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電影 >

觀《2015》電影有感(15篇)

觀《2015》電影有感(15篇)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觀《2015》電影有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觀《2015》電影有感(15篇)

觀《2015》電影有感1

今天,我們看了一部電影,叫《雷鋒》,主要講了雷鋒的父親被革命黨逼的吐血身亡;哥哥去城裏打工,雙腳被打斷了;被地主壓迫的媽媽又懸樑自盡了,不到10歲的雷鋒成為了孤兒,被好心的鄰居收養了。

雷鋒長大後,在1960年想參軍,可是他的體重和身高都達不到標準,經過再三請求後,領導把雷鋒調到了汽車連,當了預備兵,但雷鋒仍然很開心,他下決心要當一名無私奉獻,為人民服務的好兵。

有一次,雷鋒看完病後準備回部隊時,看到一些工人準備修建房屋,他二話不説,就上去幫忙。工人們看到軍人也來幫忙。速度就更快了,幹活一點兒也不累。雷鋒還有一個節約箱,雷鋒節約下來的東西都放在裏面。可是雷鋒對別人卻很慷慨。因此,老百姓都很欣賞雷鋒。

當然,雷鋒已經犧牲了,但是他永遠的活在了人們的心中,而且現實生活中也有“活雷鋒”。比如,有一次,我去學校,看到一位老奶奶吃力的推着一輛三輪車,一羣同學跑過來,又是扶老奶奶,又是幫老奶奶推車,老奶奶問:“你們叫什麼呀?”同學們説:“我們是紅領巾小組的。”老奶奶聽了説:“你們可真是‘小雷鋒’呀!”你們看,這不正是“活雷鋒”嗎?

現在,我們都在説:“學習雷鋒好榜樣。”我一定要向雷鋒叔叔那樣,助人為樂,做一個“小雷鋒”。

觀《2015》電影有感2

看完《暖春》這部電影,對我有着十分深的感觸。《暖春》中主人公小花的命運十分悲慘,4歲時她被親人拋棄在村口,後來一個爺爺把她帶到了這個家。爺爺非常疼愛小花,但這個家庭的其他人都嫌棄小花,兩次要把小花送人,但由於老爺爺的反對都沒有送成。慢慢的小花長大了,她以純潔善良的心感動了家人,家人也漸漸開始善待小花。而小花勤奮好學,最終以優異的成績成為全村的第一個大學生。這雖然是一個簡單的故事,卻暗示了許多。儘管小花的身世讓人心酸,不禁為她垂淚,可她那純潔的品質也更值得我們去學習。

這部影片的畫面並不像其它電影那般有着龐大的明星陣容,或是有着唯美如畫般的畫面,但是它有故事。我們身處的社會是一個快節奏的社會,而每日生活的時候,你們有沒有發現什麼不同?是的,我們缺少一種人情味。兩點一線的生活早已讓我們變得麻木,冷漠。而這部影片的出現無疑是為我們現在的生活狀態敲響了警鐘,我們是人,我們有很多的感情,包括愛。

人生最寶貴的是真情,這正是《暖春》所要揭示的主題。儘管一部電影僅僅只有兩小時的時間,並不能闡述太多,也説明不了全部。只是渴望觀眾在看完這部影片後受到感動與深思,這便是拍攝這部影片的初衷。

讓我們借這部影片,來重新感受愛,重新理解愛,重新去愛別人吧,不要再麻木的生活了!

這部影片的主人公是一個孤苦伶仃的小女孩,她的名字叫小花。她的身世非常的悲慘,剛出世父母就雙雙離她而去。後來,因為她的養父養母不給她吃,不給她穿,還每天對她又打又罵,所以,在一個寂靜的夜晚,趁人們熟睡的時候,小花連夜逃出了那個家,那個村。當人們發現她時,她已經暈倒在離村子挺遠的一條馬路上,幸虧有一位好心的大爺收留了她。當小花從昏迷中醒來,第一次看到老大爺時,由於恐懼而本能地蜷縮在牆角,可想而知她以前曾遭受過怎樣的苦難,她幼小的心靈曾經歷過怎樣的創傷啊!

隨着故事情節的發展,我發現小花是個非常懂事的小女孩。她只有7歲,但小小的年紀卻會洗衣服,做飯,自己的事情樣樣自己做,從不麻煩大人。她還常常幫爺爺砍柳條,編竹筐……一天,她的叔叔送來一盆雞肉,因為小姑娘從來沒吃過雞肉,所以她看到雞肉特別興奮,眼裏閃着亮晶晶的光,雞肉的香味此時饞得她直流口水,她捧着雞肉左聞右聞,左看右看,還用食指碰了一下放到舌頭舔了舔,可是,她在爺爺回家之前卻始終沒有吃一塊……

看着電影,我們一次一次地被電影情節所感動。看完電影,我想到了我們這一代的孩子。從我們剛剛降臨到這個世界起,我們就生活在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築造的蜜罐裏,在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愛裏面泡大。我們平時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從不洗一片菜葉,從不疊一牀被子,連最簡單的整理書包都是媽媽幫我們完成的,上學時還要媽媽幫我們背書包。家裏有了好吃的,理所當然地拿來自己吃,卻想不到可以和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一起分享……

