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精】《目送》讀後感

【精】《目送》讀後感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目送》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精】《目送》讀後感

《目送》讀後感1

自古以來,愛,一直處於文人墨客們的論壇頂峯。上有孔孟儒家學説的“五倫”,下有孟郊的遊子吟。而位居五倫之首的“父子之親”及父愛,被廣為傳揚與歌頌。

沒有華而不實的辭藻,沒有誇張的累贅。《背影》,這篇不過短短一千字的散文,被朱自清用一件小事寫得令人無不動容與稱讚。背影是一篇回憶文,是作者朱自清在自己成為父親後,自己經歷過人生的起起伏伏後,理解了父親當年的不容易,從而回憶起八年前父親送自己去車站時的場景。冬天,父親丟了差事,祖母的首飾也典當給了商鋪,而父親和朱自清由於新老思想的碰撞也鬧的很不愉快。朱自清那時並沒有明白:家裏的重擔父親獨自一人默默地扛起,而他還在嫌棄父親説話不漂亮,認為失了顏面。但就在這種情況下,父親還不忘給他定製一件紫毛大衣:‘我將他給我做的紫毛大衣鋪好座位。’背影給我的共情很深,朱自清把父親買橘子時的情景描繪的栩栩如生,我好像在朱父身上看到了自己父親的影子,但好像又沒有。和朱自清,林海音家不同,家裏的.點點滴滴都是母親在不辭辛勞的打理,而父親就像一個家的舵手,掌握着大的方向,做着重要的決定。稱讚母愛的詩詞歌賦數不勝數,而讚揚父愛的就顯得少之又少。母親很偉大,但父愛,在我看來也很偉大。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我最欣賞目送的一點,是作者龍應台略帶悲感的文筆。有人稱目送為“生死日記 ”,記錄着作者深刻的思想與憂傷,如掛在黑夜裏的明月,似燭光冷照四壁。目送穿插描寫着關於送別的故事,清晰的帶出‘人有悲歡離合,孩子長大了就要離開父母’這殘忍的真相。

龍應台因常年離開家鄉,親人極少的原因下,到五十多歲才直面死神。隨着父親的離世,母親的失智,她逐漸理解到大自然的殘酷,辭掉台灣文化部長的職務,迴歸故鄉,照顧老母。我想,她做出這一決定時已經釋然。她看慣了世間爭鬥,嘗慣了美酒佳餚,再也看不上繁華和富貴的虛假。迴歸故鄉,賞一樹臘梅,品一杯苦茶,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

月有盈虧花有開謝,想人生最苦離別。

《目送》讀後感2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每次讀到龍應台的《目送》中這一段話時,我內心總有一些觸動,像是聽到一首老歌,讀到一首動人的詩歌,串起了心中的千絲萬縷。

第一次看到這篇文章還是在練習冊上,當時只關注到文章的情節——簡單又温馨。文中父母與孩子間的親情平凡而又熟悉,像你也像我。

再次重讀這篇文章是一個月後,我的目光被最後這段話緊緊的吸引,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精巧的描寫,沒有驚天動地的大事,有的只是樸實的語言,細微的小事和沉澱的情感,卻能給人帶來情感上的波動,心靈上的觸動。

其實,細細想來當父母在轉角説出“不必追”時,心裏應該非常的心酸。人生在世,有些事不想做,有些事卻又不得不做。當人被冠以“父母”的稱呼時,好像就必須為了孩子做些什麼。好比他們一方面捨不得孩子離開自己,一方面又害怕因為自己短淺的目光耽誤了孩子的遠大前程,不能走的更遠飛的更高。為了孩子,他們只能硬起心腸説“不必追”。

送別總是令人感傷的,看着孩子漸行漸遠的身影,卻又無力阻止,或者説不能阻止的`父母應該會更傷心。對説出“不必追”的父母來説,這時候世界上沒有什麼比孩子開口説一句“我留下”更動聽的語言了。雖然這話也許只是説説而已,也許只是一種暫時的觸動,但卻能給父母帶來無限的欣慰,它告訴了天下的父母原來在他們捨不得離開孩子的同時,孩子也捨不得離開他們,它告訴孤獨的父母自己仍然是被需要的,它告訴目送的父母不必擔心愛就在心間,這也許才是愛的傳遞,親情的延續。

然而更多的人,選擇留給父母一個堅定的背影,一顆決絕的心,一間空蕩蕩的房子,沒有那句“我留下”,沒有離別的不捨,沒有眼中含情。這個時候父母的眼中除了不捨,除了擔心,會不會多了點涼意呢?或許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但是隻要父母還在,親情還在,愛還在,又有何懼?愛不止是父母對孩子才有的感情,孩子對父母是不是也應該如此呢?是不是也要適當的表達出來?

