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教育 >

(推薦)教育心得體會15篇

(推薦)教育心得體會15篇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育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推薦)教育心得體會15篇

教育心得體會1

高中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即將結束,在這一期的培訓時間裏,我認真聽了老師的課程,幾位老師分別從教師職業道德、教師的心理、新課程背景下教師的專業素養、高效課堂的實踐和思考等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講解,使我受益匪淺。尤其是第三天的課,使我認識到,作為一名教師,心理健康是極其重要的。隨着經濟社會的急劇變革,種種壓力不期而至,使人們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嚴重。作為教師歸根到底還是一個普通的社會人、自然人,也同樣會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但教師職業的特殊性又要求教師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因為,教師的一言一行在學生心目中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用高超的教學藝術去培養學生的智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以高尚的師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去感染和薰陶學生,而高尚的師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源於教師的心理健康。

教師的心理健康是指教師的思維方式、處世態度要與社會的要求相協調,為社會所容納,並具有創造的思想,即教師必須有廣泛的生活興趣、融洽的人際關係、健康的情緒體驗、積極的進取精神、穩定的工作熱情。因此,只有重視教師的心理研究,才有利於更好地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通過學習我認為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自我調控轉變觀念。

教師應努力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和溝通,以學生為友,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教師應注重提高自身修養,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質,逐漸養成良好的性格,自覺克服不良心理,消除不良情緒,經常反思自己的不良心理,學會給自己減壓,學會寬容學生。這樣,就可以使自己逐漸形成健康心理。

二、加強學習。

通過學習,系統掌握心理學、心理衞生學和心理健康教育等知識,主動解決一些常見的心理問題: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如何克服狹隘、自卑、嫉妒等不良心態;如何面對工作;如何對待學生;如何面對在工作中遇到的挫折和失敗;如何處理好各種人際關係;如何看待社會上的不良風氣;等等。並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效的心理自我調節。

三、悦納自我。

作為教師一定要接受我是教師這樣一種角色,這樣才能在繁重、瑣碎的教育教學中取得樂趣。一個厭煩教師工作的人,在天天面對教育工作的同時,怎麼可能會有一種好的心態呢?如果能冷靜地對待自我、悦納自我,就會“天天有個好心情”,也只有熱愛自己的工作,把自己的工作當做樂事而不是負擔的教師,才能夠保持健康的心理。

四、拓寬心胸。

有些心胸不寬廣、遇事想不開的人經常會有心理疾病困擾。因此教師要養成樂觀、豁達的性格,努力加強自身修養,遇事泰然處之。要有角色意識,明確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拼搏進取,要知道優勝劣汰永遠是社會發展的公平法則,只有正視現實、不斷奮進,才能適者生存。一味怨天尤人,就會永遠是一個失敗者。同時,要學會放棄,因為人生有太多讓你心動的'東西想去追逐,像評先、評優、晉級、提幹等,如果沒有一個正確的態度,等待你的將是痛苦。有時即使你付出了全部也不會是滿意的結果,因為有許多東西自己是左右不了的,所以,該放下就放下,退一步海闊天空。

五、學會放鬆。

會休息才會工作。當自己的工作壓力過大時,不妨到户外運動一下,或者跟朋友爬爬山、喝喝茶等,能夠讓自己的身心得到有效的放鬆,更利於精神抖擻地投入到教育教學中去。可能的話,學會一種技藝最好,它會是你進入一種新的境界,產生新的追求,在愛好中尋找樂趣,以驅散不健康的情緒,令生活更有意義。同時,也應增強自控能力,合理釋放情緒,在適當的情況下多找好朋友談談心減輕精神壓力和積鬱的憤懣情緒,心情抑鬱不想做事時,請選擇放下,想休息就休息,想娛樂就娛樂,美國斯坦福大學都要求學生不追求十全十美,何況我們教師呢!

總之,通過學習,我明白了教師是教育過程的決定者,教師的行為直接影響學生人格的形成和發展。所以教師要在工作中不斷充實自我,完善自我,以健康的心理狀態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去幫助每個學生得以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教育心得體會2

我是一名普通的老師,每天都在平凡的工作中度過。但是,最近我開始關注起教育勵志這個問題,並從中獲得了一些深刻的認識。

首先,教育勵志讓我明白了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有自己的興趣和夢想。作為老師,我們需要充分了解每個學生,並根據他們的特點進行個性化教育。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潛力,實現自己的夢想。

其次,教育勵志讓我認識到教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是培養學生的積極態度和人生價值觀。我們需要讓學生明白,他們所面對的困難和挑戰都是暫時的,只要堅持努力,就一定能夠成功。同時,我們也要教育學生尊重他人,尊重社會,為社會做出貢獻。

最後,教育勵志讓我學會了如何更好地與學生溝通。我們需要傾聽學生的`聲音,瞭解他們的需求,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同時,我們也要尊重學生的意見,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價值。

總之,教育勵志讓我認識到教育的真正意義,並從中獲得了許多有益的經驗。我相信,只要我們用心去教育,就一定能夠培養出優秀的學生,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教育心得體會3

我是XX的媽媽,我認為教育孩子問題,歷來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教育孩子沒有固定的模式,我就把學校所發下來的《加強修養,提高素質,努力做一個合格的家長》的學平台看了後,現在把我的體會和我們教育孩子的方法與老師和各位家長交流一下。

一、注重思想品德教育,繼承和發揚孩子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

一個孩子的成長,不僅僅是看學習、看特長,健康成長的心理,才是應對將來日益複雜的社會競爭的保障。自從孩子懂事起,我們就刻意教育孩子要學會寬容、懂得禮貌,對一些做法能簡單的判斷出對錯。上幼兒園之後就開始教育孩子要熱愛集體、尊敬師長、團結同學以及遵守各項規章制度的行為規範。因此,孩子在學校裏是非常遵守紀律,聽老師話的學生。同時,我們還經常提醒他要做一個懂禮貌、愛勞動、有愛心的孩子,見到老師、同學要主動問好。

