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觀後感 >

《愛的教育》讀後感經典14篇

《愛的教育》讀後感經典14篇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愛的教育》讀後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愛的教育》讀後感經典14篇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1

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一書細膩生動地刻畫了各種高責品質

愛、善良、俠義、英勇、寬大、無私,令人深受感動。作者為意大利某市立國小一位三年級學生安利柯,他日積月累地在自己的筆記本上寫發生在自己身邊的各式各樣感人的小故事,父母

在他日記本上寫的勸誡啟發性的文章,

以及十則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精彩的“每月故事”

前不久,我讀了一本名叫《愛的教育》的書。這本書不僅是意大利小朋友必讀的一本書,而且風行全球,成為一本膾炙人口的著作。這本書以日記的形式寫了發生在一個意大利三年級國小

生安利柯身邊的一百多個國小生的故事,篇篇都很感人,給我心靈以強烈震撼,受益匪淺。

我讀到“見義勇為”這一章時,我的心靈便受到了深深的觸動。故事講的是一個一隻手殘疾的孩子葛洛

斯竟然受到了三四個孩子的欺負。他們不僅沒有一點同情心,還用各種方法來侮辱葛洛斯。(作者用一

句話就簡短地概括了書中的一個故事,這樣截取一個;

故事來論證自己的想法,做到了主次分明。〕我想::1義現在的社會中不也存在着類似的這種現象嗎?有些人1看不起那些農村進城的打工者、下崗工人們,不僅沒有

給予幫助,反而用有色的眼光看待他們,這太不應該了。我們對任何人都應該一視同仁,不應該存在任何的偏見和歧視。那些無助的人更需要我們伸出同情的手,幫助他們,讓他們感受到人間的温暖,這是我在《愛的教育》中深深感悟到的。我們都應該向樂於助人的.卡隆學習,在關鍵時刻向需要幫助的人伸出熱情之手。這樣,

人間將處處充滿温情,充滿愛心。(從書中的故事過渡到現實社會中的現象,得出

自己對這本書所藴含道理的想法,這種自然的過渡使整篇讀後感顯得更流暢。^當我又讀到“雪球”這一章時,我再次被故事中的內容所折服。故事講了一個

很簡單的故事:加洛菲在玩雪球時不小心扔到了一個老人身上,從不願也不敢認錯到最後終於鼓起勇氣向老人道歉。這種事情也會發生在我們身上,然而每個人都有像加洛菲那樣最終勇於

承擔責任的勇氣嗎?有些人在不小心弄傷別人後,為了逃避責任,總是一走了之。但是他們的心能安寧嗎?我想不會的。一個人做錯事並不重要,關鍵在於要改正錯誤,勇於承擔責任,這就是這篇故事給我的啟發。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2

這是一部獻給9歲到13歲國小生的書,是由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撰寫的,內容新穎,情節感人至深。凡是讀過這部書的人,都無法抗拒它的魅力,這本書是無可爭議的愛的典範。它那激盪的情節無不使人流下動情的淚水。

《愛的教育》充滿了兒童情趣的幽默語言和19世紀時意大利引人入勝的習俗風尚,描寫了發生在學校、班級和家庭裏的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父母對兒女的一片摯愛之心和殷殷期盼,師生、朋友、同學之間的愛和友誼,對祖國神聖的愛,無不溢流於紙上,動人心魄,其中的“每月故事”在意大利和許多國家早已家喻户曉,成為教育和鼓勵孩子們積極進取的名篇佳作。

全書沒有豪言壯語,有的只是樸素平淡的語言、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的人與人之間的那種真摯的.情感讓人感動不已。比如賣菜婦女、鐵匠的兒子、老石匠的兒子、賣炭人的兒子、少年鼓手、父親的老師、帶病上課的教師,等等。其中有好多是我們的同齡人,如安利科的好朋友卡隆,他不僅品學兼優,而且樂於助人。看見比自己小的同學丟失了買筆記本的錢,站在大街上哭時,果斷地把自己的錢給了他;他還是個同情弱小、能為朋友敢於犧牲自己生命的人;他常常痛斥那些欺負別人的人;他非常愛他的母親,他會花幾天的時間給母親寫一封長達八頁紙、四周還畫上花邊的信作為生日禮物獻給母親。這是一個多麼可敬的孩子啊!