那些離家的孩子,下次出遠門的時候能不能回頭看看,看看那對逐漸年邁的身影,對他們説一句“回去吧,別擔心”或者“我留下”?

《目送》讀後感3

“修行”是蔣勛説《紅樓夢》時最常提到的一個詞。大概就是,從不明白到明白,從不習慣於到疲於,從被人橫刀奪愛的痛徹心扉到無動於衷、麻木不仁,從剛開始簡簡單單的對生的喜悦到日後對活的慎重。看龍應台的人生三書時,從《孩子你慢慢來》到《目送》皆是修行,龍應台一個人的修行。

初次看這三本書時,最喜歡的是《孩子你慢慢來》,“一個越是幸福的人對幸福就越容易體察”,這是《目送》中的一句話。這也大概是我喜歡《孩子你慢慢來》的原因,後來漸漸的'對《親愛的安德烈》越讀越有感觸。不知什麼時候也會愛上目送呢?因此,這本書會被我埋在書堆裏,等未來的某一天,一個陽光像往常一樣落滿肩頭的午後,收拾東西的時候,我又再次尋找這本書,開始翻讀,那時我會是目光深邃地品讀呢,還是抱着它泣不成聲呢?也想把這篇讀書筆記打印在紙上,日後還能回憶當時的青澀想法。

“我們拼命地學習如何成功衝刺一百米,但是沒有人教過我們:你跌倒時,怎麼跌得有尊嚴;你的膝蓋破得血肉模糊時,怎麼清洗傷口、怎麼包紮;你痛得無法忍受時,用什麼樣的表情去面對別人;你一頭栽下時,怎麼治療內心淌血的創痛,怎麼獲得心靈深層的寧靜;心像玻璃一樣碎了一地時,怎麼收拾?誰教過我們,在跌倒時,怎樣的勇敢才真正有用?怎樣的智慧才能度過?跌倒,怎樣可以變成行遠的力量?失敗,為什麼往往是人生的修行?何以跌倒過的人,更深刻、更真誠?”這是我最喜歡的一段話。我們總在被教育如何不跌到,跌倒有多可怕。但其實可怕的是跌倒後就以為失去了一切,再也沒有了站起來的勇氣。

書中的龍應台扮演着很多角色,兩個離家求學的孩子憂心忡忡的母親,兩個遲暮老人的雨兒,台灣文壇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領袖,在生活中修行的懵懂孩子。

可修行的路必然是孤獨的,因為智慧來源於孤獨的啟發。書的封面是一個略顯駝背的中年女人推着一輛老舊的自行車,像是在回望着什麼。單薄的背影,讓人覺得有些心酸。看完全書,除了感動,也有對生命的無奈,總有幾個人對你才是最重要的,以為過不去的坎忘不掉的人,多年後再提起也會愣一愣。“寫出了失敗與脆弱,失落與放手,寫出了纏綿不絕和絕然的虛無”。這是書最後一頁的讀者評價,用優美的文字道出了我內心的想法。

華枝春滿,悲欣交集。

《目送》讀後感4

才子當然心裏冰雪般透徹: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題記

人,生來是孤獨的。父母、老師、親友,或許會陪着你走人生中的一大段路程,但真正走完漫漫人生路的,只有你自己。

正如書中所寫:“這裏有五萬人幸福地歡唱,掌聲、笑聲、歌聲,混雜着城市的燈火騰躍,着涼了粉紅色的天空。此刻,一輩子被稱為‘才子’的沈君山,一個人在加護病房裏,一個人。”人們歡聲笑語,熱鬧非凡,可誰又關心遙遠的孤獨的人呢。

當你背上行囊,走上漫長的人生道路時,總會遇到一些順路的旅人,他們會陪着你走完一段段路程,你們一起聊天,一起説着你們遇到的事,一起圍着篝火取暖,留下美好的回憶。可是,當共同道路走完,岔路出現時,你們又不得不分道揚鑣,重拾心情,走上屬於自己的道路,一個人。

你們畢竟只是匆匆而過的路人,你只是用一個故事同他們換了一碗酒,自此天各一方。

小時候,家附近有一座鐵索橋,那橋十分老舊,走上去都會有“喀啦喀啦”的`聲音,我膽小,每次過橋都讓父母抱着我過。有一次,也忘了怎麼了,我一人回家,路上還沒什麼大不了,可一看到橋,心裏就漏了一拍:怎麼忘了還要過橋。我在家對岸遲遲不敢過橋,踱來踱去,有好幾次都踏出第一步了,可聽到“喀啦喀啦”的聲音,有看到橋下湍急的水流,那一步硬生生被我收了回來。