和影片中比一比,我們的社會在發展,我們的生活水平在提高,但是,新一代小孩的思想和作為卻在倒退,我們決不能再這樣繼續,我們要像小花學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懂得愛,懂得感恩,懂得孝敬長輩,讓暖暖的春意瀰漫在每一個家庭,瀰漫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觀《2015》電影有感3

今天,我看了雷鋒的英雄事蹟之後,被深深地感動了。

在《雷鋒》中,寫了雷鋒艱苦的少年時代,捨己為人的青年時期,而他還沒有到老年就已經永遠的離我們而去了。

在雷鋒的童年,他的父親被日本鬼子打死了,三個月大的弟弟躺在母親的懷中活活餓死,哥哥給地主家做長工而累死,而母親被地主家逼得上吊自殺。雷鋒拿起父親砍柴用的刀,母親上吊用的繩子赤着腳上山砍柴。路過地主家時,被地主家的婆娘看見了,雷鋒不給,拿起刀走,卻被地主家的婆娘往手上砍了幾刀,因此手上留下了一道傷疤。直到1949年解放了,雷鋒才過上了好日子,雷鋒悲慘的少年時代給了我很大的震撼。

雷鋒長大當兵後,省吃儉用,捨己為人。就連一雙襪子都是補了又補,縫了又縫。有一次,他和少先隊員去植樹,在挖坑的時候,有個同學挖到了一顆破螺絲釘,剛想扔,被雷鋒攔住了,於是雷鋒就給孩子們講了他和“螺絲釘”之間的故事;還有一次,軍隊裏舉行了一次籃球比賽,雷鋒下場後,連一杯一毛五分錢的飲料都不捨得喝,但在他的存摺中,他卻積攢了不少錢,一個月卻只有六元錢的工資。

有一次,連裏傳來消息要去打仗,雷鋒很想去,但沒有報上名,就鬧起了情緒。連長就給他講了張思德的故事,又把幾本毛澤東主席的著作送給雷鋒。雷鋒的日記中,有這麼一句話:“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人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這句話給了我很大的感觸;在一次週日中,雷鋒去工地上幫忙拉磚,在他的帶領下,工人們提前兩小時完成了任務,而當人們問他為什麼帶幫忙時,他卻説只是為了給黨多搬一塊磚罷了,而就這麼一句簡單、樸實的話,卻讓我懂得了很多。

在一次水災中,他的隊友王大力家被洪水淹沒,而王大力的母親又生病,沒錢買藥,雷鋒知道後,便瞞着王大力以王大力的名義給他母親寄了二十元錢,同時又為災區捐了一百元錢。

電影中還介紹了雷鋒幫助老奶奶到她的女兒家去。最後王大力得知雷鋒犧牲後,便向雷鋒學習,做好事。

電影演完了,但雷鋒的印象卻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上;雷鋒的故事讓我懂得了英雄不是做出驚天動地的事才可以,默默的為人民服務也是英雄的一種。所以,我以後一定要向雷鋒叔叔學習,做一個為人民服務的人。

觀《2015》電影有感4

電影《戰狼》明顯有劉猛電視劇"特種兵系列"的影子,"特種部隊中的特種部隊","斬首行動"的軍事演習,毒梟,耍帥貧嘴的特種兵。但是我還是要讚一句:好看!緊湊激烈的劇情,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恰到好處的愛國主義精神,沒有過多的説教,卻給人一種荷爾蒙激增的感覺。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戰爭題材的電影不是不能贏得票房,而是看你能拍到什麼地步。

印象最深的是倪大紅扮演的毒梟站在警車前點雪茄,突然飛出的手臂有打在臉上一樣的感覺,讓我習慣性地閉眼拉男朋友的手,旁邊有女生的尖叫聲,3D效果非常逼真。但是其他3D效果的感受就一般了,我本來以為會拍r出打鬥中由遠及近等比較酷炫拉風的效果,不過好像只有灰塵和碎片飛的場面,可見和真正的好萊塢大片相比,還有一定的距離。

那個老兵拿出照片的一瞬間,我的第一反應就是"炮灰",他要掛了,後來果然是這樣,好像已經成了固定的梗,如果不説這兵的老婆啊、娃啊、九十多歲的老奶奶,好像就不能體現他犧牲的偉大一樣。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這句台詞給人莫名其妙的感覺,這句來自漢代的名言就好比霍病那句"匈奴未滅,何以為家",有着精神上的激勵和愛國主義的情懷,但是這夥入境的外籍僱傭兵貌似只為了完成刺殺吳京的任務,好像不存在侵犯中華領土的嚴重外交問題,不過"中緬邊境"幾個字還是給人無限遐想,聯繫最近一些領土爭端問題,真希望我們的口號不是隻體現在電影中。