還有那個年僅11歲的愛國少年,為了祖國的尊嚴而拒絕施捨,儘管他十分需要那些錢;還有為救低年級的國小生而被車軋碎了腳骨頭的洛貝諦;還有那個既熱愛學習,又熱愛勞動,把勞動當作娛樂,善於利用時間的可萊蒂;還有……這些平凡而樸素的小人物都有着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對生活充滿愛,對他人友愛,熱愛祖國和家人,勇於為他人奉獻。正因為有了他們的愛,他們的生活才顯得那麼多姿多彩。

書中還講了好多其他的同齡人和善良友好的家長、慈祥疼愛學生的老師,還有許多英雄。他們都是我學習的榜樣,他們教我懂得了什麼是愛,懂得了怎樣生活,怎樣學習,怎樣做人。朋友們,讓我們一起去向卡隆、洛貝諦他們學習吧,少一點自私,多獻出一點愛,用愛的鑰匙去打開人們封閉的心扉吧!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3

《愛的教育》似乎並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於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戀……

——題記

《愛的教育》全文采用了日記的形似,講述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記錄了他十個月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和他家人的信和老師講的動人的每月故事。

愛就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羣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這些孩子雖然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

對親友的真摯之情,在《愛的教育》一書中處處都有這種氣息,特別是每月故事中的《萬里尋母記》,讓我不經為裏面的主人公馬爾可心生一股敬意。他的母親在他13歲時為了擺清債務,獨自一人去了阿根廷共和國的首都一個富有的人家去當了女傭,後來斷絕了聯繫。13歲的.主人公馬爾可,不顧去美洲的危險毅然向他爸提出了一人去美洲找母親的請求。

這件事一開始雖沒成功,可兩天後他父親的一個船長朋友聽説了這件事後,便去找到了他父親告訴他可以免費帶馬爾可去美洲。馬爾可在去美洲找母親遇到了許多人,有好也有壞,像慈祥的倫巴底老人,善良的西班牙婦女,熱心的小夥計和無惡不作的小偷,當然還有許多樂於助人的好人等等。在這些人的幫助下馬爾可終於找到了母親。

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深深的愛,在《愛的教育》一書中不時有出現震撼人心的愛國故事。像愛國少年他為了國家的尊嚴連錢也不要,把它全扔到了辱罵他國家的人臉上和頭上。年輕的少年鼓手為不讓自己的國家失敗,冒着猶如暴雨般的子彈去求救,雖然最後他們勝利了,可他卻永遠失去了一條腿。我們做為炎黃子孫更應該要有一顆熱愛祖國真摯的心,仁以為己任的想法,將我們中華五千年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讓我們用愛國的熱情洋溢全世界,感染全世界。

《愛的教育》中我想“愛會是什麼呢?”這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有小有大,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捐獻骨髓、獻血、為國獻身……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4

愛是人類永恆的話題。愛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樑。人一生中要經歷無數次的愛,朋友之愛,父母之愛,夫妻之愛,子女之愛,教師對學生的愛,也是愛的長河中的一朵浪花。最近,又把《愛的教育》讀了一遍,受益匪淺,久久的被愛包圍着。

——題記

《愛的教育》,這本書上曾經有一段這樣的描寫:當安利柯的老師説道:“你們以外,我沒有別的家屬在世界上,除了你們,我沒有可愛的人!你們是我的兒子、女兒;我愛你們,請你們也喜歡我!你們之中,我一個都不願責罰,請將你們的真心給我看看!讓我們全班成為一家,給我慰藉,給我榮耀!”

