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觀後感 >

讀 《我們仨》有感

讀 《我們仨》有感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 《我們仨》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讀 《我們仨》有感

讀 《我們仨》有感1

説起這本書,對於我來説,其實應該算是一次偶然的機會,然後閲讀了這本書,當初的自己還是一個學生,因為當時自己心儀的女孩特別喜歡看書,而且對楊絳先生特別的崇拜,在一次聊天的時候,説起楊絳,她滔滔不絕,對於《我們仨》更是非常的喜歡,而自己想着,一個女生,這麼喜歡一本書,這本書到底有多好呢?然後自己就買了一本,然後再無聊的選修課看着這本書。

對於這本書,因為自己沒有經歷過太多,所以對於這本書當初看的時候模模糊糊,也沒有看出哪裏比較好,如今自己當了父親之後,經歷了更多之後,對於這本書的理解就又更深了一點,全書的前兩個部分一直在説夢,第三個部分便是現實,是楊絳先生對一家人的回憶,這種回憶在我看來就是一種對至親至愛的一種回憶,是一種對生活的一種回憶,對楊絳我先生來説,這大概是回憶無窮吧,而這本書也是一位老人記錄了自己和丈夫、女兒一起生活的63年間的點滴,相信不同年紀的看到這本書的感受都不一樣。

對於這本書,前兩部分説夢,第一部分就是夢是鍾書離我而去,第二天鍾書安慰我,心裏也是變得十分的寬慰,於是似乎鍾書記着我的話,讓我做了個長達萬里的夢,而第二部分在我看來,是最讓人受罪的,自己一生最愛的兩個人離開人世,一個一個女人,承受的住這樣的悲痛嗎?這樣的一部分只能簡要概括,而楊絳先生的感情寄託在説中,只有投入進去,才知道,原來一切離自己這麼近又這麼遠,誰不會經歷這樣的事情嗯?而楊絳先生將這些記錄下來,更是讓人佩服,心中的悲痛無法用言語來形容。

第三部分就是現實,在至親的兩個人離開楊絳先生之後,她一個人孤零零在這個世上,每天看到家裏的一件小物品,都會發呆很久,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這個概括確實很貼切,雖然我們都稱她為先生,但是她始終還是一個女人,丈夫的妻子,女兒的母親,兩個人至親的都離開了她,她的悲傷沒有人替她承受。只留下她一個人在世上。

對於全書最後1997年阿媛去世,1998年鍾書去世,我們仨就此走散了,在連續的兩年的時間,這麼好的三個人就這麼走散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温馨的家庭最終煙消雲散,只留下孤獨的她在尋覓歸途。

讀 《我們仨》有感2

不知怎的,讀楊絳先生的文章,總有種平凡普通但又筆觸很深的感覺……

看了《我們仨》,我感受到的除了對作者文采的敬佩,更多的,是對那種懷念柔和、平靜的那種舒適的遐想。

説實在的,剛開始,我看不懂這本書表達的是什麼;準確來説,是對其中那個"夢"似懂非懂。在這本書中,我分不清哪些是夢裏,哪些是在現實生活中,它們讓我感到一片茫然。直到後來才知道,這是一家人親情的訴説與回憶。懷念與回憶中,作者沒有用筆尖表達出那種悲傷,也沒有對一些令人自豪的往事表現出激動昂揚,只是用緩和的語氣,靜靜訴説着一家三口的生活:平凡、温暖。

以下,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兩個部分,也自己加入了情感的聯想。

"我們倆老了"---老了的人,常做夢;想念得太狠了,就做噩夢。

是這一晚,楊絳做了一個夢。透過她的文字,我彷彿看見她,這個瘦弱的人兒,在苦苦尋覓自己夫君的影子。她慌張地尋找着,映襯着沉重的夜色,蒼蒼茫茫。直至楊絳夢醒,卻發現鍾書就在枕邊。夢中老人的悽悽惶惶,好像是隻要能找到他,就得安心。醒來,鍾書卻並不為自己辯護。在此,我想,他怕是更希望楊絳能記着夢裏對自己的埋怨,讓她,就這樣,做一個萬里長夢:夢裏的境況雖不同,但情味(温情)總是相似的。

"我們仨失散了"---走上這條古驛道:相失相聚又相失。

古驛道的路很長,楊絳在這裏,一腳一腳的,走了一年多。她看盡四季輪換,醒來還在夢裏。

鍾書、楊絳、阿圓總是在這船上,團聚又分離。晨起,有這樣兩個人,急急奔向客棧,步履輕快,一腳跟着又一腳,去和船上的他相聚---閤家團聚就得心安,即便是在這條古驛道上。直到太陽照前艙,她們回到客棧;明早,又再踱着步子來,再相聚,再心安,周而復始……在他們這個樸素的家裏,住着一屋子與世無爭的人:他們沒有太多的奢望,只求能夠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共同解決困難。我似乎也跟着作者在他們的古驛道上走了一回,楊絳先生的心境,恐怕只有這句"夢魂以逐漫漫紫,身骨終拼寸寸灰"只以寫照。

楊絳先生的文字也很具感染力,我隨時能"親身"體驗到他們三人的天倫之樂和未泯童心;他們的善良正直以及對家庭的感情,使我深受啟發、獲益匪淺。這本書並不厚重:往往句子簡短,訴説自然。但書中更多的,是他們一家三口美好的照片:有隨着時間的推逝,一家人模樣的變化;也有三個人工作,各不相擾的。三個人的認真、對工作的目標與追求,夫妻倆互相幫助對方理髮的温馨場面,讓人感動萬分。這雖只是一些生活照,甚至還沒有色彩,但是聞到的,不僅是書香,還有甜蜜的味道和温馨的感覺。

