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教育 >

國小教育反思15篇

國小教育反思15篇

隨着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反思過去,是為了以後。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國小教育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小教育反思15篇

國小教育反思1

國小教育教學反思1

在課外閲讀中我瞭解到分層教學,它是在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不同的個性特徵與心理傾向,不同的知識基礎與接受能力,設計多層次的教學目標,運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教學,從而使全體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學有所得,先後達到課程的要求。在一年教學的實踐中總結,我認為分層教學的方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設計:

一、學生分層

瞭解學生,是使教學活動對於每一個學生都更為有效,從而是大面積取得成功所不可缺少的前提。瞭解學生的學習技巧,思維和記憶的發展水平,知識面、日常生活情況,對集體,教師和學校的態度等。對全體學生進行前期調查和測試工作。內容包括學生的智能、體能、心理、學科成績、在校表現、在家表現及家庭環境等,並對所獲數據、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分類建檔。在此基礎上,將學生分成好、中、差三個層次的學習小組,而這不同層次小組的學生不是長期固定的,而是可升級(沒有降級)。讓師生都明確某一個同學在某一階段時間內所處的層次。同時,要讓學生建立起對學習的樂觀主義態度和真誠的學習信心,正確對待分組方式,明確教師的分組目的,防止優生驕傲自滿,中等生得過且過,差生心灰意冷等不良情緒的產生。

二、備課分層

學生彼此在基礎知識,基本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距,為了達到普遍提高,全面培養的教學效果,我們有必要在備課過程中,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時間、教學步驟、教學方式到教具準備都堅持與好、中、差各類學生的實際相適應。強調針對性,既保證"面向全體",又兼顧"提優"、"補差",使教師在教學的各個環節都能抓住三類學生。(10分鐘左右)。針對新授與練習中的.反饋信息作適當處理,對普遍存薄弱點或個別不及矯正的問題進行補救,將本節課所學內容系統化,便於學生理解和運用,以實現預定的教學目標。(5分鐘左右)。分好、中、差三類學生的要求。對優生,設計一些基礎題讓他們完成,並讓他們探索思考撥尖題;對差生,診斷他們學習本課中的疑難,採取有效方法補救,讓他們完成基礎題;對中等生,要求他們自我複習鞏固,完成基礎題和提高題。

這樣,我們就能把每個學生的培養和提高都置於自己視線之中,充分調動了各類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利於大面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三、課堂教學分層

這裏重點是分層施教和分層練習。在課堂教學中,對優生以“放”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導學生自學;對中等生和後進生以“扶”為主,“扶”中有“放”,重在帶領學生學習。這樣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各不相同的“最近發展區”前進,後進生必須基本上達到課程的要求,優生盡其所能拔尖提高。儘量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全體學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積極作用。

四、作業分層

作業由淺入深可分為四個層次,即放緩題、基礎題、提高題、撥尖題。向好、中、差三組學生布置三種作業,並採取三種作業批改方式,"差組"--放緩題+基礎題,教師當天面批,學生當天糾正;"中組"--基礎題+提高題,全部批改;"好組"--基礎題+撥尖題,只批改革1-2本,其餘由學生自己核對,組長檢查。在分層練習中,我們應積極鼓勵低層次的學生向高層次突破,從調動學生求知的積極性。

五、考核分層

考核包括單元關檢測和階段性檢測。由教師自己依照各層次學生的教學目標命題。每份題都包括放緩題、基礎題、提高題和撥尖題四大類,放緩題面向差生,僅供"差組"生做;基礎題面向全體學生,全體學生必做;提高題面向中等生,"差組"選做;"好組"和"中組"必做;撥尖題面向優生,供"中組"選做,"好組"必做。考核後,對已達標學生提出"鞏固性"或"擴展性"的目標;對未達標學生,通過補課,個別輔導建立互幫互助小組進行"矯正幫助"。以確保各類學生都達到預定的階段目標。

通過階段考核,對各個學生進行多次的綜合分析,並進行必要的組別調整。對進步明顯的提高一個層次;對有後退的,一次可提醒、鼓勵,下次仍跟不上的個別輔導,絕不降級。這樣做,不但可以幫助學生及時調整適應自身發展的教學起點,而且有利於學生看到自身的進步和不足。而對這樣的個別學生,切忌冷嘲熱諷,應熱情關心,幫助分析原因,樹立信心,以確保學生積極進取的學習熱情。

國小教育教學反思2

一學期又即將過去,可以説緊張忙碌而收穫多多。我認真執行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計劃,轉變思想,積極探索,改革教學,把新思想、新理念和數學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設想結合起來,轉變思想,積極探索,改革教學,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課堂教學,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

我們每位數學教師都是課堂教學的實踐者,為保證新課程標準的落實,我們把課堂教學作為有利於學生主動探索的數學學習環境,把學生在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都能夠充分發展作為教學改革的基本指導思想,把數學教學看成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課前精心備課,撰寫教案,實施以後趁記憶猶新,回顧、反思寫下自己執教時的切身體會或疏漏,記下學生學習中的閃光點或困惑,是教師最寶貴的第一手資料,教學經驗的積累和教訓的吸取,對今後改進課堂教學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評是十分有用。

努力處理好數學教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努力處理好應用意識與解決問題的重要性,重視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重視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創新能力。

以創新求發展,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堅持“以人為本,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打好基礎,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努力實現教學高質量,課堂高效率。

二、創新評價,激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把評價作為全面考察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手段,也作為教師反思和改進教學的有力手段。

對學生的學習評價,既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既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更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抓基礎知識的掌握,抓課堂作業的'堂堂清,採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定量採用等級制,定性採用評語的形式,更多地關注學生已經掌握了什麼,獲得了那些進步,具備了什麼能力。使評價結果有利於樹立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促進學生的發展。

數學教師從點滴入手,瞭解學生的認知水平,查找資料,精心備課,努力創設寬鬆愉悦的學習氛圍,激發興趣,教給了學生知識,更教會了他們求知、合作、競爭,培養了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良好的學習習慣及方法,使學生學得有趣,學得實在,確有所得,向40分鐘要效益;分層設計內容豐富的課外作業,教法切磋,學情分析。

耕耘,一份收穫。教學工作苦樂相伴。我們將本着“勤學、善思、實幹”的準則,一如既往,再接再厲,把工作搞得更好。

國小教育教學反思3

小孩子隨着年齡的增長,閲歷、情感和思想都在發展,因而,我們的造句、習作、閲讀理解的指導也得跟上去。一個四年級的學生,造句還是照搬二、三年級的句子。這個孩子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太深,作業和考試只求穩妥、只關心得分。因為她怕錯,怕丟分,怕老師和家長批評,而不敢去想。久而久之,將失去表達力、思考力和生活觀察力。長大了,還能幹什麼?

