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名人傳》讀後感13篇

《名人傳》讀後感13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名人傳》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名人傳》讀後感13篇

《名人傳》讀後感 篇1

一次很偶然的機會,我隨手翻開了書架上的《名人傳》。沒想到,這一翻便是我着了迷,一口氣讀完了整部小説。

《名人傳》是法國作家羅曼羅蘭所著《貝多芬傳》、《米開朗基羅傳》和《托爾斯泰傳》的總稱。本書的三位傳主都是人類歷史上極富天才而創建至偉的人物,他們的人生豐富多彩,他們的作品精深宏博,他們的影響力經世代而不衰。羅曼羅蘭緊緊把握住這三位有着各自領域的藝術家的共同之處,着力刻畫他們在憂患困難的人生真土上歷經苦難而不改初衷的心力路程,凸現他們崇高的人格、博愛的情感和廣闊的胸襟,從而為我們譜寫了一闋“英雄交響曲”。

貝多芬、米開朗基羅、托爾斯泰這些被羅曼羅蘭尊為英雄的人,他們或受病痛的折磨、或由遭遇的悲慘、或因內心的惶惑矛盾、或三者交疊加於一身、深重的苦惱、幾乎窒息了呼吸、毀滅了理智,他們之所以能堅持自己艱苦的歷程,全靠他們對人類的愛,對人類的信心。貝多芬用“病痛換來的歡樂”的音樂;米開朗基羅以一生的心血奉獻出震撼心靈的傑作;托爾斯始終關心萬千生靈的偉大與渺小,藉以傳播愛的種子和寬容的理想。

只要我們體會到《名人傳》給我們心靈崇高的昇華,使英雄的鮮血呈現在我們面前,英雄的紅旗在我們的頭頂上飄揚,我們就慢慢地感受到,在這個人們躲避崇高,告別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會裏,我們的靈魂也被所昇華為一種崇高。

《名人傳》讀後感 篇2

第三位是講述的是來自俄國的托爾斯泰先生。

托爾斯泰是上層人士,他有着高等教育,高等學識,高等地位,高等生活。擁有着大多數人所沒有的財富與地位。但他常常羞愧難當,厭倦自己所處的生活。他常常關心下層百姓,他無疑是善良的,是仁善的。不合羣的他難免被開除了教籍。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他離家出走,最終去世在了外面的火車站。即使他被開除了教籍,但他依然是一位赫赫有名的,他也是偉大的,他為世間播撒了愛與仁善的光輝。

三位偉人,分居在三個不同的國家,生活在不同的時代,擁有不同的經歷,經歷着不同的故事,卻有共同的美好品質,譜寫了他們共同對生活理解的詩篇。

我不相信命運冥冥中是註定的,我相信命運真的是可以扼制的,貝多芬可以在耳聾而又煎受着身體的折磨時創作出美麗的樂譜;米開朗基羅可以在受屈辱受精神的壓迫時成為一位偉大的畫家、雕塑家、詩人、建築師;托爾斯泰可以在開除教籍,忍受着沙皇政府的不滿的同時,成為一位偉大的眾所周知的文學家。所以,我們也要主宰自己的命運,要無愧地命運説我可以。面對困難,我不願再退縮再逃避,因為世上沒有越不過的山,沒有跨不過的坎。

我也相信,堅持、隱忍、仁善,將會在我未來生活中一一展現。

《名人傳》讀後感 篇3

在一個物質生活極度豐富而精神生活相對貧弱的時代,在一個人們躲避崇高、告別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會裏,《名人傳》給予我們的也許更多是尷尬,因為這些巨人的生涯就像一面明鏡,使我們的卑劣與渺小纖毫畢現。我們寧願去讚美他們的作品而不願去感受他們人格的偉大。在《米開朗琪羅傳》的結尾,羅曼·羅蘭説,偉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嶺,“我不説普通的人類都能在高峯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們應上去頂禮。在那裏,他們能夠變換一下肺中的呼吸,與脈管中的血流。在那裏,他們將感到更迫近永恆。以後,他們再回到人生的廣原,心中充滿了日常戰鬥的勇氣”。對於我們的時代,這實在是金石之言。