所有的悲歡離合,看似在作者那裏是一種自然,在我們讀者這裏卻經常潸然淚下。"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玻璃脆".這一聲問,這一聲歎,如敲窗的夜雨,不斷敲打着我的心。我依稀看到九十二歲高齡的楊絳先生,在經歷了戰火、疾病、政治風暴,生離死別等生命的種種際遇,飽嘗了人世間的悲喜浮沉之後,是在怎樣一種蝕骨的思念中,以最樸素也最真摯的文字寫下了"我們仨"的瑣細點滴。書中最後幾句:"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作‘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家是什麼?家在哪裏?也許,誠如楊絳所言:家只是生命中一個必經的客棧而已,不是歸途(一條通往沒有終點的遠方的路)。儘管沒有確切的答案,我還是在楊絳的筆下,讀出了"家"的存在意義:一個傾注了愛的家,不僅僅是一個可供安身的棲所,而是歷經聚散離合,始終牽繫於心的一份情;是日日夜夜跋山涉水依然走不出的一個萬里長夢,是夢裏夢外心心相印始終不渝的曠世之愛,它決不會因為生命的消失而改變任何……

懷着潸潸的眼淚讀完了着本書,我感受到了那無法訴説的愛,無人可説的情---在心裏埋藏很久,很久……家的感情絕不會隨時間而漸變,沖淡。

我也同樣想説:一本書的流行,不在於它辭藻之華麗,不在於它情節之曲折,只要有情,有真情,就足夠了。

讀 《我們仨》有感3

注意到楊絳先生是從微博上流傳甚廣的那篇《一百歲感言》開始的,一開始很好奇為什麼要稱呼一位女子為先生,細細探究之後才知是先生是一種尊稱,我想就應跟我們此刻叫的老師是一個意思吧。

在買這本《我們仨》之前還買了一本楊絳先生的《走到人生邊上—自問自答》,這本書前半部分有寫一些關於鬼神的事情,我看到一半覺得太滲人便跳着看了下去。《走到》對我來説比較沉重,當我情緒不好的時候才會去翻看,我看書總是期望能從其中獲得能量,沒用的書我是不看的。

這幾日清閒得要命,遂在網上翻到這本書《我們仨》,之前也看到這本書,但是沒買,可想而知我是個多麼受情緒影響的人。

《我們仨》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叫我們倆老了,第二部叫我們仨失散了。第一部跟第二部講的是亦真亦假的夢,楊絳先生在古驛道上留意翼翼的走着,每一天去到鍾書船上陪伴他,太陽落到船頭便要起身回客棧。楊絳先生的“萬里長夢”最後在兩年之後做完了。第三部分叫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這個部分詳細記述了楊絳先生同鍾書從結婚到阿瑗(女兒)、鍾書相繼去世的漫漫長路。

我想大家都熟知錢鍾書先生的《圍城》,但是我沒有想到的是原先這些在我們看來很了不起的人物,他們有也着坎坷的一生。但是我覺得這一家雖然經歷了那麼多風風雨雨,但是他們是幸福的,因為他們總是一家人,和和氣氣的一家人。他們都喜歡讀書,都熱愛工作,都實現了自我的價值。他們不追求名利,一生活的踏踏實實,我不曾感到他們覺得自我不幸。我很羨慕這樣的家庭相處方式。

楊絳先生多次在書中説鍾書是一個不願與人爭辯、能忍耐的人,書中也有很多地方用平靜的語氣述説了鍾書以前受到的不公與委屈。這些都是楊絳先生在用自我的方式護衞她的愛人。提及往日的委屈與不公,楊絳先生並未有半字惡語或辯解,她只是細細的道出了事情的原委,並未加任何解釋,我想也許她是覺得公道自在人心吧。用她的話來説就是:人還是人。

人生在世就得這樣活着,實現自我價值,擁有温暖和諧的家庭,不與世爭,平淡一生。

讀 《我們仨》有感4

“太陽已經下山,黃昏薄暮,在蒼蒼茫茫中,突然鍾書不見了。”一場慌亂的開篇,就這樣再現了楊絳的一段歲月。

我彷彿望見了她——這樣一個滿腹才情的女子,在自己生命的黃昏,握着筆,在案前回憶着應該屬於三個人的時光。不知不覺圓圓走了,鍾書也離開她了。就剩她一個人,在一場夢的結尾,回味着他們的故事。這夢,便是人生。

在《我們仨》這本回憶錄裏,楊絳寫驛道,寫小船,如夢如幻的敍述,其實就是楊絳的回憶。這一輩子,關於鍾書、圓圓和她的刻骨銘心。楊絳在自己筆下的古驛道里,不斷地分分離離,不斷地尋找探尋。她不僅送了圓圓一程又一程,又送了鍾書一程又一程。但最後的結局卻是她看着圓圓離開,又看着鍾書搭着小船走遠了。就只剩她一個,茫然地站在這驛道上,看落葉與梧桐,看秋花和殘紅。我似乎望見楊絳久久地佇立,“守望那已經看不見的小船”,最後“變成一片樹葉”。最後的最後,她也如枯葉一般渺小無依了。

三年前的我,經歷了一段讓我痛得撕心裂肺的時光。我眼睜睜地看着一直強健的爺爺,突然一病不起,最後又化成一堆灰燼長眠於地下。這是我第一次真真切切體會到生與死的殘酷。

原來,世界上最無情、最令人無能為力的事,就是死別。那些日子裏,我吃不下飯,躺下時枕頭也會濕一大片。我後悔沒和爺爺再多説幾句話,沒有多陪陪他,讓我錯過了與他的最後一面。他可是我最依戀的人呀!