可看着越來越晚的天色,我心中十分着急,終於,我下定了決心,閉着眼,捂上耳朵,心一狠就朝對岸跑過去。

也不知過了多久,我的腳好像接觸的是地面,我這才睜開眼睛,回頭看了看已經被我跑過的橋,心仍“噗通噗通”地跳着。從那之後,我過橋就再也不用父母抱着了。

沒有人能夠陪伴你一輩子,你必須靠自己,你最大的靠山不是別人,就是你自己。人生,除了自己,誰可能知道?

就如同這個故事,我不把它寫在這裏的話,又有誰知道呢?也就我知道,喧囂的風知道,傍晚的夕陽知道,那座古老的橋知道罷了。

人生甘苦冷暖自知,也唯有自知。

《目送》讀後感5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份就是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龍應台

有些時候,我們總認為大人們不可理喻,自己才是對的;有些時候,我們總認為“親情”只不過是一句用於不同場合的套語,從沒有理解過這個詞的真正含義;有些時候,我們總認為親人的愛天經地義,從未想過要回報些什麼……

寒假期間,每至黃昏,陽光灑滿陽台,手捧一杯青茗,靜讀名著。《目送》這本書是我讀得最虔誠、最走心的。它讓我改變了昔日那些不成熟的、無知的對於親情的認知。

“我一直在等待、等待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當我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心頭猛地一震,繼而湧出一股莫名的傷感——華安的一舉一動都牽動着媽媽的心,可是,他沒有再像小時候那樣不斷地回眸,而是選擇了將背影留給媽媽。因為,他已經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了,他早已淡忘那個依賴母親的小華安了,他不再是那個用怯怯的眼光看周圍的那個小孩子了,是這樣嗎?還是他忘記了?他沒有看到,媽媽的眼神一直都隨着他的行進而移動,他沒有注意到,媽媽的`眼神一點點的燃燒希望然後又一點點的黯淡下來。

這難道就是作者所説的那個“父女母子一場”的定義嗎?那個被告知不必追的那段小路嗎?不,不止這些,還有父女,那個張望父親背影的女兒……

“我總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機場。”這句話是這樣的簡單明瞭,卻帶給我深深的思考,作者為了照顧父親,自己的裙子上沾上了污跡;為了多陪陪自己的父親,寧可在夕陽西下的時候,一奔向機場,趕最晚的飛機……

“昏暗的路燈下,雪還在飛舞着。我呆呆地注視着雪地上那漸行漸遠的腳步,這腳印,與其説印在雪地上,倒不如説烙在我的心頭。這一行腳印越來越遠,腳印的盡頭,父親的背影也愈來愈小……”我曾數次這樣目送父親的背影我的視線卻也無數次與父親的回眸碰撞,我能清晰地年到父親眼中的熱淚,堅強的父親只有在這時候會展現最脆弱的一面。也許這也就是父母與子女的不同,長大後的我們只懂憬前方,而父母卻對親情無比留戀。

所以,珍惜親情吧,珍惜那一直跟隨着你的目光。被目送時,留下一個回眸吧,讓目送的人心中留一份温存。

等到日曆的記憶不再清晰,徒留下人的喟歎,若把目送的回眸都裝進心裏,縱使記憶已泛黃,也依舊笑如春風暖。

《目送》讀後感6

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題記

漸漸地,漸漸地,我們走過了幼兒園,走過了國小,現在也即將走過國中。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總會遇見一些人,認識一些人,錯過一些人。即使這些人對我們很重要,卻也只能看着他們離開,徒留自己在原地百感交集……

國小時,爸媽出門做生意。在一個霧氣朦朧的早晨,我和爺爺奶奶一起送爸媽去車站。時間還沒到,我們便在候車室坐了一會兒,氣氛很是沉悶。之前在家中,當我得知爸媽要出遠門,就固執地不肯和他們説一句話。

直至臨行前,媽媽蹲下來抱着我説:“女兒,你要好好照顧自己,好好學習……”到後來已經泣不成聲了。我倔強地扭過頭,不去看媽媽那淚眼婆娑的臉。可是眼淚卻不爭氣地流了出來,待風一吹,涼入心底。

