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國學 >

國學經典名言15篇

國學經典名言15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接觸過比較經典的名言吧,名言主要是指人們普遍熟悉的成語、俗語、諺語、格言、詩詞等。你知道都有哪些類型的名言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國學經典名言,歡迎閲讀與收藏。

國學經典名言15篇

國學經典名言1

知恥近乎勇——《中庸》

(譯:知道什麼是可恥的行為,那就是勇敢的表現。)

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譯:以為自己的錯誤比別人的小,缺點比別人少而沾沾自喜。)

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孟子》

(譯:君子最大的長處就是用高尚、仁義的心去對待別人。)

人皆可以為堯舜——《孟子》(譯: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為堯舜那樣的大聖人。)

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韓非子》

(譯:千里大堤,因為有螻蟻在打洞,可能會因此而塌掉決堤;百尺高樓,可能因為煙囱的縫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災而焚燬。)

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詩序》

(譯:提出批評意見的人,是沒有罪過的。聽到別人的批評意見要仔細反省自己,有錯就改正,無錯就當作是別人給自己的勸告。)

良藥苦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孔子家語》

(譯:好的藥物味苦但對治病有利;忠言勸誡的話聽起來不順耳卻對人的行為有利。)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明代諺語

(譯:一句良善有益的話,能讓聽者即使在三冬嚴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惡毒語言,傷害別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會讓人覺得寒冷。)

千經萬典,孝悌為先——《增廣賢文》

(譯:千萬種經典講的道理,孝順父母、友愛兄弟是最應該先做到的。)

善惡隨人作,禍福自己招,——《增廣賢文》

(譯:好事壞事都是自己做的,災禍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來的。)

學而不思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譯:只學習卻不思考就不會感到迷茫,只空想卻不學習就會疲倦而沒有收穫。)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

(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應當説不知道,不弄虛作假,這才是明智的行為。)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譯:事業或學業的成功在於奮發努力,勤勉進取。太貪玩,放鬆要求便會一事無成;做人行事必須謹慎思考、考慮周詳才會有所成就任性、馬虎、隨便只會導致失敗。)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譯:用心思考,用眼仔細看,有口多讀,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讀書。)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

(譯:努力學習卻不感到滿足,教導別人不感到厭倦。)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

(譯:不把半步、一步積累起來,就不能走到千里遠的地方,不把細流匯聚起來,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

(譯:想看到更遠更廣闊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層樓。想學到更多更深的知識,你就要比原來更努力。)

強中自有強中手,莫向人前滿自誇——《警世通言》

(譯:儘管你是一個強者,可是一定還有比你更強的人,所以不要在別人面前驕傲自滿,自己誇耀自己。)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譯:玉石不經過雕琢,不能成為有用的玉器;人不經過學習,就不懂得事理。)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勸學》

(譯:年輕的時候不知道抓緊時間勤奮學習,到老了想讀書卻為時已晚。)

知不足者好學,恥下問者自滿——林逋《省心錄》

(譯:知道自己的不足並努力學習就是聰明的人,不好問又驕傲自滿的人是可恥的。)

學不可以已——《荀子》

(譯: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

學而時習之,不亦悦乎?——《論語》

(譯:學過的知識,在適當的時候去複習它,使自己對知識又有了新的認識,這不是令人感到快樂的事嗎?)

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

(譯:學了新的知識又常常温習已學過的知識,不斷地學習、温習,學問和修養一定會很快得到提高,這樣的人就可以成為老師了。)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譯:讀書讀得多,寫起文章來就會筆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樣。)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譯:年輕時不努力學習,年老了只能後悔、歎息。)

讀書百遍而義自見——《三國志》

(譯:讀書必須反覆多次地讀,這樣才能明白書中所講的意思。)

學而不化,非學也——楊萬里

(譯:學習知識但不能靈活運用,不能稱為學習。)

好學而不貳——《左傳》

(譯:愛好學習但不三心二意。)

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譯:學習知識時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人而不學,其猶正牆面而立——《尚書》

(譯:人如果不學習,就像面對牆壁站著,什麼東西也看不見。)

知而好問,然後能才——《荀子》

(譯:聰明的人還一定得勤學好問才能成才。)