在被悲傷浸染的日子裏,我寢食不安,學業也近乎荒廢。幸好,這本書讓我幡然醒悟。我們要成長,就要學會面對生離死別,悲傷過後繼續向前。人生其實就是這樣一場你無法預料的夢,我們不斷地在人生的路上,也就是楊絳説的古驛道上走着,所經歷的一切最終都會變成過眼雲煙。但你必須儘量讓自己不留遺憾,走好眼前的路,因為逝去的那些愛你的人,一定希望你在世上好好生活。

我想,面對摯愛的相繼離開,楊絳一定曾痛徹心扉。可是,我相信,她在寫《我們仨》時,一定是微笑的,因為她的文字是温暖的。她早已釋懷。

楊絳的一生就是這樣一場夢。對我來説,既然生離死別是一定的,那就別留遺憾,把自己的人生過成一場無憾的夢。

讀 《我們仨》有感5

朋友向我推薦了楊絳寫的《我們仨》,一本讓她看後十分感動的書,她看了兩遍。

我心中幾分好奇,是什麼樣的內容竟能觸動了她的心靈。因為那幾分好奇的作祟我也尋到了《我們仨》。

在看到還不到一半的時候,頓覺有些枯燥,有點難以往下閲讀,可楊絳闡述的那些事,總讓我的心十分沉重,也總為他們仨之間的情真,情深感到有暖流躥於心間。

的確,這不止是一本光寫愛情、親情的書,它反應了那個動盪的時局,與那時太多曾不可言説的苦難。

我是個沒見過世面的人,不懂得國家各方面的政治時局,我只看得到人生和感情的交融。

我的理解僅僅只有“有人為己記掛便要滿足,應當感到幸福,能同甘的大有人在,但共苦卻寥寥無幾。人生是無法預料甚至總是在預料之外逝去的,也正因為如此才充滿了引誘人氣息,總能讓人有無盡美好的想像或是接連不斷的煩惱。”

“沒有人知道下一秒會世界有怎樣的變動,世界總是在每時每刻都不斷變動着的,只是有的人知道,有的人不知道。因為有的人在改變,有的人在堅持,有的人沒有發現周遭的變化。這些都是不歸我們管轄的,能守住真心才是對幸福最正確的追求,不管是自己的亦或是他人的。”

願得一人心,白首不分離。楊絳和錢鍾書的心心相印、心心相惜,看在眼裏都是羨慕不來的。知識分子間的愛情,有的不僅僅是情,更多的是愛。我眼裏的“情和愛”兩個字是絕對不對等的,我對他有情和我愛他這是兩種深度不一樣的感情。

再説錢瑗,卻也真是一生坎坷,幼時就患了骨結核,不過她卻也是幸運的,本會奪走生命的重病卻病癒了。

這在我看來更像是命運開了一個玩笑,恐嚇一下他們,試探試探,畢竟懂得珍惜的人不多。

雖然她後來還是因病去逝了,但她已經多賺了幾十年了,其實也夠了,按100歲來算,過半不止,人各有命,強求不了。

他們一家三口一生跌宕,起伏不斷。其實每個人的一生都不會一馬平川的,遇見的事千奇百怪,每個人的觀點都不同,能遇見一個志同道合相吸相惜之人就別離開了。

人到了一定歲數後,思想不再靠老師父母去決斷後,會越來越難遇見懂得自己的人。以前在老師和父母差不多的決斷裏,每個人想的好像都差不多,只需要分享一根冰棍,一包零食,好像都能瞬間聊得很投入,那時候的自己是最簡單的,而成長需要我們面對不同的挫折變成真正的自己,我們會在成長裏慢慢懂得什麼是自己在乎的,什麼是該丟掉的,什麼是要去追尋的,什麼是值得緬懷的。

有一天室友幾個坐着閒聊,其中有一個欣欣然説:“結婚別找那種家裏父母離婚的,我媽就是這樣説的,我覺得也是,父母離婚的家庭太複雜,攪不清楚,也不會分多少財產。其他兩個表示特別贊成,我當時沒説話,只是在想,‘指不定以後離婚的就是你們了,不是主要看那個人嗎?’我意識到自己和她們不是一類人,所以我並不發話。”

後來我心疑是不是我自己活得太不切實際了?我是不是該現實些?繼而又將她們的觀點同閨蜜陳述了一遍,閨蜜很憤憤然地説:“你這想法就有問題好吧!這關鍵是看人的好吧!和你過日子的是他又不是他爹媽,你要實在覺得不現實,那我給你説句現實的,少了爹媽負擔你不得偷着樂?”

其實吧!這就印了那句話,“公説公有理,婆説婆有理。”

每個人的世界都是不一樣的,我們要和那些同世界的人聚合,而不是把自己的世界裝扮成別人那樣,就算裝扮成了那也頂多就是個抄襲而已,雖然可能你也會像別人一樣得到一些好處,但是,別忘了看看那些跟你曾經世界一樣的人,他們得到了原本你也會得到的好處是不是比你的多?

文中有一處,我印象有些深刻,楊絳生錢瑗的時候,她沒有叫喊,醫生問她“既然那麼疼為什麼不叫喊?自己忍着疼。”

楊絳説:“我叫了喊了就不疼了嗎?”

醫生笑笑,覺得中國的女人都這麼有哲理嗎?