爸媽拖着行李箱走了。我看着他們的背影,忍不住跑上前去抱着媽媽,近乎哀求地嘟囔着:“媽媽,不要走,不要走,好不好?”媽媽輕輕地拭去我的眼淚,紅着眼圈,哽咽地説着:“傻孩子,哭什麼。我們又不是回來了。你這樣叫我怎麼放心啊?”我吸着鼻子,點點頭,已説不出話。

在司機的催促下,爸媽上了車,在窗邊坐下。我在外使勁搖着手,讓他們放心。

我站在那,看着絕塵而去的車子,自心底泛起一陣酸澀。最終車子消失在遠方的一片雲霧中。

其實,很多時候不是我們去看父母的.背影,更多的時候是我們承受愛我們的人追逐的目光,承受他們不捨的,他們不放心的,滿眼的目送。但我們從小到大隻管着一心離開,從未回頭張望過。

我們總説自己已經長大,可是給親人們做過些什麼呢?我們注意過他們在我們身後的祝福和期盼嗎?我們感受到他們期待的眼神嗎?我們凝視過我們的親人離開的背影嗎?沒有,一次都沒有!難道我們就是以這樣的方式來回報那些愛我們的人,讓他們在無盡的心酸中度過嗎?

生活是由一次次目送拼湊而成的,唯有在一次次目送中成長,我們才能學會如何去珍惜。

《目送》讀後感7

龍應台在《目送》中説道“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我和父母又何嘗不是如此。

父親常年在外務工,我對他最深的印象就是火車站一次次的送別,看着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我總覺得不捨,想要讓他留下,卻又無法開口。記得每次送別父親的時候,他都不會回頭,我還在想,他真的對這個家沒有一點留戀嗎?直到後來我考上了大學,母親在火車站送我的時候,我才理解父親的感受。

對於目送,也許我的理解並不深刻,並不成熟。但身為人子,離別的時候儘管有再多的不捨,也要勇往直前,留給父母一個“不必追”的背影。

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離開父母,踏入他鄉,我必須獨自經歷我所面臨的一切。小時候,從來不會感覺到憂慮。隨着歲月的流逝,人的心也越來越容易憂傷。曾經視若無睹的東西,不知不覺中,也在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跡。我開始注意到父母臉上的皺紋,開始不想讓父母擔心。《目送》講述了許多生活中的小事情,這其中並沒有濃得化不開的感情,而我卻總是被其中的一些文字打動。也許其中的故事我們並沒有經歷過,但好像每一段話,每一件事,都發生在我們身邊,我們每個人總能在裏面找到自己的影子。這本書與其説是龍應台對自己生活的`回顧,倒不如説是我們每個人成長的歷程。

世間所有的温情,都藴藏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凡是回憶過去的故事,總能引起人們的共鳴,人們總能由此聯想到自己的過去,想到自己所經歷的温情。

“所謂父母子女一場,不就體現在這些點點滴滴中的温情嗎?我們一定會目送着父母漸漸老去,我們無法阻止這個過程,但是我不希望留下遺憾,多陪陪父母,一杯茶,一頓飯,陪父母多聊聊天,或許對父母來説,這便是全部了。”

父母陪我們經歷了荒唐的童年,執着的青春,把我們養大,而我們卻遠走他方。父母為我們付出了那麼多,那麼我們對父母的瞭解又有多少呢?其實父母很容易滿足,希望我們能夠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分分秒秒,那便沒有遺憾了。

《目送》讀後感8

“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人到中年,當你讀到這段話的時候,你的心會不會劇烈的顫動一下?

《目送》中扉頁上的話,説得既令人心酸又無奈,步入中年,擁有年輕時所向往、所追求的一切,名利、地位、資本,但是平靜下來才發現父親已經遠去、母親也在慢慢的老去、兒子們掙脱自己的保護要遠行、朋友們在曲終之際漸漸散去、兄弟姐妹各自經營着自己的生活,在別人眼中擁有一切的“我”卻無力將他們一一挽留,環顧四周,惟有任憑他們漸行漸遠,默默“目送”。這裏的“我”是多少個我們的寫照?

