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中秋節 >

中秋節活動作文2篇

中秋節活動作文2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秋節活動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秋節活動作文2篇

中秋節活動作文1

前幾天我參加了一場“月滿中秋,情繫魯中”的親情幫教活動,雖然我們面對的是服刑人員這一特殊羣體,但我還是被活動每一個感人的瞬間所打動,尤其是見到他們因難得的團聚喜極而泣的時候,我的雙眼也禁不住濕潤起來。

不單單是這一特殊羣體,即便是我們這些生活正常的人,有時因相聚又不能聚,又經歷過多少次月圓而人未圓的無奈和困惑呢。

幼時我在鄉下老家過節的所有印象中,除去春節人們要為此殺豬宰雞、裁剪新衣服備年貨而顯得隆重外,其他大部分的節日都是在農忙中匆匆度過的。好在無論多忙,清明節煮幾個雞蛋,端午節包幾個粽子,中秋節買上幾塊兒酥皮月餅,母親還是記得的。記憶最深的便是中秋節,我們一家都會團坐在院子裏,孩子們都會分得一塊圓圓的月餅,一邊十分珍惜地品嚐着,一邊聽父親講月宮裏嫦娥和月兔,吳剛和桂花樹的故事,聽得入迷時竟忘記吃手中的月餅了。

如今我離開家鄉已近三十個年頭了,而這將近三十多年的記憶裏,我又和自己的父母一起度過幾箇中秋節呢,不應該是忘卻,怕是少得連自己都無地自容了。每每見到日漸衰老的父母,我也曾暗自下決心一定得陪二老多過幾個節日,但最終還是未能如願。前幾年,父親突發急病撒手人寰,這已經讓我着實體會到“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痛楚,何況母親曾經歷了老年喪女的悲痛,晚年又經歷了喪夫的打擊,加之創業失敗的哥哥遠走他鄉,身體和精神上已經大不如從前。好在母親生活自理的能力還有,寧願自己孤獨着也不願離開她鄉下的家,唯一的藉口便是,只要這個家在,你們才能找到回家的路,您的父親才能回家像模像樣地過箇中秋節。

在外地求學的時候我也有過一次記憶深刻的中秋節。記得那是一個星期天,我去探望處在同一個城市另一所學校的朋友。由於我們都來自農村,且平時不斷有書信往來,相互之間已然是無話不談的老朋故友。雖然是提前約好的,但朋友對於我的第一次造訪,仍顯得十分興奮和熱情。朋友先是請我在學校附近的影院裏看了場電影,散場後順便領我到市場買了些水果,説今天正趕上中秋節,咱們得好好慶祝一下才是。看來我是的確疏忽了,而這湊巧的緣分令自己也是異常地興奮。我們一塊兒來到位於學校附近的西山上,選一塊有綠蔭遮蓋的草地,將洗過的水果一股腦堆在鋪好的報紙上,兩個人席地相向坐定後,一場令我終生難忘的別開生面的中秋節慶祝活動,將我整個身心的愉悦都推向了極致兒。

可現在呢,哪年的中秋不賞月,哪些的記憶又曾隨風搖起呢。而所謂生活中我們想要追求的那種快樂和幸福,不就像這次特殊幫教會上自己親臨目睹的,同家人能常相守,同老友能共相知嗎。

作者:趙自鵬

中秋節活動作文2

夜幕像一層黑色的紗級,被看不見的温柔的手悄悄地把它罩在剛沐浴過陽光的大地上。不一會兒,還是那雙無形的手。托出了又大又圓的月亮,就象一隻晶瑩無瑕的玉盤,掛在黑暗的天幕上。從窗口向外望去,皎潔的月光在地上灑了一層銀箱,柔和的光線清晰地映出了楊柳窈窕的倩形和松樹挺拔的英姿。除了頑皮的星星拚命在空中眨眼和淘氣的'夜風偶而搖動樹枝,誰也不來打攪這中秋月夜的寧靜。我輕輕地生怕驚動了誰似地打開了窗户。深深地吸了一口清涼的空氣,如醉如痴地望着這瑰麗的景象。這一切是多麼美好,多麼恬靜啊,平日我總以為。詩意”這兩個字很空幻抽象,是虛無縹渺,難以捉摸的,此刻,我忽然意識到。自己不正處在一種充滿“詩意’,令人心曠神怡的境界之中嗎?

“各位聽眾,今夭晚上是中秋佳節,讓我們在這良辰美景中共同欣賞一首宋代偉大文學家蘇東坡的詠月詞吧裏”一個眾潘音員熱情親切的聲音驚醒了我,原來是妹妹打開了收音機。我起先很有些掃興,心裏埋怨妹妹把我好不容易悟到的“詩意。趕跑了。但男播音員抑揚頓挫的朗誦聲,很快又把我帶進了一個新的意境。‘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闊,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户,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娣娟。”這首久負盛譽的水調歌頭是蘇軾為官密州時,在中秋佳節時寫的。作者在字中説:‘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當時作者與王安石政見不和,由於社會環境和政敵的壓迫,他自請外調,為官密州。此時他的妻子已經亡故,他和弟弟“小蘇”—蘇轍又相去萬里。多年不見。因此作者在中秋之夜,借酒澆愁之時觸景生情。寫了這首詞,以排遣自己政治上的失意和滿腹的愁思。但作者在抒發無可奈何的感情和鬱積內心的深重痛苦之後,又向讀者展開了一個,乘風歸去”“瓊樓玉宇”的高潔的理想境界,及對這境界的嚮往與追求。最後兩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娣娟”又表現了作者放達開朗的情懷,”使自己從痛苦中解脱出來,令人感到一種發於肺腑的手足之情。作者對理想的不倦追求和真摯飽滿的手足之情,正是“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的原因。正是這首詞光照千古感人至深的原因。然而由於所處的時代,作者終究逃不出歷史和階級的侷限。這首詞所表現的個人痛苦的感情,以及對“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飛‘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的悲歎與感慨,都集中地反映了這種侷限性。這首詞欣賞完了,但我卻動了一個念頭,想看看古人們詩詞裏的月亮是怎麼樣的。於是我搬出書本,津津有味地翻起來。

標籤: 中秋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zhongqiu/01nwj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