那麼反觀到一些事上,有時候難過,痛苦,難道事實就會改變嗎?眼界如果放不開,心界如果看不開,那我就是那些個生產時拼命叫喊的人。

莫名其妙叫喊了一通,疼還是疼了,但有時的確是如此的,心情不好的時候需要發泄。至少沒那麼苦悶。楊絳不喊,因為人家有錢鍾書,她並不苦悶,也不抱怨,她所感皆是幸福。

我叫喊,因為我還沒遇見那個會為我分去苦悶的人,所以,我喊喊怎麼了?不怎麼。煩惱的時候這樣想想好像心裏也就平復了許多。

如有他們一般愛情,真當盡得人生多倍感懷。

向着自己的路,大步向前,我們總會遇見人生的每個相遇。

讀 《我們仨》有感6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題記

這本書記錄了楊絳與其夫錢鍾書和其女錢瑗的一起做的一個萬里長夢。這個夢由最初的三個人,慢慢的變成了兩個人,以至最後楊絳自己一個人,獨守着孤獨,獨自一人懷念自己的丈夫,自己的女兒。

在書的末尾楊絳先生寫到:"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做'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家,有人的地方才有家,一個家不是一個所謂的房子,而是有三個人、四個人、五個人…共同生活的地方,如果沒有人,哪算再大的房子,也只是空殼,一個客棧而已,因為隨時都可以拋棄不管,不會有不捨,不會有更多的感情,只會苟且的活着,因為少了責任。哪怕家再小,只要有人,就會有愛,因為有責任,家是產生責任的搖籃,才會使人相互依託,才會使再難吃的飯,也會由衷的説好吃;才會當家人去開會,耽誤了幾天,也要去派出所;才會當團聚時由心的問寒問暖,而不是客套。那才是家。當楊柳又變成嫩綠的長條,又漸漸黃落,驛道上有滿地落葉,一顆顆楊柳又都變成光禿禿的寒柳時,人與人散了又聚,只有家是無論怎樣都拆不散的,哪怕裏面的人離得再遠。

我們每個人都知道人世間不會有小説或童話故事那樣的結局:"從此,他們永遠快快活活地一起過日子。"因為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帶着煩惱和憂慮。人間也沒有永遠。我們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個可以安頓的居處。但老病相催,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盡頭了。既然這樣,那麼為什麼不珍惜我們能與家人相聚的日子?未來的日子我們永遠也無法預料,我們只有守住現在的一點一滴。因為生活就是這樣,像我們,現在還小,雖然也會與大人置氣,那是因為我們不懂,但隨着這我們越來越大,是不是應該懂得越清晰?使我們以後自己回憶起這個萬里長夢會更美一些?

人生甚短,每一個歷程無非就是這漫長曆程中的一小站,在你度過這一小站時,請記住,不要忘了看看叫你周圍陪你度過的家人,對他們笑笑,給他們個信號,告訴他們,你在。不要她們一個人思念好多人!深淺不一的印記,付之一笑的回憶。

讀 《我們仨》有感7

聽説過錢鍾書與楊絳幸福的學者家庭是不少人夢寐的理想生活。前些天,偶然在家中書櫃裏看到楊絳寫的《我們仨》,便隨意的翻閲起來。

書是楊先生在女兒、先生相繼去世後寫的,並不厚實的一本書,平平淡淡的字句,卻承載着為人妻、為人母的深切情思。

其實我並不喜歡這種味道的書,看了總覺得一股驅之不散的陰哩,淡淡的幽怨,悽悽的離情。人生最大的悲哀和無奈莫過於死別生離,一句“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愁斷人腸!

書從一個萬里長夢講起,看似無邊無際,其實都是現實生活在夢境離的真切反應。尤其是錢老一句:那是屬於老人的夢。不禁令我心寒,一個同樣的情景的夢莫非亦將橫亙在我的暮年?!

兩老相濡以沫、相首相助、相聚相失的生活令人心生嚮往。飄洋過海求學的艱辛,戰爭中輾轉相聚的艱難,以及***運動中的困難也在兩人間的生活瑣細中化作了輕描淡寫。也許人生亦不過如此,無論彼時如何輝煌或困窘,到時候也不過塵歸塵、土歸土。管你是王侯將相身後仍是一抷黃土罷了!於是佩服楊先生的生活觀:不與世求,不與人爭,安安靜靜過日子。

女兒圓圓是父母的乖寶貝。既聰慧又孝順且貼心,我想養女莫過如此。有了女兒做三,家就完整了,不僅僅是恩愛夫妻,更增加了父慈女孝,其樂融融。過往從小到大的家庭歡欣細事躍於紙端,成為楊先生反覆回味的幸福時光。

感人至深處是附錄裏圓圓和父母的通信,那時候正是三人最艱難的時光,三人三地,聚少離多,圓圓和父親都大概知道時日無多,彼此的牽掛不捨可謂字字催淚,就不再細説樂。

匆匆閲畢,無異看了一場人生離合。幾許無奈,若干希冀,唯祝願楊先生身體安好。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讀楊絳《我們仨》有感

楊絳先生百歲高齡寫《我們仨》,實在是一件了不起的事。讀來,更驚覺老先生清晰的文思、雅緻的文字和非凡的心態。

隨夢入境,而先生的夢並非虛幻。三人走散了,温馨的家永遠沒了。年頭和年尾,老先生相繼失去兩位親人,這份傷疼是以如何的強勁摧殘風燭殘年的老人?我從先生文字裏懂得:“我的手撐在樹上,我的頭枕在手上,胸中的熱淚直往上湧,直湧到喉頭。我使勁嚥住,但是我使的勁兒太大,滿腔熱淚把胸口掙裂了。只聽得噼嗒一聲,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東西。迎面的寒風,直往我胸口的窟窿裏灌。我痛不可忍,忙蹲下把那血肉模糊的東西揉成一團往胸口裏塞;幸虧血很多,把滓雜污物都洗乾淨了。我一手抓緊裂口,另一手壓在上面護着,覺得噁心頭暈,生怕倒在驛道上,踉踉蹌蹌------”由熱熱鬧鬧、相扶相持的三個人變成孑然一身,孤單落寞的日子更顯往日的歡樂。先生無窮無盡地追憶丈夫和女兒,相思之苦,肝腸寸斷。“我但願我能變成一塊石頭,屹立山頭,守望着那個小點。我自己問自己:山上的石頭,是不是一個個女人變成的“望夫石”?我實在不想動了,但願變成一塊石頭,守望着我已經看不見的小船。但是我只變成了一片黃葉,風一吹,就從亂石間飄落下去。我好勞累地爬上山頭,卻給風一下子掃落到古驛道上,一路上拍打着驛道往回掃去。我撫摸着一步步走過的驛道,一路上都是離情。”一片黃葉,守望生命終極。生命有限,情海無邊。先生的堅貞和守護是百年的厚重和境界。痛刻骨銘心,與日劇增,但先生在頑強繼續。她夜以繼日地與時間賽跑,用她的話説是抓住“回家”之前的分秒。先生的堅強與豁達讓我想到胡楊林,千年風範,堅韌不拔。

