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觀後感 >

【推薦】《流浪地球》觀後感

【推薦】《流浪地球》觀後感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這時我們很有必要寫一篇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流浪地球》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推薦】《流浪地球》觀後感

《流浪地球》觀後感1

選擇希望

“希望,是這個時代像鑽石一樣珍貴的東西”,在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棄希望。當啟動發動機計劃失敗後,劉啟、李一一等選擇的是用火箭發動機點燃木星氫氣的計劃,當這個計劃也實現不了時,劉培強選擇的是犧牲自己用航天器燃料來點燃氫氣的計劃,正是因為對希望的堅持,對希望的不放棄,最後才拯救了地球,拯救了地球上的人類。

回家

家是温暖的港灣,是我們大多數人愛的出發地和歸宿,對家的留戀是每個人都有的情懷。在得知地球將要毀滅的'時候,劉啟和朵朵唯一的念頭就是“我要回家”,許許多多的救援隊員,他們也選擇趕回家中去陪伴親人。對家的愛、親人的愛必要時可以用生命去換回。社會是眾多家庭元素的集合,為了地球人類這個大家,劉培強不顧兒子的反對,犧牲自己的生命,義無反顧地駕駛航天器點燃氫氣,使得地球獲得重生。

安全教育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這句台詞在電影中數次清楚地播報,縈繞在全國觀眾的耳邊,可見安全意識要成為我們工作的第一意識。學校須重視學生的安全工作。

文化教育

影片中有大量的硬科技,電動汽車、AI、離子發動機、領航員空間站、先進的武器、點燃氫氣推動地球等科技文化知識會激勵更多學生學好當前文化知識,為將來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規則意識

影片中的人物有諸多情節無視規則,弄虛作假,一意孤行。哥哥劉啟為了和妹妹升上地面,擾亂公共秩序,製造停電混亂;韓朵朵逃課;韓朵朵邊聽課邊吃泡泡糖;劉啟製作假的身份卡片、保暖服通過安檢;劉啟冒充姥爺韓子昂無證駕駛卡車;劉培強違反空間站的規定,非法喚醒,用酒瓶破壞並燒壞空間站設施。這些做法缺乏規則意識,未成年人觀影后會受到負面影響,可能會效仿其中的做法,對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不能起到正面的影響,學生觀影后有必要加以引導和教育。

《流浪地球》觀後感2

最近我的朋友圈被一部國產電影刷屏了,很多人讚譽它為中國科幻電影里程碑式的起點,無論是特效還是劇情都堪稱一流。懷着好奇我走進電影院觀賞了這部影片。

《流浪地球》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説改編,影片故事設定在20xx年,講述在不遠的將來,太陽急速衰老膨脹,地球面臨被太陽吞沒的滅頂之災。為拯救地球,人類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一萬一千座行星發動機,以逃離太陽系尋找新的家園。

在流浪的過程中,由於受到木星引力的影響,4000多台行星發動機熄火。雖然在全人類共同努力下發動機恢復了運作,但地球已經突破了洛希極限面臨解體,人類文明面臨有史以來最大的滅頂之災。主人公劉啟提出了“點燃木星”的方案,在其父劉培強的犧牲下最終成功化解了危機。

平心而論,在劇作和製作方面與好萊塢一線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流浪地球》的價值在於:中國終於能用自己的.故事、自己的價值觀和自己的主題,拍出有自己特色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裏對“英雄”這個形象的塑造十分有東方韻味:為保住火石墜下深淵的無名司機;為了救韓子昂喪命的隊員剛子;發現智能機器人“莫斯”叛逃後協助劉培強,不幸犧牲的領航員馬卡洛夫;來自不同國家的救援隊不約而同放棄與親人團聚的最後機會,只為完成一個幾乎不可能成功的任務……所有人都拼盡全力,生死與共,“人類命運共同體”愈發清晰。

事實上,通過發動機推動地球逃離太陽系,這個構思本身就極具浪漫主義,和中華五千年的家國情懷密不可分。影片中吳京飾演的劉培強對聯合政府説出:“沒有人,一切都沒有意義。”真正意義上的人,是感性兼有理性,是複雜情感的集合,是可以真真切切感受到温度的,絕非空間站中儲存的DNA圖譜和電子檔案所能替代。因此,當劉培強知道希望渺茫時仍然選擇了犧牲空間站,去搏取那微小的拯救地球的可能,莫斯評價“讓人類永遠保持理智,是一種奢望。”正是對整部電影最好的昇華。

