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書筆記 >

《漫步華爾街》讀書筆記

《漫步華爾街》讀書筆記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這時最關鍵的讀書筆記不能忘了哦。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漫步華爾街》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分享。

《漫步華爾街》讀書筆記

《漫步華爾街》讀書筆記1

《漫步華爾街》是70年代至今世界股票投資界最暢銷的好書。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取得者保爾薩謬爾森曾説:當我的同事到了退休的年齡和我的兒子到了21歲時,我就送一本馬爾基爾的書給他們看。

一、隨機漫步的有效市場

“從我動筆撰寫《漫步華爾街》第一版到現在,屈指算來,已將近30年了。那本書所要講述的道理其實很簡單:投資者若想在金融市場上不虛此行,就應該購買並持有指數基金,而不要總是鍾情於單個股票或是專家理財的共同基金。我冒昧地説一句,如果你廣泛地購買市場上所有的股票,正如同持有指數基金那樣,從中你能得到的回報可能要高於職業基金管理者所能給予您的,而後者由於高昂的費用支出和大量的交易成本已使許多的收益化為烏有。”

“‘隨機漫步’是指利用過去的表現,無法預測將來的發展方向以及具體的變動情況。在股市上,‘隨機漫步’是指股市價格短期內變化的不可預知性。對此,投資諮詢服務、收益回報預測、複雜的圖表模型所作的努力都是無濟於事的。”

二、“麥基爾”法——我很看好一種特殊的共同基金,叫做封閉式基金。面對20世紀70年代後期封閉式基金高達40%的折價率,我對此的解釋是:市場並非有效未得到充分開發,因此,我敦促投資者們,只要這種現象還在繼續,就應該充分把握眼前的良機。就在本版即將出版時,美國大部分封基的折價空間已經縮水,不再是一種特別誘人的投資機會。但是在新興市場中,如果折價空間在未來依然寬闊,那麼由大幅折價的新興市場封閉式基金構建的多樣化投資組合就可替代新興市場指數基金,甚至效果更佳。

真實價值終會在市場上佔取上風。而當投資者被悲觀主義所包圍時,象封閉式基金那樣真正的投資機會正在悄然消逝。最終,市場將會矯正不合理的定價。

三、麥基爾人這一生有兩段日子是不該進行投機的。一段是他負擔不起的時候,另一段是他負擔得起的時候——馬克吐温《赤道環遊記》、關於投資資產配置的四項原則:

1、歷史證明風險與收益總是結伴而行。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高風險是你為高收益必須付出的代價。

2、投資普通股和債券的風險取決於投資持有期限。持有期越長,風險越低。

3、“定期等額投資法”雖然頗有爭議,但卻是一種降低股票和債券投資風險的有用方法。

4、你必須要分清,自己對待風險的態度和承受風險的能力是不同的。你所能承受風險的大小取決於你的整體財務狀況,包括除投資以外你的收入類型和來源。

保持一小筆儲備資金(投入貨幣資金)等待時機,當大盤爆跌後,誰也找不出上漲理由的時候,又往往是入場的絕佳時機。正如希望和貪婪會自己滋生投機泡沫那樣,悲觀和絕望也同樣會誘發市場恐慌。無論過往的光景多麼黯淡,冬天過後春天總要來臨。

《漫步華爾街》讀書筆記2

《漫步華爾街》(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70年代至今世界股票投資界最暢銷的好書。《漫步華爾街》一書自1973年出版以來,至今已經過8次修訂,熱銷30餘年仍經久不衰。

本書的第四部分,組要是作者給讀者在投資過程中的一些務實性建議。作者通過分析歷史上股票平均收益率和利率以及通脹率的關係,定義了一個模糊性正確的計算長期受益率的公式,也即是本書中的第二條公式。然後作者制定了在不同年齡段應該使用的投資策略和資產配置管理,並比較3種漫步的方式以及要注意的事項。

在投資過程中的務實性建議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注意積累投資資金。任何投資沒有本錢都肯定不行,而不間斷的儲蓄是一個很好的辦法,既能讓你有現金流活水源源不斷的進入資金池,還能養成良好的節儉習慣。