先生博學強識,知識淵博,聲望極高,然讓人感歎的是她為了愛情甘願屈居並付出,用智慧和大愛精心營造着家編織着生活。“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仨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鍾書總和我一同承當,困難就不復困難;還有個阿瑗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所以我們仨是不尋常的遇合。”在先生回憶中,沒有過不去的坎,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這種樂天和自信是彌足珍貴。“不要緊”是先生給丈夫的定心丸,弱女子以四兩撥千斤的力量承擔家庭重擔,免除後顧之憂,乃錢老先生的福氣。更讓人敬佩的是,忙碌家務事並沒有捆住先生的手腳,影響她的事業,書中寫到,讀書和工作是她和丈夫最大的愛好。也正如此,先生的魅力如深海珊瑚,底藴深厚、通靈炫目,神祕瑰麗,女人能將人生演繹如此精彩的莫過於先生。

不管世風如何,也不管身份改變,先生一以貫之地保持低調平實之風,淡薄名利,寧靜超然。書中寫到,“嚶其鳴兮,求其友聲。”“有名氣就是多些不相知的人。”“我們希望有幾個知已,不求有名有聲”。老夫婦德高望重,著作等身,卻不要辦公室,不用祕書,有車也不坐,除非到醫院看病。誠實的品格同樣躍於紙上:“我們如要逃跑,不是無路可走。可是一個人在緊要關頭,決定他何去何從的,也許總是他最基本的感情。我們從來不唱愛國調。非但不唱,還不愛聽。但我們不願逃跑,只是不願去父母之邦,撇不開自家人。我國是國恥重重的弱國,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們不願意。我們是文化人,愛祖國的文化,愛祖國的文學,愛祖國的語言。一句話,我們是倔強的中國老百姓,不願做外國人。我們並不敢為自己樂觀,可是我們安靜地留在上海,等待解放。”如此直白坦率的語言,需要氣質和定力來支撐。説實話、幹實事,做人起碼的要求,卻總是難以實現,而先生風雨百年,仍能如此,這便是一種深入骨髓的自覺了。

感謝楊絳先生,讓我讀到這樣清新脱俗的文字!感謝先生,告訴我做人做事的真諦即本原、珍惜。反覆品味,我亦進入太虛幻境:夕陽正好,浩瀚無邊的水面如鏡,遠遠望去,一朵曠世蓮花聖潔奪目,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地綻放、爛漫,任憑風吹雨打,她自巋然不動,唯有清香飄來,沁人肺腑.....

讀 《我們仨》有感8

昨天看完《我們仨》,我就把書推給了閨蜜。她説她覺得自己個兒的閲讀習慣還沒養成,可我還是強推給了她,因為我是真覺得很值得看,也很值得花費時間認真看。最初是奔着錢鍾書和楊絳的愛情去的,最後卻被他們一家人濃郁得化不開的親情深深感染。

剛開始看的時候,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為啥錢鍾書和楊絳老先生就生了一個孩兒,不多要倆?看完了書我覺得不是他們不想,是當時他們自己的現實生活情況和現實社會環境以及錢瑗本身的健康問題,使得他們沒法兒。錢瑗高中以前都是半休半學的狀態,健康問題太嚴重;而錢鍾書和楊絳老先生,回國後先是面臨着異地問題,而且還是昆明到上海如此之遠的路途;其次是住宿問題,楊絳帶着女兒爸爸家住一陣,婆婆家住一陣,後來錢瑗宿舍、辦公室等地兒,都曾做過他們的家,直到老年,他們才有了真正的屬於自己的一所公寓,可以説半輩子都是顛沛流離的狀態,這還不算當時的社會大環境。

楊絳老先生92歲時寫的這本書,92歲,卻依然能如此清晰明確地記得一家三口的點滴,除了説明老先生的確記憶力驚人外,更能説明的,是一家三口共同走過的那些快樂、艱苦、相互扶持的日子在她心目中的面積及分量,以及她一個人還活在這個世界上的孤獨和懷念之感。

全書共三部分,第二部分看了兩遍才看懂,由於第一部分比較短,所以第二遍看第二部分的時候,順帶着再看了一遍第一部分,也就是前兩部分看了兩遍。第二部分楊絳老先生用夢境的形式講述了一家三口在最後的幾年時間裏是如何相依為命的一起生活。

看懂了後,心裏特別特別難受,不敢感同身受楊絳老先生那個時候的心境,不敢切身體會楊絳老先生那個時候的那份堅強,更不敢祈求自己可以向老先生學習她身上的些許品質,因為我做不到。