二、充分發揮家長的`表率作用,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習慣

孩子的模仿性很高,很多性格和做法都是從自己的家長身上去學習、模仿。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從出生到上學,甚至到中學,可能接觸最多的還是孩子的家長,他們時時在模仿着父母的一言一行,俗話説:跟着好人學好人,跟着神仙跳大神。因此,家長首先要做好表率作用。

三、增強孩子的專注性,養成認真負責的好習慣

現在大都是獨生子女,隨着生活條件的提高,孩子在家庭的地位也一高再高。自己做的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完,這才是好孩子。

四、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自覺性

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報道,大學生生活不會自理等等,無不給我們提醒,孩子不能獨立,永遠是長不大的孩子。為了讓孩子學會獨立自主,我們願意讓他住校,養成獨立自主的良好習慣,同時,住校能夠讓孩子在小社會裏重新認識和審視什麼是集體主義、如何發自內心地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及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形成從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過度的良好的思維模式,要讓孩子有失敗和挫折感,這樣逐漸產生自我意識,孩子才能自主地、辯證地尋求思想上的進步。

五、學會和孩子溝通,做孩子的朋友

與孩子溝通,最重要的是要平等,每個人都渴望得到尊重。孩子也不例外。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或多或少的難題,在他向你求救或者準備放棄的時候,儘量不要批評、抱怨孩子,在任何時候都要信任孩子,給她時間,勉勵他、鼓勵他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難。我們從旁助他分析原因,查找問題的所在,從側面啟發他、引導他,激發他解決問題的慾望,和她一起享受解決問題後的喜悦心情。比如:近期我兒子對我説:“最近感覺學習跟不上,上課聽不懂。”於是,我告訴我兒子:“以最快的速度做完當天的作業,然後,一定要複習次日的課程,提前做好老師講新課程的準備工作,這樣,上新課程才不至於聽不懂”。我教育兒子時告訴她:“學好數學,數學是基礎課程,物理、化學、生物、地理都要用到,並引導她,數學的廣闊實際應用領域,諸如:建築、生物醫藥、財經、統計、計算機程序設計、概率與數理統計、運籌學、離散數學、計算方法等都離不開數學。其次,上述這些課程,看似複雜,其實,都是語文問題,中國字,地球人都認識,可是能否看懂,那就是語文問題,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都是語文問題。除了英語,當然能提供語言環境更好。”我一直相信,現在我們欺騙孩子一次,孩子將來就會欺騙你一百次。對孩子的不同意見要認真聽完,不能隨意打斷,等他説完再告訴孩子你的想法,一定要站在平等的位置上,不能一味的居高臨下,去提要求、下命令,否則你以後真的再也沒法知道孩子的真實想法和現實情況了。

六、記得我上學時,大人告訴我,在學校學習只是一種能力的培養,走出校門,步入社會,受教育才剛剛開始。

俗話説:千般易學,一竅難通。綜上所述,我作為家長認為,當前首要的任務就是做好表率,正確地導引,要引導孩子開竅不容易。這是我作為家長教育孩子的一點簡單體會,希望能通過交流,大家都提高教育孩子的能力,使每個孩子都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

教育心得體會4

踏入X校門,嶄新的生活迎接着我們到來了,我們已經翻開了人生新的一頁。

“一個人什麼時候開始停止學習,什麼時候就開始衰老”。從這個意義上講,有人到了六、七十歲沒有衰老,因為他還在努力學習;而有人在十六歲就開始衰老了,因為他已經放棄了學習。

我懷着激昂的熱情踏上了X大學X本科的學習歷程,開始了新的學習生活。據老師對X教學環境和教學方式的介紹,我瞭解到X的學習方式與以前的學習有很大的區別。X開展的現代遠程教育能讓我通過現代技術進行自主學習,對我們不斷地獲取知識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從報X開始,我就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一定要把儘可能多的時間利用起來進行學習,合理安排時間,處理好工作,生活和學習的矛盾,通過參加《入學教育》培訓,解放了思想,樹立了新的教育理念,轉變了學習觀念,提高了認識。從認識提高方面可以理解為社會的進步是知識的進步,也是文明的進步,社會的文明進步是與知識層次高低分不開的。對我來説,是知識層次更進一步了。

在學習過程中,應該有不懂的就請教X教師,在虛心聽取X老師的輔導後,努力完成作業。一有空就鞏固學過的東西。平時應該積極參加X安排的一切教學活動,按時來X聽面授課,節節不誤;按要求來X上網學習,次次不缺。另一方面積極參加小組活動,和同學們在一塊研究不懂的問題,交流學習心得和體會,交流學習方法和技巧。回到家裏,認真閲讀書本的內容,不懂的請教別人。學習是無止境的,知識是永遠學不完的,要活到老,學到老,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

從領到書的第一天起,我就對所選擇的專業,產生了極大的興趣,認真學習各門課程。上述是我通過入學教育所想到的,通過在X時所學專業課程的學習,會使我思想認識得到提高,人生歷程有質的飛躍。

在作業方面,考試時儘量做好,爭取取得優異成績。X為我打開了一扇學習的大門,教會了我在當今信息社會學習的技能。這次學習是個良好的開端,我一定會倍加珍惜,爭取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做一名合格的老師。

教育心得體會5

《義務教育國小科學新課程標準》指出:“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科學課程應向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使他們在像科學家那樣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增長科學探究能力,獲取科學知識,形成尊重事實、善於質疑的.科學態度,瞭解科學發展的歷史。

通過學習我體會到科學探究能力為兒童的科學學習提高興趣,滿足兒童的求知慾。任何一門學科,能不能學好關鍵不在於教師教得多麼好,教學條件多麼高,其關鍵在於能否提高兒童的學習興趣。能不能激發起兒童的求知慾。興趣高了,求知慾高了,兒童自然會全身心投入到這門學科的學習中去,才能“親其師,信其道”。只有這樣課堂教學效率才能不斷提高。

