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觀後感 >

梁祝觀後感1000字

梁祝觀後感1000字

導語:越劇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於1953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攝製,是建國後第一部國產彩色戲曲藝術片,本文是本站小編精心收集的,僅供參考!

梁祝觀後感1000字

  梁祝觀後感1000字

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是非常有名的戲曲,根據流派的不同,唱詞也略有不同,分析一下範派和傅派.

在戲曲的第一場,敍述了一位待字閨中的小姐祝英台,非常渴望女子也能和男子一樣有着相同的身份和地位,為了爭取,她想去讀書,可是當時的封建社會是不允許的,代表封建勢力的父親不同意,因此她設計使得自己女扮男裝能去讀書,在讀書的途中遇到了善解人意的梁山伯.並結伴去書院讀書,由於志趣相投便結拜為兄弟,這裏為他們產生愛情埋下了伏筆,因為愛情是有共同興趣和愛好的.

第二場敍述了梁山伯對祝英台非常地好,祝英台十分眷戀他,並且自己也喜歡梁山伯,為了體現梁山伯的誠實的美德,也交代生活了三年,怎麼能不知道祝英台是女子的疑惑,通過耳環痕的對答充分地解決了這些問題,同時也埋下了十八里相送的伏筆,因為父親讓回家的信到達了.

第三場則是祝英台知道梁山伯不清楚自己是女子,很苦惱,想表達愛意,卻礙與情面無法表達,丫鬟銀心獻計,讓師母出面敍説真情.為梁山伯下山去尋祝英台埋下了伏筆.

第四場則比較有名,就是十八里相送,雖然師母做媒,但祝英台要離去,還是很擔心,放心不下,為了更多地能爭取到雙方的愛情,自己想吐露情思,所以一路上以物作比喻,可惜梁山伯性格木納,未曾理解其中的含義.因為性格的原因這也導致了他後面死掉的悲劇色彩.

第五場逼婚.父親代表了封建勢力的家長制,自己許配了婚姻,讓祝英台嫁給馬文才,這本是門當户對,如果不是祝英台去讀書遇見了梁山泊,恐怕也就答應了,但是自己的愛情不能破滅.因此極力地爭取,可惜她是弱女子,怎麼能對抗以父親代表的整個社會,因此妥協了.

第六場下山,這齣戲只是為迴應了十八相送.本無多大意義,只是為了增加戲曲的可看性.

第七場.樓台會.通過這齣戲.深刻地描寫了梁山泊對愛情的堅貞不俞,只是他無法面對整個黑暗的社會,只能以死來抗爭,運用吐血來揭示了對人的摧殘,以及最後死亡的悲劇.而祝英台心意更加堅定,不再妥協,準備殉情的決心.

第八場梁山伯之死和哭墳,這個只是對劇情的延續,回去後梁山伯再收到祝英台的信後便死了.而祝英台也很快結婚,再迎娶途中,祭奠了梁山伯.哭訴了生不能同牀,死定同穴的願望.

第九場:化蝶,這是最後一幕,是點睛之筆,富有浪漫主義色彩.只是人們美好的願望.

  梁祝觀後感1000字

在這樣一個似乎有些陰冷的早晨,聽着《梁祝》這支傳世佳作,那特有的已經彷彿沒有一種言語能形容。波瀾不驚的思緒在樂曲自然的催化下顯得更加林亂了。忽然“砰”的那清脆、明朗的聲音把我的思想與樂曲緊緊地連在了一起。也許是聽了太多遍這支樂曲的緣故吧,潛意識下不禁升起了一絲淡然的憂傷。但音樂總體呈現給人的景象是歡樂的。這讓我自然想到了陽春三月,白鳥輕飛,兩個素不相識的學子相遇在這美好的世界。

樂曲繼續進行着,我的思緒也隨之緊緊跟隨。我似乎看到了青山、綠水,藍天、白雲環繞的一片勝地。祝英台與梁山伯正對人間傾訴。這一瞬間我的幻想充滿了幸福。但就在此時,一個劫數的到來又似乎預示着這段情緣的哀惋和痛苦。(這當然只是我的理解。或許是對這一主題聽人評析的太多的緣故吧。)有相聚也就有分離。小提琴代表着的祝英台和大提琴代表着的梁山伯互相應答着,像是在互訴情誼和離愁。這時能明顯的感覺到悲劇即將上演。如海潮湧來的管絃樂正式拉開了悲劇的帷幕,那渾厚、低沉、恐怖的樂音彷彿是強大的封建勢力在百般阻撓,逼迫一個弱小的女子放棄美好的`追求,順從父母的旨意。此時小提琴代表的祝英台寧死不屈,與黑暗勢力抗爭到底。兩者的矛盾越來越激烈,直至樂曲的另一個小主題上演,矛盾才漸漸平息。樂曲緩緩奏出《樓台會》這一部分。大、小提琴像是在互訴心中的情誼,又像是在傾聽彼此的哀歎。音樂給人以悽婉的感覺。忽然樂曲疾走,好像在告訴我們這些聽眾:梁山伯因為過度悲傷而在絕望中帶着遺憾離開了人世。或許是祝英台也沉入了無盡的絕望。或許是祝英台早知道有一個並不盡人意,但也算是完美的結局在前方等候,她順從了父母的旨意。在迎娶過門途中,她停在梁山伯的陵前哭靈。我在小提琴幽婉的樂聲中聽見了祝英台悲涼、悽慘的哭泣聲;看見了那陵墓周圍深邃、荒誕的景象。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難道幾千年來所有的女子都同樣受着這種壓迫嗎?突然一陣轟然巨響打斷了我的思緒,整首樂曲推向了最高潮。瞬間像是煙雲繚繞,兩顆終於自由的心緊緊相連。

如夢如幻的一切漸漸平息了,樂曲又奏出柔緩的段子。陽春三月,明媚的陽光普照着大地,一對美麗的蝴蝶在繁花叢中翩翩起舞,形影不離。樂曲從祈願轉變維勒幸福。我想這就是浪漫主義筆下的傑作吧。我忽然覺得這樣的悲劇有一個這樣的結局顯得太過於牽強了,儘管他把這段愁怨變成了忠貞的誓言。

一曲終了。而我的思考卻未停止。我回想着曲中呈現的一幕幕,心情更加沉重起來。浮現在我腦海裏的不僅僅是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悲劇,而是所有被封建勢力着一家所束縛的人們的悲劇。面對此我並不能説出什麼深刻的哲理使之不再重演,我只希望這在現代社會能被天下的父母所放棄,給兒女一段真正的幸福。

提筆匆匆寫下這一連串感言,沒有什麼特別的見解,只是我,一個天真、單純的女孩聆聽《梁祝》後的一點感想和希望。

標籤: 觀後感 梁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guanhougan/rkvno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