女兒患癌晚期,丈夫卧牀不起,她在夢境裏記述了她一個人是如何在兩個醫院奔波照顧兩個病人的,這種方式,我個人覺得,不會很慘烈,對,是不會很慘烈的感覺,沒錯。

第三部分從他們結婚後一起赴英留學開始寫起,直至最後錢瑗先她和錢鍾書而去,第二年錢鍾書也丟下她離世。她説,我們仨就這樣走散了。不知道為啥,看到這兒,眼淚嗖嗖嗖地掉。而中間她和錢鍾書生活裏的種種,他們三口人生活裏的點滴,以及她、錢鍾書、錢瑗如何工作的`偶爾描述,無疑不讓人覺得,這樣的戀人夫妻相處模式,這樣的家庭生活氛圍,這樣的相互扶持鼓勵工作,是多少人理想中的樣子。

同樣,我也只剩下羨慕和學習的份兒:學習楊絳對待錢鍾書“拙手笨腳”的態度;學習楊絳和錢鍾書豁達開明的夫妻相處模式;學習楊絳錢鍾書錢瑗一輩子都在孜孜不倦地工作、讀書的堅持;學習他們認真對待工作的態度;更學習他們不爭不搶、淡泊名利、過好自己生活的心態。

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是最幸福的事情。

讀 《我們仨》有感9

這個暑假,我讀一本著名作家楊絳寫的《我們仨》。

《我們仨》這本書是雖然看起來普普通通,但是裏面的內容卻意義深刻。

這本書有3部,第一部是《我們倆老》,第二部是《我們仨失散》,第三部是《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一個單純温馨的學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這是對這本書對美妙的評價。那麼,我們仨是哪三個人呢?原來,爸爸是錢鍾書,媽媽是楊絳,女兒是錢媛。楊絳用夢境的形式講述最後幾年中一家三口相依為命的情感體驗。不論暴風驟雨,他們相濡以沫,美好的家庭已經成為楊絳一家人生最安全的庇護所。

我相信同學們總會有失去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那一天,可能有些同學已經經歷過這些不想經歷的事情。楊絳就是這樣,女兒沒有,女兒的爸爸也沒有。大家一定要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日子。當真的失去親人,回憶起來,心是非常痛的,想起曾經在一起的日子,想起那些快樂時光,想起小時候那些幼稚的事情,真的,淚水會流個不停!不管失去親人,還是和最好的朋友離別,都是值得懷念的事。我們一生中要經歷很多這樣的事,幼兒園的畢業典禮可能會不太留念,因為那時我們還小,不懂事,但還是拿着同學錄,忙着記錄好朋友的電話:“喂,你家的電話是多少啊?你幫我寫吧!”説這句話的時候,是慢慢説的,不能像現在一樣把話説的那麼流利。到國小,大家都明事理,畢業典禮也就有很多同學留下第一次離別的淚水。至於中學和大學,我們還沒有經歷,所以不知道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真的,沒才知道什麼是沒,失去才知道什麼是失去!

讀 《我們仨》有感10

《我們仨》是楊絳先生在92歲時所著,楊絳回憶了先後離她而去的女兒錢瑗、丈夫錢鍾書,以及一家三口那些快樂而艱難、愛與痛的日子。

《我們仨》講述的是一個單純温馨的學者家庭,幾十年平淡無奇、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經歷。全書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楊絳用夢境的形式講述了最後幾年中一家三口相依為命的情感體驗。第二部分,女兒與丈夫先後病重去世,作者在書中以夢幻的形式表現了這段深重的情感經歷。第三部分,記錄了自1935年伉儷二人赴英國留學,並在牛津生下錢瑗,直至女兒與錢先生相繼逝世,這個家庭鮮為人知的坎坷歷程。

若干年前中學老師就介紹過楊絳先生,向我們推薦她的《我們仨》,但由於種種原因一直沒能拜讀,直到前些天發現舍友也有這本書,又激起我對於楊絳先生的欽慕,將其讀完。

透過此書,"最賢的妻"、"最才的女"形容楊絳先生是最合適不過的了,在英國與錢鍾書留學期間,為了不影響丈夫學習和營造個良好的居住環境,自己到外面租了一間新房並主動承擔多出的房租;在生下錢瑗後,躺在產房的她為了安慰鍾書,説房東家的桌布她回去洗,砸壞了的枱燈、壞了的門軸她回去修……在留學困難時期,從不抱怨生活的窘迫,積極主動的配合鍾書嘗試食物新的做法滿足口福。她的才華更是不必多言,有着良好的家教,一生酷愛讀書。整本書的構思佈局精巧,插入夢境讓敍述不再單調,字裏行間都深深抓住讀者的心絃讓人不肯罷手,彷彿在與先生進行心靈上的對話。

殊不知,全天下有多少家庭能有先生家一般和睦幸福,只要他們三個人在一起的時候,就有無盡的歡樂和打鬧。"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想這就是一個家庭的最高境界了吧,短短的三個字是那麼的倉促有勁,只要仨人相伴相幫,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變的滋潤。他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

很多人從此書看出先生一家的恩愛和樸素,但我更多的還是傷感和憂愁。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雜着煩惱和憂愁。那簡單的一句"我一個人思念着我們仨"感動了多少讀者我不知道,最起碼我的心理堡壘已經被攻破,這個堅強而善良的女人,把深沉的愛留給丈夫和女兒,然後把無盡的思念留給自己。這一份思念使心都在滴血,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場景在她身上發生,本該和她一起分擔的丈夫也突然倒下,所有的痛苦不得不讓她一人來扛,這樣的折磨對於一個身體也不是很好的且要90歲的老人來説太過殘忍。

前年的5月25日,楊絳先生也離我們所去,現在天上的三個人已經團聚,既無生離也無死別。賢妻才女走了,但她留下的精神永存在我們心中,仍然值得我們去回味。最後,願我們每個人在尋尋覓覓、平平淡淡中都能找到自己的幸福。

