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生活範例 >評論與鑑賞 >

名家評論春江花月夜

名家評論春江花月夜

胡應麟曰: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流暢婉轉,出劉希夷《白頭翁》上,而世代不可考。

名家評論春江花月夜

王世懋曰:句句以春江花月粧成一篇好文字。

唐汝詢曰:此望月而思家也。言月明而當春水方盛之時,隨波萬里,靡所不照。霜流沙白,狀其光也。因言月之照人,莫辨其始。人有變更,月長皎潔,我不知為誰而輸光乎?所見惟江流不返耳。又睹孤雲之飛而想今夕,有乘扁舟為客者,有登樓而傷別者,己與室家是也。遂敍閨中悵望之情,久客思家之意。因落月而念歸路之遙,恨不能乘月而歸,徒對此江樹而含情也。

鍾惺曰:淺淺説去,節節相生,使人傷感。未免有情,自不能讀,讀不能厭。……將春江花月夜五字煉成一片奇光,分合不得,真化工手。 ——《唐詩歸》卷六

譚元春曰:春江花月夜,字字寫得有情,有想,有故。

陸時雍曰:微情渺思,多以懸感見奇。 ——《唐詩鏡》九 盛唐卷一

周?曰:語語就題面字翻弄,接筍合縫,銖?皆稱。伯敬雲“淺淺説去,節節相生,使人傷感,未免有情,自不能讀。讀不能厭。”誠哉斯言也。 ——《刪補唐詩選脈箋釋會通評林》七言古詩,盛唐二 黃家鼎曰:五色分光,合成一片奇錦。不是補天手,未免有痕跡。

王夫之曰:句句翻新,千條一縷,以動古今人心脾,靈愚共感。其自然獨絕處,則在順手積去,宛爾成章,令淺人言格局,言提唱,言關鎖者,總元下口分在。 ——《唐詩選評》卷一

沈德潛曰:前半見人有變易,月明常在,江月不必待人,惟江流與月同無盡也。後半寫思婦悵望之情,曲折三致。題中五字安放自然,猶是王、楊、盧、駱之體。 ——《唐詩別裁》卷五

管世銘曰:盧照鄰《長安古意》、駱賓王《帝京篇》、劉希夷《代悲白頭翁》、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何嘗非一時傑作,然奏十篇以上,得不厭而思去乎。非開、寶諸公,豈識七言中有如許境界。何大復未之思也。 ——《讀雪山房唐詩抄》卷八,七古凡例

王堯衢曰:此篇是逐解轉韻法。凡九解:前二解是起,後二解是收。起則漸漸吐題,收則漸漸結束。中五解是腹。雖其詞有連有不連,而意則相生。至於題目五字,環轉交錯,各自生趣。春字四見,江字十二見,花字只二見,月字十五見,夜字亦只二見。於江則用海、潮、波、流、汀、沙、浦、潭、瀟湘、碣石等以為陪,於月則用天空、霰、霜、雲、樓、粧台、簾、砧、魚、雁、海霧等以為映。於代代無窮乘月望月之人之內,摘出扁舟遊子、樓上離人兩種,以描情事,樓上宜月,扁舟在江。此兩種人,於春江花月夜,最獨關情。故知情文相生,各各呈豔,光怪陸離,不可端倪,真奇制也。 ——《唐詩合解》卷三

春江花月夜書法藝術王?運曰: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調,孤篇橫絕,竟為大家。 (陳兆奎按:《春江花月夜》:蕭楊父子時作之,然皆短篇寫興,即席口占。至若虛乃擴為長歌,?不傷纖,局調俱雅,前幅不過以撥換字面生情耳。自“閒潭夢落花”一折,便縹渺悠逸。)李賀、商隱,挹其鮮潤;宋詞、元詩,盡其支流。宮體之巨瀾也。(陳兆奎按:昌谷五言不如七言,義山七言不如五言,一以澀煉為奇,一以纖綺為巧,均思自樹一幟。然皆原富體。宮體倡於《豔歌》、《隴西》諸篇。子建、繁欽,大其波瀾;樑代父子,始成格律。相沿彌永,久而愈新。以其寄意閨闥,感發易明,故獨優於諸格。後之學者,已莫揣其本矣。) ——《王志》卷二,《論唐詩諸家源流》附陳兆奎按語

聞一多曰:在這種詩面前,一切的讚歎是饒舌,幾乎是褻瀆。……這是詩中的詩,頂峯上的頂峯。——《宮體詩的自贖》

李澤厚曰:這首詩是有憧憬和悲傷的,但它是一種少年時代的憧憬和悲傷,……所以,儘管悲傷,仍然輕快,雖然歎息,總是輕盈。……永恆的江山,無限的'風月給這些詩人們的,是一種少年式的人生哲理和夾着悲傷、悵惘的激勵和歡愉。聞一多形容為‘神祕'、‘迷惘'、‘宇宙意識'等等,其實就是這種審美心理和意識意境。——《美的歷程》第七章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sh/jianshang/rv326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