如何讓學生進入講讀課文狀態?採取師生對話式講讀課文,即,或跟着老師的話題走,或跟着學生的`話題走。嚴格要求“有話跟我説,説給大家聽。不準私下説話。”這樣,師生的心靈才能碰撞出火花,教學才可進入狀態。吵雜、喧鬧不是好課堂,一言堂也不是好課堂。

中國教育管理是行政式運作,不是靠表彰來鼓勵老師工作,就是靠文件和檢查來督促老師工作。背離了以人為本的教育本質。教學論文的一般構成:提出觀點,簡述理論,常用方法,教學案例(這一項是最重要的,要靠自己平時收集)。這樣的文章,讓讀者明確主旨,懂得道理,掌握方法,看得懂你是如何教學的。

其實,國小完全可以採用新課標來教學。老師們不敢這樣做是有各種原因的。學校每學期都要進行均分排隊,老師們只能分分必爭,不敢放開手腳抓素質、打基礎。我們的教學形成了天天圍繞試題轉,學一節考一節,差什麼補什麼,考什麼背什麼。素質教學需要老師情感和思想的投入,要付出極大的精力,是複雜、長遠的工程。而應試教學精力和時間投入少、形式單一:講題目、做題目,背答案。教育方式很簡單,那就是罵、打、罰。老年教師固守着“師道尊嚴”,年輕教師是在題海中長大的,新課標的真正實施還任重道遠。我們的老師要改變教育觀念,堅守職業道德,勇於犧牲眼前的利益,敢於同舊體制作鬥爭。為了拯救孩子,振興民族。我們老師不下地獄,誰下地獄。國小是為了孩子未來的發展而教學,不是為了分數而教學。

國小教育反思2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教育事業得到了巨大的發展,而音樂教育作為美育教育的重要載體,面臨的形式卻不容樂觀。在全社會都提倡“素質教育”和“全面發展”的今天,音樂教育仍遠遠落後於時代的要求,可以説,音樂教育在我國還處於初級階段,尤其是中國小音樂教育,受教學設備、師資等實際情況的影響,還存在着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亟待我們去解決。

一、中國小音樂教育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其一,教學設備和設施還達不到要求。近期,教育部門對某省中國小音樂教學情況進行了系統的抽查,主要就三個方面的情況進行了調查,一是音樂教學設備和設施是否齊備;二是師資配備是否到位;三是能否按照《音樂教學大綱》的要求保質保量地開齊開足音樂課。結果顯示,在被走訪的85所學校中,大多數學校的音樂設備欠缺,尤其像專用的音樂教室、音樂教學配套掛圖、教材配套錄音帶和教學用鍵盤樂器等,沒有一所學校能完全達到國家《器材配備目錄》的要求,甚至有些地方還存在很大差距。

其二,師資配備情況參差不齊。首先,鄉鎮學校音樂教師比較缺乏,城市學校音樂教師又過分集中,許多音樂教師即使分配到鄉鎮學校,也會千方百計調到條件較好的城市學校,這不利於城鄉音樂教育的均衡發展。其次,許多鄉鎮中學幾乎就沒有科班出身的音樂教師,而兼職音樂教師不具備音樂教師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不能勝任音樂教學工作,並且許多學校是班主任教師兼代音樂課,或者是愛好音樂的老師承擔音樂教學任務,音樂教學時間、質量能否保證不得而知。

其三,課程建設跟不上形勢的發展。面對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新形勢,由於主觀和客觀等方面的原因,我們的教育觀念、課堂結構、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相對滯後,仍然沿用以前的模式:重理論,輕實踐;重廣度,輕深度;重傳統,輕創新。同時,許多學校尤其是鄉鎮學校對音樂課程的開設的必要性、重要性認識不足,反映在工作中,就是對學校的音樂課教學不聞不問,認為可有可無,甚至認為音體美等課程的開設擠佔了學生的文化課學習時間。這種為了提高升學率,忽視音樂教學的現象大量存在,從而,音樂教學也就走了過場。

二、中國小音樂教育發展的趨勢與展望

其一,音樂教育要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為主體就是要把封閉型的音樂教育改造成為開放型的音樂教育,要以培養人為根本目的,用音樂吸引學生這種最自然的方式,引導學生進入音樂殿堂。在學習音樂基本理論與基本技能的過程中,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要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充分考慮學生自身的'條件和學習的特點,與其“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新時代的音樂教育應該擯棄那種傳承式的學習方法,利用構建式的學習模式,為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和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氛圍。知識經濟時代的發展需要的是具有開拓創新精神的人,音樂教育的發展同樣也需要這樣的人才。

其二,音樂教育要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這就是説,音樂教育一方面要立足於現實,以我國音樂教育的需要和實際情況為出發點,努力探索音樂教育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的新途徑。另一方面又要以可預見的未來社會的需要和條件為着眼點,更新教育觀念。當前,隨着教育事業的發展,音樂教育一是需要得到全社會更大的支持與教育部門更多的投入;二是作為音樂教育工作者,我們也應從自身做起,努力轉變教育思想,更加充分地認識到音樂教育對學生的全面發展以及人格健全所發揮的重要作用。認認真真上好每一節

國小教育反思3

國小法制教育教學反思1

在本學期的工作中,結合六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我做到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指導,貫徹“依法治國同以德治國緊密結合”的重要思想,認真實施《關於加強學校法制教育的意見》,切實把青少年法制教育擺上學校的'重要議事日程,加強法律宣傳教育,現將本學期的工作總結反思如下:

一、數學題中融入法制教育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在編題時,結合時事,結合法制教育,把有關法制方面的資料編入題目中,讓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接受法制教育。在教學《比例的意義》時,跟學生説明:國旗是祖國的象徵,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尊重和愛護它,不能隨便製作國旗。對學生進行了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主要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的有關規定。

二、數學實踐踐行法制教育

任何教育活動只有融科學性、趣味性於一爐,效果才會變得顯着。因此,在數學實踐活動中適時融人法制教育效果是很好的,這樣法制滲透不侷限在課堂,而是課內外結合,學玩結合。

加強國小生普法教育,遏制青少年違法犯罪,推進依法治國方略,維護社會穩定的責任重於泰山,是整個社會的共同責任,也是刻不容緩的事情,需要每一個人共同的努力。

總之,我覺得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孩子們還是對法制教育有了一定的瞭解。

國小法制教育教學反思2

在現實生活中,天災和意外傷害往往難以避免,但是如果我們採取合理的預防措施,並加強對學生的防災避險教育,當災害來臨時,是可以把損失降到最小程度的。學生無論是上學、放學、課內、課外、校內、校外,隨時隨地都存在安全問題。在教育地位如此突出的今天,嚴峻的現實警示我們,除了給孩子創造一個健康而安全的成長環境,我們還要培養孩子們自衞、自救的能力。

通過學校校會課和午會課對全體學生進行教育並觀看錄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再班會課上,我班經常討論,説一説在家裏曾經發生的事件你是怎樣處理的?大家展開討論設想,如果是你遇到此事你會怎樣?

孩子們討論興奮,積極性很高。我緊抓住這良好的'教育時機對孩子們進行引導,教會他們如何一人在家裏進行自我保護的措施。

在家裏的自我保護如下:

(1)發生火情怎麼辦?孩子常常自己一人在家,教育孩子在家裏不能隨便玩火。火柴、打火機不能點着玩兒。用爐火或煤氣灶要按操作規程使用,具體方法一步一步教給孩子。熱飯、燒水要及時去看,怕忘記最好上鬧鐘。家裏應預備一些滅火器材,如滅火器、滅火粉,教孩子如何使用。告訴孩子,一旦發現火情如何用正確方法滅火。及時關閉電源、煤氣灶閥門,同時打開門窗,呼喚鄰居、行人幫助滅火。如家裏或近處有電話,應迅速撥119報警。

(2)發生跑水怎麼辦?家裏跑水也會造成損失。家裏跑水一般有兩個原因,一是水龍頭損壞,一是水管破裂。教育孩子在家裏不能用堅硬的東西砸管子,以防破裂。告訴孩子瞭解家裏水源的總開關在哪裏,一旦發生跑水情況,先把總開關關閉。如果擰不動,要趕快請鄰居幫忙。等家長回來再找人修理。