讀 《我們仨》有感11

一九九八年,楊絳的先生錢鍾書去世,一生的伴侶,疼愛的女兒都相繼離世,楊絳的晚年情景非常讓人難以體會。在人世的伴侶去世後四年後,結成了回憶錄《我們仨》。

我從前也閲讀過楊絳先生和錢鍾書先生的書,對他們的瞭解也只是停留在語文書中的《老王》,導致我一直以來都認為這些寫作大家的生活離我是很遙遠很遙遠的,可當我偶然閲讀的時候,我認為楊絳更像是一個親切、和藹的奶奶,她筆下的語言温馨地描繪了他們一家三口,但更多的筆觸間我還是讀出了千辛萬苦,讀出了無可奈何,更讀出來深惡痛絕,看這段:“但我沒有意識到,悲痛只能啼哭,還有鍾書的百般勸慰,我那時候是多麼幸福,老人的眼是乾枯的,只會為心上人流淚”。現在她的悲痛欲絕,她的無助,卻沒人勸慰,她的鐘書先生不在了,老人的眼睛連淚都流不出來。

這是一個幸福的家庭,從書中,我讀出來中國幾十年間的風雨歷程,一家人的相濡以沫,相親相愛,它詮釋了幸福原來,原來最美好的樣子,告訴我們如何得到幸福。看看楊絳、鍾書先生的風風雨雨,不論怎樣的苦難,怎樣的逆境中,永遠都是一個幸福的家庭。讀到開心處,我會歡笑;讀到傷心處,我會落淚;讀到離別,我會心酸;讀到家常,我會感同身受,這也許就是這本書的魅力吧!

楊絳被錢鍾書先生成為最賢的妻,最才的女。他們生活在那個艱難的時期,依舊過着幸福的人生,體味着生活的快樂,他們三個的普通,跟現在的許多家庭一樣,一家三口,粗茶淡飯,温馨簡單。

我們處在這個安定的時期,更要創造像他們一樣的幸福!

讀 《我們仨》有感12

第一次看《我們仨》的故事還是在高中,多年過去已經不記得內容,只記得自己曾為那份真情感動過,提起筆來不知從何落筆,於是重讀此書,不同以往,隨着年紀增長,除了感動,更有許多感悟。

這本書是楊絳先生92歲時所著,全文以温馨的筆調記錄了楊絳、錢鍾書、錢媛一家三口平淡瑣碎的日常,最尋常處見温情,"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正是這個樸素的家庭讓我看到了一家三口不平凡的追求,面對災難時的平靜,面對榮譽的低調,面對困苦的淡然,相知相守,相濡以沫,一家三口將瑣事比作"石子"閒時細細把玩,人生的一切美好來自於對生活的熱愛,雖然從開頭就早已經知道結局,讀到"我們仨失散了"那一刻已然心痛不已,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但是在楊絳筆端看不到一絲悲觀,洋洋灑灑處處見温情,這個老人用文字無聲的記錄着他對愛人和女兒的思念,家的意義不會因為生命的消失而改變,我甚至能想象的到這個老人含淚回憶着,一句一句記錄着。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逝者如斯,活着的要比逝去的痛苦千倍萬倍,生命旅途裏跋涉,家是一處港灣,"我們仨已經在人生道路上走到盡頭""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原來的家沒有親人陪伴也已經成為路途上冰冷的客棧,毫無温暖可言,這是怎樣的一種悲傷,抹着眼淚合上書,而那份無法表達的愛,無人訴説的情,迴盪在心裏很久很久……

《菜根譚》中有一句話:"以積財貨之心積學問,以求功名之念求道德"我把它寫在筆記扉頁,不曾忘記,有一天無意在恩師日誌中讀到這句話的改編版叫做"以賺金錢之時賺快樂,以償宿債之念待親情"我覺得很有道理,把它記在了前一句話的下面。道德如浩瀚星空歷久彌新,知識也會讓人對世間的悲歡更加敏鋭,我想我似乎更加懂得這種償宿債之念待親情的迫切,這種迫切源於害怕,害怕親人的離去,於我來説,便是害怕那種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恨,再説我家的"我們仨",如今是爸爸、媽媽和我,我想將來還會有另一個"我們仨"會是丈夫、子女和我,我會扮演着女兒、妻子和媽媽的角色,無論是什麼,這份難得的親情便是命運給予我最大的恩惠。世事無常,誰又會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天災人禍總潛伏在某個拐角,猝不及防,我常常告誡自己,我該做個好女兒,少讓他們勞心,盡我所能,親情逝去難再得,遲了就在也找不到了,再也找不到了……

讀 《我們仨》有感13

終於把《我們仨》讀完了,之所以説“終於”,是因為之前早就聞過其大名了,其實讀完這本書也沒花多少時間。在我的記憶中,錢鍾書是個很了不起的人,用今天的話説是“天才”,比如讀書過目不忘、精通外語等。以前讀書的時候學寫議論文,老師要求摘抄收集很多論據。其中摘抄過的有一條就是關於錢鍾書“勤奮”的,楊絳整理了錢鍾書的讀書筆記,結果竟有好幾麻袋之多。當時也沒怎麼在意,畢竟只是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而已。

“鍾書在巴黎的這一年,自己下功夫紮紮實實地讀書。法文自十五世紀的詩人維容讀起,到十八、十九世紀,一家家讀將來。德文也如此。他每日讀中文、英文,隔日讀法文、德文,後來又加上意大利文。這是愛書如命的鍾書恣意讀書的一年。”

在讀到這段之後,我便想起來了這些。可見,天才不是天生的。

後來,在《我們仨》中讀到了這一段:

“每晨一大茶甌的牛奶紅茶也成了他畢生戒不掉的嗜好。後來國內買不到印度“立普登”(Lipton)茶葉了,我們用三種上好的紅茶摻合在一起作替代。”

