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第56號教室的奇蹟》的讀後感精選5篇

《第56號教室的奇蹟》的讀後感精選5篇

《第56號教室的奇蹟》本書講述了一位心靈導師,教給學生一生受用的技巧,以及人格、信念的培養。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第56號教室的奇蹟》的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第56號教室的奇蹟》的讀後感精選5篇
  《第56號教室的奇蹟》的讀後感精選篇1

《第56號教室的奇蹟》一書中有這樣一段文字:絕對不要忘了:孩子們一向看着你,他們以你為榜樣。你要他們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我要我的學生和氣待人、認真勤勉,那麼我最好就是他們所認識的人之中最和氣待人、最認真勤勉的一個。別想愚弄小孩,他們很聰明,必須會識破的。

這段文字告訴我們:教師的示範作用是很重要的,教師的人格水平越高,其榜樣作用也就越強。“欲齊其家,先修其身。”作為教師,就應經常反思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

學校大力倡導和發揚禮貌禮儀教育,以“星級”獎勵制度鼓勵學生進步,要求學生進出校門、校園內看見老師主動打招呼;進出教師辦公室,主動敲門,徵得同意,方可進入;用心認真地參加學校組織的課外活動;上學不得遲到,有事提前請假或事後補假……。對學生的一系列鼓勵措施,大部分學生用心參與。

學生是認真執行了,但教師是否為學生做了榜樣呢?早上進校門,學生有禮貌地敬禮並問聲“老師好”!學生認真打掃保潔區,……。我們的教師又是怎樣的一種表現呢!學生有會怎樣想呢?有一位學生對我説起過:有的老師我主動與他打招呼,他竟然睬都不睬我,也無任何臉部表情,以後我再也……。當然,這只是一種極個別的現象,但每每看到或聽到這種現象,心裏總不是滋味。

我自己也以前在無意中沒能主動與學生打招呼,而被學生質問。有一學生很認真地問我:“老師啊,上次我叫你,你沒回我!為什麼?”我一臉茫然,怎樣都想不起來,也許是我真的沒看見或聽見。

但不管怎樣我已傷了學生的自尊,我主動對學生道歉,説聲:“對不起!”學生還是很開心地走了。對我來説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對學生來説是大事,他們感覺老師的眼中或心中有他們的位置,對你老師的教育我就願意理解,融洽了師生關係,無意中也縮短了老師和學生的距離,對老師的教育教學工作就應都是有所幫忙的。從此我無論走在哪兒,還是在校園內外,無論我是否教過他們,只要是學生我主動與他們打招呼,融洽師生關係。此刻有的學生站在教學樓走廊中,看到了也要與我招招手,我也主動迴應。

可見,教師散播一種榜樣,收穫的是一種目標。有人説:“播撒一種思想,收穫一種行為;播撒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撒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撒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要求學生做到的老師首先就應做到,讓學生心服口服,讓學生直接從老師身上學到好作風、好品德。這樣,才能到達育人的最終目的。

  《第56號教室的奇蹟》的讀後感精選篇2

看到《第56號教室的奇蹟》這個題目,感覺有點新奇,對於教師來説教室是最熟悉但是的,《第56號教室的奇蹟》,為什麼是56號?奇蹟是什麼呢?我充滿了好奇。我翻開書本,用心的品讀着《第56號教室的奇蹟》,自己的內心不時的被感動、共鳴充斥着:雷夫的教育歷程和教育信念是那樣熟悉而新穎;雷夫的教育觀點和信念是那樣獨特與執着。他的成長經歷,對我們每一個教師“做一名好教師”都十分有借鑑好處。他的獨特的教育方式和班級管理形式,值得我們實踐和探討。它就像一面鏡子,告訴我們在我們的教育實踐生活中,在什麼地方做的不對,哪裏需要改善,哪裏能夠做得更好。