多麼真誠的一段話啊!先生的這一段話,讓所有的同學都感動,也深深的讓我折服了!他把自己所有的愛都投入在學生身上,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他們的一言一行,用自己的耳朵去聆聽他們的心聲,更用自己的心去感悟他們的想法。他用平等的目光看待學生,給予成績不好的學生希望,鼓勵成績好的學生更加上進,不斷突破自我。多麼可親可敬、偉大無私的一位老師。

父母對子女之愛更是崇高的。

一天,一個有錢紳士的兒子諾比斯和一個燒炭工的.兒子培諦爭吵起來。諾比斯罵培諦的父親是個“花子”,諾比斯的父親知道後,非要諾比斯向培諦和他的父親道歉,雖然培諦的父親一再拒絕,可諾比斯的父親還是堅持要讓諾比斯道歉。

雖然,諾比斯的父親是一位有錢的紳士,身份高貴,但培帝的父親只是一位燒炭工,他們身份相差太大了,可是諾比斯的父親毫不在意這一點,不會因為自己身份高貴而抬高架子,一副高高在上,目中無人的樣子。他認為自己孩子做錯事情,就必須得道歉,這樣長大以後才會有出息,才能成就一番大業。他薰陶兒子,不溺愛,不袒護自己的孩子,用自己的行動,來教育自己的孩子。想讓他的兒子也變成一個關心別人,不取笑他人,尊重他人。做才是對的。如果一味的包庇孩子,就算他們做錯了,還是不糾正他的話,讓孩子一錯再錯,因為家長的溺愛,才會害了孩子。

《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羣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這些孩子雖然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深深的愛,對親友的摯愛之情。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5

我是一個比較愛看書的人,但對書卻有着獨特的“審視”,不喜歡太過於虛假的東西,也不喜歡過於幼稚死板的東西,喜歡追求那種在平凡中看透人心的東西,在語言中感受大千世界真情的那種默契。

也可以説我是一個比較懶的人,不喜歡詞典般厚重的長篇小説,也不喜歡那些零零碎碎的小故事,最深的我寵幸的應該是中短篇小説吧,看了不會有意猶未盡的`感歎,也不會覺得戰線過於漫長。在一次課間休息的談話中,一個孩子問我“老師,你有讀過《愛的教育》嗎,我很喜歡看,我喜歡蓋隆,我好希望我也有這麼一個蓋隆在身邊保護我,不過。”她滔滔的説着。蓋隆是誰啊,我一下子蒙了,是啊這麼有名的一本書,我竟然沒看過,感到有些失落遺憾,不好意思的説,我還沒看過,很好看嗎,我一定去看看。

放學了,“老師,我有那本書你要看不,我借你!”看着那雙童稚而真誠的眼睛,“好啊,那麻煩你明天給我帶來吧!”“嗯,老師再見。”用了一個晚上的時間初略的讀完了《愛的教育》,知道了學生口中的蓋隆是誰,也知道了這本書講了些什麼故事,懂得了如何做一個受歡迎的老師,怎麼去愛,愛他人,愛父母,愛社會,也愛自己,懂得了紳士的真諦,懂得了愛國,懂得了感恩,懂得了難捨的分別。

不經發現,這種零零碎碎的小文章也不是自己所想的那樣無味,細細品讀也別是一番滋味。在小故事裏有好多看是平常,不起眼的句子,但卻給人深深的思索,回味,“書是你的武器班級是你的隊伍,戰場是整個世界,勝利是人類的文明”這是爸爸給小艾瑞克的信中的一句話,讓我受益匪淺。書永遠是最尖端的武器,它是人類不敗的源頭,現在的我就像一個怯弱的戰士,書則是我的武器,但不知道威力有多大,射程有多遠。班級就是我的隊伍,每一個同學則是我依賴的隊友,我的戰場不是整個世界,我並沒有那麼勃勃的雄心,沒有想建立什麼豐功偉業,只想在平靜中偶爾有幾處漣漪,只想在每年的365天裏,有幾處絢麗,我的戰場就是完成我自己的任務,不知道未來有多美,不知道未來有多真,一步一個腳印的走向平凡的崗位,走進平凡的生活,勝利則是我的未來…… 《愛的教育》被譽為知書達禮的典藏,望每個人都去品讀其中的深意。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6

這段時間,我跟班裏的孩子一起在讀《愛的教育》一書。“親子之愛是人間所有的感情中最神聖的東西。破壞這感情的人,實是世上最不幸的。”看到這句話,雖然我沒有流淚,可是我的心已經承認這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吸引我的,似乎並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於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情,鄉國之戀……這部處處洋溢着愛的小説,所藴涵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