國學經典名言2

1.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

淮南的橘樹,移植到淮河以北就變為枳樹。比喻環境變了,事物的性質也變了。

2.千里之堤,毀於蟻穴。

一個小小的螞蟻洞,可以使千里長堤潰決。比喻小事不注意會造成大亂子。

3.亡羊補牢,未為遲也。

丟了羊再把羊圈補好,還不算晚。就是説出了差錯趕緊去補救,還來得及。

4.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

好藥雖苦卻有利於治病,忠誠的話雖不順耳卻對端正行為有幫助。現在常用來説明應該正確對待別人的意見和批評。

5.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水如果太清了,就沒有魚了,人如果太精明瞭,就沒有同伴了.。

6.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年輕力壯的時候不奮發圖強,到了一頭白髮的時候,悲傷也沒用了。

7.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青春年華雖然已經逝去,但珍惜桑榆似的老年歲月就不會為時太晚。

8.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不追求名利,生活簡單樸素,才能顯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熱鬧,心境安寧清靜,才能達到遠大目標。

9.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不要認為壞事較小就去做,不要認為好事較小就不去做。

10.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

比喻賴以生存的最重要的東西。人民以糧食為自己生活所繫。指民食的重要。

國學經典名言3

1.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

2.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3.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4.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5.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6.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8.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

9.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10.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11.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12.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13.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14.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而毀於隨。

15.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16.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17.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18.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

19.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

20.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

國學經典名言4

1.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2.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3.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4.往者不可諫,來着猶可追。

5.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 逾矩。

6.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7.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8.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

9.文章合為時而着,歌詩合為事而作。

10.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11.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12.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13.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14.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15.句有可削,足見其疏;字不得減,乃知其密。

國學經典名言5

《大學》經典名言2句

1.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2.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國學經典名言6

1.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 (宋陸游)

2.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宋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3.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 (宋陸游病起書懷)

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宋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5.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陸游遊山西村)

6.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宋秦觀鵲橋仙)

7.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宋李清照如夢令)

8.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宋李清照醉花陰)

9.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宋李清照五陵春)

10.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絕句)

11.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宋蘇軾水調歌頭)

12.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宋蘇軾水調歌頭)

13.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宋蘇軾)

14.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宋蘇軾)

15.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宋蘇軾題西林壁)

16.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宋蘇軾冬景)

17.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宋王安石)

18.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宋王安石登飛來峯)

19.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朱熹觀書有感)

20.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五代晏殊蝶戀花)

以上的這些簡短名言名句,孩子們很容易就理解,並且,理解之後,也很容易記憶,那麼,孩子們就根據上面的這些名言名句,好好指導自己的人生吧。

國學經典名言7

1、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史記高祖本紀

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3、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4、舉薦賢能對外不(因私人恩怨)摒棄仇人,對內不(因避嫌)而摒棄親人。

5、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

6、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

7、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9、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

10、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11、通俗的解釋就是當身處困厄的境地是就得要學會變通,思維變通後自然問題就可迎刃而解。

12、有緊有鬆,不過分緊逼,也不過分放縱,是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國家的道理。

13、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宋弘

14、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15、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6、君子應該不善於言行而敏於行動。

17、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18、疾風知勁草,歲寒見後凋。

19、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漢枚乘上書諫吳王

20、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記李將軍傳

21、道路多麼漫長,多麼遙遠啊,我將要上天下地到處去尋覓。

22、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

23、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陶淵明

24、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史記報任少卿書

25、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26、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27、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28、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29、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史記留侯世家

30、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31、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後漢書馮異傳

3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33、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34、從事於學問,知識一天比一天增加,從事於道,知識一天比一天減少。

35、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36、仁德的人,自己想成功首先使別人也能成功,自己做到通達事理首先要使別人也通達事理。

37、流動的水不會腐臭經常轉動的門軸不會被蟲蛀都是因為運動的緣故。

38、盡信書,不如無書。

39、在河邊羨慕人家的魚,還不如回家自己織網。

40、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41、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後漢書宋弘傳

42、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蕭鐸

43、智者喜歡水,仁者喜歡山,以山水形容仁者智者,形象生動而又深刻。

44、別的山上的石頭,能夠用來琢磨玉器。原比喻別國的賢才可為本國效力。後比喻能幫助自己改正缺點的人或意見。

4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4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47、同樣的聲音能產生共鳴,同樣的氣味會相互融合,即同類的事物相互感應。指志趣、意見相同的人互相響應,自然地結合在一起。

48、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

49、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50、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51、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52、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元行衝

53、自滿會招致損失,謙虛可以得到益處。

54、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55、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