“第56號教室”為孩子們打造了一座躲避暴風雨的天堂,第一章中“給我一些真相”裏面講述的故事,在我的教育生活中也曾遇到。記得那是我第一年做班主任,我們班一個男生也像艾裏克斯的似的,在連續三天“忘記”帶作業後,最後,我再也忍不住,當着全班學生對他大吼大叫,把他書包裏的東西全都倒在地上,讓他找作業。其實,我早已明白他又忘記寫作業,我並不是因為他沒有完成作業而生氣,而是因為他一次次的對我撒謊,讓我很氣憤。看了艾裏克斯的這個故事,我想,我比艾裏克斯的老師幸運,孩子的家長並沒有找到學校來找我算賬。其實,此刻看來我和那位老師犯了同一個錯誤,就是錯失了一個絕佳的教育機會,對這個孩子造成了傷害。如果當時,我像雷夫對待麗莎一樣,那事情會有另外一種結局,也許這個男孩自己就會不好意思的來向我承認他撒謊了,也可能以後都會完成作業,或許……

隨着教學年齡的增長,我已不再那麼衝動,學會用用心的態度與耐心來應對問題,處理事情時能夠經常站在學生的立場去想,建立了與學生的信任,平和、友善、誠實、公正而又通情達理的對待每個人、每件事,盡力為學生營造一個像家一樣的避風港。我學會了為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多做加法,以此激勵學生,帶動其他的學生來競爭,而不是處處針對他們的缺點做減法,努力成為一個令人喜愛的老師。

透過對《第56號教室的奇蹟》的研讀,我還明白了,不管是教導學生還是子女,必須要時時從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不要把害怕當作教育的捷徑。第56號教室之所以個性,不是因為它擁有什麼,而是因為它缺乏了這樣的東西??害怕。雷夫老師用信任代替恐懼,做孩子能夠依靠的依靠,講求紀律、公平,並且成為孩子的榜樣。正如他所説的:“孩子們以你為榜樣。你要他們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我要我的學生和氣待人、認真勤勉,那麼我最好就是他們所認識的人之中最和氣待人、最認真勤勉的一個。”

書,還在品讀;收穫,卻很多很多。徜徉在雷夫老師的“第56號教室”,我也猶如雷夫老師的學生那樣,深深地迷戀在這理想的“教育國度”之中了。真誠的祝願所有的老師都能夠開心、快樂地工作,所有的孩子都能夠快樂的學習、茁壯的成長!

  《第56號教室的奇蹟》的讀後感精選篇3

書中的雷夫老師是一個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他的教學偉績受到了英國女王和歐普拉的感動推薦。能教育出好學生,這和他的教學方式是不可分離的。

雷夫老師的成功之一就是和學生們打成一片,他和藹可親,讓孩子們對他沒有懼怕感。和學生們打成一片後還可以和學生聊一聊天,從而徹底瞭解學生,知己知彼才能更好的教導孩子們學習。

第二點是雷夫老師以身作則,他的各個方面都做的很好,這樣就可以在日常教學中感染學生。為學生們做的了一個好榜樣。

第三點是雷夫老師很專注,他在<教室裏的火>中寫到了自己在化學課中為一位女孩點酒精燈,雖然酒精燈最終被點燃了,但由於雷夫老師太專注,點酒精燈時竟然連火點到頭髮上了都毫無察覺。

第四點是雷夫老師重視各種副科,雷夫老師在給學生上美術課用的畫畫用具,全部都是優質量的工具。如果是別的老師,也許會買些山寨貨的畫畫工具。但雷夫老師不會去心疼那些錢,他寧可自己打工掙外快來買好的顏料和毛筆,因為這樣才能畫出最正宗的顏色,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們的美術,儘管是自己掏錢。

第五是他重視學生的閲讀,他相信閲讀是提高語文的關鍵,所以讓學生們經常閲讀一些好的文章,讓學生們學習。

第六是他以信任取代恐懼。他在書中説:“破裂的信任是無法修補的,除此之外其他的事情都可以補救。”這是雷夫老師從對同學們舉的一個例子中總結出來的,那個例子講的是幾個同學玩接人遊戲,這種遊戲即使玩上百遍,只要接人的那個同學開玩笑説故意不接,事後無論怎樣保證一定會接住,那個向後倒的同學都不會再相信開玩笑的那個同學了,因為他們之間的信任已經破裂,再也無法修補了。

雷夫老師的成功祕訣還有很多,我仔細核對了一下,我們的吳老師的教學方式和雷夫老師差不多,我們的身邊就有一個“雷夫老師”,啊,真好,以後我一定加倍努力地學習,不辜負吳老師對我們的期望!