“人類的勇氣和堅毅必將被鐫刻在星空之下。”

《流浪地球》觀後感3

寒假進入倒計時模式,我的作業還沒完成,媽媽已經開啟了河東獅吼”模式,而爸爸卻竟然決定要帶我去看一場電影。什麼?我簡直有點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真是破天荒了。

走進影院,映入眼簾的到處是風靡一時的電影《流浪地球》的宣傳海報,連售票處都排起了長龍,這是火到要衝吉尼斯記錄嗎?

電影講述了在不久的將來,太陽即將毀滅,地球脱離軌道將要被木星俘獲撞擊的危難時刻,人類利用高科技手段帶着地球一起逃離木星,尋找太空新家園的`故事。

整部電影氣勢宏大,場面壯觀,情節緊張,意義深遠,看完以後讓人蕩氣迴腸,感慨萬分。我為人類發展強大的科技感到震驚,未來高科技的運用讓我瞠目結舌。人類建造的地下城市竟然有15千米那麼深,相當於地球向下1.5倍的飛機飛行高度;一萬多座行星發動機,每個有十幾個火山那麼大,簡直可以秒殺珠穆朗瑪峯;坦克狀的救援車,方向盤是一個又大又圓的指南球體人類的科技進步可謂斗轉星移,真不愧是敢叫日月換新天”啊!

但電影中給我印象最深,最讓我感動的,是人類在巨大災難面前那種團結作文奮進、永不放棄的精神。面對地球家園的空前危機,人們沒有選擇逃離地球,而是團結起來帶着地球風雨同舟一起跑。救援車即將掉下萬丈深淵,為了保存寶貴的燃料火石”,人們保住了貨車犧牲了自己。在瀕臨絕望之際,多國救援部隊都選擇了放棄,做好了與地球同歸於盡的打算,但以劉啟為代表的團隊,堅持不放棄最後的希望,他們在最快時間內設計出了運用行星發動機的火焰點燃木星、再利用木星燃燒反推力推動地球逃離的方案,並由中學生多多通過宇宙廣播向全體救援隊發出呼籲,人們的希望被再次點燃並空前團結起來,克服千險萬難奮力做最後的拼搏,卻因為5000千米的差距而功虧一簣。在地球生死存亡的最危機關頭,我們的英雄中國航天員劉培強中校孤擲一注,大義凜然地駕駛宇宙空間站攜帶30萬噸燃料衝向木星,壯烈地犧牲了自己,成功地保住了地球

絕望之際,我們選擇希望!影片在警示人類要善待地球的同時,也向我們傳遞了一種偉大的永不放棄的拼搏精神。相信在遙遠的將來,太陽一定會毀滅,那時人們也一定會設計出更好的逃生方案,讓人類文明在宇宙永存!

《流浪地球》觀後感4

《流浪地球》這部電影由郭帆執導,吳京等主演,這部電影從播出就好評不斷,以及在很多個國家上映,這部電影讓我們看到中國科幻片的崛起,同時劇情也引人入勝,值得大家深思。下面小編帶來的是流浪地球觀後感600字欣賞。

春節的來臨意味着春天的腳步臨近了,緊接着便是萬物復甦,柳綠花紅。在這最是一年好時光中,有人會選擇出門進行一次遠行踏春,有人會選擇在家曬着春日暖陽,也有人會選擇約三兩好友杯酒淺嘗。而我選擇去影院看看新春上映的電影,其中這部《流浪地球》吸引了我的眼球,在我映像裏中國電影少有高評分的科幻電影,這讓素來喜歡科幻的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我與家人一同觀看了這部電影。