科學探究能為兒童開闢一條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學會掌握知識的科學方法。學生學會了科學探究,通過自己的探究獲得的知識,要比老師單純的告訴他要深刻得多。學生在探究中獲得知識,獲得情感體驗,提高能力,這樣的探究教學真正實現了“受人以漁”的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中學生往往會經歷失敗的過程,而經歷失敗的時候,為了成功他們勢必要尋找另外適合的途徑。久而久之勢必會培養他們的耐挫能力,以及積極尋找途徑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增強他們百折不撓、勇攀科學高峯的堅強意志。

教育心得體會6

《桃花源記》是國中的重點篇目,每個上過學的人都會有印象。我教這之前,對文本的認識還停留在國中上學時的階段,這次教這篇文言文,又感覺有些地方不是很明瞭,寫出來,和大家一起探討。

昨天,我上完課後,跟着學生一起出去,一個學生説,老師,我在國小的時候就聽説過這個故事,不過,裏面有一個細節不太一樣,我看到的故事是漁人進去之後,發現桃花源的人衣着都是秦朝時的樣子,而我們課本上説和漁人所處的時代的人穿着是一樣的,“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孩子比較細心,我一開始沒有注意到,今天,課堂上跟孩子們聊起了這個疑問,孩子們説,他們更傾向於穿着是秦代的,理由就是他們完全避世這麼多年了,近六百年的時間過去了,“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怎麼還能保持穿着的一致?還有,不同時代的穿衣風格是不一樣的,這種風格既受當時人的審美眼光的限制,也受當時的製衣工藝的限制,六百年的'時間和外界沒有溝通,審美和製衣工藝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如外人是不可能的。

陶淵明犯了低級錯誤?

這個結論顯然是不可能的,這樣的話,“外人”並不是指課本上的“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而應該是“衣着像另一個世界的人”,唯有這樣,見到漁人之後,他們才會表現出吃驚,因為彼此都看着像見到外星人似的。

我查閲了一下資料,也有人認為,不可太過於認真,如果衣着發生了改變?語言呢?六百年的時間,穿越過去,溝通也會是大的障礙,今人讀古人,不可太求甚解!

“處處志之”的翻譯。大多數人都認同,“志”這個詞在這裏名詞做動詞,做標記。“之”在許多選本里都沒有註解,人教版課本也沒有註解的《常州師專學報》中有一篇,認為“之”是代詞,指代漁人。我認為很不妥,因為這裏句子的主語是漁人,這裏的“之”不可能再是漁人。這裏的“之”只能按照音節助詞沒有實際意義來處理。

如果仔細閲讀,總能讀出點疑問,教學的過程也是解決這些疑問的過程,我期待更加努力的自己!

教育心得體會7

最近孫儷主演的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熱播,劇中女主周瑩在吳家長輩眼裏就是一個大逆不道者,不夠恪守婦道,不會像個大家閨秀一樣説話做事,但在今天我們現代人看來,周瑩則是一位積極向上,自強自立的企業家。

我們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被潛移默化地灌輸了一些價值觀,我們傾向於用自己的判斷去衡量他人,作為老師,衡量好學生的標準可能更多的是:聽話,成績好,而生長在一定環境中的人自然也是接受了他周圍的價值觀。

初見小浣熊,他還是一個剛上四年級的孩子,然而人小鬼大,可謂會察言觀色,行為放蕩不羈。第一節語文課,走進教室,小浣熊抱着一堆零食在那裏吧啦吧啦地吃得津津有味。

我淡淡地對他説,要上課了把吃的收起來,他看了我一眼,繼續若無其事地吃着冰激凌,“東西放一邊,等會休息時再吃。”我又強調了一遍,誰知道小傢伙像一隻彈跳起來的小皮球,氣鼓鼓地走到垃圾桶旁邊,狠狠地把東西扔了進去,然後像一隻被激怒的小野獸一般對我嘶喊着,“是你,你把我冰激凌給扔了!我恨你!”接着跑到位子上,趴在座位上哭了起來,留下在旁邊一頭霧水的我。

迅速冷靜下來,以自己的經驗判斷,這分明就是一個不講道理沒規矩的“小惡霸”,對付他是不能心慈手軟的,於是我也便煞有其事地給他講道理,説了五分鐘都不見效,擔心會影響上課進程,只能去門外搬救兵,向小浣熊的媽媽説明情況。

小浣熊的媽媽聽了後,怒火朝天地走進教室,劈頭蓋臉地一路用方言罵着,一邊揪着他的耳朵往外拖,小浣熊就像一隻樹懶一樣死死地趴在桌子上,媽媽那嬌小的身材根本拉不動他,一直罵到口乾舌燥也毫無作用。見狀,我只能苦笑着勸他的媽媽,還是交給我吧,您去門口歇着,“X,你不上課,回家去關起來,晚上讓你爹打你!”媽媽氣鼓鼓地走了,留下一臉無奈的我。

瞬間,秒懂自己的説教為什麼半分作用都沒有,跟小浣熊的老媽叫罵比起來,我的批評簡直是給他撓撓癢,於是,我只能妥協了,“咦?你看這兒是什麼?好奇怪啊,好好笑啊。”三十秒後,小浣熊終於抬起了他的頭,看着牆上的漫畫,發出哈哈的傻笑。

我白了他一眼,“原來,你是在裝哭,故意拖延時間,是吧?”小浣熊揉揉眼睛換了一副孩子的腔調,揪着嘴巴説:“我討厭語文!我不想上補習班!我媽非要我來的。”聽了他的訴説,明白瞭如果要和他友好地相處下去,只能用給他帶來樂趣的方式進行上課了,pop少兒的教室裏安排了各種有意思的上課小道具,東西南北的小魔方,畫着卡通畫的小鼓……於是,小浣熊終於可以在玩耍的情況下學習了。

從此,每週,老師們給小浣熊上課,變成了一場鬥智鬥勇的戰爭,個性化的教室太小,關不住喜歡上竄下跳的他。於是,經常見到老師緊緊跟在他後面,把突然跑出去的他拖回來。終於下課了,這個時候,他便探頭探腦地在教學區裏晃盪,有時候還會莫名其妙地爆粗口,然後若無其事地笑着。

