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書信範例 >介紹信 >

關於西的介紹信息

關於西的介紹信息

竹器

關於西的介紹信息

西 xī

“西”是一個象形字。甲骨文像竹木編的圓形器具形。金文簡化。篆文訛誤較大。隸變後楷書寫作西。

西,本義作為竹木編織的器具,與當“燈籠”講的“東”合起來構成了今天當物品講的“東西”一詞。

“西”的演變

由於鳥巢也多為草木枝條編織而成,與“西”的形象相近,再加“西”這種器具常用以漉酒淋鹽,須置於架子之上,含有依憑於此之義,所以《説文》解釋為“鳥在巢上”,這實際上是認為“西”就是“棲”字。

《説文》又據“日在西方而鳥棲”的現象,認為“西”由此引申指西方。這樣,當物品講的“西”便只保留在“東西”一詞裏了,本義遂不為人所知。

而當鳥棲講的“西”,後來也另加義符“木”寫作“棲”來表示。“西”便專用以表示西方,引申泛指屬於歐美等西方的樣式或事物:西服、西餐。

牽着兩手就是個——友

yǒu

任賢齊的《兄弟》,唱得確實很有感覺,“兩個人要去到哪裏,牽着兩手就是個天地。”這種頂天立地的兄弟情誼,真叫人羨慕不已,所謂“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也許就是基於這種情感,我們的祖先造出了“友”這個字,企圖説明:牽着兩手就是個“友”。

“友”,甲骨文中比較常見,用同一方向的兩隻手相交一握,會意志同道合的朋友。當然,這也反映出古代社會生活的一面:族羣之間、個人之間,彼此握手即是友好的象徵;停戰言和、化敵為友,雙方首腦的手握在一起,更是“異志”變“同志”的見證。兩手相握,還有各種情形。《詩經》:“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惠而好我,攜手同行”,“惠而好我,攜手同?”,“遵大路兮,摻執子之手兮”等等,這種兩手相握的“友”,感情就更深了。

金文“友”也很常見,大部分與甲骨文相同,小部分在兩手下方多加“甘”或“口”。是為了表達“同甘”之友?“有飯同食”之“友”?還是僅僅為了美觀?這裏就不妄自猜測了。這種較繁雜的金文,未被繼承下來。小篆的“友”也是兩手(又)疊交之形,且固定為左向。《説文·又部》:“友,同志為友。從二又,相交友也。”釋義用的是“同志為友”這句老話。

但是,“志”是否真同,真友或假友,還須時間來考驗。所以,歷來有“慎交擇友”的説法。有些文人,甚至把擇友目光轉向生物界:友竹、友蘭、友鹿、友蠡……或為字號,或為書齋,以明志。這些都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之一,也是“友”的精義所在。

有房子,有老婆才算安

安ān

有房子,有老婆才算安。這種觀念,早在二三千年前就已經得到普遍認同。從甲骨文到金文,到篆書,再到今天的楷書、宋體,“安”這個常用字,幾乎都是一種結構:屋(宀)下一個女人。

這個字,正反映出古人對某種社會生活的基本要求:有房子住,且有女人在內,就算“安”了。也許有人會説,這種認識太浮淺,要求也太低了。最初,人類祖先是沒有房子的,他們或躲在樹上,或鑽進地洞,再就是不得不與禽獸為伍。試想想,這樣的日子好過麼?安逸麼?

後來,人類進入父系社會和偶婚時代,懂得蓋房子,有了相對固定的配偶,情況就大不相同了。能討到(或“搶”到)老婆,並且有房子給她住。讓她安然地坐在屋裏,操持家務,算是“安身立命”,很幸福,也很“安”了。要做到這一點,是很不容易的。因為,有女人沒房子,結不了婚,還得為住房問題東奔西走,爭吵不休,當然“安”不起來。有房子沒女人呢?房子再大再好,空蕩蕩的,也索然無味,還要為“求之不得”的“窈窕淑女”,而“輾轉反側”。