受不同價值觀的影響,外籍軍人突出個人英雄主義,而中國部隊更提倡集體精神,這種價值觀體現在電影中,我們會記得邦德,但是中國傳統軍事題材電影中軍人的羣像往往不能給人突出的感覺,就好比我會記得紅色娘子軍的黨代表洪常青,但不記得那幾個女的,就因為洪是娘子軍唯一一個男人。《戰狼》則打破了這一點,塑造了一個有血有肉的約翰蘭博,讓人記憶深刻。這是本片的一大亮點,但是片中一些過分的貧嘴令人反感,從特種兵電視劇到戰狼,似乎特種兵的英雄必須是離經叛道的,油嘴滑舌的,這種濃濃的湯姆蘇情懷讓我感到彆扭。有句真理是男人不壞女人不愛,最好還是有氣概的男人,"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但如果男人處處體現着種馬情節,就讓女生反感了。片中愛情情節不是很多,以至於吳京對余男的感情表現得莫名其妙,似乎是征服強者的慾望大於愛情。另外,在那麼緊張的戰爭時刻,還有心情打情罵俏,讓人感受不到真實性,反而會時時齣戲,這是特種作戰,還是兒童夏令營?

總的來説,這是一部近年來拍的極好的戰爭題材電影了。

觀《2015》電影有感5

週二的下午,學校組織在報告廳看一場電影——《心曲》。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一位老師通過獨一無二的教育方式,讓年級出了名愛搗亂的班級——四三班的所有學生都變得既懂事又有禮貌。主人公錢亮老師放棄去重點學校教書的機會而到大拇指國小教書。首先,他教的班的學生都十分淘氣,但是錢老師並沒有對他們失去希望,反而把他們當作弟弟妹妹一般,在與他們成為朋友的過程中,同時教育着他們。可惜的是,錢老師最後因為患上腦癌晚期,與世長辭。雖然錢老師已離開人世,但他生前所創作的《心曲》這首歌將會永遠留在人們心中。

電影中,有許多短小而又有教育意義的故事。譬如,有一天,一位老奶奶接到了文具店的電話,對方説她的孫女偷鉛筆了。一開始,她並沒有反映過來,以為對方打錯了電話。後來她才明白究竟發生了什麼。於是她立馬趕到文具店,安撫完偷鉛筆的女孩後,又為她買下了鉛筆。在與她談話後,她得知那個小女孩偷鉛筆的原因。於是將女孩安排在家中,共同生活。如果那位老奶奶當時沒有出面接受這個女孩,那她的人生將會截然不同。

從這部電影中,我學到了許多道理,比如不管我們做哪個職業都要盡心盡責的去做,認真做好每件事,活在世上時多做一些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情。也意識到在我們身邊也有像影片中的錢老師一樣的好老師。我們不應該辜負老師對我們的期望,讓老師少操心。

觀《2015》電影有感6

中國女排姑娘奪得世界冠軍!一時間傳得沸沸揚揚,上個月,國慶期間,也抽了個空去看了看這部神作。整場下來,就只記住了一句話:“你要今天不練,明兒我就練你。”以及當時工作推進不下去,郎導一個電話:“把所有青訓隊員收編國家隊!”霸氣外露。郎教練為了給國家隊女排姑娘們爭取一個機會,也真是用心良苦。

整部影片是從30年前郎平那個隊伍説起:“流血流汗不流淚,掉皮掉肉不掉隊。”這是她們的口號;要球不要命,這是她們的信念。在物質極度匱乏的那個年代,技術、器材、場地比不上,怎麼辦?只能靠汗水,只能靠苦累。當你的行為成為下意識的時候,你才可能出現在正確的位置。不僅僅是對於排球,任何一個行業都是如此。成百上千次的練習,才能將你的所學發揮到6分8分甚至是12分。

在郎平挑選隊員的時候,挑選的是她印象深的。其實包括我們面試,包括我們求職,面試官選的,留下的,就是她們印象深的。那麼多份簡歷,那麼多的求職者,為什麼選你?因為你有特點,可能是樣貌,可能是特長或者其他過人之處,甚至可能是你的家境。總之在面了很多人之後她們還能記住你,這就對了。第一次比賽,輸了11場,讓她們任意組合。如果換做別的教練,早就受不了了。但是郎導卻説:還可以輸。怎樣的組合是合適的?怎樣的特點的隊員對應怎樣的對手?這些得在實踐中才能得出來。輸不可怕,但是不能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在輸的過程中總結經驗、教訓。不斷調整,找到對方的薄弱點和突破點,這才是最重要的。

“沒人可以笑着拿世界冠軍”,除了戰術,就是過硬的實力,像鐵榔頭一樣,一錘一個雷霆的實力。怎麼來?靠日復一日的堅持,靠流血流汗。任何一個行業都是如此,沒有例外。之前大學課堂上一個老師告訴我們:“實力決定一切。”這是真的。在關鍵時候,實力不過硬是活不下來的。在戰場上尤其如此。

能有一個好的教練固然可喜,但是個人努力是成功更加重要的決定性因素。所以,好好努力吧!少年。讓明天的你感謝今天努力拼搏的自己。

觀《2015》電影有感7

昨天晚上,我看了有關袁隆平的電影。就覺得袁隆平給了我很多啟發。

還記得有一次,天公不作美---外面下着傾盆大雨。袁隆平便急忙穿上衣和鞋跑到田裏去。可是,暴雨是無情的。那些被袁隆平細心栽培的水稻瞬間化為烏有,雖然當時受損害的是那些水稻,可是,痛卻痛在袁隆平的心裏呀!過了一會兒,袁隆平的心情開始緩緩地平靜了下來,因為他在一污濁中找到一株幼苗,這真是燃燒的希望,生命的奇蹟啊!此時的袁隆平心裏又充滿了自信與希望,因為他堅信:只要我們堅持不懈,永不放棄,自己的願望一定會實現,自己的努力一定會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奇蹟!