  《第56號教室的奇蹟》的讀後感精選篇4

《第56號教室的奇蹟》在教師們中間影響很大,前不久學校給每人發了一本,要求人人必看,説實在的,對這種強制性的任務我是沒有太大興趣的,假期裏只好任務性的拿出書來翻看一番,這一翻不大緊,卻奇蹟般地的喜歡上了這本書,喜歡上了雷夫這一名被傳頌的神奇人物。細細品讀了一部分,就能感受到他的愛心、信心、能力和智慧,他的確是值得我們尊敬的教育楷模!下面僅就讀的片段和感受與大家分享,望大家共勉!

第56號教室位於洛杉磯中心,這裏的孩子大多來自貧困的移民家庭,但是這些似乎註定平凡的學生卻在全國測試中成績高居全美TOP5%,他們長大後紛紛就讀於哈佛、斯坦福等頂尖大學並取得不凡成就。這一切奇蹟的締造者就是——雷夫?艾斯奎斯老師。這位心靈導師,教給學生一生受用的技巧,以及人格、道德、信念的培養。他把貧民窟的教室變成了快樂學習的天堂,在那裏,“人的品格得到培養,努力付出受人尊敬,謙遜得以發揚,而且大家無條件地互相支持”,一批又一批的孩子變成了“愛學習的天使”。我想學生的出色是因為教師的出色。從雷夫老師身上,可以看到哪些閃光之處?反觀自己,我應該為成為一個怎樣的教師而奮鬥?

一、用信仰堅持教育的熱情

就像雷夫老師自己所説,他不是超人,與一般老師一樣,他會失敗,會痛苦甚至也曾疲倦、迷茫過。但是“教室的火”點燃了他的激情和信心,他説“如果我能如此投入教學,甚至連頭髮着火了都沒有注意到,那麼我前進的方向就是正確的”。是的,從那時起,雷夫老師找到了真正可以永遠全心全意投入其中的事業,並且他正是義無反顧地這麼做了。

雷夫老師是有理想的。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培養孩子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教育孩子懂得為人之道,鼓勵孩子追尋豐富的精神世界……豐富的理想背後就是樸素的教育真諦——為了學生的發展。於是教師對每位學生都抱有信念,不拋棄、不放棄;學生的學習生活充實而有意義。

雷夫老師是有激情的。他已經用了25年時間並且還要繼續堅守在同一所學校的同一間教室,教同一個年齡段的學生。他傾其所有精力、美德與創造力在孩子們身上,用特立獨行的個性、截然不同的觀念、別出心裁的創意,給他們帶去寶貴的東西。如果沒有最單純的教育熱忱,我想沒有人會如此執着、安分和踏實。而雷夫的這些都沒有因時間和聲譽而改變。

朱永新先生説過“一個理想的教師,必須有遠大的理想,不斷地給自己提出追求的目標,同時又要有激情。對一個成長中的教師來説,平靜的思考是需要的,但更要富有激情。”想到自己,近來的教學很苦,為調皮不聽話的孩子感到束手無策,怕達不到教學指標而不敢怠慢,匆匆的忙碌中我似乎沒有清晰的教育理想可言。但是同樣在各種考試壓力下,雷夫老師卻能在一間狹小的教室創造無限的可能,他奉獻,他堅持,他熱情,感謝他,他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也願意拿出年輕人的激情去擁抱未來,用更多努力去戰勝困難,用繼續奮鬥去取代苦惱。

“教書是件苦差事,但成果卻是甜美的,因為你豐富了孩子的一生。”我願真能如此。反觀06—07學年度下鄉支教的一年中,雖偶有驚喜,但更多的是牢騷和不滿,好不容易結束了一年的支教活動,卻無甚收穫。如果能早一天看到《第56號教室的奇蹟》,如果能早一天結識雷夫這一傳奇式的人物,我想我會在我一年的支教中擁有滿滿的收穫!