要有現金儲備,以備不時之需。在日常生活中要留足現金,為各種可能發生的情況提前準備。注:這在股票賬户中同樣重要,要留一部分現金,當出現機會的時候,才不至於後悔,資金管理在投資中也是一項需要足夠重視的活動,自己就在上邊吃過虧,自己的標的出現了極好的機會,而沒有太多錢了買入了。看看現在標的的價格,更是理解的深刻。個人理解,股票賬户中至少要留20%以上的現金,甚至很多大師們都留存大把的現金。其實影響你收益的,應該是在重大機會出現的時候,自己是否敢於重倉,是否有錢重倉。絕大部分的可有可無的機會,對你的收益不會有質的區別。

留存的現金也要注意收益率,比如定存、國債都是較好的減少通脹損失的手段;合理避税;對自己投資的類別和收益預期要很瞭解;房產也是一項比較不錯的投資手段;對看不懂的黃金、收藏品等最好規避;注意多樣化。

總之,一定要在你能承受的範圍內合理的配置自己的資產。

在作者看來,影響股票和債券收益的主要因素包括3個:購買時的股利收益率、盈利和股利的未來增長率和估值關係。作者提出的市場長期收益率公式為:

長期股票收益率 = 初始股利收益率 + 增長率

注:長期相對股票收益率 = 初始股利收益率 + 盈利增長率 + 估值變化,但因為考慮通脹的原因,通脹率和估值變化户型抵消,得到了作者提出的公式。這裏的長期股票收益率是指已經除去通脹率之後的絕對收益率。這裏的一部分,個人理解的不是很透,還是需要多思考下。

注:個人看來,一隻股票的收率分兩部分,投資收益和投機收益。投資收益指的是,在pe不變的請況下,收益增長,進而股價上漲帶來的收益。投機收益指估值水平上升,即PE上升而得到的股價上漲部分。而估值水平的上升時可遇不可求的,而收益的增長才是實實在在的。

作者將人的投資階段根據年齡和風險抗衡能力,大致的分為了四個階段。25歲左右、35-45、55歲左右和65歲左右。這符合大部分人的財富積累週期。

在25歲左右的時候,如果不是富二代官二代,一般不會有太多的資金,但是一般生活節奏比較快,工作積極上進,風險承受能力還是比較強的。可以將大部分的資產配置在股票上,以實現原始資本金的快速積累。

35-45,儘管收入已經比較高了,但是來自家庭的壓力、子女的壓力,風險承受能力和25歲左右差不多,也股票配置也可以佔據大部分資產。

55歲左右和65歲左右,到了求穩的階段,到了安度晚年的時光,儘量風險最小化的實現財富的增長保值。股票適當的減少,更多的進行債券投資。

3種漫步法:省心省力型,投資於指數型基金,收益市場平均水平。親力親為型,自己挑選股票,主動的管理自己的財富,作者認為大部分人戰勝不了市場。使用替身型,交給基金去管理資金,作者不推薦,大部分基金經歷並不高明,甚至很糟糕,還要交高昂的手續費和管理費。

最後作者推薦了一種特殊的共同基金,封閉性基金。在到期之前,不能贖回,只能在二級市場進行買賣。一般的封閉性基金,價格和淨值相比都有一定的折價。感興趣的投資者可以好好的研究下。

注:通讀全書,作者主張的理論是弱勢有效市場理論,即市場短期可能無效,但長期來看是有效的。這和格雷厄姆提出的“股票市場短期是投票機,長期是稱重機”不謀而合,和巴菲特、彼得林奇等大師的主要思想也是相通的。作者也提倡挖掘價格低於價值的股票,但也提倡挖掘那些有故事的股票,可見作者是有一定的投機心理的,不過在市場中的人,任何一次投資,都是含有部分的投機的,沒有純粹的投資。可以認為,投資都是概率的遊戲而已。作者的觀點是:不管是個人還是機構投資者,都不可能戰勝市場長期平均水平。這個也是和巴菲特、林奇等人不同的地方。個人儘管對這個觀點保持懷疑,但還是很敬畏市場的,時刻對市場保持敬畏。

這本書讀完之後,開闊了自己的眼界,很多以前沒聽説過的理論都進行了詳細介紹,是一本不錯的書。觀點的衝突,才能促使人思考,才能產生思想的火花。還是那句話,千萬別模仿任何人,自己的學習和思考才是王道!