電影漸漸地接近尾聲,時間在慢慢地流逝。看完這部電影,我覺得袁隆平是一位很堅強的偉人。他的堅決感動了我。每當他遇到挫折時他總會從跌倒的地方重新站起來,並且吸取給多的教訓與經驗。

袁隆平真偉大,是他讓人們的天敵--飢餓消失;袁隆平真偉大,因為他讓我知道了:做人要堅強,要用盡一切努力去達到目標。袁隆平真偉大因為是他創造出了一個奇蹟,讓我們中國人感到無比的興奮與自豪。

觀《2015》電影有感8

清晨,太陽遮着半個臉,很害羞,在化粧,我們聽到公雞的鳴叫-鬧鐘,便俯身而起,揉了揉朦朧的睡眼,太陽公公温和地微笑着,我們伴着太陽的光輝來到學校,像快樂的小鳥一般,盡情的歌唱。

大鳥一説要看影片,鳥羣們沸騰起來。有的説看,有的説不看,不過這也無所謂,但是我想這能體現一個人責任的電影吧!

第一個是《揹着父親去上學》深情的描繪了一個父親的偉大,刻畫了一個農民不富裕的家境,這個農民孩子是故事的主角,也是事情的開端者。

這個父親有兩個孩子,一個叫什娃,(也就是主人公)一個是她姐姐,小時候用扔勺子的辦法指向了什娃,也就意味着什娃必定要走學習這條道路,他很愛自己的父親和姐姐,他的父親為了不拖累便跳井但沒有死,被兒子救出,從這一點就可以説他的父親很偉大,而且他的父親已經盡力讓兒女生活的更好了,在這一點他們的兒女已經知足了,但父親永遠比兒女們想的“周到”,但兒女很孝敬拒絕了父親做這樣的傻事,當然,在他父親決定用“四保”的時候,他已經是一文不名的人了。(更別説金錢了)。他的兒子瘋狂的拍打着門想知道一切的一切,但他的父親卻沉默着,把兒子關在屋外,他想給兒女做美好的生活,不讓兒女被任何負擔。但他沒有金錢,也沒有榮譽,該該怎麼辦呢?真相總會大白,謊言總會揭穿,他沒有別的選擇。只有這樣選擇。

在《寶葫蘆的祕密》中的小男孩被寶葫蘆神奇的力量所吸引,但卻沒有真正喜歡上它,只不過是讓他來做自己的替手。(也就是為自己不會的事情來用各種方法變得更順利)顯然,這樣做是不理智的,我們生活要靠自己的手改變身邊的一切,最主要的是改變自己,你連自己都改變不了,怎樣改變別人?故事的主角非但沒有改變自己,反而雪上加霜,最後還賴寶葫蘆,寶葫蘆則給他的主人隨便實現願望,讓他的主人越來越依賴寶葫蘆,覺得寶葫蘆是金是銀,是一個能實現願望的聖地,已經對烤自己的手努力忘乎所以,全部的事情都依賴寶葫蘆,而不是一個朋友。最後,寶葫蘆自己領悟到了為何他的主人要這樣的依賴自己,它最後一句話令我記憶猶心;我現在明白了原來我給主人胡亂實現願望,讓主人的依賴之心增強,而主人只把我當做奴隸,只不過被我神奇的力量所吸引,而利用,當我看到你與父母親的愛時,我是多麼羨慕,多麼留戀啊!主人因為我過錯的行為,使我貶值變成奴隸你給我的是氣憤,我給你的是一個玩具店呀!但我知道這樣做很愚蠢,但我還是為主人好呀!我能有什麼錯呢?

是的,寶葫蘆唯一做的一件錯事是它把他的主人看得太重,其實,它越對主人好,主人就越感受不到。這樣,寶葫蘆就成了他的出氣筒。在寶葫蘆明白了事情為何變成這樣時,説出了我上述的那句話,但已經晚了,來不及了,只是先説出這句話表達他的歉意罷了。

觀《2015》電影有感9

隨着新學期的到來,中秋節也隨之來臨。回首20xx年的中秋,因為意外和國慶排到了一起,一點也不好玩,今年的中秋佳節卻是21號,足以讓我暢玩了一通。這不,今天上午我剛上完籃球課,就到吾悦吃飯去了。

吃完飯已經快要兩點了,我提議説去看部電影,老媽和姐姐都説好,我一查,還真有個電影就在兩點鐘開始。

這部電影是部災難片,名叫《峯爆》,看完這部電影,裏面有一個情節我記得特別深刻。不過,這裏先介紹一下故事背景,那裏是一個非常容易發生自然災害的地方,在那有一條國家修建了十年的鐵路隧道發生了透水,這似乎暗示了大災難。小縣城又突然發生了地震,數據部則又勘測到了足以滅絕小縣城十六萬人生命的山體滑坡。