這本書與其説是龍應台對自己生活的回顧與反省,倒不如説是照出了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曆程,照出了我們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貴的事物。書以第一篇文章《目送》命名,文中描寫作者目送兒子踏入各種不同的門,兒子的背影,愈來愈高大,但卻從來都沒有猶豫,沒有回頭,這種落寞感,使她回憶起當年父親用廉價的小貨車載着她去大學報到,父親因覺得女兒會嫌棄小貨車太窮酸,便在校門口放下她和行李轉頭就走,留下一團黑煙和背影。多年後慈愛的父親過世,作者又在細雨中,目送着父親的靈柩慢慢滑入火葬的爐門,消失在火焰中。

曾經,我也像龍應枱筆下的兒子安德烈焦躁,孩子氣,任性,我有過無不及,當我學會站在父母的位置思考,去感受到父母對我那份深深的寵愛時父母卻已日漸老去,在生命的長河上將與我漸行漸遠直至生死兩隔。時間是一隻藏在黑暗中的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間,物走星移。我親愛的父親和母親滿懷期待目送着我在成長路上行走,蹣跚學步到穩步單車,咿呀學語到出口成章,黃髮垂髫到青絲及腰。我願時光是個善良的人,讓我有生之年能讓父母幸福,我願時光是個魔術師,能撫平父母臉上的皺紋讓白髮變烏絲,我願時光能慢一些。

無論過去多少年我依舊會記得大雨滂沱的那個夜晚母親撐着傘來接我,漆黑的夜幕裏,滴答的雨聲裏,母親微涼的手牽着我往家的方向走去。多少年後依舊記得父親厚實的手牽着我肉嘟嘟的小手走在傍晚的田埂,夕陽把我們一大一小的影子拉的很長很長。我站在記憶的這端看着往事裏的片段,目送着母親牽着長髮微濕的我穿過雨幕消失在黑夜中,目送着父親帶着小小的我在夕陽下越走越遠消失在地平線那邊。

來讀《目送》吧,相信你一定會受益匪淺!

《目送》讀後感9

這個寒假,周圍的朋友都去遊玩了,陪伴我的,只是一本書——《目送》。看着龍應台淡淡的敍述,從目送晚年的母親開始,以目送衰退的父親結尾,龍應台用她平淡沉穩的筆觸,訴説了她對生活的感悟,對周圍事物的見解……從她的敍述中,我認識了一段靜默的時光,體味了一份陳舊的心。

閲讀中總有想流淚卻眼眶乾乾的感覺,龍應台內心無法抑制的苦澀和悵惘,讓人情不自禁得想流淚,可她那平平淡淡的口吻,又讓人慾哭無淚。那些埋藏在靈魂深處熱烈卻又無法言説的感情,卻又被淡淡地敍述出來,讓人時而悲痛,時而無奈,時而感動,這也許就是這本書的意義吧。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份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當讀到這段文字時,喉嚨不知什麼時候哽咽了,讓我體味到隱隱的淒涼與哀傷。

其中的.《跌倒》一文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指出了現在教育的漏洞所在,告訴了孩子如何成為卓越的人,卻不曾告訴他們那些卓越的人背後的辛酸,告訴了他們卓越的人成功的經歷,卻不曾告訴孩子怎樣去面對挫折;告訴了孩子表面的美好,卻不曾告訴他們生活並不是一帆風順。而這樣,必教育不出優秀的,有擔當的好孩子。

不知你是否還記得《兩本存摺》裏有這樣一段話:我突然就明白了:原來,這兩本存摺之間,是有斬釘截鐵的反比關係的。你在那一本存摺裏所賺取的每一分金錢的積累,都是用這一本存摺裏的每一寸“時間”去換來的。而且,更驚人的是,“金錢”和“時間”的兩種“幣值”是不流通,不兑換,不對等的貨幣——一旦用出,你不能用那本存摺裏的“金錢”回頭去換取已經支付出去的“時間”。任何代價,任何數字,都地法兑換。這引人深思,也告訴了我們時間的珍貴,“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是自古不變的道理,抓住時間啊,這是龍應台作家對我們真摯的囑咐啊!

《目送》一書,龍應台用最樸素的方式綻放出了動人的詩意。在這本書中,會看到感性而又素樸的文字背後,對生命、對親情、對幸福的深刻領悟。再多的不捨和遺憾都是生命的過程,那些都已不復存在。我們只能堅定地往前走,用回憶癒合過往的傷,帶着愛和釋懷與生命和解。

《目送》讀後感10

龍應台的《目送》中收錄了七十多篇散文。有的是關於作者的父母,有的是作者對生活的思考……不過能引起我共鳴的,是幾篇記錄着她與兒子之間點點滴滴的散文——那正是我和我的母親正在經歷的呀!