《名人傳》十分好地印證了一句中國人的古訓:古今之成大事業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貝多芬的“在悲哀隱忍中找棲身”,米開朗琪羅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歡”,托爾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無不證明偉大的人生就是一場無休無止的戰鬥。我們的時代千變萬化,充滿機遇,我們渴望成功,但我們卻不想奮鬥。我們要的是一夜成名。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許會使我們取得曇花一現的成就,但絕不能讓我們躋身人類中的不朽者之列。

《名人傳》讀後感 篇4

貝多芬 生於一七七零年十二月十六日,他出生於科隆附近的波恩一所破舊的小閣樓上。然而貧苦的生活並沒有使他退縮,而使他成為了偉大的音樂家。

貝多芬的童年飽含辛酸,他不曾享受家庭温暖,不向莫扎特一樣有家人的温情呵護。從一開始,人生對於他來説就像一次殘酷的戰爭。他父親想挖掘他的音樂天賦,以便將他當做神童來炫耀。他剛四歲,父親就讓他一連幾個小時呆在羽管鍵琴面前,或是將他關在房間裏,強迫着他練小提琴,繁重的功課把他累的死去活來,幾乎讓他恨透了音樂這科藝術,以致他父親必須用暴力才能強迫他學下去。但是這也為他的音樂道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貝多芬少年時代便要為生計發愁,不得不過早地擔負起生活的重擔。十七歲時,貝多芬失去了最親的母親。貝多芬的母親是得肺病去世的,貝多芬以為自己也染上了這種病,常常感到緊張,除此之外他還患有比這疼痛更折磨人得憂鬱症。

1827年3月26日,貝多芬終於嚥下最後一口氣,原因是他患了肝臟病。在他臨終前突然風雪交加,雷聲隆隆,似乎連上天也為這位偉大音樂家的去世而哀悼!貝多芬的葬禮非常隆重,有兩萬多人自動跟隨靈柩出殯,遺體葬於聖麥斯公墓裏。貝多芬的偉大並不是因為他是偉大的音樂家,而是因為他隱忍起自己的痛苦,創造了最大的歡樂給全世界。如果唯其痛苦,才有歡樂,那麼,他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人。他讓我知道了無論遇到什麼困難,挫折,都要堅強下去!永不認輸!死神也會發指!

《名人傳》讀後感 篇5

最近這些天,我閲讀完了一本由法國作家羅曼羅蘭寫的《名人傳》。書中描述了三位赫赫有名的英雄人物:一位是德國音樂家貝多芬;另一位是意大利畫家米開朗琪羅;最後一為是俄羅斯作家列夫托爾斯泰。

在這三位英雄人物之中,令我最有所感動的是天才音樂家貝多芬,他是一個真正的音樂天才。可是,他的父親卻利用貝多芬的才能來賺取錢財,沒日沒夜的讓貝多芬練習琴技。小小年紀就天天練琴,所以,貝多芬小時候的生活是非常不快樂的。

貝多芬的家庭也非常不幸,母親早逝,父親喜好喝酒,這些讓貝多芬的內心感到十分難過。但他對音樂的熱愛從未減少半分。可命運總是喜歡捉弄人,不幸的事情正慢慢的向貝多芬湧來。

貝多芬30歲時,兩隻耳朵不幸失聰,可貝多芬卻用她他對音樂的熱愛創造出了震撼世人的奇蹟:《英雄交響曲》是他自己譜寫的一首歌曲。

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絕不讓命運所壓倒!這便是我時常鼓勵自己的名言警句。

在我們現代來説,生活過得無憂無慮,過得豐衣足食,可我們面對小小的困難時總是縮頭縮腦的。我們應該向貝多芬學習,不止是他,全世界的英雄人物都值得我們崇拜和學習。

讀完這本《名人傳》,我的內心感慨萬千,我學習到了許多知識,而這些也將激勵我勇敢的面對和克服困難!