最初,數據部的何工為了防止大山的山體滑坡,在山腳下的一個地點埋了炸藥,想炸掉那一部分山體,但卻因為山體內部變化太快失敗了。而在這時,他又想出了一個辦法,把他們辛苦修建十年的鐵路隧道炸掉形成路障。沒錯,十年,為了挽救16萬人的命,要把他們修了整整十年馬上要通車的隧道炸了。其實,何工比誰都更想完工通車,如果沒有這件事,他本可以在竣工那天安然退休,但他現在不得不炸。哪怕是一向只在乎成本與完工日期的丁總也站了出來,而為了這條鐵路隧道傷殘與已有白髮的人全部站了出來前去安放炸藥。而丁總的那句:“大不了再來一個十年”!更是深深震撼了我。

他們都是有血有肉的人啊!為了這條隧道,他們花費了十年青春,甚至於一條腿,一隻手,十年,十年啊!且不説那些殘疾了的人們日後怎麼生活,光説這十年青春,就已經不得了了,人生中又能有幾個十年啊?而眼下,居然還要毀了它,然後再花一個十年修建它。這讓我不禁淚目。

敢問當下,誰敢做這件事?僅僅因為他們是鐵道兵,就要承擔這份責任,讓我肅然起敬。

而在這部電影的幕後,説明了這是一部緬懷過去的鐵道兵的電影。他們為了國家的鐵道事業英勇獻身。哪怕他們已經知道了平均每修一公里路就會犧牲一名鐵道兵,但依然為了國家的鐵路事業拋頭顱、灑熱血。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在這個平凡的中秋,我卻看了一部不平凡的電影,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長大了我也要成為一名鐵道兵,為國家的`鐵道事業奉獻自己。

觀《2015》電影有感10

十年前,我初讀《狼圖騰》這部小説,喜歡和反感並存,我喜歡書中那一個個驚心動魄的故事,把蒙古草原的生活、草原狼講得栩栩如生;我反感書中大量的議論,而且所佔篇幅將近三分之一,充斥着狹隘民族主義思想和歪曲歷史的説法,以及武斷專橫的“文化考證”,乃至蒙古族歷史學家都站出來糾正和批判。在這部小説暢銷的十年間,吹捧它的人大多在“成功學”領域,在那些想賺錢且想一夜暴富的人羣中,這讓我有一種感覺:他們的信仰層面從科學時代急劇倒退,穿越宗教時代和巫術時期,退到圖騰崇拜的原始社會了。

20xx年春節檔的大片中,電影《狼圖騰》脱穎而出,這部由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導演讓·雅克·阿諾執導,蒙古狼、馮紹峯等領銜主演的電影,於大年七年級上映,贏得廣大影迷一片讚譽,我也慕名前往欣賞。

電影一開場就在極力證明自己忠於原著,男主角陳陣邂逅狼的場景,與小説一模一樣,他在返回的山谷中遇到一羣狼,急中生智成功脱險,從此開始敬畏狼,研究狼。

電影畫面和小説情節交織在我的腦海,我希望文字和劇情能對上號時,卻發現導演開始把電影的主旨引入了另一個方向。

原著中有大量關於歷史和文化問題的討論,並通過具體事例支撐作者的觀點,電影中,導演完全擯棄這一部分,就事論事,把重點聚焦在草原、草原狼和草原上的人們。

漸漸的,我明白了,導演不是把原著搬上熒幕,而是在原著基礎上進行藝術的二度創作,他用一種高明的手法,把電影展示的舞台鎖定在草原,把影片的主題也鎖定在人、草原和草原狼,跳出了民族主義和歷史文化的桎梏,把主題昇華到更廣闊的空間,探討人與自然的更大命題。

電影的景色絕對是一大亮點,“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畫面十分唯美。劇情舒緩悠揚地漸次鋪開,節奏循序漸進,陳述出原著一個個主要情節,勾勒出以狼為主線的故事,講述了蒙古人從原始遊牧生活方式逐步向現代機械化農牧業轉變的過程。

狼馬大戰是電影的一個高潮,也是電影特技做得最出色的地方,劇組幾乎是一個鏡頭一個鏡頭地精心安排。我想,狼演員和馬演員不知排練了多少次才拍出小説描繪的效果,整體看上去完全不亞於現實世界的紀錄片。

浪漫的法國導演插入一小段感情戲,這是原著中沒有的,男主角和蒙古族姑娘之間含蓄而真摯的愛戀,這美妙的二度創作,為草原放牧生活描畫出温柔浪漫的一筆,相比起原著動輒上升到民族性格高度的論述,這段愛戀很接地氣,很逗人氣。

和小説一樣,貫徹電影始終的是狼逐步被現代化農業打壓直至滅絕的背景,但導演把人類殺狼的動機鎖定在單一而有説服力的地方——人性的貪婪,把小説中的時代背景、政策環境抹去了,讓包主任這個角色扛起反面的大旗,並設計幾個小角色站在包主任一邊。