曾經的作者也是一個“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小女孩。然而當她成為母親的那一刻,她學會了很多東西。就像我的媽媽,以前也是一個頑皮小孩。“女子本弱,為母則強”,為了我,她可以在極短的時間裏變出一桌豐盛的飯菜。我想,她一定很愛我。

有時我對媽媽和我説話的態度十分不滿:就像和一個三歲小兒交流一樣。遇到新鮮的事分享給我時,我通常只是平靜地“嗯”一聲來回答她,但只靠這一個字,她是不會罷休的。她認為我太敷衍了事,可我覺着我已經過了大吵大鬧的年齡,嘰嘰喳喳説個不停是不合適的。

所以剛讀到《十七歲》時,我和作者的兒子站在同一條戰線上。我不理解作者一個大人,為什麼喜歡把自己的發現指給兒子,像對待孩童一樣和已經成年的兒子交流。

再度,我找到了答案。在龍應台心中,她的兒子始終都是那個活潑小孩。那麼我的媽媽也是這樣的吧?她沒有別的意思,只是沒有察覺那個在她身邊蹦蹦跳跳的小女孩已經比她還高,可以和她勾肩搭背了。她只是對我的變化感到失落。

此後,我對這種交流方式就不那麼厭煩了。我知道,她是愛我的。

就如書上所説,隨着年齡的'增長,現在的我很少同父母説活了,因為他們會反覆叮囑同一件事,我感到非常無聊。

本以為只有我的家長是這樣的,後來發現連知名作家龍應台都不能免俗時,有點吃驚。通過她的文字,我才明白:她並沒有意識到自己重複提起某件事,這麼做是出於對兒子的關心。從她身上我能發現我媽媽的影子。所以我非常清楚,媽媽的嘮叨是她愛我的一種表現。

作者對孩子的愛就是從他們間的點滴瑣事中流露出來的。讀後一回味,我發現我的母親也是如此。

通過《目送》,我認識到一個新的世界,那個我媽媽眼中的世界。我對於母女之間發生的一些問題,也可以從中找到回答。這也正是這本書的神奇之處吧。

《目送》讀後感11

20xx年的暑假即將結束,在這個假期中我認識到了很多,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母親”這個詞。

《目送》,這本其妙的書。淡淡的文字,平淡的語調,細膩的感受,完全沒有華麗的影子,也沒什麼大悲大喜。但卻能讓人很認真地讀下去,在無形間淨化着我們那被塵埃腐蝕的心靈。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可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並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多麼樸實的文字,卻觸動了我內心最脆弱的地方。

仔細想想,好像也真的是這樣。年幼時的我們,總是走在最前面的那一個,向着朝陽邁去,而順着我們的背影一向倒退回去就會發現,在那個最隱蔽的角落裏,總有一個或兩個人,他們的眼神,從我們出此刻這世界上時,就從未離開過。他們或許期待,或許渴望我們的一回眸,一絲觀注,但我們一向沒給過。即便如此,每一次看他們的眼神時,那裏總是帶着説不清的深情與期盼。

隨着時間的流逝,也許我們也成為那個望背影的人時,才會真切的體會到父母那份痛楚與沉默。小時候父母把我們當孩子,父母老了我們把他們當成孩子。那時,我們可能會懊悔,懊悔以往的無知,但時間不留給我們一點機會,我們想告訴自我的孩子這一切的感受,可被時間悄聲無息地擋住了。時間讓我們變了,讓我們懂得了一切,也讓我們失去了很多。

不管是時間也好,親情、感情、友情也好,該經歷的會經歷,該遺失的會遺失。生命是一條無法迴轉的軌道,我們必須按照這軌道上的路標走,經歷生老病死,悲歡離合。有些感受只能一個人體會,有些眼淚只能一個人掉,有些痛苦只能一個人承擔,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真的只能一個人走。明白了這些,才算是真真正正的成長了吧。

《目送》這個光陰歲月的故事是屬於別人的,但我們每個人都一樣,在時光消逝中成長度過,我們的皮膚會由光滑到粗糙,我們的背影會由高大到佝僂,我們以往擁有的也都會一一消失。這看起來是一場永恆的遺憾,但我們卻能從這一次次的目送中提煉出最純淨的'心靈,最温馨的回憶。

龍應台的文字是我最欣賞的,它如清晨的雨露,清新朝氣,如黑暗的火焰,温暖明亮,帶給我一種很平靜的感覺。在這喧囂雜亂的社會中讀着她的書,我的世界竟也莫名的變得安靜了......