《愛的教育》訴説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昇華。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閲歷不一樣,可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以前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它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對於愛的一些思索。首先《愛的教育》的書名使我思考,在這紛紜的世界裏,愛究竟是什麼?愛,像空氣,每一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實它的好處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安利柯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此刻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着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

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愛的教育》一書中描述了一羣充滿活力,用心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我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讀《愛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明白“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捐獻骨髓,獻血,幫忙期望工程……雖然如同空氣般的愛有時會被“污染”、“稀釋”,甚至“消失”,可是還是期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樸實語言中深厚的愛,我想《愛的教育》這本好的書將會把這種完美的感受帶給更多的人。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7

《愛的教育》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吸引我的,似乎並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於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戀……這部處處洋溢着愛的小説所藴涵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愛的教育》在訴説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昇華。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閲歷不同,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可我們對此的態度行為可能不同。它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對於愛的一些思索。

透過安利柯的描述,我瞭解到什麼樣的師愛才最讓學生感到温暖:把學生當親人的老師!當安利柯的老師説道:“你們以外,我沒有別的家屬在世界上,除了你們,我沒有可愛的人!你們是我的兒子、女兒;我愛你們,請你們也喜歡我!你們之中,我一個都不願責罰,請將你們的真心給我看看!讓我們全班成為一家,給我慰藉,給我榮耀!”先生的這些話,讓所有的學生都信服於他,這位老師的坦誠深深地打動了我!他讓我們意識到,老師或家長用平等的目光看待孩子是多麼重要!

古往今來,有多少愛的真情故事啊,可見,愛,是無處不在的。我們一出生,就沉浸在愛的海洋裏,有父母的愛和爺爺奶奶的愛。漸漸長大了,上學了,又有老師的愛,同學們的愛。愛就如空氣一般,我們身邊到處都是愛,我們從未離開它,離開了愛的人,就等於沒有靈魂的人。愛可以使人絕處逢生,愛可以使浪子回頭,愛又可以激發人無窮的力量。

愛是一種感受,是一種信仰,是一種追求,是……無法用準確的文字形容愛的定義,但是我知道,擁有愛的人,付出愛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實而無憾的。同樣,我們對學生的愛,不應是居高臨下的'“平易近人”,而應是發自肺腑的愛,這種愛的表達既是無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真情流露。當我們把愛心自然而然地獻給學生時,學生會不僅把我們當教師,更會把我們當作朋友,兄弟,父母。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是無從談起,感情當然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須充滿感情。總之,愛的教育是治療心靈創傷的良藥,是打開學生心扉的鑰匙。被愛的人才懂得去愛人,愛給人力量,給人温馨,也給人美麗的心靈和情感。讓孩子們心中擁有愛,很多問題都可能在愛的暖流裏溶解。這就是《愛的教育》給我的啟示。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8

《愛的教育》採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描寫了發身在安利柯身邊的各式各樣的感人小故事,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細膩生動地刻畫了各種高尚品質——愛國、善良、俠義、英勇、寬大、無私,令人深受感動。每一個字都洋溢着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這一切的一切,使人讀之,尤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

我一直在想教育到底用如何方式去對待?以後又該如何去對待天真的孩子們呢?愛的'教育這本書給了我很多答案。孩子是單純的,他們有屬於他們年齡階段的性格,我們應該如何對待每一個孩子呢?最好的方式是用愛去教會孩子如何去感受世界,愛家人,愛朋友,愛祖國。日記的出現的校長本來打算辭職,但是為了孩子們他堅持的留下來了,每年不斷去訪問學生的老師,即使她身體很柔弱,卻依舊。不會忘記孩子們的作業有沒有進步,波巴尼老師對待孩子的方式關心學生。

再有做不同工作的父親,他們都在為自己的孩子和家庭辛勤的勞動着,他們工作不但辛苦,而且學習會有生命的危險,而他們的孩子卻在時刻的擔心着自己的父親。為了讓父親不再操勞,而每夜幫父親工作的孩子,把自己最心愛的集郵拿出來,賠償砸傷的老爺爺的孩子,從一個後進生到拿獲獎而不會因此驕傲的孩子。雖然並不像想象的那樣特殊,但真的讓人覺得很温暖。這樣的愛比珍珠更寶貴,比糖果更甜蜜,比水晶更晶瑩,比羣星更璀璨。

愛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匯聚而成的,愛是細節。

他們一個個的品質多麼美啊!