《流浪地球》改編於劉慈欣同名小説,電影部分取自小説第二部分:逃逸時代,講述的是太陽急速老化膨脹,地球將會被太陽所吞沒,這時人類科學家提出在地球表面建造上萬座行星發動機,產生巨大推力以此逃離太陽系前往新的生存行星,而在經過木星想利用引力彈弓掙脱太陽系的引力,可是由於行星發動機故障,導致地球被木星引力捕捉,將會撞擊木星。根據以往的好萊塢科幻電影,劇情必定是主角團隊歷經千辛萬苦拯救了世界,很典型的個人英雄主義,而咱們中國的首部科幻片卻以一箇中國風格來拍攝的,從頭至尾沒有體現所謂的個人英雄主義,數以百萬的救援隊前赴後繼,為避免地球撞擊木星做出不懈的.努力,影片中的主角之所以是主角,僅僅只是用他們的視角,而他們就是整個歷史進程中的參與者和見證者。

在此,我想到我身處的南方大家庭,也擁有着辛勤奮鬥的同事們,在最為艱難困苦的時間裏咬牙堅持,雖有偶有怨言,但一旦問題來臨總是迎難而上,從不虛與委蛇,在生產一線盡職盡責,如同電影一般,這些平凡之人也是南方前進歷史中的參與者和見證者,為推動南方這個小小星球做出小小的貢獻。

中國式科幻電影中的地球已經起航,而南方也將在19年邁向新的征程,讓我們一起參與和見證,伴隨南方一同前行!最後南方安全管理員提醒您:工作千萬道,安全最重要;操作不規範,親人兩行淚!

《流浪地球》觀後感5

大火的電影上映快一個月了才看,有點晚。瀏覽網絡上的各種評論,以肯定的為主,印象最深的一種説法是講“中國首部真正的科幻電影”,觀影后我也認同這個説法!

從製作來看,《流浪地球》和國外的大片已經沒有太大的區別,整部片觀感流暢,沒有往常的生硬和明顯的卡頓。這是國產電影的一次進步,也是一次革命。

從情節發展來看,《流浪地球》的情節設計比較巧妙,在人類面臨生死存亡時,中國英雄同國際精英們一起拯救世界,這隱含的愛國情節,看了有一種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和認同感。

從題材的選擇來看,《流浪地球》以星際穿越拯救地球為題,往常這樣的科幻題材只能在美國大片中才能看到,《流浪地球》打破這個壟斷,為國產電影的製作尋找到了新方向。

從情感發展來看,《流浪地球》是親情為主的戲路,這比較具有中國特色,這點上如果再有一條愛情線,電影就更具觀賞性和感染力。

談完《流浪地球》好的方面,談談個人的疑惑,劉啟和劉培強這條親情線,從個人角度講,如果我是劉啟對父親應該更多的是崇拜和想念,但影片中表現出的更多是埋怨和不理解。哪怕最後這層感情因為劉培強的捨身大義而反轉,感情上很難理解和認同。

影片總體評價是非常高的也值得肯定,觀眾用實際行動表明了立場。吳京的《戰狼2》和《流浪地球》掀起了中國電影創作模式改革的新篇章。

網絡上有個有趣的説法,講整個娛樂圈都不敢為吳京和《流浪地球》發聲道賀,因為《流浪地球》犯了大忌,不按套路出牌。

以往的電影都靠流量明星。不管啥劇情只要有流量明星出演或明星扎堆出演就能保障票房,但隨着爛片氾濫,觀眾審美疲勞,漸漸不買賬了。

吳京的電影把精力和經費都傾注在電影的情節和拍攝上,傾注在電影的質量上,贏得市場,贏得口碑,這次轉變來的有點晚,這次轉變是必然,吳京抓住了機會,作為觀眾要感謝他,相信以後會有越來越多好的電影,相信商人的嗅覺永遠是最明鋭的,期待未來中國電影的蓬勃發展!

《流浪地球》觀後感6

有這麼一個説法特別有意思——劉慈欣以一己之力將中國科幻小説提升至世界水平。而今天所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流浪地球》,則可以説是這七千電影人將中國科幻電影提升至世界水平。

從行星發動機的重元素聚變到推進地球至脱離太陽的逃逸速度;從木星的引力牽引到潮汐力的洛希極限;毋庸置疑這部國產科幻電影從頭到尾都充斥着“硬氣息”。作為一部好的科幻電影,尤其又是硬科幻電影,它不僅能引出許多值得思考的問題,更能對於科學產生一定的指向意義。在想象力爆炸的同時,其視覺衝擊力也是令人歎為觀止。但相比較這些,我個人最為觸動的則是其中的文化內涵。