這樣的好書,應該多讀多思考,以後隔一段時間拿出來重讀,應該會有更深刻的感悟!

《漫步華爾街》讀書筆記3

《漫步華爾街》為我們揭示了一條規律:簡單地買入並持有由某個大型指數包含的全部證券所組成的投資組合,就極有可能勝過由專業人士利用紛繁複雜的分析技術精挑細選出來的證券組合。

顯然,作者是一個有效市場和隨機行走理論的支持者,只不過作者支持的有效市場是一個略有變化的有效市場,即認為還是存在一些短期的投資方法可以戰勝市場,而這些投資方法可能會很快被有效的市場所消滅。

也許,我們應該批判的是認為自己可以不斷打敗市場的人,“告訴投資者無法戰勝市場平均水平,就跟告訴一個六歲小孩聖誕老人不存在一樣,因為這會讓他們的生活失去顏色。”馬爾基爾在其作品《漫步華爾街》的最後這樣説道,這句話無疑是對該書的最好概括。誠然,告訴一個六歲小孩聖誕老人不存在,會讓他的生活立刻失去顏色。但是,對這個孩子漫長的一生而言,明白聖誕老人不存在,本身就是一個難以替代的禮物。對初涉資本市場的投資者來説,作者就是那個告訴我們不存在聖誕老人的人,而《漫步華爾街》無疑就是這樣的禮物。在某種程度上,他的話足以令人失去大部分豪情,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待這些話,他至少有助於我們腳踏實地地站在大地上。

技術分析派的策略是追隨趨勢,基礎分析派的策略尋找價值窪地,而隨機行走派的策略則是與大盤指數綁定在一起同呼吸共起伏。作者原本是寫給中小投資者們的交易策略,不想最後卻成為主力機構基金們最喜歡的市場策略,一個指數化成為擋在基金經理金飯碗前的護身符。

投資是一門藝術,你得有一定的天分,還得需要一種叫做運氣的神祕力量的眷顧。事實上,對那些曾經戰勝過市場的少數精英來説,他們的成功99%是靠運氣”

現今社會是信息社會,也是金融社會,資本必將勝過權力成為社會運行秩序背後的終極推動力量。對智識之士而言,投資已然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如果你不懂,只能説明你已落伍於時代,不知不覺成為了信息時代的神經末梢羣體。網絡、金融,如今還有什麼比這更熱的呢?人類社會將在這兩個方向上加速前進。要緊跟時代的步伐唯有不斷學習、終生學習一途。

閲讀《漫步華爾街》,對風險一詞有了初步的認識,同時對各種投資與投機的歷史有了一些初步的瞭解,此外,更大的收穫是對一些投資技術的派別有了最初步的認識。

閲讀《漫步華爾街》,還學會了一件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投資理論,不要對任何書中的任何理論所迷惑,更不要盲從權威,所有成功者的身後的光環,更容易讓人陷入泥沼,他們豐富的經驗既可以成為叱吒風雲的武器,也可以成為傾家蕩產的源頭。

《漫步華爾街》讀書筆記4

經濟界或者投資界對於預測的熱度一直不減,因此也就催熱了相關分析技術,目前來看主要有兩種,分別是技術分析和基本面分析,對應着作者所介紹的空中樓閣理論和磐石價值理論。但是,在有效市場理論的背景下,任何消息都已經反映在當前的市場價格之中,因此投資者要想通過自己的分析獲得超額價值幾乎是不可能的。