《名人傳》讀後感 篇6

貝多芬是一個偉大的音樂家,但是童年的他很少感到温馨,他耳朵失聰,這種疾苦一直伴隨貝多芬多年,可是他並沒有向困難屈服,仍然堅持與病墓抗爭。

有一次,貝多芬在維也納舉行一次演奏,在貝多芬出場前,人們就已經很激動了。當貝多芬出場時,羣眾五次鼓掌,更有人哭了起來。貝多芬也為此感動得暈了過去,大家把他抬到申德勒家,他不吃不喝,直到第二天早晨。盈利很少,音樂會不曾給他掙多少錢,物質生活依然如故。他貧窮交迫,孤獨無依,可是他戰勝了痛苦,戰勝了疾病。

因此他已達到了終身期盼的目標,已抓住歡樂,這似乎已經在他心中留下了光榮的印記。貝多芬不僅完成了《第九交響曲》,還完成了《第十交響曲》的初稿。

在此後的幾年中,最然環境惡劣,卻往往有一副嶄新的面孔,嘲弄的、快樂的、積極的。

然而死神終於來了,他患了肋膜炎性的感冒,終於在維也納病倒了。

耳聾對於音樂家來説是無法彌補的傷害,不但影響工作,而且使他過着孤獨的生活,還受到敵人的欺負。但是,貝多芬沒有退縮,他堅強不屈,勇敢地與病魔作鬥爭,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未來,終於,創作出了許多佳作。真了不起啊!

《名人傳》讀後感 篇7

我向大家推薦一本書,書名是《名人傳》。它的作者是羅曼·羅蘭,這本書裏主要講了三位人物:貝多芬、米開朗基羅、列夫·托爾斯泰。他們的共同特點是: 在生活中都經歷過磨難,但是都勇於面對,以頑強的毅力與磨難作鬥爭。頑強拼搏,最後取得成功。 三位人物中,令我感受最深的是貝多芬,貝多芬小時候很喜歡音樂,但是家裏窮,貝多芬二十六歲的時候竟然雙耳失聰了,這對一個音樂愛好者來説,已經畫上了句號。他想過自殺,但是他最後還是嘴裏咬着一根小木棒敲擊鋼琴的鍵,用聽小骨來感知音樂,他克服了對於一個音樂人來講致命的打擊,在那樣令人窘迫的境地下進行創作,從辨識音節開始到創作簡單的樂曲,久而久之這個打擊竟然變成了好事,可以使他不受任何外在的干擾、心無旁物地完全沉醉於創作之中,於是一部不朽的音樂鉅作誕生了,這就是舉世聞名的《第五交響曲——命運》。

每當我想起《名人傳》中的大音樂家貝多芬,想起他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總會胸口發緊彷彿一種力量充滿在心中,我在困難面前沒有理由退縮!記得有一次我在做數學方程題,有一道題我想了快一個小時還沒想出來怎麼寫,所以我決定不寫了,可是我又想起《名人傳》中貝多芬堅持不懈、勇於面對困難的精神,就繼續琢磨那道題,經過一番冥思苦想我終於解開了這道難題。 看了這本書,我從中明白了一個道理:堅持不懈、勇於面對,一定能克服困難獲得成功!我希望沒有讀過這本《名人傳》的同學一定要讀一讀。

《名人傳》讀後感 篇8

那麼,對於今天的讀者來説,《名人傳》又能給予我們什麼呢?在一個物質生活極度豐富而精神生活相對貧弱的時代,在一個人們躲避崇高、告別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會裏,《名人傳》給予我們的也許更多是尷尬,因為這些巨人的生涯就像一面明鏡,使我們的卑劣與渺小纖毫畢現。我們寧願去讚美他們的作品而不願去感受他們人格的偉大。在《米開朗琪羅傳》的結尾,羅曼·羅蘭説,偉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嶺,“我不説普通的人類都能在高峯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們應上去頂禮。在那裏,他們可以變換一下肺中的呼吸,與脈管中的血流。在那裏,他們將感到更迫近永恆。以後,他們再回到人生的廣原,心中充滿了日常戰鬥的勇氣”。對於我們的時代,這實在是金石之言。