愛的教育雖然講述的是情感教育,卻洋溢着對生活,對大自然的熱愛,充滿樂觀向上的精神以及對社會醜惡現象的無情,讀了之後讓人回味無窮。這本書帶給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孩子眼中美好的世界,其中的孩子,為了國家榮譽而不會收別人的錢,為了國家而出一份力,爬上樹頂探看敵情犧牲的小勇士。為什麼孩子會有這麼強烈的愛國情感呢?是教育的成功,因為愛的教育,是他們懂得愛自己的國家。而教師呢?教書育人,關愛學生,使他們成為充滿熱愛的孩子們。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9

愛是亙古長明的燈塔,它定晴望着風暴卻兀不為動,愛就是充實了的生命,正如盛滿了酒的酒杯。《愛的教育》是一本小説,又是一部鉅著,原名《心》。是意大利亞米契斯的作品。它讓我明明白白地懂得了什麼是愛。這本書採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裏行間洋溢着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們所表現的更多的是閃光的美德,這正是小説極力頌揚的地方。小説記錄了長輩們對孩子的教育和啟示,附在日記後面還以第二人稱寫了他們嘔心瀝血的教子篇。它用愛塑造人,引導我們永遠保持一顆勇於進取而善良真誠的'心。

在看《愛的教育》時,我常常被書中的那些平凡人物的平凡事蹟感動。“瓦多帕的小愛國者”、“英雄的少年鼓手”、“小石匠”等等和孩子有關的故事中,都歌頌了兒童應具備的純真情感,同時書中也表現了從家庭、學校到整個社會,都在營造一種極其良好的環境,培養着兒童愛祖國、愛人民的感情。

其中我比較喜歡“小抄寫員”這個感人的故事,主要寫國小生朱利奧瞞着父親每晚幫他抄寫郵籤,雖然語言樸實,敍述平實,但是朱利奧的懂事與孝順,卻深深地打動了我。朱利奧是個窮人家的孩子,父親收入微薄,為了補貼家用,除了在鐵路上工作外,他還給人當抄寫員來掙錢。每晚,他都要用大大的正規字體抄寫幾百份郵簽到深夜。朱利奧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他每晚看見父親上牀後,就悄悄走進工作間,模仿父親的筆跡開始抄寫。父親卻一直沒發現。但由於過度勞累和缺乏睡眠,朱利奧的成績直線下降。父親很是生氣,但朱利奧沒把真相告訴他。終於有一天,朱利奧在抄寫時無意中碰落一本書,驚醒了父親。父親明白了一切,心中充滿無限的憐愛和懊悔,他抱住朱利奧的頭嗚咽起來。多麼感人的故事!多麼懂事的孩子!多麼可敬的精神!一個國小四年級的學生,為了幫家裏掙錢,幫父親減輕負擔。面對父親的責罵,他有多少次想把真相説出口,可他沒有。就連父親責罵他,他也毫無怨言。這多麼難能可貴!要是換成我,肯定忍受不了,試想一下,要是自己的努力、懂事卻換來了責罵,那多委屈呀!誰會希望一向寵愛自己的父親因莫須有的“罪名”而討厭自己呢?朱利奧的沉默與體諒,實在讓我感動!

今後,我要向朱利奧學習,做一個體諒父母的乖巧女孩。我也希望人間處處有愛,處處是和諧的春天!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10

在書的海洋中,有數不勝數的好書。在我看過的書中,有老師推薦的,有媽媽給我買的,有從圖書館借的,也有同學送給我的……其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本書就是《愛的教育》。主角安利柯的一篇篇日記,記錄着發生在學校、班級和家裏的故事。書中的每一個人都是極其普通的人,就和生活在我們周圍的人一樣平凡樸素,每一個故事也是簡單平常,就像發生在我們身邊,但正是這些人和這些故事,流露出人與人之間最為真摯的感情,有父母對孩子無私的愛,有老師對學生無聲的關懷,有同學之間純真的友誼,還有對祖國神聖的愛,無不躍然紙上。