二、用愛心建築心靈之家

“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20多年來,56號教室6點半就敞開了門”,雷夫老師寫到,“我在一片漆黑中到校,比正式上課時間早了整整一個小時,而迎接我的是一羣熱切等待學習的學生。他們自願早到,和我一起用這一小時來訓練一項經常受到忽略的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因為我並不特別有創造力,所以只能盡我所能給他們最寶貴的東西——時間。”是什麼讓孩子如此自願積極來學習,又是什麼讓雷夫捨棄休息,用大量的時間和學生相處,就連寒暑假也幾乎天天陪着他們學習?是愛吧。第56號教室就是一個充滿愛的最温暖的家。

這裏有愛有信任而沒有“害怕”。“教師愛學生,一個很重要的表現就是相信每個孩子。”雷夫就這麼做,他相信每個孩子都具有巨大的潛能,只有獨具慧眼,才能發現每個孩子身上的潛能,鼓勵孩子去不斷自主探索,才能使他們的才華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在本書中我看到了雷夫許多點點滴滴都建立在愛和信任的基礎上,他把每個學生都看做是美麗的天使。雷夫心裏裝的是學生,以身作則,公平、講道理,有耐心和恆心,用信任取代恐懼,做孩子可靠的肩膀,講求紀律,處罰合乎邏輯,成為孩子的榜樣。因此他們的班級氛圍快樂輕鬆,學生很沉靜、文明有禮。

還有我覺得雷夫老師把“道德發展六階段”導入班級來教育孩子,也可以説是一種“愛”的教育。他愛孩子,用“六階段”來引導學生人格、品質的成長。第一階段:我不想惹麻煩。“我們要孩子們有良好行為表現的最終目的,是讓他們相信這麼做是對的,不是因為害怕懲罰才去做。”第二階段:我想要獎賞。“我們要讓孩子知道,行為得宜是應該的,不許給予獎賞。”第三階段:我想取悦別人。雷夫要讓孩子知道人不是為了取悦別人而活的,他相信還可以做得更好。第四階段:我要遵守規則。但是雷夫要在教導孩子瞭解規則之餘把眼光放遠,因為人的一生中有時並無規則可循。第五階段:我能體貼別人。第六階段:我有自己的行為準則並奉行不悖。雷夫希望孩子終其一生的努力去培養自己,達到一定高度的生命境界。

其實,我心中也是有愛和信任的。可是讀了《第56號教室的奇蹟》之後,我覺得我們教室的紀律和學習還大多是靠“恐懼”來維持的。因為面對信任之後學生的不自覺和不理解,面對給予寬容之後湧現出的種種問題,我除了生氣之外,也選擇了“嚴肅”和“恐懼”來鎮壓學生。我本不想這樣,可是苦於沒有更好的辦法,也就只能如此了!

三、用智慧促進孩子的進步

説雷夫老師智慧,首先是因為他把提高兒童閲讀能力的同時引導他們對閲讀的熱愛作為首要任務。他説“我要我的學生愛上閲讀。閲讀不是一門科目,它是生活的基石,是所有和世界接軌的人們樂此不疲的一項活動。”“通過文學,孩子會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敞開心扉接受新觀念,踏上光輝的大道去遠行。”他把孩子帶到將知識、熱忱和閲讀的喜悦視為理所當然的圖書館,挑選合適的文學作品介紹給學生,正面引導不會閲讀的學生,辦讀書會等。在這個“快餐文化”的時代,很多青少年青睞電視、電影、網絡裏的世界,難得有沉下心來品讀經典,滋養心靈。雷夫老師不忘引導他的孩子們通過閲讀認識世界,改變觀念,改善氣質。這一智慧之舉我們都知道,卻很難真正做好。

