人和其後人則會被人瞧不起,或被視為墓主無後。先人墓成後數年無人祭掃,或一直無人祭掃,變成了荒野,不能夠説一定是墓主無後,倒是墓主後人或多或少會被人瞧不起是真的,也是自然的。希望年年的清明節之際,世人能花一點時間虔誠、文明地掃墓,使大好河山的清明花、文明花更加燦爛。

清明節的文章14

清明節這天,我們一家人去窯上水庫旁邊的山上給爺爺掃墓。

走在山路上,可以看到因為天氣乾旱而枯萎的莊稼,土地裂開大嘴,乾硬得像石頭。曾經葱葱蘢蘢,開滿各種各樣色彩繽紛的野花的山上,現在只剩下雜亂的乾草;往日碧波盪漾的水庫,如今像一個淺淺的水塘。火辣辣的太陽曬得我們睜不開眼睛,而往年的清明卻下着綿綿細雨,還有一絲寒意。到了墓地,我驚訝極了,怎麼往年墳墓周圍長得又高又壯的杉樹,今年卻乾枯得無精打采了?深深的雜草已沒有了往日的勃勃生機。我們不能像往年一樣點香燒紙祭奠爺爺,因為由於天氣的乾旱,樹木都乾枯了,如果在這種情況下點火,無疑會造成森林火災,我們剷除了墳頭上的雜草,把周圍打掃得乾乾淨淨,還給爺爺獻上了鮮花和果品。

今年因為西南地區出現近明朝以來最嚴重的一次乾旱,所以這次我們掃墓時沒有看到綠瑩瑩的草地,沒能欣賞到五顏六色的野花,也沒有感受到鬱鬱葱葱的森林氧吧。媽媽説,現在全球的氣候變暖不是好事情,其實是大自然對不愛護環境的人類的報復。

清明節的文章15

今年,我因今年有時間回鄉下,要回去拜山!苦惱的我完全沒回鄉下拜山的興趣,可爸逼着我不得不去。

叔叔阿姨們踏着艱難的步伐登山拜祖。我左手提着用雪碧瓶裝着稀稀的白粥,右手提着一大袋白饅頭。山中瀰漫着白白的霧水,還不時下起濛濛細雨。因為腳下的路是黃泥路,一下雨就特別的滑,所以要特別小心的行走。大馬虎的我,大人們還沒説完,我一腳才進的泥坑裏頭,白色的回力鞋全都變成了黃色。

這天我可真倒黴,還沒拜完第一座墓就摔了一跤,差一點就扭到腳!走了半個多鍾,終於來到了第一座墓。我鬆了一口氣,但一轉完彎,眼前是一片莽草,有差不多2米高,我開始急了説:“這可怎麼辦,沒法過了!哎~”叔公大聲説:“小的跟在大人後面,中年人拿着鐮刀走在前面,你也要拿着鐮刀來隔斷這些草!”“啊?我也要啊!”我埋怨起來。“當然了,這你都15歲半了,都快成年了,當然要乾點東西啦,不用幹就有東西的嗎?”叔公怒氣地説。我無奈地抽起鐮刀,左一刀右一刀地死命砍。終於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開出了一條小道,這小道僅容一人通過。來到了墓旁,我這張報紙終於派上了用場,我用來鋪在地上作我的私人座椅。

突然,我覺得全身癢癢的,我撓了撓背又撓了撓大腿,全身被我撓得通紅。我告訴了大人,大人幫我翻開衣服,一開背上一點一點的大紅點。我問:“這是怎麼回事?怎麼會這樣?好癢啊!”“肯定是這些紅螞蟻剛爬上去的,你沒感覺到嗎?”我苦惱的説:“我以為是流汗沒理它。原來是紅螞蟻爬上了我的背部。哎呀,這可咋辦啊?”等一等下山再找藥塗一塗吧!沒辦法了。誰叫你不注意啊,自己找來煩!”我低下頭,淚水一滴一滴滴在泥土上。

到了下午,我終於下了山。我的媽媽馬上找了風油精來給我擦上。媽媽一邊擦一邊説:“你看,不讀好書以後就是這樣,過着這種難熬的生活,叔公他們天天下田幹活,背都快要裂開的程度,若是你,早就頂不順啦!看你不好好讀書,以後不準再任性了。想幹啥就想幹啥,不顧後果。知道嗎?”我懺悔的説“哦!我以後再也不要這麼任性了,一定要考好會考,將來就不用幹粗活了。”

在這次的拜山過程中,我親身體驗了一番,我深感後悔。農村的生活不是一般人能夠熬過的,需要有頑強的毅力。如果不想這樣,一定要好好讀書,搞好學習。雖然幸苦這十幾年,但將來幸福卻是一輩子。

標籤: 清明節 文章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qingming/reo7d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