56、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後漢書

57、只有自己擺正姿態,不用強制命令,別人也會學習,自己思想行為不端正,雖然命令了別人也不願意服從。

58、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59、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60、疾風知勁草,歲寒見後凋。後漢書王霸傳

61、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後漢書廣陵思王荊傳

62、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李白

63、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

64、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

65、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66、建一座山建到九仞高的時候停止了,只差最後一筐沒有完成,比喻功敗垂成。

67、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李白

68、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陶淵明

69、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70、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71、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72、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3、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74、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75、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備

76、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77、倉庫豐盈就能顧及到去講究禮節,能吃飽穿暖,那麼就會考慮到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78、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79、君子飲食不要求飽,居住不要求安逸舒適。要善於行動而語言謹慎。

8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81、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史記淮陰侯列傳

82、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83、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漢書枚乘傳

84、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8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86、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87、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88、治理一個大國其實就像烹煮飯菜,多攪則易爛,比喻治大國應當無為。後常用來比喻輕而易舉。

國學經典名言8

1.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宋·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2.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宋·辛棄疾·青玉案);

3.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宋·宋真宗《勵學篇》);

4.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明·顧憲成);

5.鐵肩擔道義,妙手着文章。 (清·楊繼盛);

6.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清·鄭板橋·對聯);

7.字字看來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 (清·曹雪芹·紅樓夢);

8.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清·曹雪芹·紅樓夢);

9.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清·趙翼·論詩);

10.書痴者文必工,藝痴者技必良。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

11.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魯迅·自題小像);

12.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魯迅·自嘲);

1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 (孟子·梁惠王下);

1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孟子·公孫丑下);

15.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 (史記·留侯世家)。

國學經典名言9

禮者,敬人也。——孔子

不學禮,無以立。——孔子

禮者,人道之極也。——荀子

禮貴從宜,事難泥古。 ——王安石

非禮不動,非禮不言。—— 曹雪芹

安上治民,莫善於禮。 ——《孝經》

禮,天之經也,民之行也。——左傳

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 《禮記》

人無禮不生,事無禮不成,國家無禮不寧。——荀況

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守。——孔子

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左丘明 《左傳》

夫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左傳·昭公二十五年》

禮致敬,不見好,跡不招尤,所謂淡而可久是也。——清代文學家 陳道

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 —— 荀子

國學經典名言10

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論語》

孔子説:花言巧語能敗壞德行。小事不能忍耐就會敗壞大事情。

泛愛眾 而親仁 有餘力 則學文《弟子規》

和大眾相處時要平等博愛,並且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學習,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假如做了之後,還有多餘的時間和精力,就應該好好的學習六藝等其他有益的學問。

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驕傲自滿會招來損失,謙遜虛心會得到好處。

水則載舟,水則覆舟。《荀子》

水既能託載着船前進,也能使船傾覆。這句話深刻地指出,凡事都具有兩重性,好的事情如不加以適當引導就會造成壞的結果,壞的`事情如經合理疏導則可以引出好的結果。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

努力去做的人常常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常常可以達到目的。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史記》

不管多聰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慮中,也一定會出現個別錯誤。平凡的人在許多次考慮中,也會有一次是正確的。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

少壯年華時不努力學習,待到年老時就只能悲傷了。勸勉世人要珍惜光陰,有所作為。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太子少傅箴》

靠着硃砂的變紅,靠着墨的變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變好,接近壞人可以使人變壞。指客觀環境對人有很大影響。

疑行無成,疑事無功。《商君書》

行動遲疑不決辦不成事,做事猶豫不能成功。

國學經典名言11

1.一張一弛,文武之道。

翻譯:有時緊張,有時鬆弛,這是周文王、周武王處理政事的辦法。現在多指工作、學習和生活要勞逸結合。

2.士有百行,以德為首。

翻譯:志士有百種品行,把德看作是第一位。後來用來説明做人要把美德放在首位。

3.萬物之中,以人為貴。

翻譯:在天下的萬物之中,人是最寶貴的。

4.不以窮變節,不以賤易志。

翻譯:不因為不得志而改變氣節,不因為地位卑下而改變志向。

5.不學而求知,猶願魚而無網。

翻譯:不學習而想得到知識,就像想得到魚而沒有網一樣。

6.日月逝矣,歲不我與。

翻譯:時間在不斷過去,我們要珍惜時間。

7.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

翻譯:耳朵聽到的不如眼睛看到的,眼睛看到的不如經過實踐的。

8.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翻譯:幹活搶重的,有過失主動承擔主要責任是"躬自厚",對別人多諒解多寬容,是"薄責於人",這樣的話,就不會互相怨恨。