《目送》讀後感12

讀完了龍應台的書《目送》,正如封面上的一句話評價:“最犀利的一支筆也有難以言盡的時候。”雖然龍應台用她那枝最犀利的筆描寫人生,但在生死大問面前還是難以盡言。她的文章充滿了對時間流逝的無奈,對逝去的人和事物的懷念,以及對生和死的考量。在一篇篇文章中,我們可以深深地體會到母親對兒子長大的失落,女兒對父親去世的悲傷,母女親情的息息牽掛。讀完她的書,我感受到一股淡淡的憂傷,人們在成長中總是會伴隨着各種痛苦和悲傷的情緒,細心體味你會更加珍惜當下的生活。

譬如《目送》這一篇寫了兒子華安在6歲和16歲,分別因為上國小和作交換生而離開時的情景,還有父親開車送作者去大學報到,倒車出巷口離去,和父親去世火化時棺木飄入長廊的回憶。最後用一句話,深刻地寫出了父母和兒女的關係,“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作者悵然無奈的情感流露筆端,通常人們僅僅傷感於離別的情緒,作者卻能看得更加透徹明白,果然是那支最犀利的筆,寫下了深情默默的人生感悟。

又譬如《山路》這一篇講到在耀眼的舞台燈光下和五萬人的歡呼中,蔡琴深情地演唱着歌曲。人們都熟識她的歌曲,卻並不瞭解她無奈的人生。而在別人盡情歡笑的同時,某位有名望的.人也只能一個人靜靜地躺在加護病房裏,獨自承受寂寞和病痛。人生有歡樂也有落寞,有高興也有悲傷,正如作者描寫:“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讀到這裏,我似乎明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為自己人生負責的道理。正如楊絳先生曾經説過: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在《目送》的每一篇文章中,作者總能用一兩件事把深刻的道理講述出來,而我則需要反覆揣摩才能逐步理解作者的深意。即使這樣,每次讀後體會都會更加深刻,似乎又明白了許多道理,好像又多了些許的成長。

感謝龍應台的《目送》帶給我的成長和啟迪。

《目送》讀後感13

一、關於親情

一直以來便很喜歡龍應台的作品,她用犀利的一支筆寫出世界上最難以言盡的温情。第一次看到這個書名的時候,我是疑惑的。是誰目送着誰,這背影裏又有着怎樣動人的故事?讀完全書,我才知道,這是親情最樸素的表現。

很喜歡書裏的一句話——"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小時候,每每出遠門,母親總會早早地開始唸叨,汽車緩緩開動時,我總是忍不住淚流滿面,然後別過頭不讓她看到我的狼狽。那時的母親,心裏想必也是極為不捨的。後來,外出求學,離開家的時間更多了,出門在外的日子總是格外想家,再後來,生命中多了些坎坷,也愈發地明白家對於我的意義,是那樣的不可替代,那樣的彌足珍貴。許多人都説不想長大,因為長大後的世界就會變得現實可怕,可對於我來説,長大讓我心存感激,知道了生活的來之不易和這個世界應該時刻珍惜待之。

二、關於成長

年幼時,我們都有一堆的玩伴,呼啦啦地來,呼啦啦地去,那時的我們堅信身邊的人可以一直陪伴我們,直到世界末日,我們想不出會有什麼理由能夠將那樣深厚的感情磨滅。後來,我們站在青春的尾巴上,終於知道很多感情都敵不過一個叫"時間"的東西。才逐漸明白,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闖;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三、關於幸福

"你幸福嗎?"還記得這是央視前幾年發起的一項調查,那麼,對於幸福,你是怎麼定義的呢?我也曾經仔細想過這個問題,究竟對於我來説,什麼才叫幸福呢?是擁有數不清的財富,一個貼心的愛人,有個可愛的'孩子,還是有一個和睦的家庭呢?直到我讀到《目送》裏龍應台關於幸福的詮釋,我才明白這就是我心裏那呼之欲出的答案,"幸福是生活中不必時時恐懼。幸福是尋常的日子依舊。幸福是尋常的人兒依舊。幸福就是一種安全感,有安全感才不會時時恐懼。在你感覺不幸的時候,家人、朋友在身旁默默地支持你,你並不孤單,他們帶給你安全感,這就是幸福。"幸福,各有各的不同,我只願在餘下的人生裏,能對着"我的"幸福珍之惜之。

《目送》讀後感14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這是作者寫的讓我永難忘懷一句話。但這短短的一句話裏,又包含着多少,讓作者流淚,難過的辛酸故事呢?作者對親情,友情又是怎麼詮釋的呢?在這本書中,我們都能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答案。

《目送》就好像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由68篇感人至深的散文組成,在這幾十篇的散文裏,作者寫了對逝世的父親的不捨,對日益蒼老的母親的心疼,對執意離開自己的兒子的無助,對昔日摯友的牽掛……

對於父母,無疑是作者的`羈絆,在這個世界上,我想每個人都要經歷,生老,病,死,我們的父母也不例外,他們細心的照料我們,直到我們長大,而他們所留下的,只有一頭銀髮,和流失的歲月。