另外他總是能夠找到獨特而有效的方式教育學生,無論是數學、作文還是音樂、體育,他都能夠做到“教室裏的`世界比教室外的世界更能吸引學生的心”。他將理論和實踐完美結合,做自然實驗,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看電影學歷史,將經濟學運用到班級管理,學習搖滾等器樂演奏,以及利用一年的時間來排練莎劇,利用假期來去旅遊來學習地理與歷史知識等等。這樣的學習是多麼愜意和多姿多彩!雷夫老師的學生是最幸福的孩子!

我在想,自己能否也做個智慧的老師,給孩子們的學習帶去更多快樂,讓他們自覺愛上學習,在輕鬆愉悦的學習中收穫滿足的喜悦,在《第56號教室的奇蹟》的品讀中,在雷夫精神的感召下,我將不懈努力奮鬥!

  《第56號教室的奇蹟》的讀後感精選篇5

在美國洛杉磯市中心一間會漏水的小教室裏,一位名叫雷夫·艾斯奎斯的國小老師創造了一間充滿奇蹟的第56號教室,感動了美國,也影響了全世界。《第56號教室的奇蹟》讓我感悟最深的是——今日的課堂需要智慧型教師的掌控,今天的學生也需要智慧型教師的引領,今時的教學更是需要智慧型教師的革新。

做智慧型教師,錘鍊好理性智慧

一個具有理性智慧的教師善於在教育教學中及時發現問題,有效地解決問題,摸索掌握教育規律。雷夫期望在班級管理上打造良好的班風,嘗試過多種方式,但效果都不理想。後來,他從勞倫斯·柯爾伯格“道德發展六階段”的觀點中獲得啟示,把六階段導入班級管理中。通過六階段的循序漸進,讓學生慢慢形成自己的一套行為準則。在這個教室裏學生作出的任何行為不是屈服於教師的威嚴、也不是為了取悦教師或是僅僅遵守規則,而是基於內心。

當然,雷夫也並不是墨守成規,而是在不斷實踐探索、反思後才漸漸明白教育的真諦:當我們越是想讓孩子們達到我們設定的目標時,我們往往離目標越遠。雷夫就是給於學生充分的信任,不斷提出“我們還可以做得更好”,來激發學生對自身的高要求。

在班級管理中,大部分教師會給學生來個下馬威以樹立自己“師道尊嚴”的形象,偶爾佐以“小紅花”之類的獎勵來安撫學生,讓學生嚐到服從的甜頭。這種“大棒加胡蘿蔔”的班級管理方法讓許多老師屢試不爽,並且自我感覺很有成效。其實,學生的行為只是對於服從就有獎勵、違反就要懲罰的一種簡單的條件刺激反應而已,至於為什麼要遵從規則從不考慮。對學生的教育,特別是德育,教師有時要回到教育的起點,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這樣才能真正找到教育學生的方法。

做智慧型教師,錘鍊好情感智慧

在一個學生大多來自貧民社區、母語不是英語、自身素質參差不齊、打架鬥毆非常普遍、秩序混亂成為常態的學校裏,在那樣一間破舊甚至時常漏雨的教室裏,雷夫堅守教學多年依然如故,靠的是什麼?靠的是雷夫熱愛教育的情感智慧。參觀完第56號教室之後許多人會驚歎於良好的班風:孩子文明有禮到一個難以置信的程度!雷夫驕傲地告訴他人:“第56號教室之所以特別,不是因為它擁有什麼,而是因為它缺乏了這樣的東西——害怕。”雷夫積極與學生建立良好的信任關係。在開學初,他就和學生玩接人遊戲:一人向後倒,由其他同學接住。不管玩多少遍,若有一次朋友故意不接住你,你們之間的信任就破裂了。通過這樣的體驗,他讓學生明白了破裂的信任是無法修補的。