之後的交流中,才明白在小浣熊的世界裏,天不怕地不怕,隨心所欲罵人是他自我炫耀的資本。小浣熊行為舉止放蕩不羈,但內心實際上很善良的,依然保留着兒童的天真,他只是一個被家長寵壞了的孩子。例如,上課吃東西這件事情,他的媽媽只是一邊偶爾罵罵他不準吃,一邊又大包小包地在上課的時候給他送過來,擔心孩子吃不到東西餓着了。其實,作為一個孩子,小浣熊還不能完全分清什麼對錯,他只知道用自己從周圍環境習得的方式來滿足自我的需求,內心依然是細膩敏感的心。有一次,他因為不聽話,剛被英語老師罵過,我又接着教訓了他,結果他哇啦一聲委屈地哭了起來,説道:“我討厭你們,你們總是把我和其他學生比!”

我看着他,“我從來沒有這樣對你説過。”

“哦,那是英語老師説的。”

“男子漢,哭什麼?”

接着他就把自己內心受到的'委屈,自己在家裏的遭遇吐露了出來,經過一番溝通,才明白了小浣熊為什麼人小鬼大。過早接收外界成人世界的不良信息,而且毫無保留地面對着家中的負面情緒,讓他在處理自己的內心負面情緒的時候,只能通過模仿大人做法的方式來解決。

三年多的時光在每週一次的課堂中流逝,小浣熊的變化是點點滴滴的,身高在不知不覺間從只到我胸口,變成了比我還高一點,行為的變化卻是在某個瞬間突然出現。

今年秋季開學,小浣熊要上七年級了。本學期第一次課堂上,他居然乖巧地坐着,上課的時候不停地向我保證以後都會認真聽講,只求我繼續教他,我半信半疑地看着他。最後,兩個小時的課程,小浣熊居然真的做到了自己的承諾,哪怕讓他動筆答題的時候,他都沒有流露出太多反抗的情緒。一節課,反而是我在心裏默默感歎,這是我認識的小浣熊嗎?

是外界的壓力,以及潛移默化的教導,讓小浣熊有了巨大的改變,“竹子”的生長悄無聲息,然而標誌性的節點卻是在某個時間段發生的。小浣熊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並沒有自己的鑑別力,所以他幾乎毫無保留地接受了外界給他的信息,這導致他養成了一些不好的習慣,但是隨着年齡的增長,他具有了自己的判斷力,懂得在周圍接受的信息中去選擇自己需求的內容,從而讓自己更好地成長。

成長的過程是漫長的,而且會有反覆性,但用心養育,當花朵綻放的時候,才會覺得格外的美麗。改變一個人原本就非易事,教育一個孩子需要耐心、陪伴、鼓勵等等,時間會帶來改變,最終看見花開。

教育心得體會8

隨着新課改的逐漸深入,我校由點到面開始全面實施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對我而言,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只有一年的時間。剛開始,我也非常茫然,編制導學案不知從何下手,教材內容不知如何取捨,每上完一節課,總覺得心裏不是很踏實。但一年下來,我感觸頗深。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要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必須重視課堂教學,聚焦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必須實施有效課堂教學。下面我談談一年來自己實施高效課堂教學的幾點感受:

一、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

熱愛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最強大的動力。興趣是一個人獲得知識、發展能力的巨大動力。沒有興趣,學生動也不動,就更談不上互動了。因此,學生學習的興趣是實現師生互動的前提。它可以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充滿自信,主動探索,勇於創新,積極參與。我們做了一節示範課,沒有華麗的"裝飾"進一步創設英語環境,比如:課前唱一支英語歌等,老師和學生共同打着節拍唱着歡快的英文歌曲,複習舊知,又使學生輕鬆、愉快地走向新知。而不是和學生逗趣。課堂中應該進一步激勵、鼓勵學生大膽開口説英語,培養學生自信心,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

二、營造良好的師生關係,創設寬鬆的.課堂氛圍

英語高效課堂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課堂的學習氣氛活躍,師生合作,交流的方式靈活,表現學生個性和差異的機會要多。比如在各個小組的展示過程中,幾乎小組每個同學的積極性都要調動起來,本小組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和能力,小組成員都有機會展示自己的內容。這樣使每一個學生在交流學習與合作學習中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事實也證明,協調合作的師生關係無疑能為達到共同的教學目標產生促進作用。更重要的,這種交往還可以使人和人之間的合作精神得以增強。

三、對學生的思維活動要及時點撥,師生"互動"

學生思維的活動是開放的,多維的,甚至有些時候是天馬行空的。老師應多表揚積極思考提出問題的學生,鼓勵學生積極思維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同時,老師還要把握好師生互動的方向,及時點撥,使得整個課堂師生互動在有序、有節、適當的範圍內進行。學生在遇到疑難、把握不準時,教師及時指點思考分析的途徑,撥通知識理解上的關卡,化難為易,使學生的研討活動得以繼續進行。適時點撥還包括在學生思維誤入歧途時,教師迅速捕捉,作為新的教學內容,憑機智的點撥把學生的思維引導到正確的軌道上來。

四、鼓勵學生相互質疑

傳統的教學提問有如下特點:教師問,學生答,問題環環相扣,步步深入,答案明確唯一,最終以學生解答教師的所有問題為教學的歸宿。相對於傳統的教學提問而言,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鼓勵學生全程質疑,在課堂真實問題動態生成的過程中,引導學生以自主合作的方式解決問題,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教師要始終採取積極鼓勵的態度、引導學生質疑。不僅要讓學生解決"是什麼"、"在什麼地方"、"什麼時候"等問題,更要鼓勵學生解決"為什麼"的問題。

通過進一步的學習,特別是這次學習讓我認識到互動的課堂是開放的、真實的、多維的,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文本的多元的對話,是充滿生命活力、充滿智慧與挑戰的課堂,我們要於創造條件把握關鍵,提高我們的課堂效率,使我們的互動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學習成長的樂園。只要教師精心設計,廣博收集,周密組織,備好教材,備好學生,互動式教學就會開展的有聲有色,高效有序。