(3)發生煤氣泄漏怎麼辦?: 爐火、液化氣和管道煤氣使用不當或管道泄漏都可能導致一氧化碳中毒。每年各地都有慘劇發生,必須高度警惕。教給孩子預防煤氣中毒的常識,特別要教給孩子使用爐火和煤氣灶的方法。屋裏要經常通風換氣,冬天也不例外。一個人在家感到不舒服時,趕快開門開窗,檢查爐火、煤氣灶有什麼問題。及時請鄰居幫助查看,給家長打電話。

(4)發生防盜怎麼辦?孩子一人在家,教育他們如果有人叫門,不能輕易開門,先問清是誰。是至親好友,再開門迎進來。是陌生人或僅僅似曾相識的人,不能開防盜門,應委婉拒絕:“實在對不起,父母不在,請您晚上再來,什麼事情,我可以轉告。”若來人藉口非要進來不可,也不能開門。可以這樣説:“我給爸爸媽媽打個電話,請他馬上回來,麻煩您在外邊等一會兒。”看看來人的反應,居心不良的人會離開。如果來人強行進門,則應大聲呼救。

本學期主要對孩子進行了在家的自我保護措施,進行自我保護教育的內容很多,平時還應從實際出發,教孩子學會自我保護,絕不是小事一樁。要多給孩子講實例,加深孩子印象,在生活中隨時要進行教育。

國小教育反思4

我和學校的50餘名師生一起到香港參加了“名校名師優質生匯香江”的學習交流活動。短短的五天裏,我們和學生一起學習了香港人文、科技體驗課程、保良局領袖紀律訓練營課程、迪斯尼科學行動課程,還和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z學校的師生們一起進行聖誕聯歡。這些全新的體驗式學習實踐課程的內容豐富,形式新穎,讓我們深刻感受到在生活中學習、交流中成長、實踐中體會的教育理念。

美國教育家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活”的大教育理論,給我們的`啟示是:教育與生活本來就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脱離教育的生活是不智慧的,脱離了生活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即生活”,我以為應該包含這兩層意思:

第一,教育的內容就是生活的外延,生活有多大,我們的教育內容就有多廣;

第二,教育的形式就是生活的形式,不拘泥於課堂,不拘泥於書本。還“教育即生活”以本來面目,讓我們的孩子快樂地學習、多彩地學習、自由地學習,然後做一個自我實現的人。教育不僅要幫助學生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更要引導他們利用教育傳遞的智慧與靈感去思考自己的未來,在教育智慧的引領下他們可以享受更加明晰的生活,更能站在理性的高度之上去思考自己未來發展的方向。對學生的未來而言,學習的能力、禮儀的優化、品格的薰陶、體魄的強健比知識的識記和掌握更為重要。

如果我們教師都能站在這種關注學生日常生活習慣、關注學生未來生命質量的角度去設計育人策略的話,教育就會更加實用、更加豐富、更加完整。

國小教育反思5

平安校園,快樂成長,一直是我們東城所追求和倡導的。本週,我們的父母學習了“溺水安全教育”。這個教訓太痛苦了,太對不起了。剛剛進入夏季,中國小生溺水事件頻發,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離開了我們,一個個血腥事件再次為我們敲響了預防溺水的警鐘。

俗話説防患於未然。防溺水的安全在於“防溺水”二字,重點在於提高中國小生的防溺水安全意識和技能。溺水事件的頻繁發生也值得深思:

1)對溺水預防知識的缺乏

2)緊急情況下缺乏自我保護和救生手段

3)加強預防溺水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

4)定期組織查看圖片和參觀圖片展,讓學生牢記在心;

5)教給學生救生的基本技能和要點。

是的,預防溺水的安全不是一個部門能解決的,要建立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機制。但是家庭是學生休息的主要場所,節假日和暑假經常會發生溺水事件。我們不想看到小生命隨着河流的流逝而死去。因此,我們的父母應該肩負起自己的責任,加強對孩子的監督和教育,尤其是那些留下來的孩子。不要等事情發生了,才後悔歎息。太晚了!

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以血為鑑,提高安全意識,防止燃燒,共同打造和諧美好的家園。

國小教育反思6

國小語文教育教學反思一

曾幾何時,隨着現代教學手段的引入課堂,教師的範讀,板書漸漸逝去,幾乎銷聲匿跡……。記得,開學初教《荔枝》一文時,本想用錄音機朗讀全文引入新課的教學。恰巧那天停電,計劃泡湯,靈機一動,何不來一下“範讀”呢?於是,我手捧課本搖頭擺腦,聲情並茂地讀了起來。不一會兒,我覺得教室裏格外的安靜,抬眼一瞥,連“不法分子”今天也乖巧多了。一口氣讀完了全文,我被偉大的母愛所震撼,心中湧起一股“報得三春暉”的感恩之情,再看看我的學生,有的還沉浸在母愛的温馨之中,有的睜得大大的眼睛還噙着淚花,有的用小手正拭着眼邊的淚水……多感人的一幕啊,真是不曾預約的精彩!比以往任何一節新課的導入效果都好。我心旌不禁一顫:好一個範讀,以情激情;好一個範讀,引領孩子們全身心地走進文本中,走進作者的心靈之中。

我激動不已,今天這節課收穫太大了。我懷舊,我感悟——閲讀教學離不開教師的範讀!美國心理學家梅拉列斯在研究中發現,學生接受信息的總效果=7%文字+38%語調+55%面部表情。可見,教師聲情並茂的範讀能喚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產生強烈的閲讀慾望,產生豐富的情感想象,與作者共鳴,與作品中的人物共鳴。因此,教師的範讀十分的重要,必須引起我們語文教師的重視,努力在範讀中做到:“設身處地,激昂處還它個激昂,委婉處還它個委婉……務期盡情地發揮作者當時的情感,美讀得其法。不但瞭解作者當時説什麼,而且與作者的心靈相通。”我追尋,我反思——教師的範讀確是閲讀教學中的一種有效方法,美美的'朗讀,不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個性化,創意性閲讀課文的積極性,主動性,而且可以打動學生,以情激情,在學習課文時能夠更好地自主探究。歸來吧,閲讀教學中教師的範讀:

1、教師的範讀能誘發學生情感的波瀾。

教師精彩的範讀,不僅濃縮了教師領悟教材的深刻體會,而且伴隨着教師的範讀。課文中那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嚮往,就會像一股清泉流淌學生稚嫩的心田,誘發學生情感的波瀾。閲讀,沒有感情的投入,是得不到回報的,或回報甚微!這情感的投入,情感的薰陶,無疑為學生自主探究課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教師的範讀能更有效地指導個性化的朗讀。

記得徐世英先生是這樣理解講解和朗讀的,他説:“講解是鑽進文中,朗讀是躍出紙外賦予作品生命,使人感受,使人融貫、顯現。在某種意義上講,朗讀比講解更重要。”因此,在閲讀教學中,教師聲情並茂地範讀,學生可以視其人,聞其聲,悟其情,直接領略教師範讀時的語調、神情、情感,進而體會課文的內容和感情基調。在學生有所感悟的基礎上,教師就能更有效地指導學生的個性化朗讀。

3、教師的範讀能讀出好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 。

於永正老師説過:“對兒童來説,‘正統’不如‘卡通’。”教師的範讀就是一種卡通,一種現實的,直接的指導。在鑽研領悟教材的基礎上教師倘若能在教學中選擇恰當的時機,或在學生讀文前或當學生讀得不盡人意時,處於“憤,悱”之時,教師範讀一番,將會是事半功倍。在上優美抒情的課文時,教師更應用情用心地讀,把孩子們帶入盡善盡美之中。如閲讀《索溪峪的“野”》一課時,有這樣一個自然段:“索溪像是一個從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會兒纏繞着山奔跑,一會兒撅着屁股,賭着氣又自個兒鬧去了。……”在我抒情地範讀後,學生也“蹦跳而出”、“纏繞”着,“撅着屁股”、“賭着氣”地讀起來了,讀的有聲有色,美極了!這樣,課文讀懂了,讀出味來了,如臨其境,不但讀出了好的教學方法,也有效地改變了語文課堂教學的學習方式。

教師的範讀是那麼原始,那麼簡單,“走點老路”返樸歸真。別擔心!興許語文閲讀教學本該如此!