信任是一種情感智慧,而耐心也是一種情感智慧。雷夫的學生艾倫告訴記者,“我問老師一個問題,雷夫會講解500遍,一直到我聽懂為止。”作為教師,在一堂課結束後我們總是習慣性地問學生有沒有什麼不懂的地方,鼓勵學生提出疑惑。但是對於課堂上講解過多次的知識、卻還弄不明白不理解的學生,我們往往會表現得不耐煩,甚至發火,語言上奚落。但是雷夫告訴我們:“遇到學生不懂的時候絕對不該感到沮喪。我們應該用積極地態度與絕對的耐心來面對問題,打造出立即、持久而且凌駕於恐懼之上的信任。”如果把教書當作一種謀生的手段,久而久之就會產生職業倦怠感,對教學無激情,對學生無熱情。智慧型教師懂得理解、欣賞、尊重、愛對於學生意味着什麼,同時也不吝給予。智慧型教師信任學生,對教育有耐心,更是對人性充滿美好的嚮往。

做智慧型教師,錘鍊好實踐智慧

數學是實踐智慧最好的學科,雷夫在書中提到學生為了應試學數學,老師為了高分教解題技巧。雷夫認為教師應該使學生了解數字,明白數學和生活密切相關,而且趣味無窮。由此,他遵循重質不重量的原則,出較少的題目讓學生練習,並且和孩子們玩Buzz遊戲,馬西庫克磚心算。小遊戲不僅可以在課堂上玩,在課間、校車上、等待就餐時等零碎時間都可以,它們讓孩子們在進行數學運算的同時也樂在其中。

閲讀是最好的智慧實踐認知,霍伯特國小的學生不善於閲讀,也不喜歡閲讀。雷夫秉持着“提高兒童閲讀能力的同時引導他們對閲讀的熱愛”的理念,帶着孩子們去圖書館挑選好的文學作品,開辦讀書會,看經典電影,回味文學作品,帶着學生品讀莎士比亞劇作甚至將其搬上舞台。當同齡的孩子還在應付閲讀考試時,雷夫的學生們已經在品讀經典名著,並且將閲讀作為認識世界的手段而不再僅僅是為了獲取測驗分數上的提高。在應試壓力下,學習做個智慧型教師,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份高瞻遠矚,從提高學生的能力而不是分數出發;做一位智慧型教師,面對學生的發展要求,懂得尊重學生,努力去成全學生的應然狀態,激發學生的內在潛力。

做智慧型教師,錘鍊好人格智慧

對教師素質的研究中,人們發現,教師要勝任自己的教育工作,必須具備一定的知識和智力水平。當超出一定的臨界水平,對學生有顯著影響的不再是教師的智力和知識水平,而是教師的作風、態度、信心、責任心等良好的人格特徵。作為一名國小教師,雷夫從教多年獲得許多國內外大獎,“總統國家藝術獎”、“全美最佳教師獎”、“成長獎”、“善待生命獎”、不列顛帝國勛章等不計其數。而榮譽背後雷夫説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不是英雄,只是一個普通老師”。

成名後的雷夫面對許多誘惑——“有些人給我提供很多錢讓我辦一所自己的學校,曾經也有好萊塢的著名導演想拍一部關於我的電影”在種種光環以及誘惑之下,雷夫選擇的仍然是回到學校、回到課堂做一名普通教師。在他身上我們看到的是功成名就後仍然不忘初心的教師形象,他用自己對教育對學生的一份堅守,用他哲人般的敏鋭、專家樣的自信、戰士般的勇敢讓第56號教室變得無比開闊,變成一個任由孩子們自由健康成長的樂園。教師應以課堂和學生為堅守,這可説是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也是教師的一種人格智慧。

做一位智慧型教師吧,在浮華的社會中守住本心、不忘初心,全身心沉浸在教育教學中,源源不斷地釋放出自己的教育智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hougan/doq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