《名人傳》非常好地印證了一句中國人的古訓:古今之成大事業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貝多芬的“在傷心隱忍中找棲身”,米開朗琪羅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歡”,托爾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無不表明偉大的人生就是一場無休無止的戰鬥。我們的時代千變萬化,充滿機遇,我們渴望成功,但我們卻不想奮鬥。我們要的是一夜成名。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許會使我們取得曇花一現的成就,但絕不能讓我們躋身人類中的不朽者之列。因此,讀讀《名人傳》也許會讓我們清醒一些。

《名人傳》讀後感 篇9

若有來世,我必將踏遍千山萬水,尋找這古老的唯一?有大喜的生活必會有大悲,我不喜歡。我不祈求你能懂得我深沉的心境,不奢望你靠我太近。這裏白天是繁忙的;然後有一天,我離開。朋友也越來越少,其實不是你們有意無意的疏遠我,是自己什麼都不願去再去訴説,以前總是掩蓋自身內外的各種瑕絲往各種交友圈中揣摩想讓別人看到自己的表現,如今卻又想暴露出各個樣式的缺點從個個圈中往外扯總讓熟人看清自己的表面。

在這本《名人傳》中最令我感動的就是貝多芬的故事。貝多芬是個音樂天才,他的天分很早就被他的父親發現了,他天天讓貝多芬練琴,不顧及他的心情,一個勁兒的培訓他,有時甚至把貝多芬和一把小提琴一起放進一個屋子裏關起來。貝多芬的童年是十分悲慘的,他的母親在他十六歲時就去世了,他的父親變成了揮霍的酒鬼。但是貝多芬沒有因此而沉淪,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自己所熱愛的音樂事業中去了。由於他的天分和勤奮,很快他就成名了。當他沉醉在音樂給他帶來的幸福當中時,不幸的事情又發生了:他的耳朵聾了。貝多芬這樣以音樂為生的大音樂家,耳朵卻聾了,這個打擊是常人所接受不了的。

《名人傳》裏貝多芬的“在傷心隱忍中找棲身”,米開朗琪羅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歡”,托爾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

我們的時代千變萬化,充滿機遇,我們渴望成功,但我們卻不想奮鬥。做一個人,就要學會在痛苦中尋找快樂,尋找生活的希望。

《名人傳》讀後感 篇10

《名人傳》,也就是《巨人三傳》,是法國著名作家、翻譯家羅曼·羅蘭所著的一部人物傳記。最初想閲讀此書的原因是因為去年剛剛閲讀過他的《約翰·克里斯朵夫》,並且學校閲讀的`《傅雷家書》也頻頻引用其中句子,所以就對其產生了好奇。這本書記錄了貝多芬、米開朗基羅和托爾斯泰三位著名藝術家的人生經歷。

可能是因為我經常彈奏貝多芬的曲子,這本書中我頻頻重讀的部分就是描寫貝多芬早期生活和他歌曲創作經歷的部分。他的一生如此不幸,作為音樂家卻失去聽覺的他竟能頑強地繼續創作,被命運摧殘至此的他依舊為這個世界奉獻他那似乎無窮無盡的才華。他不斷與疾病鬥爭,與命運交戰,最終站上了人生的頂端,取得了無與倫比的成就。他的人生經歷就是對“永不放棄”最好的闡釋。

另外兩位大師的故事也都包含着各自的人生哲理,令我受益匪淺。

這本書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要想取得成就,必須堅持做下去;無論這條道路上有多少艱難險阻,永遠不要放棄,才能使你成功。

《名人傳》讀後感 篇11

《名人傳》是一本享譽世界的名著,是法國小説家羅曼·羅蘭的一本傳記。其中記述了三個人的生平事蹟一一貝多芬、米開朗琪羅與托爾斯泰。

其實我認為作者寫這三個人時並非隨意挑選一一這三人都是世人公認的天才,但他們的榮耀背後都有一段坎坷的命運。作者通過對三人的命運的描寫,襯托出一種堅毅的精神,傳之給世人品會,學習。

雖然我對這種精神的理解還太淺,也遠遠不夠資格擁有它,但我還是有很大的觸動。我的命運中雖然沒有耳聾那的“大坑”,但一道一道的小土坎卻也是不少。每每跨過這道坎,我都會感覺到更有力量,能垮得更高了。