國小語文教育教學反思二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是一種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的複雜性活動。在我校倡導的高效課堂的改革下,作為語文老師,如何才能真正理解高效課堂並真正實現高效課堂呢?通過學習與實踐,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我對高效課堂的幾點淺薄的認識。

一、課堂導語設計的有效性。

在我校的高效課堂模式裏,導入是一個重要步驟,而我也覺得導語的設計是否有效,往往關係到教學效果的好壞。成功的導誤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 激發興趣,設置懸念

孔子曾説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國小語文教材的課文內容很豐富,在設計導語時首先要考慮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喚起學生的注意力,拓展學生的思維時空,使學生處在心求通、口欲言的“憤”“悱”之中

2、突破重點,切忌生硬

導語設計切忌“作者生平”、“時代背景”、“中心思想”等內容的簡單羅列,過已經在宂長機械的導語,除了有喧賓奪主之嫌外,還容易使學生疲勞、厭惡甚至注意力不集中。

二、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1、課堂問題設計必須有效

首先設計的問題要有明確的目的性,緊扣教學目標,能夠激起思考。因此要從教材的實際出發,鑽研教材,認清教材的知識內容,把握教材特點,明確教學要求,確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其次,設計的問題要有一定的思考價值,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能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引導他們生動活潑地學習,使他們經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對知識融會貫通,從而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 提問方式的有效性

好的提問方式應把注意力放在激發學生的思維過程上,提出一些能夠與學生基礎相適應並能引導學生思考的問題,而且有一些思考含量。努力給學生創造思考的條件,使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思維開闊,而不是迫不及待地直奔結果。如果僅僅只要求回答是與否,浪費時間也沒有效果,因此,課堂提問不在數量,而在提問的思維含量。提問的時機、提問的方式選擇得當,能活躍課堂氣氛、啟發思維、發展智力。

3、 問題要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能力

教師對課堂中所提問的問題應在備課時精挑細選,嚴格控制數量,克服課堂提問的隨意性。要做到數量適中,也要避免兩種傾向,太多或太少。提問太多,學生沒有思考迴旋的餘地,對所學知識難以理解、消化;提問太少,講授太多,學生難有參與的'機會,最終會產生厭倦情緒。

三、引導學生選擇有效的學習方式。

首先,提倡學生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把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放手在小組內討論,尋找解決策略,教師所做的正是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的工作。在小組合作學習、交流中,學生要發言,要聽取同學的意見,在評價中要當小老師。這樣學生參與的面和質都得到了提高,主體地位更加突出。在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時機是很多的,可以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展開合作學習。不少新知識是在舊知識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後,大部分能解決問題,只要讓學生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教師稍加點撥即可,節約大量時間,讓學生在練習中鞏固發展。

其次,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如有一次做完課堂練習,我有意識地讓學生們互相學習,發現別人的優勢,我讓學生互相參觀試卷,然後説出自己認為練習做得最好的同學,學習差的學生説了優生的名字,同樣學習優的學生也有説學習差的學生名字。他們都在找別人的閃光點。這樣的學習形式有利已經在學生之間的互相學習。

總之,課堂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當老師容易,當好老師就不容易了,上課很簡單,但要上好高效課堂就不簡單了。影響課堂的因素很多,為了使自己的語文課堂教學能更有效直至高效,還不僅僅要以模式和理論作指導,更需要不斷探索。

國小語文教育教學反思三

《可愛的草塘》一課編排意圖:一是繼續訓練用比較快的速度閲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二是抓住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而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是本文的教學重點。根據教材的編排意圖及特點,在教學時,對重點的突破訓練較到位,能按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形成思路,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從課文中尋找關於作者情感變化的句子。讓學生邊讀邊思,從中體會作者情感的變化是由呆膩——驚喜——讚歎——愛戀。這一變化過程的'根本原因是作者對北大荒、對草塘的認識逐漸加深,對草塘的愛也逐漸加深而產生的。這樣引導,使學生感悟到作者的表達順序。

在進行借景敍情方法訓練時,從“我愛北大荒”這一中心出發,讓學生找出課文中幾處對景色描寫的語段。通過品味、揣摩,體會各自所表達的情感,以及他們之間的聯繫,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這樣處理教材有利於知識類化、系統化,也便於在“訓”的過程中扶、放結合,給學生遷移運用的機會,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至於對景色描寫的語段的訓練,側重對草塘美景的訓練,忽視了草塘風光奇特的指導。通過反思,頗有感受。要引導學生從學習草塘美景這一部分內容中得出的學習方法,遷移到學習草塘風光奇特這部分內容上來,實現學法遷移。這一環節沒有實施深感遺憾。

最後對朗讀指導訓練不夠,應如何指導朗讀呢?通過反思,朗讀草塘美景用驚喜、愉快、讚美的感情去讀,整個段落語氣要輕柔。朗讀時,還要引導學生去體會想象,在頭腦中浮現畫面與作者一起進入“這草塘真美啊”的情境中。小河奇特這一部分,應用讚美、驚喜、戀戀不捨的語氣讀出作者對北大荒的喜愛之情,特別文中描寫小河的排比句朗讀時,要指導學生從停頓、重音、節奏三方面把握好。

國小教育反思7

踏上講台,面對一羣似懂非懂的少年兒童,我深深的意識到肩頭的責任重大,不但要關心學生的學習,更應該把安全教育擺在首位,作為頭等大事來抓。 無論什麼時候,做了班主任,就得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強調安全的重要性,避免一切安全事故的發生。

班主任對國小生開展安全教育,可以從以下四方面着手,因地制宜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滲透。

一、勿忘教育國小生遵守交通安全

誰也不願接受一幕幕觸目驚心的交通事故,尤其是發生在未成年的孩子身上,但事與願違,不幸的遭遇總牽扯動父母的心,讓淚水奔湧,心也彷徨。假如不在公路上追跑打鬧,假如不亂穿寬闊馬路,假如不耍“高超”的騎車雜技……也許慘不忍睹的這些就不會發生。

很多時候,只要班主任細心叮嚀過,學生可能會把你的諄諄教導銘記在心,會主動把它落實到日常行動中,去自覺地遵守交通規則,結果自然會降低國小生髮生交通事故的概率。有機會的話,班主任應利用班隊課開展“交通安全在我心”、“不該發生的故事”、“交通知識講座”……一系列豐富多樣的教育活動,更能影響國小生的思想行為。

二、勿忘教育國小生注重身心健康

在學生眼中,班主任是個什麼樣的人?他(她)們為什麼如此信賴班主任?為什麼喜歡依賴班主任?當我請他(她)用“親切”説句子,一位學生動情地説道:“每當我想起班主任老師,就像想起了最親愛的媽媽。”這樣感人的語言自然地從學生的心底深處流露,,怎能不令我銘記。