尤其是13歲的馬爾可不遠千里尋找媽媽的.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我。因為家庭欠債,馬爾可的媽媽不得不遠離家鄉外出工作,後來媽媽在異國他鄉生病了,和家裏慢慢地失去了聯絡,親人非常擔心,馬爾可更是日夜想念媽媽。最後,馬爾可決定獨自去尋找媽媽,在尋找媽媽的途中,他嚐盡了酸甜苦辣,歷經了艱難險阻,但最終馬爾可憑藉堅強的意志和不懈的精神,在好心人的幫助下找到了媽媽,讓已經陷入絕望的媽媽重拾信心,迎接新的生活。看到這裏,我不禁為馬爾可對媽媽的愛感動不已,為他的堅強和努力肅然起敬,更忍不住對照起自己,生活中的自己是不是動不動對父母發脾氣使性子?是不是面對一點點困難就退縮?站在馬爾可面前,我感到很慚愧,以後我一定要向馬爾可學習,做一個堅強、懂事的孩子。

書中還講了很多其他同學、家長、老師的故事,他們都是我學習的榜樣,因為他們的故事告訴我什麼是愛,什麼是勇氣,什麼是感恩……安利柯的父親即使已經畢業很多年,也沒有忘記他的國小老師,還專程去看望老師,沒有貴重的禮物,沒有華麗的語言,卻是最感人的行動,深深地表達着一名學生對老師的感激之情。還有正直的卡羅的、勤勞的可萊蒂、努力的斯代地、勇敢的洛貝諦、可愛的安東尼、品學兼優的克洛西……這是一羣多麼友善的小夥伴們!看着他們,我才明白原來在我身邊也有這樣的小夥伴,只是今天的我才真正地感受到他們的可愛。

正如羅曼羅蘭説過:“愛是生命的火焰,沒有了它,一切將變得黑暗。”正是有了愛,我們的生活才如此美好,而且愛是相互的,我們享受到別人給予的愛,也要付出愛,這正是《愛的教育》告訴我的道理。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11

《愛的教育》是寫一個意大利男孩安利柯在男校巴萊提國小十個月中的日記,還包括了父母、姐姐在他的日記本上寫下的勸誡啟發性的文字,和課堂上宣讀的十則“每月故事”。

安東利的同學性格各有不同,樂天派的斯戴蒂、依賴卡隆的小耐尼、有很大虛榮心的華蒂尼、愛扮兔子臉的“小泥瓦匠”安東尼奧、喜歡做交易的卡洛斐、十分傲慢的諾琵斯、臉上總是掛着驚恐表情的卡萊可西、貧困傷殘但努力上學的克洛西、專心聽講但不愛説話的斯戴蒂、陰險喜歡搞惡作劇的烏蘭蒂、英俊聰明的戴洛西和有揚善除惡的大俠士風格的卡隆。

安利柯在日記裏講説自已與同學、朋友、家人、鄰居之間有趣、悲傷、驚喜、驚訝、疑問、誤解的事,並把事情寫得十分詳細,雖然他們有的人出生在紳士家,錦衣美食,有的人出生家境貧寒、連寫作業的桌子都沒有,但和他們保持着很好的關係。

我最喜歡的“每月故事”是“千里尋母”,一個意大利十三歲男孩瑪爾可為了尋找自己在阿根廷共和國首都做女傭工作的母親,從熱那亞乘船到南美洲的布宜諾斯艾利斯港口,來到媽媽工作的.家中,卻被通知和主人家遷居到可特准。瑪爾可得到好心人的幫助,乘船來到勃卡鎮,但又被通知好心人所講的人出去了,當瑪爾可懇求那個人時,那個人冷冰冰地關上門。當瑪爾可絕望時,一個好心的隆巴爾地老人把瑪爾可帶到“意大利之星”酒館,老人把瑪爾可介紹給在場的男士們,男士們紛紛對瑪爾可提供援助,瑪爾可坐上了前往可特准的火車。到了可特准,瑪爾可又被通知媽媽又移居到四五百英里的杜克曼,一個女人告訴瑪爾可有一隊商販將要去杜克曼,雖然知道商販其實是去山契可。代。萊斯德洛,需要中途下車,而且還要走上很長的路才能到杜克曼,但瑪爾可還是坐上了商販的車,忍受着車伕們虐待,終於經過長途跋涉來到杜克曼,到了杜克曼,又得到消息媽媽的主人再遷居到十五英里的糖廠,但瑪爾可沒有灰心,還是充滿活力繼續上路了,瑪爾可經過種種困難,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媽媽。而媽媽因為見到瑪爾可才接受手術,終於治好了疾病。