所謂的“立普登”,也就是今天的“立頓”。在超市隨處可見,只不過如今有點“賤賣”的味道了。

隨便説一下,精裝版的《我們仨》不論是紙張還是裝幀都很不錯。

讀 《我們仨》有感14

這本書是18年讀的。也是想了很久終於是翻開了。讀書特別少的我似是到了高中才認識到楊絳先生與錢老。不僅僅是很高的文學素養與成就,兩人的感情也是無限令人羨慕的,而這種和諧而平等的家庭關係,更是令人所向往的。筆記也是那時候記得,那時候沒有很深刻的認識。但還是想原封記錄下來。

我想,一個人的出處去就,是一輩子的大事,當由自己抉擇,我只能陳説我的道理,不該干預。

其實不止是一個人的出處去就我們只能陳述道理不該干預,就連別人的處事風格我們也不當過於干預。這都是自己的事情,即便關係再好我們也不能去改變別人的決定。曾經的自己也會這麼不懂事,覺得和一個人關係很好,當他某些事情做的不夠好的時候會與其講道理,當講不通的時候就會很生氣然後對其發脾氣然後與其爭論,後來覺得這樣的自己真的很不講道理。一個人的為人處世,出處去就不都應該自己來做主嘛,我們又有什麼權利去過於干預呢。

鍾書和我不在一處生活的時候,給我寫信很勤,還特地為我記下詳細的日記,所以,他那邊的事我大致都知道。

想起了朱生豪的情書,沒有甜言蜜語,盡是瑣碎生活,卻也寫的深入人心,説是其文采好,不如講大抵最好的感情就是這樣。慢慢品,靜靜藏。

我們一方面願意她能多留學一年,一方面得忍受離別的滋味。父母總是很矛盾的吧。一面牽掛我們在外不易,一面又願我們在外多學點東西,走出那方小土地。大概我們的健康幸福快樂是他們最大的心願了吧。

無官一身輕,顧問雖小,也是個官。想起了季老的三辭桂冠。不慕名利,灑脱,超俗。作者:瑾瑄

讀 《我們仨》有感15

獨自思念的黯然神傷,即使用樸實的文字仍無法掩飾。正如她面對猝然而逝的愛女淡然地説:“以後就不用牽掛了。”——心,卻不自覺地留着血淚。

(一)老

——輾轉難眠

“我或是來回尋找,走入一連串的死衚衕,或獨在昏暗的車站等車,等那末一班車,車總也不來。”

“那是老人的夢。”

她焦急地在黑暗中等待,卻始終無法看到期盼的人。那樣的夢潛藏的是一種牽掛。互相依賴的心,讓她輾轉難眠。

承認自己老了需要多大的勇氣呵!

依稀記得兒時愛唱的歌中有這樣一句話:我那親愛的媽媽,你白髮鬢鬢。不明白那時的母親為何會為了不經意間發現的一根銀絲而用稍帶責怪的口吻對我説:“都怨你老唱那首歌呀!”

不知何時,母親也開始做那樣宂長的夢,驚醒後,會用帶着後怕的眼神看着父親和我,若有所思的回想一陣,給我們講述她夢中的境遇。

難道唯有皺紋和白髮才能顯示出飽經風霜嗎?老——有時,只是一種心力憔悴。牽掛得太多,心就比容顏更容易“褪色”。

(二)覓

——似夢非夢

“這是一個‘萬里長夢’。夢境歷歷如真,醒來還如在夢中。但夢畢竟是夢,徹頭徹尾完全是夢。”

她平靜地享受着晚年的時光,卻轉眼走上了幽邃的古驛道,“我們仨”就變成了一個人的似夢非夢。

我們的位置開始發生變化。

挑燈夜戰的我;精心照料的母親;還有在廚房忙碌的父親。

他們不再手把手地為我指示方向,更多的選擇傾聽。母親仍樂於尋些問題來考我,卻留給我更多思忖的時間;疑惑時,我會去請教父親,然而他已不再自信滿滿地回答:“就是這樣的。”而用“也許”、“大概”來代替——即便那些答案往往是正確的。

我在努力尋找着這種微妙變化的原因,只是覺得他們演了一齣戲的開頭,而把這個舞台的主角留給了我。困窘時,他們會為我圓場,使我在這個碩大的舞台前不至於迷失、彷徨。

(三)守

——如夢初醒

“三里河寓所,曾是我的家,因為有我們仨。我們仨失散了,家就沒有了。但是,儘管這麼説,我卻覺得我這一生並不空虛;我活得很充實,也很有意思,因為有我們仨。”

她幸福地回憶着三個人共度的歲月,卻把自己的家當作旅途上的客棧,因為那只是一個人的思念。

什麼時候才意味着成熟?

成年只是一個標誌,然而,當我覺得自己該擔負起守護“我們仨”的責任時,那種感覺就是一個跨越吧!

九年級那段艱苦的日子保存着“我們仨”美好的記憶。我開始和他們交流那些花了很長時間“啃”下的長篇小説。儘管有時意見不一,但三個人熱烈地討論着同一個話題的氣氛卻令我十分懷念。

儘管我們之間有着時代的差異,他們卻並不反對我聽流行音樂,只是父親總希望我能靜下心來欣賞一些古典音樂。急躁的我缺乏的就是這份閒情逸致。而當我感受到:即使只是一種耳濡目染也能從中獲益的喜悦時,便會耐心地在父親的解説下聽上幾曲。努力去體會他們的用意,我想,這也許就是一種守護的方式吧!

往事貯存得久了,便覺得那彷彿只是一場夢境。可是,誰又不想守護美麗的夢呢?

她是如此努力地守護着,失去了,仍覺得肝腸寸斷;如果我們只是袖手旁觀,讓美夢消逝,回首時,又將何等感傷呢?

標籤: 我們仨 有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guanhougan/g41p2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