國學經典名言12

1、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2、“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論語

3、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論語

4、出自《夏日絕句》。活着就要當人中的俊傑,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這種頂天立地,不畏強敵的壯志豪情足以令堂堂鬚眉含羞折腰,無地自容。

5、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6、出自《張中丞傳後敍》。大丈夫可以一死罷了,不可以屈從不義的人!這句話鮮明地道出了氣節的重要性,為了氣節和尊嚴,甚至可以置死生於不顧。

7、男兒死耳,不可為不義屈

8、出自《新唐書·李靖傳》。男子漢大丈夫,應以博取功名來獲取富貴作為自己的追求,何必去做那種胸無大志、尋章摘句的酸腐儒生呢?這句話是唐代開國名將李靖所説。

9、“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10、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11、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志

12、出自《北齊書·元景安傳》。大丈夫寧可做玉器被打碎,也不願做陶器得保全。這句話突出了做人的氣節和操守。比喻寧願為高尚、正義的事業做出犧牲的精神。

13、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鄭板橋對聯

14、出自《夢遊天姥吟留別》。怎麼能夠低三下四地去侍奉那些權貴之人,讓我自己一點都不開心呢?表現了詩人的傲氣,也流露出對權貴的蔑視。

15、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

16、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顧憲成

17、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明日歌

18、“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論語

19、丈夫遭遇,要當以功名取富貴,何至作章句儒。

20、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21、管中窺豹,時見一斑。——晉書

22、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國學經典名言13

1、君子不失色於人,不失口於人.《禮記》

不失色於人,指重視修身養性,經常保持氣定神閒得姿態,無論儀容、應對都是莊重大方,有規律,不輕率;不失口於人,指説話謹慎,不尋人之短,不傷人之痛,也不諷刺挖苦.

2、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禮記》

人有禮貌,待人做事講究禮節,説話恭敬文明,則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會與人相處和睦,不會傷害到別人,也不會被別人傷害;否則,待人粗暴,説話粗魯,無大無小,無長無少,難免與人發生矛盾,產生口角之爭,甚至拳腳之鬥.

3、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孟子》

“恆”是“永久、持久”的意思.愛護別人的人,也會一直得到別人的愛護;尊重別人的人,也會一直得到別人的尊重.這就是俗話所説的“若要人敬己,先要己敬人”.

4、人無禮,而不生;事無禮,而不成;國無禮,而不寧.《荀子》

人沒有禮節,無法在社會上生存立足;做事不講究禮節,就不能把事情辦成功;國家沒有禮法,就會動盪不安.

5、好言相待,舒心暖懷;惡語傷人,結怨招災.(俗語)

説話態度和氣,語言禮貌文明,會讓人心情舒暢,倍感温暖;説話態度粗暴,出言不遜,會讓人心生怨恨,招來災禍.

6、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俗語)

一句感人的話讓人即使在嚴寒的冬天也會讓人心裏有一股暖流湧動;一句傷人的話,即使是炎熱的夏天也會讓人覺得心裏冰冷.

國學經典名言14

1、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與其易也,甯戚。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3、父母,唯其疾之憂。

4、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5、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6、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7、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

8、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9、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

10、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11、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12、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

13、言必信,行必果。

14、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15、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16、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

17、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18、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19、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20、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國學經典名言15

1. 當仁,不讓於師。(論語·衞靈公)

2. 往者不可諫,來着猶可追。 (論語·微子)

3.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為政)

4.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

5.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論語)

6.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為政)

7.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 逾矩。(論語·為政)

8.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論語·雍也)

9.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論語·雍也)

10.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論語·泰伯)

11. 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論語·季 氏)

12. 一張一弛,文武之道。 (禮記·雜記)

13.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禮記·中庸)

14. 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禮記·學記)

15.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禮記·學記)

16. 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禮記·禮運)

17. 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大學)

18. 盡信書,不如無書。 (孟子·盡心下)

19.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盡心上)

20. 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 (孟子·離婁下)

21. 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孟 子·離婁下)

22.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孟子·盡心上)

23.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盡心上)

24.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

25.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 (孟子·梁惠王下)

26.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 有也。(孟子·梁惠王下)

27.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孟子·公孫丑下)

28.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莊子·養生主)

29.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莊子)

30.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中庸)

標籤: 國學 名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guoxue/wdjey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