《愛的教育》裏的人物尊敬父母、老師、關心幫助同學、熱愛祖國,對親人對朋友的深情厚誼,我一定要跟他們一樣!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12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在1886年寫的一部日記體兒童小説。作者以一個四年級男孩安利柯的眼光,敍述着身邊的故事,講述者身邊的美與醜、善與惡,體現了師生之情、同學之情、父母之情、兒女之情、愛國之情等。

在書中第24頁介紹了弟弟的女老師代爾卡地,她的工作細小瑣碎:替孩子整理衣服,替孩子們包裹傷口,帽子掉了,替他們拾起,留心不讓他們拿錯了外套,花盡心思叫他們不要吵鬧。可是孩子們的父母仍來訴説不平。面對如此狀況,她仍然無怨無悔。愛生如子不是空穴來風。真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沒有這樣的愛,是當不好老師的。

愛是責任,只有愛才是最好的老師,它是教師責任感的'最好量化。責任心的體現,就是做一個合格的老師,他要求我們老師關心學生的方方面面,絲絲縷縷,既做經師,又做人師;既關心學生,有關注生活,既注重大處,又注重細節。

聯繫教學實際,我們要善待每一位學生,特別是學習心困生,學習暫困生,對這一特殊羣體,我們要以特別的愛予以施教,予以關愛,沒有我們的愛,或許他們將成為學習的棄兒、做人的盲童;反之,因為我們的愛,或許他們將成為社會的棟樑、國家的希望。

“教育之情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是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説過的話。有人説“愛就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因為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持續多久,這時這種情懷已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我深有同感。

記得在自己的課堂上由於學生在課上不聽講,與周圍同學交頭接耳,所以我就大發雷霆,對其大訓一番,而學生過了一兩天之後,依然犯錯。現在想起來,自己做的不夠合格,遇到問題從不能冷靜面對,總是急躁處理,所以學生們總是表面上言聽計從,但在心裏卻還是沒有真正認識到錯誤。我想今後我將重新審視自己平時對學生的教育方法,應該用一種關心,一種理解,一種寬容,一種幫助,把這種愛獻給學生,改變學生。

今後我將在自己的教育教學中盡力地向書中的那位教師學習,將學生看做是成長中的人,看做是自己的朋友,與他們一起品味學習的快樂,享受成長的快樂。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13

什麼是愛?當時的我不懂什麼是愛?自從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後……我懂得了:愛,無時無刻都在身邊。

這本書的作者不僅描寫了安利柯和他小夥伴之間美麗的友誼,還描寫了師生之愛、親情之愛等。這些充滿了愛的故事,讓我深深地感動。

其中,我記憶最深刻的是那篇《小抄寫員》的故事。一個名字叫作裘里亞的國小生,他家裏非常貧窮,父親除了正常的工作外,還要兼職當抄寫員,常常抄寫到深夜。裘里亞看父親很辛苦,想幫父親抄寫,可是父親不允許:“不,孩子,你的功課比我寫條子更重要!”從這裏,我體會到了父親對兒子的關心。可是,在一天夜裏,他等父親睡熟後,悄悄地走到書房裏,點上煤油燈,開始幫父親抄寫。在這裏,我能感受到裘里亞對父親的愛,裘里亞又高興又擔心,高興的.是終於給父親幫上了忙,擔心的是父親半夜起來聽到動靜,肯定要責罵他,可是,父親並沒發現。他連續寫了好幾天,為家裏賺了許多錢。但是因為睡得時間短,所以成績下降,父親常常批評他。有一次,他抄寫時,被父親發現了,父親這才知道冤枉了兒子,連忙讓他去睡覺。父子之間的愛多麼令人感動啊!