教育心得體會9

品格是主體的主觀特徵的穩定表現,主要是個體的行為表現。品格可以分為個體品格和社會品格。個體品格包括自尊、自愛、自信、自強、自律、自我發展、自我實現等品質。社會品格包括愛祖國、愛人民、熱愛集體、樂於助人、遵紀守法、具有社會責任感等品質。對個體品格和社會品格的不同認識及重視程度,導致對學生進行品格教育的側重點不同。在剛剛過去的二十世紀裏,美國的品格教育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

二三十年代的“好公民”教育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代表美國品格教育的是一種傳統的道德教育流派。這一流派側重對學生社會品格的培養。認為:學校教育學生的首要目標是培養“好公民”。為此,學校強調熟記社會共享的知識與信念,吸收社會的規則,讓學生服從權威和順從。學校傳輸給學生的最重要的內容是“保持沉默的能力和與其他同學步調一致的能力”。學校不是學習獨立思考,鼓勵自我維護、培養、強化自立精神的地方,而是讓學生不容置疑地進入世界、社會、“生活的現狀”,成為符合社會要求的“好公民”。正如卡爾?羅傑斯在《論做人之道》一書中所指出的:“在教育方面,我們往往製造出順從者、定型人。”簡?布魯斯坦在反思傳統品格教育時指出:傳統的品格教育培養順從的學生,這些學生的品格常常表現為:行為受外部力量的驅動,如取悦權威,博取讚譽;盲目服從命令;對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總習慣於等候命令;自尊感由外部因素決定,只有得到他人贊同時,才體驗到自我價值;依賴教師、家長或權威的傾向嚴重;以避免受到懲罰為行為的準則;不善於表達自我需求;缺乏首創精神等。

學校強調道德教育,培養符合社會要求的“好公民”,在當時曾是美國品格教育的主流。

六七十年代的個人主義教育

從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美國學校中占主導地位的品格教育主要是個人主義教育。或者説,這個時期美國學校品格教育的重點是個體品格教育。

美國六七十年代文化上最主要的特徵就是個人主義興起。個人主義把個人的價值、尊嚴、自由上升到絕對的高度。認為人們應作為自由的個體來表現自己、實現自己,對個人自由的任何限制都是不可容忍的。對個人自由的強調造成了對權威的反抗。個人主義強調權利多於責任,人們不再考慮“我能為國家做些什麼”,而是要求“國家能為我做些什麼”,個人主義對教育的影響的主要表現就是過分地強調個體品格而忽視社會品格。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價值觀是個人的事情”。為了尊重學生的自我價值、鼓勵學生自我表現,在自由的幌子下,學校忽視了道德教育,而是採取了“放任式”的教育。用這種方法培養出來的只能是自私自利的一代。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美國青少年的'道德狀況陷入了非常糟糕的境地。調查統計表明,青少年的犯罪率和自殺率均於1980年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從1930年到1980年間,26歲以上的犯罪率增長13倍,而18~24歲的犯罪率增長79倍,18歲以下青少年的犯罪率增長100倍。1977年校園內的騷亂行為達到二十世紀最高點。與此同時,學生的學業成績卻在持續下降。美國教育界普遍認為:“過去的20~30年間,美國青少年的品格確實下降了。”青少年對社會壓力的承受力明顯減小,他們寧願選擇自殺或吸毒來逃避真實世界,為了一時的快樂而不顧自己的任性行為帶來的後果,缺乏對他人、對社會的責任感。

八十年代的道德危機宣佈了學校從六十年代末開始進行的品格教育的失敗。正如美國學者洛克伍德所説的:“當前和歷史上的品格教育都是對不負責任的社會行為增多的反應。”個人主義的泛濫,沒有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個體品格,相反,卻阻礙了學生社會品格的發展。

八九十年代興起的“責任”教育

1980年裏根總統上台標誌着美國一個新保守主義時代的到來。在國家的內政、外交政策均朝着保守方向轉變的同時,教育也表現出明顯的保守主義特徵:強調傳統――傳統文化和傳統價值觀的價值。有識之士指出七十年代在強調個人自由的同時忽略了集體主義價值觀的培養,在鼓勵年輕人自由選擇時忽略了對價值觀的重視。因此,大家全都呼籲社會回到“傳統價值觀”――尊重、責任、自律、工作、自豪感、愛國、助人為樂等等。與個人主義宣揚個人價值至上相反,保守主義強調個人服從社會,個人要承擔責任。權利和責任是不可分離的,而且責任高於權利。因此,要求學校嚴明紀律,必須向青年人“灌輸”責任意識,以此來控制青年學生的感情和行為。

八十年代初,美國開始進行旨在提高教育質量的教育改革。1983年國家高質量教育委員會提交報告――《國家處於危險之中,教育改革勢在必行》,報告指出:“要保持我們在世界市場上尚存的微弱競爭優勢,我們就必須致力於教育制度的改革。”1988年4月,當時的教育部長向總統遞交了《關於美國教育改革的報告》,報告中指出:當前學校所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紀律渙散”。教育改革的目標之一就是要培養成功的民族精神,加強秩序和紀律。倡導在學校開展品格教育。

九十年代,以培養“有責任感的學生”為主旨的品格教育在美國出現,並獲得了社會各界人士的支持,迅速在美國各地的學校實行起來。

簡?布魯斯坦在《二十一世紀的紀律》一書中提出,有責任感的學生應當具備的品格特徵主要包括:其行為受內部力量的驅動;不盲目服從命令,自己做出選擇;對自己的能力充滿信心;自尊感由內部因素決定,無論他人贊同與否都能體驗到自我價值;在考慮個人需要時,也考慮他人需要和社會需要;對學習、工作積極選擇,並非常投入;善於與他人合作;具有首創精神、獨立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等。