《流浪地球》不同於傳統西方的科幻作品,其最為特殊的就是中國文化的.哲學內核。好萊塢的特效公司工業光魔看到劇本時,他們最感興趣的不是視效問題,而是為什麼地球出現危機時,我們逃跑都要帶着家人?在好萊塢電影的傳統套路中,地球遭遇滅頂之災時通常有兩種解決途徑:超級英雄解救全人類,或者建造“諾亞方舟”帶人類逃出地球。而我們之所以會選擇流浪地球,大概是因為相比海洋文明,在東方文化裏,對故土和家園的感情更深,同時,地球在中國人心中象徵着人類全部的生活、文化和歷史。如果把地球變成宇宙飛船,就有了更深的含義——我們不是在流浪,依然和古老的文化在一起。這種反套路還表現在好萊塢大片裏的超級英雄一定會活下來,但《流浪地球》中的劉培強在最後卻選擇用生命去點燃木星,化為星辰;在劉啟團隊點燃橙色光柱發射的一剎那,旁邊同時也燃起兩束橙色光束——還有其他人和他們一樣在努力。

這種家國關係的認知,這種生命的認知,這種英雄史觀大於個人英雄主義的認知——這是我們自己的文化,自己的價值觀。我們的文化不是功夫,不是麻將,不是舞龍,這些膚淺的表皮並不能完整的代表我們的文化。團結,進取,永不言棄,這些才是我們文化真正的內核。

不論是中國科幻電影的進步與反思,還是意識形態的孰是孰非,它承載的意義也早已遠超電影本身。

《流浪地球》觀後感7

前幾天我看了《流浪地球》這個電影,我很有感悟。

電影給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太陽系中的太陽不斷的在膨脹,它隨時有可能把地球吞了,併發生大爆炸,所以人類準備團結一心,把地球推至遙遠的恆星系。人類建造了100萬個地下避難所,和50萬台加速器。還有50萬個地球轉彎器在太空站。其他人一直在觀察情況,當地球要撞上撞上木星時,太空站撤離了,這就是聯合政府籤的“火種計劃”,當地球快要毀滅的時候,太空站上帶有人類的文明、人類當時的種類,以及人類當時所需要的一些物品都保留在太空站之中。

在行進的過程中,需要燃料,這個時候,一個叫劉琪的人,想到他小時候他的'爸爸告訴過他,木星是可以利用的,所以他就想辦法用。就是讓地球來衝擊木星,還有五公里就能到達了,但加速器失敗了,因為沒有燃料。一個這個人發現了太空站有30萬噸的燃料。所以他就行駛到太空站,找到噴火點,把太空站引爆,木星推動着地球繞跑得更遠,不讓太陽毀滅掉地球。人類得救了。

通過電影,我知道了做什麼事都要持之以恆,要動腦子想一想。想完之後才能去做決定,要有信心。只有這樣,你才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

在現實中。我在學習上一遇到困難,遇到難題,要想辦法去看看書,或問問老師,問問同學,問家長等等,只要肯堅持,就可以成功,我也可以在電腦上搜查資料,自己想辦法解決。如果你做了一半兒就放棄了,那就是半途而廢。一定要堅持,這樣才能成功。比如有時候在做作業的時候,有人叫你去玩耍。但是你一定不能答應,應該先把作業做好。可以給他説我馬上就要做完作業啦,等我做完作業再找你玩兒吧。完成作業之後再去找這個人去玩兒。

這就是我看了這個電影的感想。你們看了有什麼想法嗎,快分享給我吧。

《流浪地球》觀後感8

宇宙浩瀚,人類的技術何先進,如何天馬行空,都只是宇宙中的一點漣漪。而宇宙如何浩瀚也不能抹去人類存在過、奮鬥過、愛過的痕跡。

這是一部帶領全人類逃亡的史詩。

太陽膨脹,已漸漸成為人類和地球的威脅。聯合政府不惜一切代價建造並發動了地球發動機,規劃起了長達2500年的全球移民流浪計劃。當運輸火石、挽救地球任務級別高於一切時,一位位無名英雄為拯救迫在眉睫的危機死在了天災之下。地球被木星巨大的引力吸引,在計算地球自救率幾乎為零時,在得知人們運用哭泣、暴力發泄內心時,聯合政府依然繼續啟動“火種計劃”,用此來延續地球人類文明。不僅如此,地球人類也沒有放棄希望,劉培強引爆木星,終將地球和人類推向浩瀚宇宙,流浪,現在剛剛開始。