這種現象,莫説兩三千年前,即便當今社會,也是如此。近幾年,不斷飆升的房價,讓多少痴男怨女望而卻步。調查的結果是,高房價造成大量單身男女,“剩女”無房不嫁。

看吧,幾千年來,我們繼承的不僅僅是“安”的外形。就連它的深層含義,我們也在不知不覺地呈現着。

胳肢窩在哪兒——亦

乍一看標題,也許有人會覺得這個問題問得莫名其妙。誰不知道胳肢窩在哪兒?就連小孩子也明白,同夥伴們耍樂時,要把胳肢窩夾緊了,防止別人撓癢癢。可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這麼一個字,它把兩臂張開,大張旗鼓地露出胳肢窩的位置,卻不見得有幾個人能注意得到。這個字,就是“亦”。

也許是生活所需,兩三千年前的甲骨文中,“亦”比較常見。看,這不就是一個正面站立、兩臂微張的人形嗎?並且,在這個人的胳肢窩下,分明多出兩點,是什麼呢?是“指事”的符號,指出這個部位就是胳肢窩。所以,“亦”在“六書”中,屬於“指事”字。

這個字,從甲骨文到金文,乃至小篆,字形結構都變化不大。“隸變”是古今文字(古文字即先秦文字,今文字即漢以後隸、楷、行、草等書體)的.分水嶺,“亦”字發展到秦隸(即古隸)階段,形體發生了急劇的變化:人的兩臂平伸,變為一橫;頭部、身體和兩腿也開始變異。到了漢隸階段,變化更大:人身已簡省,兩腿也並直了。今天的楷書,就是在這一基礎上發展而成。

“亦”本是人的胳肢窩,但後世常把它用作虛詞。為了表示本義,人們又另造一個形聲字“腋”。我們只知道“腋窩”的“腋”,卻不知道“亦”原來就是“腋窩”。

“而”是鬍鬚?

而ér

“而且”的“而”字,本是下巴上的鬍鬚?簡直不可思議。

翻開三千年前的甲骨文,一切都不言而喻。這個“而”字,上部分的弧線表示頷(即下巴);下部分的幾根曲線,表示長在下巴上的鬍鬚。或許有人會問:“既然是鬍子,為什麼只有三四根,稀稀落落的?”這是因為,古代的三畫往往表示重複和多數。再説,鬍子多得數不清,怎麼可能一根根都畫出來?另一方面,這樣的造字方法,也體現出古人的聰明之處。

殷商時代,有些愛長髯須的族羣,把自己的“圖騰”寫作“而”,稱地名為“而”。如甲骨文中“來於而”,就是從“而”地來;“獲四而”,指的是征伐“而”地,獲得四個俘虜。由此看來,無論作髯須、圖騰、地名或俘虜,“而”字本來都是實詞。後來,借作第二人稱代詞“爾”,表示“汝”(你)的意思,也還是實詞。

“而”從實詞逐漸變為虛詞後,在作品中往往充當助詞或語氣詞,有時還作動詞。讀古籍時,要分辨清楚。

字形演變上,秦代小篆的“而”,繼承了金文的構形。在此基礎上,漢隸出現兩種形體。(如圖所示)後者進一步發展為今天的楷書“而”。

“臭”與狗鼻子有關?

臭xiù,chòu

中國的文字,大都是我們祖先對世界細緻入微的觀察,和經驗積累的結果。其中有很多漢字,就直接取材於鳥獸蟲魚。比如,我們常用的臭氣熏天的臭(chòu)字,有誰會想到它竟與狗的鼻子有關?

翻開甲骨文,也許我們對這個字還比較陌生。其中,上部分如圖(A1),即“自”,是鼻子的形象;下部分如圖(A2),即“犬”,是狗的形象。我們知道,狗的鼻子是十分靈敏的。造字先祖,大概是發現了這一點,才創造了“臭(xiù)”這個字。

我們來看,這個字特意把狗的鼻子畫得很大,可能是一種強調,一種誇張,甚至是一種羨慕吧?可以想象,古人沒有發達的工具,但他們何嘗不希望像其他動物一樣,擁有更加敏鋭的器官,來獲取更多的食物,甚至對這個世界多瞭解一點?於是,他們渴望眼睛能明察秋毫,耳朵能洞徹虛實,鼻子能尋蹤追跡。這造字之初,處處都飽含着造字者深切的情感、情緒。

“臭”本是個動詞,《説文·犬部》:“臭,禽走臭而知其跡者,犬也。從犬,從自”,指用鼻子辨別氣味,後被借為名詞、形容詞,表示香臭的“臭”。至於其本義,現在則用“嗅”來表示了。

標籤: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sx/jieshao/kl4k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