回顧美國百年來的品格教育,我們發現,美國的品格教育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從強調學生的社會品格而忽視學生的個體品格,到強調學生的個體品格而忽視了學生的社會品格,再到在強調學生的個體品格的同時重視學生的社會品格的培養。

教育心得體會10

假期在我校領導的部署下,我們在網上學習了好多教育教學理論及心理學等知識,不但拓展了我本身的視野,而且更有意義的是使我再次認識到:上課是一門藝術,除了有一定的知識結構外,還要有一些技巧和方法,要善於引導學生自己去學,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而其中的生本教育使我受益匪淺,茅塞頓開。

作為教師,我體會到要終身學習,平時要勤讀書、勤思考、勤動筆。只有及時地充實自己,提高自己。面對競爭和壓力,我們才可能從容面對,才不會被社會所淘汰。同時還要學會以“誠”待人。良好的師生關係是要靠自己用心經營的,和家長真誠地溝通,懂得顧及家長的感受,有責任心、公平心,這樣家長就會慢慢地信任你,對待學生要公平、平等、不高高在上,要有威嚴、言出必行,做孩子的表率。還要學會“容”納一切。比如學生的表現、成績、XXXX等。我想這是作為教師應該做到的非常重要的一點。每一個學生都有屬於他們自己的天地、成長於不同的環境,擁有不同的個性,這是要成為優秀教師必須知道的非常重要的基石,永遠不要看到一個側面就覺得了解一個人的全部,而對學生做出不客觀的評價。我們應儘量多關心他們,從而達到進一步的瞭解,以實現瞭如指掌的境界。有的孩子在學校非常內向,在家裏卻活潑外向,老師就要不厭其煩的.引導學生在學校也走向活潑開朗。同時我們也要充滿愛心,要懂得原諒,要學會用另一種眼光看待學生,儘量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多表揚、少批評。古語道:“人之初,性本善”,即使他們犯了不可原諒的錯誤,我們也要從本質出發,相信他們是善良的,對他們進行教育和引導。

因此,我們教師,要先做人,再教書。做人要有一個好心態,一個好心情。心理健康,身體才能健康,工作才能愉快。好心態成就一切事業。愛學生,愛同事,輕輕鬆鬆地當老師,快快樂樂地當老師,簡簡單單地當老師,放下包袱,拋卻沉重,讓微笑永遠綻放在您的臉上!我們要善待學生,尊重生命。要善於引導,能理解、寬容。我覺得在一天上班的時間內,能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快樂度過這一天就覺得是很有效的一天!

通過學習,我對教師這個職業的內涵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教師應無私地將知識傳授給自己的學生,維護自己的學生,並關愛他們,以自己高尚的品行為學生樹立起榜樣。面對後進的學生,不能採用暴力或體罰等行為,而是應該用加倍的愛去幫助他們進步,這不僅是從職業角度,更是從法律角度對教師的義務作出了規定。教育不僅是教,更是教與學互動的一個過程。一味地向學生灌輸書本知識只是一個教書匠的水平。

教育心得體會11

今年我有幸參加了山西省舉辦的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中級培訓的學習。通過學習,我明白了網上學習的重要和快捷。在培訓學習中,我對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明確了厚實文化底藴、提高專業素養的重要性,提高了思想認識、提升了技能知識、結交了新朋友。

一、通過培訓,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認識和理論水平。

網絡研修,好處多多。在培訓中我學到了不少新的教育教學理論知識。深入理解了教學設計前期分析環節的內容和作用;掌握了教學目標的分析方法特別是新課程標準三維目標的闡述方法。掌握了學習者主要特徵因素的分析方法,以及在信息技術環境下學生的學習特點。這對我今後的教學工作提供了必要的理論依據支撐,對今後教學工作也有了更多的想法和思考。

二、通過培訓,提升了更多新的技能知識。

原來,我對於計算機方面的操作只是停留在一些基本的.層面上,例如用word設計一篇教案,用ppt製作課件,用excel統計學生考試成績等。通過教育技術能力中級培訓的各個模塊的學習,讓我對freemind、word、frontpage等工具的操作更加熟練,教學資源的蒐集途徑瞭解更多,多媒體課件的製作流程更加熟悉。

三、通過培訓,結交了很多朋友。

此次學習培訓讓我感受到了網絡培訓的魅力,有幸認識了培訓老師和指導老師,也認識了很多朋友,初步掌握了小組論壇的交流方法。通過和他們的溝通與瞭解,從他們身上我學到了很多。所以説,要感謝這次培訓。

在這個知識經濟和信息化的時代,作為教師,不學習更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希望今後多一些這樣培訓,不斷更新自己的觀念,以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

學習是一種收穫,是一種壓力,更是一種動力!

教育理論是人們在長期的教育實踐過程中總結、歸納、抽象、概括而形成的理性認識,是由概念、命題、原則等構築的系統的理論結構,反映了教育活動現象背後的必然的聯繫。馬克思主義認為:“一個民族想要站在科學的最高峯,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作為一名國小教師,為提高工作的自覺性,避免盲目性,落實我國的教育方針,培養更多更好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必須掌握基本的教育理論,按照教育規律和青少年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設計教育活動,調製教育行為。具體説,學習教育理論的意義有如下幾點:

一、認識教育現象。

教育理論的發展源遠流長,到近代,教育學已經形成為一門獨立學科。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教育理論進一步發展並不斷分化綜合,產生了眾多的邊緣學科,如教育經濟學、教育工藝學、教育社會學等。學習和掌握這些基本理論,可以加深我們對教育現象的認識,認清教育與社會、教師與學生、知識教育與能力培養等各種基本關係,避免因認識的混亂帶來實際行動的偏差。正確的認識是成功的教育活動的前提。

二、解釋教育問題。

教育是一種複雜的社會活動,是一種永恆的社會現象,在不同時期,不同國家和地區表現出不同特徵。在學校教育中,教師又面對眾多智力、才能、志趣、性格各不相同的發展變化着的學生,他們受到來自不同的家庭、社會環境的影響。作為一名國小教師,要想正確解釋教育活動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瞭解事情的原委,抓住問題的關鍵,作出正確的判斷,就離不開教育理論的指導。