電影的第二個高潮是吉普車追殺狼羣的片段,它包含了小説中最悲壯的故事,吉普車作為人類工業文明的象徵,無情地碾壓了農牧文明的草原,不論狼羣何等的機智、勇敢、桀驁不馴,也無法阻止歷史滾滾向前的車輪。特別是狼被火燒的場景、狼跳崖自殺的場景,讓我為之震撼,電影也以此表達了對狼的敬畏。

最令我感動的是,電影結束後,字幕中出現的演員表中,赫然出現了一羣狼的名字,是的,參演的每一匹狼都有名字。劇組花了三年左右時間訓養了40多隻狼,請來了世界頂級馴獸師安德魯,製片人王為民花巨資在北京建立養狼基地,並親自撫養帶大了十幾只狼崽。導演説這是動物電影,一點不假,草原狼在影片中的影響力超過了人物演員。

再説二度創作,回家後我又翻開了書架上的《狼圖騰》,查到最後一個情節的三個版本,即小狼的最終歸宿。

電影中,男主角一手撫養大的小狼被放歸大自然,成為一隻真正的草原狼,主角返鄉途中與小狼隔山相望,小狼仰天長嘯,天空的彩雲化為一個生龍活虎的草原狼,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完美畫卷呈現給觀眾,主角把對小狼的憂思寄予天空的彩雲,寓意深長,電影結束,回味無窮。

小説原著中,主角陳陣和其他知青準備返鄉了,小狼長期飽受疾病困擾,不自由的生活已經使它患上憂鬱症。草原狼已是處處被追殺的對象,小狼無法回到草原。陳陣最後終於有了“不自由、毋寧死”的覺悟,幫小狼像個武士一般光榮歸天,用石頭猛砸一下小狼的後腦,小狼保持着仰天長嘯的姿勢猝死,定格於生命的終點。

故事還有一個搞笑版,在網上流傳。《狼圖騰》的作者姜戎,本名呂嘉民,從不接受媒體採訪,某記者找到了當初和作者同時到內蒙草原插隊的知青,得到了這樣的回答:“我們以前有一個知青(呂嘉民)餵過狼,後來把小狼給打死了。我問他為什麼啊, 他説這小子居然敢對我呲牙,我一棍子就把它打死了……”

在此,我不評判故事的真假、也不糾結故事的內涵,我只探討故事的藝術薰陶作用:如果要弘揚人與自然、人與動物主題,用版本一;如果要弘揚“狼性”,映射民族性格和歷史文化,請取版本二;如果想創造媒體熱點,製造輿論“爆料”,請炒作版本三。

三個版本告訴我們,現實生活只是待發掘的礦,唯有在生活基礎上的二度創作,才能讓我們步入藝術的殿堂!我反對市面上對《狼圖騰》的粗淺解讀,更反對把所謂的“狼性”引入教育、企業管理領域,但我崇尚二度創作,我提倡用愛與智慧去挖掘生活中美好的一面,並把它們展現出來。在草原狼的故事中,作者身份的姜戎描寫狼、歌頌狼,把自己侷限在“狼性”中;導演身份的讓·雅克·阿諾以狼為切入點,描寫大自然,歌頌對生命的熱愛。

在我看來,從企業的視角,導演比作者更具備企業家精神,作者的眼中只有策略、爭鬥和精神,充其量只是職業經理人的境界;導演的境界更勝一籌,他懂得愛與發現,懂得重構和創新,這是導演的偉大之處,也是電影的感人之處,更是企業家創新精神、變革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的有機融合!

國家的轉型升級需要創新,民族的進步復興需要創新。在當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潮中,我們應該更加珍視二度創作的精神,把好的素材重新整理、加工,並不斷昇華,這不僅僅是在電影或者藝術領域,而應當是在與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

二度創作錦上添花的例子很多,譬如,電影《阿甘正傳》,導演把原著中主角玩世不恭的態度全部改編,最終創作出一部勵志而充滿温情的電影,塑造了一個樂觀、向前的阿甘,成為我們心中的一代經典。

生活本來就很殘酷,社會本來就那麼複雜,電影是給人帶來美和藝術享受的。

導演們,請給廣大影迷帶來更多二度創作過的作品吧。

觀《2015》電影有感11

本片描述了霍元甲從小時候到長大成人,直至他逝世的生命旅程;從他剛起初的貪圖名利到他在擂台上不為戰贏,又為交友的轉變,再到他發揚中國人民自強不息的精神的思想過程,我為他的精神而驕傲,我為我是中國人而感到自豪。

在這一個半小時的時間裏,我明白了為什麼剛開始時,他父親在擂台上沒有傷人,甘願把“津門第一”的稱號讓給別人;我懂得了為什麼他在品茶時説:“茶,是沒有高低之分的,他們都生在大自然中,他們的高低完全取決於品茶人的心情和口味,而我(霍元甲本人)並不想品出它們的高低,只想把它們相同看待。”這都是因為他們心中知道練武不是為了與人一決高下,也不是為了傷人報仇,而是為了學會與人友好相處,互相尊敬,強身健體。然而最重要的是我在這一個半小時的時間裏,體會了到了霍元甲在我國曆史上的重要性,他和他父親為我們中華子孫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我認為,作為一名中華兒女,我們何不嘗試着學會友善,學會樸素,學會寬容,學會自強呢?