記得大概10歲時,我將要參加小提琴七級考試時,卻並沒有把考級的曲目練得很熟,甚至連背下來都有一點兒困難。那時候的我真是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似的一一團團轉。沒有其它的辦法,唯有下苦功夫練。

早上一起來,先洗漱,再便是練琴。練個一個小時之後便去吃飯,吃完了接着練。這麼練下來,一天六七個小時是有的。

那段時間也真是幹什麼都與音樂有關,寫作業時也哼着曲子,上廁所就放着曲子聽,甚至睡覺前腦子裏都要過一遍曲譜。

真是皇天不負有心人,我在考級時拿到了“良好”的成績,順利拿到了七級證書。

這段經歷不能與貝多芬相比,也遠及不上托爾斯泰,但那份精神,與《名人傳》的靈魂也大概相差不遠了吧?

《名人傳》讀後感 篇12

讀完《名人傳》這本書,我感到名人的精神是震撼人們的心靈的。這本書裏的英雄,不是走遍天下無敵手的江湖豪傑,也不是功蓋千秋的大偉人,這裏面的英雄具有一種內在的強大的生命力,使他們勇敢地與困難作鬥爭。

貝多芬出身貧寒,很小就輟學。他的一生坎坷不平,勇敢的與命運作鬥爭。他孤獨的活着,惟一的親人辜負了他,他內心受到沉重的打擊,可還堅強的活着。他沒有一個朋友,就像是與世隔絕,雖然這位偉大的音樂家一直痛苦的活着,卻最後終於戰勝命運,戰勝疾病,戰勝痛苦,戰勝聽眾的平庸,戰勝困難和障礙,攀上生命的巔峯,創作了不朽的傳世之作,而且流傳後世的大部分音樂作品都是他耳聾後所創作。貝多芬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他不肯屈服於命運,他改變了命運,他的精神震驚全世界。

米開朗琪羅出生在佛羅倫薩一個比較富裕的家庭。他有較高的文化修養和藝術功底;他的祖國多災多難,他眼看外族入侵,人民受到奴役,自己的作品毀於戰亂;他受到別人的折磨,他的家族向他索要錢;他一生依附教皇,為教皇做事,教皇為自己樹立碑立傳,使米開朗琪羅達不到自己的理想。他一生遇到許多困難。但是為了自己的理想,他始終在堅持,他活到了70多歲。

作者告訴我們要勇敢的與命運作鬥爭,只要你不屈服於命運,總有一天你會改變命運。人生就是奮鬥,幸福就產生在奮鬥之中,命運是自己掌握的。

《名人傳》讀後感 篇13

大家肯定都知道音樂家貝多芬,雕塑家米開朗基羅,小説家托爾斯泰,但大家知道在他們在成功的背後付出了多少心血嗎?前幾天,我看了一本由法國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音樂史學家和社會活動家——羅曼·羅蘭寫的傳記——《名人傳》。

這本書又名《巨人三傳》,包括了《貝多芬傳》、《米開朗基羅傳》和《托爾斯泰傳》三篇傳記。描寫了第一個是德國作曲家:貝多芬;另一個是意大利的天才雕刻家:米開朗基羅;最後一個是俄羅斯名作家:托爾斯泰,三大赫赫有名的人物為尋求真理和正義,為創作真、善、美的作品,獻出了畢生的精力。

人生的道路不會總是一帆風順,難免會遇到一些挫折、困難,但書中的三位大師卻不退縮,勇敢地爬起來,繼續往前走,走上人生的崇高境界,失敗了也不氣餒,繼續為了理想而奮鬥。而我們呢,有許多人只要遇到一丁點兒的困難,就不勇敢地爬起來,繼續往前走了。

就像我學游泳,因為我比較膽小,所以總是趴在邊上不敢遊,試着練一下,又會嗆到水,但我不放棄,永遠都相信“不經歷風雨,怎會見彩虹?”的名句。因此我就乖乖地跟着教練一直遊,就這樣一次一次,反反覆覆,終於學會了游泳,教練都誇我遊得好呢!

優秀的傳記不僅能鼓舞人,還能使人更深刻地認識世界、瞭解人生,我相信《名人傳》就是這樣一篇傳記。

標籤: 讀後感 名人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hougan/lo3r9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