此刻,我對剛才所有的捫心自問才真正恍然大悟,還有什麼多彩的詞彙可以抵得上這份真這份誠呢。是呀,每當學生起矛盾時,離不開班主任“打架鬥毆不是解決問題的途徑……”的諄諄教導;每當班裏出現傳染性的水赤痘時,離不開班主任焦急關切的悉心照料;每當學生突然高燒、嘔吐時,離不開班主任體貼關懷的身影……

一次次的温暖傳遞,贏得了家長的信任,更贏得了學生的歡迎。班主任是無私的,我們要堅持去愛,愛學生的“身”,更愛學生的“心”。

三、班主任勿忘教育國小生預防突發事故

當清脆的下課鈴聲響起,學生離開了老師力所能及的.視域,那高低的大理石樓梯,光滑的地磚,寬闊的跑道就成了他(她)們自由的“樂土”,也成了偶發事件的“温室”。當放學的大門敞開,所有的不可能接踵不斷地“演示”:瘋狗咬傷感染狂犬病毒,溺水失控導致死亡,好奇貪玩而觸電身亡,玩火不慎造成財產損失……

班主任應該提前進行有關教育,與家長取得實質性合作,為學生確立相應規定,讓學生自覺養成不動電源插頭,不玩電器,不玩火,不拿尖利用具,不逗貓狗,不獨自去水塘、河邊、井邊, 講究個人衞生等良好的行為習慣,以此預防此類事件的發生,為學生營造一個安全、和諧、快樂的學習、生活環境。

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相信,每一個人的心靈都是一槓秤,只要我們付出了心血,面對的將是無可估量的輝煌和收穫。

國小教育反思8

自從開學以來,好多任課老師都誇我們班紀律好,學生聽話又懂事,每次聽到這些,我心裏都美美的,覺得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然而最近我卻開始反思,我是不是做錯了。

反思的起因是前段時間在學校附近看到一個孩子,他看到我後並沒有歡呼着和我打招呼,而是躲躲閃閃,不敢看我,然後飛快的消失在我的視線中。那一刻,我驚呆了,我已經習慣了孩子們對我的熱情和喜愛,突然間遇到不想理我,或者説是害怕理我的,我無所適從。

這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呢,個子低低的,衣服不是很乾淨,平時不愛説話卻愛闖禍,不認真聽課,上課愛發呆。理所當然的,他的成績也很差,我對他雖然説不上喜歡但也談不上討厭,但因為他不認真聽課和搗亂,我也總是批評他。或許,這就是他不願意看到我的原因吧!

我的心突然很疼,自責,內疚,全都湧來,我們常常説要給學生一視同仁的愛,但説真的,大部分人都總是無意的給學習成績好的,懂事乖巧的,漂亮可愛的孩子更多的'關心和愛,而對於那些相對來説成績不好的,愛搗亂闖禍的孩子難免有些忽視,但也許他們才是更缺愛的啊!如果説我們要有所偏向,應該給平時被忽視的孩子更多的愛,畢竟,他們得到的愛本來都不多,如果每天相伴的老師不能關心愛護他們,反而批評苛責他們,也許他們會更加敏感失落。

突然覺得當老師,更應該看向孩子的內心世界,透過他們稚嫩的臉龐,挖掘出他們的喜好,豐富他們的內心情感,給孩子們更多的愛,讓他們更多的感受到來自社會的親切的,平和的愛!

國小教育反思9

這次學習中我學到了很多安全事故的預防及措施。而想要做好這項工作不是幾天能做到的。是要在平時的教學中圍繞“安全”這兩字展開教育活動。在發生安全事故時做到不慌張、沉着穩定的情緒,用自己平時所學到的知識、經驗儘快想辦法處理好。 始終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安全工作要常抓不懈,努力為孩子創造一個安全、健康、祥和的環境。在平時教育中事事以安全為主,才能真正體會到安全的`重要性!安全永遠是懸在我們教師頭上的“高壓線”,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忽視它的存在,這是我在這次學習中最大的體會與收穫。

可能因為平時我們從來都是規規矩矩地從事教學工作,因而也比較容易忽視依法執教的重要性。通常當學生違反紀律,不聽從老師的教導時,我們也對他們實施了一些小小的懲罰時,在平常我們都認為我們的這些行為是理所當然的。對學生實施了小小的懲罰,做老師的我們也不會感到內疚,或擔心。在經過這次的學習之後我才明白,往往我們老師對學生的一些不經意的動作,會留下很多的隱患。所以作為一名教師,要時常學習《教育法》、《教師法》,並且按照《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嚴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遵守社會公德。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利用學科特點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確保學生的人身安全,是每一位教師的職責。從某種意義上説:學生的行為意識決定着學生的生命安全。學生安全意識的提高,安全知識的豐富,行為習慣的養成,安全技能的素養是學生安全的保證。所以,我們應該經常對學生進行安全知識教育,明確要求學生在上下樓梯時要遵守上下樓秩序,不擁擠、不湊熱鬧,特別是上下樓梯靠右行,聽從值班教師指揮,不擁擠打鬧等。教育和訓練學生在上下樓梯不撿掉在地上的物品、不攀肩而行、不高聲喧譁、不搞惡作劇如尖叫、亂喊、開玩笑等,不快跑、亂竄和不參與擁擠,發現擁擠苗頭及時撤離,提高自我防範踩踏事故的能力。

國小教育反思10

《口哨與小狗》是人音版二年級上冊教材中的一篇欣賞課,所面對的是二年級的小朋友。在課堂組織教學方面,低年級的孩子們年齡小,接觸的其他方面的知識不如高年級的孩子多,自我控制能力不夠強。注意力容易分散,隨意性大等等,都給課堂組織教學帶來一定的難度。尤其是欣賞課,更多的是要求孩子們能認真仔細地聆聽,並會對音樂做出反映,能對所聽到的音樂有自己的思考和想象,能在反覆聆聽音樂或者模唱後,對音樂主題有印象。那這就更要求孩子們能緊緊隨老師一步一步來,若要完成教學目標,對課堂組織教學的要求勢必也更高。針對這些問題,在課堂組織教學上,我作了一些嘗試,也得到了一定的認可與好評,但是通過實踐,發現還是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首先,用一個音樂遊戲《我的朋友就是你》來導入,讓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情緒中走進課堂,同時又對之前學過的音符的唱名與音名做到了鞏固複習。用7個小主人的頭飾扮演音名,用7個小動物的頭飾扮演唱名,將遊戲設計了一個簡單的小動物找主人的情境中,也對接下來的《口哨與小狗》中要關注的人類與動物好朋友的這樣一個人文主題做了比較好的鋪墊。遊戲的用意還是不錯,可是在實行的過程中還是有一些不足,我在自己示範了一遍以後,只選擇一小部分同學參與到遊戲中來,玩了一遍後我就結束了遊戲,這樣沒有讓更多的孩子們參與進來,而且給了孩子們意猶未盡的感覺,好像剛剛有了熱情和積極性,一下子游戲又沒了,教學反思《六月份教學反思》。通過反思,我認為遊戲可以多做幾遍,讓更多的孩子參與進來親身體驗遊戲帶來的快樂,還可以變換花樣玩,不一定就是單純的小動物找小主人,還可以設計在找到小主人以後,7對小朋友,按照老師唱的音階的順序來排排對,或者老師來隨意點唱,唱到哪個音的時候,代表那個音的那組小朋友就做一個動作等等,這樣或許會使得遊戲更加豐富,孩子們的積極性也會更高。而不會有戛然而止的.感覺。在遊戲中還有沒注意到的是,遊戲結束,如果能夠做出更多鼓勵的評價,孩子們的積極性會更高,對之後的課堂教學會更有利。