讀到這裏,我不禁聯想起老師對我們的關懷。我的班主任是彭老師,她經常帶菜到學校做美味佳餚給老師同學們分享。我吃過好多次,每次去跟彭老師那裏吃飯,她總會把教育我們禮貌和做人的話常常掛在嘴邊……只要我們這些同學沒不寫作業,不背書,不禮貌,上課不認真時,彭老師就會耐心地教育我們,讓我們改掉壞習慣。

這就是老師對同學們的愛與關心,人人都説彭老師好,很善良,樂於助人等。總而言之,彭老師是最好的老師,把我們每一個人都當作自己的孩子來疼愛。

合上書,我還想到了父母對我們的關愛。有一次,我慢吞吞地寫作業,爸媽不停地催促我“快點寫!快點寫!怎麼寫得這麼慢?”我氣得跟爸媽鬧彆扭。爸媽歎氣道:“我們上班那麼忙!早出晚歸,你現在吃點苦,以後,才不會像我們一樣辛苦!”我聽了,不禁流下懊悔的淚水。對呀,我去廠裏幫媽媽疊襪子的時候,沒疊一會兒就喊累。而爸媽他們拼死拼活地上班,一天做十多個小時,他們難道不累嗎?我們是為了讓我們的生活過得更好一點,才忍住生活的辛苦,每天起早貪黑地工作。想到這裏,無比感動,從此以後,每天一放學,我就認真地寫作業,絕不讓父母操心。

正像《愛的教育》這本書裏描寫的一樣,愛無時無刻都在身邊,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洋溢着滿滿的愛的世界。

《愛的教育》讀後感 篇14

這個假期充實快樂,因為我有計劃的度過了每一天,還給孩子做了好榜樣。假期閲讀必不可少。從教十八年,每想起被揮霍的假期,深感慚愧。

假期我和孩子一起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重新讀《愛的教育》,感動之餘,又多了幾分感慨。《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耗時10年創作完成的。講述了一個叫安利柯的四年級小男孩的成長故事,內容主要包括髮生在安利柯身邊各式各樣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記本上寫的勸誡啟發性的文章,以及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每章每節,都把“愛”表現得精細深入、淋漓盡致,大至國家、社會、民族的大我之愛,小至父母、師長、朋友間的小我之愛,處處扣人心絃。故事從頭到尾都讓我感動着,讓我思考着。書中沒有深奧的道理,全是一個個來自真實教育生活的小故事,娓娓道來,情真意切,令人怦然心動,又不得不深思。

孩子是我們播撒愛的地方。作為一名國小老師,我一直信奉着:親其師,信其道。我們無法否認,教師的親和力,孩子的學習氣氛往往和熱烈的感情聯繫在一起。孩子常常會因為尊敬喜歡某個老師,而有意識地增強着自己的學習責任心,願意學習他們喜愛的老師的學科。這一點,我是深有體會的。

我覺得,讓孩子們喜歡你、相信你,其實比什麼都重要!教育其實有時十分簡單,一點點的發現、一點點的肯定,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出現“情況”時,如果用我們慣常的思維去呵斥,往往會發現,所有的苦心灌輸會顯得多麼貧乏和無力。我們不必太着急今天他失了一分,明天他錯了一題,只要再耐心一點,多給孩子以探索的機會;再細心一點,善於發現寶貴的萌芽;再多一點耐心,及時抓住時機,成功就不會遠了。

讓學生喜歡你、相信你其實真的很簡單。只要我們堅信着:教育,是從愛開始的`,你就會有無限的動力去愛孩子。教育從愛開始,從愛走向完美。望着那純真而期待的目光,當我們困惑、煩惱與無奈時,讓我們記住愛的力量,用自己的關愛去點燃學生的生命,幫助他們創造人生的輝煌。

正如老一輩教育家夏沔尊先生説的:“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我將從我的女兒身上開始,延續愛的教育。最終所有的學生就會像我的子女,這是一個媽媽應該做的更是一個教師應該做的。

標籤: 讀後感 教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guanhougan/666n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