教育心得體會12

做職工羣眾的貼心人,這是共產黨員先進性、優越性的體現,中國共產黨是無產階級先鋒隊,必須紮根於廣大職工羣眾之中,這是黨的根本宗旨和性質決定的,作為一個共產黨員,怎樣去做職工羣眾的貼心人呢,我個人認為主要是立足本職崗位,做到"貼心"兩個字,我的體會主要應做到這麼幾個方面:

一是要主動深入基層接近施工一線羣眾。只要你是黨員班幹部和管理人員,不論你是幹什麼崗位的,不論你職務有多高,財富有多少,你都應放下架子,以百姓平常人的身份走入羣眾中去,以老百姓平等的身份去與施工一線羣眾交談,以平心靜氣的態度去傾聽一線施工作業人員的心聲。要讓一線施工人員感覺到你沒有瞧不起他們,沒有忽視他們,沒有欺騙他們,而在尊重他們,達到一個互相尊重。這樣,他們才會和你説掏心窩子的話,相互之間的心才容易接近。

二是心裏時刻想着一線施工羣眾並掛念他們。作為一名黨員班幹部,你代表的.不僅僅是你個人,而是代表着黨的組織和企業管理者。你所做的每項決定,所做的每件事情,包括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考慮是否符合一線施工羣眾的心願,是否體現了廣大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如果你的心裏裝着羣眾,毫無疑問,你想問題,辦事情,就不會只從自身利益出發,只從你那小圈子裏幾個人出發。你心裏有不有羣眾,羣眾眼睛是雪亮的。

三是要真心實意為一線施工人員服務,做好相關服務工作,為項目部排憂解難。作為一名黨員班幹部及相關管理人員,尤其是黨員領導幹部,要堅持做到想羣眾之所想,急羣眾之所急,為羣眾之所為。要深入羣眾之中,瞭解羣眾的疾苦,為羣眾辦實事,瞭解困難解決困難。要關心羣眾的工作和生活,關心他們的喜怒哀樂,知道他們需要什麼,缺少什麼,痛苦什麼,並盡力幫助解決。要知道,大多數羣眾既通情達理,又知恩思報。他們不會提過份的、無理的要求,他們能理解組織的困難。他們一旦得到了組織的關心與幫助,就會更加發奮工作,就會更加擁護組織熱愛公司。

教育心得體會13

大二下學期,我們開了心理健康這門課程。原來的我一直認為心理有問題的人才會去看心理書或去看心理醫生,現在才知道這是不正確的。我想每個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心理問題,只是程度不同罷了,通過這幾周心理課程的學習使我對心理學有了新的認識,的確,現在我們學生除了體質差,心理不健康的越來越多,包括我發現我身邊也有存在心理問題嚴重的人,心理不健康比身體不健康更可怕!

“健康”作為人生快樂之本,其重要性是無可比擬的,對於每個人而言更是必須的,世界衞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是:健康等於身體健康加上心理健康再加上良好的適應能力,因此只有健康才能為自已創造未來。自從開通了這門課程以後,讓我更加地瞭解自己,為我們在校大學生學習心理知識、提高心理素質、傾吐心聲、釋放壓力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台,通過學習心理健康知識,及時緩解心理壓力,提高心理素質,使其正確對待在工作、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問題和挫折,始終保持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精神狀態,我覺得這都應該歸功於自己有一個良好的心態,有個良好的心理。為此,我覺得認真學習好心理健康知識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網上我也有看到過很多心理諮詢,讓我驚訝的.是求醫者有很多,普遍都是一些消極對待生活的人,原來現實生活中有那麼多需要向醫生求救的人,也讓我發現自己是多麼的幸運,沒有成為他們其中的一員,其實我想,可能這是因為他們消積的心理世界,與本身性格自閉,平時沒人訴説,自己壓抑而造成的吧。心理問題有很多,分為很多不同的種類,比如有什麼焦慮症,抑鬱症,強迫症類的,像我們這些在校大學生,最多的恐怕是人際關係問題,不健康的就業心理,挫折心理,從眾心理,嫉妒心理,依賴心理等,學習了心理健康知識,看了這方面的書籍之後,我發現我也存在一些心理問題,比如依靠心理,從小嬌生慣養的我,大學是第一次離家生活,剛來學校的時候我連洗衣粉都不知道要放多少,幫着做飯也不知道該放多少米和水,慶幸的是我適應能力很強,性格開朗,室友們相處比較和諧,生活樂觀積極向上。雖然和室友朋友們相處愉快,但我也發現我依靠心理很嚴重,缺乏獨立意識,還有就是馬上面臨就業,感到就業恐慌,但是我覺得我應該誠實面對現實,調整好我自己的心態,進行理性化的抉擇,好好規化一下自己的未來,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生活

以上是我學習心理健康的一些心得體會,在今後的生活學習中,我也將加強自己對心理學的認識,保持良好樂觀向上的態度去對待生活!

教育心得體會14

教師要成為研究者,這個概念提出來已有好多年了,剛開始覺得研究者和教師是兩個不同的身份,它們是分開的,如今卻把兩者聯繫在一起,似乎有點誇張。教師是要教書育人的,哪有時間去搞研究呢?搞研究那都是專家們乾的事。其實不然,可能是一開始我們把研究者定義的狹隘了點。教師要成為研究者不僅僅是表現在發表多少論文,開展多少課題,做了多少實驗,更多是體現在教師是否有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傾向。

教師要成為研究者是順應時代的發展要求,是新《綱要》所追求的教育理想實現的必然途徑。成為研究者不是難於上青天的事,也不是易如反掌的事。我們必須學習,沒有專業理論的支撐不行,光靠死記硬背那些前人的學術理論也不行,這些理論都需要活學活用,理論聯繫實際,不能脱離我們的教育實踐。成為研究者的學習還應該是一種研究性的學習,不能只接收外部的灌輸,要在教學活動和日常生活中,觀察、發現、研究、論證和分享吸收各種新信息。