《口哨與小狗》這個管絃樂曲的素材,我認為是非常適合低年級的孩子。音樂的主題鮮明,色彩明朗,情緒輕鬆愉快。對於這個新課教學,的教學目標設定得也很明確簡單,在聽賞管絃樂曲《口哨與小狗》的活動中,體驗輕鬆、愉快的情緒,並能用形體動作隨音樂大膽地參與表現,晏敏老師之前給我的建議讓我受益匪淺:給低年級的孩子們聽賞音樂學生聽音樂是玩音樂,感受音樂,表現音樂,但是他不一定要死板地知道這段音樂是什麼,音樂本身的不確定性,學生可以自由發表意見,展開想象的翅膀。

雖然在教學組織上有一定的難度,但是抓住孩子們由於年齡小,單純天真,想象力豐富,表演慾望強烈等等這一些優勢,都有利於教學設計的展開。課前和課後,我一直在思索一個問題,怎樣使欣賞課堂活而不亂?由於不能很好地把握,在教學過程中我認為還是有一些遺憾,尤其在教學設計中有一個環節,是讓孩子們隨着音樂動一動,由於音樂本身的情緒的感染,孩子們都不由自主地從座位上下來在教室裏面模仿小狗與主人散步的情景,孩子們在用自己的表演來展示自己的想象,這樣很好,可是整個課堂就顯得有些“亂”。那怎樣讓孩子們即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在音樂中飛翔,但又不讓課堂看上去有些“亂”呢?

通過反思,我發現還是自己的組織教學有一定的漏洞,孩子們的想象都不同,音樂帶給孩子們的感受與畫面感也都不相同,所以所做出來的表演肯定不會一致,這一點,早之前就應該預料到,要避免孩子們為了表現聽到音樂後就都沒秩序地離開座位自由地走動,老師在活動之前,就應當交代清楚,怎樣即不影響孩子們發揮表演又讓整個課堂有秩序呢?我覺得還是可以設計得更清楚一點,讓孩子們首先確定好自己的角色和搭檔,點一部分孩子出來安老師大致指定的路線表演散步,其他孩子要求坐在座位上輕聲哼唱活隨着音樂擺動,或者根據音樂主題出現的次數將孩子們分為若干個小組,分組表演,總之在活動之前,一定要交代清楚,提出要求,讓課堂組織有秩序,而孩子們也對音樂有自己的理解與想象。

國小教育反思11

在課堂上經常出現“學生插嘴”的現象。具體表現為:當教師在講解、引導或統一要求時,學生突然給你一句意想不到的話;當同學在提出一個問題或解決一個問題時,有的學生會無意識地把自己的想法説出來。這兩種現象給我帶來許多擔心、許多困惑、許多欣喜。

其原因我認為:過去傳統教學的“問答式”、“説聽式”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主宰者,課堂成為教師的“一言堂”;學生不敢越雷池半步,只有先舉手再發言,只有經過老師的同意才可以發言,課堂上一般不會出現 “學生插嘴”的現象。然而,新課程倡導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倡導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合作者、研究者,在這種寬鬆、融洽的課堂教學氛圍中, “學生插嘴”現象的產生是合情合理的、無可非議的,它不是“亂”、而是“活”,它是新課程條件下的教學景觀。同時它又是學生張揚個性的最佳途徑。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它要求教師要特別關注學生的個性,關注學生個性的差異,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張揚自己的個性,展示自己的智慧與才華。 “學生插嘴”是學生自我實現個性張揚的最佳途徑,因為學生是在一種沒有約束、沒有負擔的教學情景中產生的“插嘴”,這種個性的張揚是真實的、積極的、有意義的,它是學生的直覺、頓悟和靈感而迸發出來的創新性思維。教師展示才華的.真實平台新課程特別強調要關注教師的成長,使課堂成為教師展示教學才華的平台。“學生插嘴”現象的產生將考驗教師的教學理念、調控水平、應變能力以及引導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如:當學生的“插嘴”不盡人意時,你怎樣讓學生愉悦地坐下來;當學生的“插嘴”富有挑戰時,你如何盤活、如何進行教學的“二度設計”,讓學生的"插嘴"成為學習的資源,成為學生探索知識發現新規律的起點

主要對策:我覺得等待非常重要,教師要會做延遲判斷,讓學生自己來判斷,而不是老師作為一個法官來判斷,這是老師在課堂上要經常使用的一種策略。老師不要把自己知道的答案馬上急於告訴學生,面對學生的“插嘴”,等待可以給學生一個表達的機會,一個自由想象的時空,能真正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敢想、敢説、敢做,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另外《思想品德課程標準》在“情感與態度”中強調:學生應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能克服在教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思想品德》課的信心。面對學生的“插嘴”,不僅要認真傾聽、耐心等待,而且要經常為學生喝彩;這是因為:喝彩,能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產生積極主動的、衝擊式的學習慾望。

國小教育反思12

人們常説“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句話對國小生來説尤為重要。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就好比一個尺度,規範學生的行為,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因此,教師應時刻把它貫徹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堅持下去,會為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與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對學生進行行為規範教育,就是要字教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在傳授知識和發展智力的同時,將智育過程有機地統一起來,教書與育人有機地統一起來。教師要善於運用教材中豐富的內容、深邃的道理、優美的語言、動人的形象給學生以深刻的教育。

現在的學生,由於家長和老師都十分重視成績,對於有些行為習慣就忽略了,這樣的學生,學習成績再好,也適應不了現在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新世紀。我們現在更需要全面發展的人才,所以在教育教學要非常重視行為規範的培養。

首先,要在各學科的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行為習慣是人們在長時期裏逐漸養成的、一時不易改變的行為方式,習慣經形成就有穩定性,成為一種自動化行為,良好的習慣使人受益終身。課堂教學不僅是培養學生智能的基本是途徑,也是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主渠道。因此,各科教師應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進行行為的規範化訓練。在教學中,各學科教師要有目標、有標準、要求一致,切忌朝令夕改,各科教師各行其事,使學生無所適從。如在訓練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時,各科教師應按統一的標準要求學生:眼睛離紙面一心,手指離筆尖一寸。這樣學生在養成好習慣的同時,對壞習慣就自然而然地產生防禦的作用。

其次,在課外活動中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除在課堂教學中抓之外,還應開展豐富多采的活動還訓練和加強。如每週一的升旗儀式,要求學生要肅立、脱帽、行注目禮,少先隊員敬隊禮。要使學生尊敬國旗,就必須幫助他們瞭解國旗的含義,可以通過晨會、主題班會等活動,向他們講解國旗的含義。作為一名國小生,應努力學習知識,將來為祖國做貢獻,為國旗增添光彩,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使其明白道理,增長知識,接受教育。

再次,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學生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對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將會使他們終身受益。因此,行為規範養成教育應該滲透於他們的學習、勞動、生活、娛樂等各個方面。為使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舉止有一定的依據,加強行為規範養成教育還應把握其具體可行的特點,如我們要求學生要使用一些禮貌用語,就應該讓他們明確哪些是禮貌用語,應怎麼樣使用。對長輩要尊稱“您”,不能直呼其名;向別人提出要求時要説“請”;給別人添麻煩時要説“對不起”;得到別人的幫助要説“謝謝”等等。要求具體明確,學生就容易掌握了。此外,因為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在認識水平和接受能力上存在着差異,所以我們應分層次對待,儘量具體可行,貼近學生生活,為學生所接受。