是啊!如果人人都能向霍元甲學習,學習他那顧全大局,不貪圖名利的品質,那麼中國會成為一個令人敬仰的地方,中國人會成為一個令人喜愛的人種。讓我們努力去做,努力去做一個可愛的中國人吧!!!

觀《2015》電影有感12

今天我們看了一部老電影,知道嗎?那可是大名鼎鼎的——雷鋒呀!

雷鋒這個人特別愛幫助人,走到哪幫到哪,這不電影中演到他來到蓋樓工地,看到一位老大爺挺辛苦,便主動幫忙,看到身穿軍裝的他,工友們猜他是好事做了一火車的雷鋒時,他卻默默的幹完活走了。

一個下大雨的傍晚,一位鄉下老婆婆抱着外孫到城裏找女兒迷失了方向,雷鋒幫助她抱孩子並幫她找到了女兒家,儘管他全身濕透,當主人邀請他避避雨時,不愛張揚的他卻又一次選擇了離開。

我為我們國家出了個雷鋒而感到驕傲,更要學習他的這種品德!

觀《2015》電影有感13

終於還是半夜起來看了《致青春》這部電影。

怎麼説呢,故事銜接的不太好,有點生硬。另外,確實也只能當故事看,如果沒有時間看這本書的化,還是可以花兩個小時時間用這部電影大概瞭解一下這個故事。好了,廢話少説。

鄭微、阮莞、 朱小北、黎維娟在大學時候是同一寢室的室友。四個人的性格卻

完全不同。當影片的畫面出現在森林上空時,這個關於青春的故事就這樣開始上演了。

昨天的她還可以舒服的躺在牀上,做着她的公主夢。今天的大學第一天就給她拉開了新的一頁生活。一個人拖着行李,做着擁擠的火車,困了會無意識的靠在旁邊人身上,醒了後也會尷尬或不尷尬的繼續旅程,這些場景,大概我們都不會陌生。

然而,開始的新生活,就給鄭微開了個大大的玩笑。因為一個從小喜歡的男生,她才來到這座城市,來到這所他所在的學校讀書。然而大學伊始她卻從他的室友那得知,她的青梅竹林靜已經不在這所學校了。用她自己的話説,她還沒戀,就失戀了。呵呵。然而鄭微屬於那種讓人感覺永遠打不到的人。

沒有了她的青梅竹馬,生活還是要繼續。大學生活的精彩也就在這裏。她有她的幾個來自天南海北的室友們,她又認識了張開等人並結下了深厚友誼。或者是命運的捉弄,在後來一次偶然的爭吵中,讓她認識了陳孝正這樣一個男生。

他的牀永遠整潔,和多數男生不同的是,他更喜歡沉醉在他的模型世界裏,在他的生命中,就像是在建一棟大樓,他不能容許有一釐米的差錯。

一個是勇敢大膽的甚至可以説厚臉皮的,一個是謹慎的,仔細認真的。這樣看似迥異性格的兩個人,卻真的就開始了一段戀情。

然而,命運再一次給鄭微一個大大的玩笑。大學生活就在她從別人口中得知男友阿正要出國的消息中,這樣結束了。

多年後,女主角已經是一個成熟幹練的祕書。遇到她青梅竹馬林靜的時候,更多的是冷靜,同時選擇離開讓那個更愛他的人和他在一起。那種因爭吵變成喜歡,大膽的站在台前唱紅日,追男生追的全校幾乎都知道的她,大概只屬於青春。那些年的時光,就是她的青春。而青春,也只有那幾年。

其實挺羨慕鄭微。或許她並沒有特別出色優秀,然而她卻幹了每個時段該乾的事情,在大學的時候,幹了青春該乾的事情,畢業了,也在漸漸的把自己打造的更加成熟。生活或許有很多不行或者意料之外,但是那些不幸並沒有讓她一蹶不振,相反,只會讓她更加堅強和成熟。

觀《2015》電影有感14

《十二公民》改編自1957年美國經典電影《十二怒漢》,由於作為學生時代就看過美國版的和俄羅斯版本的,早已被片中精彩的對白,犀利的演技,對法律和人性的深刻探討深深震撼,此次聽説中國翻拍,開始覺得很擔心,因為中國畢竟沒有陪審團制度,這個設定可以説是全片的基礎,再者原版都是創作於國外,把這麼一個經典的故事搬到中國是否會水土不服。

但是當我看完開頭後,我就發現我的擔心是多餘的,導演沒有一刻忘記"中國沒有陪審團制度"這一現實背景,在開頭就交代了故事背景的虛擬性:巧妙地將整個故事背景設定在一個法學院的模擬法庭中,採用英美法系庭審模式審理虛構的案件,一羣學生扮演法官、檢察官以及辯護律師,而這羣學生的家長來充當陪審員的角色。編劇在台詞和角色背景的修改也是下足了功夫,這十二名陪審員情況各異:兒子離家出走、和老婆離婚的出租車司機;與大學生談戀愛、卻被認為是其"乾爹"的房地產老闆;曾經無辜入獄的社會青年;孤獨的、曾被打成右派的空巢老人;頗有優越感、只能靠收房租為生的"北京土著"……,經歷不同、價值觀迥異,幾乎涵蓋了目前中國的各個階層,也使得這部電影成功的本土化。