但是,現實告訴我們,市場中總是會有人在某個時間段獲得不菲的超越平均收益水平的投資回報,除了運氣的成分之外,有效市場理論告訴我們他很可能在這段時間內比別人獲得了更多的信息(但這些消息最終會被公眾得知)。或者更準確地説,他提前獲得了市場消息或者在得到信息之後比別人做出了更加迅速的反應。因此在市場自我調節迴歸理性價值之前,這些人獲得了奪取超額收益的機會。

不論是技術分析還是基本面分析其目的都是預測,而預測的目的則是比普通人有更大準確概率提前獲得引起市場變動的因素,進而採取有力措施獲得超額收益(必須是超額收益,因為要考慮機會成本)。但是在預測中面臨着各種不確定的因素,首先,市場的上下波動是一種獨立事件,就像拋硬幣遊戲,正面與反面概率各50%。就算我們確知由於某因素的影響,明天的市場會上升或下降,但是“黑天鵝”事件的來臨又會突然間影響市場的走向,使我們的預測功虧一簣。正如本科期間有位老師講課所説:我可以預測中國股市明天的走向!真的,無非是上下10%以內……

幸好幸好,人類的智慧就是來搞定這些不確定性的,於是有了概率和相關性這種東西。經過對大量歷史數據的分析,人們會發現某些一直在延續的規律,比如經濟在何種狀況下會向好或走弱、業績好的.公司股價一般不會太差、某些事件過後市場會上升或下降、公司經營中的某些業績會影響他在市場上的表現。於是,便有了對基本面分析的必要性,通過研究這些“決定市場的因素”進而估計市場形勢。起初可能是一個兩個因素,後來增加到三個五個十幾個,再加上合乎情理的邏輯分析(這些分析基於市場理性的基礎之上)。又由於市場是人來構成的,這些理性人都會追逐利益儘量避免風險,因此,在市場走勢的變動下,人們就會根據市場的走勢來變動自己的選擇,或者會有“巨頭”通過引導人們的行為來是實現利益,因此有了根據市場圖形來進行經濟決策的理論,這便是技術分析。兩者應該都是基於市場理性的前提,不論是集體理性還是個人理性,對於某一個歷史瞬間,都會有一個合乎邏輯的解釋。所以,“研究員的目的不在於準確地預測市場方向,而要使自己的分析符合緊密合理的邏輯架構,使之在各種因素的前提下,沿着自己構建的邏輯架構最終得到自己的結果”。

當然,相關性這種東西是要有邏輯來支撐的,而人類思維的神奇之處就是對於相關性的“濫用”(竊以為無論是宗教、迷信還是科學都“得益”於此)。所以,出現了市場上的種種看似合理的理論,比如裙襬指數、一月效應、超級碗指數等等。由一種形象可見的事務去指示抽象的事務則是最符合人腦的惰性的(所以才會有文字數字等等)。這些理論的一個共同之處就是都是通過大量的歷史數據客觀先驗而得到,並且在以後的檢驗中也得到了一定的證實,並且可以從人類的行為中找到看似合理的邏輯聯繫。但是,要命的是,只要在以後的時間內有不符合的情況並且舉不出合理的邏輯來解釋這種偏離,那這些理論就會崩塌最終被人們所拋棄。這也就是技術分析逐漸被後人所拋棄的原因。

所以,真正合理的預測有兩個條件:

一是大量的數據檢驗證明其緊密的相關性,

二是合理的邏輯能夠解釋這種相關性。而後者無疑是對前者的巨大支持。所以這種合乎邏輯的預測就演變成了如今的基本面分析,也就是對“磐石價值”的搜尋當中。當然,基於人類行為的分析也正在發展當中,他們與基本面分析與“技術分析”相結合,準確預測或者催生市場中的“空中樓閣”,也取到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正因為這種預測是在可信的邏輯之下,這樣一來,基於市場信息的預測就會趨於大眾化了。

那這樣來説,我們是不是最多隻能獲得市場的平均收益?大猩猩的選擇和基金經理的選擇投資結果差不多是不是徹底證明了專家投資的無能?眾多打着α旗號的基金是否就此可以偃旗息鼓了?結果肯定不是這樣的。預測只是金融投資的起點,人們還有更多的手段去實現自己的目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shu/32nrq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