撲面而來的人文感博大寬厚,和美國完全不同,沒有那英雄主義的個人救國,只有全人類同心協力、愚公移山的精神。希望,是這個時代像鑽石一樣珍貴,雖然有放棄希望選擇自殺的日本救援隊隊員。但是當全球廣播發出後,幾乎所有的人都安靜了下來,幾乎所有的人都調轉車頭。即使希望盡如遊絲般渺茫,即使已經被人們宣佈了死刑,還是會有人嘗試在希望的微光下沐浴成長。人類永遠都在磕碰抗爭中生活。

至於未來會如何?或許會一路坦蕩,出了鬼門關後,便可卧在羣星閃耀的'宇宙中,舒服地待到陽光又下一次灑滿世界;或許會磕磕絆絆挺過一段又一段的艱難時光,甚至與地球一起消失,在宇宙中濺起一朵小小浪花,就悄悄離去……可是,“無論結果將人類歷史導向何處,我們決定,選擇希望。”人類團結勇敢而且有夢想,在宇宙中一定會好好的生活下去。

《流浪地球》承載着人類的夢想。將以人類的希望為槳,以人類的團結智慧為帆,在危機四伏的宇宙中,以渺小的身軀,但有巨大的能量,走出一條屬於人類文明的輝煌之路。

《流浪地球》觀後感9

今年寒假,我讀了一本書——《流浪地球》,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本書作者為著名的科幻小説家劉慈欣,這本書創作於20xx年,之後還被改編成了電影在今年寒假期間上映了,我也和爸爸媽媽去電影院觀看了改變過後的電影。

《流浪地球》這本書主要講了太陽即將毀滅,20多年後,地球將不復存在。為防止這一情況發生,地球上的眾多科學家在地球上安置了12000座行星發動機和12000座地下城,發動機可以產生150億噸的推力,把地球推離太陽系,行駛到半人馬星座的比鄰星並作為它的衞星。整個過程將要花費2500年,是一個極其漫長的旅程。

在這本書中,我彷彿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世界:太陽不再是那個給我們帶來光亮和温暖的恆星了,而是一個危機四伏,隨時可能爆炸的定時炸彈。每當地球行駛到太陽附近時,地球上的人們就開始焦慮不安,遠離太陽時,他們才能暫時平靜下來。這就像在玩俄羅斯轉盤,只不過賭注是73億人的性命。就這樣經過了幾次短暫的安逸,人們覺得太陽沒有變化,於是用普通的天文望遠鏡看太陽,發現它和之前的樣子沒有變化,於是人們認為航天局是在騙人類,所以地球上的大多數人開始背叛航天局。不久,航天局的人全被抓了起來,人們把他們凍死了。正當人們沾沾自喜的時候,太陽爆炸了,這時人類才意識到航天局沒有騙他們。電影中做了一些改編也非常精彩!

《流浪地球》是一本很不錯的書,從書中我瞭解到不少有關我們生存的`地球、宇宙的相關知識,激發了我學習科學知識的熱情。作者劉慈欣用他那豐富的想象力,過人的知識面為我們展現了未來的世界,同時也創作出了一個又一個文學奇蹟。而這個能力絕不是他天生就有的,一定是經過了後天的不斷積累。我也要每天不斷多讀書多實踐,努力成為和他具有淵博知識、豐富想象力的人。