良好的行為習慣使人終身受益,因此,對學生進行行為規範訓練,必須持之以恆,像滴水穿石一樣,一點一滴,經年累月,使養成教育真正變成學生的內在需要,促使他們自覺養成各方面的良好行為習慣。

國小教育反思13

這是一個老話題,但這個老話題還是經常有人提起,有老而彌香的意味。對於“科研興師”,不知道有多少人真相信它,只是在日常工作中看到的行動卻很少,它更多的是出現在工作總結中。不過,就像“經典就是沒多少人做但都在喊”一樣,它確實是經典,甚至可以説是真理。

做老師,還是應該相信一些名人名家的話的。任何一個人,沒有研究就沒有發展,也就無所謂成長。杜威早就提出要做“研究型教師”,斯騰豪斯主張“教師作為研究者”,要求教師“集服務、專業研究、專業學習於一體”。蘇霍姆林斯基説:“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工作能給教師一些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致變成單調乏味的義務,那麼就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一些研究的這條道路上來。”這是説給管理者聽的,但教師能自覺地走到這條道路上來不是更好嗎?魏書生認為:教育科研能使教師發現一個新的更豐富的自我,從而也能發現一個更廣闊的教學天地,更新了,便有了新的眼力、新的觀察力、新的承受力、新的胸懷。陶行知先生説:“教員最重要的精神,是求事業能力的長進,要把我們的教材教法一天長進一天”。德國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明確指出:“發展與培養是不能給予或傳播給人。誰要享有發展與培養,必須用自己內在的活動和努力來獲得。”波斯納則是更具體提出了一個教師成長公式“經驗+反思=成長”,它清楚地揭示了反思在教師專業成長中的重要意義,反思是最為常見的研究行動。這些名人的語言,有的是基於經驗,有的是基於實踐,有的是基於理論,但揭示的是教師發展和成長的規律。

教育科研的規範方式是課題研究,但課題研究不是唯一的方式,對教師成長來説,作用最大的還是經常性地對工作的不斷反思、實踐、反思,所以對自己行動的研究才是促進成長最有效的方式。那麼,教師的行動在哪裏?不可否認,最主要的是課堂,而且是發展、變化、動態的課堂。哲學家説: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其實,教師也不可能兩次走進同樣的一節課堂,課堂的主旨就是變化,怎樣把握課堂的變化,成為教師成長的.重要標誌。真正的課堂應當是一個積極的思考王國,在這個王國裏,因為教師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豐富程度,這是我們研究的礦山。鄭金洲教授説:“真實的教育實踐場景既是研究得以進行的主要依託,同時又是發現問題的重要所在。”在每天都要經歷的課堂上,教師都有哪些真實的體驗或感受:愉快、痛苦、沉悶、苦惱、力不從心;仰或是發現了什麼?出現了什麼?遇到了什麼?經歷了什麼?得到了什麼?忽視了什麼?遺憾了什麼?靈感了什麼?感悟了什麼......等等。這些都是難能可貴的真實素材,把這些切身體會到的東西,加以思考、整理、綜合、研究、挖掘、總結、提升,進而優化課堂,優化自己,這不正是科研所追求的研究價值取向嗎?其實,人最可怕的是習慣於司空見慣的事情,對身邊“經常性”的事件無動於衷,我們不能像波拉德説的那樣“都是自己思想的奴隸”,每天都“重複昨天的故事”,退休時總結自己“三十年如一日”。這才是當教師的悲劇。

教師不能把研究看得很高,看得很神祕。有人説:研究是一種生活,也有人説:研究是一種狀態,這都是很有道理的。研究可以先從記或寫開始,寫就是記錄,記錄教學生活中的“一盞一盞的燈”。對我們而言,記錄恐怕是最基本最容易的一項技能,最重要是看能否形成經常性的行為,就是説容易達到,貴在堅持。其實,記錄就是研究,記錄的過程伴有你的思維和創造,不僅是思考的過程,也是提升的過程。朱永新讚賞記錄“實際上是超我與本我的對話,是超我對本我的監督。”並告誡“中國小搞教育科研,就是應該記錄自己教育現象,記錄自己的感受,記錄自己的思考開始的,把這一串的‘珍珠’串起來,那就是一條非常美麗的項鍊。”擁有了這個項鍊,也就美麗了自己的事業。我國著名兒童教育專家陳鶴琴就是因為記錄自己孩子的成長而開始成為專家的。所以,生命要留下“痕跡”,就要教海中去“拾貝”。教學日誌、教學案例、教育敍事、教育課例、隨筆、反思、札記,甚至感言、感動、感悟,或一篇一篇,或一段一段,或一句一句,都可以成為教師生命中的明珠,點亮未來的前程。

有人説:真正的財富是一種思維模式,這道出的是一個真諦。研究不僅僅是解決了什麼問題,取得了什麼顯性的成果,更重要的是研究能喚醒專業意識,助推思維的發展,提升思維的品質。發展的思維會使你看到別緻的風景,成就不同凡響的自己。誠然,研究不一定能使自己超越別人,但一定能超越自己,讓自己變得“高端、大氣、上檔次”,豈不是一種成長的幸福?

國小教育反思14

體育是學校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一項重要教育內容,體育教學始終是學校體育工作的核心。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的“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在學校教育中日益深入人心,並逐步得到貫徹落實。今天學校的體育工作直接影響着21世紀建設人才的素質。

不久前,國家教委、聯合對全國中國小生體質健康狀況作了普查,發現學生的耐力、柔韌性、肺活量等狀況較之以前有下降的趨勢。據專家分析,造成這一現象的直接原因是學生體育鍛煉得不夠,包括鍛鍊時間和鍛鍊強度均達不到體鍛達標要求,情況令人擔憂,應該引起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領導的重視。

當前學校體育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1)場地不足,資金短缺,這是多數學校的普遍問題,制約着學校體育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

(2)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影響還沒有消除。一些學校隨意更改教學計劃,任意縮減體育教學課時;有的學校課程表上安排的體育課時得不到保證,經常被挪做他用,有的學校畢業年級乾脆取消體育課,學生體育鍛煉的時間無法得到保證。

(3)體育器材管理不善,一些學校常用的體育器材殘缺不全,球場跑道坑坑窪窪長年失修,僅有的器械長期束之高閣,閒置不用,造成散失或破損。學校經費不足,場地、器材的匱乏,嚴重製約着貧困地區農村中國小體育教育的開展。

(4)體育教師隊伍青黃不接。近幾年來,青年教師逐年增加,但思想教育、業務培訓缺乏強度和力度,教師的思想道德和業務素質還不能達到相應的'水平。

如何改善當前學校體育工作這種落後狀況,我認為應當首先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一、全面貫徹教育方針,認真貫徹實施國家教委頒發的《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從根本上變升學教育為素質教育。充分應用現有的體育設施和器材,加強體育教學研究和體育活動的指導,切實保證學生體育鍛煉有一定的運動量和運動強度。

眾所周知學生只有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投入到學習中去,才能把課上好。現在一些中國小為了提高成績加班加點體育課形同虛設就連課外活動都有課。天天如此學生的身體怎麼能受的了呢?這樣長此發展下去我們所培養的學生怎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呢?

二、加大教育投入,購置必備的體育用品和器材,建立和完善體育設施和體育器材的維修、保養和使用的管理制度。如今一些中國小不用説什麼高檔的體育器材就連最起碼的操場都沒有學生上課只能和“放羊”一樣無目的的自由活動。試想這樣的體育教育何談鍛鍊身體呢?