隨着觀影的繼續,繼而發現故事也和原版大致相同:一個"富二代"被指控在出租屋內殺死了賭博酗酒拋棄自己的親生父親,案子有兩名證人,圍繞該案,十二個陌生人要組成陪審團,在規定時間及地點內形成一致意見——該"富二代"有罪或無罪。

影片一開始,除了8號陪審員,其餘十一名陪審員最初都一致認定"富二代"有罪。至於原因,有的認為證據是固定的、證人是不會説謊的,有的則給"富二代"打上了"為富不仁"的標籤,存在一定偏見,但是在8號陪審員"我就是想討論討論"的不斷堅持下,他們開始討論、爭論甚至發生了衝突,隨着兩名證人的證言被推翻,物證的唯一性被質疑,他們終於明白應該在法律的框架內去理性思考、分析並解決問題,在各自經歷了一番理性思辨和心靈洗禮後,最終達成一致意見——"富二代"無罪!

一直讓人好奇的8號陪審員的真實身份在電影的最後一刻才揭曉——人民檢察官!正是他的堅持,案子一步步抽絲剝繭,最後戲劇性反轉,十一個人終被他一個人説服。面對其他陪審員一致意見的壓力,他不為所動,堅持法律,體現了維護法律尊嚴的精神,給熒幕前的觀眾上了一堂生動的法律意識啟蒙課,也引發我們深深的反思。

在當今一個法治理念還未深入人心的時代,網絡卻異常發達的國家,公民往往更願意利用自己樸素的價值觀來對當事人進行輿論宣判,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做過"網絡陪審員",僅僅憑藉媒體或者其他人口口相傳的一些片段,就輕易的給當事人"定罪"而不去相信司法機關嚴密的調查和專業的判斷。

作為一名檢察機關工作人員,如何在社會輿論的狂風驟雨裏保持冷靜,不失理性地判斷?是面對社會輿論的巨大壓力選擇盲從還是選擇忠於法律,這對法律人來説也是一個終極問題。

一部偉大的電影,無需大製作、大場景,亦無耀眼的明星,而是要讓每個觀眾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解讀,進而反思現有的生活。《十二怒漢》中展示的疑罪從無司法精神以及對生命的尊重等內容,成就了這樣一部經典的電影。而中國化的《十二公民》,立足當前社會現狀,成功將故事本土化嫁接,其中藴含的對社會現實的深刻思考和對法治精神的深切關懷,令人動容。電影向我們展示了目前社會和法治建設存在的問題,希望促使民眾反思現狀,進而提倡法治精神、迴歸人性的美好。這或許就是電影《十二公民》給我們的最大啟示。

觀《2015》電影有感15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題記

今天下午,我們組織觀看了電影《雷鋒》。這部電影談不上高超的演技,談不上宏大的場面,也談不上亮麗的背景,它只用黑白兩種顏色重現四十多年前的情景,但是我們都被深深感動了。我們感受到了心靈的震動,聽到了感情的共鳴。

雷鋒的童年是辛酸的。家人相繼死去,他成了孤兒。一次上山砍柴卻被地主婆毒打,烙下了“黑暗階級的傷疤”。長大後,他用自己的一番熱情感染着身邊每一個人。他省吃儉用,穿的襪子是補了又補,卻將一百元錢毫不猶豫地捐給了災區人民;他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義務幫助工人們蓋樓房,卻寫的是別人的名字;他本來打算去醫院看病,卻遇上風雨中一位老人帶着孫子到二十多裏遠的地方探親,就揹着小孩和老人一起去,送到了目的地,他還沒喘口氣兒喝杯水,又轉身鑽入了茫茫大雨中……

這部電影有兩個人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王大力和雷鋒。王大力家庭較富裕,幾乎每個月都受到老母親寄來的10元錢。當時的10元錢不是小數目啊,而雷鋒只靠部隊裏的6元生活費過着簡樸的生活。籃球賽結束後,王大力等去買汽水解渴,還大方的説了一句“我請”;而雷鋒只是默默地拿起水壺和涼開水。“你怎麼不喝汽水?來我請。”王大力對雷鋒説,“不了,這涼水不也一樣解渴嗎。”雷鋒小小答道。兩人的言行形成了鮮明對比,一個是豪爽仗義的大款,另一個是艱苦樸素的同志,這不就是四五十年代的特產嗎?

革命需要我去燒木炭,我就做張思德;革命需要我去堵槍眼,我就去做黃繼光。”這樸實的話語充分反映了一個革命戰士一切服從黨安排,一切從革命利益出發的共產主義崇高品質。

毛主席曾經説過:“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而雷鋒就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人民做了一輩子好事。在他犧牲的那一天,他還盼望着去看看田大娘,再為鄉親們做好事。董必武賦詩讚揚雷鋒説:“所做平凡事,皆成巨麗珍。”我們這一代應像雷鋒那樣,滿腔熱忱、堅持不懈地做有益公眾的平凡小事,用共產主義思想的瑰麗珍珠,鑲嵌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大廈。

標籤: 有感 電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ianying/y2r0q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