《流浪地球》觀後感10

今年寒假,我大半時間都在老家。剛從老家回來的時候,爸爸笑着對我們説:我們一起去看電影《流浪地球》吧!這一部是吳京演的,肯定特別好看。”我們高興地連聲説好。

《流浪地球》開始演了。只見太陽即將毀滅,人類必需抓緊時間離開地球,去另外尋找生存的空間,於是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推進器,但這推進器需在兩千五百年後才可以抵達新的家園。在此期間,人類建立了地下城,抽中籤的人們才能住進去。聯合國在太空成立了空間站,將此計劃命名為流浪地球”計劃。兩位主人公偷偷溜出去過年,可在途中遇到了一場災難,許多城市的發動機停止運轉了,在三十多個小時後地球將會撞上木星,導致地球自行瓦解。他們的車被臨時徵用為救援隊,和CN7-11救援隊展開了一系列的救援,當人們把全部發動機重啟後,聯合國和空間站宣佈放棄人類,並播報:在七天之內,可和家人團圓,並進行最後的告別,空間站將會開始火種”計劃,即帶着三億精子卵尋找新的家園。所有的人類都準備回家團圓了,但是兩位主人公和CN7-11隊想到了一個拯救世界的方法,用火柴”點燃木星,木星上的波動會將地球推理軌道,其中一位主人公韓朵朵向世界動員,叫靠近他們的救援隊儘快趕來幫忙,這麼多人的努力以及劉培強所在空間站的犧牲,地球被推離了木星,地球終於得救了。

看這部電影,我的心一直和主人公緊緊地聯繫在一起,擔心着主人公的擔心,萬一地球真的被毀了,那我們怎麼辦?當事情得以解決,地球得救了,我的'懸着的心才放下來,才覺得回到現實中來。雖然這部電影並不是真的,但是讓我知道了要對未來做好充足的準備,我們要愛護地球,做只有善沒有惡的人類,就算是真的被放棄了,但是我們只要出一點點力,説不定就成功了,一定要堅持不懈。

《流浪地球》觀後感11

“北京市第三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注意,親人兩行淚。”這句話來自我印象最深的科幻片《流浪地球》。不過我最感動的是電影傳遞出來的情感和對未來的期望。

電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人們躲進地下城,用行星發動機迫使地球停止自轉,然後用一個空間站領航,準備拖走它;第二部分是韓子昂等人到地面上,見到滿目瘡痍的地球之後的震驚和難以置信;第三部分是人們想用土星的引力向前,反而被土星吸住了,劉培強捨身解救。三個部分相輔相成,互相聯繫。

其中,科幻部分最多的是在電影的前中段。它講述了太陽急劇老化,即將吞噬地球,人們在亞歐大陸上建造了行星發動機,準備帶着地球離開太陽系,到新的星系上去。我認為這裏有一個細節很好,符合實際情況。你想,為什麼行星發動機要裝在亞歐大陸上?因為這塊大陸的板塊足夠大,可以承受足夠大的推力。

不過構思行星發動機就有點反物理了。太陽的引力為3.56×1022N。而地球的承載力僅有1.5×1010N,所以地球可能會被壓碎的。不過吳京説得很好:“科幻就是科技結合想象而成的。”這句話一點也不假,像後面還有點燃木星的.片段一樣。其實我更在意的是電影所傳播出來的價值觀,能否引起我們的共鳴。

這個電影很符合我們中國人的想法:什麼都能散,但是家不能散。就算走也要拉着地球。電影裏有兩個很感人的情節。一個是韓朵朵呼籲大家來幫忙;第二個是劉培強英勇就義。看到這裏,觀影的人幾乎都落淚了,各個人物的性格也在這裏突現出來。性格不一的人物造就了一個個別樣的情節,很能打動人。

《流浪地球》這部電影我很喜歡,這也是我印象比較深的科幻大片。我相信中國能拍出更多更好的硬核科幻電影。

《流浪地球》觀後感12

在《流浪地球》的影片中,因太陽的枯竭,地球將遭遇滅頂之災人類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推進器,尋找新家園。然而宇宙之路危機四伏,為了拯救地球,為了人類能在漫長的2500年後抵達新的家園,流浪地球時代的年輕人挺身而出,展開爭分奪秒的生死之戰 。