三、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加大思想道德教育和業務培訓的力度。首先,在思想上積極引導,舉辦科學理論講座,請模範體育教師做報告,幫助青年教師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深入領會體育教師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從而使他們熱愛本職,重教敬業。其次,在業務上悉心培養,聘請一些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對青年教師進行指導,舉行教學觀摩,開展優質課的評選活動等,多渠道、多層次地提高他們的業務能力和教學水平,鼓勵青年教師脱穎而出,使他們儘快成為學科的帶頭人。

四、改善體育教師待遇,提高青年教師的工作積極性。體育工作相對辛苦,體育教師在操場上風裏來雨裏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和學生們一起在操場上摸爬滾打。然而一些學校對體育不夠重視對體育教師的工作不予認可評優選模從來和體育教師不沾邊。這樣就造成了部分體育教師出現消極情緒甚至出現怠工現象。所以學校領導者對體育教師的評價應先要重視體育教學工作的成效;職稱評定設置崗位要考慮到體育學科的職稱結構。對於貢獻大、能力強、素質全面的青年教師要破格晉升,不拘一格地加以重用,使青年體育教師能夠自覺地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業務水平,為學校體育工作多做貢獻。其次學校還要認真紮實地開展好體育教研組的活動,備課、聽課、研討、交流環環相扣;要加強體育教師的培訓、進修和觀摩學習等,提高他們的思想覺悟和境界,提高文化素質,切實掌握體育專業理論及相鄰學科的基礎知識。掌握熟練的技術、技能,建立知識的立體結構,就能從各個學科體系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東西,融入到體育工作的實踐中去,使教學與訓練不斷地創新和發展;領導要關心農村體育教師的生活,穩定教師隊伍,正確對待體育教師的待遇、地位、榮譽等,尊重體育教師的勞動,調動體育教師的積極性,使他們安心工作。

由此來看只有充分解決好了以上幾個問題才能充分調動起廣大體育教師的積極性,為學校體育工作發揮自己能力,把學校體育工作紮實的搞好。讓我們大家共同努力,叫響“每天鍛鍊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這一富有時代精神的口號,並在這一口號的感召下,立即行動起來,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國小教育反思15

隨着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方式都在發生着變化。大家欣喜地看到教師的觀念在逐漸更新,教師的角色在悄悄變化,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慢慢凸顯。以培養學生 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的三個維度為目標的 自主、合作、探究 的學習方式正逐步走向教學前台。但是,從筆者所聽過、看過的教學觀摩課中,也產生了一些疑惑,就此,談談自己的看法。

1、對課堂流行語的反思

隨着 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的教學理念的深入,國小語文教學中越來越注重鼓勵學生從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內容和適合自己的方法來學習語文。這些流行語的產生本身意味着國小語文教學對人本的迴歸、對學習自由的拓寬以及對個體的尊重,但冷靜下來仔細想想,熱鬧的背後有許多讓人深思的問題。1. 請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 。

課堂上,教師言罷,教室裏立刻人聲鼎沸,場面極為熱鬧。但學生喜歡的方式真的只有大聲朗讀麼?這跟教師的導向有很大關係。在國小階段,教師比較強調高聲朗讀,因為,這樣易出效果,也便於教師檢查。但是,其他的閲讀方式學生難道就不需要掌握了麼?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語文課程標準》)總目標中就明確提出了要 學會運用多種閲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退一步説即使學生已經掌握了各種閲讀方式,也不要總強調 用喜歡的方式讀一讀 。學生不喜歡的方式就不再用了,可以隨心捨棄了。

2. 你學懂了什麼 。

教師話落,學生紛紛舉手回答。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場面熱烈感人。教師或全盤肯定,或蜻蜓點水式評價,不深究,聽之任之。仔細品評,我們不難發現,學生對於這一問題的回答是多層次、多角度、多側面的,可謂競相紛呈。然而遺憾的是,教師的種種表現常缺乏針對學生語言表達加以點撥、引導及在情感體驗上體現 撥雲見日 的功力,給人以 神龍見首不見尾 之感。更令人遺憾的是,這樣的提問單純地成了教學的形式,而沒有成為深入探究的絕佳途徑。下一環節的教學幾乎又是從 零起點 開始,很少去考慮學生已經獲得了哪些信息,造成資源浪費。

3. 你想學哪一段,就先學哪一段

如同在語文課堂中設置了學習超市,教師根據多數學生的選擇進行教學。表面上看是教師尊重學生的主體性。但實際教學中,這種方式對所有的課文都適用麼?語文教材中的課文或寫人、或敍事、或狀物、或説理。結構或並列或總分,文體有別,結構各異,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個性,一概以 你想學哪一段就學哪一段 可以嗎?而實際上,我們常常看到的只是教師虛晃一槍, 真主意,假商量 而已。教師總是有辦法趕着學生朝設計好的圈子裏鑽。

4. 你真棒 。

現在教師視批評如越雷區、如履薄冰,似乎稍有批評就會扼殺一個 牛頓 ,夭折了一個 愛迪生 。殊不知,一味這樣只會成為學生成長過程中的 温柔殺手 。當課堂上激烈爭論的學生期待教師的明辨是非時,教師所給予的 你們都有一定道理 你們都很聰明 就會弄得學生摸不着頭腦,不知自己的.觀點到底對不對,這種不分是非、不置可否的賞識,只會對學生正確理解知識造成誤導。用鼓勵的方式培養孩子的自信固然是一種方式。然而,我們在提倡表揚、獎勵、賞識的同時,一定要注意賞識的分寸。 什麼樣的課堂才是學生最需要的

新課程改革下的國小語文教學,課堂學習有認知性學習向體驗性學習轉變。體驗成為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引導學生對社會生活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去體驗和感悟,從而讓學生在體驗和感悟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是語文教學的根本,到底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語文課堂?我認為主要應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一)給學生一個情感的課堂。

1、一個語文教師應該讓學生覺得自己的情感最豐富。在語文課中,如何體現語文學科的 人文性 ,其基點就在於 情感 。一個沒有情感的教師,如何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展現給學生一個 充滿情感的我 ,陪伴孩子度過每一段 燃燒的歲月 !

2、尊重 需要 ,注重 激趣 。通過多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或直觀演示、或猜謎語、或進行質疑激發他們的閲讀慾望和動機,創造 我要學 我想學 的積極教學氣氛。 激趣 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過程也就 變苦為樂 。

3、教學活動中要注重師生的寬鬆、愉悦的學習氛圍也就是師生間的和諧。教學當中的 情 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 催化劑 ,有了它,學生才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

(二)給學生一個 交流的課堂 。

以前的語文課堂,學生只是可憐的傾聽者,談不上和誰去 交流 。我們要還給學生一個 交流 的課堂,實現 文本對話 、 師生交流 和 生生交流 。

(三)給學生一個 開放的課堂 。1、讓孩子去 展示自己 。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 。給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課堂是什麼啊?課堂是情感燃燒的動感地帶,是他們求知、創造、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平台。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地方。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關鍵在於教師是否給了學生足夠大的平台。孩子的創造力有時簡直是我們難以想象的:我在教學 請、清、情、晴 這組形近字時,這一直以來都是教學的難點,我讓他們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學習,讓孩子們自己思考,竟得出了這樣的答案:學生説: 太陽出來天就晴,應在青的左邊放日,地上灑水就清潔是清,心裏有事老想着是情

標籤: 反思 國小 教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jiaoyu/lo9vn3.html