教師教育的對象不是靜態的,而是動態的`,孩子們總是在不停成長、變化,無法預設的東西太多了。作為教師,也是一名研究者,只有在一定的教育理論支撐下,不斷地對教育實踐進行反思,發現問題繼而解決問題,這樣才能使教育實踐更有教育意義。研究的內容始於問題但不等於問題,他是透過問題的表現去探索出一些對教育教學活動有意義有實用的、先進的理念和方法措施,來改進教學,提高效率。

作為新教師,我們還不具備研究課題寫論文的能力時,不能誤把寫X當作搞科研,但是寫X正是新教師成為研究者的一個好的開始。成為研究者前,我們先成為研究性學習的教師,在教育實踐中向有經驗的老教師學習請教,在教育實踐中不斷反思評價,在教育實踐筆記中記錄點點滴滴,慢慢積累經驗、研究技能,逐漸成長為合格的研究者。

我們年輕,即使不是很自信能夠成功,也不要給自己妄加無謂的壓力。不要把研究看得太過神聖、神祕,只要堅持做到在教育實踐中研究,在研究中進行教育實踐,就會逐漸成長。作為教師,我們研究的主要意義在於對教育實踐的改進作用,主要體現在孩子的變化、教育活動方式的變化以及教師自身的變化等等,在於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是一種基於理論的思考和行動。相信經過幾年的磨練,大家都會有所進步,成為研究型、反思型教師。

蘇霍姆林斯基説:“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於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這條幸福道路上來”。謹記這些話,在教育中尋找樂趣,在研究中獲得幸福。

教育心得體會15

最近,陶繼新老師寫的《做一個幸福的教師》一書,該書有着他的三個講演錄,“讀書與教師生命成長”、“打點幸福人生”、“孔子的精神世界”。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一書,大大提高了我對本身工作,對學生教育成績的認識。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不但要關注學生的成績還要關注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直奔成績弱化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是片面的,不談成績説是素質教育也是片面的。素質教育的要義就是要關注生命健康、關注生命快樂、關注生命幸福、關注生命習慣、關注學生一生髮展的教育!

陶繼新老師《做一個幸福的教師》一書,讓我真正體會到要我們不僅要關注孩子的心靈,還要尊重孩子的人格。現在,尊重孩子的`學習環境已成為素質教育的主旋律,成為教育改革的當務之急。只要老師懷着一顆愛心,處處留意,微觀入手,扶起孩子自信之樹,那麼我們的學生就都是可塑之才,只要有愛的陽光,只要有愛的雨露,總有一天,每一株稚嫩的幼苗都會成為參天大樹。那時才是我們做一個教師最幸福的時候。

教育心得體會知道自己離江湖已漸行漸遠,這一顆心終將交付那幽靜、清新、逍遙的田園生活,望着眼前的這幫兄弟,亦感時事多艱,更覺得有必要將自己的一些班組教育和一些工作感言、片言碎語記錄在此,但聲明僅一家之言,望同行者共勉。

一、傳輸觀念端正態度

但凡有新員工加入團隊,我都要先將一些觀念態度傳輸給他們,以期能令他們首先端正態度,增加對工作的熱愛度。

1、“態度決定一切”!你來參加這份工作,瞭解多少,對工作你抱什麼態度?要你做還是你要做?

2、你有沒有做好迎接這份工作並完成這份工作的準備?

3、你的目標和現實的衝突、差距,你是否能夠容忍?

4、你清楚自己所處的位置嗎?

a、家庭:對比~富裕家庭子女“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啃老族”。貧困家庭子女“經濟差,發展空間窄,靠自己改變現狀”。

b、地域、基礎。

出生地:美國/香港:優勢是:經濟條件好,生活教育基礎好。阿富汗/索馬里:基本生存條件都不好,那還有好的工作條件!學歷:文盲/國小文化:先天侷限無法去完成複雜程序工作,但迎能夠認清自己,不怨不棄,老實本分工作。高中/大專文化:尋找專業但不好高鶩遠、空中樓閣,先放下高傲的架子,打好基礎,一步一個腳印發展。

技術:沒技術:純靠體力、用雙手創造幸福!有技術:獨門絕技,可依靠資本!

c、人脈關係:父母老闆~你有機會繼承家業資產,有家族產業。父母政府官員~給你好的教育基礎並鋪好你的就業之路。商人~自小耳濡目染,有經濟頭腦。農民~舊有體制形成的劣勢,人多地薄,收入低,有相當部分需依靠外出務工,在家創業規模小,同行業競爭多。俗話:‘錢只三日賺,露臉便不見!’就是這個意思。其他狀況:黑道發展~走曲折路線,風險刀尖討生活,違法違規!白道發展~亦是曲折路線…尋找中失去,失去中尋找!

d、機遇:兩種方向

1、得到他人的賞識:步步高昇,或獲得教育培訓的機會。

2、得到別人的打擊:事事於你無緣,“竹藍打水一場空”,勾心鬥腳,排擠爭鬥,最終一無所成。

清楚了以上幾點,強調:認清位置,努力做事。做“別人會的我也會,別人不會的我也會’那你就歷害了!

二、強調紀律的重要性

1、我是來賺錢的,不是要來賠錢的

每家工廠都為了生產的需要,都會不同的設定一些規則,制定一些獎懲制度,這就要求你在工作過程中不要違規,但仍有許多同仁沒能理解這一點,在這裏我用最簡單的話來講。每個人找工作最終目的講是為了賺錢,你肯定不想賺了錢再被拿回去或得不到,那就記住不要去違規。比如有人從你口袋裏掏錢,你肯定不幹!違規罰款其實也是從你口袋裏掏錢,你應該感到心痛,那就規矩一些老實做事吧!

2、假如你是老闆!

一個工廠內,大家違規,想怎麼做就怎麼做,現場混亂、場面不堪,要產量沒產量,要品質沒品質,你作為一個老闆能看得下去嗎!你認為這個工廠能生存下去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jiaoyu/55455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