影片中有一個細節,男主的父親多次拿出一張家庭合影的照片,深情端詳,目光柔和。由此可見,他是多麼牽掛自己的`親人,他是多麼深愛自己的兒子,但在千鈞一髮之際,他卻毫不猶豫,英勇獻身,把生的希望留給地球上的親人和所有人類。大愛無疆,大道無垠。正如愚公移山,他歷盡艱辛也沒有泯滅最初的希望,就是想給子孫後代創造更美好的生存環境。正是這份憧憬與希望支撐着他堅持不懈的努力,無怨無悔的付出。中國人歷來安土重遷,眷戀故鄉,熱愛國家,幾千年傳承至今,家國情懷,已是深人骨髓。遊子思鄉,落葉歸根,天涯海角,家園是最美的所在,親情是最暖的慰藉。而地球是全人類的家園,地球有難,人類沒有拋棄地球,而是選擇拯救。就算流浪,也要帶着地球一起。

看了這部影片,一個詞一直叩擊着我的心靈,它就是希望。那麼,我們又是否曾想過,希望是什麼?我們是否每一次都握住了那一線希望?閲讀原著時印象最深刻的是這樣一段話,“我們必須抱有希望,這並不是因為希望真的存在,而是因為我們要做高貴的人。希望是這個時代的黃金和寶石,不管活多長時間,我們都要擁有它。”在影片中有一句台詞,“希望是像鑽石一樣珍貴的東西”。我認為這就是影片忠實於原著核心思想的地方——萬物之中,希望至美!

希望是什麼?在我電影看到結尾,我也不由得的想起自己,有時候總覺得事情已經沒有挽回的餘地了,倒不如放棄,卻從來沒有想過去創新,沒有去嘗試在絕望中探尋出新的希望,而是被困難和苦難和擊垮,選擇臣服於它們。莎士比亞曾説過:“黑夜無論怎樣悠長,白晝總會到來。”是呀,漫長的黑夜,會讓人感到害怕,會讓人感到孤獨和絕望,可不管這黑夜有多麼漫長,只要我們堅持了,努力了,給自己爭取到一點希望,白晝也終將會來臨。

努力!就會有希望!

有希望!我們就應該更加努力!

《流浪地球》觀後感13

看完《流浪地球》,作為科幻片來説,特效炸裂,進步明顯;但劇情和理論上講,硬傷也是較多的。

試着列舉幾個:希洛極限的數值之爭,引力彈弓的方向問題,機器人三定律,氫氧混合爆燃極限,人工智能的存在形式等。

吳京在這部電影裏也算是投入很多了,但網上的部分言論真的不堪入耳。

我想問:即使拋開情懷,《戰狼》能算是部爛片麼?情懷有什麼不對嗎?

評論應該就事論事,那些衝着吳京噴這部電影的我網友我實在是不敢恭維,很不明白是什麼想法。

亦然,客觀講,國內的確很難和好萊塢,福克斯,漫威,DC相比,即使與隔壁印度比,也有些説頭——阿米爾汗系列,《痛擊》等

而就國內來看,國產電影市場的.爛片還真不少,但部分爛片不代表全部都是如此,其實優秀的作品也是挺多的,就我個人感覺:《英雄本色》《全民目擊》《唐人街探案1》《大魚海棠》《湄公河行動》《肆式青春》《我不是藥神》這些其實都是良品,而且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國內外的競爭應該是理性,良性的,並不存在國內外之間絕對的好壞之分。

又怎麼可以一味地對國產持否定態度呢?

國產科幻第一步的探索,需要的是觀眾的支持與良性的糾錯式反饋,電影有硬傷,應該將它指出來,反饋給未來的新作,這才是希望國產電影進步的好觀眾應有的表現;而不是一味的以國產市場平均水平來看待某個作品,甚至沒看原作就胡亂跟風,瞎評一氣!影評的理性實在非常重要!

誠然,《流浪地球這部電影》漏洞和硬傷的確存在,但我覺得沒必要為此去刷評分,這樣的行為,受害的只有豆瓣這種第三方平台,對電影能有多大影響?我想無腦黑和噴子們是時候想想了。

最後總結一下:《流浪地球》的上映,是國產科幻進步的證明,但要真正達到“硬科幻”的水準,成為“經典”,還是有待打磨積累的。

希望國產電影能夠良性競爭,更多地精工出精品吧!