作者一直細緻入微的照料她的父親,直到父親疾病纏身,最終逝世。這是件很殘忍的事情,作者眼睜睜地目送着自己的親人一步一步的走向時間的盡頭,而自己能做的,只是默默的陪着他,走過他人生的最後這段路。這就是無常的人生啊!但是作者,並不後悔,恐懼,或是逃避,而是從容面對。因為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對於自己的孩子,是作者除父母之外,又一個重要的羈絆,從孩子呱呱墜地,到孩子出國留學,這期間,作者早已將孩子,歸為生命中的一部分,無法離開。但是,孩子總是一味地想離開她,而作者只能選擇,放手。

對於朋友,作者想起了小時候,一起玩耍的同伴,形影不離的摯友,志同道合的知音,但是,時間早已為他們染上了白髮,畫上了皺紋,有些,已經成了照片裏的人,再也回不來了。誰也不能保證可以和你一起共同老去,面對死亡。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即使在另一個世界,我們依然會彼此凝望。

在這本書中,作者寫下了她所經歷的,無論是,失敗和脆弱或是失落和放手,這些都包含着作者的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這種真情的流露,不禁使我潸然淚下……

在這條寬闊無邊的生命長跑中,也許我們會經歷很多很多,讓你流淚,讓你歡笑的事,伴隨着獲得與失去,但是到了最後的終點,你會發現,時間早已將過往的淚水風乾,將傷口癒合,當我們從回憶的纏綿迷宮抽身而出,會發現人生也就是目送別人,和被別人目送着漸行漸遠罷……

對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

《目送》讀後感15

生活中某些珍貴的片刻,其實都來自於一些微不足道的細節。《目送》,簡單的文字,是她生活中每一個温馨時光的剪影所剪貼而成的幸福畫面。流露出來的真摯、細膩的情感,一字一句,如陽光般,暖暖的。

龍應台,一位孩子的母親,一位母親的孩子。我為後者,但年齡遠遠有差,人生軌跡也全然不同。如今看到的`,多是閒適,温馨,怕是到了作者寫時的年歲,也會憑添一份責任與感懷吧。

喜歡她筆下的母親,越長大越像個孩子,慈祥而可愛。雖然,年老的遲鈍讓其記憶力衰退到幾分鐘前的事都全然忘記,但那份不變的關懷與對她的孩子”雨兒“的愛,永遠不變。

喜歡她筆下的兒子,望向母親的眼睛有感情而深藏不漏。”拜託,媽,不要指,不要指,跟你出來實在太尷尬了。你簡直就像個沒見過世面的五歲小孩。“天曉得你説這句話是心中是何種心情。十七歲,固執得想證明自己的獨當一面,成熟卻青澀。説媽媽像孩子,媽媽的眼裏,孩子卻永遠是孩子。

喜歡她筆下的小可愛們:水光粼粼的小溪裏,睡夢中的白天鵝,脖子蜷在自己的鵝絨被上,旁邊一隻小鴨獨自在玩水的影子。多麼浪漫温馨的畫面,讓人不捨得翻書,是怕書頁的響動擾了天鵝的美夢哩。窗外是火紅燒天的鳳凰花,溪裏是魚蝦戲水於潺潺之間,野蛇趴在石塊上曬太陽。多麼勾起回憶的同創場景,讓人穿越時空,真的找回那時的自己。

喜歡她筆下滿滿的詩意。有一種寂寞,忙忙天地之間”餘舟一芥“的無邊無際無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獨面對,素顏修行。學過張岱的《湖心亭看雪》,為何當時就沒能覺出那是怎樣一番天地間唯我一人的孤獨使然。

喜歡她筆下肺腑的哲理。兄弟,不是永不交叉的軌道,倒像同一株雨樹上的枝葉,雖然隔開三十米,但是同樹同根,日開夜合,看同一場雨直直落地,與樹雨共老,挺好的。兄弟,幾十載並肩共行,幾十載風雨同舟,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第一次體會到,有一種淡淡的親情,卻深入骨髓,如手足般不可分離。

喜歡她筆下的小幸福、小温暖。你的修行開始。在你與世隔絕的修行室外,有很多人希望捎給你一句輕柔的話、一個温暖的眼神、一個結實的擁抱。我們都在這裏,等着你。讀到這兒,頓覺周身都暖暖的,卻不暖得熱烈,也不暖得淡淡,只是覺得心裏有了一種力量,背後有了一種信念,一種支持。

標籤: 讀後感 目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hougan/9ogk0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