《流浪地球》觀後感14

今年寒假,我大半時間都在老家。剛從老家回來的時候,爸爸笑看對我們説:"我們一起去看 電影《流浪地球》吧!這一部是吳京演的,肯定特別好看。"我們高興地連聲説好。

《流浪地球》開始了。只見太陽即將毀滅,人類必需抓緊時間離開地球,去另外尋找生存的 空間,於是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推進器,但這推進器需在兩千五百年後才可以抵達新的家園。

在此期間,人類建立了地下城,抽中籤的人們才能住進去。聯合囯在太空成立了空間站,將此計劃命名為"流浪地球"計劃。兩位主人公偷偷溜出去過年,可在途中遇到了一場災難,許多城市的發 動機停止運轉了,在三十多個小時後地球將撞上木星,導致地球自行瓦解。他們的車被臨時徵用 為救援隊,和CN7—11救援隊展開了一系列的救援,當人們把全部發動機重啟後,聯合囯和空間站宣 布放棄人類,並插報:在七天之內,可和家人團圓,並進行最後的告別,空間站將會開始火種"計劃,即帶看三億精子卵尋找新的家園。

所有的人類都準備回家團圓了,但是兩位主人公和 CN7—11隊想到了一個拯救世界的.方法,用"火柴"點燃木星,木星上的波動會將地球推離軌道,其中一位主人公韓朵朵向世界動員,叫靠近他們的救援隊儘快趕來幫忙,這麼多人的努力以及劉培強 所在空間站的犧牲,地球被推離了木星,地球終於得救了。

看這部電影我的心一直和主人公緊緊地聯繫在一起,擔心看主人公的擔心,萬一地球真的被毀了,我們怎麼辦?當事情得以解決,地球得救了,我的懸看的心才放下來,才覺得回到現實中 來。

雖然這部電影並不是真的,但是讓我知道了要對未來做好充足的準備,我們要愛護地球,做只有善沒有惡的人類,就算是真的被放棄了,但是我們只要出一點點力,説不定就成功了,一定要堅持不懈。

《流浪地球》觀後感15

你可曾想過多年後如果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地球遭遇危難,人們無法在地球生存,應該怎麼辦?

大年七年級上映的科幻片《流浪地球》熱映,我也去看了。

電影講述的是因為太陽的枯竭,地球遭遇滅頂之災,地表温度降至人類所不能承受的低温,人們以抽籤方式獲得名額到地下城生活,人類數量因為全球性災難降臨而鋭減。為了自救,人類提出一個名為“流浪地球”的大膽計劃,建上萬座發動機和轉向發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用2500年的時間奔往另外一個棲息之地。無數人前仆後繼,奮不顧身,只為延續百代子孫生存的希望……

令人開心的是國產科幻片進步了許多。而觀看這部影片帶給我更多的是温暖與感動。在最後時刻,許多人為了用這最後的辦法拯救地球而放棄了與親人的團聚的機會。所有人居住在一起,面對危難,這其中夾雜有不分國界的情感,為了大愛而面對死亡的勇敢。這裏雖然有激烈的打鬥場景,但也滲透出人情,長輩們為了孩子而犧牲自己,哥哥保護妹妹的無微不至。災難降臨,有這樣一羣人不畏艱難,顧全大局,拯救地球,為地球擺脱災難出謀劃策;有這樣一羣人,他們心懷人民,聽到有最後的拯救辦法時,毅然調轉車頭,回來一起出力。所有幸存的人團結一致,沒有任何金錢和權力等慾望,大家都保持着一個共同信念,那就是:活下去!看到這,我不禁潸然淚下。

看完影片,回到現實。我們是不是也應該考慮現如今地球的`狀況。全球氣候變冷,這是我們親身感受到的,今年正月沒出過幾次太陽,天氣也總是陰暗寒冷,夏天熱得要命;酸雨,温室效應,南極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多種動物瀕臨滅絕等等。這些都是我們應該考慮的問題。如今地球環境遭到破壞,各種新聞報道都無時不刻在警醒我們:要保護環境,守護我們的家園。不要讓科幻片的內容變為現實。

作為中學生的我們,也應奉獻一份自己的力量。出門步行,少使用塑料製品,垃圾分類裝,節約用水,多植樹等等,這些我們都可以做到。只願我們的地球能夠安好。行動起來吧,為我們的家園貢獻自己的力量,共同構建美麗的家園。

標籤: 觀後感 地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guanhougan/p5mkk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